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2,184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国人体重要寄生虫病现状调查报告 被引量:663
1
作者 许隆祺 陈颖丹 +7 位作者 孙凤华 蔡黎 方悦怡 王丽萍 刘新 李莉莎 冯宇 李辉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B10期332-340,共9页
目的为了解和分析我国人体重要寄生虫病的流行现状和态势,评估近十年来的防治效果,并为制定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卫生部于2001年6月2~004年底在全国(除台湾、香港、澳门外)进行了人体重要寄生虫病现状调查。方法按照对总体率进行估计... 目的为了解和分析我国人体重要寄生虫病的流行现状和态势,评估近十年来的防治效果,并为制定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卫生部于2001年6月2~004年底在全国(除台湾、香港、澳门外)进行了人体重要寄生虫病现状调查。方法按照对总体率进行估计的随机抽样样本量计算公式,确定全国调查的样本量及各省(区、市)调查的样本量,然后根据地理位置和经济条件这两个特征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分三步抽样,分别到县(市)、乡(镇)和点。在已知有华支睾吸虫流行的27省(区)同时另行抽样作“流行区调查”,样本量为217 829。土源性线虫、带绦虫和华支睾吸虫感染等采用病原学检查,棘球蚴病、囊尾蚴病(囊虫病)、并殖吸虫病、旋毛虫病和弓形虫病以血清学检查为主。结果以病原学检查方法在全国31个省(区、市)共检查356 629人,查出感染蠕虫26种,其中福建发现的东方次睾吸虫和埃及棘口吸虫为国内外人体感染首次报告,广西发现的扇棘单睾吸虫为国内人体感染首次报告。蠕虫总感染率为21.74%,其中土源性线虫感染率为19.56%(包括钩虫6.12%、蛔虫12.72%、鞭虫4.63%),推算全国感染土源性线虫人数约为1.29亿(钩虫、蛔虫、鞭虫感染人数分别约为3 930万、8 593万、2 909万);带绦虫感染率为0.28%,推算全国感染带绦虫人数约为55万;华支睾吸虫感染率为0.58%;流行区(27省、区、市)华支睾吸虫感染率为2.40%,推算感染华支睾吸虫人数约为1 249万。12岁以下儿童蛲虫感染率为10.28%。棘球蚴病、囊尾蚴病、并殖吸虫病、旋毛虫病和弓形虫病的血清阳性率分别为12.04%(4 796/39 826)、0.58%(553/96 008)、1.71%(1 163/68 209)、3.38%(3 149/93239)和7.88%(3 737/47 444)。结论本次调查结果与1990年全国性调查的相比,钩虫、蛔虫、鞭虫等土源性线虫感染率分别下降60.72%、71.29%和73.60%,感染人数显著减少。广东、广西、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寄生虫病 人体 流行病学 现况调查
下载PDF
影视阴道镜在子宫颈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253
2
作者 宋学红 王秋曦 宋玉芬 《中华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278-281,共4页
目的 评价影视阴道镜在子宫颈病变中的诊断价值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影视阴道镜观察宫颈细胞病理学异常和尖锐湿疣患者共 2 75例。在阴道镜指引下行宫颈活检术 2 6 5例、宫颈管刮取术 (ECC) 8例、子宫颈环形电切术 (LEEP) 2 37例... 目的 评价影视阴道镜在子宫颈病变中的诊断价值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影视阴道镜观察宫颈细胞病理学异常和尖锐湿疣患者共 2 75例。在阴道镜指引下行宫颈活检术 2 6 5例、宫颈管刮取术 (ECC) 8例、子宫颈环形电切术 (LEEP) 2 37例。结果  (1)影视阴道镜在诊断子宫颈病变中的敏感性为 95 9%、特异性为 77 7%、阳性预测值为 84 5 %。 (2 )影视阴道镜观察 ,93 8%正常转化区符合组织学诊断 ,有 6 1%的假阴性 ;76 2 %醋酸白上皮符合亚临床人乳头状瘤病毒 (HPV)感染的诊断 ,有 2 3 7%的假阳性。白嵌二联征、白嵌点三联征与宫颈癌的组织学诊断符合率为 10 0 0 %。结论 影视阴道镜诊断子宫颈病变的结果准确、可靠 ,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其诊断低度鳞状上皮内瘤变存在假阳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颈病变 阴道镜检查 人乳头状瘤病毒
原文传递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Cause,Treatment and Metastasis 被引量:214
3
作者 Zhao-You Tang Liver Cancer Institute & Zhongshan Hospital of Fudan University Professor of Surgery Chairman.Liver Cancer Institute of Fudan University(previous Liver Cancer Institute of Shanghai Medical University)136 Yixueyuan Road,Zhongshan Hospital,Shanghai 200032,China.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CSCD 2001年第4期445-454,共10页
