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浑善达克沙地榆树根系分布特征及生物量研究 被引量:51
1
作者 李红丽 董智 +1 位作者 王林和 郝云龙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2002年第4期99-105,共7页
本文采用挖掘法对浑善达克沙地榆树的根系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 ,草被层的根系主要分布在土壤表层 ,榆树根系则占据了 2 0 cm以下的土层空间。根系的垂直分布在冠缘内主要集中在 2 m深范围内 ,冠缘外则集中分布在 1 m深的土层中 ,不同... 本文采用挖掘法对浑善达克沙地榆树的根系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 ,草被层的根系主要分布在土壤表层 ,榆树根系则占据了 2 0 cm以下的土层空间。根系的垂直分布在冠缘内主要集中在 2 m深范围内 ,冠缘外则集中分布在 1 m深的土层中 ,不同的根系剖面形成不同的根栖层 ;根系的水平分布呈近密远疏的趋势 ,其半径为 1 1 m左右。根量的垂直分布随土层深度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 ;其水平分布随着距根基距离的增大而减少 ,以 3m内最为密集 ,冠缘内根量为冠缘外根量的 1 2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浑善达克沙地 榆树 根系 分布特征 根量
下载PDF
浑善达克沙地景观格局变化研究 被引量:20
2
作者 王牧兰 包玉海 +1 位作者 阿拉腾图雅 秦树辉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21-125,共5页
在遥感和GIS技术的支持下,通过采用转换矩阵和斑块伸长指数、破碎度指数、多样性指数、优势度指数、均匀度指数等景观指数分析了80年代末期到2000年浑善达克沙地景观动态变化,结果显示:①景观要素类型尺度上,研究区草原景观和固定沙丘... 在遥感和GIS技术的支持下,通过采用转换矩阵和斑块伸长指数、破碎度指数、多样性指数、优势度指数、均匀度指数等景观指数分析了80年代末期到2000年浑善达克沙地景观动态变化,结果显示:①景观要素类型尺度上,研究区草原景观和固定沙丘景观面积明显缩小,半固定沙丘景观和流动沙地景观向外扩展,反映出整个沙地向荒漠化方向发展的趋势;②景观尺度上,斑块伸长指数有所下降,破碎度变大,反映出人类活动对景观的干预作用不断增强;景观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减小,优势度指数增加,表明景观的组成趋向简单,主要景观对区域景观变化起到主导作用,景观中的支配能力和影响力在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浑善达克沙地 景观格局 变化
下载PDF
浑善达克沙地动态变化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3
3
作者 王牧兰 包玉海 银山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2004年第S3期44-47,共4页
通过景观的角度分析该区的动态变化影响因素可知,气温升高和降水量减少是荒 漠化景观发展的基础和背景条件,超载过牧是荒漠化景观发展的主要原因,至于其他因素如滥 砍、滥伐、滥垦、滥挖药材、搂发菜、樵采等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关键词 浑善达克沙地 动态变化 原因分析
下载PDF
槽式太阳能热发电在浑善达克沙地的应用可行性分析 被引量:9
4
作者 李献偶 李勇 王如竹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92-98,共7页
使用太阳能发电模拟软件SAM3.0.3.0对在浑善达克沙地建造50MW槽式太阳能热发电站进行可行性分析。对该热电站在不同系统组合条件下的运行状况进行模拟。分析了太阳能辐射强度、地理位置、蓄热设备容量、冷却方式和辅助能源等因素对该类... 使用太阳能发电模拟软件SAM3.0.3.0对在浑善达克沙地建造50MW槽式太阳能热发电站进行可行性分析。对该热电站在不同系统组合条件下的运行状况进行模拟。分析了太阳能辐射强度、地理位置、蓄热设备容量、冷却方式和辅助能源等因素对该类型电站经济性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在浑善达克沙地建立50MW槽式热发电站(6h蓄热,水冷,天然气辅助热源)的上网电价可达到0.727$/kWh,另外,单位集热面积每年可减排CO2307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槽式太阳能热发电 浑善达克沙地 SAM 上网电价 可行性分析
下载PDF
