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种引进鲟幼鱼的培育及生长特性 被引量:6
1
作者 刘晓勇 齐茜 +2 位作者 麦丽开 王国锋 孙大江 《水产学杂志》 CAS 2013年第3期13-16,23,共5页
为了丰富鲟鱼养殖种类,特引进了闪光鲟(Acipenser stellatus)、欧鳇(Huso huso)、西伯利亚鲟(Acipenserbaerii)和杂交鲟(西伯利亚鲟♂×俄罗斯鲟A.gueldenstaeti♀)受精卵,在直径2m的玻璃钢池中进行驯养和流水养殖,水温16-22℃,溶氧... 为了丰富鲟鱼养殖种类,特引进了闪光鲟(Acipenser stellatus)、欧鳇(Huso huso)、西伯利亚鲟(Acipenserbaerii)和杂交鲟(西伯利亚鲟♂×俄罗斯鲟A.gueldenstaeti♀)受精卵,在直径2m的玻璃钢池中进行驯养和流水养殖,水温16-22℃,溶氧5-7mg·L-1。定期测定了上述4种鲟鱼的体长和体质量,应用计算机软件Excel和SPSS对测量的数据进行处理分析。结果表明:孵出的闪光鲟、欧鳇、西伯利亚鲟和杂交鲟鱼苗平均体质量分别为0.01349g、0.02818g、0.02016g,及0.02416g,经过60d驯化养殖,平均体质量分别达到3.80g、11.22g、7.85g,及4.19g;平均体长分别达10.61cm、13.37cm、12.98cm,及9.78cm。全长与日龄之间均呈线性关系,且R2>0.9,全长日均增长量的大小顺序为:欧鳇>西伯利亚鲟>闪光鲟>杂交鲟;体质量均与日龄呈指数函数关系,且R2>0.9,体质量日均增长量大小顺序为:欧鳇>西伯利亚鲟>杂交鲟>闪光鲟;体质量与全长的回归曲线中b<3,均呈异速生长;肥满度分别变动在0.67~0.30、0.86~0.47、0.58~0.35,及0.71~0.44之间,均呈逐渐降低的趋势,且各个时期欧鳇肥满度最高;驯化期结束后30~40日龄生长离散最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闪光鲟 欧鳇 生长特性
下载PDF
鲟、鳇鱼人工繁育与杂交技术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潘伟志 王鹏 +7 位作者 赵春刚 叶继丹 尹家胜 陈军 蒋树义 叶国富 马洪啸 王春林 《水产学杂志》 CAS 2003年第1期9-16,共8页
对达氏鳇、史氏鲟人工繁殖时通过水流刺激 ,在水温 8~ 1 3℃下 ,以DOS (自行研制 )进行 2~ 3次的注射催熟 ,再注射自制的类固醇激素 1 7α-羟基 - 2 0 β双羟基孕酮(以下简称 1 7α- 2 0 βp) ;在水温 1 6~ 1 8℃利用促黄体素释放激... 对达氏鳇、史氏鲟人工繁殖时通过水流刺激 ,在水温 8~ 1 3℃下 ,以DOS (自行研制 )进行 2~ 3次的注射催熟 ,再注射自制的类固醇激素 1 7α-羟基 - 2 0 β双羟基孕酮(以下简称 1 7α- 2 0 βp) ;在水温 1 6~ 1 8℃利用促黄体素释放激素类似物 (LHRH -A) ,诱导达氏鳇、史氏鲟排卵 ,排精。效应时间 8~ 1 8h,获得催产率 1 0 0 %、受精率和杂交受精率 90 %的效果。采用全人工饲料开口试验和苗种培育试验 ,并获得 86 7%开口成活率和 73 4%的苗种成活率。从而达到提高开口率和成活率的目的。观察鲟鳇鱼摄食、生长与形态发育状况。生长曲线表明 :不论是体长还是体重 ,50日龄前增长缓慢 ,50~ 1 0 0日龄则速度增长较快。经 1 0 0d饲养 ,平均体长达 2 8 3cm ,平均体重达 69 7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鲟鱼 鳇鱼 人工繁育 杂交技术 水温 催产率 受精率 杂交受精率
下载PDF
欧洲鳇全人工繁殖技术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任华 蓝泽桥 +4 位作者 孙宏懋 万年春 李义勇 兰大华 王宝华 《渔业信息与战略》 2013年第2期134-138,共5页
