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9篇文章
< 1 2 2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科尔沁沙地植被恢复系列上群落演替与物种多样性的恢复动态 被引量:217
1
作者 张继义 赵哈林 +1 位作者 张铜会 赵学勇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86-92,共7页
通过对科尔沁沙地植被恢复系列上不同阶段的群落取样 ,研究了植被恢复过程中群落物种组成、物种多样性的变化过程。在演替时间分别为 1年、3年、5年、12年、2 0年和 30年的群落中 ,物种丰富度分别为 7、11、17、14、2 8和 30种 ,而物种... 通过对科尔沁沙地植被恢复系列上不同阶段的群落取样 ,研究了植被恢复过程中群落物种组成、物种多样性的变化过程。在演替时间分别为 1年、3年、5年、12年、2 0年和 30年的群落中 ,物种丰富度分别为 7、11、17、14、2 8和 30种 ,而物种多样性指数分别为 1.4 5 88、2 .6 10 0、3.10 84、1.6 96 8、3.7386、3.6 396。在生活型结构上 ,一年生植物的种类数量占绝对优势 ,但随着演替进展 ,多年生植物的种类数量增加且单种植物的优势度超过了一年生植物 ,表明多年生植物在群落功能维持中占据重要地位。随演替进展 ,来自不同科属的植物增加。藜科植物在演替过程中种类数量较为稳定 ,特别是在演替早期藜科植物占有很高的优势度。禾本科种类随演替进展不断增加 ,且在群落中的优势度逐渐上升。总体上 ,随演替进展群落种类组成与物种多样性增加 ,群落生态优势度下降 ,而均匀度增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尔沁沙地 植被恢复 群落 演替 物种多样性
下载PDF
科尔沁沙地植物群落恢复演替系列种群生态位动态特征 被引量:141
2
作者 张继义 赵哈林 +1 位作者 张铜会 赵学勇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2741-2746,共6页
以科尔沁沙地草地植被恢复过程不同阶段和不同演替时间的 6个群落类型的取样为对象 ,研究了植被恢复过程群落演替序列主要种群的生态位动态特征。结果表明 :演替过程每一群落类型优势种的作用明显 ,具有最大的生态位宽度。生态位宽度在... 以科尔沁沙地草地植被恢复过程不同阶段和不同演替时间的 6个群落类型的取样为对象 ,研究了植被恢复过程群落演替序列主要种群的生态位动态特征。结果表明 :演替过程每一群落类型优势种的作用明显 ,具有最大的生态位宽度。生态位宽度在演替序列的动态变化较好地对应着种群动态 ,生态位宽度是种群动态的一个间接测度。是种群在群落中的地位和作用的数量表达 ,能够较好地解释群落演替过程种群的环境适应性和资源利用能力。沙米、雾冰藜、狗尾草、差巴嘎蒿、猪毛菜、隐子草分别是演替时间为 1 a、3a、5 a、1 2 a、2 0 a和 30 a群落的优势种群。在群落演替序列较高的生态位重叠是适宜生境斑块化和空间异质性的结果 ,同时也反映了演替序列群落的过渡性质以及群落结构的不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尔沁沙地草地 植物群落 种群 生态位 动态特征 植被恢复 演替过程
下载PDF
科尔沁沙地东南部地区主要植物叶片性状及其相互关系 被引量:146
3
作者 刘金环 曾德慧 Don Koo Lee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921-925,共5页
选取科尔沁沙地东南部地区23种主要植物,将其划分成草本、灌木和乔木3种生长型,并分别测定其叶片鲜重(FW)、干重(DW)、叶干物质含量(DMC)、面积(AR)、比叶面积(SLA)和厚度(TH)等6项叶片性状因子。结果表明,草本植物的叶片性状比灌木和... 选取科尔沁沙地东南部地区23种主要植物,将其划分成草本、灌木和乔木3种生长型,并分别测定其叶片鲜重(FW)、干重(DW)、叶干物质含量(DMC)、面积(AR)、比叶面积(SLA)和厚度(TH)等6项叶片性状因子。结果表明,草本植物的叶片性状比灌木和乔木变异大;平均SLA和DMC草本<灌木<乔木,DW反之,而TH则没有明显的变化。方差分析发现,除DW和TH外,SLA和DMC在不同生长型中的变化显著,并且SLA与DMC呈显著负相关,说明SLA和DMC是在植物资源利用分类轴上划分植物种类的最佳变量。对于厚度,还需进一步进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叶面积 叶干物质含量 叶片厚度 科尔沁沙地
