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1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蝴蝶兰叶片离体培养胚状体的发生及组织学观察 被引量:38
1
作者 崔广荣 侯喜林 +3 位作者 张子学 张从宇 胡能兵 刘跃成 《园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431-436,共6页
以蝴蝶兰试管苗幼叶为外植体,以1/2MS为基本培养基,研究了不同浓度6-苄基腺嘌呤(6-BA)、腺嘌呤硫酸盐(Ad)、萘乙酸(NAA)及其组合对胚状体发生的影响,同时也探讨了蔗糖浓度及椰汁添加量对胚状体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细胞分裂素6-BA对胚... 以蝴蝶兰试管苗幼叶为外植体,以1/2MS为基本培养基,研究了不同浓度6-苄基腺嘌呤(6-BA)、腺嘌呤硫酸盐(Ad)、萘乙酸(NAA)及其组合对胚状体发生的影响,同时也探讨了蔗糖浓度及椰汁添加量对胚状体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细胞分裂素6-BA对胚状体的诱导效果较Ad好,NAA与二者配合使用可提高胚状体的发生率,其最佳浓度组合为6-BA4.0mg/L+Ad2.0~4.0mg/L+NAA1.0~2.0mg/L。蔗糖20~40g/L+椰汁200mL/L有利于胚状体的形成。组织学观察表明,胚状体起源于叶片气孔附近的上表皮细胞或上表皮下方的叶肉组织细胞,为单细胞起源,其发育过程与一般植物胚状体发生发育特征相似,最终发育成为类原球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蝴蝶兰 叶片 胚状体 组织培养 组织学观察 原球茎
下载PDF
南方鲶性腺分化的组织学观察 被引量:21
2
作者 张修月 焦保卫 +2 位作者 吴天利 金灿彪 王德寿 《动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41-48,共8页
用芳香化酶抑制剂 (Fadrozole)、雌激素受体拮抗剂 (Tamoxifen)对人工孵化的南方鲶 (Silurusmeridionalis)幼鱼进行雄性化诱导处理 (口服 ) ,获得雄鱼。对孵化后第 5~ 1 3 0d的南方鲶幼鱼性腺进行组织学观察 ,结果表明 ,在实验条件下 ... 用芳香化酶抑制剂 (Fadrozole)、雌激素受体拮抗剂 (Tamoxifen)对人工孵化的南方鲶 (Silurusmeridionalis)幼鱼进行雄性化诱导处理 (口服 ) ,获得雄鱼。对孵化后第 5~ 1 3 0d的南方鲶幼鱼性腺进行组织学观察 ,结果表明 ,在实验条件下 ,南方鲶性腺分化发生在孵化后 7d左右 ,雌雄性分化过程差异明显。雌鱼卵巢腔在孵化后 1 2d左右形成 ,生殖细胞在孵化后 3 5d左右快速增殖 ,成熟分裂最早发生在孵化后 5 5d左右 ;雄鱼生殖细胞在孵化后 1 3 0d左右快速增殖 ,成熟分裂最早发生在孵化后 1 3 0d左右。雌性性腺分化早于雄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方鲶 性腺分化 组织学观察
下载PDF
蓝莓离体叶片胚状体高效发生及其组织学观察 被引量:24
3
作者 崔广荣 陆峰 +3 位作者 曹华龙 刘淼才 丁为群 张子学 《激光生物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5期599-607,共9页
以高灌蓝莓试管苗叶片为外植体、以改良WPM为基本培养基,研究了外源激素TDZ、ZT及其组合对离体叶片胚状体发生的影响,同时也探讨了蔗糖浓度、水解酪蛋白、椰汁等对胚状体发生、丛芽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外源激素TDZ、ZT... 以高灌蓝莓试管苗叶片为外植体、以改良WPM为基本培养基,研究了外源激素TDZ、ZT及其组合对离体叶片胚状体发生的影响,同时也探讨了蔗糖浓度、水解酪蛋白、椰汁等对胚状体发生、丛芽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外源激素TDZ、ZT及其组合对胚状体的发生频率、丛芽的形成和生长起重要作用;蔗糖浓度对胚状体的发生及丛芽的生长影响较大,而添加有机质则对胚状体的发生及丛芽的生长没有明显影响。适合高灌蓝莓叶片胚状体发生及成苗的培养基为WPM+TDZ 0.04mg/L+ZT 0.25~2.0mg/L+蔗糖20~40g/L,而培养基WPM+ZT 0.5—1.0mg/L+蔗糖20g/L适合于丛芽继代生长。组织学观察表明,蓝莓叶片胚状体发生主要起源于叶上表皮细胞和部分叶肉细胞,可能为多细胞起源,历经多细胞原胚、原球胚、梨形胚、心形胚、子叶胚等发育阶段,并能直接发育成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莓 组织培养 胚状体 组织学观察
