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2篇文章
< 1 2 2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地关系地域系统”是综合研究地理格局形成与演变规律的理论基石 被引量:134
1
作者 樊杰 《地理学报》 EI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97-607,共11页
同近年国外人文地理学呈现人文化趋势相比,中国人文与经济地理学秉承吴传钧先生关于人文与经济地理学是研究自然圈与人文圈相互作用下、人类活动分布格局形成和演变规律的一门交叉学科的定位,形成了以不同空间尺度的地域、重要的生产生... 同近年国外人文地理学呈现人文化趋势相比,中国人文与经济地理学秉承吴传钧先生关于人文与经济地理学是研究自然圈与人文圈相互作用下、人类活动分布格局形成和演变规律的一门交叉学科的定位,形成了以不同空间尺度的地域、重要的生产生活领域、以及典型的地域空间类型的可持续发展时空规律作为研究指向的中国人文与经济地理学主流学派。吴先生提出的"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不仅为人文与经济地理学,而且是为整个地理学的综合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石。地域功能性、系统结构化、时空变异有序过程、以及人地系统效应的差异性及可调控性,是该理论的精髓,这与"未来地球"研究计划的前沿思想完全契合。近10年来,以城镇化科学模式、主体功能区划、一带一路路线图、京津冀城市群、农村空心化和精准扶贫、东北振兴与资源型城市转型、行政区划优化等为研究对象,发展了人文与经济地理重要的可持续过程、地域功能形成和综合地理格局有序化规律、城市群形成演化机理及其资源环境效应、问题地区可持续生命周期与振兴路径、地缘政治地缘经济和区域间相互作用关系、人文界线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等理论方法。人文与经济地理学科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应用成果对近年来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中国人文与经济地理学在全球范围内发展态势最佳、总体水平领先,以此告慰吴传钧先生,并以此纪念吴传钧先生百年诞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传钧 人地关系地域系统 地理格局 人文地理学 经济地理学 区域 可持续发展
原文传递
分形理论在人文地理学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10
2
作者 岳文泽 徐建华 +1 位作者 司有元 徐丽华 《地理学与国土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51-56,共6页
简介分形理论 ,并给出了四种常见分形维数 :Hausdorff维数、盒子维数、信息维数和关联维数的定义 ,探讨它在人文地理学各分支学科 (城市地理学、经济地理学、交通地理学 )的应用及其地理意义。
关键词 分维 人文地理学 分形理论 HAUSDORFF维数 关联维数 僵子维数 信息维数
下载PDF
信息时代的地理学与人文地理学创新 被引量:111
3
作者 甄峰 秦萧 席广亮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1-18,共8页
在分析信息技术与地理学相关研究的基础上,重点讨论了中国人文地理学的发展与创新问题,包括基于大数据应用的方法革新、流动空间分析的框架、人地关系理论体系与应用研究等内容。未来中国人文地理学的发展,一方面要打破传统的学科框架,... 在分析信息技术与地理学相关研究的基础上,重点讨论了中国人文地理学的发展与创新问题,包括基于大数据应用的方法革新、流动空间分析的框架、人地关系理论体系与应用研究等内容。未来中国人文地理学的发展,一方面要打破传统的学科框架,积极吸纳相关学科理论、方法和技术方面的创新成果,构建信息时代人文地理学理论与方法体系;另一方面,要立足中国国情与特色,紧扣国家战略,增强人文地理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面向问题的综合应用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技术 人文地理 大数据 流动空间 人地关系
下载PDF
人文地理学“空间”内涵的演进 被引量:88
4
作者 石崧 宁越敏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40-345,共6页
空间是人文地理学的核心概念之一,随着人文地理学经历三次变革:“区域差异-空间分析-社会理论”,空间的内涵也随之不断演进。从区域学派到空间分析,传统的空间认识使得人文地理学归属于自然科学范畴。1970年代以来人文地理学萌生了新的... 空间是人文地理学的核心概念之一,随着人文地理学经历三次变革:“区域差异-空间分析-社会理论”,空间的内涵也随之不断演进。从区域学派到空间分析,传统的空间认识使得人文地理学归属于自然科学范畴。1970年代以来人文地理学萌生了新的空间认识,关注到空间的社会性,具有了更多的社会科学的特质。通过勾勒出人文地理学空间内涵演进的轨迹,提出空间内涵应是自然与社会属性相统一的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 人文地理学 地理学思想史
