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6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居家康复训练依从性量表的编制及信效度检验 被引量:41
1
作者 赵改云 钱会娟 +1 位作者 王凡凡 许燕玲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94-97,共4页
目的构建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居家康复训练依从性评估工具。方法参考相关文献联合讨论法形成初始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居家康复训练依从性量表(依从性量表),进行2轮专家咨询,发放给176例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检验其信效度。结果专家积极性为8... 目的构建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居家康复训练依从性评估工具。方法参考相关文献联合讨论法形成初始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居家康复训练依从性量表(依从性量表),进行2轮专家咨询,发放给176例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检验其信效度。结果专家积极性为84.62%、81.82%,专家协调系数为0.332,专家权威系数为0.839;依从性量表含3个维度11个条目,累积方差贡献率为69.855%;I-CVI为0.889~1.000,S-CVI为0.978,3个维度及量表总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747~0.885及0.850,各维度与总分的相关系数r为0.622~0.865。结论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居家康复训练依从性量表编制合理,信度效度较好,可作为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居家康复训练依从性评估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膝关节置换术 居家康复训练 依从性评估量表 信度 效度
下载PDF
康复训练结合家庭康复指导对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的效果 被引量:22
2
作者 史艳 王飞 +4 位作者 李跃峰 张培 张志革 宋利 史凤丽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20-422,共3页
目的探讨综合康复训练结合家庭康复指导对痉挛型脑瘫患儿的疗效。方法 42例痉挛型脑瘫患儿分为观察组(n=21)和对照组(n=21)。观察组由固定家长陪伴患儿治疗全过程,对患儿实施综合康复训练,康复医师指导家长进行家庭康复环境优化及家庭... 目的探讨综合康复训练结合家庭康复指导对痉挛型脑瘫患儿的疗效。方法 42例痉挛型脑瘫患儿分为观察组(n=21)和对照组(n=21)。观察组由固定家长陪伴患儿治疗全过程,对患儿实施综合康复训练,康复医师指导家长进行家庭康复环境优化及家庭康复方法培训。对照组因经济及其他因素放弃康复或间断康复,未采取家庭康复环境优化措施。两组患儿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后6个月采用粗大运动功能测试(GMFM-88)、脑瘫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价表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后,观察组GMFM-88总百分率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P<0.05),并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康复训练结合家庭康复指导可明显改善患儿的粗大运动功能,提高患儿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性瘫痪 痉挛型 康复 家庭康复
下载PDF
互联网+居家心脏康复模式下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后患者运动康复依从性的动态轨迹研究 被引量:21
3
作者 王洁 孙国珍 +3 位作者 杨刚 鲍志鹏 刘沈馨雨 王琳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2期4074-4079,4093,共7页
背景心房颤动(以下简称房颤)射频消融术后患者运动耐力下降依然存在,多项研究证明房颤运动康复行之有效,依从性是决定患者运动治疗是否持续获益的关键环节。因此,了解房颤射频消融术后患者运动依从性的动态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对建立患... 背景心房颤动(以下简称房颤)射频消融术后患者运动耐力下降依然存在,多项研究证明房颤运动康复行之有效,依从性是决定患者运动治疗是否持续获益的关键环节。因此,了解房颤射频消融术后患者运动依从性的动态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对建立患者居家运动康复外部动力内化的机制具有重要意义。