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9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泡沫塑料加工过程中的气泡成核理论(Ⅰ)——经典成核理论及述评 被引量:33
1
作者 蔡业彬 国明成 +1 位作者 彭玉成 谢存禧 《塑料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1-16,共6页
 介绍了泡沫塑料加工过程中气泡成核的经典理论,给出了几种成核方式的临界成核半径、所需克服的吉布斯(Gibbs)自由能及成核速率的计算公式;评述了经典成核理论的发展,包括自由体积和气体过饱和度对气泡成核的影响,并分析指出了经典成...  介绍了泡沫塑料加工过程中气泡成核的经典理论,给出了几种成核方式的临界成核半径、所需克服的吉布斯(Gibbs)自由能及成核速率的计算公式;评述了经典成核理论的发展,包括自由体积和气体过饱和度对气泡成核的影响,并分析指出了经典成核理论对动态聚合物熔体气泡成核解释存在的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沫塑料 均相成核 异相成核 自由体积 饱和度
下载PDF
430不锈钢中TiN的形成和析出机理研究 被引量:24
2
作者 施晓芳 成国光 《炼钢》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6-39,共4页
从理论上研究了TiN在430铁素体不锈钢中的热力学和动力学形成条件。计算结果表明,微量的氮钛就可以从热力学上形成TiN,然而动力学分析表明,要使TiN形核析出,需要很高的氮和钛的浓度积或者借助其它形核外力;研究也表明,温度越低,TiN形成... 从理论上研究了TiN在430铁素体不锈钢中的热力学和动力学形成条件。计算结果表明,微量的氮钛就可以从热力学上形成TiN,然而动力学分析表明,要使TiN形核析出,需要很高的氮和钛的浓度积或者借助其它形核外力;研究也表明,温度越低,TiN形成和析出越容易,为了使TiN顺利形核析出而又不在随后的凝固过程中长大,应该把TiN的开始形成温度控制在两相区的某个合适温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素体不锈钢 TIN 均质形核
原文传递
均相成核—水热法制备纳米氧化锌 被引量:7
3
作者 商桑斌 杨幼平 刘开宇 《精细化工中间体》 CAS 2002年第4期49-50,共2页
制备纳米氧化锌的关键是成核与生长控制。采用尿素为均相沉淀剂 ,结合水热处理 ,温度 130℃ ,反应时间为 3~ 5h制备了粒径小 ,分布窄的纳米氧化锌。Zn2 +的均相成核与其浓度、OH- 的浓度有关 ,体系中Zn(OH) 2 的过饱和度越大 ,则成核... 制备纳米氧化锌的关键是成核与生长控制。采用尿素为均相沉淀剂 ,结合水热处理 ,温度 130℃ ,反应时间为 3~ 5h制备了粒径小 ,分布窄的纳米氧化锌。Zn2 +的均相成核与其浓度、OH- 的浓度有关 ,体系中Zn(OH) 2 的过饱和度越大 ,则成核数量越多 ,所制备的氧化锌颗粒越小 ;与以氢氧化锌胶体为前驱体的共沉淀技术相比 ,均相沉淀技术有利于氧化锌纳米晶粒均匀生长 ;此外 ,添加有机物作分散剂可以减弱微小晶粒间的叠合生长 ,有利于制备均一性较好的纳米氧化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均相成核 水热法 制备 纳米氧化锌
下载PDF
焊接气溶胶粒子均质形核机制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施雨湘 肖诗祥 《武汉交通科技大学学报》 1997年第4期396-400,共5页
首次实现分级粒子形貌,成分,结构的系统分析,探讨了焊接气溶胶粒子的均质形核机制,证实焊搠气溶胶的10^-2μm,尺度粒子主要是Fe3O4晶体,它由蒸汽-质子转变的均质成核方式产生,其控制反应是Fe(g)→Fe(L),... 首次实现分级粒子形貌,成分,结构的系统分析,探讨了焊接气溶胶粒子的均质形核机制,证实焊搠气溶胶的10^-2μm,尺度粒子主要是Fe3O4晶体,它由蒸汽-质子转变的均质成核方式产生,其控制反应是Fe(g)→Fe(L),所提出焊接电弧的粒子形核区模型,对分析焊接气溶胶粒子形成过程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焊接 气溶胶 均质形核 粒子形核区
下载PDF
均质形核结冰随机性及形核率的研究 被引量:11
5
作者 曲凯阳 江亿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1期2214-2219,共6页
从Stanley和Teixeira提出的水的微观结构连续模型出发推导了过冷水均质形核结冰概率与过冷水体积、时间和温度的关系 ,计算了过冷水均质形核率 .计算避免了经典形核理论和密度函数法中对指前因子的求解 。
关键词 过冷水结冰 均质形核 形核率 随机性 凝固相变
原文传递
均匀沉淀法制备钴蓝颜料的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韩云芳 李向堂 《天津城市建设学院学报》 CAS 2002年第2期92-95,共4页
