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396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水稻高产栽培技术创新与实践 被引量:330
1
作者 朱德峰 张玉屏 +2 位作者 陈惠哲 向镜 张义凯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7期3404-3414,共11页
水稻是中国主要粮食作物,也是单产最高的粮食作物。文章利用中国农业统计年鉴数据和国内外文献资料,分析了中国水稻高产栽培技术创新与实践的成功经验、存在问题和稻作技术发展趋势。探讨了中国水稻生产经历的4个阶段的特点,良种良法配... 水稻是中国主要粮食作物,也是单产最高的粮食作物。文章利用中国农业统计年鉴数据和国内外文献资料,分析了中国水稻高产栽培技术创新与实践的成功经验、存在问题和稻作技术发展趋势。探讨了中国水稻生产经历的4个阶段的特点,良种良法配套对水稻增产的贡献,不同阶段创新的稻作技术;简述了全球水稻栽培技术发展的特点;回顾了中国矮秆品种、杂交稻及超级稻品种更替及其配套栽培技术创新;剖析了水稻高产栽培存在的新问题;对水稻高产栽培技术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创新与品种生育特性配套的水稻种植制度、生产模式和环境协调的栽培技术,发挥品种产量潜力和应用,可以实现增产增效,促进水稻产业发展,改善生态环境和提高资源利用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高产 株型 栽培 技术
下载PDF
种植密度对新疆高产棉花群体光合作用、冠层结构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168
2
作者 张旺锋 王振林 +3 位作者 余松烈 李少昆 房建 童文崧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64-171,共8页
在新疆气候生态条件下 ,研究了种植密度对棉花 (Gossypiumhirsutum)群体光合作用、冠层结构和产量形成的影响 ,探讨了新疆棉花高产的生理机理及进一步提高产量的途径。结果表明 :群体光合速率在盛铃期以前随密度增加明显增强 ,盛铃期以... 在新疆气候生态条件下 ,研究了种植密度对棉花 (Gossypiumhirsutum)群体光合作用、冠层结构和产量形成的影响 ,探讨了新疆棉花高产的生理机理及进一步提高产量的途径。结果表明 :群体光合速率在盛铃期以前随密度增加明显增强 ,盛铃期以后 ,低密度 6万株·hm-2 的群体光合速率仍为最低 ,高密度 30万株·hm-2 群体光合速率迅速下降 ,中密度 1 8万株·hm-2 则保持较高水平。叶面积指数的变化与群体光合速率的变化相似 ,其峰值出现在盛铃期。冠层结构各指标的变化表现为 ,随密度增加平均叶簇倾角变大 ,株型变紧凑 ,但密度过大 ,群体散射辐射与直射辐射透过系数小 ,冠层结构不良 ,造成生育后期群体光合速率较快下降。增加密度能增加单位面积总铃数 ,但密度过高削弱了棉株个体发育 ,生育后期群体光合速率下降早 ,造成单铃重降低。群体总光合物质累积与群体光合速率在各生育时期呈显著正相关 ,籽棉产量与群体光合速率仅在盛铃期和吐絮期呈显著正相关 ;生产上要实现棉花高产及超高产 ,应使棉花生育前期群体光合速率稳定上升 ,至盛铃期达到高峰值 ,吐絮期群体光合速率保持较高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密度 新疆 棉花 群体 光合作用 冠层结构 光合物质累积 光合速率 籽棉产量
下载PDF
氮肥对新疆高产棉花叶片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的影响 被引量:110
3
作者 张旺锋 勾玲 +3 位作者 王振林 李少昆 余松烈 曹连莆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893-898,共6页
