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香港弱势群体的社会支持政策实施 被引量:6
1
作者 陈成文 胡彬彬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62-68,共7页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香港对于弱势群体的社会支持已日益被提上了政府的议事日程。在政策模式的选择上,香港走的是一条"后福利社会"的道路。"后福利社会"这种模式是在考虑了弱势群体的需要和权利及传统华人文化的基...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香港对于弱势群体的社会支持已日益被提上了政府的议事日程。在政策模式的选择上,香港走的是一条"后福利社会"的道路。"后福利社会"这种模式是在考虑了弱势群体的需要和权利及传统华人文化的基础上形成的。它相对于"福利社会"这一模式而言,更加强调个人职责和多元供给。受这种模式的影响,香港对于弱势群体的社会支持是由政府与第三部门共同推动的,并实现了形式上的多样化,即货币福利与福利服务的齐头并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港 弱势群体 社会支持 后福利社会 实施方案
下载PDF
香港《公民、经济与社会科课程指引》的特点与启示
2
作者 周敏 马早明 《课程.教材.教法》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4-102,共9页
为增强香港青少年的国家认同感,保障国民教育的连续性,香港特区政府于2022年10月明确提出,重新冠名“公民、经济与社会”以代替“生活与社会”课程,并颁布了新的课程指引。课程指引更新的依据是落实“爱国者治港”的根本要求、完善德育... 为增强香港青少年的国家认同感,保障国民教育的连续性,香港特区政府于2022年10月明确提出,重新冠名“公民、经济与社会”以代替“生活与社会”课程,并颁布了新的课程指引。课程指引更新的依据是落实“爱国者治港”的根本要求、完善德育类课程体系建设的实然要求和全面推进爱国主义教育进课程教材的现实诉求。比较香港地区初中“生活与社会科”与“公民、经济与社会科”的课程指引,发现在课程宗旨、学习目标和课程内容方面,新版课程指引发生了显著变化。面对修订后的课程指引,在推动课程的全面实施中要以服务课程修订为目标,培养爱国爱港教师队伍;以遵循课程指引为原则,推动爱国主义教育进课程教材;以课程实施为契机,构建更为系统的德育课程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港课程 爱国主义教育 公民、经济与社会科 生活与社会科
下载PDF
内地与香港文化价值共识重构的实证分析——以香港国民教育科争议处置个案为例 被引量:6
3
作者 李敢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4期100-107,共8页
香港目前最大社会问题是主权回归了十六年,但港人"归心"尚有待时日。例如,仅在2012年,香港发生包括反国民教育设置在内的系列社会运动,纵览这些社会运动,其价值观念上共同点莫过于体现为港人对特区自治的焦虑以及对己身国民... 香港目前最大社会问题是主权回归了十六年,但港人"归心"尚有待时日。例如,仅在2012年,香港发生包括反国民教育设置在内的系列社会运动,纵览这些社会运动,其价值观念上共同点莫过于体现为港人对特区自治的焦虑以及对己身国民身份认同的迷离。在参与观察和访谈之上,以国家和社会关系调和为出发点,认为基于学科教育的理性讨论胜于基于政治图谱的感性宣泄,内地与香港关系前景在于相互祛除"标签化"、还原历史与现实,从而共同找寻二者之间的文化价值共同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港 国民教育 中央和地方 国家和社会 文化价值
下载PDF
香港社会演进背景下黄飞鸿电影的创作变迁
4
作者 宋锦轩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5期527-532,540,共7页
黄飞鸿作为武侠电影中的经典形象,在半个多世纪的时间跨度内,从优游于岭南乡野的民间之侠,到追求自身价值的功夫小子,再到立于时代潮头的侠之大者。在香港社会变迁的背景下,黄飞鸿经由不同的创作者之手,历经了武侠电影的不同时期,启发... 黄飞鸿作为武侠电影中的经典形象,在半个多世纪的时间跨度内,从优游于岭南乡野的民间之侠,到追求自身价值的功夫小子,再到立于时代潮头的侠之大者。在香港社会变迁的背景下,黄飞鸿经由不同的创作者之手,历经了武侠电影的不同时期,启发了武侠电影的重要革新,成为常用常新的武侠电影宝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飞鸿 武侠电影 香港社会
下载PDF
论香港社会国家认同的建构方法--《基本法》爱国主义的理路与实现 被引量:5
5
作者 祝捷 秦玲 《港澳研究》 2018年第4期3-11,91,共10页
