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33篇文章
< 1 2 3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碳弹簧钢加热过程脱碳特性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37
1
作者 崔娟 刘雅政 黄学启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0期20-23,共4页
用金相显微组织法对比研究了Si-Mn系弹簧钢与Cr-V系弹簧钢在相同加热条件下的脱碳行为,分析了加热温度和保温时间对中碳弹簧钢脱碳层深度的影响,为建立完善的生产高强度优质弹簧钢的加热制度提供了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在相同的保温时间... 用金相显微组织法对比研究了Si-Mn系弹簧钢与Cr-V系弹簧钢在相同加热条件下的脱碳行为,分析了加热温度和保温时间对中碳弹簧钢脱碳层深度的影响,为建立完善的生产高强度优质弹簧钢的加热制度提供了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在相同的保温时间下,Si-Mn系试验钢的全脱碳层深度在900℃出现最大值,其总脱碳层深度也存在着一个敏感温度(1 100℃);而Cr-V系试验钢在加热温度超过950℃时,全脱碳层深度变化很小,其总脱碳层深度在950~1 000℃会有所降低,但超过1 000℃会显著增加。无论是等温还是等时间热处理工艺条件下,由于合金元素的作用,Cr-V系弹簧钢脱碳敏感性明显低于Si-Mn系弹簧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碳弹簧钢 脱碳 加热温度 保温时间
下载PDF
均热过程中低碳钢奥氏体晶粒长大规律研究 被引量:34
2
作者 张志波 孙新军 +1 位作者 刘清友 项金钟 《材料热处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89-92,共4页
通过改变均热温度和保温时间,研究低碳钢的奥氏体平均晶粒尺寸与时间的关系,及奥氏体晶粒各尺寸范围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均热温度的升高和保温时间的延长,试验钢奥氏体晶粒逐渐长大,并在1200℃以上加热,或是保温时间大于3h时出现... 通过改变均热温度和保温时间,研究低碳钢的奥氏体平均晶粒尺寸与时间的关系,及奥氏体晶粒各尺寸范围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均热温度的升高和保温时间的延长,试验钢奥氏体晶粒逐渐长大,并在1200℃以上加热,或是保温时间大于3h时出现明显粗大晶粒;在试验基础上,模拟给出了考虑升温过程中晶粒长大尺寸时,试验钢的晶粒长大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均热温度 保温时间 晶粒尺寸 晶粒长大
下载PDF
钙长石晶体的形成机制研究 被引量:29
3
作者 秦娟 崔崇 +1 位作者 崔晓昱 马海龙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153-1157,共5页
以分析纯碳酸钙、氧化硅和氧化铝为原料,通过烧结法制备钙长石晶体,研究了煅烧温度和保温时间对钙长石晶相、微观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硅灰石和钙铝黄长石是钙长石合成过程的中间产物,随着煅烧温度的升高试样内部形成大量液相,液相的... 以分析纯碳酸钙、氧化硅和氧化铝为原料,通过烧结法制备钙长石晶体,研究了煅烧温度和保温时间对钙长石晶相、微观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硅灰石和钙铝黄长石是钙长石合成过程的中间产物,随着煅烧温度的升高试样内部形成大量液相,液相的形成及饱和析晶是钙长石形成的主要机制。板状钙长石晶体可以在1400℃的煅烧温度下保温一定的时间(2~8 h)获得,且保温时间越长,钙长石晶体的析出程度越大,晶粒尺寸也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长石 钙铝黄长石 煅烧温度 保温时间
下载PDF
不同成分铝硅合金熔体混合对初生硅相细化的研究 被引量:23
4
作者 叶春生 宋俊杰 +1 位作者 张新平 潘冶 《铸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45-147,共3页
研究了高温过共晶Al Si合金熔体和低温亚共晶Al Si合金熔体混合后对微观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 :熔体混合并迅速搅拌后的初晶硅大大细化 ,在 2min内浇注 ,可以获得分布均匀且尺寸小于 2 5 μm的初晶硅 ;随着熔体保持时间的延长 ,初晶硅... 研究了高温过共晶Al Si合金熔体和低温亚共晶Al Si合金熔体混合后对微观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 :熔体混合并迅速搅拌后的初晶硅大大细化 ,在 2min内浇注 ,可以获得分布均匀且尺寸小于 2 5 μm的初晶硅 ;随着熔体保持时间的延长 ,初晶硅的尺寸有增大的趋势。探讨了对硅相的细化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熔体混合 硅相细化 保持时间 过共晶铝硅合金 晶粒细化