研究了用尿素为均匀沉淀剂 ,在液相中制备钴蓝颜料的方法 .探讨了制备钴蓝前驱体过程中尿素的水解行为及表征 .研究了钴蓝前驱体制备过程中的成核机理 ,并对所制产品与传统干法产品进行了对比 ,结果表明 ,均匀沉淀法制备钴蓝颜料比干法... 研究了用尿素为均匀沉淀剂 ,在液相中制备钴蓝颜料的方法 .探讨了制备钴蓝前驱体过程中尿素的水解行为及表征 .研究了钴蓝前驱体制备过程中的成核机理 ,并对所制产品与传统干法产品进行了对比 ,结果表明 ,均匀沉淀法制备钴蓝颜料比干法焙烧温度低 ,晶型好 ,粒度均匀 ,粒子形貌整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均匀沉淀法 制备 钴蓝 颜料
下载PDF
超临界溶液快速膨胀法制灰黄霉素微粒的预膨胀 被引量:9
7
作者 陈鸿雁 周永传 +1 位作者 邓修 戴干策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18-20,共3页
用均相成核理论分析了超临界CO2 快速膨胀法(RESS)制备灰黄霉素微细颗粒过程中的预膨胀操作。指出在类似于灰黄霉素这样在反常冷凝区进行的RESS过程,预膨胀段的加热不会导致溶质灰黄霉素在预膨胀段提前析出。
关键词 超临界 灰黄霉素 晶粒细化 溶液体速膨胀
下载PDF
成核方式对诱导结晶工艺处理含铜废水的影响 被引量:9
8
作者 熊娅 阎中 +2 位作者 张国臣 郑明霞 王凯军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2961-2965,共5页
研究了诱导结晶过程中成核方式对诱导结晶工艺处理含铜废水的影响.在2组严格控制的实验条件下,分别考察均相成核和非均相成核下诱导结晶工艺运行效果,并利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能谱分析(EDS)等手段考察了2种成核方式下回收的结晶产物... 研究了诱导结晶过程中成核方式对诱导结晶工艺处理含铜废水的影响.在2组严格控制的实验条件下,分别考察均相成核和非均相成核下诱导结晶工艺运行效果,并利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能谱分析(EDS)等手段考察了2种成核方式下回收的结晶产物的生长状态以及纯度.结果表明,当废水中铜的浓度为50 mg.L-1时,均相成核条件下,结晶反应器对铜的去除率为26.3%,而非均相成核条件下,去除率高达98.0%;均相成核条件下形成的结晶颗粒产物结构松散、易破碎,且含有钙、镁等杂质;而非均相成核条件下形成的结晶颗粒产物生长致密,纯度高,利于回收.可见,均相成核的发生不利于诱导结晶工艺的运行.根据实验结果进一步分析了均相成核和非均相成核2种方式下结晶颗粒物的生长过程,探讨了成核方式对诱导结晶工艺的影响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诱导结晶 重金属 含铜废水 均相成核 非均相成核
原文传递
甲基丙烯酸-2-羟丙酯/苯乙烯分散共聚合的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王艳君 刘金梅 +3 位作者 袁才登 王中生 刘江峰 曹同玉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42-45,共4页
采用梳型结构分散剂 ,对亲水性单体甲基丙烯酸 - 2 -羟丙酯 (HPMA)的分散聚合进行了研究。通过反应在不同结构分散剂存在下表现的不同的动力学特征 ,提出了反相微悬浮成核机理。并通过 HPMA与共聚单体苯乙烯 (St)的分散共聚合动力学规... 采用梳型结构分散剂 ,对亲水性单体甲基丙烯酸 - 2 -羟丙酯 (HPMA)的分散聚合进行了研究。通过反应在不同结构分散剂存在下表现的不同的动力学特征 ,提出了反相微悬浮成核机理。并通过 HPMA与共聚单体苯乙烯 (St)的分散共聚合动力学规律的研究 ,证实了这种成核机理的存在。认为亲水性单体HPMA的分散聚合存在两种机理 :均相成核机理和反相微悬浮机理。当采用 F- 1分散剂时倾向于遵循反相微悬浮成核机理。而且共聚单体苯乙烯 ,反应比例越小越倾向于反相微悬浮机理。当采用 F- 2分散剂时反应倾向于均相成核机理 ,而且苯乙烯单体共聚的引入 ,使聚合速率变快 ,有利于提高体系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散性聚合 甲基丙烯酸-2-羟丙酯 反相微悬浮聚合 均相成核 分散共聚合
下载PDF
乳化剂对半连续乳液聚合动力学及成核机理的影响 被引量:6
10
作者 孙志娟 张心亚 +2 位作者 江庆梅 黄洪 陈焕钦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26-131,共6页
采用半连续乳液聚合工艺制备丙烯酸酯乳液,研究乳化剂浓度([E])对聚合动力学和成核机理的影响,并分析不同[E]时整个聚合过程中粒子尺寸分布的演变规律.实验结果表明:当[E]>0.01mol/L时,聚合速率Rp∝[E]1.28,体系遵循胶束成核机理及... 采用半连续乳液聚合工艺制备丙烯酸酯乳液,研究乳化剂浓度([E])对聚合动力学和成核机理的影响,并分析不同[E]时整个聚合过程中粒子尺寸分布的演变规律.实验结果表明:当[E]>0.01mol/L时,聚合速率Rp∝[E]1.28,体系遵循胶束成核机理及聚合规律;而当[E]<0.01mol/L时,Rp∝[E]0.17,体系以均相成核为主要成核方式.此外,根据整个聚合过程中的粒子尺寸分布规律可进一步验证体系在不同[E]时具有不同的成核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液聚合 胶束成核 均相成核 乳化剂 聚合速率 粒子尺寸分布