回归以来,香港特区政府不断加强对居民的国民教育。然而,近年泛起的激进本土主义思潮却给香港人国家意识的建构带来了新的问题和挑战。通过引入和改造宪法爱国主义理论,并结合香港的现实情况,本文提出和阐释了《基本法》爱国主义的概念... 回归以来,香港特区政府不断加强对居民的国民教育。然而,近年泛起的激进本土主义思潮却给香港人国家意识的建构带来了新的问题和挑战。通过引入和改造宪法爱国主义理论,并结合香港的现实情况,本文提出和阐释了《基本法》爱国主义的概念和理论内涵,并根据"政治—法律公民身份"和"文化—心理公民身份"的双重公民身份特征,强调在《基本法》爱国主义的模式下,要从制度和文化两条进路来构建香港人的国家认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港社会 国家认同 宪法爱国主义 《基本法》爱国主义
下载PDF
亦舒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被引量:2
6
作者 陈武英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3期118-120,共3页
从女性的婚恋观念、女性的坚强自立、女性的金钱观念及女性的内心寂寞四个方面 ,香港女作家亦舒在其言情小说中揭示了现代香港女性的精神心理特点 。
关键词 香港社会 亦舒小说 女性形象 探讨
下载PDF
香港“多元共治”社会治理模式对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启示 被引量:2
7
作者 黎沛文 《港澳研究》 2019年第2期44-51,94,共9页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深度推进,大湾区内社会治理体系的建构也逐渐提上议事日程。香港已经建立了比较成熟的“多元合作”社会治理模式,其经验对大湾区社会治理体系的建构具有借鉴意义。大湾区的社会治理体系建构应充分善用“两制”之...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深度推进,大湾区内社会治理体系的建构也逐渐提上议事日程。香港已经建立了比较成熟的“多元合作”社会治理模式,其经验对大湾区社会治理体系的建构具有借鉴意义。大湾区的社会治理体系建构应充分善用“两制”之利,将香港既有的制度优势和先行经验转化为促进区内相应制度建设和治理模式创新的实践依据和制度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港社会 粤港澳大湾区 社会治理创新 多元共治 合作治理
下载PDF
如何化解香港规模性社会运动难题: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分析视角 被引量:2
8
作者 李敢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3期125-132,共8页
总体而言,学界关于社会运动产生和发展机制的研究有变迁、结构与话语三大视角。针对香港规模性社会运动再现的事实,通过具体事件分析,将之置于社会变迁背景之下,对香港经济、社会与政治转型等结构性因素进行考察,并尝试构建结构分析之... 总体而言,学界关于社会运动产生和发展机制的研究有变迁、结构与话语三大视角。针对香港规模性社会运动再现的事实,通过具体事件分析,将之置于社会变迁背景之下,对香港经济、社会与政治转型等结构性因素进行考察,并尝试构建结构分析之下话语(社会规范及其不同形态,如认同感、合法性等)分析路径,也即尝试构建一个融合变迁、结构与话语三大视角的综合性解释模型。研究表明,问题解决因应的思路在于理顺"国家和社会"关系,以使得中央和香港共持身份认同话语权与诠释权、共同提升政府政策合法性,以期借此推动"社会运动社会"制度化建设在香港更好地运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港 社会运动 事件分析 国家—社会关系 中央—地方关系
下载PDF
女性的想象与现实:中港跨境一夫多妻关系 被引量:1
9
作者 谭少薇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8-25,共8页
通过对香港男性北上“包二奶”行为的调查 ,审视了当代婚姻及家庭的观念的维持与变异。与一般论述以男性角色为讨论中心不同 ,本研究突出女性在这个关系里面的主体性 ,通过香港和内地妇女自己的说话 ,探讨女性如何参与制造“包二奶”这... 通过对香港男性北上“包二奶”行为的调查 ,审视了当代婚姻及家庭的观念的维持与变异。与一般论述以男性角色为讨论中心不同 ,本研究突出女性在这个关系里面的主体性 ,通过香港和内地妇女自己的说话 ,探讨女性如何参与制造“包二奶”这个想象并构建为他们生活中的现实 ;这种主体之间的互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婚外情 包二奶 跨境家庭关系 父权想象 香港社会
下载PDF
香港社会贫富分化现象及港府民生政策导向的策略分析
10
作者 孙凤 王阳阳 《社会政策研究》 2017年第4期3-26,共24页
