期刊文献+
共找到398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PD-1/sPD-L1与Th1/Th2及Th17/Treg相关细胞因子在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中的研究 被引量:37
1
作者 李姜惠子 刘洋 +6 位作者 王秀娟 孙明玲 庞楠楠 哈力达.亚森 赵芳 秦玉婷 郭新红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67-470,共4页
目的:探讨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中s PD-1/s PD-L1的表达情况及其与Th1/Th2、Th17/Treg的平衡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分别检测35例初诊ITP患者和20例健康体检者外周血血清中s PD-1、s PD-L1、IFN-γ、IL-4、IL-17... 目的:探讨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中s PD-1/s PD-L1的表达情况及其与Th1/Th2、Th17/Treg的平衡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分别检测35例初诊ITP患者和20例健康体检者外周血血清中s PD-1、s PD-L1、IFN-γ、IL-4、IL-17、TGF-β的水平。结果:①与正常对照组相比,ITP患者s PD-1、IFN-γ、IL-17水平升高(P=0. 008、P=0. 031、P=0. 005),IL-4、TGF-β水平降低(P=0. 028、P=0. 042),s PD-L1水平无明显变化(P=0. 107)。②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s PD-1与IFN-γ呈正相关(r=0. 516,P=0. 006),与血小板计数呈负相关(r=-0. 562,P=0. 002);血小板计数与IFN-γ呈负相关(r=-0. 531,P=0. 004); s PD-1与IL-4、IL-17、TGF-β无相关性(P均>0. 05)。结论:s PD-1可能通过抑制PD-1/PD-L1负性调节通路,导致T亚群失衡,在ITP疾病中发挥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可溶性程序性死亡受体-1 可溶性程序性死亡配体-1 ifn IL-4 IL-17 TGF-β
下载PDF
基于TLR7/8介导的IFN-α/β蛋白表达水平探讨麻黄先煎之麻杏石甘汤抗流感病毒的机制 被引量:33
2
作者 张世鹰 何谷良 +8 位作者 卢芳国 李玲 张波 戴冰 魏科 陈山泉 宁毅 胡珏 吴涛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188-1193,共6页
目的:基于TLR7/8介导的IFN-α/β蛋白表达水平探讨麻黄先煎之麻杏石甘汤抗流感病毒效应机制。方法:以TLR7/8激活剂(R848)、抑制剂(抗体TLR7和抗体TLR8)干预的小鼠巨噬细胞为对照,以酶联免疫吸附技术检测流感病毒干预小鼠巨噬细胞24、48h... 目的:基于TLR7/8介导的IFN-α/β蛋白表达水平探讨麻黄先煎之麻杏石甘汤抗流感病毒效应机制。方法:以TLR7/8激活剂(R848)、抑制剂(抗体TLR7和抗体TLR8)干预的小鼠巨噬细胞为对照,以酶联免疫吸附技术检测流感病毒干预小鼠巨噬细胞24、48h的IFN-α/β分泌水平。以流感病毒干预的小鼠巨噬细胞为对照,以酶联免疫吸附技术和Western Blot技术检测麻黄先煎之麻杏石甘汤含药血清干预24、48h的流感病毒感染的小鼠巨噬细胞IFN-α/β分泌水平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大鼠血清组及胎牛血清组比较,TLR7/8激活剂(R848)与流感病毒干预24、48h的RAW264.7细胞IFN-α和IFN-β分泌水平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病毒干预组比较,四药同煎及麻黄先煎20、25、30min之麻杏石甘汤含药血清作用24、48h后,流感病毒感染后的巨噬细胞IFN-α/β的分泌水平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四药同煎组比较,在含药血清作用48h的时间点,麻黄先煎25min之麻杏石甘汤组IFN-α分泌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流感病毒感染对TLR7/8介导的IFN-α/β蛋白分泌水平有明显的上调作用,麻杏石甘汤能够下调流感病毒感染的巨噬细胞IFN-α/β分泌水平和蛋白表达水平,在作用48h时间点,麻黄先煎25min之麻杏石甘汤含药血清对IFN-α分泌水平的调节作用优于四药同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感病毒 Toll样受体 ifn ifn-β 麻杏石甘汤 煎煮 先煎
原文传递
荆芥挥发油体外抗甲型流感病毒作用及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21
3
作者 何婷 陈恬 +5 位作者 曾南 汤奇 苟玲 刘金伟 彭希 于柳 《中药药理与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51-55,共5页
