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6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眼科住院患者关怀护理体验的质性研究 被引量:17
1
作者 薛朝华 刘义兰 鲁才红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7年第12期79-82,共4页
目的了解眼科住院患者对人文关怀护理的感知,为完善眼科关怀护理提供参考。方法抽取11例眼科住院患者进行半结构式深度访谈,了解其对人文关怀护理行为的真实情感体验;采用Colaizzi分析方法对资料进行分析整理,提炼主题。结果细致周到、... 目的了解眼科住院患者对人文关怀护理的感知,为完善眼科关怀护理提供参考。方法抽取11例眼科住院患者进行半结构式深度访谈,了解其对人文关怀护理行为的真实情感体验;采用Colaizzi分析方法对资料进行分析整理,提炼主题。结果细致周到、暖心沟通、心理支持、解除病痛、保护隐私、操作熟练、专业指导和生活照顾被眼科患者认为是最具关怀性的8项护理行为。结论患者在眼科住院期间有良好的人文关怀护理体验。眼科患者为视觉障碍及心理敏感群体,将人文关怀贯穿治疗护理全程并不断完善是眼科护理人员的责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科病区 住院患者 关怀行为 心理体验 质性研究
下载PDF
农村居民就医行为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5
2
作者 贾清萍 甘筱青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5940-5942,共3页
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了农村居民就医行为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农村医院医疗技术水平对农村居民就医行为影响最大,农村就医方便性仅次于农村医院医疗技术水平,再次是农村医院医疗设备。农村医院医疗价格、农民年收入与农村居民就医行... 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了农村居民就医行为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农村医院医疗技术水平对农村居民就医行为影响最大,农村就医方便性仅次于农村医院医疗技术水平,再次是农村医院医疗设备。农村医院医疗价格、农民年收入与农村居民就医行为呈反相关。因此,解决农民"看病贵、看病难"问题,首要解决农村医院技术水平问题,其中农村就医方便性与农村医院医疗设备的先进性尤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居民 就医行为 LOGISTIC回归分析
下载PDF
住院患者参与医疗安全的态度和行为倾向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8
3
作者 张韶红 张斌渊 陆晔峰 《上海护理》 2012年第4期11-13,共3页
目的调查住院患者参与医疗安全的态度和行为倾向现状,为开展患者参与医疗安全提供思路与对策。方法选择2012年3-4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住院患者210例,采用自行设计的患者参与医疗安全调查问卷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回收有效... 目的调查住院患者参与医疗安全的态度和行为倾向现状,为开展患者参与医疗安全提供思路与对策。方法选择2012年3-4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住院患者210例,采用自行设计的患者参与医疗安全调查问卷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回收有效问卷202份,住院患者参与医疗安全态度平均得分(29.17±4.93)分。不同性别患者参与医疗安全态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和不同教育程度患者参与医疗安全的态度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遇到医护人员做检查、治疗和手术前未核对患者身份时,62.4%的患者选择直接提醒,19.8%的患者想提醒但怕引起反感;当发现医护人员操作不规范时,50.0%的患者选择直接提醒,28.7%的患者想提醒但怕引起反感。结论针对患者参与医疗安全态度积极且医疗安全相关知识缺乏的现状,医护人员应加强医疗信息交流,强化医护人员操作规范,以减少伤害,确保医疗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院患者 医疗安全 行为倾向 调查
下载PDF
高龄骨科住院患者预防静脉血栓的知识—信念—行为评分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7
4
作者 段秀伟 蒋萍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6期924-928,共5页
目的:分析高龄骨科住院患者预防静脉血栓的知识-信念-行为(KAP)评分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65岁以上骨科住院患者750例,采用调查问卷方法,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及KAP评分。对与KAP评分相关的因素行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筛选KAP的独立影响因素。... 目的:分析高龄骨科住院患者预防静脉血栓的知识-信念-行为(KAP)评分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65岁以上骨科住院患者750例,采用调查问卷方法,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及KAP评分。