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华按蚊偏嗜血行为的实验观察 被引量:6
1
作者 王海防 王怀位 +4 位作者 程鹏 郭秀霞 刘丽娟 张崇星 公茂庆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459-461,共3页
目的观察人饵或牛饵诱捕的野外中华按蚊经实验室传代后嗜血行为的变化。方法在山东省单县水稻种植区分别利用人饵和牛饵诱捕大量未吸血的中华按蚊雌蚊,带回实验室分别标记为人饵组和牛饵组,用小白鼠血常规饲养传代;在一大型温室内应用标... 目的观察人饵或牛饵诱捕的野外中华按蚊经实验室传代后嗜血行为的变化。方法在山东省单县水稻种植区分别利用人饵和牛饵诱捕大量未吸血的中华按蚊雌蚊,带回实验室分别标记为人饵组和牛饵组,用小白鼠血常规饲养传代;在一大型温室内应用标记-释放-重捕法对两组蚊虫的亲代、子1代、子25代的嗜血性分别进行实验观察。结果 3次检测的重捕率分别为39.02%(1 332/3 414)、37.97%(2 583/6 803)和30.55%(1 523/4 986)。中华按蚊野外种群人饵组和牛饵组亲代仍在人饵帐和牛饵帐被捕获的比例分别为54.07%(339/627)和58.01%(409/705)(χ2=19.42,P﹤0.01);子1代成蚊两组比例分别为51.03%(669/1 311)和55.11%(701/1 272)(χ2=9.75,P﹤0.01);子25代成蚊两组比例分别为51.98%(342/658)和52.37%(453/865)(χ2=2.82,P﹥0.05)。结论中华按蚊偏嗜人血或牛血的行为经实验室传25代后可能发生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按蚊 嗜血性 帐诱法 标记-释放-重捕法
下载PDF
嗜血习性同域分化的中华按蚊种群rDNA-ITS2序列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王海防 王怀位 +3 位作者 程鹏 郭秀霞 杨培培 公茂庆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CAS CSCD 2014年第5期526-530,共5页
目的探讨同域分布而嗜血习性不同的中华按蚊种群是否存在基于rDNA-ITS2序列差异的遗传分化。方法在中华按蚊密度高的自然村和按蚊孳生地之间,同时设人饵和牛饵帐通宵诱捕大量野外按蚊种群;经过形态鉴定分离两组中华按蚊,并带回实验室常... 目的探讨同域分布而嗜血习性不同的中华按蚊种群是否存在基于rDNA-ITS2序列差异的遗传分化。方法在中华按蚊密度高的自然村和按蚊孳生地之间,同时设人饵和牛饵帐通宵诱捕大量野外按蚊种群;经过形态鉴定分离两组中华按蚊,并带回实验室常规饲养。选择一温湿度适宜的大型封闭温室作为雌蚊标记-释放-重捕技术的场所,将以上人饵组和牛饵组中华按蚊分别经红色和黄色荧光粉标记后在温室的中间一起释放,同时在温室两端分别设人饵帐和牛饵帐再次诱捕(重捕)中华按蚊。将两次均被人饵帐和牛饵帐诱捕的中华按蚊雌蚊分成嗜人血组和嗜牛血组,带回实验室饲养传代,并分别饲以其蚊虫人血和牛血。两组中华按蚊的子1代雌蚊再次使用上述标记-释放-重捕技术,筛选嗜人血和嗜牛血的中华按蚊品系;并对该两品系的中华按蚊rDNA-ITS2基因进行PCR扩增测序比对。结果野外亲代嗜人血组中华按蚊人饵帐和牛饵帐的重诱捕比例分别为54.07%(339/627)和45.93%(288/627),嗜牛血组牛饵帐和人饵帐的重捕比例分别为58.01%(409/705)和41.99%(296/705),两组亲代嗜血习性均趋向选择原吸血宿主(χ2=19.42,P<0.01)。子1代嗜人血组中华按蚊人饵帐和牛饵帐的重捕比例分别为63.43%(765/1206)和36.57%(441/1206),嗜牛血组牛饵帐和人饵帐的重捕比例分别为68.22%(1039/1523)和31.78%(484/1523),两组蚊虫群体嗜血习性有更显著的选择原吸血宿主的特性(χ2=271.69,P<0.01),表现出遗传分化现象。但PCR扩增测序比对结果显示,两品系蚊虫的rDNAITS2基因碱基序列无差异,均为469 bp。结论嗜血习性不同的中华按蚊同域种群未发生基于rDNA-ITS2序列的遗传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按蚊 嗜血习性 RDNA-ITS2 遗传分化 标记-释放-重捕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