目的:观察荆芥挥发油及其主要成分胡薄荷酮与薄荷酮体外对甲型流感病毒(H1N1)增殖的影响,并探讨其TLR/IFN信号通路机制。方法:MTT法检测受试药对狗肾传代细胞(MDCK)的半数中毒浓度(TC50)及最大无毒浓度(TC0);血凝法测定甲型流感病毒鼠... 目的:观察荆芥挥发油及其主要成分胡薄荷酮与薄荷酮体外对甲型流感病毒(H1N1)增殖的影响,并探讨其TLR/IFN信号通路机制。方法:MTT法检测受试药对狗肾传代细胞(MDCK)的半数中毒浓度(TC50)及最大无毒浓度(TC0);血凝法测定甲型流感病毒鼠肺适应株A/PR/8/34(H1N1)对MDCK细胞的感染性;MTT法和细胞病变法(CPE)测定三种药物体外抑制流感病毒增殖的有效浓度(IC50)和治疗指数(TI)。Real-Time PCR法观察药物对H1N1感染MDCK细胞后8h细胞TLR7、IFN-β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荆芥挥发油、胡薄荷酮和薄荷酮对MDCK细胞的TC50分别为0.20mg/ml、0.36mg/ml与0.43mg/ml,TC0分别为0.10mg/ml、0.10mg/ml与0.25mg/ml。荆芥挥发油和胡薄荷酮3.1×10-3~0.1mg/ml浓度时能抑制流感病毒增殖,其IC50分别为1.7×10-3mg/ml与1.9×10-3mg/ml,TI分别为120.83、184.54,呈一定量效关系;薄荷酮对流感病毒染毒的MDCK细胞几乎无保护作用。荆芥挥发油3.1×10-3~0.10mg/ml浓度,胡薄荷酮1.3×10-2~0.10mg/ml及薄荷酮7.8×10-3~0.10mg/ml浓度时对流感病毒具有明显直接杀灭作用,其IC50分别为3.1×10-3、7.2×10-3与1.9×10-3mg/ml,TI分别为63.99、50.00和82.88。荆芥挥发油和胡薄荷酮0.1mg/ml浓度时均显著提高TLR7、IFN-βmRNA表达水平,0.25mg/ml薄荷酮显著提高TLR7mRNA表达水平。结论:荆芥挥发油与胡薄荷酮体外明显抑制甲型流感病毒(H1N1)在MDCK细胞中的增殖,薄荷酮作用不明显;三者均对流感病毒有显著直接杀灭作用。其抗病毒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激活TLR7,诱导IFN-β高表达,激活病毒模式识别系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荆芥挥发油 胡薄荷酮 薄荷酮 MDCK细胞 甲型流感病毒 TOLL受体 ifn-β
原文传递
升降散对脓毒症小鼠细胞炎症因子抑制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21
4
作者 朱亮 赵雷 +4 位作者 钱风华 祁丽丽 夏一春 钱义明 奚耀 《中国中医急症》 2015年第3期384-386,460,共4页
目的观察中药升降散对脓毒症小鼠炎症细胞因子干扰素-γ(IFN-γ)、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白介素-4(IL-4)和白介素-6(IL-6)的抑制作用。方法 72只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脓毒症组与升降散组,脓毒症造模后比较升降散干预前后不同时间段... 目的观察中药升降散对脓毒症小鼠炎症细胞因子干扰素-γ(IFN-γ)、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白介素-4(IL-4)和白介素-6(IL-6)的抑制作用。方法 72只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脓毒症组与升降散组,脓毒症造模后比较升降散干预前后不同时间段各组小鼠IFN-γ、TGF-β、IL-4和IL-6水平的变化。结果 IFN-γ水平24 h内脓毒症组呈逐渐上升趋势,升降散组呈逐渐下降趋势,12 h和24 h脓毒症组显著高于升降散组(P<0.01)。TGF-β水平24 h内升降散组均呈逐渐下降趋势,各时段均低于脓毒症组(P<0.05或P<0.01)。IL-4水平24 h内升降散组和脓毒症组呈逐渐下降趋势,24 h升降散组低于脓毒症组和对照组(P<0.05或P<0.01)。IL-6水平24 h内升降散组和脓毒症组均呈逐渐下降趋势,各时段脓毒症组均高于升降散组和对照组(P<0.01),各时段升降散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升降散具有抑制脓毒症小鼠炎症细胞因子IFN-γ、IL-4、TGF-β和IL-6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升降散 炎症细胞因子 ifn TGF-β IL-4 IL-6
下载PDF
More stories on Th17 cells 被引量:20
5
作者 Alexandre S Basso Hilde Cheroutre Daniel Mucida 《Cell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09年第4期399-411,共13页
For more than two decades, immunologists have been using the so-called Th1/Th2 paradigm to explain most of the phenomena related to adaptive immunity. The Thl/Th2 paradigm implied the existence of two different, mutu-... For more than two decades, immunologists have been using the so-called Th1/Th2 paradigm to explain most of the phenomena related to adaptive immunity. The Thl/Th2 paradigm implied the existence of two different, mutu- ally regulated, CD4+ T helper subsets: Thl cells, driving cell-mediated immune responses involved in tissue damage and