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助动词“解”、“会”、“识”的形成看语义的演变 被引量:24
1
作者 蒋绍愚 《汉语学报》 2007年第1期2-10,共9页
“解”、“会”是汉语史上先后出现的助动词,“识”是现代粤语中正在形成的助动词,它们都由表“知晓”义的动词发展而来。助动词“解”、“会”都可以分成五类,其语法化程度逐步加深;“识”只走了第一步。“解”和“会”的演变途径大体... “解”、“会”是汉语史上先后出现的助动词,“识”是现代粤语中正在形成的助动词,它们都由表“知晓”义的动词发展而来。助动词“解”、“会”都可以分成五类,其语法化程度逐步加深;“识”只走了第一步。“解”和“会”的演变途径大体相同,影响其演变的因素也大体相同,但两者的演变情况还是有一些差别。这说明语义演变的复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会”“识”语义演变 语法化
下载PDF
论汪野亭瓷板画之渊源 被引量:8
2
作者 王小梅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2013年第6期63-65,83,共4页
汪野亭,近代著名的瓷艺家,在继承王翬豪放的绘画风格、沈周清丽厚的作画特点与石涛"搜尽奇峰打草稿"创作精神的基础上,他形成自己独特的瓷板画创作风格,在瓷板画领域开创汪氏一派新式粉彩技法,成就了自己极高的艺术造诣,为后... 汪野亭,近代著名的瓷艺家,在继承王翬豪放的绘画风格、沈周清丽厚的作画特点与石涛"搜尽奇峰打草稿"创作精神的基础上,他形成自己独特的瓷板画创作风格,在瓷板画领域开创汪氏一派新式粉彩技法,成就了自己极高的艺术造诣,为后世留下无数瓷板画优秀之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汪野亭 瓷板画 王翬 沈周 石涛
下载PDF
论惠周惕《诗说》在诗经研究史上的地位 被引量:3
3
作者 鲁梦蕾 宫辰 《黄山学院学报》 2006年第2期104-108,共5页
惠周惕是清代著名经学家惠栋的祖父,他的《诗说》是研究《诗经》的一部著作,在诗经学史上有一定的影响。《诗说》主要涉及了关于《诗经》的这样一些理论问题:《大雅》、《小雅》区分的依据;《诗经》中所谓的正变问题;《二南》所指涉的... 惠周惕是清代著名经学家惠栋的祖父,他的《诗说》是研究《诗经》的一部著作,在诗经学史上有一定的影响。《诗说》主要涉及了关于《诗经》的这样一些理论问题:《大雅》、《小雅》区分的依据;《诗经》中所谓的正变问题;《二南》所指涉的具体对象;汉学和宋学关于“赋”、“比”、“兴”看法的对错。这部著作在很大程度上继承了明代诗经学的方法与成就,同时又在某些方面开启了清代《诗经》研究的风气之先,特别应该指出的是,它是某些惠氏家族经学研究特色的渊源所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惠周惕 《诗说》 诗经学史 吴派
下载PDF
相嘲相得惠与庄——《庄子·天下篇》今读之三
4
作者 喻中 《管子学刊》 2024年第3期45-76,共32页
根据《庄子·天下篇》,“古之道术”在庄子时代破裂四散之后,庄周、惠施分别传承了其中的一个部分。由于庄周与惠施之间有较为密切的生活交往与学术思想交往,有必要把《庄子·天下篇》中最后叙述的庄周之道术与惠施之道术结合... 根据《庄子·天下篇》,“古之道术”在庄子时代破裂四散之后,庄周、惠施分别传承了其中的一个部分。由于庄周与惠施之间有较为密切的生活交往与学术思想交往,有必要把《庄子·天下篇》中最后叙述的庄周之道术与惠施之道术结合起来予以解读,在相互比较、相互映照中,分别凸显庄周道术与惠施道术之精义,进而展示庄周与惠施的学术思想肖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下篇》 庄子 惠施
下载PDF
正史无载的南宋枢密院左丞郎惠考——基于留世石像生和家谱等多重角度
5
作者 夏志刚 《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21-28,共8页
