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严重腹内感染致肠屏障功能障碍与免疫失衡的相关性 被引量:6
1
作者 傅强 崔乃强 +4 位作者 杜超 王娜 巩传勇 翁欣 曾宪民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2011年第5期461-464,共4页
目的:研究严重腹腔内感染致机体免疫失衡的变化规律及其与肠屏障功能障碍的相关性。方法:连续观察严重腹腔感染成年患者57例,按28d预后结果将病人分为死亡组与存活组。全部病例采用综合治疗,分别于入住外科监护病房(SICU)后第1、3、7d... 目的:研究严重腹腔内感染致机体免疫失衡的变化规律及其与肠屏障功能障碍的相关性。方法:连续观察严重腹腔感染成年患者57例,按28d预后结果将病人分为死亡组与存活组。全部病例采用综合治疗,分别于入住外科监护病房(SICU)后第1、3、7d测定尿乳果糖/甘露醇比值(L/M)比值、人类白细胞抗原DR位点(HLA-DR)、T辅助淋巴细胞1/2(Th1/Th2)、调节性T淋巴细胞(Treg),并同时记录患者的APACHE-II评分。结果:第1、3、7d,存活组患者尿L/M逐渐降低,而死亡组逐渐增高(P<0.05)。存活组患者HLA-DR与Th1/Th2逐渐升高,Treg逐渐降低。死亡组患者HLA-DR与Th1/Th2逐渐降低,Treg逐渐升高。同时,死亡组患者各时间点HLA-DR与Th1/Th2均显著低于存活组,死亡组患者各时间点Treg均显著高于存活组。患者尿L/M水平与HLA-DR及Th1/Th2呈负相关关系;而与Treg则呈正相关关系。结论:严重腹腔感染时出现肠道屏障功能障碍及严重免疫失衡,进行性加重的免疫抑制状态与肠道屏障功能障碍密切相关并影响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屏障功能障碍 免疫失衡 人类白细胞抗原dr位点 T辅助淋巴细胞1/2 调节性T淋巴细胞
下载PDF
卡巴胆碱联合胸腺素治疗对MODS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程爱斌 邱方 +2 位作者 李志强 安立红 张蕴丽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024-1026,共3页
目的 探讨卡巴胆碱联合胸腺素治疗对MODS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MODS患者208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卡巴胆碱组、胸腺素组和联合治疗组.用流式细胞仪测定不同时间点单核细胞CD14+人类白细胞DR抗原(HLA-DR)水平和淋巴细胞... 目的 探讨卡巴胆碱联合胸腺素治疗对MODS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MODS患者208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卡巴胆碱组、胸腺素组和联合治疗组.用流式细胞仪测定不同时间点单核细胞CD14+人类白细胞DR抗原(HLA-DR)水平和淋巴细胞凋亡率,并记录相关临床指标的变化.结果 卡巴胆碱组、胸腺素组和联合治疗组HLA-DR水平、淋巴细胞凋亡率和临床指标与常规治疗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 卡巴胆碱组和胸腺素组HLA-DR水平、淋巴细胞凋亡率和临床指标与联合治疗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卡巴胆碱和胸腺素可以增强MODS患者的免疫功能,改善预后,联合应用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巴胆碱 胸腺素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人类白细胞dr抗原 淋巴细胞凋亡率
下载PDF
HLA-DR与慢性乙肝持续病毒应答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蒿广德 孙少娇 +6 位作者 黄菲 刘敏 赵素蓉 蒲丽蓉 齐文玲 王丹 伏文雪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3年第8期1440-1443,共4页
目的通过分析人类白细胞抗原-DR(HLA-DR)抗原与抗HBV疗效的相关性,探讨影响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肝的自身因素。方法观察和比较HBeAg阳性和阴性慢性乙肝各160份全血标本及临床治疗资料,采用PCR-SSP方法检测患者HLA-DR抗原基因位点信息,分... 目的通过分析人类白细胞抗原-DR(HLA-DR)抗原与抗HBV疗效的相关性,探讨影响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肝的自身因素。方法观察和比较HBeAg阳性和阴性慢性乙肝各160份全血标本及临床治疗资料,采用PCR-SSP方法检测患者HLA-DR抗原基因位点信息,分析HLA-DR检测的位点信息与拉米夫定服药患者持续病毒应答的相关性。