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FLO-2D模型的红椿沟泥石流工程治理效果研究
被引量:
12
1
作者
杜雪剑
孙书勤
+1 位作者
赵峥
覃亮
《地球与环境》
CAS
CSCD
2016年第3期376-381,共6页
汶川地震带来了众多地质灾害,给当地灾民造成了严重的生命和财产损失。为了更好地预防地质灾害的发生,保护灾后重建成果,对地质灾害防护工程的效果分析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文章选取了汶川红椿沟流域中的甘溪铺沟、大水沟、新店子沟3条...
汶川地震带来了众多地质灾害,给当地灾民造成了严重的生命和财产损失。为了更好地预防地质灾害的发生,保护灾后重建成果,对地质灾害防护工程的效果分析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文章选取了汶川红椿沟流域中的甘溪铺沟、大水沟、新店子沟3条泥石流沟为研究对象,采用二维流变模型FLO-2D,经连续方程与运动方程,结合网络化的数字高程模型,通过DEM在ArcGIS中转换为ASCII格式输入至FLO-2D软件中,建立流域模型,分析计算出红椿沟泥石流沟在工程治理条件下,遭遇50、100年一遇暴雨时,泥石流冲出物的堆积深度和流动速度。通过计算机数值模拟方法对治理效果进行分析研究,从而确定工程治理效果和进一步的工作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LO-2D
红椿沟
流域模型
堆积深度
流动速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震区泥石流淤埋强度评价——以红椿沟为例
被引量:
4
2
作者
韩用顺
孔亚平
+3 位作者
王云
钱宁
黄鹏
韩军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01-207,共7页
泥石流灾害是震后危害最大的次生山地灾害,已成为山区防灾减灾和制约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快速科学地计算震后泥石流淤埋强度和宽度,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淤埋强度评估,对灾后重大工程选址重建和保障公共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以震区...
泥石流灾害是震后危害最大的次生山地灾害,已成为山区防灾减灾和制约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快速科学地计算震后泥石流淤埋强度和宽度,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淤埋强度评估,对灾后重大工程选址重建和保障公共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以震区汶川县映秀镇红椿沟泥石流为研究对象,在野外考察、试验研究和计算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泥石流淤埋厚度、宽度和强度评估模型,进行红椿沟泥石流淤埋强度评估。研究表明:(1)红椿沟泥石流淤埋厚度评估结果为11.07 m,实测结果为10.5 m,绝对误差为+0.57 m、相对误差5.1%;(2)泥石流淤埋宽度评估结果为174.66 m,实测结果为180.3 m,绝对误差为-5.64 m、相对误差3.2%;(3)泥石流淤埋强度指数为4.6,为极高强度,具有极高的冲淤能力和危险性;(4)建立的评估模型具有较高的精度,但还需要在野外考察和实验分析的基础上,对重要参数作进一步的修正。研究结果为震区都汶公路及其跨沟桥梁设计施工和防治工程优化设计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石流
预埋厚度与宽度计算
预埋强度评估
红椿沟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汶川地震驱动的隆升、剥蚀作用与龙门山地貌生长——以映秀红椿沟为例
被引量:
3
3
作者
李勇
周荣军
+7 位作者
赵国华
李海兵
苏德辰
丁海容
颜照坤
闫亮
云锟
马超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5-17,共13页
汶川(Ms 8.0)地震驱动的构造抬升作用和滑坡、泥石流剥蚀作用如何影响龙门山的地貌生长是目前争论的焦点。作者以位于汶川地震震中位置的映秀红椿沟泥石流为例,利用野外实测资料、航片和数字高程资料,开展了红椿沟流域汶川地震驱动的构...