浑善达克沙地药用种子植物区系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王素巍 刘果厚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33-136,共4页
本文应用植物区系地理学的基本原理,对浑善达克沙地药用种子植物的科、属组成和属的地理成分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本区有药用种子植物78科,270属,504种。(2)优势科现象明显;单种属、寡种属数量最多,属级水平的多样性丰富。(3)该... 本文应用植物区系地理学的基本原理,对浑善达克沙地药用种子植物的科、属组成和属的地理成分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本区有药用种子植物78科,270属,504种。(2)优势科现象明显;单种属、寡种属数量最多,属级水平的多样性丰富。(3)该区系包含14个分布区类型,温带性质的成分占绝对优势,热带性质的成分不多,特有程度低。(4)资源区域间分布差异大;有一定的古老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浑善达克沙地 药用种子植物 植物区系
下载PDF
正蓝旗植被覆盖度的年度动态及生长期气温降水量的相关性分析
6
作者 乌兰吐雅 高娃 +3 位作者 刘爱军 吉木色 乌兰 常书娟 《安徽农学通报》 2013年第1期20-21,24,共3页
为了掌握浑善达克沙地草原植被覆盖度的时空动态以及与生长期降水量、气温的关系,以美国NASA官方网MODIS NDVI数据为数据源,用像元二分模型计算正蓝旗天然草原植被覆盖度,得到了时空动态变化规律。时间上植被盖度一直处于上下波动状态,... 为了掌握浑善达克沙地草原植被覆盖度的时空动态以及与生长期降水量、气温的关系,以美国NASA官方网MODIS NDVI数据为数据源,用像元二分模型计算正蓝旗天然草原植被覆盖度,得到了时空动态变化规律。时间上植被盖度一直处于上下波动状态,最高值出现在2004年,植被盖度达47.7%,最低值出现在2009年,植被盖度为34.1%。12a的平均盖度为40.96%,变异系数为10.92%。空间上高覆盖度草地主要分布在上都高勒两侧和高格斯台郭勒、乃仁音高勒周围以及沙地里面湖泊周围。低覆盖度草地主要分布在西北部沙地和东部沙地,呈条状分布,其余大部分地区为中覆盖度草地。植被旺盛期植被覆盖度与植被生长期降水量呈正相关线性关系,关系显著(R=0.674,P=0.016)。植被旺盛期植被覆盖度与植被生长期平均气温呈负相关线性关系,关系显著(R=0.627,P=0.02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浑善达克沙地 植被覆盖度 年度动态 气温与降水量 相关性
下载PDF
丘间地固沙林土壤水分动态变化特征
7
作者 闫德仁 黄海广 +1 位作者 胡小龙 袁立敏 《中国水土保持》 2016年第5期26-29,76,共5页
水分是影响固沙植被生长发育最重要的限制因素,同时也是沙漠环境中最容易受到影响的生态因子,定位观测研究流动沙地建立固沙植被后的土壤水分变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采用Watch Dog土壤水分自动监测系统,于2014年6月17日—10月31日定... 水分是影响固沙植被生长发育最重要的限制因素,同时也是沙漠环境中最容易受到影响的生态因子,定位观测研究流动沙地建立固沙植被后的土壤水分变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采用Watch Dog土壤水分自动监测系统,于2014年6月17日—10月31日定位定时记录了樟子松人工林、杨树人工林和榆树天然林土壤体积含水量数值,结果表明:相同降雨量条件下,不同固沙植被土壤重力水的入渗深度存在明显差异。降雨量20 mm左右时,榆树天然林地降雨入渗深度大于20 cm土层,杨树和樟子松林地大于40 cm土层;降雨量12 mm左右时,杨树林地降雨入渗深度达到40 cm土层,榆树林小于20 cm土层,樟子松小于40 cm土层。相同降水量条件下,不同固沙林降雨入渗到相同土层深度所经历的时间不同。在降雨量21.1 mm事件中,榆树天然林入渗到20和40 cm土层所经历的时间分别为降雨开始后4和9 h,樟子松林分别为5和9 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沙林 土壤水分 动态变化 降水量 重力水入渗深度 浑善达克沙地
下载PDF
浑善达克沙地种子植物区系分析 被引量:18
8
作者 张存厚 刘果厚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610-614,共5页