文章运用2011年香港人口普查报告数据对香港社会贫富分化特征进行了描述和分析,并从人口结构、产业结构与经济发展理念等方面对香港社会影响贫富分化的因素进行了讨论。本文考察了近年来香港政府在治理贫富分化和救助贫困等方面所做的努... 文章运用2011年香港人口普查报告数据对香港社会贫富分化特征进行了描述和分析,并从人口结构、产业结构与经济发展理念等方面对香港社会影响贫富分化的因素进行了讨论。本文考察了近年来香港政府在治理贫富分化和救助贫困等方面所做的努力,指出香港政府的民生政策导向及扶贫策略对城镇化进程中的中国内地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港社会 贫富分化 基尼系数 综合社会援助
下载PDF
香港《华侨日报·儿童周刊》儿童形象研究(1947~1949)
11
作者 霍玉英 《昆明学院学报》 2010年第1期23-29,共7页
通过对1947~1949年间发表在香港《华侨日报·儿童周刊》上的儿童文学作品的研究发现,其中主要刻画了两类儿童形象:一是受压迫的童工;二是思想进步的新儿童。这些儿童形象虽带有一定的政治化、成人化特征,但是,在当时特殊的政... 通过对1947~1949年间发表在香港《华侨日报·儿童周刊》上的儿童文学作品的研究发现,其中主要刻画了两类儿童形象:一是受压迫的童工;二是思想进步的新儿童。这些儿童形象虽带有一定的政治化、成人化特征,但是,在当时特殊的政治环境与社会背景下,其表达了创作者进步的社会理想,有其真实性与功能性,对当时小读者的创作与人生价值取向以及包括香港在内的中国社会发展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形象 香港 华侨日报 儿童周刊 许穉人 读者会
下载PDF
王家卫的怀旧电影:20世纪90年代香港市民心理特征的映射
12
作者 欧阳时雨 陈劼珉 《艺术与设计(理论版)》 2016年第3期117-119,共3页
20世纪末期,怀旧电影风潮席卷维多利亚港,王家卫作为香港具有独特格调的标志性导演,以其电影多独有的怀旧风格扬名中外,业界也对其别具一格的表现方式作出多样的解读。文章试图从心理映射的角度浅析其怀旧电影,并探索王家卫怀旧电影如... 20世纪末期,怀旧电影风潮席卷维多利亚港,王家卫作为香港具有独特格调的标志性导演,以其电影多独有的怀旧风格扬名中外,业界也对其别具一格的表现方式作出多样的解读。文章试图从心理映射的角度浅析其怀旧电影,并探索王家卫怀旧电影如何反映20世纪90年代香港市民心理特征。文章通过阐述怀旧文化的特征和香港20世纪末期面临的社会现状,对王家卫所执导的部分怀旧电影进行分析,以此探索其如何利用怀旧元素在各方面造成心理暗示,从而引起香港观众的共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怀旧电影 王家卫 香港社会
原文传递
中国香港《亚洲文会中国支会会报》的文学译介(1847—1859)研究
13
作者 易永谊 《国际比较文学(中英文)》 2023年第1期134-156,共23页
中国香港早期的皇家亚洲文会中国支会及其会报罕为人知,却是在华英国汉学最早的学术尝试。该支会由当时殖民地政府赞助发起,且由中国香港总督充任会长,发起于第二任港督兼汉学家德庇时的支持,衰落于第四任港督翻译家包令的离任。该支会... 中国香港早期的皇家亚洲文会中国支会及其会报罕为人知,却是在华英国汉学最早的学术尝试。该支会由当时殖民地政府赞助发起,且由中国香港总督充任会长,发起于第二任港督兼汉学家德庇时的支持,衰落于第四任港督翻译家包令的离任。该支会会报折射出英国汉学首次在华殖民地的建制性探索,其中文学翻译更是体现英国汉学切合现实需求的实用主义传统。三位译者的殖民地官员身份势必影响其翻译动机与译介策略。首席裁判司奚礼尔对《大学》的文学性重译,侧重于社会管治的文化挪用策略;商务总监汉文正使麦华陀以知识考古的策略,翻译古埃及墓葬瓷瓶铭文上的汉文诗句,参与当时汉学界对此话题的讨论;中国香港总督包令采用自由主义的多元策略英译林则徐的流戍诗,以诗史结合的方式向英国人全面介绍这位伟大的中国政治家与文学家,力求以文学翻译达到文化沟通,纠正英国人对中国的民族偏见。考察该会报所涉三个文学翻译案例,可知作为当时殖民精英的译者不但意在服务殖民管治、参与汉学对话与帝国情报,而且客观上也推动中国香港殖民地汉学进入亚洲文会的帝国学术网络。由此,会报刊载文学译介这种知识生产的制度化,配合殖民精英的翻译策略与汉学追求,衍生出对中国文学传播的历史性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香港 亚洲文会中国支会 殖民地汉学 文学翻译 实用主义
下载PDF
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型社会建设的问题与对策——基于广州南沙的案例研究
14
作者 谭锐 戴明洁 欧咏梅 《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5期102-112,共11页