目的分析房颤射频消融术后患者居家运动康复的纵向随访数据,揭示运动依从性的动态变化规律,并探讨其影响因素,为制定针对性干预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0年8月就诊于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行射频消融手术的72例房颤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互联网+居家运动康复干预12周,并随访追踪至24周。收集运动后0~1周、2~4周、5~8周、9~12周、13~16周、17~20周、21~24周7个时间段内平均依从率,利用多阶段潜变量增长模型对数据进行拟合,采用稳健最大似然估计(MLR)对均值、方差和协方差进行估计;以性别、教育程度、工作状态、是否存在合并症及频率依从性为协变量,对强度-时间依从性进行潜变量增长建模,采用MLR法对参数进行估计。结果强度-时间依从性和频率依从性均为二阶二次型发展趋势模型,即依从性的发展存在转折点,在运动第12周。强度-时间依从性第一阶段(从开始到运动12周)呈二次型增长趋势,增长速度随时间减缓(Q1=-0.062,P<0.05),第二阶段(从运动12周到24周)呈线性下降趋势(S2=-0.081,P<0.05),且个体在初始水平和变化速度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频率依从性第一阶段呈二次型增长趋势,运动4周达到峰值,而后略有降低,第二阶段呈二次型下降趋势,下降速度随时间加快(Q2=0.003,P<0.05),且个体在初始水平和变化加速度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时间恒定协变量中,仅有是否存在合并症对患者运动1周内依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互联网 居家运动 心脏康复 射频消融术 依从性 发展轨迹
下载PDF
脊髓损伤患者居家护理的干预及效果 被引量:20
4
作者 黄爱华 卢柳艺 何静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4年第1期35-37,共3页
目的探讨居家护理干预对脊髓损伤患者康复知识与技能的影响,以期改善脊髓损伤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2010年4-10月广西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辖区范围内、在本院康复科出院且便于随访的脊髓损伤患者38例,通过建立居家护理... 目的探讨居家护理干预对脊髓损伤患者康复知识与技能的影响,以期改善脊髓损伤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2010年4-10月广西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辖区范围内、在本院康复科出院且便于随访的脊髓损伤患者38例,通过建立居家护理干预团队、及时对患者进行康复知识与技能的指导,对其实施居家护理干预;干预前后采用同一问卷测评患者康复知识及技能掌握情况、训练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36例患者通过居家护理干预,康复技能掌握情况及自我训练情况明显改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减少(P<0.01)。结论对脊髓损伤患者实施居家护理干预,能明显提高患者康复技能,促进其健康行为的养成,同时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家护理 脊髓损伤 康复
下载PDF
脑卒中患者居家远程康复指导效果的观察 被引量:19
5
作者 刘惠林 周斌 +4 位作者 赵政 杨岩 吕雪琴 王月 于婷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807-811,共5页
目的探索居家远程康复指导模式,及其对脑卒中患者身体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2015年9月至2018年3月在北京市丰台区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康复的脑卒中恢复期患者2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远程组各120例。两组均接受门诊康复... 目的探索居家远程康复指导模式,及其对脑卒中患者身体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2015年9月至2018年3月在北京市丰台区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康复的脑卒中恢复期患者2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远程组各120例。两组均接受门诊康复6个月;远程组接受远程康复指导。治疗前后采用Fugl-Meyer评定量表(FMA)和改良Barthel指数(MBI)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后,两组各项评分均显著提高(|t|>14.536,P<0.001);远程组评分高于对照组(|t|>2.200,P<0.05)。结论脑卒中患者社区门诊康复时接受居家远程康复指导能提高康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社区康复 远程康复 居家康复
下载PDF
基于遗传算法和极限学习机的Fugl-Meyer量表自动评估 被引量:18
6
作者 王景丽 李亮 +2 位作者 郁磊 王计平 方强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907-910,914,共5页