In the recent decades, the incidence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 has been found to be increasing in males in some countries. In China, HCC ranked second of cancer mortality since 1990s. Hepatitis B and C viruses... In the recent decades, the incidence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 has been found to be increasing in males in some countries. In China, HCC ranked second of cancer mortality since 1990s. Hepatitis B and C viruses (HBV and HCV) and dietary aflatoxin intake remain the major causative factors of HCC. Surgery plays a major role in the treatment of HCC, particularly for small HCC. Downstaging unresectable huge HCC to smaller HCC and followed by resection will probably be a new approach for further study. Liver transplantation is indicated for small HCC, however, some issues remain to be solved.Different modes of 'regional cancer therapy for HCC' have been tried. Systemic chemotherapy has been disappointing in the past but the future can be promising.Biotherapy, such as cytokines, differentiation inducers,anti-angiogenic agents, gene therapy and tumor vaccine will probably play a role, particularly in the prevention of tumor recurrence. HCC invasiveness is currently the major target of study. Tremendous works have been done at the molecular level, which will provide clues for biomarker of HCC progressionas well as targets for interven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rcinoma Hepatocellular Liver Neoplasms ANIMALS humans
下载PDF
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DNA检测与细胞学联合检查对子宫颈癌前病变筛查的研究 被引量:168
4
作者 钱德英 岑坚敏 +5 位作者 王丁 曾仁海 林爱华 舒焰红 洪淡华 黄志宏 《中华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34-37,共4页
目的评价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PV)DNA检测联合宫颈细胞学检查对宫颈癌前病变筛查的效果。方法2003年1月至2004年6月,对广东省人民医院妇科门诊5210名妇女进行宫颈癌前病变筛查,采用第二代杂交捕获试验(HC-Ⅱ)检测高危型HPV DNA联合细... 目的评价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PV)DNA检测联合宫颈细胞学检查对宫颈癌前病变筛查的效果。方法2003年1月至2004年6月,对广东省人民医院妇科门诊5210名妇女进行宫颈癌前病变筛查,采用第二代杂交捕获试验(HC-Ⅱ)检测高危型HPV DNA联合细胞学检查,同时进行阴道镜检查,并以宫颈活检的组织病理学结果为确诊标准。结果受检者平均年龄(34±9)岁,筛查并最后经病理诊断为HPV感染89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级83例,CINⅡ73例,CINⅢ80例,宫颈浸润癌54例,子宫内膜癌5例,阴道上皮内瘤样病变1例,宫颈结核1例。以组织病理学为确诊标准,高危型HPV DNA检测CINⅡ、Ⅲ的敏感度是92·22%,特异度是74·71%,阳性预测值5·19%,阴性预测值99·84%。宫颈细胞学筛查CINⅡ、Ⅲ,以未明确诊断意义的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US)为分界点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是90·00%、80·34%、11·94%和99·63%;以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为分界点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是70·13%、91·58%、11·11%和99·51%;以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为分界点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是48·05%、98·46%、31·90%和99·21%。高危型HPV DNA检测联合细胞学检查筛查CINⅡ、Ⅲ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是98·70%、73·08%、5·21%和100·00%。高危型HPV DNA在不同宫颈病变中的阳性率分别是:宫颈癌85·2%(46/54),CINⅢ92·5%(74/80),CINⅡ86·3%(63/73)和CINⅠ45·8%(38/83)。结论高危型HPV DNA检测在宫颈癌前病变的筛查中有很高的敏感度和阴性预测值,高危型HPV DNA检测联合细胞学检查可使敏感度和阴性预测值有提高,但特异度未能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头状瘤病毒 DNA 病毒 活组织检查 阴道镜检查 宫颈肿瘤 宫颈 上皮内瘤变