下载PDF
科尔沁沙地农田沙漠化演变中土壤颗粒分形特征 被引量:137
4
作者 苏永中 赵哈林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71-74,共4页
研究了科尔沁沙地农田沙漠化过程中土壤的粗粒化和养分的贫瘠化特征 ,土壤颗粒分形维数的变化特征 ,以及分形维数与土壤性状的关系。结果表明 :土壤沙粒含量越高 ,土壤分形维数越低 ,表征农田沙漠化程度越高 ;土壤颗粒分形维数与土壤有... 研究了科尔沁沙地农田沙漠化过程中土壤的粗粒化和养分的贫瘠化特征 ,土壤颗粒分形维数的变化特征 ,以及分形维数与土壤性状的关系。结果表明 :土壤沙粒含量越高 ,土壤分形维数越低 ,表征农田沙漠化程度越高 ;土壤颗粒分形维数与土壤有机 C、全 N、粘粉粒含量之间存在显著的线性关系。说明分形维数能很好地表征农田沙漠化演变中土壤结构和养分状况以及沙漠化的程度 ,可作为评价土壤沙漠化演变的一项综合性定量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性状 沙漠化 分形维数 科尔沁沙地
下载PDF
科尔沁沙地人工植被对土壤水分异质性的影响 被引量:83
5
作者 赵文智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13-119,共7页
选择植被状况基本相同而坡位不同的样地 ,坡向和坡度基本相同而植被类型不同的沙丘背风坡 (东南坡 )样线及沙丘上部样地 ,在生长期调查其土壤水分状况 ,探讨植被类型、坡位对沙地土壤水分状况及水分格局的影响。结果表明 :沙丘背风坡 (... 选择植被状况基本相同而坡位不同的样地 ,坡向和坡度基本相同而植被类型不同的沙丘背风坡 (东南坡 )样线及沙丘上部样地 ,在生长期调查其土壤水分状况 ,探讨植被类型、坡位对沙地土壤水分状况及水分格局的影响。结果表明 :沙丘背风坡 (东南坡 )人工植被土壤水分状况按差巴嘎蒿、杨树、樟子松的次序依次变差。以 0 5m为间隔取样分析表明沿沙丘下部到沙丘上部土壤水分状况有下降趋势。在水平格局上 ,樟子松林地土壤水分状况在0~ 8m ,杨树林地在 0~ 4m ,流动沙地在 0~ 9m的尺度上近似同质 ,随着空间距离的增加 ,异质性加强 ;差巴嘎蒿土壤水分状况在 0~ 4m的范围内异质性较高 ,4m以上近似同质。在垂直格局上 ,流沙在 0~ 60cm ,樟子松在 0~ 80cm ,差巴嘎蒿在 0~ 1 2 0cm的尺度上异质性很强 ,大于该尺度近似同质 ,而杨树林地在 0~ 30 0cm的范围内均有较强的异质性。无论水平格局或垂直格局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尔沁沙地 人工植被 土壤水分状况 土壤水分异质性
下载PDF
科尔沁沙地不同年代小叶锦鸡儿人工林植物群落特征及其土壤特性 被引量:83
6
作者 苏永中 赵哈林 +1 位作者 张铜会 李玉霖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93-100,共8页
研究了科尔沁沙地小叶锦鸡儿 (Caraganamicrophylla)人工固沙林在 0、5、13、2 1和 2 8年的一个时间序列上土壤理化性状和植物群落特征及其恢复动态。结果表明 :1)土壤肥力随着人工植被建立时间的延长而逐渐恢复 ,表现为土壤粘粉粒含量... 研究了科尔沁沙地小叶锦鸡儿 (Caraganamicrophylla)人工固沙林在 0、5、13、2 1和 2 8年的一个时间序列上土壤理化性状和植物群落特征及其恢复动态。结果表明 :1)土壤肥力随着人工植被建立时间的延长而逐渐恢复 ,表现为土壤粘粉粒含量、持水性能、土壤有机碳 (SOC)和全氮 (N)含量、潜在土壤呼吸在时间梯度上的增加 ,以及土壤容重和pH值的下降 ,0~ 5cm表层土壤的恢复显著高于 5~ 2 0cm土壤 ;2 )在人工植被建立和发育的早期阶段 (0~ 13年 ) ,土壤肥力恢复的速率明显高于群落后期的演替阶段 (13~ 2 8年 ) ;3)灌丛对土壤肥力有明显的富集效应 ,随着人工群落发育时间的延长 ,“肥岛”面积扩展 ,富集率降低 ;4 )随着土壤环境条件的改善 ,侵入的草本植物种类数量、植被盖度增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叶锦鸡儿 土壤性状 植物群落 恢复动态 科尔沁沙地 土壤肥力