fighting infection against intracellular parasites; and Th2 cells that mediate IgE production and are particu- larly involved in eosinophilic inflammation, allergy and clearance of helminthic infections. A third member of the T helper set, IL-17-producing CD4+ T cells, now called Th17 cells, was recently described as a distinct lineage that does not share developmental pathways with either Thl or Th2 cells. The Th17 subset has been linked to autoimmune disorders, being able to produce IL-17, IL-17F and IL-21 among other inflammatory cytokines. Interestingly, it has been reported that there is not only a cross-regulation among Thl, Th2 and Th17 effector cells but there is also a di- chotomy in the generation of Th17 and T regulatory cells. Therefore, Treg and Th17 effector cells arise in a mutually exclusive fashion, depending on whether they are activated in the presence of TGF-β or TGF-β plus inflammatory cytokines such as IL-6. This review will address the discovery of the Th17 cells, and recent progress on their development and regul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daptive immunity TOLERANCE ifn-β IL-4 IL-23 TGF-β
下载PDF
细胞因子IL-15、IL-16、IFN-γ及TGF-β在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外周血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的研究 被引量:13
6
作者 李彩东 林静 +3 位作者 陈锡莲 杨勇卫 靳克俭 吴斌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6年第1期3-5,共3页
目的探讨HBV感染者外周血细胞因子IL-15、IL-16、IFN-γ、TGF-β的表达水平变化的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肝癌患者60例(HCC组)、肝硬化患者60例(LC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60例(CHB组)、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60例(ASC组)和健康对照者40例... 目的探讨HBV感染者外周血细胞因子IL-15、IL-16、IFN-γ、TGF-β的表达水平变化的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肝癌患者60例(HCC组)、肝硬化患者60例(LC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60例(CHB组)、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60例(ASC组)和健康对照者40例(健康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细胞因子表达水平,运用聚合酶链反应检测HBV DNA载量,同时检测各项生化指标。结果随着患者病情加重,细胞因子IL-15、IL-16、IFN-γ、TGF-β表达水平均呈逐渐升高的趋势,且在肝硬化患者中达到最大值。与健康对照组相比,不同临床类型HBV感染者细胞因子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L-15、IL-16、IFN-γ、TGF-β在CHB患者外周血HBV DNA高载量组表达水平最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L-15、IL-16、IFN-γ、TGF-β可能参与了乙型肝炎的肝脏炎性损伤过程,且其表达水平与病毒量具有一定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IL-15 IL-16 ifn TGF-β 临床意义
下载PDF
桂枝汤对小鼠巨噬细胞株分泌炎症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12
7
作者 赵保胜 霍海如 +4 位作者 李兰芳 马悦颖 郭建友 何希荣 姜廷良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2006年第10期23-25,共3页