下载PDF
“大数据”热潮下人文地理学研究的再思考 被引量:97
5
作者 甄峰 王波 《地理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803-811,共9页
伴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定位应用程序的普及,带有地理空间信息的数据成为"大数据"中的重要部分,为人文地理学研究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也契合了人文地理学"计量转向"与"社会转向"的发展规律,... 伴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定位应用程序的普及,带有地理空间信息的数据成为"大数据"中的重要部分,为人文地理学研究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也契合了人文地理学"计量转向"与"社会转向"的发展规律,以及人文地理学人本主义的发展趋势。但同时,人文地理学者也面临着数据决定论、数据分析方法准备不足以及数据自身缺陷所带来的危机与挑战。在"大数据"热潮下,无论是定量研究还是定性研究,"大数据"还是"小数据"的研究,都应当给予同样的重视,数据规模与数据的采集、分析和阐述并无很大的关联。并且,还需要警惕由于数据垄断可能带来研究的"数字鸿沟",并呼吁人文地理学研究在研究方法与内容等方面与其他学科进行更多的跨学科合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 人文地理 机遇 危机 挑战
原文传递
行动者网络理论在人文地理领域应用研究述评 被引量:97
6
作者 刘宣 王小依 《地理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139-1147,共9页
行动者网络理论以一种结构化的方式来构建行为主体之间的关系,并将要素流动和网络化互动形态纳入分析范畴,为各学科研究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在人文地理领域的应用也日渐增多。本文在总结行动者网络理论主要内容的基础上,分类归纳评述了行... 行动者网络理论以一种结构化的方式来构建行为主体之间的关系,并将要素流动和网络化互动形态纳入分析范畴,为各学科研究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在人文地理领域的应用也日渐增多。本文在总结行动者网络理论主要内容的基础上,分类归纳评述了行动者网络理论在不同分支研究领域的应用主题和方式,并就研究的深度、广度、影响力进行国内外对比。研究表明,行动者网络理论对人与非人行动者的一致看待及其通过转译过程解析网络关系的研究模式,除强化了经济地理等领域的理论建构之外,也为乡村地理、城市地理、经济地理、旅游地理等领域的地方发展、政策实践研究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分析方法。引入该理论的人文地理研究引用频次高,有较大的学术影响。目前国内研究多停留在行动者网络理论分析框架的直接套用,极少涉及分析框架改进和理论思考,在广度和深度上与国际研究仍有差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动者网络理论 人文地理 述评
原文传递
人地系统可持续过程、格局的前沿探索 被引量:93
7
作者 樊杰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060-1068,共9页
本文结合笔者近年来在人文地理学前沿问题探讨的综述,阐释了人—地系统相互作用时空分异规律是现代地理学最高层级的科学难题、也是决定未来地理学前途的关键问题的认识,提出了截至目前开展人地系统综合研究所采用的"过程归纳、区... 本文结合笔者近年来在人文地理学前沿问题探讨的综述,阐释了人—地系统相互作用时空分异规律是现代地理学最高层级的科学难题、也是决定未来地理学前途的关键问题的认识,提出了截至目前开展人地系统综合研究所采用的"过程归纳、区域比较、定性分析、逻辑判断"等4个实用方法,并围绕着区域均衡、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地域功能、空间结构等4个前沿领域,讨论了影响区域发展格局变化的驱动力、自然圈对人类活动圈层的作用、综合地理区划原理和方法、以及"生活—生产—生态"空间结构变化规律等研究的学术思想,探讨了"未来地球"框架下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的意义和重要命题,认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交叉"、"基础研究和决策应用贯通"的复杂性科学基础理论体系和综合研究集成方法体系建设,将深刻影响着人地系统过程和格局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地系统 人文地理 可持续性 区域均衡 地域功能 承载能力 空间结构 未来地球
