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河口沉积物中无机磷酸盐的存在形态 被引量:43
1
作者 林荣根 吴景阳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387-395,共9页
本文对1989年5月和8月采集的黄河口附近浅海表层沉积物及柱状沉积物进行了磷酸盐形态(吸附态磷、铝磷、铁磷、闭蓄态磷和钙磷)的分析,并对几个样品的不同粒级也分别作了形态分析。结果表明,钙磷占无机磷的大部分;闭蓄态磷次之;铝磷和吸... 本文对1989年5月和8月采集的黄河口附近浅海表层沉积物及柱状沉积物进行了磷酸盐形态(吸附态磷、铝磷、铁磷、闭蓄态磷和钙磷)的分析,并对几个样品的不同粒级也分别作了形态分析。结果表明,钙磷占无机磷的大部分;闭蓄态磷次之;铝磷和吸附态磷再次之;铁磷含量极微。除钙磷(由于有矿物磷的存在)在粉砂粒级中含量最高外,其它各形态磷的含量均随粒度变细而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口 沉积物 无机磷酸盐 粒度
下载PDF
黄河口海域悬沙光谱特征的研究 被引量:23
2
作者 黄海军 李成治 郭建军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5期40-44,共5页
分析了57组含沙水体光谱反射曲线特征,定量描述悬浮水体光谱反射峰 值处波长的“红移”现象。在此基础上得出黄河口区野外实测悬浮体含量与光谱反 射率呈较好的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89,且在4个波段中,MSS7相关系数最低... 分析了57组含沙水体光谱反射曲线特征,定量描述悬浮水体光谱反射峰 值处波长的“红移”现象。在此基础上得出黄河口区野外实测悬浮体含量与光谱反 射率呈较好的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89,且在4个波段中,MSS7相关系数最低, MSS6最高。因而用分段回归或复相关模式来研究悬沙含量,效果较好。文中最后 讨论了提高遥感信息-悬沙相关关系精度的方法,提出增加参与回归模型参数的设 想,特别是增加悬沙粒度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浮泥沙 黄河口 光谱反射特征
下载PDF
晚更新世末期以来黄河口古地理环境的演变 被引量:17
3
作者 徐家声 孟毅 +1 位作者 张效龙 刘敦武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27-333,共7页
文章通过老黄河口海域CB20A孔岩芯的粒度、碎屑矿物、有孔虫、介形虫、瓣鳃类、腹足类、孢粉、植物化石和14C测年等指标的分析鉴定结果,探讨并研究黄河口区古地理环境的演变。从晚更新世末期至今,本区地理环境演变经历了6个主要阶段,即... 文章通过老黄河口海域CB20A孔岩芯的粒度、碎屑矿物、有孔虫、介形虫、瓣鳃类、腹足类、孢粉、植物化石和14C测年等指标的分析鉴定结果,探讨并研究黄河口区古地理环境的演变。从晚更新世末期至今,本区地理环境演变经历了6个主要阶段,即全球最末一次冰期的早期、间冰期、晚期和冰后期的早期、中期及晚期。其间出现明显的气候冷暖交替、海平面升降及岸线进退的变化,多次出现沧海桑田的景观。在这6个变化阶段中还有一些规模较小的海平面升降,如最末一次冰期早期气候寒冷,海平面大幅度下降,然而在这一时期的沉积物中却发现了气候变暖的海相沉积层,反映海平面曾经上升。而在最末一次冰期的间冰期,气候变暖,但是它并非始终温暖如一:其下部沉积物中的化石反映的是气候较冷海面较低的滨海沼泽特征;中部反映的是气候温暖的浅海环境;而上部反映的是海面明显下降的潮坪环境。这些气候和海面波动现象在冰后期仍然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口 岩芯分析 环境演变
下载PDF
现行黄河口冲淤特征和作用机制 被引量:9
4
作者 陈彰榕 杨作升 赵晓燕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8年第1期149-155,共7页
根据1976年10月至1988年9月连续13年的黄河口滨海区的水深测量资料,运用水文学和数学方法进行规范化处理,采用计算机技术定量计算出冲淤量,给出冲淤的等厚度图。
关键词 黄河口 泥沙冲淤量 淤积中心 定量分析 泥沙
下载PDF
黄河口及其邻近海域营养盐分布特征 被引量:14
5
作者 陈淑珠 顾郁翘 +3 位作者 刘敏光 张敏秀 杨淑海 李静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1年第1期34-42,共9页
1985年5、8月中法联合调查黄河口海域的营养盐,其样品采用常规的分光光度法测定。营养盐的分布总趋势是河口附近浓度高,外海浓度低,河口与外海浓度之比达数百倍。在河口及其邻近海域营养盐的分布梯度与盐度的分布一致。在河口控制营养... 1985年5、8月中法联合调查黄河口海域的营养盐,其样品采用常规的分光光度法测定。营养盐的分布总趋势是河口附近浓度高,外海浓度低,河口与外海浓度之比达数百倍。在河口及其邻近海域营养盐的分布梯度与盐度的分布一致。在河口控制营养盐含量的主要因素是河水和海水的混合过程。在119°30′~50′E,37°25′~38°5′N,PO_4—P,SiO_3—Si出现低值区。在此范围附近恰恰浮游植物的总量比较高。对8月份的02站进行了25h的连续观测,其结果是底层营养盐与盐度有良好的负相关性,而表层的相关性较差 黄河具有很高的氮磷比值,这很可能是农业上用氮肥量增多引起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口 海域 营养盐 分布特征
下载PDF
黄河口汛期泥沙分布特征及其对水流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11