原文传递
导流杂交基因芯片技术在人乳头状瘤病毒检测中应用的研究 被引量:132
5
作者 陶萍萍 卞美璐 +3 位作者 欧华 陈庆云 李敏 刘军 《中华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43-47,共5页
目的评价导流杂交基因芯片技术,即凯普导流杂交HPV DNA检测法(简称HybriMax)在女性生殖道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检测中的临床效用。初步探讨女性生殖道感染最常见的HPV基因型。方法从2004年6月—2005年5月在中日友好医院妇科行宫颈癌... 目的评价导流杂交基因芯片技术,即凯普导流杂交HPV DNA检测法(简称HybriMax)在女性生殖道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检测中的临床效用。初步探讨女性生殖道感染最常见的HPV基因型。方法从2004年6月—2005年5月在中日友好医院妇科行宫颈癌筛查的患者7520例中选取591例,包括宫颈细胞学检查正常者138例,异常者453例,并对异常者按组织病理学分为炎症组、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组、CINⅡ组、CINⅢ组、宫颈癌组和湿疣组。采用HybriMax方法对591名患者进行宫颈细胞21种HPV基因型分型检测,并对其中的413例同时采用第二代杂交捕获(HC-Ⅱ)试验行13种高危型HPV检测。另选取453例细胞学异常者中的101例患者的组织切片进行原位杂交HPV16、18检测。比较不同方法检测结果的一致性,计算用HybriMax法检测的各组患者不同HPV基因型的阳性率。结果HybriMax与HC-Ⅱ两种方法检测13种高危型HPV的总符合率92·5%(382/413),总Kappa指数(KI)0·814,宫颈癌组符合率100·0%;与原位杂交检测结果符合率89·1%(90/101),KI为0·776。10种最常见的HPV基因型依次(按阳性率递减)为:细胞学正常者16、68、18、52、58、11、53、31、39、33;细胞学异常者16、52、58、18、33、31、81、53、68、66,宫颈癌组16、18、52、58、33、66、68、31、51、53。结论HybriMax与HC-Ⅱ、原位杂交检测结果一致性良好,且能对更多基因型确切分型。宫颈病变患者最常见的6种HPV基因型为16、18、52、58、33、3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头状瘤病毒 基因型 寡核苷酸序列分析 原位杂交 宫颈肿瘤 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
原文传递
基因重组人生长激素儿科临床规范应用的建议 被引量:131
6
《中华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426-432,共7页
1985年,基因重组人生长激素(recombinant human growth hormone,rhGH)问世,为广大矮身材患儿的治疗带来希望。随后,rhGH在临床得到迅速应用,其治疗的有效性得到广泛验证,关于rhGH的治疗范围、治疗方案、疗效以及安全性的研究日... 1985年,基因重组人生长激素(recombinant human growth hormone,rhGH)问世,为广大矮身材患儿的治疗带来希望。随后,rhGH在临床得到迅速应用,其治疗的有效性得到广泛验证,关于rhGH的治疗范围、治疗方案、疗效以及安全性的研究日益深入。为规范rhGH的应用及矮身材儿童的诊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重组人生长激素 临床规范 应用 矮身材儿童 治疗方案 儿科 RHGH human
原文传递
Spatiotemporal variations of vegetation cover on the Chinese Loess Plateau(1981―2006):Impacts of climate changes and human activities 被引量:118
7
作者 XIN ZhongBao1,2, XU JiongXin1 & ZHENG Wei1, 2 1 Institute of Geographic Sciences and Natural Resources Research,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101, China 2 Graduate University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049, China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2008年第1期67-78,共12页
Spatiotemporal variations of Chinese Loess Plateau vegetation cover during 1981-2006 have been investigated using GIMMS and SPOT VGT NDVI data and the cause of vegetation cover changes has been analyzed, considering t... Spatiotemporal variations of Chinese Loess Plateau vegetation cover during 1981-2006 have been investigated using GIMMS and SPOT VGT NDVI data and the cause of vegetation cover changes has been analyzed, considering the climate changes and human activities. Vegetation cover changes on the Loess Plateau have experienced four stages as follows: (1) vegetation cover showed a continued increasing phase during 1981―1989; (2) vegetation