舟山明清各代方志均载有“郎枢密墓”,且有多件石像生留存,但对墓主的身份及其家世,当地文史研究者多方探索而未得,以致各种猜测流行。舟山历经多次“海禁”,文化断层明显,考证该墓主可使舟山的宋代文化拼图更加完善,也有益于宋元职官... 舟山明清各代方志均载有“郎枢密墓”,且有多件石像生留存,但对墓主的身份及其家世,当地文史研究者多方探索而未得,以致各种猜测流行。舟山历经多次“海禁”,文化断层明显,考证该墓主可使舟山的宋代文化拼图更加完善,也有益于宋元职官等的研究。在梳理“郎惠墓”遗留的石像生等基本情况后,基本排除了元明时代可能人物,通过考察石像生身上的宋时衣冠特点,再从留世的郎氏家谱入手,确定墓主为南宋嘉定时期的枢密左丞郎惠。分析宋末的时局和政局,推断其家族曾至舟山躲避战乱灾荒,并依附当时的权相史弥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枢密左丞 郎惠 郎氏家谱 石像生 史弥远 嘉定
下载PDF
关于《庄子·天下篇》的两个问题 被引量:1
6
作者 刘坤生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6期32-35,40,共5页
中国哲学的源与流,可以说皆由先秦诸子所奠定,《天下》篇作者以“以天为宗,以德为本”的精神,纵论天下诸子之学术;而且作者筚路蓝缕,《天下》篇也属中国学术史开山之作,其重要性可想而知。但如此重要的作品,在作者和内容评价上历来却存... 中国哲学的源与流,可以说皆由先秦诸子所奠定,《天下》篇作者以“以天为宗,以德为本”的精神,纵论天下诸子之学术;而且作者筚路蓝缕,《天下》篇也属中国学术史开山之作,其重要性可想而知。但如此重要的作品,在作者和内容评价上历来却存在着重大分歧,自“五四”进入“疑古”时代以后,分歧更加明显。文章分为两部分,一是对有关《天下》篇著作权的两派观点与论据进行梳理,并且从提供新资料入手,将《天下》篇著作权重归于庄周;二是以惠施为例证,对以胡适为代表用“科学主义”评价名家而至今仍一统天下的观点提出了质疑,认为这种所谓“科学主义”的评价,不仅是对诸子思想的误解,而且是扭曲了中国哲学应有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庄周 《天下》篇 惠施 胡适
下载PDF
论惠施的“泛爱万物,天地一体也” 被引量:3
7
作者 黄长平 《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1期117-122,共6页
惠施所提出的"泛爱万物"命题具有伦理性质,同时也表达了他从价值层面肯定世界之观点,"天地一体"是其哲学基础,"一体之爱"思想为儒家的差等之爱提供了理论支撑。宋儒和惠施皆持"肯定世界"之立场... 惠施所提出的"泛爱万物"命题具有伦理性质,同时也表达了他从价值层面肯定世界之观点,"天地一体"是其哲学基础,"一体之爱"思想为儒家的差等之爱提供了理论支撑。宋儒和惠施皆持"肯定世界"之立场,并且在立论方式上具有相似性,区别在于惠施是通过哲学的方式来构建"一体",而宋儒则是通过智慧的方式,二者在理论上所具有的这种关联性表明,惠施之学在中国哲学史上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价值,值得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惠施 泛爱万物 肯定世界 一体
下载PDF
《天下篇》辩者命题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张荣明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70-79,共10页
《庄子·天下》所载辩者命题可归纳为两类:第一类命题,揭示了墨家唯实逻辑的根本缺陷,即概念内涵开放,无法最终定义;第二类命题,表达了名家唯名逻辑的主张,强调"名"的唯一性,"名"与"名"之间互不相涉... 《庄子·天下》所载辩者命题可归纳为两类:第一类命题,揭示了墨家唯实逻辑的根本缺陷,即概念内涵开放,无法最终定义;第二类命题,表达了名家唯名逻辑的主张,强调"名"的唯一性,"名"与"名"之间互不相涉,并对复名和极限名词作了探索,提出了定性推理命题和定量推理命题。揭示墨家逻辑缺陷,确立名家逻辑,此乃辩者命题之根本宗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名家 惠施 公孙龙 辩者命题