6
作者 庞重光 杨作升 张军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47-52,共6页
本文以黄河口汛期六船同步测验取得的水文泥沙资料为基础 ,得到含沙量与流速的垂向分布经验式 ,据此了解黄河口汛期的泥沙分布特征 :泥沙异重流的含沙量垂向分布很不均匀 ,随水深的增加含沙量迅速增加 ;流速随水深分布均匀 ,无论是上层... 本文以黄河口汛期六船同步测验取得的水文泥沙资料为基础 ,得到含沙量与流速的垂向分布经验式 ,据此了解黄河口汛期的泥沙分布特征 :泥沙异重流的含沙量垂向分布很不均匀 ,随水深的增加含沙量迅速增加 ;流速随水深分布均匀 ,无论是上层清水还是下层泥沙异重流流速都较大。并利用室内粒度分析资料研究泥沙对水流结构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口 泥沙异重流 含沙量 浑水粘滞系数 汛期 水流结构 泥沙分布
下载PDF
The fractal characteristic change in the Huanghe River Estuary due to the hydrodynamic conditions’variation 被引量:13
7
作者 Jia Yonggang, Fu Yuanbin, Xu Guohui, Shan Hongxian, Cao Xueqing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Department,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 Qingdao 266003,China 《Acta Oceanolog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2003年第2期191-200,共10页
The study area lies in the subaqueous delta, which came into being in 1964 - 1976. Oneoil-field road has been built for exploring petroleum to form a wave barrier. The hydrodynarnic conditions on the north side of the... The study area lies in the subaqueous delta, which came into being in 1964 - 1976. Oneoil-field road has been built for exploring petroleum to form a wave barrier. The hydrodynarnic conditions on the north side of the road are relatively violent, on the contrary the hydrodynarnic conditions on the south side of the road are nearly placid. This makes the study area a natural laboratory for studying the influence of the hydrodynarnic conditions on the fract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idal flat. Selecting an area is named Case Ⅰ on the side of stronger hydrodynarnic activities and an area is named Case Ⅱ on the other side. Measuring the topography and sampling and analyzing the granulometrical composition, it is found that the hydrodynarnic conditions have fatal influence on the surface fractal dimensions and the granulometrical fractal dimensions of the area. In Case Ⅰ , which has strong hydrodynarnic conditions, the surface fractal dimensions are obviously larger than those of Case Ⅱ , and the granulometrical fractal dimensions are relatively smaller than those of Case Ⅱ , the surface fractal dimensions of Case Ⅰ decrease quickly with the increase of grid size; the granulometrical fractal dimensions are disperse, while the hydrodynarnic conditions of Case Ⅱ are just reverse. A sampling line and a core sampling on each side of the road are selected. It is found that on the south side of the road the granulometrical fractal dimensions vary regularly in the line and with the depth, the