下载PDF
科尔沁沙地黄柳和小叶锦鸡儿茎流及蒸腾特征 被引量:86
7
作者 岳广阳 张铜会 +3 位作者 赵哈林 牛丽 刘新平 黄刚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3205-3213,共9页
利用Dynamax茎流测量系统、Li-6400光合作用仪和自动气象站分别对科尔沁沙地两种灌木树种黄柳和小叶锦鸡儿的液流变化、蒸腾速率及其周围的环境因子进行检测.研究结果表明:(1)黄柳、小叶锦鸡儿茎干液流通量密度日变化趋势基本相同,... 利用Dynamax茎流测量系统、Li-6400光合作用仪和自动气象站分别对科尔沁沙地两种灌木树种黄柳和小叶锦鸡儿的液流变化、蒸腾速率及其周围的环境因子进行检测.研究结果表明:(1)黄柳、小叶锦鸡儿茎干液流通量密度日变化趋势基本相同,呈多峰曲线;液流启动时间分别为4:30、5:30,在13:00左右到达各自液流峰值,峰值大小为81.2~91.7mg/h、17.3~27.1mg/h,20:30降为最低,晚间均具有明显的液流活动现象.(2)灌木的茎流日变化曲线与蒸腾速率日变化曲线并不吻合,实验测得的叶片蒸腾速率不能同步反映茎干液流的动态变化特征;黄柳的叶片蒸腾速率和单枝蒸腾耗水量均大于小叶锦鸡儿,耐旱性相对较低.(3)黄柳、小叶锦鸡儿白天液流通量密度变化趋势与环境因子变化趋势相吻合.相关性分析表明,影响灌木液流变化的主要因子依次是太阳有效辐射、相对湿度、大气温度、风速、10cm和20cm土壤温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茎流 蒸腾速率 影响因子 黄柳 小叶锦鸡儿 科尔沁沙地
下载PDF
退化沙质草地开垦和封育对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64
8
作者 苏永中 赵哈林 文海燕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5-8,126,共5页
分析了退化沙质草地开垦耕种2年和围封恢复5年后土壤理化性状的特征和变化。结果表明:(1)开垦后2年的耕作,使0~15cm耕作层<0.1mm细颗粒组分下降了23.8%,其中0~2.5cm表层和2.5~7.5cm亚表层0.1~0.05mm的细沙损失了38.1%和27.0%,土... 分析了退化沙质草地开垦耕种2年和围封恢复5年后土壤理化性状的特征和变化。结果表明:(1)开垦后2年的耕作,使0~15cm耕作层<0.1mm细颗粒组分下降了23.8%,其中0~2.5cm表层和2.5~7.5cm亚表层0.1~0.05mm的细沙损失了38.1%和27.0%,土壤的粗粒化程度已接近于流沙;土壤有机碳、全氮、全磷分别下降了38.4%,28.0%和18.4%,下降幅度随土层深度而减小。(2)围封恢复5年后,粒级分布的变化仅发生在0~2.5cm的表层土壤,极细沙(0.1~0.05mm)、粉粒(0.05~0.002mm)和粘粒(<0.002mm)含量分别提高了43.1%,11.1%和32.5%;土壤有机碳和氮磷养分的显著提高发生在0~2.5cm表层和2.5~7.5cm亚表层,7.5cm土层以下没有变化。(3)草地开垦引发了强烈的风蚀作用,使富含营养的细微颗粒吹蚀,导致有机碳和氮磷养分的损失;采取围封措施后,植被的恢复对土壤养分产生明显的截存和保护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化沙质草地 开垦 封育 土壤理化性状 科尔泌沙地
下载PDF
科尔沁沙地草地植被恢复演替进程中群落优势种群空间分布格局研究 被引量:62
9
作者 张继义 赵哈林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6,共6页