利用叶绿素荧光动力学测定技术 ,对不同氮肥用量条件下棉花叶片光能吸收、传递、转换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适量追施氮肥 (30 0kg·ha-1)改善了棉花叶片光合功能 ,提高了PSII的活性和光化学最大效率及PSII反应中心开放部分的比... 利用叶绿素荧光动力学测定技术 ,对不同氮肥用量条件下棉花叶片光能吸收、传递、转换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适量追施氮肥 (30 0kg·ha-1)改善了棉花叶片光合功能 ,提高了PSII的活性和光化学最大效率及PSII反应中心开放部分的比例 ,使表观光合作用电子传递速率和PSII总的光化学量子产量提高 ,降低了非辐射能量耗散 ,使叶片所吸收的光能较充分地用于光合作用。这种改善光合功能的作用与品种有密切关系 ,新陆早 6号响应较为敏感 ,而新陆早 7号响应不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肥 新疆 棉花 叶片 叶绿素 荧光动力学参数 影响因素 测定技术 光能吸收 光能传递
下载PDF
水稻耐热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113
4
作者 张桂莲 陈立云 +1 位作者 雷东阳 张顺堂 《杂交水稻》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5,共5页
随着工业化的加快和温室效应的加剧 ,短期异常高温发生频繁 ,高温已成为作物生长的主要灾害因子之一。综述了高温对水稻生长发育、产量、品质、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和水稻耐热性遗传与育种及克服高温危害措施的研究进展 。
关键词 水稻 高温胁迫 产量 耐热性
下载PDF
玉米高产田的产量结构模式及关键因素分析 被引量:109
5
作者 陈国平 王荣焕 赵久然 《玉米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89-93,共5页
2008年全国单产15000kg/hm2以上的玉米高产田共41块。与往年相比,2008年玉米高产田呈现出新的特点:数量增加、面积扩大;多数集中分布于内蒙古高原和黄土高原;高产田在高温寡照的四川省首次出现。41块玉米高产田的产量结构模式为88110穗/... 2008年全国单产15000kg/hm2以上的玉米高产田共41块。与往年相比,2008年玉米高产田呈现出新的特点:数量增加、面积扩大;多数集中分布于内蒙古高原和黄土高原;高产田在高温寡照的四川省首次出现。41块玉米高产田的产量结构模式为88110穗/hm2、穗粒数530粒、千粒重368.3g、穗粒重191.4g。高产田的产量取决于穗粒数和穗粒重,而增加穗粒数是提高穗粒重的关键。光温条件、品种和密度是决定玉米高产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高产 光温条件 耐密品种
下载PDF
减数分裂期高温胁迫对耐热性不同水稻品种产量的影响及其生理原因 被引量:107
6
作者 曹云英 段骅 +3 位作者 杨立年 王志琴 周少川 杨建昌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2134-2142,共9页
以两个耐热性不同的籼稻品种为材料,在减数分裂期进行高温(白天温度>35℃)处理,以同期自然温度(白天温度<33℃)为对照,研究减数分裂期高温对产量的影响及其生理机制。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高温处理显著降低了热敏感品种双桂1号的... 以两个耐热性不同的籼稻品种为材料,在减数分裂期进行高温(白天温度>35℃)处理,以同期自然温度(白天温度<33℃)为对照,研究减数分裂期高温对产量的影响及其生理机制。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高温处理显著降低了热敏感品种双桂1号的花药开裂率及花粉育性,对耐热品种黄华占影响较小;明显降低了每穗颖花数、结实率和千粒重,从而使产量显著下降,其中耐热品种下降幅度小于热敏感品种;热敏感品种粒宽显著缩短,长宽比显著增大,而对耐热型品种影响不大;明显降低了水稻的根系活力和幼穗的核糖核酸(RNA)含量,显著增加了叶片丙二醛(MDA)含量和幼穗的乙烯释放速率,热敏感品种变化幅度大于耐热品种;显著增加了耐热品种叶片的抗氧化酶活性,对热敏感品种无显著影响。总之,根系活力和抗氧化保护系统能力强、RNA含量高、MDA含量低及乙烯合成少是耐热性品种在高温胁迫下保持较高产量的重要生理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减数分裂期 高温 耐热性 产量 生理机制
下载PDF