farther apart from the road, the smaller the fractal dimensions, and the deeper the sampling position the larger the fractal dimensions, while granulometrical fractal dimensions on the north side of the road have no such regularity pattern. The mechanism of the influence of the hydrodynarnic conditions on the fractal characteristics is discus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dal-flat hydrodynamic conditions surface fractal dimensions granulometrical fractal dimensions huanghe river estuary
下载PDF
水动力条件差异导致潮坪分形特征变化实例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贾永刚 付元宾 +2 位作者 许国辉 单红仙 曹雪晴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59-67,共9页
研究区位于1964~1976年黄河由刁口流路入海时形成的三角洲潮坪。为进行石油开采在潮坪上构筑的交通设施对波浪形成了良好的屏障,水动力条件具有显著差异的屏障两侧潮坪是研究潮坪特征对水动力条件响应的天然实验场所。在屏障两侧各选... 研究区位于1964~1976年黄河由刁口流路入海时形成的三角洲潮坪。为进行石油开采在潮坪上构筑的交通设施对波浪形成了良好的屏障,水动力条件具有显著差异的屏障两侧潮坪是研究潮坪特征对水动力条件响应的天然实验场所。在屏障两侧各选择一典型区,实测地貌形态,取样品进行粒度成分分析,根据实测资料分析确定潮坪分形特征。发现水动力环境的强弱决定着潮坪的形貌、沉积物粒度分维值的变化规律。水动力环境强的一侧潮坪滩面分维值高,且随着初始计算网格宽度增大迅速降维;表层沉积物粒度分维值小,且离散性大。相反,在另一侧潮坪滩面分维值低,且随着初始计算网格宽度增大分维值无显著变化;表层沉积物粒度分维值高,且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当初始计算网格宽度增大到某个值时,两侧潮坪形貌分维值渐趋一致。在屏障两侧各沿一条与屏障大角度相交的测线取样,并各选择一点采取不同深度的样品做分析计算,发现在水动力条件弱的一侧,样品的粒度分维值表现为远离屏障逐步降维、随深度增加分维值增大的规律;相反一侧粒度分维值变化的规律性很不明显。讨论了水动力环境对潮坪分形特征影响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动力环境 潮坪 分形 粒度分维 黄河口
下载PDF
Studies on the regional feature of organic carbon in sediments off the Huanghe River Estuary waters 被引量:8
9
作者 YUANHuamao LIUZhigang +4 位作者 SONGJinming LüXiaoxia LIXuegang LINing ZHANTianrong 《Acta Oceanolog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2004年第1期129-134,共6页
Organic carbon (OC) in definitely small area sediments(according to marine dimension)off the Huanghe River Estuary is investigated in order to evaluate the feature of regional difference of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 Organic carbon (OC) in definitely small area sediments(according to marine dimension)off the Huanghe River Estuary is investigated in order to evaluate the feature of regional difference of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in marginal sea sediments.The distributions of OC in sediments with natural grain size and the relationship with the pH,Eh ,Es and Fe3+/Fe2+ are discussed.In addition,OC decomposition rates in surfacial/subsurfacial sediments are estimated.OC concentrations range from 0.26% to 1.8%(wt)in the study area.