下载PDF
热处理制度对TC6钛合金显微组织的影响 被引量:22
5
作者 熊爱明 黄维超 +2 位作者 陈胜晖 林海 李淼泉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z1期206-209,共4页
通过热处理实验研究了加热温度 (85 0 ,90 0 ,95 0和 10 0 0℃ )和保温时间 (3,30 ,6 0和 12 0min)对TC6钛合金显微组织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 :加热温度和保温时间对钛合金显微组织影响较大。其中 ,加热温度主要影响钛合金显微组织... 通过热处理实验研究了加热温度 (85 0 ,90 0 ,95 0和 10 0 0℃ )和保温时间 (3,30 ,6 0和 12 0min)对TC6钛合金显微组织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 :加热温度和保温时间对钛合金显微组织影响较大。其中 ,加热温度主要影响钛合金显微组织中α相的含量 ,即α相数量随加热温度的升高而逐渐减少 ;保温时间主要影响钛合金显微组织中次生α相的大小。加热温度和保温时间对组织的形态影响均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合金 显微组织 加热温度 保温时间
下载PDF
退火时间对IF深冲钢板再结晶织构的影响 被引量:17
6
作者 赵骧 何长树 +1 位作者 徐俊 左良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343-1346,共4页
借助于三维取向分布函数(ODF)分析,研究了IF深冲钢板在750℃和800℃退火时不同保温时间对其再结晶织构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750℃和800℃退火试样的再结晶γ纤维织构({111}〈uvw〉)的强度随退火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强,再结晶α纤维织构中... 借助于三维取向分布函数(ODF)分析,研究了IF深冲钢板在750℃和800℃退火时不同保温时间对其再结晶织构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750℃和800℃退火试样的再结晶γ纤维织构({111}〈uvw〉)的强度随退火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强,再结晶α纤维织构中从{001}〈110〉至{112}〈110〉的强度随着退火保温时间的延长而下降然后再回升.同时800℃退火试样的γ纤维织构的强度明显高于750℃退火试样的γ纤维织构的强度,与之对应800℃退火试样的α纤维织构的强度显著低于750℃退火试样的α纤维织构的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火 IF深冲钢板 再结晶织构 保温时间 三维取向分布函数
下载PDF
加热工艺对Nb-Ti微合金钢奥氏体晶粒长大的影响 被引量:17
7
作者 刘祥 杜群力 李新 《钢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16-120,131,共6页
为了解加热制度对Nb-Ti微合金钢的奥氏体晶粒长大和析出行为的影响,采用OM、TEM和EDS分析技术,研究了Nb-Ti微合金钢在不同加热温度和保温时间的奥氏体晶粒长大行为,以及微合金元素碳氮化物析出行为。结果表明,随加热温度升高,奥氏体晶... 为了解加热制度对Nb-Ti微合金钢的奥氏体晶粒长大和析出行为的影响,采用OM、TEM和EDS分析技术,研究了Nb-Ti微合金钢在不同加热温度和保温时间的奥氏体晶粒长大行为,以及微合金元素碳氮化物析出行为。结果表明,随加热温度升高,奥氏体晶粒尺寸逐渐长大,当加热温度超过1 200℃时奥氏体晶粒尺寸快速长大。随保温时间延长,奥氏体晶粒尺寸逐渐长大,当保温时间超过2.0h时奥氏体晶粒尺寸快速长大。EDS分析显示Nb-Ti钢中的析出物为(Nb,Ti)(C,N)复合相,随着加热温度升高和保温时间延长,析出相体积分数减少,尺寸增大,从而减弱对奥氏体晶粒的细化作用;Nb-Ti微合金试验钢合适的加热温度范围为1 150~1 200℃,保温时间低于2.0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氏体晶粒 析出相 NB-TI微合金钢 加热温度 保温时间
原文传递
1Cr13马氏体不锈钢热处理工艺探讨 被引量:16
8
作者 鲍进 《特钢技术》 CAS 2006年第2期20-22,共3页
采用不同的热处理工艺分析淬火和回火温度及保温时间对1Cr13不锈钢力学性能、金相组织的影响,得到使其力学性能达到最好的热处理工艺,使1Cr13的力学性能符合GB1220-99的要求。
关键词 温度 保温时间 力学性能
下载PDF
部分稳定氧化锆陶瓷的力学及介电性能 被引量:14
9
作者 李鹏 罗发 +3 位作者 徐洁 王晓艳 周万城 朱冬梅 《硅酸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06-310,共5页