社会融合不仅是港澳地区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关键表征,也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的重要内容。为了分析和讨论粤港澳三地在融合型社会建设领域的既有措施、现状问题以及提升对策,选取了广州南沙为研究案例,以中国式现代化... 社会融合不仅是港澳地区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关键表征,也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的重要内容。为了分析和讨论粤港澳三地在融合型社会建设领域的既有措施、现状问题以及提升对策,选取了广州南沙为研究案例,以中国式现代化的3个坐标--物质、制度与人的现代化为分析框架,阐释了软基建在粤港澳融合型社会建设方面的现代化内涵;在此基础上,通过分析南沙在社会融合方面的经验做法与现存不足,探索以粤港澳深度融合型社会建设为目标的大湾区社会建设方案。研究认为,广州南沙目前主要在就业、医疗、教育这三大“软基建”的核心领域发力,通过政策支持体系与合作平台建设这两方面的具体措施,来促进粤港澳三地在社会建设领域的融合式发展。研究表明,广州南沙需要通过“产城人”关系、公共服务供给体系以及民生资源共享生活圈等方面的对策与措施,加强粤港澳大湾区的融合型社会建设,在民生领域率先构建粤港澳三地的融合型社会发展建设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粤港澳大湾区 融合型社会 软基建 中国式现代化 广州南沙
下载PDF
区域协同发展视角下的粤港澳大湾区社区教育:趋势分析与对策建议 被引量:2
15
作者 陈朝萌 陈绮梅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64-67,共4页
深入开展社区教育对促进区域协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粤港澳大湾区是我国参与全球竞争的重要区域之一,实现区域协同发展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大趋势。结合区域协同发展给社区因素带来的新变化,粤港澳大湾区社区教育在功能定位、管理体制... 深入开展社区教育对促进区域协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粤港澳大湾区是我国参与全球竞争的重要区域之一,实现区域协同发展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大趋势。结合区域协同发展给社区因素带来的新变化,粤港澳大湾区社区教育在功能定位、管理体制、运行机制、承载内涵、教育组织等方面形成新趋势。促进粤港澳大湾区社区教育高质量发展,要在创新运行模式、建设协同创新社区、助力新时代文明社区建设等方面开展探索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教育 粤港澳大湾区 区域协同发展 学习型社会
下载PDF
香港兴中会总会的成立及其重要性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金强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26-31,共6页
兴中会之始创,过去有1892年澳门说、1893年广州说,以及1894年檀香山说,而以檀香山说最为可取。1895年,兴中会在香港成立总会。比较兴中会相继在檀香山与香港制定的宣言和章程,可知香港兴中会总会实为首具革命意向之团体;陈少白在香港创... 兴中会之始创,过去有1892年澳门说、1893年广州说,以及1894年檀香山说,而以檀香山说最为可取。1895年,兴中会在香港成立总会。比较兴中会相继在檀香山与香港制定的宣言和章程,可知香港兴中会总会实为首具革命意向之团体;陈少白在香港创设《中国日报》,宣传革命,是为革命报刊始祖;该会于香港策动乙未广州之役,是为武装起义之始。香港兴中会总会遂能于近代中国革命运动中先拔头筹,香港亦因此成为近代中国革命之摇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港 檀香山兴中会宣言 兴中会总会
原文传递
香港机械工程的发展及展望
17
作者 梁天培 陈兆根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1-3,共3页
香港的机械工程与香港的繁荣及工商业一起增长。在香港与机械有关的行业包括了制造业、建筑机械及设施、产品设计、机械自动化、公共设施、交通运输、维修保养、顾问工程、技术设备引进及转移等。香港的大专院校近年来亦开展了一些与机... 香港的机械工程与香港的繁荣及工商业一起增长。在香港与机械有关的行业包括了制造业、建筑机械及设施、产品设计、机械自动化、公共设施、交通运输、维修保养、顾问工程、技术设备引进及转移等。香港的大专院校近年来亦开展了一些与机械工程有关的科研工作,并与内地同行一起合作。香港工程师学会近年来已与多个海内外团体达成资格互认协议,以方便香港的工程师参与国际工程项目的工作及与各地同行保持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工程 香港 科学研究 学术团体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