肥料和密度对寒地高产玉米源库性状及产量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101
7
作者 李明 李文雄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1130-1137,共8页
采用4因素最优试验设计,探讨了肥料和密度对玉米源库性状和产量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密度和氮肥对玉米的源库性状影响较大,而钾肥和磷肥较小,4个因素变化的效应曲线均呈抛物线状。密度的影响在群体和个体源库性状上表现不同。库源比既... 采用4因素最优试验设计,探讨了肥料和密度对玉米源库性状和产量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密度和氮肥对玉米的源库性状影响较大,而钾肥和磷肥较小,4个因素变化的效应曲线均呈抛物线状。密度的影响在群体和个体源库性状上表现不同。库源比既受肥料水平的影响,也受密度的影响。当产量在极低水平到高产水平之间变化时,库源比与产量间呈正相关,但在高产阶段,产量与库源比间相关不显著甚至呈负相关。说明库源比在环境与作物相互影响过程中,不断进行源库的动态变化调节。密度对玉米产量的影响最大,其次是氮肥。在-γ水平下,磷、钾肥的产量效应主要是负作用。在零水平下,4个因素对产量的影响均呈抛物线状。肥料和密度之间存在明显的互作效应。适宜的氮、磷、钾、比例为2:1: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料 栽培密度 寒地 玉米 源库性状 产量 调节作用
下载PDF
水稻高产精确定量栽培 被引量:99
8
作者 凌启鸿 张洪程 +4 位作者 丁艳锋 戴其根 凌励 王绍华 徐茂 《北方水稻》 CAS 2007年第2期1-9,共9页
探求能满足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五个方面综合要求的,先进的、适用的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是水稻栽培科学技术发展的方向,是水稻科学栽培的创新发展。详述了水稻叶龄模式、水稻高产群体质量指标、水稻高产优质群体培育的总途径和分... 探求能满足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五个方面综合要求的,先进的、适用的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是水稻栽培科学技术发展的方向,是水稻科学栽培的创新发展。详述了水稻叶龄模式、水稻高产群体质量指标、水稻高产优质群体培育的总途径和分阶段的诊断的定量指标。从播栽期、培育壮秧、合理基本苗、行株距、施肥、水分等方面进行了水稻栽培技术的精确定量。实践证明,水稻精确定量栽培理论与技术体系,具有广泛的指导作用和适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高产 精确定量栽培 理论 方法 意义
下载PDF
云烟优质适产的气候条件分析 被引量:95
9
作者 张家智 《中国农业气象》 CSCD 2000年第2期17-21,39,共6页
通过对云南主烟区与省外、国外主烟区的气候条件对比分析 ,揭示云烟优质适产的天气气候特点 。
关键词 云烟 气候条件 生长 温度 光照 降水
下载PDF
棉花优化成铃栽培理论及其新发展 被引量:95
10
作者 董合忠 毛树春 +1 位作者 张旺锋 陈德华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41-451,共11页
经过60多年的研究与实践,中国不仅建立了适合国情、特色鲜明并基于精耕细作的棉花栽培技术体系,也形成了相对完整的中国棉花栽培理论体系,为奠定世界第一产棉大国的地位做出了重要贡献。优化成铃理论是中国棉花高产优质栽培理论体系的... 经过60多年的研究与实践,中国不仅建立了适合国情、特色鲜明并基于精耕细作的棉花栽培技术体系,也形成了相对完整的中国棉花栽培理论体系,为奠定世界第一产棉大国的地位做出了重要贡献。优化成铃理论是中国棉花高产优质栽培理论体系的核心。论文对棉花优化成铃理论的形成过程、主要内容和发展趋势作了综合评述。棉花产量和纤维品质是通过棉株结铃形成的,受结铃时间、棉铃所处空间部位以及棉株生理年龄的显著影响,优化成铃就是根据当地生态和生产条件,在最佳结铃期、最佳结铃部位和棉株生理状态稳健时多结铃。