目的:研究桂枝汤对脂多糖刺激的小鼠巨噬细胞株RAW264.7分泌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用脂多糖刺激RAW264.7细胞株,同时给予桂枝汤含药血清进行干预,24h后,取细胞培养上清液,ELISA法测定炎症因子NO、TNFα-和IFNβ-的含量,分析评价桂枝汤... 目的:研究桂枝汤对脂多糖刺激的小鼠巨噬细胞株RAW264.7分泌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用脂多糖刺激RAW264.7细胞株,同时给予桂枝汤含药血清进行干预,24h后,取细胞培养上清液,ELISA法测定炎症因子NO、TNFα-和IFNβ-的含量,分析评价桂枝汤含药血清对上述炎症因子含量的影响。结果:桂枝汤含药血清可剂量依赖性地降低NO、TNFα-和IFN-β的病理性增加。结论:桂枝汤可能通过降低NO、TNFα-和IFNβ-炎症因子等环节达到其抗炎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桂枝汤 含药血清 巨噬细胞 一氧化氮 肿瘤坏死因子 干扰素
下载PDF
左归丸对小鼠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11
8
作者 刘洋 姚成芳 +2 位作者 王丽 郭钰琪 周宪宾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7年第1期56-60,共5页
目的:观察左归丸制剂对小鼠脾细胞中Treg亚群及其相关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BALB/c小鼠给予不同剂量左归丸处理后,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脾细胞中Treg亚群(CD4+/CD25+)的变化;采用RT-PCR法检测小鼠脾细胞中IL-10、TGF-β、IFN-γ及... 目的:观察左归丸制剂对小鼠脾细胞中Treg亚群及其相关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BALB/c小鼠给予不同剂量左归丸处理后,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脾细胞中Treg亚群(CD4+/CD25+)的变化;采用RT-PCR法检测小鼠脾细胞中IL-10、TGF-β、IFN-γ及Foxp3的表达水平;采用ELISA法检测小鼠外周血中IFN-γ的分泌水平。结果:小剂量左归丸对小鼠脾脏Treg亚群及相关细胞因子的表达没有显著影响;中剂量左归丸可明显上调小鼠脾脏Treg亚群比例(P<0.05),提高Treg特异性胞内信号Foxp3及相关细胞因子IL-10、TGF-β的转录水平,同时抑制IFN-γ的表达;大剂量左归丸可显著降低Treg细胞亚群比例,对Foxp3I、L-10、TGF-β、IFN-γ的表达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5)。随着中、大剂量左归丸处理小鼠IFN-γ的转录下调,血清中IFN-γ的水平也明显下降(P<0.05)。结论:左归丸可上调Treg细胞及相关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抑制IFN-γ的表达,但这种免疫效应有剂量限制性,大剂量应用时显示抑制作用,提示左归丸对Treg亚群有剂量依赖性的双向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归丸 调节性T细胞 FOXP3 IL-10 TGF-β ifn
下载PDF
山仙颗粒对Lewis肺癌荷瘤小鼠抗肿瘤免疫力及外周血中IFN-γ、TNF-β、IL-10的影响 被引量:12
9
作者 方艳 张朝玉 +2 位作者 应小平 潘艳芳 焦佩娟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487-1492,共6页
目的:观察山仙颗粒对Lewis肺癌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对Lewis肺癌荷瘤小鼠抗肿瘤免疫力及免疫微环境的影响,以探究山仙颗粒抑瘤及提高机体抗肿瘤免疫力的分子机制,为其临床应用提供深层次的理论依据。方法:腋下皮肤移植Lewis肺癌细胞建立小... 目的:观察山仙颗粒对Lewis肺癌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对Lewis肺癌荷瘤小鼠抗肿瘤免疫力及免疫微环境的影响,以探究山仙颗粒抑瘤及提高机体抗肿瘤免疫力的分子机制,为其临床应用提供深层次的理论依据。方法:腋下皮肤移植Lewis肺癌细胞建立小鼠荷瘤模型,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化疗组和山仙颗粒组;通过对Lewis肺癌荷瘤小鼠肿瘤组织称重并计算抑瘤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脾脏组织中淋巴细胞CD、CD8表达情况,采用CCK-8法检测淋巴细胞对Lewis肺癌细胞增殖的影响,采用ELISA法检测外周血中IFN-γ、TNF-β与IL-10的变化。结果:(1)山仙颗粒组对Lewis肺癌的抑瘤率为45.99%,显著高于化疗组(P<0.05);(2)小鼠淋巴细胞可抑制Lewis肺癌细胞的增殖,并与淋巴细胞浓度和作用时间呈正相关;且脾脏组织中CD4^+T细胞、CD4^+/CD8^+比值及淋巴细胞对Lewis肺癌细胞的抑制率,模型组和化疗组显著低于空白组(P<0.05),山仙颗粒组显著高于模型组和化疗组(P<0.05),而山仙颗粒组与空白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3)模型组和化疗组小鼠外周血中的IFN-γ和TNF-β显著低于空白组(P<0.05)、而IL-10显著高于空白组(P<0.05),山仙颗粒组小鼠外周血中的IFN-γ、TNF-β显著高于模型组和化疗组(P<0.05),而IL-10显著低于模型组与化疗组(P<0.05);山仙颗粒组小鼠外周血中的IFN-γ、TNF-β、IL-10与空白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山仙颗粒能明显抑制Lewis肺癌荷瘤小鼠肿瘤组织的生长,并具有提高小鼠脾脏指数、增强T淋巴细胞活性、使外周血中的IFN-γ、TNF-β上调而IL-10下调,提示山仙颗粒的抗肿瘤作用可能通过调节CD4^+T淋巴细胞含量、CD4^+/CD8^+、Th1/Th2比值,恢复肿瘤患者免疫功能稳态,提高机体免疫力、加强免疫监视功能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仙颗粒 LEWIS肺癌细胞 T淋巴细胞 ifn TNF-β IL-10
