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贵州桐梓县境南部奥陶系-志留系界线地层新认识 被引量:18
1
作者 戎嘉余 陈旭 +8 位作者 詹仁斌 樊隽轩 王怿 张元动 李越 黄冰 吴荣昌 王光旭 刘建波 《地层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37-348,共12页
贵州桐梓红花园山王庙的奥陶系-志留系分界地层出露好、有笔石带控制且发育介壳相化石,一直被认为是华南最佳剖面之一。本文对该剖面重新剖析,结合桐梓县境南区另外几条剖面的资料分析,提出如下新认识:山王庙剖面的"赫南特贝层&quo... 贵州桐梓红花园山王庙的奥陶系-志留系分界地层出露好、有笔石带控制且发育介壳相化石,一直被认为是华南最佳剖面之一。本文对该剖面重新剖析,结合桐梓县境南区另外几条剖面的资料分析,提出如下新认识:山王庙剖面的"赫南特贝层"(HirnantiaBed:AFA295-305)和"介壳层"(Shelly Bed:AFA306-311c)宜合并统称为观音桥层,皆归于奥陶系;对照宜昌王家湾,将观音桥层与Normalograptus extraordinarius带上部和N.persculptus带下部对比;确定观音桥层与龙马溪组之间缺失N.persculptus带上部、A.ascensus带和P.acuminatus带大部分的地层。典型赫南特贝动物群延至A.ascensus带甚至更高层位的观点应予以修正。靠近黔中古陆北缘的诸多地点,观音桥层的厚度虽有变化,均宜视为同期沉积,唯上覆地层时代不同。赫南特贝动物群是在特定时期、特定环境中生存的特定底栖生物群落,是奥陶纪末大灭绝首幕后的产物,指示了寒凉、海退、相对浅水、底域富氧的环境条件,有重要的时代、环境和古地理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陶系-志留系界线地层 赫南特贝动物群 假整合 观音桥层 桐梓 贵州
原文传递
Biodiversification of Late Ordovician Hirnantia Fauna on the Upper Yangtze Platform,South China 被引量:12
2
作者 Ian G.PERCIVAL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2010年第12期1800-1810,共11页
The Hirnantia Fauna is a globally-represented,cool water brachiopod fauna that originated and flourished in shallow marine environments at intermediate to low latitudes after the first episode of the end-Ordovician ma... The Hirnantia Fauna is a globally-represented,cool water brachiopod fauna that originated and flourished in shallow marine environments at intermediate to low latitudes after the first episode of the end-Ordovician mass extinction.It was well-developed,widely distributed,long in stratigraphical range,and complex in palaeoecological differentiation on the Upper Yangtze Platform of the South China paleoplate,where it has been extensively studied.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analyses show that the FAD of the Hirnantia Fauna in South China becomes stratigraphically higher from nearshore to offshore localities on the Yangtze Platform,while the range of the fauna becomes shorter whereas the taxonomic diversity increases.Over its stratigraphical range the diversity of the Hirnantia Fauna at nearshore localities consistently decreases,but trends in the opposite direction at offshore,deeper water localities.The fauna was represented by different communities,subcommunities or associations with changing environmental factors(such as water depth and substrate) at different localities or horiz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rnantia fauna biodiversification ORDOVICIAN hirnantiaN UPPER YANGTZE Platform South China
原文传递
四川长宁双河晚奥陶世赫南特贝动物群及其对环境变化的响应 被引量:14