为实现脑卒中上肢居家康复评定的自动化和定量化,针对临床上最常用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FMA)量表,利用极限学习机(ELM)建立了FMA量表得分自动预测模型。选取FMA肩肘部分中的4个动作,采用固定于偏瘫侧前臂和上臂的两个加速度传感器... 为实现脑卒中上肢居家康复评定的自动化和定量化,针对临床上最常用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FMA)量表,利用极限学习机(ELM)建立了FMA量表得分自动预测模型。选取FMA肩肘部分中的4个动作,采用固定于偏瘫侧前臂和上臂的两个加速度传感器采集24名患者的运动数据,经预处理和特征提取,基于遗传算法(GA)和ELM进行特征选择,分别建立单个动作ELM预测模型和综合预测模型。结果显示,该模型可对FMA肩肘部分得分进行精确的自动预测,预测均方根误差为2.1849分。该方法突破了传统评定中主观性、耗时性的限制及对康复医师或治疗师的依赖性,可方便用于居家康复的评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居家康复 Fugl-Meyer评定 加速度传感器 遗传算法 极限学习机
下载PDF
康复助手APP在脑卒中患者居家康复护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7
作者 荆瑶 费才莲 +1 位作者 谢娟 杨亚娟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17年第7期25-28,共4页
目的探讨康复助手APP在脑卒中患者出院后居家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120例脑卒中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康复助手APP管理。对比2组患者出院前1 d与出院后3个月的康复相... 目的探讨康复助手APP在脑卒中患者出院后居家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120例脑卒中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康复助手APP管理。对比2组患者出院前1 d与出院后3个月的康复相关指标。结果出院后3个月,观察组患者居家功能锻炼依从性,疾病自我管理能力,日常生活能力,运动功能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康复助手APP有助于提高脑卒中患者居家康复护理的自我管理能力和锻炼的依从性,促进肢体功能恢复,有效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居家护理 康复护理 自我管理 应用程序
下载PDF
家庭康复对脑瘫患儿的影响 被引量:14
8
作者 陈曦 王晓曦 赵薇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8年第5期465-466,共2页
目的探讨脑瘫患儿家庭康复的方式及作用。方法脑性瘫痪患儿60例分为医院康复组及医院-家庭康复组,2组分别给予医院康复及医院-家庭康复治疗1年。治疗前后采用贝利婴幼儿发展量表(BSID)进行评定,对治疗前后智力发展指数(MDI)及精神运动... 目的探讨脑瘫患儿家庭康复的方式及作用。方法脑性瘫痪患儿60例分为医院康复组及医院-家庭康复组,2组分别给予医院康复及医院-家庭康复治疗1年。治疗前后采用贝利婴幼儿发展量表(BSID)进行评定,对治疗前后智力发展指数(MDI)及精神运动发展指数(PDI)的平均值和平均增长值进行比较。结果治疗1年后,两组MDI及PDI均有增长(P<0.05),医院-家庭康复组平均增长值优于医院康复组(P<0.05)。结论家庭康复是脑瘫患儿康复治疗不可缺少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性瘫痪 家庭康复 医院康复
下载PDF
居家老年冠心病伴衰弱患者心肺运动康复效果评价 被引量:14
9
作者 陈影 张爽 +5 位作者 陈员 孙娜雅 姜宗良 杜瑾 宋安妮 张伟宏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21年第3期368-374,共7页
目的:观察心肺运动康复对居家老年冠心病伴衰弱患者心肺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便利选取郑州市航海东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9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居住地分成两组,干预组与对照组各49例患者。对照组接受心肺康复健康教育,干预组... 目的:观察心肺运动康复对居家老年冠心病伴衰弱患者心肺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便利选取郑州市航海东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9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居住地分成两组,干预组与对照组各49例患者。对照组接受心肺康复健康教育,干预组接受心肺康复健康教育+心肺运动康复。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患者衰弱得分、心肺功能和生活质量变化情况。结果:干预后,干预组患者衰弱总分及各维度得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及心脏负荷量好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用力肺活量、第一秒用力肺活量和一秒率水平好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生活质量总分及各维度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肺运动康复可以改善居家老年冠心病患者心肺功能及衰弱情况,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家 老年 冠心病 衰弱 心肺康复