汶川(Ms 8.0)地震驱动的构造抬升作用和滑坡、泥石流剥蚀作用如何影响龙门山的地貌生长是目前争论的焦点。作者以位于汶川地震震中位置的映秀红椿沟泥石流为例,利用野外实测资料、航片和数字高程资料,开展了红椿沟流域汶川地震驱动的构造抬升与滑坡、泥石流的表面侵蚀过程及其对龙门山地貌生长约束方面的定量研究,获得以下初步认识:(1)红椿沟位于汶川地震震中区的高山峡谷,发震断裂——北川断裂从该沟切过。(2)汶川地震触发的同震滑坡体积达3.800 1×106 m3,是震前滑坡量的3倍。(3)2010-08-13和2010-08-18强降雨形成的震后泥石流体积为0.705×106 m3,表明震后强降雨使同震滑坡量的20%转化为泥石流。(4)红椿沟泥石流将0.485×106 m3固体物质输入岷江河道(主河),导致河道变窄、河床升高、河床比降增大。(5)冲入河道量与同震滑坡量之间的转化率约为13%,冲入河道量与泥石流量之间的转化率为70%。(6)在红椿沟流域同震的滑坡体积(3.800 1×106 m3)小于同震的构造抬升体积(6.67×106 m3),仅有约57%的构造抬升量转化为滑坡量,表明以逆冲-走滑作用为特征的汶川地震所导致的构造抬升量大于滑坡量,将使龙门山地貌产生新的抬升和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汶川地震
构造抬升
同震滑坡
震后泥石流
沉积通量
山脉生长
红椿沟
岷江
龙门山
青藏高原东缘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强度理论的单沟泥石流风险评估
被引量:
2
4
作者
徐继维
张茂省
+2 位作者
范仲杰
贾俊
高波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45-149,共5页
以陕西省商洛市山阳县红椿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定量计算和数据归一化处理的方法,提出强度指数的概念,对泥石流风险计算公式进行了拓展,使其可以表征泥石流规模及可能破坏能力。同时对不同降雨条件下的红椿沟泥石流风险进行了评估。研究...
以陕西省商洛市山阳县红椿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定量计算和数据归一化处理的方法,提出强度指数的概念,对泥石流风险计算公式进行了拓展,使其可以表征泥石流规模及可能破坏能力。同时对不同降雨条件下的红椿沟泥石流风险进行了评估。研究表明,6h降雨量达到198.4mm及以上时红椿沟发生泥石流的概率为100%。日降雨量r=37.19mm,泥石流风险低;r=64.34mm,泥石流风险中;r=104.94mm,泥石流风险高;r=282.74mm,泥石流风险很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石流
强度指数
危险性
风险
红椿沟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FLO-2D模型的红椿沟泥石流工程治理效果研究
被引量:
12
1
作者
杜雪剑
孙书勤
赵峥
覃亮
机构
成都理工大学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
成都水文地质工程地质中心
出处
《地球与环境》
CAS
CSCD
2016年第3期376-381,共6页
文摘
汶川地震带来了众多地质灾害,给当地灾民造成了严重的生命和财产损失。为了更好地预防地质灾害的发生,保护灾后重建成果,对地质灾害防护工程的效果分析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文章选取了汶川红椿沟流域中的甘溪铺沟、大水沟、新店子沟3条泥石流沟为研究对象,采用二维流变模型FLO-2D,经连续方程与运动方程,结合网络化的数字高程模型,通过DEM在ArcGIS中转换为ASCII格式输入至FLO-2D软件中,建立流域模型,分析计算出红椿沟泥石流沟在工程治理条件下,遭遇50、100年一遇暴雨时,泥石流冲出物的堆积深度和流动速度。通过计算机数值模拟方法对治理效果进行分析研究,从而确定工程治理效果和进一步的工作方法。
关键词
FLO-2D
红椿沟
流域模型
堆积深度
流动速度
Keywords
Flo-2D
hongchun
gully
watershed
model
accumulation
depth
flow
velocity
分类号
P694 [天文地球—地质学]
X45 [环境科学与工程—灾害防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震区泥石流淤埋强度评价——以红椿沟为例
被引量:
4
2
作者
韩用顺
孔亚平
王云
钱宁
黄鹏
韩军
机构
湖南科技大学地理空间信息湖南省工程实验室
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交通环保与安全研究中心
出处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01-207,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901273)
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2008-318-221-96&56)
+1 种基金
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项目(KZCX2 YW-Q03-5)
湖南科技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S110127)
文摘
泥石流灾害是震后危害最大的次生山地灾害,已成为山区防灾减灾和制约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快速科学地计算震后泥石流淤埋强度和宽度,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淤埋强度评估,对灾后重大工程选址重建和保障公共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以震区汶川县映秀镇红椿沟泥石流为研究对象,在野外考察、试验研究和计算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泥石流淤埋厚度、宽度和强度评估模型,进行红椿沟泥石流淤埋强度评估。研究表明:(1)红椿沟泥石流淤埋厚度评估结果为11.07 m,实测结果为10.5 m,绝对误差为+0.57 m、相对误差5.1%;(2)泥石流淤埋宽度评估结果为174.66 m,实测结果为180.3 m,绝对误差为-5.64 m、相对误差3.2%;(3)泥石流淤埋强度指数为4.6,为极高强度,具有极高的冲淤能力和危险性;(4)建立的评估模型具有较高的精度,但还需要在野外考察和实验分析的基础上,对重要参数作进一步的修正。研究结果为震区都汶公路及其跨沟桥梁设计施工和防治工程优化设计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关键词