对与KAP评分相关的因素行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筛选KAP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高龄骨科住院患者预防静脉血栓的知识、信念和行为得分分别为(20.27±5.82)分、(32.21±4.96)分和(36.90±5.67)分。年龄越大,患者预防静脉血栓的知识、信念和行为评分越低(P<0.05);学历越高,知识、信念和行为评分越高(P<0.05);损伤部位为上肢关节、韧带,主要照顾者为护工,患者的知识、信念和行为评分较高(P<0.05);住院时间越长,患者的知识评分越高(P<0.05)。经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知识评分与年龄、学历和住院时间独立相关,信念评分、行为评分均与年龄、学历和损伤部位独立相关(均P<0.05)。结论:高龄骨科患者预防静脉血栓的知识了解较为欠缺,年龄和学历为影响患者KAP的重要因素,临床中应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提高患者的知识水平、预防意愿和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龄 骨科 住院患者 知识 信念 行为
下载PDF
大学生中医就医情况及对中医药现状认识情况调查 被引量:7
5
作者 王树林 李永平 俞科贤 《西部中医药》 2013年第9期50-52,共3页
目的:了解大学生的中医就医情况和对中医药发展状况的认识。方法: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对青海省某大学50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486份。结果:34.4%的调查对象以前看过中医,89.9%的调查对象以前用过中药;93.8%的调查对象认为应... 目的:了解大学生的中医就医情况和对中医药发展状况的认识。方法: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对青海省某大学50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486份。结果:34.4%的调查对象以前看过中医,89.9%的调查对象以前用过中药;93.8%的调查对象认为应大力发展中医药,84.8%的认为虚假宣传影响中医药发展,对中医药人才缺乏、支持力度小、群众基础薄弱等观点的认同较低,只有6位学生(1.2%)赞同废除中医。结论:大学生就医买药倾向于西医西药,且对目前中医药发展现状有着深刻的认识,中医机构和专业人士应加大对中医药的宣传和加强行业自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就医行为 大学生
下载PDF
护理人员对住院患者自杀预防知信行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张艳 胡德英 +2 位作者 许珂 滕芬 刘义兰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2期57-60,共4页
目的对护理人员住院患者自杀预防的知识、态度、行为水平进行现况调查,为开展护理人员自杀预防学习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自制护理人员对住院患者自杀预防知信行调查问卷,对445名护理人员进行调查。结果护理人员对住院患者自杀预防的知识... 目的对护理人员住院患者自杀预防的知识、态度、行为水平进行现况调查,为开展护理人员自杀预防学习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自制护理人员对住院患者自杀预防知信行调查问卷,对445名护理人员进行调查。结果护理人员对住院患者自杀预防的知识、态度、行为得分分别为(42.56±6.96)分、(30.02±4.31)分、(52.45±8.02)分,总分为(125.00±15.15)分。是否使用过心理评估量表、是否使用过自杀风险评估工具、是否参与患者自杀预防培训是护理人员自杀预防知信行的主要影响因素(均P<0.01)。结论护理人员对住院患者自杀预防知识态度行为总体呈中等偏上水平,管理者应当重视并针对护士开展自杀预防的培训学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人员 住院患者 自杀预防 知识 态度 行为 知信行
下载PDF
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用药行为的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肖杰华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第32期113-114,共2页
目的总结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的用药行为现状,并以此提出几点干预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心血管内科住院的206例患者临床资料,比较患者干预前后临床用药行为掌握情况。结果干预后,患者识别药物掌握率、用药时间掌握率、用药方法掌握率、配... 目的总结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的用药行为现状,并以此提出几点干预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心血管内科住院的206例患者临床资料,比较患者干预前后临床用药行为掌握情况。结果干预后,患者识别药物掌握率、用药时间掌握率、用药方法掌握率、配合用药掌握率明显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6例患者发生不良反应86例(41.75%),主要为腹泻、腹痛、消化不良、咽炎或鼻炎、胸闷、过敏反应、心律失常等。结论现阶段临床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仍普遍存在用药行为不规范,引起程度不一的用药不良反应,对此需重视加强此方面的干预工作,以期提升临床用药疗效与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 住院患者 用药行为 干预对策