3
作者 李贵鹏 詹仁斌 吴荣昌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04-317,共14页
晚奥陶世赫南特贝动物群在空间上随水深和温度等环境梯度变化的分布型式已经得到广泛而深入的研究,但对该动物群在纵向上演变型式的研究还比较缺乏。以四川长宁双河上奥陶统观音桥组的赫南特贝动物群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该动物群的腕足动... 晚奥陶世赫南特贝动物群在空间上随水深和温度等环境梯度变化的分布型式已经得到广泛而深入的研究,但对该动物群在纵向上演变型式的研究还比较缺乏。以四川长宁双河上奥陶统观音桥组的赫南特贝动物群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该动物群的腕足动物个体密度和多样性演变趋势以及与水深、氧含量和生物扰动等环境因子的协同变化,探讨了动物群演变与环境变化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多样性和个体密度在观音桥组整体上呈上升趋势,最后整个动物群快速消亡,而氧含量和生物扰动强度总体上也呈增加趋势。奥陶纪末冈瓦纳大陆冰川的扩张所导致的全球海平面下降可能是影响赫南特贝动物群演变的主要环境因素,但氧含量的突然降低和生物扰动强度的增加也会对群落的一些特征产生影响,有时甚至成为重要的控制因子。赫南特贝动物群多样性在观音桥组顶部达到峰值,但随着海平面的突然下降迅速消亡,相比较其从下而上多样性逐渐增加的过程而言要迅速得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长宁 奥陶纪末期 观音桥组 赫南特贝动物群 群落演变 环境变化
下载PDF
晚奥陶世生物大灭绝后第一个腕足动物群:来自滇东北镇雄奥陶系顶部硅化腕足类的证据 被引量:3
4
作者 戎嘉余 黄冰 《古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29,共29页
首次记载云南镇雄奥陶系顶部尾坝层(赫南特晚期)硅化腕足类,命名其为幼始准携螺贝群落(Eospirigerina putilla Community)。将它与贵州毕节、仁怀观音桥层的德姆贝-褶窗贝群落(Dalmanella–Plectothyrella Community)[赫南特早中期赫南... 首次记载云南镇雄奥陶系顶部尾坝层(赫南特晚期)硅化腕足类,命名其为幼始准携螺贝群落(Eospirigerina putilla Community)。将它与贵州毕节、仁怀观音桥层的德姆贝-褶窗贝群落(Dalmanella–Plectothyrella Community)[赫南特早中期赫南特贝动物群(Hirnantia Fauna)碳酸盐相浅水代表]比较表明,两者面貌差异显著。确认尾坝层腕足类化石群与中国黔北、赣东北和浙西,以及美国、加拿大、瑞典、挪威、俄罗斯、澳大利亚等地赫南特晚期至鲁丹期的化石同属于晚奥陶世大灭绝后第一个动物群,即埃吉伍德-华夏动物群(Edgewood–Cathay Fauna)。它与Hirnantia动物群在组成、多样性、优势度、生态分异、生物地理及共生生物等区别很大。大灭绝第一幕发生后,显生宙历时最短、源自高纬海域、适应冷凉水环境的“机会主义者”——赫南特贝动物群“如鱼得水”,广布全球,却在第二幕降临后,整体灭绝,成为两幕之间海洋底栖生物群演化的一个鲜明标志。此后,诞生了埃吉伍德-华夏动物群,它以世界性、延限历程长的减缩型(含复活型)属种占优势,新生属很少,体现了大灭绝后幸存动物群的基本特征。华南产该动物群的地层经常超覆在凯迪期地层之上,这是赫南特期海平面先大幅骤降、再快速上升的产物,也是浙赣边区缺失典型Hirnantia动物群的主因。上述两大动物群的更迭发生在赫南特中晚期之交,而不在奥陶-志留纪交界之时。本文还简论两幕灭绝间的动物群演变、产埃吉伍德-华夏动物群的地层对比、赫南特期全球环境变化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奥陶世大灭绝 腕足动物群大演替 埃吉伍德-华夏动物群 赫南特贝动物群 群落生态 气候剧变
原文传递
滇西潞西(芒市)的奥陶系和志留系 被引量:1
5
作者 吕勇 山克强 +4 位作者 谢运球 尹福光 胡志鹏 肖玲 廖家飞 《地层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61-169,共9页
滇西奥陶系潞西组顶部发现丰富的以Hirnantia magna为代表的"赫南特贝动物群",可作为奥陶系-志留系界线的划分标志。Hirnantia-Kinnella组合标志着冰川作用处于高潮期,海退显著,而仁和桥组笔石页岩相则是冰川消融、海平面快... 滇西奥陶系潞西组顶部发现丰富的以Hirnantia magna为代表的"赫南特贝动物群",可作为奥陶系-志留系界线的划分标志。Hirnantia-Kinnella组合标志着冰川作用处于高潮期,海退显著,而仁和桥组笔石页岩相则是冰川消融、海平面快速上升后海侵作用所致,这一转换面上下岩性野外易识别,可近似代表滇西奥陶系-志留系界线野外填图划分界面。仁和桥组底部含Parakidograptus acuminatus,Neodiplograptus shanchongensis等化石,其时代为志留系兰多维列统。潞西地层小区与施甸地层小区的志留系研究对比表明,它们的沉积相特征差异明显,前者以碎屑岩为主,而后者碎屑岩与碳酸盐岩各占约1/2且岩石地层较连续,化石丰富。综上所述,滇西地区志留系的地层划分对比还有许多工作可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地层 赫南特贝动物群 奥陶系 志留系 保山 潞西(芒市)地区 滇西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