以热压烧结法制备摩尔分数为3%的氧化钇部分稳定氧化锆(yttria partially stabilized zirconia,Y-PSZ)陶瓷,研究了不同烧结温度和保温时间对材料力学和介电性能的影响。对Y-PSZ陶瓷与电磁波作用机理作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随烧结温度升... 以热压烧结法制备摩尔分数为3%的氧化钇部分稳定氧化锆(yttria partially stabilized zirconia,Y-PSZ)陶瓷,研究了不同烧结温度和保温时间对材料力学和介电性能的影响。对Y-PSZ陶瓷与电磁波作用机理作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随烧结温度升高,材料抗弯强度和断裂韧性先增大后减小,其最大值分别为648.8MPa和5.8MPa·m1/2。材料力学性能的变化是材料相对密度、晶界相含量及晶粒大小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适当延长保温时间能够减少晶界玻璃相、提高材料强度。Y-PSZ陶瓷对于8.2~12.4GHz频率范围的电磁波无明显损耗,但在个别频率点出现干涉损耗峰。在外电场作用下,氧空位在其平衡位置震动,在8.2~12.4GHz频率范围,Y-PSZ陶瓷中无离子松弛损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部分稳定氧化锆 介电 力学 机理 烧结温度 保温时间
下载PDF
热处理加热保温时间的369法则 被引量:16
10
作者 包耳 田绍洁 王华琪 《热处理技术与装备》 2008年第2期53-55,共3页
通过十年来的研究、试验,总结了用于热处理加热时保温时间的简单计算法则—369法则,并在大连开发区圣洁热处理高新技术研究所及其它有关热处理单位进行了实际生产的论证和检验。实际生产表明,该369法则的实行有助于提高产品质量、提高... 通过十年来的研究、试验,总结了用于热处理加热时保温时间的简单计算法则—369法则,并在大连开发区圣洁热处理高新技术研究所及其它有关热处理单位进行了实际生产的论证和检验。实际生产表明,该369法则的实行有助于提高产品质量、提高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简化工艺。该法则包括各种金属材料加热保温时的369法则,真空热处理的预热、加热、保温时的369法则,以及用于密封箱式多用炉热处理加热保温的369法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温时间 369法则
下载PDF
18Ni马氏体时效钢奥氏体晶粒长大规律研究 被引量:15
11
作者 罗文英 苏新生 +1 位作者 刘宪民 王春旭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8期217-220,共4页
对18Ni(1800 MPa级)马氏体时效超高强度钢的奥氏体晶粒长大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加热温度的升高和保温时间的延长,奥氏体晶粒尺寸逐渐增大,当温度高于1000℃时,晶粒迅速发生粗化,当温度低于1000℃时,晶粒尺寸随保温时间的延长变化... 对18Ni(1800 MPa级)马氏体时效超高强度钢的奥氏体晶粒长大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加热温度的升高和保温时间的延长,奥氏体晶粒尺寸逐渐增大,当温度高于1000℃时,晶粒迅速发生粗化,当温度低于1000℃时,晶粒尺寸随保温时间的延长变化不明显;晶粒平均尺寸与保温时间的关系符合Beck方程,且温度越高,晶粒生长指数越大;在850~1150℃,18Ni(1800 MPa级)马氏体时效钢奥氏体晶粒长大激活能为223.106kJ/mol,其奥氏体晶粒平均尺寸与加热温度之间符合Arrhenius关系,并建立了该马氏体时效钢的奥氏体晶粒度长大数学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强度钢 奥氏体 保温时间 晶粒长大
下载PDF
AlSi9Mg合金在近液相线区保温过程中枝晶组织的演变 被引量:13
12
作者 弭光宝 薛克敏 +1 位作者 张早明 王清瑞 《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285-287,共3页
采用AlSi9Mg合金为试验原料,通过改变、控制浇注温度和半固态保温时间,研究了在近液相线区不同温度、不同保温时间下半固态合金的组织演变规律及成因。结果表明:随着保温时间的延长,合金固相显微组织逐渐从最初的树枝晶经蔷薇状形态向... 采用AlSi9Mg合金为试验原料,通过改变、控制浇注温度和半固态保温时间,研究了在近液相线区不同温度、不同保温时间下半固态合金的组织演变规律及成因。结果表明:随着保温时间的延长,合金固相显微组织逐渐从最初的树枝晶经蔷薇状形态向颗粒状晶粒转变。在605℃保温30~40min时,得到的细小、均匀、圆整的颗粒状非枝晶组织,满足半固态加工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温时间 AlSi9Mg合金 非枝晶组织 浇注温度 半固态
下载PDF
奥氏体化温度及时间对EQ70钢晶粒尺寸的影响 被引量:15
13
作者 陶素芬 王福明 +2 位作者 于乔木 孙乐飞 柴国强 《材料热处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42-47,共6页