原文传递
文本于经:清人惠周惕经解的文学在场 被引量:1
9
作者 王祥辰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44-153,共10页
东吴惠氏是清代学术史上,声名最为显赫的汉学家族之一,惠周惕则被认作惠氏家族的奠基人。通过钩沉惠周惕的诗文可以发现,其诗文创作强调“文本于经”的方法、“会通变化”的态度,与之经学考证“以经解经”的手段、“无所专主”的立场,... 东吴惠氏是清代学术史上,声名最为显赫的汉学家族之一,惠周惕则被认作惠氏家族的奠基人。通过钩沉惠周惕的诗文可以发现,其诗文创作强调“文本于经”的方法、“会通变化”的态度,与之经学考证“以经解经”的手段、“无所专主”的立场,高度一致。他考证《诗经》所作的《诗说》,采用了诸多文学话语,用诗人的文学思维解读《诗经》,显示其构建辞章之学与经史考证之学内在联系的愿望。惠周惕究竟应当被定义为经师还是文人,仍值得借助多元视角重新审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惠周惕 诗文 《诗说》 东吴惠氏
下载PDF
涉及《梅花》诗案中的两句诗
10
作者 房日晰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1年第4期17-18,共2页
南宋文学家刘子翚《汴京纪事》之七“空嗟覆鼎误前朝,骨朽人间骂未销。夜月池台王傅宅,春风杨柳太师桥。”对北宋误国六贼中的蔡京、王黼作了尖锐的讽刺,后在仕人中则有将“夜月池台王傅宅,在风杨柳太师桥”改为“秋雨梧桐皇子宅,... 南宋文学家刘子翚《汴京纪事》之七“空嗟覆鼎误前朝,骨朽人间骂未销。夜月池台王傅宅,春风杨柳太师桥。”对北宋误国六贼中的蔡京、王黼作了尖锐的讽刺,后在仕人中则有将“夜月池台王傅宅,在风杨柳太师桥”改为“秋雨梧桐皇子宅,春风杨柳相公桥”的拟似之作,并广为流传,本文对其改作作者作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宁 罗大经 刘克庄 《梅花》诗案 史弥远 《汴京纪事》 诗歌 《江湖诗集》 刘子hui
下载PDF
“天与地卑,山与泽平”的事实与真相——先秦学者对天地结构及大地形状的争论 被引量:1
11
作者 傅奠基 曹阜孝 +1 位作者 刘燕 徐忠彪 《昭通学院学报》 2022年第1期85-92,共8页
历代学者对惠施论题的注释,多以辨析辞章、高谈义理为指归。这种避实就虚的“名理之谈”,忽略了科学理论通常源于解决特殊经验问题的事实,掩盖了“历物”之意的真相。从先秦学者对天地结构的探讨与争论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天与地卑,山... 历代学者对惠施论题的注释,多以辨析辞章、高谈义理为指归。这种避实就虚的“名理之谈”,忽略了科学理论通常源于解决特殊经验问题的事实,掩盖了“历物”之意的真相。从先秦学者对天地结构的探讨与争论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天与地卑,山与泽平”的论题,是对当时天地结构模型的一个重大突破,对后世天文学的发展影响深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惠施 天地结构 浑天 盖天 地圆
下载PDF
先秦名家知识论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沈顺福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02-107,共6页
先秦名家通过辨析概念与事物的关系,揭示了一、概念是主观的;二、概念作为实在存在的条件;三、概念的真实意义在于运用;四、事物作为现象存在,其空间性、时间性是主观的;五、作为现象的事物是不确定的;六、现象是主体先验感知模式与外... 先秦名家通过辨析概念与事物的关系,揭示了一、概念是主观的;二、概念作为实在存在的条件;三、概念的真实意义在于运用;四、事物作为现象存在,其空间性、时间性是主观的;五、作为现象的事物是不确定的;六、现象是主体先验感知模式与外在尘缘的作为;七、现象是静止的;八、理性思维只能关注经验现象,对事物的真正无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名家 惠施 公孙龙 现象 知识
