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湘黔滇古驿道开通对元代湖广土官社会的影响 被引量:6
1
作者 成臻铭 张科 《青海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2-21,共10页
本文以区域政治总体史的视角对19年前所专门讨论的一宗有关明清时期新添葛蛮安抚司控制范围及其动因的学术迷案进行了再探讨。认为湘黔滇古驿道开通于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开通以后固然便利了西南边疆土司与京师的互动往来,但与此同时... 本文以区域政治总体史的视角对19年前所专门讨论的一宗有关明清时期新添葛蛮安抚司控制范围及其动因的学术迷案进行了再探讨。认为湘黔滇古驿道开通于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开通以后固然便利了西南边疆土司与京师的互动往来,但与此同时也对元朝各个时段的地域社会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影响。该影响是多方面的,当然主要是引发了湖广行省所控制的云贵高原及其周边地方行政机构的裂变与社会的动荡不安。正因为此,它才为新添葛蛮安抚司在驿道沿线拓展"飞地"有了可乘之机,同时为后来史家澄清这一史事带来费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湘黔滇古驿道 元朝 湖广行省 土官社会 影响
下载PDF
江南、湖广、陕西分省过程与清初省制的变化 被引量:33
2
作者 傅林祥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18-126,147,共10页
江南、湖广、陕西三省分省,是清代行政区划变迁史和地方行政制度变化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本文从康熙、乾隆两部《清会典》记载的省制这一角度出发,对江南等省的分省过程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揭示了这是一个始于顺治十八年、终于康熙六年的... 江南、湖广、陕西三省分省,是清代行政区划变迁史和地方行政制度变化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本文从康熙、乾隆两部《清会典》记载的省制这一角度出发,对江南等省的分省过程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揭示了这是一个始于顺治十八年、终于康熙六年的渐变过程,清代的省制也在这个过程中完成了从旧到新的转变。本文又从多个角度分析了分省过程结束后,"江南省"、"湖广省"等省名长期存在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行政区划 江南省 湖广省 陕西省
原文传递
明清时期湖广土司自署职官初探 被引量:6
3
作者 成臻铭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4期90-93,共4页
通过对明清时期湖广土司自署职官设置的情况及设置源流的探讨,可见湖广土司政权机构划分为行署、旗、峒三级,在宣慰司署那一级又分设为致仕宣慰司署、已袭宣慰司署和经历司署三个系列,它们形成三足鼎立格局。其自署职官分为土官、流官... 通过对明清时期湖广土司自署职官设置的情况及设置源流的探讨,可见湖广土司政权机构划分为行署、旗、峒三级,在宣慰司署那一级又分设为致仕宣慰司署、已袭宣慰司署和经历司署三个系列,它们形成三足鼎立格局。其自署职官分为土官、流官两大系统,内分文武两个职别。自署职官的形成深受明代卫所制度和清代绿营制度的影响,并糅合了以明代军职为主的明清兵制的成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时期 湖广土司 自署职官
下载PDF
第二次“湖广填四川”与三峡井盐业及社会的发展变迁 被引量:3
4
作者 任桂园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2007年第6期6-13,共8页
明末清初,四川人口锐减。在清政府"招抚外省民众入川垦殖"的宽优政策的鼓励之下,第二次"湖广填四川"的移民运动渐次涌上高潮。雍正年间,已涌动近五十年的移民大潮,似乎得到有效控制而宣告结束,但实际上却并未完全消... 明末清初,四川人口锐减。在清政府"招抚外省民众入川垦殖"的宽优政策的鼓励之下,第二次"湖广填四川"的移民运动渐次涌上高潮。雍正年间,已涌动近五十年的移民大潮,似乎得到有效控制而宣告结束,但实际上却并未完全消歇,乾隆时期,则又再次涌现高峰。在渝东三峡地区,长期遭受战乱破坏的井盐业,随着移民的不断涌入,逐渐兴旺发达起来。盐业的兴盛亦带动了整个三峡地区煤炭工业和水陆运输业的发展以及城镇商业的繁荣和文化的复苏。乾隆之后,渝东三峡地区各大盐场所在地,已呈现出标准的移民社会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广填四川 三峡地区 井盐业 移民社会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