下载PDF
社区脑卒中患者家庭康复模式的疗效 被引量:14
10
作者 朱穗恒 燕铁斌 +1 位作者 江晓军 叶梅峰 《中国康复》 2012年第2期156-158,共3页
目的:探讨社区脑卒中患者家庭康复的效果。方法:59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社区组30例和对照组29例。2组均开设家庭病床并在家中接受医务人员诊治。社区组增加神经发育、运动再学习和针刺疗法等康复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1、2个月后及... 目的:探讨社区脑卒中患者家庭康复的效果。方法:59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社区组30例和对照组29例。2组均开设家庭病床并在家中接受医务人员诊治。社区组增加神经发育、运动再学习和针刺疗法等康复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1、2个月后及治疗结束后3个月采用综合痉挛量表(CSS)、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运动评定量表(MAS)、Berg平衡量表(BBS)、脑卒中患者姿势评定量表(PASS)、Holden步行功能评定表(FAC)和改良Barthel指数(BI)评定2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治疗1、2个月后及治疗结束后3个月随访,2组FMA、MAS、BBS、PASS、FAC及B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且社区组提高更显著(P<0.05);CSS评分社区组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有明显下降(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脑卒中恢复期患者在社区开设家庭病床进行康复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偏瘫肢体的运动功能,恢复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 脑卒中 家庭康复
下载PDF
家庭心脏康复训练对冠心病患者康复疗效影响的Meta分析 被引量:14
11
作者 田云 郑艳 +2 位作者 李菊 李兵 邓平基 《护士进修杂志》 2020年第13期1168-1175,共8页
目的系统评价家庭心脏康复训练对冠心病患者血压、体质量指数、心功能及运动耐力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国内外关于冠心病患者进行家庭心脏康复训练对患者血压、体质量指数、心功能及运动耐力影响的随机对照试验。对文献进行筛选、资料... 目的系统评价家庭心脏康复训练对冠心病患者血压、体质量指数、心功能及运动耐力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国内外关于冠心病患者进行家庭心脏康复训练对患者血压、体质量指数、心功能及运动耐力影响的随机对照试验。对文献进行筛选、资料提取及质量评价后,采用Revman 5.3软件对资料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2篇文献,Meta分析显示,与常规治疗组相比,家庭心脏康复训练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心功能[MD=1.81,95%CI(0.68,2.95),P=0.002]及运动耐力[MD=21.97,95%CI(1.80,42.14),P=0.03],但在改善血压及体重指数方面未见明显优势(P>0.05)。敏感性分析显示,总体研究结果较为稳定,单个研究未对总体结果造成明显影响。结论家庭心脏康复训练能显著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及运动耐力,但在改善患者的血压及体质量指数方面尚需要开展更多大样本、多中心的长期研究予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家庭 心脏康复 META分析 血压 体质量指数 心功能 运动耐力
下载PDF
脑卒中患者家庭康复现状调查研究 被引量:14
12
作者 倪碧玉 余慧 +1 位作者 王学萍 刘祚燕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8年第24期2883-2887,共5页