对地处内蒙古中部农牧交错地带的浑善达克沙地种子植物科的组成特征和区系地理成分进行了分析,并与内蒙古植物区系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浑善达克沙地种子植物种类相对丰富,共有种子植物1191种,隶属于4 0 2属84科.植物区系地理成分多样,而... 对地处内蒙古中部农牧交错地带的浑善达克沙地种子植物科的组成特征和区系地理成分进行了分析,并与内蒙古植物区系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浑善达克沙地种子植物种类相对丰富,共有种子植物1191种,隶属于4 0 2属84科.植物区系地理成分多样,而且以温带成分为主,在诸多温带成分中北温带分布型的种数占有较高的百分比,菊科和禾本科在本区系中所占的比例最大,该区系植物属种趋向于分布大科的特点,这反映出浑善达克沙地植物的分布与本地区的气候带相适应,地带性植被具有温带草原与荒漠的特征;该区种子植物的优势科也分属于各类成分,具有集中分布于大科的特点,大部分为世界广布成分;植物区系成分起源古老,区系地理成分复杂且具有过渡性;同时该植物区系具有明显的脆弱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子植物 区系地理成分 分布型 浑善达克沙地 内蒙古
下载PDF
浑善达克沙地植物蒸腾特征的研究 被引量:16
9
作者 李红丽 董智 +3 位作者 丁国栋 张国盛 王林和 郝云龙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2003年第5期135-140,共6页
采用 L i-1 60 0型气孔仪测定了浑善达克沙地主要建群乡土植物种不同季节的蒸腾速率及其环境因子的日进程 ,结果表明 :浑善达克沙地中榆树、黄柳、圆叶桦、砂杞柳、羊草蒸腾速率的日变化均呈单峰曲线 ,而叉分蓼和楔叶茶子呈双峰曲线... 采用 L i-1 60 0型气孔仪测定了浑善达克沙地主要建群乡土植物种不同季节的蒸腾速率及其环境因子的日进程 ,结果表明 :浑善达克沙地中榆树、黄柳、圆叶桦、砂杞柳、羊草蒸腾速率的日变化均呈单峰曲线 ,而叉分蓼和楔叶茶子呈双峰曲线。同一种植物在不同样地土壤水分条件下 ,蒸腾速率不同。各植物种蒸腾速率的季节变化明显 ,7、8月份蒸腾速率高 ,6月份最低。各植物种中 ,黄柳为低蒸腾植物。回归分析表明 ,影响蒸腾速率最主要的因子为光照强度 ,其次为气温和空气相对湿度 ;蒸腾速率与各因子呈线性相关 ,其关系可用方程 Tr=a+b RH+c T+d Q表示。通过蒸腾速率的比较 ,提出了浑善达克沙地植被恢复应以建立“人工疏林草原”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浑善达克沙地 植物 蒸腾特征 气孔仪 环境因子 土壤 水分 光照强度
下载PDF
浑善达克沙地飞播区植物多样性的变化——以内蒙古正蓝旗为例 被引量:9
10
作者 田海晨 刘果厚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2015年第2期269-273,共5页
[目的]对内蒙古境内浑善达克沙地植被恢复过程中植物群落的物种组成以及多样性的变化规律进行分析,为该地区的植被恢复提供理论依据和科学指导。[方法]采用样带法对植物群落进行调查。[结果](1)沙地植被恢复5年后群落内共有33种植物,分... [目的]对内蒙古境内浑善达克沙地植被恢复过程中植物群落的物种组成以及多样性的变化规律进行分析,为该地区的植被恢复提供理论依据和科学指导。[方法]采用样带法对植物群落进行调查。[结果](1)沙地植被恢复5年后群落内共有33种植物,分属于10科27属;(2)随着恢复年限的延长,物种丰富度指数、物种多样性指数、物种均匀度指数和群落盖度均逐渐增大,而生态优势度指数则逐渐减小。植物群落物种由6种(未治理)增加到21种(治理5a),物种多样性指数由1.20增加至2.77,物种均匀度指数由0.67升高至0.91,群落盖度从2.06%增加到75.58%,生态优势度指数由0.57减少至0.32。[结论]浑善达克沙地飞播区植被得到明显恢复,沙地恢复到一定阶段后群落趋于稳定,风沙化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浑善达克沙地 飞播 物种多样性 植被恢复
下载PDF
内蒙古白银库伦鸟类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9
11
作者 闫慧 李敏 杨贵生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24-428,共5页
为探讨不同生境鸟类多样性和植物多样性之间的关系,2007年8月和2008年8月,采用样方法和固定距离样线法对白银库伦五蕊柳湿地和浑善达克沙地的鸟类与植物进行了调查,通过Shannon-Wiener指数、Pielou指数、鸟类密度指数等对各数据进行分析... 为探讨不同生境鸟类多样性和植物多样性之间的关系,2007年8月和2008年8月,采用样方法和固定距离样线法对白银库伦五蕊柳湿地和浑善达克沙地的鸟类与植物进行了调查,通过Shannon-Wiener指数、Pielou指数、鸟类密度指数等对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两种生境鸟类群落的相似性极低;植物多样性的改变影响鸟类群落的多样性;鸟类多样性的变化反映植物多样性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白银库伦 五蕊柳湿地 浑善达克沙地 鸟类多样性 植物多样性
下载PDF
近30年来浑善达克沙地-湿地的气候变化发展趋势及适应对策 被引量:7