通过对处于流动沙地、半固定沙地和固定沙地等不同恢复演替阶段的群落的取样调查 ,研究了科尔沁沙地草地植被恢复进程中群落优势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动态变化。运用扩散系数、聚集指数、平均拥挤度、聚块性指数、Green指数、聚集强度... 通过对处于流动沙地、半固定沙地和固定沙地等不同恢复演替阶段的群落的取样调查 ,研究了科尔沁沙地草地植被恢复进程中群落优势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动态变化。运用扩散系数、聚集指数、平均拥挤度、聚块性指数、Green指数、聚集强度、Poisson分布和负二项分布的 χ2 拟合检验等 7项指标 ,对群落优势种群的分布格局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大多数物种的空间分布呈显著的聚集分布。在演替进程中种群格局强度的变化和群落总体聚集程度的变化与种群动态和群落结构的空间异质性相对应 ,较高的聚集程度是种群分布斑块化和群落结构的空间异质性的反映 ,随着演替进展 ,优势种的种群数量扩展 ,但种群分布的聚集强度下降 ,群落结构的空间异质性降低。在 7种测定分布格局的指标中 ,聚块性指数、Green指数和聚集强度是无量纲的指标 ,其大小不受种群大小的影响 ,其变化可以较好地指示格局强度本身的变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尔沁沙地 恢复演替 草地 群落 空间格局
下载PDF
科尔沁沙地沙漠化的几个问题──以南部地区为例 被引量:68
10
作者 董光荣 金炯 +2 位作者 李保生 高尚玉 邵亚军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1-9,共9页
根据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认为本区土地沙漠化形成时代至少始于早中更新世,其发展模式为非沙漠化环境与沙漠环境之间的正逆交替过程。其生物气候带分别经历过干冷多风的干草原、荒漠草原和温暖湿润或温凉稍湿的森林草原、疏林草原的多... 根据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认为本区土地沙漠化形成时代至少始于早中更新世,其发展模式为非沙漠化环境与沙漠环境之间的正逆交替过程。其生物气候带分别经历过干冷多风的干草原、荒漠草原和温暖湿润或温凉稍湿的森林草原、疏林草原的多次变更。土地沙漠化和生物气候带的这种变化与全球气候波动引起的我国北方生物气候带水平摆动相吻合。因此,该区土地沙漠化的发展趋势将主要取决于当今全球气候波动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尔沁沙地 成因 土地 沙漠化
下载PDF
科尔沁沙地围封草地种子库特征 被引量:58
11
作者 赵文智 白四明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204-208,共5页
科尔沁沙地自由放牧草地围封7a后土壤种子库中植物种类有25种,其中一、二年生植物 19种。土壤种子库密度 3314粒· m-2,其中,黄蒿(Artemisia scoparia)、狗尾草(Setaria viridi... 科尔沁沙地自由放牧草地围封7a后土壤种子库中植物种类有25种,其中一、二年生植物 19种。土壤种子库密度 3314粒· m-2,其中,黄蒿(Artemisia scoparia)、狗尾草(Setaria viridis)、三芒草(Aristida adscensinis)等一年生植物种子占总数的95.3%,而多年生植物仅占4.7%。若以单子叶和双子叶植物统计,单子叶植物种子数占14%,双子叶植物的种子数占86%,其中豆科植物仅占2.4%。土壤种子库植物的种子数与其相应植物在植被中出现频率有明显的相关性。从种子库组成分析,围封7a的草地植被维持在黄蒿-杂类草混合植被阶段。围封草地对农牧生产方式转换频繁的科尔沁沙地草地植被恢复起着“种子岛”作用,它们的存在可以缩短周围被干扰草地恢复的时间,应该加强围封草地的管理利用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尔沁沙地 围封草地 种子库 管理 利用 植物群落 草地恢复
下载PDF
试论科尔沁沙地的形成与演变 被引量:67
12
作者 裘善文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317-328,共12页
本文对科尔沁沙地的基本特征、形成时代和演变规律进行了分析论证,最后提出了改造利用意见.