下载PDF
庄惠同游濠梁缘由新探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景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13-118,共6页
庄子长期在宋国隐居,惠施长期在魏国为官,二人为什么会一起出现在第三国——楚国的濠水观鱼,这是一个至今无人探讨的问题。实际上,二人之所以能够同游濠梁,缘自一场政治风波。惠施相梁期间,庄子前去拜访,以亦友亦客的身份在魏国逗留一... 庄子长期在宋国隐居,惠施长期在魏国为官,二人为什么会一起出现在第三国——楚国的濠水观鱼,这是一个至今无人探讨的问题。实际上,二人之所以能够同游濠梁,缘自一场政治风波。惠施相梁期间,庄子前去拜访,以亦友亦客的身份在魏国逗留一段较长时间。在此期间,主张合纵的惠施败于主张连横、在魏国掌权的张仪,惠施在生命受到威胁的情况下被迫逃离魏国,作为惠施之友的庄子为了躲避池鱼之灾,只能陪同惠施一同逃往楚国。濠梁之游,就发生在他们脱离险境、刚刚进入楚地的时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庄子 惠施 濠梁之游
下载PDF
惠施“历物十事”的语言哲学新探 被引量:2
14
作者 刘利民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77-83,共7页
惠施的“历物十事”是先秦名家思想中非常重要的部分。但“历物十事”到底在说什么,目前并无共识。从纯语言性思辨的角度来看,惠施的“历物十事”既不是经验科学式结论,也不是辩证逻辑,更不是相对主义认识论;其一以贯之的哲学精神是对... 惠施的“历物十事”是先秦名家思想中非常重要的部分。但“历物十事”到底在说什么,目前并无共识。从纯语言性思辨的角度来看,惠施的“历物十事”既不是经验科学式结论,也不是辩证逻辑,更不是相对主义认识论;其一以贯之的哲学精神是对于语言意义确定性的理性追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惠施 历物十事 语言哲学 理性
下载PDF
惠施的“万物毕同”思想浅论——以“历物十事”为考察中心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凯 《天中学刊》 2017年第5期28-35,共8页
有关材料表明,惠施思想的基本面貌是关注物理、崇尚齐同,"历物十事"的最终旨归是"万物毕同"或"合同异"。借此最终旨归推敲"历物十事"之每一事的内涵可知,在"历物十事"中,第1、5、10... 有关材料表明,惠施思想的基本面貌是关注物理、崇尚齐同,"历物十事"的最终旨归是"万物毕同"或"合同异"。借此最终旨归推敲"历物十事"之每一事的内涵可知,在"历物十事"中,第1、5、10这3个命题分别提示着"历物十事"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研究结论,其他7条或者是讲两个差异极大的事物之间存在着同一性,或者是讲两种差异极大的现象并存于同一事物中,总之是以"合异以为同"的思路论证"万物毕同"。惠施论证"万物毕同"的目的可能是为其平等的政治理想——"去尊"在自然界里找寻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惠施 万物毕同 历物十事 合同异 去尊
下载PDF
腾冲“曲石”地名源考
16
作者 陈丽萍 《保山师专学报》 2009年第6期19-20,共2页
腾冲"曲石"地名来源,至今众说不一。清乾隆腾越知州屠述濂认为:"古名回石",《云南省腾冲县地名志》则说:"曲石"一名,系"曲尺"演化而来。
关键词 曲石 回石 曲石
下载PDF
问答体:《庄子》成篇结构和思辨模式的新视角 被引量:1
17
作者 汪春泓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90-204,208,共16页