结果 HBeAg阳性的乙肝患者的持续病毒应答能力较差,即在持续服用拉米夫定治疗后均有肝功和病毒复制数的反复;HLA-DR基因分布在服用拉米夫定后的HBeAg阳性和阴性患者中存在差异:HBeAg阳性患者中DR3、7、8、14的基因频率(GF:0.217;0.141;0.045;0.22)明显高于HBeAg阴性患者(GF:0.006;0.038;0.006;0.055)(P<0.01),而HLA-DR4、13的基因频率(GF:0.035;0.029)明显低于HBeAg阴性患者(GF:0.193;0.225)(P<0.01)。结论 HLA-DR3、7可能具有促进HBV持续感染降低拉米夫定疗效作用,而HLA-DR4、13则作用相反,而HLA-DR8、14与抗HBV的相关性有待证明,此研究结果提示了乙肝患者自身因素HLA-DR基因多态性可对乙肝患者个体化治疗方案的确定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白细胞抗原-dr 抗HBV疗效 HBEAG阳性 基因位点
下载PDF
正常与不育症睾丸间质巨噬细胞的免疫学特征 被引量:1
4
作者 李绍祥 王更新 +1 位作者 李瑞利 殷秀玲 《中国男科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3期168-171,共4页
本实验研究了人白细胞相关抗原 DR(HLA DR)、溶菌酶 (Lysozyme)和α1 抗胰糜蛋白酶 (α1 ACT)在睾丸间质巨噬细胞上的表达 ,以期阐明睾丸间质巨噬细胞的功能状态与生精功能及不育症的关系。结论 :在不育症者 ,除生精功能减退外 ,尚有... 本实验研究了人白细胞相关抗原 DR(HLA DR)、溶菌酶 (Lysozyme)和α1 抗胰糜蛋白酶 (α1 ACT)在睾丸间质巨噬细胞上的表达 ,以期阐明睾丸间质巨噬细胞的功能状态与生精功能及不育症的关系。结论 :在不育症者 ,除生精功能减退外 ,尚有睾丸间质巨噬细胞表型与功能的改变 ,吞噬能力强的巨噬细胞减少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性不育 巨噬细胞 人白细胞相关抗原-dr 溶菌酶 α1-抗胰糜蛋白酶
原文传递
腹腔镜与开腹宫颈癌根治术对机体细胞免疫影响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29
5
作者 魏向群 吴春秀 +2 位作者 冯昊 李文亮 陈艳欢 《中国内镜杂志》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6,共6页
目的对比研究腹腔镜及传统开腹宫颈癌根治术对早期宫颈癌患者细胞免疫的影响。方法收集昆明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妇科早期(Ⅰ_(a2)~Ⅱ_(a1)期)宫颈癌患者60例,开腹组、腹腔镜组各30例。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患者手术前1天、术后1天、术后... 目的对比研究腹腔镜及传统开腹宫颈癌根治术对早期宫颈癌患者细胞免疫的影响。方法收集昆明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妇科早期(Ⅰ_(a2)~Ⅱ_(a1)期)宫颈癌患者60例,开腹组、腹腔镜组各30例。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患者手术前1天、术后1天、术后5天及术后28天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亚群、自然杀伤细胞(NK)、多种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和T淋巴细胞活化功能,比较两组手术前后免疫指标的变化。结果①术后1天两组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数量较术前1天下降(P<0.05),术后5天各指标较术后1天有所升高,腹腔镜组下降程度小于开腹组(P<0.05),且恢复快;②术后1天两组患者外周血人白细胞抗原(HLA)-DR+CD3^+数量较术前下降,HLA-DR+CD8^+较术前升高,腹腔镜组变化程度小,在术后5天恢复快。结论腹腔镜组术后免疫功能变化幅度小,恢复快,对患者免疫功能抑制程度轻,可能更好地保护了患者的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免疫 子宫颈癌 腹腔镜宫颈癌根治术 人白细胞抗原dr T细胞亚群
下载PDF
精氨酸对脓毒症患者CD14+单核细胞HLA—DR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6
6
作者 黄乐乐 陶晓根 +4 位作者 王锦权 刘宝 叶文 张霖 张兴荣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388-391,共4页