关键词 沙地 沙漠化 科尔沁
下载PDF
科尔沁沙地沙漠化时空演变及其景观格局——以内蒙古自治区奈曼旗为例 被引量:63
13
作者 段翰晨 王涛 +2 位作者 薛娴 郭坚 文星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917-928,共12页
利用1975年MSS影像,1992年、2006年、2010年TM影像和1999年ETM+影像等5个时期遥感影像为数据源,提取奈曼旗35年来沙漠化土地动态变化信息,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区域沙漠化土地景观格局时空演变特征,旨在为科尔沁地区沙漠化治理和区域生... 利用1975年MSS影像,1992年、2006年、2010年TM影像和1999年ETM+影像等5个时期遥感影像为数据源,提取奈曼旗35年来沙漠化土地动态变化信息,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区域沙漠化土地景观格局时空演变特征,旨在为科尔沁地区沙漠化治理和区域生态环境恢复与重建提供参考。结果表明:(1)35年来,奈曼旗沙漠化土地面积总体呈逆转的趋势,沙漠化总面积减少了123.43km2,沙漠化土地主要经历了先增加后减少的过程;(2)景观格局呈波动性变化,1999年以前,景观形状指数和多样性指数增加,蔓延度和聚集度减小,破碎化程度加强,沙漠化程度上升,沙漠化主导类型为中度和重度沙漠化,1999年以后破碎化程度变弱,沙漠化程度明显下降,沙漠化主导类型转变为中度和轻度沙漠化;(3)1975-2010年间轻度和中度沙漠化土地重心迁移最为明显,轻度沙漠化土地重心向东北方向偏移了6.35km,中度沙漠化土地重心向西南方向偏移了7.24k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尔沁沙地 沙漠化 景观格局 奈曼旗
原文传递
沙化草地土壤碳氮磷化学计量特征及其对植被生产力和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61
14
作者 宁志英 李玉霖 +2 位作者 杨红玲 张子谦 张建鹏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3537-3546,共10页
沙化草地土壤碳(C)、氮(N)、磷(P)化学计量特征及其对植被生产力与多样性的影响对于认识草地沙漠化过程中土壤与植被的互馈关系,以及沙漠化发展的生态学机理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对科尔沁沙地75个沙化样地的野外调查,研究了科尔沁沙地... 沙化草地土壤碳(C)、氮(N)、磷(P)化学计量特征及其对植被生产力与多样性的影响对于认识草地沙漠化过程中土壤与植被的互馈关系,以及沙漠化发展的生态学机理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对科尔沁沙地75个沙化样地的野外调查,研究了科尔沁沙地不同程度沙化草地的表层土壤C、N、P化学计量特征及其与生产力和多样性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1)科尔沁沙地沙化草地表层土壤具有较低的有机C、全N、全P含量及C∶N、N∶P和C∶P,平均值分别为1.39mg/g、0.117mg/g、0.079mg/g和7.50、2.22、16.91;草地沙漠化过程中,土壤有机C、全N、全P含量显著降低的同时,C∶N、N∶P和C∶P亦显著降低,表明土壤有机C、全N、全P在沙漠化过程中的损失是不同步的;2)科尔沁沙地沙化草地表层土壤有机C、全N、全P元素间均呈显著正相关,具有一定的耦合关系,且土壤有机C和全P间的耦合关系不随沙漠化的发展而发生改变;3)草地沙化过程中,土壤养分的损失限制着草地生产力,而土壤N∶P较全N、全P含量更能反映土壤养分对生产力的限制作用;4)沙化草地土壤全N含量与物种丰富度间具有显著正相关关系,而土壤全P含量与其无显著相关性;多样性指数与全N、全P含量间均具有显著正相关关系;相对于土壤全N、全P含量,N∶P能更好地反映养分平衡对物种多样性的影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尔沁沙地 生态化学计量学 土壤 生产力 物种多样性
下载PDF
科尔沁沙地植被恢复演替进程中群落土壤种子库研究 被引量:53
15
作者 赵丽娅 李兆华 +1 位作者 李锋瑞 赵哈林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3204-3211,共8页