下载PDF
综合医院住院患者抑郁情绪和自杀行为的系统化心理干预与效果 被引量:3
8
作者 陈健 《护理管理杂志》 2010年第4期277-278,共2页
目的探索系统化心理干预对降低住院患者抑郁情绪与自杀行为发生率的效果。方法应用抑郁自评量表、心理测量对300例住院患者进行较系统的早期识别抑郁情绪和心理危机,早期报告、及时心理疏导。结果 119例(39.67%)住院患者有不同程度的抑... 目的探索系统化心理干预对降低住院患者抑郁情绪与自杀行为发生率的效果。方法应用抑郁自评量表、心理测量对300例住院患者进行较系统的早期识别抑郁情绪和心理危机,早期报告、及时心理疏导。结果 119例(39.67%)住院患者有不同程度的抑郁情绪。通过开展心理疏导,患者在医院自杀率由2006年20.7/10万降至2009年零发生。结论系统化的心理干预可有效降低住院患者抑郁情绪和自杀意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院患者 抑郁情绪 自杀行为 心理疏导 心理危机干预
下载PDF
风险预测模型下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暴力行为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徐银锋 王芳 吴玲玲 《中国现代医生》 2023年第36期25-28,共4页
目的 探究基于风险预测模型管理模式在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8月至2022年8月在温州市第七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5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资料,选取334例患者,根据出院后外显攻击行为量表(modified overt agg... 目的 探究基于风险预测模型管理模式在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8月至2022年8月在温州市第七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5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资料,选取334例患者,根据出院后外显攻击行为量表(modified overt aggression scales, MOAS)评分分为105例暴力行为组和229例非暴力行为组。分析影响因素并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建立风险预测模型并对其中有暴力行为的166例患者进行验证,分析其临床预测价值。结果 暴力行为组患者的年龄、家庭经济状况、抚养方式、治疗状况、智力、住院方式、职业、既往暴力行为、妄想、精神症状和易激怒比例明显差于非暴力行为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Cox多因素分析,治疗状况、智力、住院方式、既往暴力行为、妄想、精神症状和易激怒为精神分裂症患者发生暴力行为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风险预测模型预测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暴力行为发生的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下面积为0.941(95%CI:0.051~0.142,P<0.05);预测暴力行为发生的临界值阳性率≥93.98%时,其特异性为0.915、敏感度为0.964。结论 以治疗状况、智力、住院方式、既往暴力行为、妄想、精神症状和易激怒为危险因素建立风险预测模型可有效预测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暴力行为的发生,且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度,对临床干预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预测模型 管理模式 住院精神分裂症 暴力行为 预测价值
下载PDF
前列腺增生住院患者患病行为及影响因素调查 被引量:2
10
作者 苏娅丽 许晓秋 +1 位作者 王慕兰 刘翠芳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3年第28期3501-3503,共3页
目的 了解前列腺增生住院患者患病行为状况及影响因素,以期更好地指导临床工作.方法 采用“患病行为问卷”,对105名前列腺增生住院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共发放调查问卷105份,回收有效问卷100份,有效回收率为95.2%.前列腺增生患者心... 目的 了解前列腺增生住院患者患病行为状况及影响因素,以期更好地指导临床工作.方法 采用“患病行为问卷”,对105名前列腺增生住院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共发放调查问卷105份,回收有效问卷100份,有效回收率为95.2%.前列腺增生患者心理取向、疾病确信和疑病指数得分分别为(1.66±1.01),(5.82±2.15),(5.82 ±2.47)分.43.0%的患者心理取向异常,39.0%的患者疾病确信因子异常,36.0%的患者疑病指数异常.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文化程度是心理取向的影响因素(P<0.05),自理程度以及是否合并其他慢性病是疾病确信的影响因素(P<0.05),锻炼频率是疑病指数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医护人员应加强疾病宣教,主动地帮助患者宣泄负性情绪,积极治疗.鼓励患者在能力范围内自理并循序渐进地进行适度锻炼,以减轻患者“患病感”,促进疾病康复,改善疾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增生 住院患者 患病行为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住院病人对护理行为关怀性评价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彭蕊红 《智慧健康》 2018年第29期32-33,36,共3页