下载PDF
双酚A对斑马鱼肝脏和性腺的作用 被引量:24
4
作者 曹娜 魏华 +2 位作者 吴陵广 吴婷婷 李国鹏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2192-2198,共7页
为了阐明内分泌干扰物双酚A(BPA)对水生动物的毒理作用机制,本文研究了BPA对斑马鱼急性毒性及组织学损伤作用。结果表明:BPA对斑马鱼具有急性毒性效应,96h半致死浓度为6.3mg·mL-1,96h暴露对斑马鱼的肝脏产生了浓度依赖性损伤;在高... 为了阐明内分泌干扰物双酚A(BPA)对水生动物的毒理作用机制,本文研究了BPA对斑马鱼急性毒性及组织学损伤作用。结果表明:BPA对斑马鱼具有急性毒性效应,96h半致死浓度为6.3mg·mL-1,96h暴露对斑马鱼的肝脏产生了浓度依赖性损伤;在高浓度组,精巢结构损伤,卵泡萎缩严重(闭锁率35%);在0.2mg·mL-1亚致死浓度BPA组中,暴露96h后,斑马鱼肝脏受到轻微损伤,性腺组织结构没有受到明显损伤,卵巢中处于第Ⅲ时相晚期和第Ⅳ时相配子数比率增加,单个卵母细胞直径增加(P<0.05);在2mg·mL-1亚致死浓度BPA组中,暴露96h,斑马鱼的肝脏组织受到了一定损伤,细胞核萎缩变形,细胞肿胀,核固缩,性腺组织受损不明显,卵巢中第Ⅲ时相晚期和第Ⅳ时相配子数比率有所增加;在6.1mg·mL-1BPA组中,暴露96h,斑马鱼肝脏产生了极大的损伤,细胞空泡化,大面积的组织坏死,空洞产生,精巢组织结构受到一定损伤,卵巢中发现大量细胞萎缩现象;BPA对斑马鱼肝脏具有靶器官毒性,对性腺作用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马鱼 双酚A 急性毒性 组织切片
原文传递
斑马鱼性腺发育的组织学观察 被引量:17
5
作者 王晶 王冰 +2 位作者 李纪同 杨磊 张永忠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68-174,共7页
在过去几十年,斑马鱼(Danio rerio)由于其发育周期短且速度快,胚胎发育透明,已经成为众多研究领域的典型模式生物。斑马鱼的性腺发育和分化非常特殊,雄性和雌性幼鱼的性腺在早期全部发育成"类卵巢"结构。目前,对于斑马鱼的性... 在过去几十年,斑马鱼(Danio rerio)由于其发育周期短且速度快,胚胎发育透明,已经成为众多研究领域的典型模式生物。斑马鱼的性腺发育和分化非常特殊,雄性和雌性幼鱼的性腺在早期全部发育成"类卵巢"结构。目前,对于斑马鱼的性别分化和性腺分化机制还不清楚。本文以孵化后不同时期的斑马鱼仔鱼和幼鱼的生殖腺为材料,经石蜡切片和苏木精染色后,荧光显微镜下观察了斑马鱼仔鱼性腺从出现、分化到成熟的发育过程。结果发现:孵化后5~10日龄仔鱼腹腔两侧可以观察到没有分化的生殖腺,其中的生殖细胞明显比周围的体细胞大;孵化后14~24日龄仔鱼的生殖腺中可见由卵原细胞分裂形成的生殖包囊,其中的生殖细胞进一步分化、分裂形成体积更大、数量更多的卵母细胞;25日龄左右的仔鱼,其性腺成为在腹腔两侧对称,而且在组织结构上也较为典型的卵巢样结构。到35日龄前后可见一部分仔鱼的性腺逐步由卵巢样结构向精巢结构转变的过程。我们在2周左右的仔鱼的性腺中观察到了生殖包囊存在,这一现象还未见有前人报道。在本试验中,我们不仅清楚地观察到类似卵巢的性腺中"卵母细胞"逐渐凋亡消失的过程,还观察到性腺由最初的类似卵巢样结构逐渐变成典型的精巢结构的整个过程。这些研究成果将为发育生物学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和第一手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马鱼 性腺发育 石蜡切片 生殖包囊 组织学观察
下载PDF
长吻鮠幼鱼小瓜虫病的组织学观察 被引量:16
6
作者 陈达丽 张其中 +1 位作者 王志坚 周小扬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78-281,共4页