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OC content and in horizontal distribution as well as various trends in surfacial /subsurfacial sediments exhibit the feature of regional difference remarkably in marginal sea sediments. The complicated distribution of OC in surface sediments is due to the influence of bacterial activity and abundance, bioturbation of benthos and physical disturbance. The OC decomposition rate constant in surfacial /subsurfacial sediments ranges from 0.009 7 to 0.076 a-1 and the relatively high values may be mainly related to bacteria that are mainly responsible for OC mineralization;meio-and macrofauna affect OC degradation both directly, through feeding on it, and indirectly through bioturbation and at the same time coarse sediments are also disadvantageous to OC preservation.In almost all the middle and bottom sediments the contents of OC decrease with the increase of deposition depth, which indicates that mineralization of OC in the middle and bottom sediments has occurred via processes like SO reduction and Fe-oxide redu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gional feature organic carbon SEDIMENTS huanghe river estuary
下载PDF
黄河口滨海区冲淤演变与潮流不对称 被引量:8
10
作者 杨洋 陈沈良 徐丛亮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3-25,共13页
涨落潮不对称是河口滨海区流场的重要特征,在泥沙输运和地貌演变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本文基于实测水深地形、沉积物粒度、水文泥沙观测等资料,分析了黄河口滨海区的冲淤变化、泥沙输运和沉积物特征。同时,本文利用Delft 3D模型模... 涨落潮不对称是河口滨海区流场的重要特征,在泥沙输运和地貌演变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本文基于实测水深地形、沉积物粒度、水文泥沙观测等资料,分析了黄河口滨海区的冲淤变化、泥沙输运和沉积物特征。同时,本文利用Delft 3D模型模拟了黄河口滨海区的流场,并计算了不同条件下涨落潮流速的不对称分布,结合上述分析,探讨了黄河口滨海区冲淤演变的动力机制。结果表明:现行黄河口至莱州湾滨海区相间分布多个淤积和侵蚀中心;黄河口滨海区存在显著的涨落潮流速不对称现象,现行河口外为涨潮优势流分布区,并呈舌状向南部莱州湾方向伸展,而近岸和莱州湾则普遍为落潮主导;黄河口滨海区的冲淤变化很大程度上受涨落潮流速不对称空间分布及涨落潮优势流转换所控制;强北风作用增强和扩展涨潮优势,促使莱州湾淤积和沉积物粗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口 潮流不对称 数值模拟 泥沙输运 冲淤变化
下载PDF
莱州湾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及其动态变化特征 被引量:8
11
作者 袁伟 王俊 +4 位作者 左涛 牛明香 栾青杉 时永强 孙坚强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52-61,共10页
本文以莱州湾2009年夏季(8月)、秋季(10月)及2010年春季(5月)、夏季(8月)4个季节大型底栖动物资料为基础,对莱州湾大型底栖动物的种类组成、丰度、生物量、优势种进行了研究,同时与历史资料进行对比,探讨了莱州湾大型底栖动物的群落结... 本文以莱州湾2009年夏季(8月)、秋季(10月)及2010年春季(5月)、夏季(8月)4个季节大型底栖动物资料为基础,对莱州湾大型底栖动物的种类组成、丰度、生物量、优势种进行了研究,同时与历史资料进行对比,探讨了莱州湾大型底栖动物的群落结构特征及动态变化。4个航次中共鉴定出大型底栖动物272种,其中包括环节动物多毛类122种,软体动物46种,甲壳动物64种,棘皮动物18种,鱼类9种,其他类13种。调查海域平均丰度为(1 102.56±216.32) ind./m2,多毛类在丰度上占绝对优势;平均生物量为(28.16±8.45) g/m2,软体动物占据优势。丰度和生物量空间分布规律具有很强的相似性,低值区位于莱州湾西部黄河口邻近海域,高值区位于渤海中部海域。丰度和生物量季节变化明显,夏季最高,秋季其次,春季最低。多毛类不倒翁虫(Sternaspis sculata)、寡鳃齿吻沙蚕(Nephthys oligobranchia)、紫壳阿文蛤(Alvenius ojianus)等是莱州湾调查海域的优势种。通过与历史资料的对比发现,莱州湾大型底栖动物种类组成及优势种类出现小型化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口 丰度 生物量 大型底栖动物
下载PDF