泥石流
预埋厚度与宽度计算
预埋强度评估
红椿沟
Keywords
cebris
flow
silted
width
and
thickness
calculation
silted
magnitude
assessment
hongchun
gully
分类号
P642.23 [天文地球—工程地质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汶川地震驱动的隆升、剥蚀作用与龙门山地貌生长——以映秀红椿沟为例
被引量:
3
3
作者
李勇
周荣军
赵国华
李海兵
苏德辰
丁海容
颜照坤
闫亮
云锟
马超
机构
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理工大学)
四川省地震局工程地震研究院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出处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5-17,共13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0841010
40972083
+4 种基金
41172162
41372114
41340005)
国土资源部地质调查工作项目(1212011121268)
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研究课题(SK-0801)
文摘
汶川(Ms 8.0)地震驱动的构造抬升作用和滑坡、泥石流剥蚀作用如何影响龙门山的地貌生长是目前争论的焦点。作者以位于汶川地震震中位置的映秀红椿沟泥石流为例,利用野外实测资料、航片和数字高程资料,开展了红椿沟流域汶川地震驱动的构造抬升与滑坡、泥石流的表面侵蚀过程及其对龙门山地貌生长约束方面的定量研究,获得以下初步认识:(1)红椿沟位于汶川地震震中区的高山峡谷,发震断裂——北川断裂从该沟切过。(2)汶川地震触发的同震滑坡体积达3.800 1×106 m3,是震前滑坡量的3倍。(3)2010-08-13和2010-08-18强降雨形成的震后泥石流体积为0.705×106 m3,表明震后强降雨使同震滑坡量的20%转化为泥石流。(4)红椿沟泥石流将0.485×106 m3固体物质输入岷江河道(主河),导致河道变窄、河床升高、河床比降增大。(5)冲入河道量与同震滑坡量之间的转化率约为13%,冲入河道量与泥石流量之间的转化率为70%。(6)在红椿沟流域同震的滑坡体积(3.800 1×106 m3)小于同震的构造抬升体积(6.67×106 m3),仅有约57%的构造抬升量转化为滑坡量,表明以逆冲-走滑作用为特征的汶川地震所导致的构造抬升量大于滑坡量,将使龙门山地貌产生新的抬升和生长。
关键词
汶川地震
构造抬升
同震滑坡
震后泥石流
沉积通量
山脉生长
红椿沟
岷江
龙门山
青藏高原东缘
Keywords
Wenchuan
earthquake
landslide
debris
flow
erosion
sediment
flux
mountain
growth
hongchun
gully
Minjiang
River
Longmen
Mountains
eastern
margin
Tibetan
Plateau
分类号
P534.63 [天文地球—第四纪地质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强度理论的单沟泥石流风险评估
被引量:
2
4
作者
徐继维
张茂省
范仲杰
贾俊
高波
机构
长安大学地质工程与测绘工程学院
国土资源部黄土地质灾害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
出处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45-149,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高山峡谷区域暴雨泥石流成灾临界阈值研究"(41302224)
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陕西省重要城镇地质灾害风险评估"(12120113008900)
文摘
以陕西省商洛市山阳县红椿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定量计算和数据归一化处理的方法,提出强度指数的概念,对泥石流风险计算公式进行了拓展,使其可以表征泥石流规模及可能破坏能力。同时对不同降雨条件下的红椿沟泥石流风险进行了评估。研究表明,6h降雨量达到198.4mm及以上时红椿沟发生泥石流的概率为100%。日降雨量r=37.19mm,泥石流风险低;r=64.34mm,泥石流风险中;r=104.94mm,泥石流风险高;r=282.74mm,泥石流风险很高。
关键词
泥石流
强度指数
危险性
风险
红椿沟
Keywords
debris
flow
intensity
index
hazard
risk
hongchun
gully
分类号
P642.23 [天文地球—工程地质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FLO-2D模型的红椿沟泥石流工程治理效果研究
杜雪剑
孙书勤
赵峥
覃亮
《地球与环境》
CAS
CSCD
2016
1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震区泥石流淤埋强度评价——以红椿沟为例
韩用顺
孔亚平
王云
钱宁
黄鹏
韩军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汶川地震驱动的隆升、剥蚀作用与龙门山地貌生长——以映秀红椿沟为例
李勇
周荣军
赵国华
李海兵
苏德辰
丁海容
颜照坤
闫亮
云锟
马超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基于强度理论的单沟泥石流风险评估
徐继维
张茂省
范仲杰
贾俊
高波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