多子小瓜虫 (Ichthyophthiriusmultifiliis)主要寄生于鱼类皮肤、鳍、颌须、颏须和鳃 ,在长吻幼鱼的肌肉组织边缘发现有多子小瓜虫幼虫寄生 .感染部位均有上皮和结缔组织增生 ,形成白色囊泡 .皮肤和触须上的一些寄生部位糜烂、充血、... 多子小瓜虫 (Ichthyophthiriusmultifiliis)主要寄生于鱼类皮肤、鳍、颌须、颏须和鳃 ,在长吻幼鱼的肌肉组织边缘发现有多子小瓜虫幼虫寄生 .感染部位均有上皮和结缔组织增生 ,形成白色囊泡 .皮肤和触须上的一些寄生部位糜烂、充血、色素层部分缺失 ,鳍条被挤压变形 ,严重感染者鳍、颌须和颏颏有不同程度的缺失 .讨论了该病造成长吻幼鱼致死率高和难治疗的原因以及可能的防治措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吻鮠 幼鱼 多子小瓜虫 组织学观察 人工养殖 寄生虫病
下载PDF
大黄鱼性腺性别分化的组织学观察 被引量:16
7
作者 游秀容 蔡明夷 +1 位作者 姜永华 王志勇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057-1064,共8页
利用组织学方法研究了大黄鱼的性腺分化和发育规律。大黄鱼受精卵于2009年9月22日开始孵化,孵化水温26℃,育苗水温22.0-25.8℃,养殖水温11.5-25.6℃。20日龄稚鱼(体长17.6-19.2 mm)腹腔中一对原始性腺已经形成。55日龄幼鱼(体长27.5-... 利用组织学方法研究了大黄鱼的性腺分化和发育规律。大黄鱼受精卵于2009年9月22日开始孵化,孵化水温26℃,育苗水温22.0-25.8℃,养殖水温11.5-25.6℃。20日龄稚鱼(体长17.6-19.2 mm)腹腔中一对原始性腺已经形成。55日龄幼鱼(体长27.5-37.0 mm)半数个体性腺中形成成簇发育的卵原细胞群,标志着卵巢解剖学分化开始。减数分裂和卵巢腔的形成同时开始于60日龄(体长28.0-37.2 mm)。120日龄幼鱼(体长39.2-51.0 mm)性腺中,初级卵母细胞出现,标志着卵巢细胞学分化的开始。精巢分化开始于第95日龄(体长38.0-48.0 mm),其解剖学标志为生精导管的形成及体细胞在性腺中的散布方式。145~195日龄,由于水温过低,鱼苗停止生长,期间性腺发育水平没有明显变化。215日龄幼鱼(体长44.0-59.2 mm)性腺中精母细胞的出现标志着精巢细胞学分化的开始。精小叶于230日龄(体长56.2-72.8 mm)形成。由此可见,大黄鱼雌性性腺发育早于雄性性腺,且大黄鱼性腺分化类型属于分化型雌雄异体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鱼 性腺分化 发育 组织学观察
下载PDF
小鼠睾丸发育全过程的组织学观察 被引量:16
8
作者 罗兰 张彦 +1 位作者 杨芳 杨榆玲 《实验动物科学》 2010年第3期10-13,共4页
为系统观察小鼠睾丸组织发育过程,将生后1~57d处于不同发育时期的17组昆明种正常小鼠睾丸组织制备石蜡切片、进行H.E染色分析。结果表明:小鼠生后初期睾丸曲细精管中只有支持细胞和原始生精细胞;至生后8d时出现B型精原细胞;15d时出现... 为系统观察小鼠睾丸组织发育过程,将生后1~57d处于不同发育时期的17组昆明种正常小鼠睾丸组织制备石蜡切片、进行H.E染色分析。结果表明:小鼠生后初期睾丸曲细精管中只有支持细胞和原始生精细胞;至生后8d时出现B型精原细胞;15d时出现初级精母细胞;23d时出现次级精母细胞及少量圆形精子细胞,此后圆形精子细胞逐渐增多;30d时圆形精子细胞发生变态;36d时大量精子开始稳定出现于曲细精管管腔中,并延续至此后各期。这意味着小鼠生精细胞在出生后经过一个相对连续的发育分化过程,至生后约36d发育成熟。这为细化小鼠睾丸组织发育和精子发生过程提供了详细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 睾丸 HE染色 组织学观察
下载PDF
蝴蝶兰类原球茎液体培养中用秋水仙素诱导多倍体 被引量:14
9
作者 崔广荣 张子学 +2 位作者 胡能兵 张从宇 侯喜林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49-55,共7页