目的探讨住院病人对护理行为关怀性评价效果。方法选取300例住院患者进行调查分析,选择修正关怀行为评价量表,针对不同科室的住院患者,包括内科、外科、妇科等,观察不同护理行为对患者关怀性的影响,以期为患者提供更加全面的护理。结果... 目的探讨住院病人对护理行为关怀性评价效果。方法选取300例住院患者进行调查分析,选择修正关怀行为评价量表,针对不同科室的住院患者,包括内科、外科、妇科等,观察不同护理行为对患者关怀性的影响,以期为患者提供更加全面的护理。结果关怀性较高的11项护理行为包括专业能力、态度谦和、重视程度高、尊重患者、应变能力强、全面护理能力合格、用药准时、熟练度高、健康宣教到位、情绪安抚方式合理、协助能力强;关怀性较低的5项护理行为包括房间整洁度、宣传安全知识、询问如何称呼患者、陪伴在患者床边、了解院外生活等类型;各项护理行为关怀性评价较为理想,其中,人道主义、利他主义价值观及信心树立评分相较于其他类型较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上针对住院患者关怀性护理的现状较为理想,可有效提升患者关怀度,优化临床护理质量,提供最大程度的关怀,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院患者 护理行为 关怀性
下载PDF
儿童故事对住院儿童术前焦虑及遵医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章处处 董彩梅 杨敏 《当代医学》 2022年第21期175-178,共4页
目的 研究儿童故事对住院儿童术前焦虑及遵医行为的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3—11月于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60例儿童作为研究对象,按病历号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操作,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30 min儿童... 目的 研究儿童故事对住院儿童术前焦虑及遵医行为的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3—11月于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60例儿童作为研究对象,按病历号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操作,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30 min儿童故事讲解。比较两组焦虑评分及遵医行为情况。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焦虑评分(8.20±4.63)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1.13±4.1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遵医行为优率为66.67%,高于对照组的2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遵医行为差率为6.67%,低于对照组的4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儿童故事可以有效减少儿童的术前焦虑,提升遵医行为,促使其较好的适应医院环境,提高住院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故事 住院儿童 术前 焦虑 遵医行为
下载PDF
住院患儿抽象颜色偏好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黄洋子 张新立 《社会心理科学》 2014年第10期45-48,共4页
目的:了解住院患儿颜色偏好特点,为患儿创建适合心理特点的住院休养环境提供依据。方法自制2组颜色卡片,采用对偶比较法对30名住院患儿进行了7种颜色的偏好研究。结果:1.30名住院患儿颜色偏好结果依次为:黄,蓝,橙,粉,绿,红,白。2.有无... 目的:了解住院患儿颜色偏好特点,为患儿创建适合心理特点的住院休养环境提供依据。方法自制2组颜色卡片,采用对偶比较法对30名住院患儿进行了7种颜色的偏好研究。结果:1.30名住院患儿颜色偏好结果依次为:黄,蓝,橙,粉,绿,红,白。2.有无白血病患儿颜色偏好顺序不同,红色与白色为两类患儿最不喜爱的颜色。3.不同性别患儿的颜色偏好顺序不同。结论了解住院患儿颜色偏好的特点对于充实相关理论,改善住院环境、提升护理质量、促进病人康复都具有一定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院患儿 颜色偏好 选择行为
下载PDF
自杀风险评估的分层护理对住院抑郁症患者自杀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温淑媛 毛忠珍 +2 位作者 李海燕 李素芳 邓红冬 《中国现代医生》 2021年第30期160-163,共4页