cover changes came into a relative steady phase with small fluctuations during 1990―1998; (3) vegetation cover declined rapidly during 1999―2001; and (4) vegetation cover increased rapidly during 2002―2006. The vegetation cover changes of the Loess Plateau show a notable spatial difference. The vegetation cover has obviously increased in the Inner Mongolia and Ningxia plain along the Yellow River and the ecological rehabilitated region of Ordos Plateau, however the vegetation cover evidently decreased in the hilly and gully areas of Loess Plateau, Liupan Mountains region and the northern hillside of Qinling Mountains. The response of NDVI to climate changes varied with different vegetation types. NDVI of sandy land vegetation, grassland and cultivated land show a significant increasing trend, but forest shows a decreasing trend. The results obtained in this study show that the spatiotemporal variations of vegetation cover are the outcome of climate changes and human activities. Temperature is a control factor of the seasonal change of vegetation growth. The increased temperature makes soil drier and unfavors vegetation growth in summer, but it favors vegetation growth in spring and autumn because of a longer growing period. There is a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between vegetation cover and precipitation and thus, the change in precipitation is an important factor for vegetation variation. The improved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has resulted in an increase of NDVI in the farmland, and the implementation of large-scale vegetation construction has led to some beneficial effect in ecolog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OESS PLATEAU VEGETATION COVER climate changes human activities GIMMS
原文传递
我国病毒性肝炎流行特征及对策 被引量:96
8
作者 梁晓峰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0年第6期561-564,共4页
病毒性肝炎是发病率较高的传染病,在全国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中年报告发病数占总数的1/3,是危害我国人民身体健康的主要传染病,疾病负担沉重。分析各型病毒性肝炎的流行体征,提出防治策略和建议。尽管甲型肝炎发病率逐年下降,但局部暴发... 病毒性肝炎是发病率较高的传染病,在全国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中年报告发病数占总数的1/3,是危害我国人民身体健康的主要传染病,疾病负担沉重。分析各型病毒性肝炎的流行体征,提出防治策略和建议。尽管甲型肝炎发病率逐年下降,但局部暴发依然存在,需要加大疫情监测力度,落实甲型肝炎疫苗的预防接种。乙型肝炎预防接种效果显著,需要进一步实施新生儿以外人群的免疫策略,规范管理慢性感染者。对丙型肝炎的防治需要有规范化的治疗措施,提高治愈率。对丁型肝炎需要提高实验室诊断率。研发戊型肝炎疫苗,提高实验室确诊率是应对戊型肝炎的主要策略。我国病毒性肝炎流行形势仍然严重,造成的疾病负担重,需要引起高度重视,落实好国家控制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病毒性 中国
下载PDF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早期血管内介入治疗流程与规范专家共识 被引量:98
9
作者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神经血管介入协作组 《中华神经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72-177,共6页