下载PDF
自拟中药方剂对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防治效果 被引量:12
10
作者 王萌 严作廷 +5 位作者 叶得河 王东升 张仕栋 于远光 张爱文 陈炅然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8-14,共7页
【目的】研究自拟中药方剂对鸡传染性支气管炎(IB)的防治效果。【方法】首先选SPF鸡胚测定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标准株M41型(IBV-M41)的ELD50以确定攻毒剂量,然后将400只19日龄无IB抗体的健康雏鸡随机分为8组,每组50只,分别设为预防高(2... 【目的】研究自拟中药方剂对鸡传染性支气管炎(IB)的防治效果。【方法】首先选SPF鸡胚测定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标准株M41型(IBV-M41)的ELD50以确定攻毒剂量,然后将400只19日龄无IB抗体的健康雏鸡随机分为8组,每组50只,分别设为预防高(2.0mL/次)、中(1.0 mL/次)、低(0.5 mL/次)组和治疗高(4.0mL/次)、中(2.0mL/次)、低(1.0mL/次)组及阳性对照组(攻毒后不给药)、阴性对照组(不攻毒、不给药),19日龄时预防组开始给予供试中药水提液,连用5d。21日龄时,除阴性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均以100ELD50剂量的IBV-M41人工感染雏鸡,待症状出现24h后,治疗组开始给予供试中药方剂,连用5d,期间进行临床观察,并测定不同处理组不同日龄患病雏鸡血清中的IFN-γ和TNF-β质量浓度。【结果】临床试验表明,预防组随药物剂量的增大,鸡群的发病率逐渐降低;治疗组随药物剂量的增大,鸡群的治愈率逐渐提高。对人工感染雏鸡血清中细胞因子含量变化的测定表明,预防组21日龄雏鸡未攻毒时,不同剂量组的IFN-γ和TNF-β质量浓度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均差异显著,在用药后的25,28日龄,感染IBV-M41雏鸡血清中的IFN-γ质量浓度显著高于阴性、阳性对照组,但组间差异不显著;治疗组用药2d后,用药组之间IFN-γ质量浓度无显著性差异,但TNF-β质量浓度差异显著;28,30日龄时,IFN-γ、TNF-β2种细胞因子的质量浓度均显著升高,并且与阴性、阳性对照组差异显著。【结论】供试中药方剂可以持续诱生IFN-γ和TNF-β,发挥了调节免疫机能的作用,从而对机体产生免疫保护,以达到对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防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 中药方剂 ifn TNF-β
下载PDF
鱼类干扰素系统基因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1
作者 李淑英 陈新华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2007年第5期53-57,75,共6页
干扰素是一类多基因家族诱导性细胞因子,可在脊椎动物细胞中诱导建立抗病毒状态,并在抗病毒防御中起重要作用。干扰素系统包括应答外界刺激(如病毒感染)而合成干扰素的细胞,和应答干扰素建立抗病毒状态的细胞。干扰素系统基因主要包括... 干扰素是一类多基因家族诱导性细胞因子,可在脊椎动物细胞中诱导建立抗病毒状态,并在抗病毒防御中起重要作用。干扰素系统包括应答外界刺激(如病毒感染)而合成干扰素的细胞,和应答干扰素建立抗病毒状态的细胞。干扰素系统基因主要包括Ⅰ型干扰素、Ⅱ型干扰素、干扰素刺激基因以及组成干扰素信号传导系统的基因。鱼类干扰素类作用发现较早,而对其基因的克隆和鉴定较晚。随着哺乳类和鸟类中干扰素及其相关基因研究的开展和深入,近年来鱼类干扰素及其相关基因的研究也得到快速发展。综述了鱼类干扰素系统基因的克隆、鉴定,以及其功能方面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类 干扰素 Ⅰ型干扰素(ifn ifn-β) Ⅱ型干扰素(ifn-γ) 抗病毒 干扰素受体 干扰素刺激基因(ISG) JAK-STAT
下载PDF
转化生长因子β1、干扰素γ和肿瘤坏死因子α在兔日本血吸虫病发病过程中的表达 被引量:9
12
作者 陈峰 蔡卫民 +3 位作者 陈智 杨艳宏 翁红雷 刘荣华 《中华医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54-155,共2页
关键词 日本血吸虫病 血吸虫病 TGF-β1 TNF-α ifn-β
原文传递
HMGB1在急性脑梗死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及其免疫学作用 被引量:10
13
作者 祁玲 刘强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186-1189,共4页