目的探讨精氨酸对脓毒症患者白细胞分化抗原14(CD14+)单核细胞人类白细胞抗原-DR(HLA—DR)表达及体液免疫的影响。方法将62例脓毒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32)和对照组(n=30),两组患者在诊断为脓毒症的首日和治疗7d后次日晨抽... 目的探讨精氨酸对脓毒症患者白细胞分化抗原14(CD14+)单核细胞人类白细胞抗原-DR(HLA—DR)表达及体液免疫的影响。方法将62例脓毒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32)和对照组(n=30),两组患者在诊断为脓毒症的首日和治疗7d后次日晨抽取外周静脉血,检测外周血HLA—DR/CD14+单核细胞表达百分率和免疫球蛋白,并记录患者生命体征及临床检验指标和28d病死率。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精氨酸15g/d,连用7d。结果精氨酸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外周血HLA—DR/CD14+单核细胞表达百分率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均升高(P〈0.05);血清IgG高于对照组(P〈0.01),IgA和IgM未见明显升高(P〉0.05);两组患者间28d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氨酸能够提高脓毒症患者外周血HLA—DR/CD14+单核细胞表达百分率,使IgG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精氨酸 免疫调节 白细胞分化抗原14(CD14+) 人类白细胞抗原-dr(hladr)
下载PDF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中医虚实证与免疫变化的关系探讨 被引量:3
7
作者 王怡欣 吴思慧 +1 位作者 翁书和 植晓彤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6期1235-1240,共6页
【目的】观察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虚实证患者免疫指标的变化,旨在探讨MODS虚实证型与免疫指标变化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39例符合MODS诊断标准的患者,按中医八纲辨证分为实证组25例和虚证组14例,并随机选取25例非MODS患者作... 【目的】观察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虚实证患者免疫指标的变化,旨在探讨MODS虚实证型与免疫指标变化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39例符合MODS诊断标准的患者,按中医八纲辨证分为实证组25例和虚证组14例,并随机选取25例非MODS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3组患者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T淋巴细胞计数、CD4^(+)T细胞计数、CD8^(+)T细胞计数、CD4^(+)/CD8^(+)比值及单核细胞人类白细胞抗原DR(m HLA-DR)水平情况,并分析虚实证与各免疫指标变化的关系。【结果】(1)与对照组比较,实证组和虚证组MODS患者的APACHEⅡ评分均明显升高(P<0.05);而实证组与虚证组MODS患者的APACHEⅡ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与对照组比较,实证组和虚证组MODS患者的T淋巴细胞数、CD4^(+)T细胞计数、CD8^(+)T细胞计数及m HLA-DR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其中,虚证组患者的mHLA-DR水平也明显低于实证组(P<0.05),mHLA-DR水平由高到低依次为对照组>实证组>虚证组;而实证组和虚证组患者的T淋巴细胞数、CD4^(+)T细胞计数、CD8^(+)T细胞计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3组患者的CD4^(+)/CD8^(+)比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虚证组MODS患者的mHLA-DR异常率明显高于实证组(P<0.05),其特点为虚证组以mHLA-DR降低为主;而虚证组和实证组MODS患者的T淋巴细胞数、CD4^(+)和CD8^(+)T细胞计数异常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ODS患者存在免疫功能低下变化,虚实证患者中的免疫指标存在差异,虚证患者的mHLA-DR降低更明显,提示m HLA-DR水平降低可作为区分虚实证的客观参考指标,可为存在免疫失衡的MODS患者中医遣方用药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虚证 实证 免疫指标 T淋巴细胞 单核细胞人类白细胞抗原dr(mhla-dr)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