12
作者 张存厚 李兴华 +2 位作者 韩芳 那日苏 刘朋涛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72-77,共6页
应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等技术手段,结合野外实地考察验证,获取浑善达克沙地内部和周边湿地的时空分布和动态变化数据,主要对沙地和湿地的利用现状、动态变化及其研究区未来气候变化演变趋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近30年来浑善达克沙地及... 应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等技术手段,结合野外实地考察验证,获取浑善达克沙地内部和周边湿地的时空分布和动态变化数据,主要对沙地和湿地的利用现状、动态变化及其研究区未来气候变化演变趋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近30年来浑善达克沙地及其周边湿地面积经历了先缩小后扩大再缩小的发展趋势,湖泊面积先增加后减小;流动沙地面积增加,半固定沙地面积减小;年平均气温呈逐年递增的趋势,年降水量从70年代开始递增,90年代最大,2001—2005年平均降水量又有所下降,而年蒸发量呈稳定下降趋势。同时,分析了沙地与湿地动态变化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影响沙地与湿地变化的主要气候因子,提出该区域适应气候变化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浑善达克沙地 湿地 动态变化 气候变化 演变趋势 内蒙古
原文传递
浑善达克沙地维管植物区系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张存厚 刘果厚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4年第2期60-65,共6页
对浑善达克沙地维管植物科的组成和地理成分进行了分析 ,并与内蒙古植物区系进行比较。结果表明 ,浑善达克沙地植物种类相对丰富 ,植物区系地理成分多样 ,而且以温带成分为主 ,共有野生维管植物 93科 ,其中种子植物 84科 ,占总科数的 90... 对浑善达克沙地维管植物科的组成和地理成分进行了分析 ,并与内蒙古植物区系进行比较。结果表明 ,浑善达克沙地植物种类相对丰富 ,植物区系地理成分多样 ,而且以温带成分为主 ,共有野生维管植物 93科 ,其中种子植物 84科 ,占总科数的 90 .3% ,这反映出浑善达克沙地植物的分布与本地区的气候带相适应 ;该区维管植物的优势科分属于各类成分 ,但优势科大部分为世界广布成分 ;植物区系成分起源古老 ,地理成分复杂且具有过渡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浑善达克沙地 维管植物 植物区系 地理成分 沙地植被
下载PDF
浑善达克沙地荒漠化灾害预警指标体系的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张东 丁国栋 +1 位作者 马士龙 马义虎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79-82,共4页
以防为主的荒漠化防治策略是荒漠化危害预警的基本出发点,因此对于荒漠化预警的研究尤显重要,但是长期以来人们一直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荒漠化预警指标体系,使预警工作难以进行。以地表稳定性为依据,结合当地植被盖度,通过对实地调查数... 以防为主的荒漠化防治策略是荒漠化危害预警的基本出发点,因此对于荒漠化预警的研究尤显重要,但是长期以来人们一直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荒漠化预警指标体系,使预警工作难以进行。以地表稳定性为依据,结合当地植被盖度,通过对实地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初步提出浑善达克沙地荒漠化灾害预警指标体系。但是由于研究问题本身的复杂性以及工作范围的局限,建立普遍适用的荒漠化预警体系和模型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深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浑善达克沙地 荒漠化 预警 指标体系
下载PDF
降雨对流动沙丘水分动态变化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6
15
作者 闫德仁 黄海广 +1 位作者 胡小龙 袁立敏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6年第1期47-53,共7页