采用0.05%、0.10%和0.20%3种浓度的秋水仙素分别对液体培养过程中的蝴蝶兰类原球茎进行1、3和7 d的诱变处理,考察各处理蝴蝶兰类原球茎的生长状态、组织学特征及其分化成苗的状况,并对多倍体进行鉴定。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秋水仙素对蝴蝶... 采用0.05%、0.10%和0.20%3种浓度的秋水仙素分别对液体培养过程中的蝴蝶兰类原球茎进行1、3和7 d的诱变处理,考察各处理蝴蝶兰类原球茎的生长状态、组织学特征及其分化成苗的状况,并对多倍体进行鉴定。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秋水仙素对蝴蝶兰类原球茎的生长状况均产生一定影响,类原球茎相对膨大,表面粗糙,呈暗绿色,浓度越大、处理时间越长,影响越明显;不同浓度秋水仙素诱变时间长短与类原球茎细胞内部结构发生变化的程度关系密切;秋水仙素处理后的类原球茎分化苗周期增长,成苗率降低;不同处理的多倍体诱导频率不同,最高诱变率可达30.0%;多倍体在形态、细胞组织学上与二倍体差异明显,细胞核变大,染色体数目加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蝴蝶兰 类原球茎 秋水仙素 化学诱变 组织学观察 多倍体
下载PDF
两种常用激素组合下棉花体细胞胚胎发生过程的组织学观察 被引量:12
10
作者 朱华国 张献龙 +1 位作者 金双侠 刘冠泽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59-166,共8页
MSB培养基添加两种常用植物激素组合,Indole-3-butyric acid(IBA)+kinetin(KT)和2,4-dichlorophe-noxyacetic acid(2,4-D)+KT,分别命名为IK和DK处理用来诱导陆地棉体细胞胚胎发生。陆地棉品系YZ1下胚轴切段作为外植体在诱导培养基上培养... MSB培养基添加两种常用植物激素组合,Indole-3-butyric acid(IBA)+kinetin(KT)和2,4-dichlorophe-noxyacetic acid(2,4-D)+KT,分别命名为IK和DK处理用来诱导陆地棉体细胞胚胎发生。陆地棉品系YZ1下胚轴切段作为外植体在诱导培养基上培养4周后,继代到分化培养基上促进体细胞胚胎发生。结果表明,两种处理均有体细胞胚胎发生,其中IK处理上外植体嫁接33 d后就可见体细胞胚出现,分化率高达97.6%,大多数外植体表现为体细胞胚较胚性愈伤早出现。DK处理中体细胞胚胎发生慢,体细胞胚都是经过明显的胚性愈伤发育而来,胚性愈伤分化率明显低于IK处理,仅为28.6%。此外,IK处理中的外植体在培养过程中大部分都出现了须根,而DK处理中则没有。两种处理中出现了两种不同的体细胞胚胎发生过程,组织学观察结果表明DK和IK处理中的体细胞胚分别主要起源于初生形成层和皮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体细胞胚胎发生 组织学观察 植物生长调节剂
下载PDF
桂枝汤治疗过敏性鼻炎的实验研究(Ⅰ) 被引量:13
11
作者 董培良 张天宇 +2 位作者 殷鑫 曲娜 韩华 《中医药信息》 2013年第2期70-72,共3页
目的:观察桂枝汤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作用。方法:采用卵蛋白(OVA)作为致敏原诱发豚鼠制备过敏性鼻炎模型,以鼻痒、喷嚏及流清涕等行为学指标、组织学观察及血清HA、IgE生化指标考察桂枝汤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作用。结果:桂枝汤高、中剂量组症... 目的:观察桂枝汤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作用。方法:采用卵蛋白(OVA)作为致敏原诱发豚鼠制备过敏性鼻炎模型,以鼻痒、喷嚏及流清涕等行为学指标、组织学观察及血清HA、IgE生化指标考察桂枝汤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作用。结果:桂枝汤高、中剂量组症状积分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与辛芩颗粒对照组相当;血清组胺和IgE含量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P<0.05);组织学观察可见由于纤维修复所致组织结构重建,黏膜增厚,炎性细胞浸润减少,间质无水肿。结论:桂枝汤具有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桂枝汤 过敏性鼻炎 血清组胺 IGE 组织学观察
下载PDF
纳米羟基磷灰石/胶原复合材料修复猪下颌骨缺损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变化 被引量:12
12
作者 李冬梅 刘新晖 李庆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6期4148-4153,共6页
