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系统评价我国大陆大学生高危性行为发生率情况,为引导大学生安全性行为、开展性与生殖健康教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中英文数据库CNKI、CBM、万方医学网、维普、PubMed、ScienceDirect、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目的系统评价我国大陆大学生高危性行为发生率情况,为引导大学生安全性行为、开展性与生殖健康教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中英文数据库CNKI、CBM、万方医学网、维普、PubMed、ScienceDirect、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关于调查中国大学生高危性行为的文献,各库检索时间均为建库至2021年5月10日。通过文献筛选、资料完整提取及质量评价后,利用Stata 16.0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24篇文献,调查我国大学生总人数共计97327人。Meta分析结果显示,我国大学生性行为发生率为15%(95%CI:12%~17%),在有性行为的大学生中,第一次性行为无避孕套的发生率49%(95%CI:41%~57%);最近一次性行为无避孕套的发生率46%(95%CI:33%~60%);初次性行为<18岁的发生率30%(95%CI:13%~46%);多性伴侣的发生率28%(95%CI:21%~36%);临时性行为的发生率18%(95%CI:15%~21%);商业性行为的发生率9%(95%CI:7%~11%);男男性行为的发生率7%(95%CI:5%~8%)。结论近年来,我国大学生各类型高危性行为的发生率均较高,建议从家庭和学校层面重视并加强对大学生的性与生殖健康教育,从而预防性传播疾病在大学生群体中的广泛传播和意外妊娠的发生。展开更多
目的运用Rodgers演化概念分析法界定性健康高危情境。方法系统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PubMed、Web of Science和CINAHL数据库。搜索时限为建库至2022年12月。根据纳入标准选取83篇文献,以Rodgers演化概念分析法为框架对性健康高危...目的运用Rodgers演化概念分析法界定性健康高危情境。方法系统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PubMed、Web of Science和CINAHL数据库。搜索时限为建库至2022年12月。根据纳入标准选取83篇文献,以Rodgers演化概念分析法为框架对性健康高危情境进行分析界定。结果性健康高危情境涉及5个概念属性,包括物质环境、先行状态、目的要素、社会环境和时机要素。相关因素包括个人因素、家庭因素和社会因素;结局包括个人结局、家庭负担和社会负担。结论界定性健康高危情境,有助于编制相关测评工具以及制订相应的干预措施,减少高危性行为的发生。展开更多
目的了解使用同性交友软件的男男性行为人群(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高危性行为认知及影响因素,为制定针对性的干预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全国7个城市与当地社会组织合作,招募使用交友软件1年以上的MSM,进行一对一的半结构...目的了解使用同性交友软件的男男性行为人群(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高危性行为认知及影响因素,为制定针对性的干预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全国7个城市与当地社会组织合作,招募使用交友软件1年以上的MSM,进行一对一的半结构化访谈,采用NVivo 12.0软件对访谈材料进行分析。结果共招募到21名MSM,年龄为27(24,31)岁。使用同性交友软件的MSM的高危性行为认知主要是无保护的性行为。促进高危性行为发生的个人因素包括饮酒及娱乐性药物的使用、性角色的不同;性伴因素包括是否为固定性伴、性伴的外貌、职业;社会因素包括社交圈和节假日。线下健康宣教、线上健康知识推送和好友的高危经历是减少高危性行为发生的因素。结论使用同性交友软件的MSM高危性行为认知不全,且影响高危性行为发生的因素复杂,未来要加强线下机构和线上平台的联合宣教,引导该人群形成正确且全面的高危性行为认知,提高HIV预防意识,减少高危性行为的发生。展开更多
目的:探讨HIV预防信息传递模式在男男性行为者(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高危性行为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建立HIV“专家-关键信息员-MSM”预防信息传递模式,对MSM高危性行为进行干预。在干预前和干预后3个月,采用一般资料问卷...目的:探讨HIV预防信息传递模式在男男性行为者(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高危性行为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建立HIV“专家-关键信息员-MSM”预防信息传递模式,对MSM高危性行为进行干预。在干预前和干预后3个月,采用一般资料问卷、艾滋病知识和性行为情况问卷、MSM预防HIV健康信念量表、安全性行为自我效能量表对MSM进行调查。结果:MSM干预后艾滋病知识和性行为情况得总分明显高于干预前(Z=-13.047,P<0.001);干预后健康信念总分明显高于干预前(Z=-3.272,P=0.001);干预后MSM使用安全套的情况除商业性性行为外,均明显好于干预前(P<0.05)。结论:HIV预防信息传递模式的应用可有效提高MSM的艾滋病相关知识、HIV预防的健康信念、安全套使用率,促进其高危性行为的转变。展开更多