目的了解脑卒中患者家庭康复状况,比较不同因素下卒中患者的家庭康复效果,并就家庭康复对策进行探讨。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选取某三甲医院康复医学中心234例已出院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门诊随访、人户随访和电话随访调... 目的了解脑卒中患者家庭康复状况,比较不同因素下卒中患者的家庭康复效果,并就家庭康复对策进行探讨。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选取某三甲医院康复医学中心234例已出院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门诊随访、人户随访和电话随访调查的方式,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改良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BI)、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IADL)、患者自我感受负担量表(SPBS)和照顾者负担量表(ZBI)中文版对患者及其照顾者家庭康复状况进行调查。结果本组234例患者BI得分(61.77±22.83)分,IADL得分(7.25±6.26)分,SPBS得分(29.26±7.07)分,91.13%的患者有负担感;照顾者ZBI得分(43.97±12.28)分,59.40%照顾者有中/重度负担。脑卒中患者家庭康复状况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性别患者BI、IADL、SPBS、ZBI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主要照顾者、家庭康复时间、照顾者性别的患者BI、IADL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文化程度患者IADL、SPBS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疾病类型患者BI、ZBI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患者家庭康复状况较差,医务工作者要关注患者出院后的康复情况,尤其关注女性卒中患者、照顾者以及加大对男性照顾者的康复知识培训力度。建议大力发展社区康复、家庭医生责任制、医院一社区一家庭联合等延续服务方式,从而改善卒中患者家庭康复状况,降低再入院率和提高社会资源利用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家庭康复 自我感受负担 照顾者负担
原文传递
感觉运动训练对脑卒中患者家庭康复平衡和日常生活活动的影响 被引量:14
13
作者 李奎 郑海清 +1 位作者 李鑫 郝元涛 《康复学报》 2016年第4期11-16,共6页
目的:观察感觉运动训练方案分别由脑卒中患者的照顾者和物理治疗师实施对患者平衡和日常生活活动的影响。方法:40例脑卒中后出院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实验组(照顾者组)和对照组(物理治疗师组),每组20例。实验组由经过物理治疗师培训... 目的:观察感觉运动训练方案分别由脑卒中患者的照顾者和物理治疗师实施对患者平衡和日常生活活动的影响。方法:40例脑卒中后出院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实验组(照顾者组)和对照组(物理治疗师组),每组20例。实验组由经过物理治疗师培训且考核合格后的照顾者实施感觉运动训练方案,对照组由熟练操作的物理治疗师在患者家里实施该方案。每次1.5 h,每周3次,共实施8周。选用Berg平衡量表(BBS)和改良Barthel指数(MBI)分别评估患者的平衡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治疗前后分别对2组病例进行1次评估,3个月后再进行1次随访评估。结果:8周感觉运动训练后,2组BBS、MB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个月后随访,2组BBS、MBI评分较治疗8周后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时间BBS、MBI评分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师、照顾者执行治疗方案对治疗结果没有明显影响。感觉运动训练是中、轻度运动功能障碍脑卒中患者家庭康复的有效方法,能在短期内继续提高或维持患者的平衡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康复 感觉运动训练 脑卒中 平衡 日常生活活动 照顾者
下载PDF
COPD患者居家督导呼吸康复训练频次的研究 被引量:13
14
作者 朱秀丽 修麓璐 +2 位作者 孙秀杰 徐毅君 刘新荣 《护理学杂志》 2011年第23期68-70,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频次的居家督导呼吸康复训练对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将93例COPD患者按时间先后分为三组,在其出院后分别选择实施每周1次居家督导(干预1组32例)、每周2次居家督导(干预2组30例)及常规出院随访(对照组31... 目的探讨不同频次的居家督导呼吸康复训练对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将93例COPD患者按时间先后分为三组,在其出院后分别选择实施每周1次居家督导(干预1组32例)、每周2次居家督导(干预2组30例)及常规出院随访(对照组31例),均干预8周。结果三组干预前后六分钟步行距离(6-MWD)、呼吸困难量表(MRC)评定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三组疲劳评定量表(FAI)的疲劳严重性因子评分差值、6-MWD测量结果和呼吸困难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COPD患者的家庭呼吸康复训练状况不容乐观,每周2次专业人员督导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居家督导 呼吸康复训练 护理干预
下载PDF