缺血性脑卒中是目前我国最主要的致死致残病因之一,而其中颅内外大血管急性闭塞是缺血性脑卒中病情严重、预后不良的亚型,导致了巨大的社会和经济负担。4.5h内静脉应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ecombinant human tissue type plas... 缺血性脑卒中是目前我国最主要的致死致残病因之一,而其中颅内外大血管急性闭塞是缺血性脑卒中病情严重、预后不良的亚型,导致了巨大的社会和经济负担。4.5h内静脉应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ecombinant human tissue 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rt.PA)作为处理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证据最充分的治疗方式,已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开展;但限于其相对严格的时间窗和适应证、禁忌证要求,接受溶栓治疗的患者比例相对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血管内介入治疗 脑卒中早期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PLASMINOGEN ACTIVATOR 专家 human
原文传递
中国妇女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的多中心横断面研究 被引量:97
10
作者 李霓 代敏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CAS 2008年第5期411-415,共5页
目的调查中国女性子宫颈上皮内人乳头状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的感染状况。方法采用相同研究方案,在中国3个地区(山西省阳城县、广东省深圳市和辽宁省沈阳市)进行15~59岁女性人群横断面调查,收集子宫颈上皮脱落细胞,并采用G... 目的调查中国女性子宫颈上皮内人乳头状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的感染状况。方法采用相同研究方案,在中国3个地区(山西省阳城县、广东省深圳市和辽宁省沈阳市)进行15~59岁女性人群横断面调查,收集子宫颈上皮脱落细胞,并采用GP5+/6+PCR通用引物进行HPV分型。结果2 374例受检者中HPV总感染率为16.1%,其中病理诊断异常者中HPV感染率为65.0%。HPV阳性者中,混合感染占29.0%。HPV16感染率最高(3.7%),其次分别是HPV58、52和18型。高危型HPV总感染率在城乡间没有差别,而低危型HPV总感染率城市高于农村。高危型和低危型HPV感染年龄别分布城乡差别显著。结论中国女性HPV感染率较高,除HPV16型外,HPV52和58型仍是中国特有的优势感染型别。城乡HPV感染防治策略应针对不同的城乡人群特点有所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头状瘤病毒 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 横断面研究
下载PDF
21世纪植物化学生态学前沿领域 被引量:72
11
作者 孔垂华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3期349-353,共5页
植物和其它有机体通过次生物质为媒介的化学作用关系近年引人注目 ,其中植物的诱导化学防御 ,植物的化学通讯 ,植物次生物质和进化的关系 ,植物与人类的化学关系和海洋植物化学生态学是 2 1世纪植物化学生态学值得关注的前沿领域 .植物... 植物和其它有机体通过次生物质为媒介的化学作用关系近年引人注目 ,其中植物的诱导化学防御 ,植物的化学通讯 ,植物次生物质和进化的关系 ,植物与人类的化学关系和海洋植物化学生态学是 2 1世纪植物化学生态学值得关注的前沿领域 .植物化学生态学前沿领域的进展将为实现 2 1世纪的持续发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化学生态学 植物次生物质 化学防御 进化 海洋植物 化学通讯
下载PDF
Wnt signaling in disease and in development 被引量:85
12
作者 Roel NUSSE 《Cell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05年第1期28-32,共5页
The highly conserved Wnt secreted proteins are critical mediators of cell-to-cell signaling during development of animals. Recent biochemical and genetic analyses have led to significant insight into understanding how... The highly conserved Wnt secreted proteins are critical mediators of cell-to-cell signaling during development of animals. Recent biochemical and genetic analyses have led to significant insight into understanding how Wnt signals work. The catalogue of Wnt signaling components has exploded. We now realize that multiple extracellular, cytoplasmic, and nuclear components modulate Wnt signaling. Moreover, receptor-ligand specificity and multiple feedback loops determine Wnt signaling outputs. It is also clear that Wnt signals are required for adult tissue maintenance. Perturbations in Wnt signaling cause human degenerative diseases as well as canc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ell signaling Wnt proteins adult tissue maintenance human disease.
