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大于35周胎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远期预后评价体系荟萃分析 |
林碧云
张鹏
程国强
周文浩
王来栓
|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48
|
|
2
|
神经节苷脂对脑缺氧缺血后新生大鼠海马CA_1区N-甲基-D-天门冬氨酸受体表达的影响 |
曹艳华
王玲
惠延平
王宝西
曹玉红
|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2 |
29
|
|
3
|
高压氧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疗效的Meta分析 |
张国荣
罗影
于海燕
闵连秋
|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30
|
|
4
|
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模型的制作 |
刘丽旭
杨于嘉
贾延吉力
汪薇
彭涛
|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03 |
18
|
|
5
|
缺氧缺血新生鼠海马磷酸化环磷酸腺苷反应元件结合蛋白的变化及神经节苷酯对其影响 |
张红爱
王玲
冷钦
杨年娣
赵士珍
|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4 |
20
|
|
6
|
参附注射液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干预作用的实验研究 |
王军
杨丽娟
周长美
朱红梅
张绍美
|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17
|
|
7
|
针刺任脉、督脉及膀胱经促进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鼠模型脑内神经干细胞增殖 |
庄明华
骆健明
刘明发
白晔
|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CAS
CSCD
|
2006 |
14
|
|
8
|
共词分析法分析我国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最新研究现状 |
鲍珊
唐军
伍金林
母得志
|
《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
CAS
|
2014 |
13
|
|
9
|
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神经细胞凋亡及星形胶质细胞的变化 |
武辉
朱桂彬
王东轩
|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8 |
13
|
|
10
|
新生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凋亡基因的变化及神经节苷酯的治疗作用 |
刘华
郭萍
濮海平
于晓燕
|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CAS
|
2005 |
11
|
|
11
|
磁共振波谱诊断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价值 |
杜奕
李艳
陈志强
李鹏
刘玲玲
李怀玉
田淑萍
|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
2014 |
11
|
|
12
|
新生大鼠脑缺氧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的建立 |
张国庆
陈惠金
蒋明华
钱龙华
张金凤
吴强
|
《上海实验动物科学》
|
2003 |
9
|
|
13
|
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大鼠脑组织海马区p-tau蛋白与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的关系 |
王军
陈静
张冬秀
王宝珍
朱登纳
牛国辉
程萍萍
|
《山东医药》
CAS
|
2014 |
10
|
|
14
|
亚低温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研究进展 |
谢思远
王晓蓉
张立新
刘充德
王珍
杨智全
李稼
|
《中国医药》
|
2017 |
10
|
|
15
|
白细胞介素-18在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后的表达及其检测意义 |
辛玥
初桂兰
|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7
|
|
16
|
高压氧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脑损伤模型脑组织神经细胞凋亡及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脂质过氧化物的影响 |
刘玲
杨于嘉
刘丽旭
宋健辉
|
《中国新生儿科杂志》
CAS
|
2007 |
7
|
|
17
|
脑缺血缺氧对谷氨酸转运体的影响 |
曾雯
屈艺
毛萌
|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7
|
|
18
|
PINK1基因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新生小鼠细胞凋亡及自噬的影响 |
黄阳
陈洪菊
朱将虎
赵凤艳
屈艺
母得志
|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6 |
6
|
|
19
|
氧自由基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中的变化 |
王慧
王立金
汪思应
|
《中国基层医药》
CAS
|
2005 |
5
|
|
20
|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最佳干预时间窗的研究 |
李卫东
蔡志豪
简赵芳
王文祥
|
《广州医药》
|
2013 |
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