髋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居家康复依从性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12
15
作者 林阳阳 李文昌 +5 位作者 陈晓玲 邓禹杰 冯慧婷 徐洋凡 廖威明 邬培慧 《新医学》 2020年第10期747-751,共5页
目的探讨髋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居家康复依从性,分析影响该类患者术后居家康复依从性的原因。方法对初次行全髋关节或全膝关节置换术的300例患者随访1年,利用微信发放电子问卷结合电话沟通,进行手术满意度评分、下肢关节功能恢复满意度... 目的探讨髋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居家康复依从性,分析影响该类患者术后居家康复依从性的原因。方法对初次行全髋关节或全膝关节置换术的300例患者随访1年,利用微信发放电子问卷结合电话沟通,进行手术满意度评分、下肢关节功能恢复满意度评分、近期关节疼痛评分,记录非疲劳步行距离、居家康复训练的类型和持续时间以及未能坚持居家康复训练的原因、对康复训练的需求等。结果随访率为71.0%(213/300)。213例患者手术满意度评分为10(8,10)分;下肢关节功能恢复满意度评分为8(7,10)分;近期关节疼痛评分为2(1,4)分;非疲劳步行距离为550(500,1500)m。患者居家康复训练内容主要为下肢关节活动度范围练习、下肢肌肉力量训练以及下肢平衡练习,仅23.5%(50/213)患者坚持居家康复3个月及以上,9.4%(20/213)患者能坚持1年以上,24.9%(53/213)患者未进行术后康复训练。患者居家康复训练的需求主要为观看康复视频、康复图文资料及电话随访。患者术后未能坚持居家康复训练的主要原因包括无人指导(49.1%)、不方便出行(24.5%)、无体能执行康复方案(22.6%)。结论髋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居家康复训练的依从性较低,影响因素主要为缺乏专业人员指导、体能不足以完成康复训练方案及出行受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髋关节置换术 全膝关节置换术 居家康复 依从性
下载PDF
家庭康复对先天性肌性斜颈的效果 被引量:12
16
作者 王栩 周晓强 +3 位作者 王晓冬 刘娟 岳雷 马倩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469-1473,共5页
目的探讨家庭康复训练对先天性肌性斜颈(CMT)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本院收治的先天性肌性斜颈患儿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0)。两组均采用综合物理疗法,观察组配合家庭康复训练。3个月后,比较两组... 目的探讨家庭康复训练对先天性肌性斜颈(CMT)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本院收治的先天性肌性斜颈患儿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0)。两组均采用综合物理疗法,观察组配合家庭康复训练。3个月后,比较两组患儿胸锁乳突肌厚度和CMT严重性分级,并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后,两组胸锁乳突肌包块厚度均显著缩小(t> 9.862, P <0.001),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t=5.468, P <0.001);两组CMT分级程度均显著减轻(|Z|> 5.857, P <0.001),观察组优于对照组(Z=-2.226, P <0.05);观察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U=2359, P=0.018)。结论家庭康复配合综合康复疗法疗效优于单纯综合康复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肌性斜颈 家庭康复 评估
下载PDF
发达国家脑卒中居家康复现况及对我国的启示 被引量:11
17
作者 纪龙飞 邓文洁 +3 位作者 黄曲云 刘国军 黄青秀 张莉芳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1年第36期165-168,182,共5页
居家康复通常指医疗机构或第三方机构在患者家庭居住地为患者提供残障康复服务。发达国家脑卒中居家康复实践起步较早,在医院延续性服务、居家照顾机构和个案管理方面相对完善。我国脑卒中居家康复存在需求广泛但开展程度低、康复人力... 居家康复通常指医疗机构或第三方机构在患者家庭居住地为患者提供残障康复服务。发达国家脑卒中居家康复实践起步较早,在医院延续性服务、居家照顾机构和个案管理方面相对完善。我国脑卒中居家康复存在需求广泛但开展程度低、康复人力资源短缺、医保覆盖政策有待健全的问题。参考发达国家经验,我国可尝试逐步将医院延续性服务通过社区过渡到患者家庭、使居家康复逐步纳入医保和规范个案管理的方式。本文从发达国家脑卒中居家康复现况及对我国的启示、我国脑卒中居家康复现况及痛点问题进行分析和阐述,以期为我国脑卒中居家康复的发展和完善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居家康复 综述 发达国家
下载PDF
远程视频指导下的糖尿病足溃疡患者居家康复护理实践探索 被引量:10
18
作者 王俊思 秦雯 +2 位作者 白姣姣 明月 孙皎 《上海医药》 CAS 2020年第14期26-29,共4页