为研究欧洲鳇(Huso huso)的全人工繁殖技术,对引进的欧洲鳇受精卵在工厂化养殖车间中进行人工孵化、人工驯养、亲鱼培育和人工繁殖试验。2012年11月从中挑选亲本4组,在16.3℃的水温条件下,模拟自然产卵生态环境,通过人工注射催产药物地... 为研究欧洲鳇(Huso huso)的全人工繁殖技术,对引进的欧洲鳇受精卵在工厂化养殖车间中进行人工孵化、人工驯养、亲鱼培育和人工繁殖试验。2012年11月从中挑选亲本4组,在16.3℃的水温条件下,模拟自然产卵生态环境,通过人工注射催产药物地欧酮(DOM)和鲑鱼释放激素类似物(S-GnRHa)诱导亲鱼产卵和排精,催产的4尾雌鱼中有3尾催产成功,获得受精卵67.6万粒,孵出优质仔鱼38.3万尾,其催产率、孵化率、受精率和亲鱼成活率分别为75%、70%、81%和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洲鳇 完全人工繁殖 亲鱼选择 人工孵化 工厂化养殖
下载PDF
人工驯养达氏鳇与欧洲鳇繁殖技术研究
4
作者 任华 蓝泽桥 兰大华 《河北渔业》 2011年第6期44-45,53,共3页
湖北天峡鲟业有限公司利用工厂化车间培育达氏鳇、欧洲鳇亲本,经过多年精心培育,70%的达氏鳇、欧洲鳇亲鱼性腺发育成熟。2010年12月选择2尾达氏鳇雌鱼和1尾欧洲鳇雄鱼杂交成功,获得受精卵41.8万粒,孵化出优质鱼苗36.5万尾,平均受精率82%... 湖北天峡鲟业有限公司利用工厂化车间培育达氏鳇、欧洲鳇亲本,经过多年精心培育,70%的达氏鳇、欧洲鳇亲鱼性腺发育成熟。2010年12月选择2尾达氏鳇雌鱼和1尾欧洲鳇雄鱼杂交成功,获得受精卵41.8万粒,孵化出优质鱼苗36.5万尾,平均受精率82%,孵化率87.5%,亲鱼成活率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驯养 达氏鳇、欧洲鳇 杂交 繁殖技术 工厂化车间
下载PDF
鲟细菌性败血综合征致病菌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43
5
作者 曹海鹏 杨先乐 +3 位作者 高鹏 李怡 张书俊 邓璐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53-56,共4页
从患细菌性败血综合征的杂交鲟(Huso huso♀×Acipenser ruthenus ♂)和达氏鳇(Huso dauricus)的腹水及肾脏中共分离了5株优势菌,经人工回归感染实验证实其中2株细菌XL2-T和HK3-R具有致病性。经ATB细菌鉴定仪鉴定,结果显示:XL2-T为... 从患细菌性败血综合征的杂交鲟(Huso huso♀×Acipenser ruthenus ♂)和达氏鳇(Huso dauricus)的腹水及肾脏中共分离了5株优势菌,经人工回归感染实验证实其中2株细菌XL2-T和HK3-R具有致病性。经ATB细菌鉴定仪鉴定,结果显示:XL2-T为豚鼠气单胞菌(Aeromonas punctata subsp.caviae),HK3-R为类志贺邻单胞菌(Plesiomonas shigelloides)。这2株致病菌的主要特征为:革兰氏染色阴性,杆状,氧化酶阳性,对先锋必、妥布霉素、头孢曲松、头孢噻肟、奈替米星、新霉素等6种药物均高度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鲟(huso huso ♀×Acipenser ruthenus♂) 达氏鳇(huso dauricus) 细菌性败血综合征 豚鼠气单胞 菌(Aeromonas punctata subsp.caviae) 类志贺邻单胞菌(Plesiomonas shigelloides)
下载PDF
饥饿对杂交鲟仔鱼摄食、生长和体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36
6
作者 宋兵 陈立侨 +2 位作者 高露姣 陈亚瞿 徐彦明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33-336,共4页
关键词 饥饿 杂交鲟 仔鱼 摄食 生长 体成分 人工养殖
下载PDF
延迟投饵对杂交鲟仔鱼生长、存活和体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23
7
作者 宋兵 陈立侨 +2 位作者 高露姣 陈亚瞿 徐彦明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22-226,共5页