背景:纳米羟基磷灰石/胶原复合材料可促进下颌骨缺损的修复,但其作用机制尚不明确。目的:探讨纳米羟基磷灰石/胶原复合材料对家猪下颌骨缺损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影响。方法:取家猪60只(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医学动物实验中心提供),随机... 背景:纳米羟基磷灰石/胶原复合材料可促进下颌骨缺损的修复,但其作用机制尚不明确。目的:探讨纳米羟基磷灰石/胶原复合材料对家猪下颌骨缺损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影响。方法:取家猪60只(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医学动物实验中心提供),随机分3组,每组20只:假手术组不做任何处理;模型对照组建立10 mm×5 mm×1 mm下颌骨缺损模型;观察组建立10 mm×5 mm×1 mm下颌骨缺损模型,将纳米羟基磷灰石/胶原复合材料植入骨缺损处。术后12周,取下颌骨缺损部位,分别进行苏木精-伊红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X射线检查。实验获得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结果与结论:(1)苏木精-伊红染色显示,观察组材料中心区部分材料降解,大量代谢旺盛的细胞分散在材料空洞中,周围可见大量骨小梁;模型对照组缺损区域被纤维肉芽组织覆盖,未见明显成骨发生;假手术组下颌骨部位组织排列整齐;观察组新生骨小梁面积大于模型对照组(P <0.05);(2)X射线显示,模型对照组可见明显缺损部位;观察组缺损面积明显小于模型对照组;(3)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观察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高于模型对照组(P <0.05);(4)结果表明,纳米羟基磷灰石/胶原复合材料可促进猪下颌骨缺损的愈合,提高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羟基磷灰石/胶原复合材料 下颌骨缺损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新生骨小梁面积 组织学观察 骨缺损 血管形成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稻飞虱酵母类胞内共生菌的组织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3
作者 陈法军 张珏锋 俞晓平 《昆虫知识》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07-611,共5页
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体内酵母类共生菌在褐飞虱生长发育和繁殖中起着重要作用,并影响着褐飞虱对寄主植物的致害性变异。该文系统总结了国内外已有的研究成果,讨论了褐飞虱共生菌的分类地位、形态特征、在寄主发育中的功能、侵染途... 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体内酵母类共生菌在褐飞虱生长发育和繁殖中起着重要作用,并影响着褐飞虱对寄主植物的致害性变异。该文系统总结了国内外已有的研究成果,讨论了褐飞虱共生菌的分类地位、形态特征、在寄主发育中的功能、侵染途径等,提出了开展褐飞虱生物型形成过程中体内共生菌变异的研究建议,以便利用共生菌来监测田间不同生物型褐飞虱的发生情况,最终实现控菌防虫和对不同生物型的准确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飞虱 共生菌 致害性 组织学观察生物型
下载PDF
西伯利亚鲟致病性嗜水气单胞菌的分离鉴定 被引量:11
14
作者 叶彩燕 汪开毓 +6 位作者 刘韬 贺扬 王二龙 杨倩 何琦瑶 谢恒 何晟毓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95-199,共5页