黄河口邻近海域底栖动物粒径谱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华尔 张志南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971-978,共8页
首次建立了黄河口邻近海域4个站位底栖动物生物量粒径谱和标准化生物量粒径谱。生物量粒径谱模式为三峰模式,3峰分别由海洋线虫,其他小型底栖动物类群和大型底栖动物形成。研究站位标准化粒径谱斜率变化范围为-0.859至-0.664,截距为15.... 首次建立了黄河口邻近海域4个站位底栖动物生物量粒径谱和标准化生物量粒径谱。生物量粒径谱模式为三峰模式,3峰分别由海洋线虫,其他小型底栖动物类群和大型底栖动物形成。研究站位标准化粒径谱斜率变化范围为-0.859至-0.664,截距为15.035至16.331,与东、黄海和南黄海研究结果一致,可有效地指示营养输入状况和总生物量。同时,需要指出的是截距对总生物量的指示作用需注意粒级选择的一致性。利用粒径谱方法计算了底栖动物次级生产力,结果显示,研究站位平均次级生产力为6.717 g.DW.m-2a-1,大型底栖动物次级生产力为4.509 g.DW.m-2a-1,小型底栖动物次级生产力为2.208 g.DW.m-2a-1。粒径谱方法计算结果与其他次级生产力计算方法基本一致。与其他方法相比,该方法更加简便,可避免因对生物特性的把握不准而引起的计算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量粒径谱 标准化生物量粒径谱 次级生产力 底栖动物 黄河口
下载PDF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PHOSPHORUS NEAR THE HUANGHE RIVER ESTUARY 被引量:6
13
作者 李悦 余季金 《Chinese Journal of Oceanology and Limnology》 SCIE CAS CSCD 1999年第4期359-365,350,共8页
An improved sequential extraction method was used to extract and determine 7 forms of phosphorus exchangeable or loosely sorbed P (Ads P), aluminum bound P (Al P), iron bound P (Fe P), occluded P (Occ P), authigenic a... An improved sequential extraction method was used to extract and determine 7 forms of phosphorus exchangeable or loosely sorbed P (Ads P), aluminum bound P (Al P), iron bound P (Fe P), occluded P (Occ P), authigenic apatite plus biogenic apatite plus CaCO 3- associated P (CFAP P), detrital apatite P (FAP P), and organic bound P (Org P) in suspended matter and surface sediments of the Huanghe River (Yellow River), its estuary and nearby shelf. The concentrations of dissolved inorganic and organic P in river water were also determined. A dissolved P flux of 1.6 billion grams per year, solubilized P flux of 281 billion grams per year, and buried P flux of 588 billion grams per year from the Huanghe River to the Bohai Sea were calculated using the concentrations of P determined in the water column, suspended matter and sediments. Due to the high suspended load and low discharge of the Huanghe River, the direct contribution of dissolved P carried in solution by it to the Bohai Sea is minor compared to the solubilized P released from the suspended matter and sediments. More than two thirds of the total P transported by the Huanghe River is deposited and buried in marine sediments. Decomposition of riverine organic matter which releases organic bound P is an essential source of dissolved/solubilized P in the se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OSPHORUS FORM FLUX huanghe river estuary
下载PDF
河口区元素的平衡(Ⅲ)——黄河口镉的行为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王永辰 孙秉一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6期606-612,共7页