以杂交鲟(Huso huso ×Acipenser baeri )仔鱼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 8个处理组,每组100尾(各设2个平行组),分别在孵化后6 d(对照组)、8 d、10 d、12 d、14 d、16 d和18 d开始投喂冰冻卤虫和碎水蚯蚓(以质量比1:1混合),5 d后只投喂碎... 以杂交鲟(Huso huso ×Acipenser baeri )仔鱼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 8个处理组,每组100尾(各设2个平行组),分别在孵化后6 d(对照组)、8 d、10 d、12 d、14 d、16 d和18 d开始投喂冰冻卤虫和碎水蚯蚓(以质量比1:1混合),5 d后只投喂碎水蚯蚓。第8组为饥饿组,从不投饵。水温17 ℃,实验周期30 d。结果显示,仔鱼于孵出后8日龄进入混合营养期;10日龄左右是仔鱼开始加速生长的关键时期;12日龄仔鱼进入外源性营养期。随起始投饵时间的延迟,仔鱼的全长、湿重、干重和粗蛋白含量下降,鱼体水分含量则随之升高。但对照组、8日龄及10日龄起始投喂组之间的鱼体水分、粗蛋白、粗脂肪含量并没有显著差异(P>0.05),14日龄及其以后各起始投喂组仔鱼的生长和鱼体生化成分则与上述各组存在显著差异(P<O.05)。各组仔鱼的最终死亡率以10日龄起始投喂组为最低,仅为5.0%。实验结果表明,杂交鲟仔鱼开始投喂的适宜时间是孵出后10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迟投饵 杂交鲟 仔鱼 生长 体成分 存活率
下载PDF
鲟源致病性豚鼠气单胞菌的分离及其生长特性 被引量:22
8
作者 曹海鹏 杨先乐 +1 位作者 王玉洁 李圆圆 《动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6,共6页
从患细菌性败血综合征的杂交鲟(Husohuso♀×Acipense rruthenus♂)肝和达氏鳇(H.dauricus)腹水中共分离出4株优势菌,经人工回归感染实验测定了其致病性,并通过ATB细菌鉴定仪对致病菌株进行了鉴定,此外,研究了致病菌株的生长特性。... 从患细菌性败血综合征的杂交鲟(Husohuso♀×Acipense rruthenus♂)肝和达氏鳇(H.dauricus)腹水中共分离出4株优势菌,经人工回归感染实验测定了其致病性,并通过ATB细菌鉴定仪对致病菌株进行了鉴定,此外,研究了致病菌株的生长特性。实验结果表明,菌株XL2-T对杂交鲟和达氏鳇具有致病性。经鉴定,菌株XL2-T为豚鼠气单胞菌(Aeromonas punctata caviae);其在无菌营养肉汤中摇床振荡培养时的生长曲线:0~1.5h为生长延迟期,1.5~28h为对数生长期,28~32h为稳定期,32h以后为衰亡期;其最适生长温度为25~30℃,最适生长pH为7,在NaCl含量范围0~10%、沙拉沙星浓度范围0~40μg/ml下均能够生长,但NaCl、沙拉沙星对其生长具有较大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鲟 达氏鳇 细菌性败血综合征 豚鼠气单胞菌 生长特性
下载PDF
史氏鲟及杂交鲟仔鱼消化系统的组织学 被引量:14
9
作者 叶继丹 刘红柏 +2 位作者 赵吉伟 孙大江 关海虹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77-182,共6页
Larval digestive organs of Amur sturgeon,Acipenser schrenscki and hybrid sturgeon(Huso Huso♀×A.schrenscki♂) hatched out at 17~21℃ were successively observed under Olympus microscope after being sectioned. His... Larval digestive organs of Amur sturgeon,Acipenser schrenscki and hybrid sturgeon(Huso Huso♀×A.schrenscki♂) hatched out at 17~21℃ were successively observed under Olympus microscope after being sectioned. Histological development of yolksac, pharyngeal cavity, esophago, stomach, intestine, pyloric