下载PDF
Integration of homogeneous and heterogeneous nucleation growth via 3D alloy framework for stable Na/K metal anode 被引量:7
11
作者 Shufen Ye Lifeng Wang +2 位作者 Fanfan Liu Pengcheng Shi Yan Yu 《eScience》 2021年第1期75-82,共8页
Sodium/Potassium(Na/K)metal anodes have been considered as the promising anodes for next-generation Na/K secondary batteries owing to their ultrahigh specific capacity,low redox potential and low cost.However,their pr... Sodium/Potassium(Na/K)metal anodes have been considered as the promising anodes for next-generation Na/K secondary batteries owing to their ultrahigh specific capacity,low redox potential and low cost.However,their practical application is still hampered due to unstable solid electrolyte interphase,infinite volume change,and dendrite growth.Herein,we design a 3D-Na_(3)Bi/3D-K_(3)Bi alloy host which enables the homogeneous and heterogeneous nucleation growth of Na/K metal.The unique structure with periodic alternating of electron and ion conductivity improves the mass transfer kinetics and prevents the volume expansion during cycling.Meanwhile,the sodiophilicity of Na_(3)Bi/potassiophilicity of K_(3)Bi framework can avoid dendritic growth.Cycling lifespans over 700 h with 1 mAh cm^(−2)for 3D-Na_(3)Bi@Na electrode and about 450 h with 1 mAh cm^(−2)for 3D-K_(3)Bi@K electrode are achieved,respectively.3D-Na_(3)Bi@Na||Na_(3)V_(2)(PO_(4))3 full battery shows sustainable cycle performance over 400 cycles.This design provides a simple but effective approach for achieving safety of sodium/potassium metal anod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K metal anode 3D host structure homogeneous nucleation Heterogeneous nucleation Na_(3)Bi/K_(3)Bi
原文传递
过饱和铝酸钠溶液中Al(OH)_3均相成核机理 被引量:6
12
作者 张立川 陈启元 尹周澜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560-1565,共6页
采用自行研制开发的铝酸钠溶液电导在线跟踪仪,在过饱和铝酸钠溶液均相成核过程中,在线检测温度为323、328和333K,苛性比为1.337,苛性钠初始浓度为50~110g/L的溶液电导率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确定反应诱导期。结果表明,过饱和铝酸... 采用自行研制开发的铝酸钠溶液电导在线跟踪仪,在过饱和铝酸钠溶液均相成核过程中,在线检测温度为323、328和333K,苛性比为1.337,苛性钠初始浓度为50~110g/L的溶液电导率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确定反应诱导期。结果表明,过饱和铝酸钠溶液均相成核过程中的表观反应级数为6~8,临界固一液界面能为34~35mJ/m^2,临界成核半径为1.5~2.0μm,表观反应活化能为50.2kJ/mol,这表明铝酸钠溶液成核过程为单纯的均相反应机制,且成核速率与溶液相对过饱和度存在较强的依赖关系,整个成核过程属化学控制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酸钠溶液 均相成核 电导率仪 在线检测