目的探讨自杀风险评估的分层护理对住院抑郁症患者自杀行为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期间收治的住院抑郁症患者7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39)与对照组(n=39),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进行干预,观察组患者... 目的探讨自杀风险评估的分层护理对住院抑郁症患者自杀行为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期间收治的住院抑郁症患者7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39)与对照组(n=39),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进行干预,观察组患者采用自杀风险评估分层护理进行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对自杀行为性质认识、态度等QSA评分情况、悲观厌世言行发生率及最终出现割脉、撞墙、自缢与服药等自杀行为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前QSA各项内容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均有所提升,而观察组患者评分提升幅度明显超过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发生厌世言行25例,发生率为64.1%,对照组发生37例,发生率为94.9%,观察组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患者割脉1例,撞墙2例,服药3例,自杀行为发生率为15.4%,对照组患者出现割脉3例,撞墙4例,自缢4例,服药7例,自杀发生率为46.2%,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为住院抑郁症患者提供自杀风险评估的分层护理干预,对患者自杀行为的影响较大,能够很大程度地稳定患者情绪,改变认识与认知,降低厌世言行及自杀行为的发生,具有很高的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杀风险评估 分层护理 住院抑郁症 自杀行为
下载PDF
住院患者跌倒预防知识和行为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21
15
作者 吴明 杨丽然 +7 位作者 胡雁 钱晓路 武佳琳 李可丁 吴金球 赵慧华 张林 周静 《护士进修杂志》 2013年第13期1163-1165,共3页
目的调查住院患者跌倒预防相关知识及行为的现况,分析其跌倒预防知识和行为方面存在的问题,为完善跌倒预防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四家三级综合性医院中202例住院患者进行调查。结果患者知识总分为(20.62±6.... 目的调查住院患者跌倒预防相关知识及行为的现况,分析其跌倒预防知识和行为方面存在的问题,为完善跌倒预防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四家三级综合性医院中202例住院患者进行调查。结果患者知识总分为(20.62±6.30)分(得分率62.48%),行为总分为(52.77±9.13)分(得分率65.15%),学历与其跌倒预防知识得分的差异有显著意义(F=6.250,P<0.01),使用与跌倒相关的药物与其跌倒预防知识(F=3.980,P<0.05)和行为(F=3.653,P<0.05)得分的差异有显著意义,跌倒预防知识和行为呈正相关(r=0.359,P<0.01)。结论护理人员应重视住院患者对跌倒预防相关知识的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健康教育,增进患者跌倒预防的健康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院患者 跌倒 预防 知识和行为
下载PDF
睡眠心理行为护理在老年冠心病住院失眠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7
16
作者 陈丽艳 夏朝云 《中国现代医生》 2017年第33期157-160,164,共5页
目的探讨睡眠心理行为护理在老年冠心病住院失眠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6月在我院治疗的老年冠心病合并失眠的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给予睡眠心理行为护... 目的探讨睡眠心理行为护理在老年冠心病住院失眠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6月在我院治疗的老年冠心病合并失眠的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给予睡眠心理行为护理。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医院应激量表、焦虑抑郁量表、医学应对方式问卷结果、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结果干预后,干预组入睡潜伏期短于对照组,实际睡眠时间长于对照组,睡眠效率高于对照组,总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住院应激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面对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回避及屈服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社会支持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焦虑抑郁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睡眠心理行为护理能够有效改善老年冠心病住院失眠患者的睡眠质量,舒缓患者焦虑抑郁情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冠心病 住院失眠 睡眠心理行为护理
下载PDF
健康信念模式对老年糖尿病多次住院患者遵医依从性的影响 被引量:10
17
作者 武瑛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8期1123-1125,共3页