用光学显微镜、Image J图像分析软件,研究了奥氏体化温度以及保温时间对EQ70海洋平台用钢原奥氏体晶粒尺寸及其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奥氏体化温度的升高,奥氏体晶粒尺寸变大,EQ70钢的晶粒粗化温度为950℃,1000℃出现混晶现象。850... 用光学显微镜、Image J图像分析软件,研究了奥氏体化温度以及保温时间对EQ70海洋平台用钢原奥氏体晶粒尺寸及其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奥氏体化温度的升高,奥氏体晶粒尺寸变大,EQ70钢的晶粒粗化温度为950℃,1000℃出现混晶现象。850℃奥氏体化时,随着奥氏体化保温时间的增加,EQ70钢的晶粒尺寸变大。但是随着保温时间的进一步增加,奥氏体晶粒尺寸增加量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Q70海洋平台 奥氏体化温度 保温时间 晶粒尺寸 热力学计算
原文传递
镁锶合金的制备及其应用 被引量:10
14
作者 陈刚 彭晓东 +1 位作者 刘相果 周书才 《中国铸造装备与技术》 CAS 2005年第6期7-9,共3页
采用“对渗法”制备镁锶合金,采用扫描电镜(SEM)和X射线衍射(XRD)分析了镁锶合金的微观组织,研究发现:合金组织与锶加入量,熔炼温度,保温时间的影响有关,合金组织中基体相α-Mg呈树枝状,共晶组织呈条状或片状,沿晶界分布。Mg-Sr合金对A... 采用“对渗法”制备镁锶合金,采用扫描电镜(SEM)和X射线衍射(XRD)分析了镁锶合金的微观组织,研究发现:合金组织与锶加入量,熔炼温度,保温时间的影响有关,合金组织中基体相α-Mg呈树枝状,共晶组织呈条状或片状,沿晶界分布。Mg-Sr合金对AZ91镁合金晶粒具有明显变质细化作用,其细化效果与合金添加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锶合金 工艺条件 成分 温度 保温时间 应用
下载PDF
利用高铝粉煤灰合成莫来石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4
15
作者 陈江峰 邵龙义 魏思民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91-195,共5页
利用粉煤灰合成莫来石具有良好的工业发展前景,但由于普通粉煤灰中Al2O3含量较低使得合成莫来石时必须添加大量工业氧化铝,从而增加了合成成本。利用高铝粉煤灰直接制备M50莫来石以及高铝粉煤灰与少量工业氧化铝混合合成M60和M70莫来石... 利用粉煤灰合成莫来石具有良好的工业发展前景,但由于普通粉煤灰中Al2O3含量较低使得合成莫来石时必须添加大量工业氧化铝,从而增加了合成成本。利用高铝粉煤灰直接制备M50莫来石以及高铝粉煤灰与少量工业氧化铝混合合成M60和M70莫来石,其物理性能可以达到我国《烧结莫来石》标准(YB/T5267-2005),这大大降低了合成成本。研究表明,用未处理过的高铝粉煤灰直接制备低牌号莫来石(M50)适宜的烧结温度为1400℃,用处理过的高铝粉煤灰或合成高牌号莫来石(M60、M70)适宜的烧结温度为1500℃;恒温时间对合成莫来石的影响远小于烧结温度,高温下缩短恒温时间比低温下延长恒温时间有利于莫来石的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铝粉煤灰 合成莫来石 烧结温度 恒温时间 物理性能
下载PDF
软包装榨菜的超高压杀菌工艺研究 被引量:13
16
作者 翟金亮 苏平 那宇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80-83,共4页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了超高压处理对榨菜杀菌效果以及理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超高压工艺对榨菜的脆度影响很小,杀菌的优化工艺条件为:压力300 MPa,保压时间为20 min,中盐(8.5%)可以有效杀灭微生物,防止胖袋并且大肠菌群小于30个。
关键词 超高压杀菌 压力 盐度 保压时间 菌落总数 软包装榨菜
下载PDF
石家庄市男男性接触者同性固定性伴保持时间影响因素 被引量:13
17
作者 党静 刘淑君 刘丽花 《中国热带医学》 CAS 2015年第12期1448-1451,共4页
目的探讨石家庄市男男性接触者同性固定性伴的维持时间及影响因素,为科学制定艾滋病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滚雪球"、网络发布信息、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门诊招募MSM对象,采用面对面调查方式收集信息。结果 434例MSM... 目的探讨石家庄市男男性接触者同性固定性伴的维持时间及影响因素,为科学制定艾滋病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滚雪球"、网络发布信息、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门诊招募MSM对象,采用面对面调查方式收集信息。结果 434例MSM进行有效问卷调查,其中HIV阳性49例,阳性检出率为11.29%。294例(67.74%)曾经有过同性固定性伴。拥有同性固定性伴数最多的为15个,最少的为1个,中位数为1个(25%分位数为1个,75%分位数为2个)。