下载PDF
电导法研究过饱和铝酸钠溶液均相成核过程 被引量:6
13
作者 张立川 陈启元 尹周澜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111-1114,共4页
采用自行研制电导在线跟踪仪,配套特制的传感器式电导电极,研究铝酸钠溶液均相成核过程中溶液电导变化规律,及溶液过饱和度对反应诱导期作用;通过测定铝酸钠溶液均相成核过程诱导期,结合溶液均相成核理论,测得323K下,饱和度S>3.8的... 采用自行研制电导在线跟踪仪,配套特制的传感器式电导电极,研究铝酸钠溶液均相成核过程中溶液电导变化规律,及溶液过饱和度对反应诱导期作用;通过测定铝酸钠溶液均相成核过程诱导期,结合溶液均相成核理论,测得323K下,饱和度S>3.8的铝酸钠溶液均相成核过程中的表观反应级数n=4±1,固-液界面能γ=(40.6±2.0)mJ·m-2,并据此估算临界成核粒径rc=(1.1±0.2)nm.研究结果与文献值吻合,证明该套仪器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酸钠溶液 均相成核 在线检测 电导
下载PDF
气动充放气系统中的水蒸汽凝结现象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4
14
作者 李军 王祖温 包钢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92-96,共5页
随着气动技术向高速化和小型化的发展,气动系统的结露问题也随之出现,严重影响了气动系统的性能.由于结露产生的机理较复杂,影响的因素较多,因此以往的研究仅局限于有限的实验研究,本文利用均匀凝结理论,以气动系统中典型的充放... 随着气动技术向高速化和小型化的发展,气动系统的结露问题也随之出现,严重影响了气动系统的性能.由于结露产生的机理较复杂,影响的因素较多,因此以往的研究仅局限于有限的实验研究,本文利用均匀凝结理论,以气动系统中典型的充放气系统为研究对象,从理论上计算出了该系统在放气过程中的凝结情况,分析了系统各参数对凝结过程的影响.并指出了系统的初始湿度和气管长度,容器的体积的影响较明显,而初始压力,尤其是初始温度的影响不明显.为气动系统的内部结露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动充放气系统 均匀凝结 气动系统 水蒸汽 凝结
下载PDF
混合悬浮液中纳米颗粒对核化形态的影响 被引量:4
15
作者 李春辉 王补宣 彭晓峰 《工程热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475-477,共3页
均相沸腾活化核心的形成靠液体分子(或密度)脉动形成,低过热温度下临界活化核心比纳米颗粒本身粒径要大很多,颗粒添加的影响相对很小,依旧保持为均相沸腾。随着液体过热温度的增加至临界活化核心与颗粒尺寸可比时,颗粒才有可能成为新的... 均相沸腾活化核心的形成靠液体分子(或密度)脉动形成,低过热温度下临界活化核心比纳米颗粒本身粒径要大很多,颗粒添加的影响相对很小,依旧保持为均相沸腾。随着液体过热温度的增加至临界活化核心与颗粒尺寸可比时,颗粒才有可能成为新的活化核心,液体内部的均相沸腾也转变为非均相沸腾,但在考虑颗粒吸附的情况下,颗粒的吸附会使表面部分核化中心失去活性,弱化了原有非均相核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颗粒 核化形态 悬浮液 均相沸腾 临界活化核心 相对分散系数
下载PDF
亚微米碳化硅粉末的制备 被引量:5
16
作者 陈立富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465-470,共6页
采用硅酸乙脂和酚醛树脂为原料,合成了具有高混合度的C/SiO2混合物,高温碳热反应后,得到亚微米级的球状粉末,并且粉末粒度分布范围小.本文对碳热反应中一氧化硅的损失作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较高C/SiO2比导致较低一... 采用硅酸乙脂和酚醛树脂为原料,合成了具有高混合度的C/SiO2混合物,高温碳热反应后,得到亚微米级的球状粉末,并且粉末粒度分布范围小.本文对碳热反应中一氧化硅的损失作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较高C/SiO2比导致较低一氧化硅损失和较高的碳化硅产量.在1500℃反应后,C/SiO2=3时,一氧化硅的损失达约20%.而当C/SiO2=5时,损失<5%较高的C/SiO2比对碳化硅的形成速度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碳热反应温度高于1500℃时,形成的碳化硅粉末产生团聚,分散性变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热反应 碳化硅粉末 一氧化硅 均匀成核
下载PDF
焊接规范对药芯焊丝烟尘气溶胶粒径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4