目的: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表达及其与IFN-β、IL-6浓度的相关性,初步探讨分析HMGB1在急性脑梗死免疫炎性损伤中的可能作用。方法:分别应用流式细胞术、RT-PCR、ELISA法测定49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H... 目的: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表达及其与IFN-β、IL-6浓度的相关性,初步探讨分析HMGB1在急性脑梗死免疫炎性损伤中的可能作用。方法:分别应用流式细胞术、RT-PCR、ELISA法测定49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HMGB1蛋白表达、HMGB1mRNA表达及血清IFN-β、IL-6浓度,同时设置动脉粥样硬化组及健康对照组。结果:急性脑梗死组HMGB1蛋白表达、HMGB1mRNA表达、血清IFN-β及IL-6浓度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和动脉粥样硬化组(P<0.01);HMGB1蛋白表达与IFN-β、IL-6浓度呈正相关(r=0.833、0.634)。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HMGB1蛋白表达上调,进而通过其下游配体增加炎性因子分泌,介导脑缺血免疫炎性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高迁移率族蛋白B1 ifn-β IL-6 免疫损伤
下载PDF
γ干扰素对高磷诱导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钙化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0
14
作者 白亚玲 徐金升 +4 位作者 钱玥彤 张俊霞 张胜雷 崔立文 张慧然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15年第1期62-66,共5页
目的探讨γ干扰素(IFNγ)对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钙化的影响,为临床治疗血管钙化提供新的线索。方法大鼠胸主动脉VSMCs原代培养,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鉴定。将VSMCs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高磷组、IFNγ干预组(在高磷培养基的基础上... 目的探讨γ干扰素(IFNγ)对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钙化的影响,为临床治疗血管钙化提供新的线索。方法大鼠胸主动脉VSMCs原代培养,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鉴定。将VSMCs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高磷组、IFNγ干预组(在高磷培养基的基础上加入100 U/L重组大鼠IFNγ),刺激3 d后RT-PCR对各组细胞内核心结合因子α1(Cbfα1)、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Smad 1以及Smad 7的mRNA进行检测,刺激14 d后,对各组细胞进行钙化染色,钙含量及碱性磷酸酶(ALP)活性测定。结果与阴性对照组比较,高磷组及IFNγ干预组VSMCs均有钙盐沉积,ALP活性及Cbfα1的mRNA及蛋白表达均增高,BMP 2、Smad 1 mRNA表达也增高(均为P<0.05),与高磷组比较,IFNγ干预组VSMCs的钙盐沉积、ALP活性及Cbfα1 mRNA和蛋白表达均显著降低(均为P<0.05),BMP 2、Smad 1 mRNA表达也降低,而正常组和IFNγ干预组的VSMCs中Smad 7 mRNA表达均高于高磷组(均为P<0.05)。结论 IFNγ对高磷诱导的VSMCs钙化有抑制作用,其可能机制之一是通过抑制了VSMCs Cbfα1的表达,进而抑制了VSMCs的转分化来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甘油磷酸盐 血管平滑肌细胞 ifnΓ 钙化 钙含量
下载PDF
黄芪复方对EAMG大鼠血清IL-4、IFN-γ、TGF-β水平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9
15
作者 刘萍 张静生 《中医药学刊》 CAS 2004年第9期1611-1612,1629,共3页
目的 :观察黄芪复方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重症肌无力大鼠血清IL -4、IFN -γ、TGF -β水平的影响 ,以探讨其治疗重症肌无力的可能机制。方法 :采用AChR加等量完全福氏佐剂 ,免疫Lewis大鼠 ,制备EAMG大鼠模型。 40只Lewis大鼠随机分为 4组 ... 目的 :观察黄芪复方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重症肌无力大鼠血清IL -4、IFN -γ、TGF -β水平的影响 ,以探讨其治疗重症肌无力的可能机制。方法 :采用AChR加等量完全福氏佐剂 ,免疫Lewis大鼠 ,制备EAMG大鼠模型。 40只Lewis大鼠随机分为 4组 ,每组 10只 :福氏佐剂组、模型对照组、中药黄芪复方组和西药强的松组。各组给药治疗 3 0天后 ,采用ELISA法分别测血清AChRab、IL -4、IFN -γ、TGF -β水平。结果 :黄芪复方组、强的松组能明显改善EAMG大鼠肌无力症状 ,其血清AChRab、IFN -γ水平明显下降 ,TGF -β水平明显升高 ,与模型组相比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但用药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 >0 .0 5 )。结论 :中药黄芪复方可能是通过调控血清中IFN -γ、TGF -β水平 ,抑制AChRab的生成或增加其降解而达到治疗EAMG大鼠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复方 EAMG IL-4 ifn TGF-β