与同一名同性固定性伴保持时间最长的为168个月,最短的为3个月,中位数为13.5个月(25%分位数为6.75个月,75%分位数为24个月)。多因素结果显示,是否与网友见面、首次同性性行为至今时间、性角色、是否接受过艾滋病咨询检测是固定性伴保持时间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MSM固定性伴保持时间较短,尽早开展对MSM的艾滋病宣传教育,特别是上网者的宣传教育,对于增强MSM固定性伴关系的稳定,降低HIV感染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男性接触者 同性固定性伴 保持时间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稀土La变质处理对A356铝合金显微组织的影响 被引量:12
18
作者 张苏 杨钢 +2 位作者 吴云峰 闫洪 赵伟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7期69-72,共4页
研究了保温时间和搅拌时间对稀土La变质的A356铝合金显微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保温90 min时,大部分共晶硅已变为细小的颗粒状,α(Al)相晶粒细小,变质效果达到最佳;添加搅拌后,保温时间大幅度缩短,其中当搅拌3 min,保温10 min时,其变... 研究了保温时间和搅拌时间对稀土La变质的A356铝合金显微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保温90 min时,大部分共晶硅已变为细小的颗粒状,α(Al)相晶粒细小,变质效果达到最佳;添加搅拌后,保温时间大幅度缩短,其中当搅拌3 min,保温10 min时,其变质效果与保温90 min的相当,缩短变质保温时间80 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356合金 稀土La 变质 保温时间 搅拌时间
下载PDF
镍基单晶高温合金钎焊接头的微观组织与性能 被引量:12
19
作者 孙元 赵旭 +3 位作者 苏瑾 侯星宇 王诗洋 丁雨田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32-38,I0002,I0003,共9页
采用一种含B,Si的镍基合金钎料钎焊CMSX-4单晶高温合金,利用SEM,EPMA分析接头的微观组织与相组成,探究降熔元素B和Si的扩散机制及接头形成机理.结果表明,不同间隙焊缝的微观组织相似,相组成相同,但随着间隙的增加,焊缝中的硼化物析出相... 采用一种含B,Si的镍基合金钎料钎焊CMSX-4单晶高温合金,利用SEM,EPMA分析接头的微观组织与相组成,探究降熔元素B和Si的扩散机制及接头形成机理.结果表明,不同间隙焊缝的微观组织相似,相组成相同,但随着间隙的增加,焊缝中的硼化物析出相增多,同时出现微孔等缺陷;对于相同焊缝间隙的接头,随着保温时间的延长,焊缝中的硼化物相的平均尺寸在一定程度上增大,且分布更加集中,母材与焊缝间的界面连接层厚度增加.钎焊过程中,B元素集中分布于焊缝中心区,与Cr,W,Mo等元素反应,形成脆性硼化物相M3B2,B元素未向母材中扩散,近焊缝区中未见硼化物相析出;Si元素不仅在焊缝中心区形成镍硅化物相,也向母材中扩散,在近焊缝区形成含Si元素的镍基固溶体.对不同焊缝间隙与保温时间的单晶钎焊接头在980℃/100 MPa条件下进行持久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单晶钎焊接头的持久寿命随着焊缝间隙的增加而降低,随保温时间的延长而升高,但当保温时间延长至30 min以上时,接头持久寿命没有显著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晶高温合金 钎焊间隙 保温时间 持久寿命
下载PDF
淬火工艺对BR1500HS超高强度硼钢板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2
20
作者 王梦寒 王彦丽 咸国才 《金属热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84-87,共4页
研究了淬火加热温度和保温时间对BR1500HS超高强度硼钢板的抗拉强度、硬度等力学性能和显微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淬火温度的升高,抗拉强度和硬度逐渐增加,当保温时间大于8 min时,淬火温度越高,组织越粗大,试验钢的抗拉强度和硬度... 研究了淬火加热温度和保温时间对BR1500HS超高强度硼钢板的抗拉强度、硬度等力学性能和显微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淬火温度的升高,抗拉强度和硬度逐渐增加,当保温时间大于8 min时,淬火温度越高,组织越粗大,试验钢的抗拉强度和硬度降低。试验钢合理的淬火工艺为淬火温度900~950℃、保温时间4~8 min,在此工艺下淬火的BR1500HS超高强度硼钢板马氏体转变完全,具有较好的综合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强度硼钢板 淬火温度 保温时间 力学性能 显微组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