利用一维简单模式讨论了黄河口水体中Cd的含量与氯度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选用已有的某些常数,计算值与实(?)值间比较吻合,说明本模式是可用的;在利用Cd与Cl(或S)关系确定河流有效通量时,不仅要考虑某些物理化学参数,还应注意到水文参数... 利用一维简单模式讨论了黄河口水体中Cd的含量与氯度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选用已有的某些常数,计算值与实(?)值间比较吻合,说明本模式是可用的;在利用Cd与Cl(或S)关系确定河流有效通量时,不仅要考虑某些物理化学参数,还应注意到水文参数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口 元素平衡
下载PDF
黄河河口泥沙输移分布特性及其回归计算 被引量:6
15
作者 王开荣 李平 郑春梅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22-25,30,共5页
在分析黄河河口泥沙输移和分布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分径流区域、径流潮汐区域和外海区域3个不同区域对黄河河口泥沙的输移和分布规律进行了系统探讨总结;利用实测资料对河口清水沟流路的泥沙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并据此得出了河口泥沙沉积... 在分析黄河河口泥沙输移和分布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分径流区域、径流潮汐区域和外海区域3个不同区域对黄河河口泥沙的输移和分布规律进行了系统探讨总结;利用实测资料对河口清水沟流路的泥沙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并据此得出了河口泥沙沉积分配的回归计算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沙 输移 分布 回归计算 黄河河口
下载PDF
小浪底工程修建对黄河河口淤积影响 被引量:3
16
作者 尤联元 《地理科学进展》 CSCD 2000年第2期142-149,共8页
本文在整理、分析黄河小浪底工程建成后 ,坝下游来水来沙条件变化的基础上 ,利用若干经验关系式 ,就小浪底工程修建后对黄河河口区清水沟流路的淤积特征和变化趋势进行了研究 ,得到了 :在小浪底水库初期蓄水拦沙运用阶段 ,淤积减少、河... 本文在整理、分析黄河小浪底工程建成后 ,坝下游来水来沙条件变化的基础上 ,利用若干经验关系式 ,就小浪底工程修建后对黄河河口区清水沟流路的淤积特征和变化趋势进行了研究 ,得到了 :在小浪底水库初期蓄水拦沙运用阶段 ,淤积减少、河口砂嘴发展速度变缓 ;在后期正常调水调沙运用阶段 ,淤积又有所恢复 ,河口砂嘴发展加快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河口 小浪底工程 淤积 河口砂嘴 泥纱
下载PDF
海洋生态重要性区域的内涵与识别方法研究——以黄河口为例 被引量:5
17
作者 傅明珠 张朝晖 +2 位作者 王宗灵 姜美洁 王炜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22-33,共12页
海洋生态环境目前正在承受来自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的巨大压力,急需必要的管理工具或决策支持系统来应对这些压力所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对海洋生境的分类识别是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基础和前提,海洋生态重要区识别作为一种客观、科学和... 海洋生态环境目前正在承受来自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的巨大压力,急需必要的管理工具或决策支持系统来应对这些压力所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对海洋生境的分类识别是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基础和前提,海洋生态重要区识别作为一种客观、科学和灵活的生境分类评估和选划方法,已被科学界和管理者广泛接受和认可。本文首先介绍了海洋生态重要区的概念内涵以及识别方法的研究进展,给出了海洋生态重要区的定义,之后以黄河口为例,初步建立了针对该区域的生态重要区识别标准和评价方法,对黄河口及邻近海区进行了生态重要性等级划分。本文是对生态重要区识别方法在我国近海的首次应用尝试,研究结果可为我国基于生态系统的海洋管理提供科学方法和工具,也可为其他区域的研究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生态重要区 内涵与识别方法 黄河口
下载PDF
黄河和长江沉积角闪石亲石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对比与物源辨识 被引量:2
18
作者 金秉福 党丽丽 +3 位作者 孔庆祥 王孟瑶 岳伟 樊水淼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49-165,共17页