原文传递
土地利用变化研究的人文地理视角与新命题 被引量:65
8
作者 樊杰 许豫东 邵阳 《地理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10,共10页
从地理学最高层面的科学难点问题—"综合性"出发,本文阐述了土地利用变化是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研究的核心领域的观点。并从人文地理学的视角,解析了土地利用变化驱动机制的三个重要内容:消费需求拉动、经济效益驱使、以及协调... 从地理学最高层面的科学难点问题—"综合性"出发,本文阐述了土地利用变化是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研究的核心领域的观点。并从人文地理学的视角,解析了土地利用变化驱动机制的三个重要内容:消费需求拉动、经济效益驱使、以及协调发展理念作用等;提出了规制、对策的经济评价、以及环境伦理等三个人文地理学研究土地利用变化的新命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人文地理 人地关系地域系统
下载PDF
全球乡城关系新认知与人文地理学研究 被引量:87
9
作者 刘彦随 龙花楼 李裕瑞 《地理学报》 EI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2869-2884,共16页
全球化、城镇化作为驱动人地系统不断做出适应性调整和改变的关键过程,持续推动着城乡关系的转型与重塑。本文认为乡村孕育了城市,乡城关系实质上是母子关系,是城镇化进程中乡村人文要素转移、人地关系转变、城乡发展转型的一种综合表征... 全球化、城镇化作为驱动人地系统不断做出适应性调整和改变的关键过程,持续推动着城乡关系的转型与重塑。本文认为乡村孕育了城市,乡城关系实质上是母子关系,是城镇化进程中乡村人文要素转移、人地关系转变、城乡发展转型的一种综合表征,具体体现在不同发展阶段乡村与城市之间土地非农化、人口城镇化、产业园区化、城乡发展一体化等诸多方面;传统的城乡关系认知忽略了城市与乡村之间的内在关系和多维联系,以及城乡融合系统这一重要地理综合体及其功能价值,成为产生乡村短板效应凸显、城乡发展权能受损、城乡地域功能紊乱等突出问题的根源;转变城市偏向发展观念,基于乡村母体思维,创新全球乡城关系新认知是破解当前全球化特别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关键所在。现代人文地理学迫切需要强化与自然地理学、信息地理学交叉研究,创建天—空—地一体化人地系统协同观测体系,突出乡村人地系统的远程耦合性和系统综合性,重塑全球乡村观、乡城系统观,探究可持续的全球乡村人地关系、城乡融合关系、村镇居业关系。乡村人地系统研究应聚焦乡村自然生态系统、社会经济系统耦合及其复杂交互过程与效应,以多学科交叉、新领域拓展与新学科培育为支撑,创建人地系统协同观测技术与多源数据融合计算方法论,基于过程—机理—格局的研究思路和监测—模拟—决策支持的技术路径,探寻实现乡村人地系统耦合与乡城融合发展、区域可持续发展及全球共同治理的有机衔接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乡村 乡城关系 乡村地域系统 城乡融合系统 人文地理学 人地系统科学
原文传递
身体、身体观以及人文地理学对身体的研究 被引量:73
10
作者 陶伟 王绍续 朱竑 《地理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173-1187,共15页
1970年代以来,伴随着消费主义和女权运动,身体研究在人文社会学科中兴起,一个被布莱恩·特纳(Bryan Turner)称之为"身体社会崛起"的时代来临了。身体研究成为西方人文与社会科学研究的"新大陆",众多哲学家、社... 1970年代以来,伴随着消费主义和女权运动,身体研究在人文社会学科中兴起,一个被布莱恩·特纳(Bryan Turner)称之为"身体社会崛起"的时代来临了。身体研究成为西方人文与社会科学研究的"新大陆",众多哲学家、社会理论学家纷纷投身于身体研究,重新解读了身体在认识世界和知识生产中的重要性。身体转向作为文化转向的一部分,同样受到了人文地理学家的关注。许多批判地理学家,如女性主义、马克思主义、反种族主义、后殖民主义、酷儿地理学家认为,身体研究是改善社会、文化、经济关系的可能途径。在"身体转向"的影响下,身体研究逐渐渗入到情感地理学、旅游地理学、乡村地理学等众多研究领域。与此同时,人文地理学家从人文社会科学中引入多种理论,如表演理论、精神分析法、非表征理论等对身体研究进行了探讨和阐释。基于这样的背景,梳理了西方人文地理学中有关身体研究的文献,归纳了人文地理学中身体研究的主要议题和理论,以及由此而展开的一系列具体的研究成果,此工作具有切实的学术意义并对后续相关研究的展开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体 身体转向 人文地理学
原文传递
大数据时代的人文地理研究与应用实践 被引量:63
11
作者 甄峰 秦萧 王波 《人文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6,共6页