下载PDF
模式识别受体TLR3、RIG-I和MDA5在慢性乙肝患者外周血的表达水平 被引量:7
16
作者 牟娜 樊秀红 +2 位作者 郭连峰 李宁 曾瑞红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715-719,共5页
目的:观察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外周血中单个核细胞胞膜和胞质模式识别受体mRNA的表达表达水平。方法:54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为实验组,4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采集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新鲜空腹抗凝血,分离单个核细胞,提取单个核细胞中RNA... 目的:观察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外周血中单个核细胞胞膜和胞质模式识别受体mRNA的表达表达水平。方法:54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为实验组,4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采集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新鲜空腹抗凝血,分离单个核细胞,提取单个核细胞中RNA,并反转录为c DNA,应用实时定量PCR技术检测Toll样受体3(TLR3)、维甲酸诱导基因-I(RIG-I)、黑色素瘤分化相关分子5(MDA5)、I型干扰素(IFN-α、IFN-β)、转录因子3(IRF-3)mRNA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实验组的TLR3、RIG-I、MDA5、IFN-α、IFN-β、IRF-3 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高病毒载量组中的各分子表达水平与低病毒载量组和健康对照组比较降低更明显,且TLR3、RIG-I、MDA5、IFN-α、IFN-β、IRF-3mRNA水平分别与HBV-DNA的含量呈负相关(r=-0.697、-0.738、-0.867、-0.618、-0.415、-0.573)。结论:细胞胞膜(TLR3)和胞质(RIG-1、MDA5)模式识别受体、IFN-α、IFN-β、IRF-3 mRNA水平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的表达降低,可能与HBV感染的慢性化状态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TLR3 RIG-1 MDA5 ifn ifn-β IRF-3
下载PDF
干扰素与肿瘤相关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7
作者 陈诗军 陈余清 《临床肺科杂志》 2017年第4期735-739,共5页
根据干扰素蛋白质结构和来源的不同,干扰素(interferon,IFN)可分为I型(IFN-α和IFN-β)、Ⅱ型(IFN-γ)和Ⅲ型(IFN-λ)。高度的同源性和明显的种族特异性是IFN-α的特点,其大约含有165个氨基酸残基,无糖基,分子量约为19kD... 根据干扰素蛋白质结构和来源的不同,干扰素(interferon,IFN)可分为I型(IFN-α和IFN-β)、Ⅱ型(IFN-γ)和Ⅲ型(IFN-λ)。高度的同源性和明显的种族特异性是IFN-α的特点,其大约含有165个氨基酸残基,无糖基,分子量约为19kD,主要来源于B淋巴细胞及部分巨噬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扰素 肿瘤相关性 ifn 蛋白质结构 ifn-β ifn 氨基酸残基 B淋巴细胞
下载PDF
重组人β-干扰素在体内外对肿瘤生长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8
18
作者 楼国良 于益芝 +5 位作者 陈莉 张明徽 陈国友 章卫平 杨宏斌 曹雪涛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1期49-51,共3页
目的 :观察点突变重组人 β 干扰素 (IFN β)对人肿瘤细胞体内外生长的抑制作用 ,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实验资料。 方法 :分别将人结肠癌LoVo、肺腺癌A5 49细胞置于含 2 0 0IU/ml,10 0 0IU/ml及 5 0 0 0IU/mlIFN β培养基中培养 2 4h后 ,于 ... 目的 :观察点突变重组人 β 干扰素 (IFN β)对人肿瘤细胞体内外生长的抑制作用 ,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实验资料。 方法 :分别将人结肠癌LoVo、肺腺癌A5 49细胞置于含 2 0 0IU/ml,10 0 0IU/ml及 5 0 0 0IU/mlIFN β培养基中培养 2 4h后 ,于 0 .3%琼脂糖培养基中培养 10~ 14d ,观察软琼脂中集落形成情况。将裸鼠皮下接种LoVo ,A5 49细胞 ,72h后分组 ,每次注射 2 0万IU/kg或 10 0万IU/kg ,5 0 0万IU/kgIFN β ,每天 1次 ,连续 10d ,同时设置生理盐水对照组、标准品组和注射用环磷酰胺治疗组。荷瘤后第 14天处死小鼠 ,称取瘤重。以上实验均重复 3批。结果 :在体外 ,经重组人新型 β 干扰素处理的LoVo细胞及A5 49细胞的集落数均明显低于未经处理的细胞 (0 .0 5 >P >0 .0 1) ,与标准品组无明显差异 (P >0 .0 5 )。荷瘤裸鼠经治疗后 ,瘤重随着重组人 β 干扰素剂量的升高而降低 ,即重组人β 干扰素可呈剂量依赖性地抑制LoVo ,A5 49细胞在体内的生长 ,在疗效方面与标准品间无显著差异 (P >0 .0 5 )。结论 :重组人 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β-干扰素 结肠癌 肺腺癌 基因治疗