为辨识黄河和长江入海沉积物中角闪石的物源差异,对采自黄河口段、长江口段以及废黄河口和苏北沿岸,共26个样点、38组粒度粗细不同的碎屑角闪石进行了矿物元素地球化学测试,获得了这些角闪石群体的50种常量和微量元素含量值。结果表明:... 为辨识黄河和长江入海沉积物中角闪石的物源差异,对采自黄河口段、长江口段以及废黄河口和苏北沿岸,共26个样点、38组粒度粗细不同的碎屑角闪石进行了矿物元素地球化学测试,获得了这些角闪石群体的50种常量和微量元素含量值。结果表明:不同粒级测量的同源角闪石元素含量除少数大离子活泼元素相对偏差较大之外,大部分元素含量差异性较小,说明来自黄河与长江角闪石的物源属性具有各自较一致共性,粒度效应不明显。两个河口的群体角闪石地球化学具有高Ca、Mg和低Na、K特征,大离子亲石微量元素Sr、Ba、Rb、Pb、Th、U元素与占据角闪石结构的A和B位的K、Na、Ca等常量元素类质同象广泛,这些大离子微量元素在同源样品内波动变异较大,在异源样品间具有中等至较大的均值差异。高场强亲石元素如Zr、Hf、Sc、Y、REE、Nb、Ta等,在角闪石结构中与占据C位的Fe、Mg、Al、Ti、Mn等常量元素之间进行复杂的类质同象替代,它们的含量相对稳定,同源样品内部变异较小,异源样品之间多种元素含量及其元素间的比值显示出较大的差异性,尤其是Be、Y、Zr、Hf和Sm含量以及Zr/Sc、Zr/Rb、Zr/Nb、Zr/Y、Y/Hf、K/Nb、Sc/Hf、Y/Nb、Rb/Hf等比值在黄河和长江角闪石中呈现集团式显著差异,可作为物源识别指标。多组元素比值散点图有明显定性识别河源矿物的功能,采用化学质量平衡法源解析,利用多种高场强微量元素含量值和最小二乘法计算,可实现物源的定量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闪石 亲石元素 物源识别 黄河口 长江口
下载PDF
黄河口潮滩泥沙絮凝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于上 谢卫明 +4 位作者 何青 王宪业 赵中豪 郭磊城 徐凡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99-110,共12页
本文基于现场观测的絮团粒径、悬沙浓度及水动力数据,研究了黄河口南部潮滩泥沙絮凝特征。研究发现,黄河口潮滩絮团粒径在25.42~264.44μm之间,平均为95.20μm。水体紊动对黄河口潮滩絮凝的影响存在差异,紊动对絮凝促进作用的上限约为G=... 本文基于现场观测的絮团粒径、悬沙浓度及水动力数据,研究了黄河口南部潮滩泥沙絮凝特征。研究发现,黄河口潮滩絮团粒径在25.42~264.44μm之间,平均为95.20μm。水体紊动对黄河口潮滩絮凝的影响存在差异,紊动对絮凝促进作用的上限约为G=3.76 s。紊动强度低于G时,紊动促进泥沙絮凝,絮团粒径随紊动加强而增大;反之水体紊动对絮凝主要起抑制作用,絮团粒径随紊动强度增大而减小。悬沙浓度对黄河口潮滩泥沙絮凝起抑制作用,同等紊动条件下高悬沙浓度对应的絮团粒径更小。黄河口潮滩絮团有效密度与粒径呈现负相关关系,沉速主要受粒径影响。本研究补充了对弱潮河口潮滩泥沙絮凝特性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沙 絮凝 潮滩 黄河口
下载PDF
PRIMARY FISH SURVEY IK THE HUANGHE RIVER ESTUARY 被引量:2
20
作者 杨纪明 王存信 《Chinese Journal of Oceanology and Limnology》 SCIE CAS CSCD 1993年第4期368-374,共7页
The survey in the, Huanghe River estuary indicated that the 85 fish species found there comprised three faunal elements: warm-water species (29.4%), warm-temperate species (55.3%) and cpld-temperate species. (15.3%). ... The survey in the, Huanghe River estuary indicated that the 85 fish species found there comprised three faunal elements: warm-water species (29.4%), warm-temperate species (55.3%) and cpld-temperate species. (15.3%). The seasonal changes of fish species, density and bipmass are obvious. The total biomass is highest (7699t) in August and lowest(489 t) in January. Setipinna taty has mean density of 9278 indiv/km2, and is the most important species constituting 25.5% of the total weight of fish caught. Trichiurus haumela was a dominant species in the 1950s, but no one was caught in this survey. There were obvious changes of the dominant fish species during the recent three decades. The demersal fish biomass has dropped greatly to only 1/10 in over 50 years since 19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ISH SURVEY BIOMASS huanghe river estuary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