信息通信技术快速发展带来了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改变着区域或城市空间组织及居民行为,流空间成为人类活动的主要载体,并使得人文地理学理论与方法面临革新。本文在梳理国内外文献基础上,认为大数据时代的人文地理研究开始更加注重自然与... 信息通信技术快速发展带来了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改变着区域或城市空间组织及居民行为,流空间成为人类活动的主要载体,并使得人文地理学理论与方法面临革新。本文在梳理国内外文献基础上,认为大数据时代的人文地理研究开始更加注重自然与人文学科间的融合、数据密集型研究方法的革新、以居民活动为主体的人本科学性,并构建了人文地理学及其主要分支学科在大数据时代研究的总体框架。同时,也提出了大数据面向空间规划方法和技术、居民个体行为决策优化、企业运营决策、政府宏观政策制定与管理等方面的应用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 信息通信技术 人文地理研究 居民活动 应用
下载PDF
人文地理学的发展历程及新趋势 被引量:51
12
作者 顾朝林 陈璐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z1期11-20,共10页
中国改革开放和加入WTO需要人文地理学家进一步面对全球化的挑战,发展符合中国国情、与国际主流学派兼容的人文地理学理论和研究方法。作者从发展过程的角度论述了人文地理学的学科性质,认为人文地理学始终是扎根于自然地理学基础之上... 中国改革开放和加入WTO需要人文地理学家进一步面对全球化的挑战,发展符合中国国情、与国际主流学派兼容的人文地理学理论和研究方法。作者从发展过程的角度论述了人文地理学的学科性质,认为人文地理学始终是扎根于自然地理学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地理学分支学科之一。作者从人文地理学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论两方面描述了当代人文地理学发展的新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文地理学 地理学 研究内容 研究方法
下载PDF
东北地区粮食单产空间格局变化及其动因分析 被引量:57
13
作者 程叶青 《自然资源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541-1549,共9页
基于东北地区183个县级行政区域的统计数据,运用数理统计和G IS空间分析等方法,分析1980—2005年该区粮食单产空间格局变化特征及其动因,并划分粮食单产变化的空间类型。结果表明:①粮食单产水平较高的县域主要集中在松嫩平原黑土区和... 基于东北地区183个县级行政区域的统计数据,运用数理统计和G IS空间分析等方法,分析1980—2005年该区粮食单产空间格局变化特征及其动因,并划分粮食单产变化的空间类型。结果表明:①粮食单产水平较高的县域主要集中在松嫩平原黑土区和辽河平原区,单产水平较低的县域主要分布在松嫩平原北部、大小兴安岭、长白山地丘陵区和三江平原区;②区域粮食单产总体呈增长态势,单产水平增加的县域占有绝对控制地位,约占全部县域的83.61%;③粮食单产变化的区域差异显著,单产水平较高的区域总体表现为中部平原区向周边低山丘陵区扩张的趋势,单产水平较低的区域总体呈现南部向北部减缩的趋势;④农业投入变化是粮食单产空间格局变化的主要动因,农产品价格的影响不断扩大,自然灾害和农民收入变化的影响不容忽视;⑤依据1980年粮食单产和1980—2005年粮食单产平均增长率,可将东北地区粮食单产变化划分为5种空间类型。指出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以及加强中低产田改造是提高区域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增强粮食安全保障能力的主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文地理学 空间格局 数理统计 粮食单产 东北地区
原文传递
我国人文地理学研究方法多样化问题 被引量:51
14
作者 汤茂林 《地理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865-882,共18页
从我国地理学研究存在的问题入手,切入我国人文地理学研究的方法和方法论问题。自1970年代以来,欧美人文地理学研究范式和方法论逐步多样化,这可以作为我们发展人文地理学方法的一个参考。正是基于对实证主义地理及其方法论局限性的认识... 从我国地理学研究存在的问题入手,切入我国人文地理学研究的方法和方法论问题。自1970年代以来,欧美人文地理学研究范式和方法论逐步多样化,这可以作为我们发展人文地理学方法的一个参考。正是基于对实证主义地理及其方法论局限性的认识,结构主义(包括马克思主义)、人文主义、女性主义、后现代化主义和后结构主义相继登场。中国作为一个向现代社会全面转型的发展中国家,地理格局异常复杂。结果是现代性问题与后现代问题并肩前行,发达和欠发达有关的问题同时存在。对这样复杂的地理景观所进行的人文地理学研究,较多地采用了基于实证主义方法论的空间科学传统,对塑造这一景观的人未能给予足够的关注。因此,我国的人文地理学研究迫切需要方法论和方法的多元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文地理学 方法论 多样化 学术对话 教学改革