下载PDF
Highly efficient differentiation of human ES cells and iPS cells into mature pancreatic insulin-producing cells 被引量:91
13
作者 Donghui Zhang Wei Jiang +5 位作者 Meng Liu Xin Sui Xiaolei Yin Song Chen Yan Shi Hongkui Deng 《Cell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09年第4期429-438,共10页
Human pluripotent stem cells represent a potentially unlimited source of functional pancreatic endocrine lineage cells. Here we report a highly efficient approach to induce human embryonic stem (ES) cells and induce... Human pluripotent stem cells represent a potentially unlimited source of functional pancreatic endocrine lineage cells. Here we report a highly efficient approach to induce human embryonic stem (ES) cells and induced pluripo- tent stem (iPS) cells to differentiate into mature insulin-producing cells in a chemical-defined culture system. The differentiated human ES cells obtained by this approach comprised nearly 25% insulin-positive cells as assayed by flow cytometry analysis, which released insulin/C-peptide in response to glucose stimuli in a manner comparable to that of adult human islets. Most of these insulin-producing cells co-expressed mature β cell-specific markers such as NKX6-1 and PDX1, indicating a similar gene expression pattern to adult islet β cells in vivo. In this study, we also demonstrated that EGF facilitates the expansion of PDXl-positive pancreatic progenitors. Moreover, our protocol also succeeded in efficiently inducing human iPS cells to differentiate into insuIin-producing ceils. Therefore, this work not only provides a new model to study the mechanism of human pancreatic specialization and maturation in vitro, but also enhances the possibility of utilizing patient-specific iPS cells for the treatment of diabet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sulin-producing cell pancreatic differentiation human embryonic stem cells human induced pluripotent cells
下载PDF
新世纪:教育与人 被引量:70
14
作者 张楚廷 《高等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23-28,共6页
教育的贫乏源于哲学的贫乏 ,哲学的贫乏源于对人单向度的理解。人不是单一因果关系的对象 ,而是自己综合意识的对象。人是能使自己获得新的生命的生命体 ,故教育的本性就是使人更像人 ,教师的神圣使命则在于使学生自己成为他自己灵魂的... 教育的贫乏源于哲学的贫乏 ,哲学的贫乏源于对人单向度的理解。人不是单一因果关系的对象 ,而是自己综合意识的对象。人是能使自己获得新的生命的生命体 ,故教育的本性就是使人更像人 ,教师的神圣使命则在于使学生自己成为他自己灵魂的工程师。大学的崇高性来自于大学独立的个性和自由的精神。大学的理念首先是校长的理念 ,它植根于大学的传统 ,附着于大学主流文化。一流的大学要有一流的大学理念 ,新世纪的大学理念将以人文为基调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1世纪 高校 教育理念 教育思想 人文教育 科学教育 中国 校长
原文传递
人乳头状瘤病毒负荷量与子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关系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76
15
作者 李淑敏 章文华 +4 位作者 吴令英 赵芳辉 黄曼妮 李楠 陈凤 《中华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400-402,共3页