目的:探讨健康信念模式对老年糖尿病多次住院患者遵医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择86例多次住院老年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采用健康信念模式进行健康教育。对比2组患者入院时、6个月后血糖及糖... 目的:探讨健康信念模式对老年糖尿病多次住院患者遵医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择86例多次住院老年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采用健康信念模式进行健康教育。对比2组患者入院时、6个月后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的控制情况及遵医依从性和再住院率。结果:2组患者6个月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遵医依从性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再住院率为37.2%,低于对照组的60.5%(P<0.05)。结论:应用健康信念模式对老年糖尿病多次住院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可提高其遵医依从性,增强治疗效果,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健康信念模式 多次住院 遵医依从性
下载PDF
叙事教育法对护生预防住院患者跌倒知识-信念-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10
18
作者 张铮 郎黎薇 +2 位作者 任琳 殷志雯 张璐 《护士进修杂志》 2017年第8期675-677,共3页
目的探讨叙事教育法对护生预防住院患者跌倒知识-信念-行为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2-11月在我院实习的79名高职实习护生按实习病房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40名,对照组39名。观察组采用叙事教育法对护生进行预防住院患者跌倒的相关培训,... 目的探讨叙事教育法对护生预防住院患者跌倒知识-信念-行为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2-11月在我院实习的79名高职实习护生按实习病房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40名,对照组39名。观察组采用叙事教育法对护生进行预防住院患者跌倒的相关培训,对照组采用常规授课法对护生进行预防住院患者跌倒的相关培训。运用自行设计的预防住院患者跌倒知识-信念-行为问卷,调查比较两组护生培训后的得分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生预防住院患者跌倒知识维度、信念维度和行为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叙事教育法有利于护生更好地理解与掌握跌倒的相关知识,树立预防跌倒的信念,从而在临床护理实践中实施良好的相关护理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院患者 跌倒 叙事教育 知识-信念-行为 护理
下载PDF
64例住院精神病患者外走行为分析与应对措施 被引量:5
19
作者 时德菊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3年第12期1778-1780,共3页
目的探讨住院精神病患者发生外走的临床特征、原因、方式及应对措施。方法对2006年5月—2012年3月在徐州市东方人民医院住院且有外走行为的64例精神病患者的病历进行了回顾性调查,总结了外走患者的一般临床特征、外走原因及外走形式,并... 目的探讨住院精神病患者发生外走的临床特征、原因、方式及应对措施。方法对2006年5月—2012年3月在徐州市东方人民医院住院且有外走行为的64例精神病患者的病历进行了回顾性调查,总结了外走患者的一般临床特征、外走原因及外走形式,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结果 64例发生外走行为的患者中,男性43例,女性21例,年龄在30岁以下者居多,其中诊断为精神分裂症者占68.75%;最常见的外走原因是牵挂家庭、工作、学业,最常见的外走形式是利用外出机会外走。结论应针对患者外走的原因、方式和特点,对住院精神病患者的外走行为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防范或杜绝住院精神病患者外走行为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病学 住院精神病患者 外走行为 应对措施
下载PDF
住院精神病患者假服药行为心态分析及护理对策 被引量:4
20
作者 丁春红 《系统医学》 2017年第1期108-110,共3页
目的分析住院精神病患者假服药行为的心态,探究护理对策。方法选择该院自2015年4月—2016年4月收治的存在假服药行为的73例精神疾病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下分析。结果 29例因无自知力,20例因药物不良反应,11例因妄想,8例因担心药... 目的分析住院精神病患者假服药行为的心态,探究护理对策。方法选择该院自2015年4月—2016年4月收治的存在假服药行为的73例精神疾病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下分析。结果 29例因无自知力,20例因药物不良反应,11例因妄想,8例因担心药物引起肥胖或刺激,5例患者企图积累药物自杀。护理前,直接拒绝服药(23/73)31.51%,巧用手段(50/73)68.49%,经过护理后,患者的服药依从性率为(70/73)95.89%,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者进行藏药的原因有缺乏自知力、存在被害妄想及企图自杀等,护理人员要及时了解他们的心理,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院精神病患者 假服药行为 护理对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