caecum, liver and pancreas is described. It shows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the digestive organs of the two fishes is similar to several other Acipenseridae fishes. Characters of the digestive organs about the two fishes and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earlier development period, ingestion, digestion and absorption are discus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氏鲟 杂交鲟 仔鱼 消化系统 组织学 胚后发育
下载PDF
饥饿对杂交鲟消化系统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12
10
作者 高露姣 陈立侨 +2 位作者 宋兵 赵晓勤 陈亚瞿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42-447,共6页
杂交鲟(Husohuso♀×Accipenser baeri♂)仔鱼消化道发育表现从远端逐渐到近端的发育过程,而且在其内源性营养阶段变化更剧烈。初孵仔鱼消化系统处于原始分化状态:整个消化道只有内胚层细胞及内部的卵黄颗粒和部分分化的后肠,... 杂交鲟(Husohuso♀×Accipenser baeri♂)仔鱼消化道发育表现从远端逐渐到近端的发育过程,而且在其内源性营养阶段变化更剧烈。初孵仔鱼消化系统处于原始分化状态:整个消化道只有内胚层细胞及内部的卵黄颗粒和部分分化的后肠,口与肛门均未与外界相通;随着卵黄囊的吸收,仔鱼分别于孵化后第3天分化出胃和十二指肠;第8—9天才出现具有胃腺的贲门胃,十二指肠和肝脏发生较明显的分化,显示功能性消化系统的形成。仔鱼遭受长期饥饿后(即12d后投喂),消化道几乎停止发育,24—25d后则明显退化,表现为长度缩短,管径变小,组织学显示:胃腺细胞萎缩和数量减少,胃肌纤维排列疏松;肠微绒毛断裂。上皮细胞高度下降,细胞内的空泡减少;肝组织逐步呈溃散状态,肝细胞索破坏,细胞界限模糊,核仁呈现萎缩或解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饥饿 杂交鲟(欧洲鳇♀X西伯利来鲟♂) 仔鱼 消化系统 发育
下载PDF
不同盐度驯化方式对小鲟鳇(Huso huso)(♀)×(Acipenser ruthenus)(♂)生长及渗透生理的影响 被引量:12
11
作者 田相利 王国栋 +2 位作者 董双林 房景辉 郭彪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29-35,共7页
本研究以小鲟鳇幼鱼为研究对象,对比了不同驯化方式(即从淡水开始,盐度分别突变0,5,10和15,然后每天增加盐度1,分别表示为T0、T5、T10和T15)对其生长性能、血浆渗透压、鳃丝Na^+/K^+-ATP酶活性以及血糖、血清主要金属离子和氯离子浓度... 本研究以小鲟鳇幼鱼为研究对象,对比了不同驯化方式(即从淡水开始,盐度分别突变0,5,10和15,然后每天增加盐度1,分别表示为T0、T5、T10和T15)对其生长性能、血浆渗透压、鳃丝Na^+/K^+-ATP酶活性以及血糖、血清主要金属离子和氯离子浓度等的影响。从驯化至盐度28得到的结果表明,各处理小鲟鳇存活率差异不显著(P>0.05);T0和T5处理的特定生长率差异不大,但显著高于T15和T10处理(P<0.05);各处理血浆渗透压显著高于驯化前,但相互之间差异不显著;各处理小鲟鳇鳃丝Na^+/K^+-ATP酶活力均明显升高,但T15处理的鳃丝Na^+/K^+-ATP酶活力显著低于其它处理(P<0.05);各处理小鲟鳇血糖含量均低于驯化前水平,但相互之间差异不大(P>0.05);与在淡水中相比,盐度突变幅度最大的处理(T15)的小鲟鳇在驯化过程中血清Na^+、K^+、Ca^(2+)、Mg^(2+)和Cl^-浓度显著上升。除Na^+和Cl^-浓度变化趋势相同外,其它离子浓度的变化规律性不强。综合比较表明,小鲟鳇对较高的盐度及其突变耐受性较差,而从淡水向海水驯化时,盐度为5的突变幅度可能对小鲟鳇比较适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鲟鳇 盐度 生长 渗透生理
