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湿热岩溶山区人居环境适宜性评价——以广西红水河流域为例 被引量:3
1
作者 李史干 周慧杰 +2 位作者 朱杰 吴燕婷 周强 《绿色科技》 2017年第24期87-91,共5页
基于广西红水河流域DEM数据,利用ARCGIS软件,采用窗口分析和空间分析模块中的邻域分析工具,提取了广西红水河流域地形起伏度,从海拔高度和面积比例方面分析了该流域地形起伏度的空间分布特征,并利用SPSS软件中的回归分析法对广西红水河... 基于广西红水河流域DEM数据,利用ARCGIS软件,采用窗口分析和空间分析模块中的邻域分析工具,提取了广西红水河流域地形起伏度,从海拔高度和面积比例方面分析了该流域地形起伏度的空间分布特征,并利用SPSS软件中的回归分析法对广西红水河流域各地区平均人口密度与平均地形起伏度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最后对广西红水河流域人居环境地形适宜性进行了评价和分级。结果表明:广西红水河流域的地形起伏度介于0~2.42之间,并呈现由东南向西北递减的空间特征,高值区主要分布在红水河上游的乐业和凌云县,低值主要分布在红水河下游等地区;广西红水河流域各地区平均人口密度与其平均地形起伏度存在一定的负相关关系,流域人居环境地形适宜程度整体表现为由东南向西北递减的态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形起伏度 人居环境 适宜性评价 湿热岩溶山区 广西红水河流域
下载PDF
湿热岩溶山区植被覆盖度与地形因子的相关性研究--以广西红水河流域为例 被引量:1
2
作者 李史干 周慧杰 +4 位作者 朱杰 吴燕婷 周强 刘云东 姜宁 《湖南农业科学》 2018年第1期55-59,共5页
以广西红水河流域为例,综合运用GIS和RS技术,采集2005、2010和2015年的MODIS Aqua 16 d NDVI合成数据,监测湿热岩溶山区植被覆盖度动态变化。利用GDEMDEM 30 M分辨率数字高程数据,获得广西红水河流域高程、坡度以及地形起伏度等地形因... 以广西红水河流域为例,综合运用GIS和RS技术,采集2005、2010和2015年的MODIS Aqua 16 d NDVI合成数据,监测湿热岩溶山区植被覆盖度动态变化。利用GDEMDEM 30 M分辨率数字高程数据,获得广西红水河流域高程、坡度以及地形起伏度等地形因子数据,综合分析植被覆盖度与地形因子的相关性,以期为湿热岩溶山区植被恢复和生态建设提供依据。结果表明:高植被覆盖度在高程为500~750 m的区域达到最大值;当坡度大于6°,高植被覆盖度快速增加,变化趋势显著,而在2010年后趋势变缓慢;当地形起伏度小于0.25时,各等级植被覆盖度占比差异不大,但当地形起伏度大于0.25,高植被覆盖度成为主体,其他各级植被覆盖度所占面积比例逐渐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覆盖度 地形因子 相关性 广西红水河流域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