棉花集中成铃期是一生中的高光合效能期,使群体棉叶系统的高光合效能期、成铃高峰期和光热资源高能期相同步,可以更有效地优化成铃。为优化成铃,要按照高产棉花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特点,协调品种、环境和栽培措施三者的关系,在增加生物学产量的基础上,稳定或提高经济系数;在增加单位面积总铃数的基础上,稳步提高铃重。光合产物是棉花经济产量形成的物质基础,不同生育阶段的群体干物质积累量直接影响成铃,为优化成铃,结铃吐絮期要保持较高的干物质积累量和收获指数。为优化成铃,要主动而有预见性地控制棉花个体发育,培植理想株型,优化群体结构,使棉花群体多结铃、结优质铃。棉株吐絮成熟期的表现即为熟相,有正常成熟、早衰和贪青晚熟之分,库-源关系、根-冠关系失调常会引起根系合成并向上运输的细胞分裂素含量下降、脱落酸含量上升,并可能导致衰老相关基因提前或推迟表达,产生异常熟相(早衰或贪青晚熟),为优化成铃,要协调好库-源关系、根-冠关系,促进棉花正常成熟。棉花优化成铃理论的形成不仅促进了中国棉花栽培学的发展,也为中国棉花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撑。在可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优化成铃 产量 品质
下载PDF
作物高产群体LAI动态模拟模型的建立与检验 被引量:90
11
作者 张宾 赵明 +3 位作者 董志强 李建国 陈传永 孙锐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612-619,共8页
针对目前已有群体叶面积指数(LAI)模拟模型形式多样、参数较多以及应用性不强等问题,对春玉米、水稻和冬小麦的LAI及出苗至成熟天数进行归一化处理,分别将最大LAI和出苗至成熟天数定为1,以相对LAI(0~1)和相对时间(0~1)为参数进行LAI... 针对目前已有群体叶面积指数(LAI)模拟模型形式多样、参数较多以及应用性不强等问题,对春玉米、水稻和冬小麦的LAI及出苗至成熟天数进行归一化处理,分别将最大LAI和出苗至成熟天数定为1,以相对LAI(0~1)和相对时间(0~1)为参数进行LAI动态模拟,筛选、建立了一个适用于这3种作物的相对化LAI动态模拟模型y=(a+bx)/(1+cx+dx2)。其中,春玉米y=(0.0134+0.3234x)/(1-2.774x+2.4178x2),r=0.9859**;水稻y=(0.0777+0.0205x)/(1-2.73744x+2.0484x2),r=0.9865**;冬小麦y=(0.0131+0.0035x)/(1-2.4515x+1.5273x2),r=0.9719**。利用该模型,自拔节期起就能够较准确地进行LAI的动态预测,其在春玉米、水稻和冬小麦上的准确度(以k表示)分别为1.050、1.0357和1.1168,精确度(以R2表示)分别为0.8728、0.9270和0.9254。3种作物整个生育期内模型的模拟值与测量值的精确度均在0.98以上,准确度达0.86以上,表明相对化LAI动态模型能够准确地反映作物群体动态变化。模型不仅可以计算出作物生育期间的平均LAI、总光合势,还能计算任一时刻的LAI以及任一时段的光合势;结合田间调查,还可得到作物生长期间的平均净同化率和平均作物生长率等产量相关的重要生理参数。根据作物群体中各光合生理参数与产量的关系,提出了3种作物进一步增产的可能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产 作物 相对叶面积指数 模型
下载PDF
花期前后高温对不同基因型玉米光合特性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90
12
作者 赵龙飞 李潮海 +2 位作者 刘天学 王秀萍 僧珊珊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3期4947-4958,共12页