17
作者 王智慧 张皙 《电焊机》 2008年第7期73-77,共5页
利用LOW PRESSURE IMPACTOR(气溶胶颗粒采样仪)对不同熔滴过渡条件下所产生的焊接烟尘粉粒径进行收集,根据10-2μm、10-1μm和10μm尺度级别气溶胶形成机制的不同,以及试验结果中不同粒径下收集到的气溶胶量占总量的比例变化,分析了影... 利用LOW PRESSURE IMPACTOR(气溶胶颗粒采样仪)对不同熔滴过渡条件下所产生的焊接烟尘粉粒径进行收集,根据10-2μm、10-1μm和10μm尺度级别气溶胶形成机制的不同,以及试验结果中不同粒径下收集到的气溶胶量占总量的比例变化,分析了影响气溶胶粒径分布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溶胶 熔滴过渡 均质形核 非均质形核 飞溅
下载PDF
利用微液滴的风化过程理解无机盐晶体结晶动力学
18
作者 高宇毅 马帅帅 +1 位作者 庞树峰 张韫宏 《化学教育(中英文)》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118-122,共5页
如何测量结晶成核速率、理解晶体结晶动力学过程是晶体化学的学习难点。大气气溶胶颗粒,在高湿度条件下以液态存在,当环境相对湿度(Relative humidity,RH)降低至某个范围内时,颗粒物发生从液态到固态转变,这个过程被称作气溶胶的风化(Ef... 如何测量结晶成核速率、理解晶体结晶动力学过程是晶体化学的学习难点。大气气溶胶颗粒,在高湿度条件下以液态存在,当环境相对湿度(Relative humidity,RH)降低至某个范围内时,颗粒物发生从液态到固态转变,这个过程被称作气溶胶的风化(Efflorescence),发生液-固相变时的RH被称为风化点(Efflorescence relative humidity,ERH),通常也被认为是雾霾转变为灰霾的临界相对湿度。本文将科研中大气气溶胶风化结晶动力学的测量方法引入本科生教学实践,介绍如何利用衰减全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ATR-FTIR)确定气溶胶微液滴集群的结晶比,并利用结晶比随环境湿度的变化获得均相和异相成核速率。利用这种方法获得气溶胶微液滴结晶成核动力学数据以及对这些数据分析理解,有助于促进晶体化学的教学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液滴 结晶 ATR-FTIR 均相成核 异相成核
原文传递
氩蒸气在球形固体颗粒上异质核化的分子动力学模拟(英文) 被引量:4
19
作者 宋粉红 刘朝 周轩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715-722,共8页
异质核化在大气中广泛存在,但是其微观核化机理鲜为人知,本文应用分子动力学方法模拟过热氩蒸气在纳米球形固体颗粒物上异质核化的动态特性,讨论不同的冷却率对核化过程中系综温度、团簇分布、团簇大小以及核化速率的影响.结果显示,系... 异质核化在大气中广泛存在,但是其微观核化机理鲜为人知,本文应用分子动力学方法模拟过热氩蒸气在纳米球形固体颗粒物上异质核化的动态特性,讨论不同的冷却率对核化过程中系综温度、团簇分布、团簇大小以及核化速率的影响.结果显示,系综内蒸气的核化温度随着冷却率的增加而降低,预先存在的球形固体颗粒在团簇的形成阶段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且存在一个临界冷却率1.80×10-9J·s-1.在该冷却率下,在异质核化系综内均质核化出现,并与异质核化共存,但是异质核化在整个核化过程中仍然占主导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质核化 冷却率 均质核化 团簇 分子动力学模拟
下载PDF
盐酸酸沉四钼酸铵结晶的成核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桂美 高绍康 +1 位作者 陈建中 庄乃锋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75-78,共4页
本文研究了用盐酸酸沉仲钼酸铵溶液制备四钼酸铵的成核过程,测量了以诱导期表示的成核速率,讨论了温度和过饱和比对成核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四钼酸铵过饱和溶液的成核速率随着温度的升高和过饱和比的增大而增大。确定了在实验的温度... 本文研究了用盐酸酸沉仲钼酸铵溶液制备四钼酸铵的成核过程,测量了以诱导期表示的成核速率,讨论了温度和过饱和比对成核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四钼酸铵过饱和溶液的成核速率随着温度的升高和过饱和比的增大而增大。确定了在实验的温度范围内均匀成核和非均匀成核之间的界限,并根据均匀成核理论计算了其成核特征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核速率 酸沉 结晶 盐酸 仲钼酸铵 成核过程 非均匀成核 过饱和溶液 表示 理论计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