目的 探讨人乳头状瘤病毒 (HPV)负荷量与子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的关系。方法 2 0 0 1年 12月~ 2 0 0 2年 5月 ,对山西省宫颈癌高发现场的 90 75例 35~ 5 0岁的已婚妇女 ,采用杂交捕获二代(HC Ⅱ )方法定量检测宫颈HPV DNA的含量 (以... 目的 探讨人乳头状瘤病毒 (HPV)负荷量与子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的关系。方法 2 0 0 1年 12月~ 2 0 0 2年 5月 ,对山西省宫颈癌高发现场的 90 75例 35~ 5 0岁的已婚妇女 ,采用杂交捕获二代(HC Ⅱ )方法定量检测宫颈HPV DNA的含量 (以此表示宫颈HPV负荷量 )。对其中HPV DNA阳性妇女 ,随后进行阴道镜检查、宫颈多点活检和颈管诊刮术。结果  2 0 87例HPV阳性妇女中 ,子宫颈炎14 0 2例 (6 7 2 % ) ,子宫颈癌前病变 [包括子宫颈上皮内瘤变 (CIN)Ⅰ~Ⅲ ]6 6 3例 (31 8% ) ,子宫颈浸润癌 (SCC) 2 2例 (1 1% )。急、慢性宫颈炎的HPV DNA含量分别为 10 8± 13和 15 0± 11,两者比较 ,差异无显著性 (P =0 2 5 5 ) ;不同级别子宫颈癌前病变的HPV DNA含量 ,CINⅠ为 332± 2 9,CINⅡ为 35 8±35 ,CINⅢ为 370± 31,均明显高于宫颈炎 (P =0 0 0 0 ) ,但不同级别CIN之间比较 ,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SCC的HPV DNA含量为 5 93± 86 ,显著高于不同级别CIN和宫颈炎的HPV DNA含量 (P <0 0 5 ,P <0 0 1)。结论 HC Ⅱ方法是检测宫颈HPV感染的有效手段 ,HPV DNA含量随宫颈病变的严重程度而增加 ,可作为子宫颈癌的一种初筛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状瘤病毒 负荷量 子宫颈癌 癌前病变
原文传递
镉对人类健康的危害及其影响因子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9
16
作者 崔玉静 黄益宗 朱永官 《卫生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56-659,共4页
Cd对人类和动物是一种毒性极强的环境污染物,由于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和人类活动的不断加强,导致环境Cd污染越来越严重。Cd污染不仅影响作物的生长发育、产量及品质,而且还通过食物链形式危害人类和动物的健康及生命安全。本文综述了Cd对... Cd对人类和动物是一种毒性极强的环境污染物,由于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和人类活动的不断加强,导致环境Cd污染越来越严重。Cd污染不仅影响作物的生长发育、产量及品质,而且还通过食物链形式危害人类和动物的健康及生命安全。本文综述了Cd对人体骨骼、肾、肝、免疫系统和生殖系统的毒害作用及其致癌、致畸、致突变作用以及影响人体对Cd吸收、积累和毒害的可能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 毒性 健康 影响因子
下载PDF
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培养及多能性研究 被引量:48
17
作者 傅文玉 路艳蒙 朴英杰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02-204,共3页
目的 培养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mesenchymalstemcells,MSC)并检测其多能性。方法 抽取人胚胎股骨骨髓 ,Percoll分离液梯度分离后 ,将含MSC的低密度层培养于MSCGM培养基并扩增MSC。将MSC种植于裸鼠皮下 ,4周后观察MSC的分化情况。结果... 目的 培养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mesenchymalstemcells,MSC)并检测其多能性。方法 抽取人胚胎股骨骨髓 ,Percoll分离液梯度分离后 ,将含MSC的低密度层培养于MSCGM培养基并扩增MSC。将MSC种植于裸鼠皮下 ,4周后观察MSC的分化情况。结果 成功地进行了人MSC的原代和传代培养。植入裸鼠体内后MSC可分化成骨、软骨、脂肪、骨骼肌、肌腱样组织等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充质干细胞 细胞培养 细胞分化 骨髓 组织工程
原文传递
导流杂交基因芯片技术在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分型检测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81
18
作者 赵健 杨英捷 廖秦平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148-1151,共4页