下载PDF
投喂次数对杂交鲟幼鱼摄食率及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5
12
作者 任华 蓝泽桥 +1 位作者 孙宏懋 答和庆 《粮食与饲料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50-52,共3页
在(18±1)℃的水温条件下,研究4种不同投喂次数对俄罗斯鲟(♀)与欧洲鳇(♂)杂交幼鱼摄食率及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杂交鲟生长受投喂次数的影响较大,投喂次数从4次/d增加到7次/d时,6次/d组的摄食率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体... 在(18±1)℃的水温条件下,研究4种不同投喂次数对俄罗斯鲟(♀)与欧洲鳇(♂)杂交幼鱼摄食率及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杂交鲟生长受投喂次数的影响较大,投喂次数从4次/d增加到7次/d时,6次/d组的摄食率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体重增加率、特定生长率均有不同程度提高,6次/d时达到最大(P<0.05);饵料系数6次/d组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其他各组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杂交鲟幼鱼培育过程中适宜的投喂次数为6次/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俄罗斯鲟 欧洲鳇 杂交鲟幼鱼 投喂次数 摄食率 生长 饵料
下载PDF
施氏鲟、大杂交鲟和西伯利亚鲟卵及体腔液的生化组成比较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颖 孙大江 +2 位作者 刘晓勇 潘鹏 曲秋芝 《水产学杂志》 CAS 2014年第3期33-38,共6页
用生物化学方法测定施氏鲟Acipenser schrenckii、大杂交鲟A.schrencki i(♂)×Huso dauricus(♀)及西伯利亚鲟A.baeri成熟卵子及体腔液的酶、维生素、微量元素及氨基酸组成和含量。结果表明:施氏鲟与大杂交鲟的卵径显著大于西伯利... 用生物化学方法测定施氏鲟Acipenser schrenckii、大杂交鲟A.schrencki i(♂)×Huso dauricus(♀)及西伯利亚鲟A.baeri成熟卵子及体腔液的酶、维生素、微量元素及氨基酸组成和含量。结果表明:施氏鲟与大杂交鲟的卵径显著大于西伯利亚鲟(P<0.05)。吸水后大杂交鲟的卵径显著大于施氏鲟和西伯利亚鲟(P<0.05)。大杂交鲟卵中谷草转氨酶(GOT,2.83U·g-1)、酸性磷酸酶(ACP,0.69 U·g-1)和碱性磷酸酶(AKP,0.81 U·mg-1)含量最高,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仅西伯利亚鲟卵内琥珀酸脱氢酶(SDH)的活力显著升高(P<0.05)。3种鲟鱼卵与体腔液中蛋白质、微量元素及维生素组成差异显著。大杂交鲟体腔液内的ACP活力显著高于施氏鲟体腔液内的ACP活力(P<0.05)。西伯利亚鲟(0.51±0.16μmol·g-1)卵内的Fe含量显著高于施氏鲟(0.35μmol·g-1)和大杂交鲟(0.42±0.12μmol·g-1),而体腔液内均未检测到Fe和Zn,但体腔液中Vc(4.00±2.44μg·L-1)含量显著低于大杂交鲟(5.58±1.53μg·L-1)和施氏鲟(5.47±2.32μg·L-1)(P<0.05)。3种鲟鱼卵及体腔液内的酶、微量元素、维生素等组成相同,但SDH和ACP活力、Fe和Vc含量存在组织和种间差异,在亲鱼培育时应区别培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氏鲟 大杂交鲟 西伯利亚鲟 微量元素 维生素 氨基酸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