流动沙丘水分动态状况是合理进行固沙植被配置的基础,而降雨及其入渗特征又是影响流动沙丘水分动态的重要因素。采用Watchdog土壤水分自动监测系统和CR-1000型自动气象站自动采集的降雨数据,同步监测了浑善达克沙地南缘多伦县流动沙丘0... 流动沙丘水分动态状况是合理进行固沙植被配置的基础,而降雨及其入渗特征又是影响流动沙丘水分动态的重要因素。采用Watchdog土壤水分自动监测系统和CR-1000型自动气象站自动采集的降雨数据,同步监测了浑善达克沙地南缘多伦县流动沙丘0~120cm土层土壤体积含水量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6月21日至10月31日间,流动沙丘不同土层水分含量变化受降雨量、累计降雨量以及降雨入渗效应等多因素的影响。其中,流动沙丘40cm以上土层水分动态对日降雨量的响应敏感,日降雨50mm或受累计降雨入渗效应的影响能够提高80cm和120cm土层水分含量。降雨量20mm时降雨湿润深度低于20cm土层、30mm时湿润深度为40~80cm土层、49.27mm时湿润深度可达120cm土层,说明降雨对流动沙丘水分状况有补给作用,但是对80cm以下土层水分状况的补给能力有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浑善达克沙地 流动沙丘 降雨量 水分动态 降雨湿润深度.
原文传递
浑善达克沙地植被恢复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3
16
作者 范宁宁 王树力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30期10736-10737,10776,共3页
[目的]研究浑善达克沙地植被恢复过程对其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方法]采用野外调查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内蒙古自治区克什克腾旗浑善达克沙地不同治理时间及不同恢复阶段沙地为对象,定量分析不同治理时间及不同恢复阶段沙地土壤的... [目的]研究浑善达克沙地植被恢复过程对其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方法]采用野外调查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内蒙古自治区克什克腾旗浑善达克沙地不同治理时间及不同恢复阶段沙地为对象,定量分析不同治理时间及不同恢复阶段沙地土壤的理化性质.[结果]随治理时间的增加和沙地的不断恢复,0~5 cm土层含水量和土壤容重分别呈增加和降低趋势,5~6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和土壤容重则均呈现降低趋势.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全氮量逐渐增加.半固定沙地与固定沙地的土壤有机质含量较流动沙地提升2.03和6.12倍,全氮量提升48.15%和74.38%.[结论]研究结果可为浑善达克沙地的生态治理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浑善达克沙地 植被恢复 土壤理化性质
下载PDF
浑善达克沙地种子植物生活生态型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存厚 刘果厚 赵杏花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66-170,共5页
通过对浑善达克沙地种子植物的生活型和水分生态型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科的生活型中,含草本的科占主导地位,占种子植物总科数的65.4%,且大部分属于世界分布类型;属的生活型中,落叶灌木和陆生草本相对发达,且大部分属于温带分布类型,尤... 通过对浑善达克沙地种子植物的生活型和水分生态型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科的生活型中,含草本的科占主导地位,占种子植物总科数的65.4%,且大部分属于世界分布类型;属的生活型中,落叶灌木和陆生草本相对发达,且大部分属于温带分布类型,尤其以北温带成分占优势,世界分布的属也占有相当的比例;种的生活型中,草本植物共有900种,占本区总种数的85.2%,其中,种子植物区系中草本植物占绝对优势并组成以草本植物为主的植被类型;种的水分生态型中,中生植物所占的比例最大,占总种数的46.0%,其次是旱生植物,这也表明本区仍保留有典型草原的特征,中生植物在本区的组成成分中占绝对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浑善达克沙地 种子植物 生活型 水分生态型 多样性
原文传递
浑善达克沙地植被恢复特征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树力 范宁宁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2期546-548,共3页