【目的】研究花期前后高温胁迫对不同耐热性玉米光合特性及产量品质的影响。【方法】以耐热基因型浚单20和热敏感基因型驻玉309为材料,分别于花前(吐丝前0—8 d)和花后(吐丝后0—8 d)进行高温处理,测定叶片的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光... 【目的】研究花期前后高温胁迫对不同耐热性玉米光合特性及产量品质的影响。【方法】以耐热基因型浚单20和热敏感基因型驻玉309为材料,分别于花前(吐丝前0—8 d)和花后(吐丝后0—8 d)进行高温处理,测定叶片的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光合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EPCase)和核酮糖二磷酸羧化酶(RuBPCase)活性及籽粒的产量和品质。【结果】花期前后高温胁迫导致2个基因型玉米产量显著下降,浚单20产量下降幅度小于驻玉309,且花后高温处理影响大于花前处理;高温处理降低了穗位叶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光量子产量(ΦPSII)、光化学猝灭系数(qP)、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EPCase)和核酮糖二磷酸羧化酶(RuBPCase)活性,提高了细胞间隙CO2浓度(Ci)和非光化学猝灭系数(qN)。【结论】花期前后高温胁迫对玉米的光合有显著影响,导致玉米产量显著降低,品质受到显著影响。高温胁迫下耐热玉米基因型比热敏感玉米基因型具有较高的叶绿素含量和光合能力,产量和品质受高温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基因型 高温 产量 品质 光合特性
下载PDF
抽穗和灌浆早期高温对耐热性不同籼稻品种产量的影响及其生理原因 被引量:85
13
作者 曹云英 段骅 +3 位作者 杨立年 王志琴 刘立军 杨建昌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12-521,共10页
选用4个耐热性不同的籼稻品种,分别于抽穗(始穗后0~10d)和灌浆早期(始穗后11~20d)进行高温(白天温度>33℃)处理,以同期自然温度(白天温度<30℃)为对照,研究高温对产量的影响及其生理机制。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高温处理显著降... 选用4个耐热性不同的籼稻品种,分别于抽穗(始穗后0~10d)和灌浆早期(始穗后11~20d)进行高温(白天温度>33℃)处理,以同期自然温度(白天温度<30℃)为对照,研究高温对产量的影响及其生理机制。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高温处理显著降低热敏感品种的花粉可育率、受精率,而耐热品种与对照无显著差异。高温胁迫明显降低热敏感品种的结实率,导致产量显著下降,且抽穗期高温处理影响大于灌浆早期处理。高温胁迫显著增加耐热品种黄华占叶片的抗氧化酶活性,对热敏感品种影响不大。高温胁迫显著降低热敏感品种籽粒ATP酶活性,耐热品种结果则相反。高温处理增加两类品种叶片温度和丙二醛(MDA)含量,降低根系活力和叶片光合速率,耐热品种增降的幅度显著小于热敏感品种。在高温胁迫下较低的叶片温度,较强的根系活力和抗氧化保护系统能力及较高的籽粒ATP酶活性是耐热性品种保持较高产量的重要生理原因,也是耐热品种的重要生理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高温 产量 耐热性 生理机制
下载PDF
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探讨 被引量:80
14
作者 孟庆平 《园艺与种苗》 CAS 2013年第1期22-26,共5页
玉米是辽宁省黑山县种植面积最大的作物,但玉米生产中存在很多问题从整地、选用优良品种、播种保苗、追肥及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探讨了玉米高产栽培技术,为提高玉米产量提供了参考依据。
关键词 玉米 高产 栽培技术
下载PDF
高配合力优质水稻恢复系蜀恢527的选育与利用 被引量:70
15
作者 王玉平 李仕贵 +1 位作者 黎汉云 高克铭 《杂交水稻》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12-14,29,共4页
在利用国外优良品种资源作主要亲本杂交育成中间材料 13 18和 88-R3 3 60的基础上 ,再聚合杂交 ,然后进行品质、抗性和早代配合力选择 ,培育成功重穗型优良籼稻恢复系蜀恢 5 2 7。该恢复系具有株叶形态好、恢复力强、配合力高、品质优... 在利用国外优良品种资源作主要亲本杂交育成中间材料 13 18和 88-R3 3 60的基础上 ,再聚合杂交 ,然后进行品质、抗性和早代配合力选择 ,培育成功重穗型优良籼稻恢复系蜀恢 5 2 7。该恢复系具有株叶形态好、恢复力强、配合力高、品质优、较抗稻瘟病等特点。已配组出通过全国或省级审定的组合 16个 ,其中冈优 5 2 7、D优 5 2 7和协优 5 2 7在四川省区试中比汕优 63增产均超过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水稻 恢复系 重穗型 蜀恢527 选育 应用