研究了科尔沁沙地植被恢复演替进程中各群落土壤种子库种类组成、密度以及物种多样性等特征.主要结论是:①科尔沁沙地植被退化后的恢复演替是一种次生的中途恢复演替.演替各阶段土壤种子库密度为流动沙丘<半流动沙丘<固定沙丘,从流动... 研究了科尔沁沙地植被恢复演替进程中各群落土壤种子库种类组成、密度以及物种多样性等特征.主要结论是:①科尔沁沙地植被退化后的恢复演替是一种次生的中途恢复演替.演替各阶段土壤种子库密度为流动沙丘<半流动沙丘<固定沙丘,从流动到半流动沙丘阶段,土壤种子库密度平均增加了709%;从半流动到固定沙丘阶段,土壤种子库密度平均增加了393%.从流动到半流动沙丘阶段是土壤种子库密度的快速增长期.②植被恢复演替过程中,土壤种子库组成均以1年生草本植物为主(优势度为60.40%~91.83%),到演替中后期阶段,多年生草本植物的种类有所增加,但其所占比例仍很小.③演替各阶段群落种子库物种多样性指数分别为0.6616、0.7736、0.7281、1.0939、1.0648和0.9682,可见种子库物种多样性最高的群落并非是演替历史最大的群落.④恢复演替系列各阶段土壤种子库间的相似性系数都较大,在0.368~1.000范围之内,任一群落总是与其下一阶段最邻近的群落具有最高的相似性系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尔沁沙地 植被恢复 演替 土壤种子库
下载PDF
土壤温度和水分对不同类型沙丘土壤呼吸的影响 被引量:52
16
作者 李玉强 赵哈林 +2 位作者 赵学勇 张铜会 移小勇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54-158,共5页
通过实验室土壤培养试验,测定了不同土壤温度(8,18,28,38℃)和含水量对科尔沁退化沙质草地不同生境(流动沙丘,半固定沙丘和固定沙丘)土壤呼吸的影响。结果表明,在8~38℃范围内,土壤呼吸速率与温度呈正相关。在含水量为田间... 通过实验室土壤培养试验,测定了不同土壤温度(8,18,28,38℃)和含水量对科尔沁退化沙质草地不同生境(流动沙丘,半固定沙丘和固定沙丘)土壤呼吸的影响。结果表明,在8~38℃范围内,土壤呼吸速率与温度呈正相关。在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WFC)的5%~65%范围内,3种类型的土壤呼吸速率随含水量的增加而升高,当超过该范围时,流动沙丘的土壤呼吸速率仍呈上升趋势,而38℃培养条件下的半固定沙丘和18-38℃下的固定沙丘的土壤呼吸速率呈下降趋势。土壤温度和水分对土壤呼吸作用存在明显的交互效应,不同类型沙化土壤呼吸作用强弱存在显著差异。温度系数Q10值随含水量的变化为:流动沙丘L90~2.15,半固定沙丘1.80~2.13,固定沙丘1.82~2.1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温度 土壤含水量 土壤呼吸速率 科尔沁沙地 Q10
下载PDF
近15年科尔沁沙地及其周围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被引量:40
17
作者 张永民 赵士洞 《自然资源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74-181,T004,共9页
利用2期土地利用图形数据对科尔沁沙地及其周围地区的土地利用变化进行分析发现:1985~2000年该地区耕地增加15.34%,林地增加2.48%,草地减少6.28%,水域减少7.72%,城乡工矿居民用地增加1.99%,未利用地减少4.04%;其中草地向耕地转化的面... 利用2期土地利用图形数据对科尔沁沙地及其周围地区的土地利用变化进行分析发现:1985~2000年该地区耕地增加15.34%,林地增加2.48%,草地减少6.28%,水域减少7.72%,城乡工矿居民用地增加1.99%,未利用地减少4.04%;其中草地向耕地转化的面积最大,为4932.00km2,占全区土地利用变化总面积的63.85%,转化的空间分布呈现出向科尔沁沙地边沿及其外围扩展的态势。经相关分析及文献调研得知,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是研究地区耕地增加、进而导致系列土地利用变化的根本原因;此外,土地开发和生态环境保护等宏观政策也是影响区域土地利用变的重要人文驱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尔沁沙地 周围地区 土地利用变化 人文驱动力
下载PDF
中国东北科尔沁沙地两种建群植物的抗旱机理 被引量:32
18