原文传递
中国人文地理学研究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50
15
作者 方创琳 周尚意 +4 位作者 柴彦威 陆玉麒 朱竑 冯健 刘云刚 《地理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470-1478,共9页
本文重点总结了近年来人地关系论、文化地理学、行为地理学、社会地理学和政治地理学等人文地理学的特色分支学科和新兴分支学科的发展现状、研究进展及未来发展展望。通过对国内大量的文献分析和与国外相关研究进展的比较分析后认为,... 本文重点总结了近年来人地关系论、文化地理学、行为地理学、社会地理学和政治地理学等人文地理学的特色分支学科和新兴分支学科的发展现状、研究进展及未来发展展望。通过对国内大量的文献分析和与国外相关研究进展的比较分析后认为,中国人文地理学在理论创新、研究方法、手段革新和实践应用等方面均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表现为:人地关系论作为地理学研究核心的地位得到进一步提升;文化地理研究视野更为开阔,并在转向新文化地理学;行为地理学进入了重要的研究转向与繁荣发展新阶段;政治地理学顺应地缘政治战略需求开始由低迷走向回暖;社会地理学伴随和谐社会建设蓬勃发展。未来中国人文地理学研究的总体趋势是,面向国家战略需求,树立人地和谐的科学发展观,紧跟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时代步伐,在力所能及地解决国家发展中若干新问题的同时,重点深化人地关系理论及研究方法,加强人地系统调控机理与过程、格局与节律及其示范应用的研究,加强人地系统演进过程中的全球问题、全球变化及其区域响应的研究;顺应国家文化产业大发展和建设文化强国的战略要求,加强文化地理研究与国家文化产业振兴的融合研究,建设中国"本土化"的文化地理学学科体系;进一步拓展行为地理学研究广度与深度,加强实验性研究;关注新地缘政治学、都市政治地理和地方政治地理的研究,依托"六普"数据推动社会地理学研究实现新的跨越。通过上述研究,进一步推动中国人文地理学健康持续稳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文地理学 学科发展 主要进展 发展趋势 展望 中国
原文传递
人文地理学空间思想的几次重大转折 被引量:49
16
作者 叶超 《人文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5,61,共6页
理解空间思想的演变及其与人文地理学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从思想史角度出发,可将人文地理学空间思想的演变划分为起、承、转、合四个阶段。康德从哲学角度第一次系统地界定地理学为专门的空间科学,抬升了地理学的学科地位。赫特纳—哈... 理解空间思想的演变及其与人文地理学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从思想史角度出发,可将人文地理学空间思想的演变划分为起、承、转、合四个阶段。康德从哲学角度第一次系统地界定地理学为专门的空间科学,抬升了地理学的学科地位。赫特纳—哈特向承袭康德的空间观,将空间科学的抽象规定与方志传统的实际历史结合,把地理学研究对象归约为区域。其后,人文地理学的空间思想出现了四次重大转向,分别是空间几何学、人文空间性、激进的空间、空间的生产;它们体现了人文地理学与数学、哲学和其它社会科学的紧密关联与交叉。20世纪80年代以来兴起的后现代空间思想某种程度上契合康德空间观,但在哲学理念和侧重点上存在很大差异。由于不同空间认识论都有其价值,价值大小也难以评估,所以人文地理学学科地位与身份问题的争论已趋于淡化,这提示了人文地理空间研究可采取多重面向。哲学和其他学科在为人文地理提供依据和工具,使得人文地理学身份陷入迷离的同时也为其增添了活力和魅力,这是人文地理学面临的最大机遇与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 人文地理学 空间的生产 后现代空间
下载PDF
人文地理学研究中对空间的再认识 被引量:48
17
作者 姚华松 许学强 薛德升 《人文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8-12,共5页
作为人文地理学的核心概念,空间在全球化、信息化、人文主义、后现代主义、地理学社会与文化转向等语境下需要重新认识。首先对空间认知转变的背景进行阐释,在此基础上重点辨析国内外研究成果中对于"空间"的核心论述,把对空... 作为人文地理学的核心概念,空间在全球化、信息化、人文主义、后现代主义、地理学社会与文化转向等语境下需要重新认识。首先对空间认知转变的背景进行阐释,在此基础上重点辨析国内外研究成果中对于"空间"的核心论述,把对空间的认知转变归结为4点:(1)从科学的空间到人性的空间;(2)从物质的空间到非物质的空间;(3)单纯的空间到复杂的空间;(4)从"外壳"的空间到空间里面的空间。最后提出对我国当前人文地理学研究的3点启示:(1)注重学科基础概念的重新认识;(2)重视微观层面的细化研究;(3)加强跨学科的整合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 再认识 人文地理学 启示