目的 探讨核酸分子快速导流杂交基因芯片技术(HybriMax)在临床人乳头状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ous,HPV)感染分型检测中的应用。方法采用HybriMax技术,对门诊就诊的3086例有性生活史妇女,进行下生殖道HPV感染分型检测。463例宫... 目的 探讨核酸分子快速导流杂交基因芯片技术(HybriMax)在临床人乳头状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ous,HPV)感染分型检测中的应用。方法采用HybriMax技术,对门诊就诊的3086例有性生活史妇女,进行下生殖道HPV感染分型检测。463例宫颈病变患者在阴道镜下定点活检病理诊断,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评价HybriMax在发现宫颈病变中的价值,并对80例HPV16阳性的患者DNA进行E6/E7基因测序,确定其分型的准确性。结果21种HPV亚型均被检出,3086例门诊妇女中HPV阳性率63.1%(1947/3086),检出率在5.0%以上的有7种,依次为HPVl6(15.9%、490/3086)、58(11.2%、346/3086)、52(8.5%、261/3086)、33(6.3%、195/3086)、53(6.2%、192/3086)、6(5.6%、172/3086)和CP8304(5.0%、155/3086)型。HybriMax技术发现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瘤变(HSIL,CINII+CINⅢ)的敏感度为95.49%(95%6'I=95.44%~98.27%)、特异度34.85%(95%CI=32.59%~37.57%)、阳性预测值37.13%(95%CI=30.79%~40.96%),阴性预测值95.04%(95%6'I=89.24%~98.44%)。HPV16E6/E7基因序列检测对HPV16型的准确性达100%,同时发现有型内变异存在。结论HybriMax技术检测HPV分型准确性高,对发现HSIL有较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是临床HPV感染分型检测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头状瘤病毒 寡核苷酸序列分析 宫颈疾病
原文传递
重型肝炎命名和诊断分型的再认识──附477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78
19
作者 王宇明 陈耀凯 +2 位作者 顾长海 蒋黎 向德栋 《中华肝脏病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5期261-263,共3页
目的通过477例临床病例的总结分析、探讨重型肝炎的分型方法。方法采用不同分型方法分析重型肝炎的临床表型及转归。结果慢性重型肝炎病例在重型肝炎中占88.5%;非脑病型预后明显优于脑病型:亚急性重型肝炎和慢性重型肝炎中19.4%病... 目的通过477例临床病例的总结分析、探讨重型肝炎的分型方法。方法采用不同分型方法分析重型肝炎的临床表型及转归。结果慢性重型肝炎病例在重型肝炎中占88.5%;非脑病型预后明显优于脑病型:亚急性重型肝炎和慢性重型肝炎中19.4%病例既无腹水亦无脑病;将急性重型肝炎起病时间延至2周时,新增病例仍符合该型特点。结论建议将重型肝炎更名为重症肝炎、并分成非脑病型和脑病型、分别称为重症型肝炎和剧症肝炎;除急性型、亚急性型外、应增设缓发型;将急性重型肝炎起病时间定为2周;腹水型、脑病型及混合型分型方法存在一定问题,应重点探讨慢性重型肝炎的分型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肝炎 临床分型 重型肝炎 命名
原文传递
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联合放射线治疗头颈鳞癌的Ⅱ期临床试验 被引量:69
20
作者 张珊文 肖绍文 +8 位作者 刘长清 孙艳 苏星 李东明 徐刚 蔡勇 朱广迎 徐博 吕有勇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3期2023-2028,共6页
目的 评价重组人p5 3腺病毒注射液 (rAd p5 3)联合放射线治疗头颈鳞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自 2 0 0 1年 10月至 2 0 0 2年 9月 ,对 4 2例头颈鳞癌进行了rAd p5 3制剂结合放疗 (基因治疗加放疗 ,GTRT)对比单纯放疗 (单纯放疗 ,RT)的... 目的 评价重组人p5 3腺病毒注射液 (rAd p5 3)联合放射线治疗头颈鳞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自 2 0 0 1年 10月至 2 0 0 2年 9月 ,对 4 2例头颈鳞癌进行了rAd p5 3制剂结合放疗 (基因治疗加放疗 ,GTRT)对比单纯放疗 (单纯放疗 ,RT)的前瞻性随机对照Ⅱ期临床试验。患者被随机地分入结合治疗的GTRT组 (共 2 0例 )和作为对照的RT组 (共 2 2例 )。在GTRT组 ,每周 1次行瘤内注射rAd p5 3制剂 1× 10 1 2 病毒颗粒共 8次 ,同时结合放疗。两组都采用同样的常规放疗方案 ,每次 2Gy ,每周 5次 ,使原发灶和颈部转移淋巴结都达到 70Gy 35f 7~ 8w。观测病人的不良反应、血清抗腺病毒抗体水平和肿瘤变化。以CT对比分析GTRT组和RT组病人在 4 0Gy、70Gy及疗效确认时 (治疗后 2月 )肿瘤即刻反应率。结果 随机对比分析或自身对比分析结果都表明 ,rAd p5 3明显地提高了头颈鳞癌患者放疗的疗效 (P <0 0 5 )。随机对比结果表明 ,rAd p5 3对 4 0Gy放疗的增效倍数为 1 72 ,疗效确认时头颈鳞癌GTRT组CR率比RT组CR率提高 1 6 8倍。自身对比结果表明 ,rAd p5 3对 4 0Gy放疗的增效倍数为 1 6 9,疗效确认时头颈鳞癌GTRT瘤灶的CR率比自身RT瘤灶CR率提高 2 5 3倍。 2 0例头颈鳞癌患者接受多次rAd p5 3瘤内注射 ,除了出现一时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P53腺病毒 放射线治疗 头颈部肿瘤 鳞癌 安全性 基因疗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