采用野外调查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内蒙古自治区克什克腾旗浑善达克沙地不同治理时间及不同演替阶段沙地为对象,从物种科属组成、生活型组成、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Simpson优势度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和生物量等方面入手,... 采用野外调查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内蒙古自治区克什克腾旗浑善达克沙地不同治理时间及不同演替阶段沙地为对象,从物种科属组成、生活型组成、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Simpson优势度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和生物量等方面入手,定量分析了沙地不同治理时期及不同演替阶段植被的恢复特征。结果表明,随着治理年限的不断增加,沙地植物群落自然侵入的植物种数逐渐增加,由2010年治理时的2种,增加到1995年治理的9种。沙地植物物种多样性不断增大,物种均匀度则呈下降趋势。沙地群落地上生物量和地下生物量均随治理年限增加而增加,且增幅较大。从流动沙地到固定沙地,自然侵入沙地的植物种从2种增加到15种,群落的物种丰富度逐步增高,物种多样性增幅较大。物种均匀度指数呈现出先降低后增长的趋势。地上生物量和地下生物量也均呈现增加趋势。研究结果可为浑善达克沙地的生态治理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浑善达克沙地 植被恢复 物种组成 生物量 植物多样性
下载PDF
浑善达克沙地淡水养殖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果厚 艾宝生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3年第2期102-104,共3页
草原畜牧业是浑善达克地区的主体经济,虽然多年来严重超载过牧,但是经济发展非常缓慢。近年来草场的退化和沙化日趋严重,极大的制约着当地牧民的生产和生活,并且对周边地区的生态安全造成了巨大的威胁。沙漠化程度已发展到了非治不可的... 草原畜牧业是浑善达克地区的主体经济,虽然多年来严重超载过牧,但是经济发展非常缓慢。近年来草场的退化和沙化日趋严重,极大的制约着当地牧民的生产和生活,并且对周边地区的生态安全造成了巨大的威胁。沙漠化程度已发展到了非治不可的地步。在开展浑善达克沙地植被恢复与风沙环境综合治理的同时,有必要引导牧民调整产业结构,因地制宜的培育新产业,进行沙地经济综合开发。因为浑善达克沙地有较多的淡水淖尔,我们在一些地区作了淡水养殖试验及研究,结果表明,浑善达克沙地的水域养鱼是完全可行的,它的水体营养丰富,适宜于不同栖息习性的鱼类生活,有利于多种鱼类混养。小水面季节性养殖,应投放尽可能大的鱼苗,以生长较快的草鱼、鲤鱼和链鱼为主;大水面深水越冬养殖的效果较好,应以鲤鱼、鲫鱼、草鱼和鲢鱼为主。因此,应充分利用沙地内较多的淡水淖尔开展多种经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浑善达克沙地 淡水养殖 试验 产业结构调整 生产经营
下载PDF
浑善达克沙地白槽沟植物资源研究
20
作者 麻云霞 李钢铁 +3 位作者 梁田雨 马媛 王少雄 潘羿壅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89-194,共6页
浑善达克沙地白槽沟发育有不同于沙地的植被类型,且种类多、丰富度高、盖度高。通过对白槽沟的植被调查,分析该地植物区系、植物组成、群落结构,结果表明:1)研究区有维管植物360种,以中生多年生草本及东亚成分最丰富;分属于73科224属,... 浑善达克沙地白槽沟发育有不同于沙地的植被类型,且种类多、丰富度高、盖度高。通过对白槽沟的植被调查,分析该地植物区系、植物组成、群落结构,结果表明:1)研究区有维管植物360种,以中生多年生草本及东亚成分最丰富;分属于73科224属,以菊科种数最多,其次为禾本科,显示出沟谷区域的植物多样性较沙地强。2)植物的生活型组成中多年生草本占优势,占全部维管植物的60%;以中生植物为主,占研究区全部维管植物的61%,其次为旱生植物,湿生和水生植物较少,显示白槽沟所处的位置是半干旱区的特点。3)植物种的区系类型可划分为16个,物种中有丰富的药用植物、观赏植物、食用植物、编织用植物等多种资源类型;植物群落可划分为针叶林、阔叶林、灌丛、半灌木丛、草原甸、沼泽和水生植被,共46个群系,表明了白槽沟沟内与两岸沙地植被的极显著差异。浑善达克沙地白槽沟为沙质地层的下切沟,沟谷特殊的微地形环境是影响植物种类和区系多样性的主导因素,特殊的地形引起植被的显著变化,沟内生境多样,植被类型多样,是浑善达克沙地微地形环境最为良好的地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种类 植物生活型 区系类型 植物群落 浑善达克沙地 白槽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