下载PDF
转向空间:媒介地理中的空间与景观研究 被引量:46
18
作者 邵培仁 杨丽萍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3期69-77,共9页
传播与媒介研究长期忽视空间的概念。当下媒介地理学所关注的空间,在邻里、城市、区域、国家等所有尺度上,都不是简单的观念,而是各种现象的综合体;也不只是自然的、地理的,还是社会的和媒介的。不同的空间向度既可被视为具体的物质形式... 传播与媒介研究长期忽视空间的概念。当下媒介地理学所关注的空间,在邻里、城市、区域、国家等所有尺度上,都不是简单的观念,而是各种现象的综合体;也不只是自然的、地理的,还是社会的和媒介的。不同的空间向度既可被视为具体的物质形式,也可看作是精神层面的多种建构,具有观念形态的特征。媒介特别是电子媒介的广泛介入极大地推动了空间复苏和空间转向,使得人类的空间感由实境转向虚境,由亲身体验转向媒介体验,于是本来以呈现和表达社会为己任的媒介反而成为社会必须关注、使用和依赖的对象,否则会威胁到它生存与发展的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介空间 媒介地理 媒介时间 人文地理 空间转向
下载PDF
中国地理科学学科体系浅析 被引量:40
19
作者 陈发虎 李新 +3 位作者 吴绍洪 樊杰 熊巨华 张国友 《地理学报》 EI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2069-2073,共5页
新的国际和国内形势为地理科学带了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中国学科及前沿领域发展战略研究(2021—2035)》地理科学的学科规划为契机,本文系统梳理了新时期地理科学的学科体系。根据地理科学现状和发展趋势,中国地... 新的国际和国内形势为地理科学带了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中国学科及前沿领域发展战略研究(2021—2035)》地理科学的学科规划为契机,本文系统梳理了新时期地理科学的学科体系。根据地理科学现状和发展趋势,中国地理科学可划分为综合地理学、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和信息地理学4个二级学科,各二级学科下的三级学科也基本成熟,有些三级学科下的四级学科名称也在普遍使用。我们希望以这一新的学科体系为支点,完善地理科学的学科分支,推动地理科学框架下新兴学科的发展,更好地服务于新时期国际及国家的战略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科学 综合地理学 自然地理学 人文地理学 信息地理学 学科体系
原文传递
人文地理学学科体系与发展战略要点 被引量:37
20
作者 樊杰 赵鹏军 +2 位作者 周尚意 邓祥征 王琛 《地理学报》 EI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2083-2093,共11页
本文属于《中国学科及前沿领域发展战略研究(2021—2035)》地理科学学科规划的系列成果之一,写作组在对人文地理学学科发展进行系统梳理与分析判研的基础上,在本文中侧重介绍未来15年的中国人文地理学学科体系与发展战略要点。人文地理... 本文属于《中国学科及前沿领域发展战略研究(2021—2035)》地理科学学科规划的系列成果之一,写作组在对人文地理学学科发展进行系统梳理与分析判研的基础上,在本文中侧重介绍未来15年的中国人文地理学学科体系与发展战略要点。人文地理学是研究人类活动地理分布格局形成和演变规律的一门学科。随着人类发展临近和进入后工业化阶段,人类活动的经济社会过程对人文地理分布规律的影响越来越重要,社会科学研究思维和方法已成为探讨和理解变化的人文地理过程和格局的重要途径,人文地理学研究方法论也呈现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综合集成的特色。人文地理学研究的成果产出,揭示了人类活动地理分布格局和演变的科学规律,成为调控和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的科学基础,在国土空间规划、区域战略和区域政策制定、空间治理现代化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人文地理学的科学研究与决策应用之间具有紧密的关系。根据学科发展现状、趋势及主要产出结果,中国人文地理学可按照5个分支学科群进行学科战略布局,包括综合人文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城市地理学、乡村地理学、社会文化地理学和政治地理学。各分支学科在新时期地理科学学科体系下,具有其优先发展领域与重点方向,相互协调,不断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文地理学 人类活动 经济地理 城市和乡村地理 社会地理 学科体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