为分离鉴定引起四川省绵阳市水箱养殖的西伯利亚鲟患病及死亡的病原菌,本研究从患病西伯利亚鲟脾脏组织分离纯化得到一株病原菌,命名为XYCY-1。对其进行了形态特征、理化特性等生物学表型检验、感染回归试验、16S rRNA基因进化分析、病... 为分离鉴定引起四川省绵阳市水箱养殖的西伯利亚鲟患病及死亡的病原菌,本研究从患病西伯利亚鲟脾脏组织分离纯化得到一株病原菌,命名为XYCY-1。对其进行了形态特征、理化特性等生物学表型检验、感染回归试验、16S rRNA基因进化分析、病理观察及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该菌属于嗜水气单胞菌;人工感染试验显示该分离菌对西伯利亚鲟鱼具有致病性,实验鱼发病和死亡症状与自然发病鱼基本相同。表明嗜水气单胞菌是此次鲟鱼发病的病原;分离菌株对头孢西丁、卡那霉素、庆大霉素、强力霉素、氧氟沙星、恩诺沙星、新霉素7种药物敏感,对氨苄青霉素、四环素、洛美沙星等13种药物耐药。本研究对四川绵阳地区鲟鱼发病流行的病因作出了准确诊断,为该地区鱼病预防和合理用药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伯利亚鲟 嗜水气单胞菌 分离鉴定 16S RRNA 组织病理学 药敏试验
下载PDF
二硫化碳对雌性小鼠的性腺毒作用 被引量:8
15
作者 张文昌 江一平 《卫生毒理学杂志》 CSCD 1992年第1期24-25,共2页
进行了雌性小鼠CS_2染毒后卵巢连续切片的组织学观察和超数排卵(人工诱发排卵)试验。<1>卵巢组织学观察结果:原始卵泡数在各实验组间无显著性差异;初级卵泡和次级卵泡数CS_2高剂量组均显著低于CS_2低剂量组和对照组(P<0.05);... 进行了雌性小鼠CS_2染毒后卵巢连续切片的组织学观察和超数排卵(人工诱发排卵)试验。<1>卵巢组织学观察结果:原始卵泡数在各实验组间无显著性差异;初级卵泡和次级卵泡数CS_2高剂量组均显著低于CS_2低剂量组和对照组(P<0.05);闭锁卵泡呈明显增多趋势;<2>超数排卵试验结果:GS_2染毒组与对照组间平均超排卵数无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CS_2性腺毒作用可以表现为卵泡生长发育成熟的明显障碍,而卵巢对于超量促性腺激素作用的反应机能基本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硫化碳 性腺 毒性 超数排卵
下载PDF
番茄离体培养的形态发生 被引量:6
16
作者 陈火英 张建华 +1 位作者 俞俊棠 钟建江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39-142,共4页
对番茄下胚轴、子叶、叶片、叶柄不同类型外植体离体培养中有关细胞启动、分裂、分化以及器官发生作了细胞组织学观察 ,结果表明 :番茄不同类型外植体在同样的培养条件下 ,愈伤组织生长表现明显差异 :下胚轴、子叶诱导产生愈伤组织时 ,... 对番茄下胚轴、子叶、叶片、叶柄不同类型外植体离体培养中有关细胞启动、分裂、分化以及器官发生作了细胞组织学观察 ,结果表明 :番茄不同类型外植体在同样的培养条件下 ,愈伤组织生长表现明显差异 :下胚轴、子叶诱导产生愈伤组织时 ,细胞启动早 ,生长快 ,分裂方式基本为无丝分裂 ;下胚轴诱导愈伤组织形成时 ,细胞不规则的无丝分裂少于子叶 ,故下胚轴离体培养得到正常芽的比例高于子叶 ;番茄离体培养中不定芽通常发生在愈伤组织的周边区 ,也可起源于维管组织结节周围 ,形成层状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外植体 离体培养 形态发生 组织学观察
下载PDF
沙棘木蠹蛾生殖系统形态学和组织学观察 被引量:10
17
作者 周娇 李娟 +1 位作者 翁强 骆有庆 《应用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629-1635,共7页
沙棘木蠹蛾Holcocerus hippophaecolus Hua,Chou,Fanget Chen属鳞翅目(Lepidoptera)木蠹蛾科(Cossidae),是我国的特有种。2001年以来,沙棘木蠹蛾在我国大面积爆发,是屹今为止我国沙棘林最大的蛀干害虫,给我国的沙棘产业造成了巨大的损... 沙棘木蠹蛾Holcocerus hippophaecolus Hua,Chou,Fanget Chen属鳞翅目(Lepidoptera)木蠹蛾科(Cossidae),是我国的特有种。2001年以来,沙棘木蠹蛾在我国大面积爆发,是屹今为止我国沙棘林最大的蛀干害虫,给我国的沙棘产业造成了巨大的损失。本论文从形态学和组织学2个方面确定了沙棘木蠹蛾雌、雄生殖系统的特征,同时,对比了雄性交尾前后生殖系统各部位的差异。未交尾雄蛾的生殖系统贮精囊、附腺管和射精管呈白色,其内包含大量的精子束待交尾,已交尾雄蛾的生殖系统呈透明或半透明状。除雄性附腺外,在交尾后的精巢、贮精囊和射精管中都能观察到真核精子束。通过上述对雄性生殖系统的形态学和组织学观察,尤其是对贮精囊和射精管中精子束观察,可判断精子束的填充状态,从而判断雄蛾交尾与否,能够检验性信息素引诱剂对沙棘木蠹蛾的防治效果,确立判断雄蛾交尾与否的标准对指导沙棘木蠹蛾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棘木蠹蛾 雄性生殖系统 组织学观察