目的:基于健康信念模型探讨男男性行为者(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社群亚文化对其高危性行为发生的影响。方法:采用质性研究方法对17名MSM进行一对一的半结构式访谈,并采用主题分析法对访谈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在MSM社群亚文化...目的:基于健康信念模型探讨男男性行为者(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社群亚文化对其高危性行为发生的影响。方法:采用质性研究方法对17名MSM进行一对一的半结构式访谈,并采用主题分析法对访谈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在MSM社群亚文化中存在很多引起MSM高危性行为的因素,包括信任、对性伴侣或个人健康状况的主观评估、主动充当插入角色、知晓性伴侣是否感染HIV、对HIV感染严重性的感知和同性恋相关歧视、很难固定一个性伴侣及家庭责任感等;且自我效能感也影响MSM的高危性行为。结论:MSM人群中高危性行为受到社群亚文化的影响,对于预防HIV存在认知偏差,可针对相应的社群亚文化因素构建MSM高危性行为预防干预模式。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系统评价我国大陆大学生高危性行为发生率情况,为引导大学生安全性行为、开展性与生殖健康教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中英文数据库CNKI、CBM、万方医学网、维普、PubMed、ScienceDirect、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关于调查中国大学生高危性行为的文献,各库检索时间均为建库至2021年5月10日。通过文献筛选、资料完整提取及质量评价后,利用Stata 16.0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24篇文献,调查我国大学生总人数共计97327人。Meta分析结果显示,我国大学生性行为发生率为15%(95%CI:12%~17%),在有性行为的大学生中,第一次性行为无避孕套的发生率49%(95%CI:41%~57%);最近一次性行为无避孕套的发生率46%(95%CI:33%~60%);初次性行为<18岁的发生率30%(95%CI:13%~46%);多性伴侣的发生率28%(95%CI:21%~36%);临时性行为的发生率18%(95%CI:15%~21%);商业性行为的发生率9%(95%CI:7%~11%);男男性行为的发生率7%(95%CI:5%~8%)。结论近年来,我国大学生各类型高危性行为的发生率均较高,建议从家庭和学校层面重视并加强对大学生的性与生殖健康教育,从而预防性传播疾病在大学生群体中的广泛传播和意外妊娠的发生。
文摘目的运用Rodgers演化概念分析法界定性健康高危情境。方法系统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PubMed、Web of Science和CINAHL数据库。搜索时限为建库至2022年12月。根据纳入标准选取83篇文献,以Rodgers演化概念分析法为框架对性健康高危情境进行分析界定。结果性健康高危情境涉及5个概念属性,包括物质环境、先行状态、目的要素、社会环境和时机要素。相关因素包括个人因素、家庭因素和社会因素;结局包括个人结局、家庭负担和社会负担。结论界定性健康高危情境,有助于编制相关测评工具以及制订相应的干预措施,减少高危性行为的发生。
文摘目的了解使用同性交友软件的男男性行为人群(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高危性行为认知及影响因素,为制定针对性的干预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全国7个城市与当地社会组织合作,招募使用交友软件1年以上的MSM,进行一对一的半结构化访谈,采用NVivo 12.0软件对访谈材料进行分析。结果共招募到21名MSM,年龄为27(24,31)岁。使用同性交友软件的MSM的高危性行为认知主要是无保护的性行为。促进高危性行为发生的个人因素包括饮酒及娱乐性药物的使用、性角色的不同;性伴因素包括是否为固定性伴、性伴的外貌、职业;社会因素包括社交圈和节假日。线下健康宣教、线上健康知识推送和好友的高危经历是减少高危性行为发生的因素。结论使用同性交友软件的MSM高危性行为认知不全,且影响高危性行为发生的因素复杂,未来要加强线下机构和线上平台的联合宣教,引导该人群形成正确且全面的高危性行为认知,提高HIV预防意识,减少高危性行为的发生。
文摘目的:探讨HIV预防信息传递模式在男男性行为者(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高危性行为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建立HIV“专家-关键信息员-MSM”预防信息传递模式,对MSM高危性行为进行干预。在干预前和干预后3个月,采用一般资料问卷、艾滋病知识和性行为情况问卷、MSM预防HIV健康信念量表、安全性行为自我效能量表对MSM进行调查。结果:MSM干预后艾滋病知识和性行为情况得总分明显高于干预前(Z=-13.047,P<0.001);干预后健康信念总分明显高于干预前(Z=-3.272,P=0.001);干预后MSM使用安全套的情况除商业性性行为外,均明显好于干预前(P<0.05)。结论:HIV预防信息传递模式的应用可有效提高MSM的艾滋病相关知识、HIV预防的健康信念、安全套使用率,促进其高危性行为的转变。
文摘目的:基于健康信念模型探讨男男性行为者(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社群亚文化对其高危性行为发生的影响。方法:采用质性研究方法对17名MSM进行一对一的半结构式访谈,并采用主题分析法对访谈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在MSM社群亚文化中存在很多引起MSM高危性行为的因素,包括信任、对性伴侣或个人健康状况的主观评估、主动充当插入角色、知晓性伴侣是否感染HIV、对HIV感染严重性的感知和同性恋相关歧视、很难固定一个性伴侣及家庭责任感等;且自我效能感也影响MSM的高危性行为。结论:MSM人群中高危性行为受到社群亚文化的影响,对于预防HIV存在认知偏差,可针对相应的社群亚文化因素构建MSM高危性行为预防干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