问答之体在《庄子》诸篇随处可见,是《庄子》语言和文体的一大特色。在诸子争锋的时代背景下,从问答体这一文体视角重新审视《庄子》之产生,可知其与楚文化中流行两人一问一答、说大说小之大小言辩有关;在问答体视角下,探讨庄周、惠施... 问答之体在《庄子》诸篇随处可见,是《庄子》语言和文体的一大特色。在诸子争锋的时代背景下,从问答体这一文体视角重新审视《庄子》之产生,可知其与楚文化中流行两人一问一答、说大说小之大小言辩有关;在问答体视角下,探讨庄周、惠施之间的争论渐入哲学思辨之境地,更可见论辩双方旗鼓相当之态势和见解之卓绝。关注问答体,对深入了解《庄子》以及庄子学,颇有助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庄子》 问答体 惠施 思辨 《庄子·天下》 墨家
下载PDF
杨绘仕杭前与苏轼的交游考述——兼与马里扬先生商榷“眉山记忆” 被引量:1
18
作者 柯贞金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5年第11期92-96,共5页
杨绘和苏轼是北宋时期川籍名士,两人在眉州地区有多次时空上的交集。通过勾稽有关史乘、方志、文集等資料,对其在熙宁二年以前的经历进行系年考订,并对照同期苏轼的行踪,还原两人围绕眉州的真实交往情况,对马里扬先生提出的"眉山记... 杨绘和苏轼是北宋时期川籍名士,两人在眉州地区有多次时空上的交集。通过勾稽有关史乘、方志、文集等資料,对其在熙宁二年以前的经历进行系年考订,并对照同期苏轼的行踪,还原两人围绕眉州的真实交往情况,对马里扬先生提出的"眉山记忆"形成的文学小环境进行重新考述,以实证的方式对"眉山记忆"形成的内在动因进行重新审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绘 苏轼 交游 眉山记忆
下载PDF
析《墨经》的“无厚”概念和辩者的“尺棰”命题 被引量:1
19
作者 周焕山 《自然科学史研究》 CSCD 1999年第1期14-19,共6页
“无厚”是《墨经》中的一个重要的基本数学概念,也是理解其它概念的关键。该文在广泛借鉴前人有关研究工作的基础上,就“无厚”等词语的确切含义提出新的见解。依据墨子的哲学思想和概念“无”的演变历史,似可认定:墨子所谓“无厚... “无厚”是《墨经》中的一个重要的基本数学概念,也是理解其它概念的关键。该文在广泛借鉴前人有关研究工作的基础上,就“无厚”等词语的确切含义提出新的见解。依据墨子的哲学思想和概念“无”的演变历史,似可认定:墨子所谓“无厚”不等于绝对没有大小。在他心目中,“无厚”的面指薄到看不见的面,但似乎没有断定其厚度为零。直到比墨子晚出100多年的惠施,“无厚”的面才理解为厚度为零的面。与此相关,还讨论了端、体、兼等词语的含意,给出有别于前贤的某些新解释。该文的后半部分讨论《墨经》的“非半”命题和《庄子》中辨者的“尺棰”命题。两者所用方法相同,实质上都是二分法,但得出的结论却迥异。该文认为,“尺”命题对“非半”命题的挑战具有重要意义,并用集合论现点对此作了进一步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墨经 无厚 尺棰命题 数学概念
下载PDF
论惠施“历物之意”中的“合同异”思想 被引量:1
20
作者 崔卫真 《科学.经济.社会》 2018年第2期104-109,共6页
惠施是战国时期的名辩家,他的"历物之意"是先秦名家思想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惠施在"历物之意"中用大小和同异等范畴分析宇宙万物,是从逻辑角度探讨名实关系,开出了一条理性主义的认识路径,成为名家"合同异"... 惠施是战国时期的名辩家,他的"历物之意"是先秦名家思想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惠施在"历物之意"中用大小和同异等范畴分析宇宙万物,是从逻辑角度探讨名实关系,开出了一条理性主义的认识路径,成为名家"合同异"派承前启后的代表人物。惠施探索名实关系的方法对庄子和墨家学派多有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惠施 历物之意 合同异 墨子 庄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