作者 周海燕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51-55,共5页
在土壤田间持水和干旱胁迫条件下 ,对冷蒿和差巴嘎蒿的多个抗旱性生理指标进行了测定 ,结果表明 :1、在两种土壤水分状况下 ,冷蒿的水势低于差巴嘎蒿 ,水分相对亏缺、束缚水含量、束缚水与自由水比值、综合抗旱性指数均明显高于差巴嘎... 在土壤田间持水和干旱胁迫条件下 ,对冷蒿和差巴嘎蒿的多个抗旱性生理指标进行了测定 ,结果表明 :1、在两种土壤水分状况下 ,冷蒿的水势低于差巴嘎蒿 ,水分相对亏缺、束缚水含量、束缚水与自由水比值、综合抗旱性指数均明显高于差巴嘎蒿 ,且胁迫前后冷蒿上述指标的变化幅度高于差巴嘎蒿。 2、土壤田间持水量条件下冷蒿干物质累积量、硝态氮含量和硝酸还原酶活性高于差巴嘎蒿 ,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和叶绿素含量低于差巴嘎蒿。水分胁迫发生时 ,冷蒿蛋白质降解的幅度高于差嘎蒿 ;冷蒿体内脯氨酸的累积量可达胁迫前的 8.2倍 ,差巴嘎蒿只达原来的 2 .2倍 ;冷蒿可溶性糖含量达胁迫前的 1 .2 9倍 ,差巴嘎蒿只达胁迫前的 0 .3 7倍 ;胁迫条件下冷蒿的叶绿素含量高于差巴嘎蒿。 3、严酷的沙区环境条件下 ,冷蒿在一日内各时刻的蒸腾速率和水势均低于差巴嘎蒿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尔沁沙地 建群植物 抗旱性 机理
下载PDF
基于RS与GIS的科尔沁沙地沙漠化时空演变 被引量:49
19
作者 段翰晨 王涛 +2 位作者 薛娴 孙家欢 杨林海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470-477,共8页
以2000年ETM+影像、2005年和2010年TM影像为数据源,在遥感(RS)与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的支持下,通过人机交互解译,对科尔沁沙地的沙漠化土地分布状况及其动态变化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①2000—2010年研究区沙漠化土地总体呈逆转... 以2000年ETM+影像、2005年和2010年TM影像为数据源,在遥感(RS)与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的支持下,通过人机交互解译,对科尔沁沙地的沙漠化土地分布状况及其动态变化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①2000—2010年研究区沙漠化土地总体呈逆转的趋势,且从严重沙漠化土地向轻度沙漠化土地逐级逆转,沙漠化土地总面积从2000年的31 762.11km2减少到2010年的30 198.87km2,净减少量1 563.24km2,减少速率为156.32km2.a-1。从沙漠化类型来看,除轻度沙漠化土地增加外,其他类型沙漠化土地面积均明显下降;②2000—2010年沙漠化土地持续逆转区域主要集中分布在治理强度较大的奈曼旗、库伦旗和扎鲁特旗;③严重沙漠化土地比较稳定,中度和轻度沙漠化土地重心空间迁移比较明显,2000—2010年中度沙漠化土地重心向西北方向移动23.65km,轻度沙漠化土地重心向南移动19.31k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尔沁沙地 沙漠化 时空演变 逆转 重心迁移
原文传递
科尔沁沙地荒漠化土地初析 被引量:39
20
作者 邹受益 张景龙 +1 位作者 冯政夫 王玉霞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76-78,共3页
应用 1996年TM卫星影像资料得出 ,科尔沁沙地中心地区荒漠化土地占总土地面积的 34 0 2 % ,以风蚀荒漠化土地为主。各种荒漠化土地在 14个旗 (县 )的分布不同 ,按严重程度划分为重度荒漠化地区、中度荒漠化地区和轻度荒漠化地区。对历... 应用 1996年TM卫星影像资料得出 ,科尔沁沙地中心地区荒漠化土地占总土地面积的 34 0 2 % ,以风蚀荒漠化土地为主。各种荒漠化土地在 14个旗 (县 )的分布不同 ,按严重程度划分为重度荒漠化地区、中度荒漠化地区和轻度荒漠化地区。对历史时期和近期的分析表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尔沁沙地 荒漠化 分级 分布 风蚀 过度开垦 土地 成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