原文传递
麻栎茎段体胚发生和组织学观察初报 被引量:10
18
作者 廖婧 方炎明 虞木奎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75-578,共4页
分别于2010年4月和6月采集同一麻栎母株的成熟茎段,在培养基MS+6-BA 1 mg.L-1+IBA 1 mg.L-1+谷氨酰胺1 000 mg.L-1+脯氨酸500 mg.L-1上诱导体胚发生,选出较好的外植体采集时间。通过组织学和扫描电镜观察,研究麻栎体胚的起源和愈伤组织... 分别于2010年4月和6月采集同一麻栎母株的成熟茎段,在培养基MS+6-BA 1 mg.L-1+IBA 1 mg.L-1+谷氨酰胺1 000 mg.L-1+脯氨酸500 mg.L-1上诱导体胚发生,选出较好的外植体采集时间。通过组织学和扫描电镜观察,研究麻栎体胚的起源和愈伤组织结构特征。结果表明,外植体较好的采集时间为4月。组织切片表明,麻栎体胚具有三种不同的起源方式,起源于愈伤组织内部、表皮或者初生胚性复合体表面;胚性愈伤组织的细胞较小,细胞质浓厚,染色较深,和非胚性组织细胞明显不同。扫描电镜(SEM)观察表明,胚性愈伤组织细胞呈球形,大小均一,多以细胞团形式存在;非胚性愈伤组织细胞无规则形状,细胞间隙较多,大多分散存在,这些可以作为区分两类愈伤组织的典型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栎 茎段 体胚发生 组织学观察
下载PDF
大岩桐叶片组织培养及其组织学观察 被引量:9
19
作者 任如意 赵金良 +1 位作者 宗宪春 张晓军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83-185,共3页
大岩桐盆栽植株叶片进行培养,成功获得了再生植株,对其组织培养过程的组织学观察,表明MS培养基上附加不同浓度的NAA和BA对愈伤组织的形成影响不大,但对不定芽的分化有较大影响,得出最佳培养基组合为MS+BA1.0mg/L+NAA0.2mg/L。山沙+土(1... 大岩桐盆栽植株叶片进行培养,成功获得了再生植株,对其组织培养过程的组织学观察,表明MS培养基上附加不同浓度的NAA和BA对愈伤组织的形成影响不大,但对不定芽的分化有较大影响,得出最佳培养基组合为MS+BA1.0mg/L+NAA0.2mg/L。山沙+土(1∶1)可促进小苗后期生长,加速成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岩桐 组织培养 快繁 愈伤组织 组织学观察
下载PDF
大鲵部分器官组织学观察 被引量:8
20
作者 霍军 程会昌 《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3年第3期163-164,共2页
大鲵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对大鲵进行研究在保护珍稀动物和保持生态平衡方面具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本实验以大鲵部分器官为材料,用Bouin氏液固定,石蜡切片,HE染色,在光镜下进行观察。发现其皮肤具有两种分别分泌黏液和胶状物的腺体,肾... 大鲵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对大鲵进行研究在保护珍稀动物和保持生态平衡方面具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本实验以大鲵部分器官为材料,用Bouin氏液固定,石蜡切片,HE染色,在光镜下进行观察。发现其皮肤具有两种分别分泌黏液和胶状物的腺体,肾小囊发达,肾小管数目多,肺的平滑肌细胞和核均呈螺旋型排列,肝细胞索不呈放射状排列等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鲵 器官组织学 生态平衡 Bouin氏液 石蜡切片 HE染色 肝细咆 放射状排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