下载PDF
三黄凝胶对大鼠耳廓痤疮模型血清IFN-β和IL-6的影响 被引量:8
19
作者 肖静秋 王永慧 +3 位作者 郑婷 冯大鹏 朱鹏 王思农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58-462,共5页
目的观察三黄凝胶对大鼠耳廓痤疮模型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β干扰素(IFN-β)含量的影响,探讨三黄凝胶治疗痤疮的作用机制。方法将48只6~8周龄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及三黄凝胶低、中、高剂量组,共6组,每组8... 目的观察三黄凝胶对大鼠耳廓痤疮模型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β干扰素(IFN-β)含量的影响,探讨三黄凝胶治疗痤疮的作用机制。方法将48只6~8周龄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及三黄凝胶低、中、高剂量组,共6组,每组8只,除空白组,其余各组于大鼠双侧耳廓内导管开口处涂抹100%油酸以制造实验大鼠耳廓痤疮模型,连续抹药3周,肉眼及病理学观察提示造模成功后开始外用药物。空白组、模型组不使用任何药物,三黄凝胶低、中、高剂量组分别涂抹不同剂量的三黄凝胶,阳性对照组涂抹0.025%维A酸乳膏,连续治疗4周后,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IL-6、IFN-β的含量。结果各治疗组大鼠血清IL-6、IFN-β的含量均明显低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三黄凝胶低、中剂量组与阳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黄凝胶高剂量组与阳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黄凝胶治疗痤疮的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和减少IL-6和IFN-β的产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黄凝胶 痤疮模型 IL-6 ifn-β
下载PDF
重肌灵片对ⅡA型重症肌无力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细胞因子IFN-γ、IL-4、TGF-β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8
20
作者 吴以岭 许凤全 +2 位作者 袁国强 魏聪 贾振华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76-79,共4页
目的探讨重肌灵片对重症肌无力(MG)患者的细胞免疫调节机制。方法将60例MG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服用重肌灵片及泼尼松模拟片;对照组服用泼尼松片及重肌灵模拟片,疗程12周。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重症肌无力患者治疗... 目的探讨重肌灵片对重症肌无力(MG)患者的细胞免疫调节机制。方法将60例MG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服用重肌灵片及泼尼松模拟片;对照组服用泼尼松片及重肌灵模拟片,疗程12周。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重症肌无力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分布的变化情况;ELISA法测定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细胞因子IFN-γ、IL-4和TGF-β的水平。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CD4+T细胞百分率、CD4+/CD8+比值均有明显下降,治疗组CD4+/CD8+比值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后CD8+T细胞百分率明显增加,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对照组治疗后CD8+T细胞百分率无明显变化(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治疗后IFN-γ、IL-4水平降低(P<0.01),TGF-β水平升高(P<0.01),而对照组三者水平皆降低。结论通过调节T淋巴细胞亚群比例分布以及IFN-γ、IL-4、TGF-β等细胞因子的分泌,可能是重肌灵片发挥免疫调节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肌灵片 重症肌无力 T淋巴细胞亚群 ifn IL-4 TGF-β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