目的:探索远程视频指导下的糖尿病足溃疡患者居家康复护理实践的有效性。方法:选取2018年9月—2020年2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糖尿病足整合门诊就诊的36例糖尿病足溃疡患者,采用非同期对照,对照组为整合门诊伤口护理,干预组在接受糖... 目的:探索远程视频指导下的糖尿病足溃疡患者居家康复护理实践的有效性。方法:选取2018年9月—2020年2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糖尿病足整合门诊就诊的36例糖尿病足溃疡患者,采用非同期对照,对照组为整合门诊伤口护理,干预组在接受糖尿病足整合团队综合治疗与护理后,经评估筛选后进行远程视频指导下的居家康复护理,比较两组康复治疗效果及费用。结果:两组间足溃疡愈合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平均费用为(1170.00±381.84)元,远低于对照组的平均费用(7230.00±1719.03)元(P<0.05);首诊时及康复后的Barthel指数评分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评估筛选的糖尿病足溃疡患者通过远程视频指导进行居家康复护理,能够促进创面愈合,节省费用,减轻照顾负担,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足 远程医疗 视频指导 居家康复 康复护理
下载PDF
脑卒中患者家庭康复综合状况调查研究 被引量:10
19
作者 刘祚燕 龙纳 +2 位作者 倪碧玉 王凤英 吴琳娜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85-489,共5页
目的通过横断面调查研究,了解脑卒中患者家庭康复状况,比较不同特征下卒中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选取某三甲医院康复医学中心已出院的卒中患者共计234例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制的《患者一般资料调查表》及Barthel指数评定(BI)... 目的通过横断面调查研究,了解脑卒中患者家庭康复状况,比较不同特征下卒中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选取某三甲医院康复医学中心已出院的卒中患者共计234例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制的《患者一般资料调查表》及Barthel指数评定(BI)量表、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动能力(IADL)量表、移动能力评定(MRMI)量表、患者自我感受负担(SPBS)量表、照顾者负担(ZBI)量表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患者BI得分(61.77±22.83)分,61.11%的患者日常生活轻度依赖;IADL得分(7.25±6.26)分,处于低水平;MRMI得分(28.90±10.22)分;SPBS得分(29.26±7.07)分,超过90%的患者有疾病自我负担感;ZBI得分(43.97±12.28)分。脑梗塞、男性患者各量表得分均优于脑出血、女性患者;年龄<60岁、家庭康复时间超过1年、由亲属照顾、女性照顾的脑卒中患者其家庭康复躯体功能总体优于老年、家庭康复时间少于1年、由非亲属、男性照顾的患者,但患者自我感受负担、照顾者负担无明显差异。结论我国脑卒中患者家庭康复效果差。卒中类型、性别、年龄和家庭康复时间等对脑卒中患者家庭康复效果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家庭康复 调查
原文传递
我国145所二级或三级医院开展慢性病居家康复护理服务的现状调查 被引量:10
20
作者 马佳佳 牛淑珍 +4 位作者 王莉 王斌 居海岭 吴松起 施雁 《护士进修杂志》 2021年第21期1966-1971,共6页
目的调查我国二、三级医院慢性病居家康复护理服务开展现状。方法于2019年10月25-27日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来自全国20个省市及自治区的145所二、三级医院的护理管理人员,调查其所在医院慢性病居家康复护理开展的基本情况、阻滞因素和相... 目的调查我国二、三级医院慢性病居家康复护理服务开展现状。方法于2019年10月25-27日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来自全国20个省市及自治区的145所二、三级医院的护理管理人员,调查其所在医院慢性病居家康复护理开展的基本情况、阻滞因素和相关建议。结果88所(60.69%)医院开展了慢性病居家康复护理,其中74所(84.1%)医院开展情况不理想;护理管理人员提出影响慢性病居家康复护理开展的主要阻滞因素有:日常工作任务繁重、人力不足、护理人员居家康复专业理论及技能不足等;二、三级医院护理管理人员提出应建立慢性病患者居家康复信息管理平台,增加专业人员对居家康复服务者的培训和建立慢性病居家康复患者电子健康档案等。结论目前二、三级医院慢性病居家康复护理开展情况不理想,在服务内容、服务队伍的建设以及护理质量管理等方面均需进一步完善。国家行政部门应加强卫生政策支持,出台慢性病居家康复护理服务技术规范。医院应合理配置居家康复护理人力资源,提升护理团队专业水平,搭建慢性病居家康复护理平台,利用远程信息化的优势提高居家康复护理服务水平及服务效率,推动慢性病居家康复护理服务进一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级医院 三级医院 慢性病 居家康复 护理 护理管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