下载PDF
高温对水稻的影响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5
16
作者 段骅 杨建昌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93-400,共8页
随着温室效应和极端天气的不断增加,近年来水稻遭遇高温热害的情况频繁发生,研究高温对水稻危害的机理与对策对稳定和促进水稻生产具有重要意义。综述了高温胁迫对水稻生长发育、产量形成和稻米品质的影响,并从光合特性、抗逆系统、脯... 随着温室效应和极端天气的不断增加,近年来水稻遭遇高温热害的情况频繁发生,研究高温对水稻危害的机理与对策对稳定和促进水稻生产具有重要意义。综述了高温胁迫对水稻生长发育、产量形成和稻米品质的影响,并从光合特性、抗逆系统、脯氨酸、激素、多胺、蔗糖-淀粉代谢途径关键酶活性和蛋白质组学等方面阐述了其生理机制,提出减轻水稻高温胁迫的调控措施,并对未来深入开展水稻高温逆境的研究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高温 产量 品质 生理机制
下载PDF
小麦新品种陕农78的丰产性稳定性及适应性分析 被引量:71
17
作者 杨进荣 王成社 +3 位作者 李景琦 刘俊 邹淑芳 黄晓刚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3期134-135,共2页
为了更全面详细地了解小麦新品种陕农78的生产特性,以1999~2002年度陕西省关中灌区小麦区域试验(高肥组)结果为资料,通过产量、变异系数和回归系数分别对陕农78和对照品种(陕229、小偃22)的丰产性、稳定性和适应性进行比较、分析,以促... 为了更全面详细地了解小麦新品种陕农78的生产特性,以1999~2002年度陕西省关中灌区小麦区域试验(高肥组)结果为资料,通过产量、变异系数和回归系数分别对陕农78和对照品种(陕229、小偃22)的丰产性、稳定性和适应性进行比较、分析,以促进该品种在生产中的推广应用。结果表明:陕农78的丰产性、稳定性和适应性优于对照品种,是一个比较理想的高产小麦新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陕农78 丰产性 稳定性 适应性
下载PDF
水浇地冬小麦垄作栽培技术研究 被引量:63
18
作者 王法宏 王旭清 +3 位作者 任德昌 曹宏鑫 董玉红 Ken.Sayre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2期68-72,共5页
针对传统种植方式下,大水漫灌所造成的浪费水资源、破坏土壤结构、在高肥水条件下易招致小麦倒伏和病害发生等问题,对小麦垄作栽培进行了研究,旨在为水浇地小麦高产、高效栽培开辟新途径。试验结果表明,小麦垄作栽培下,水分利用效率提高... 针对传统种植方式下,大水漫灌所造成的浪费水资源、破坏土壤结构、在高肥水条件下易招致小麦倒伏和病害发生等问题,对小麦垄作栽培进行了研究,旨在为水浇地小麦高产、高效栽培开辟新途径。试验结果表明,小麦垄作栽培下,水分利用效率提高20%~30%,当季氮肥利用率提高10%以上;由于垄作栽培改传统平作的大水漫灌为小水沟内渗灌,消除了传统平作大水漫灌导致的土壤板结现象,改善了根际土壤的理化性状,有利于小麦的健壮生长;由于垄作栽培改变了麦田的地貌特征,从而改善了田间的通风透光条件,不仅降低了田间湿度,显著提高了小麦的抗倒伏及抗病能力,而且极显著地提高了小麦的光能利用率,有利于小麦产量的提高及品质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浇地 冬小麦 垄作栽培 水分利用效率 氮肥利用率 光能利用率 产量 品质
下载PDF
马铃薯高产高效栽培模型研究 被引量:66
19
作者 刘爱华 何庆才 胡辉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2711-2712,2714,共3页
采用2次回归正交旋转结合设计方法,研究马铃薯白引1号生产成本、纯收益、产投比与密度、氮、磷、钾施用量间的优化数学模型。在分析模型的基础上,模拟试验提出两套马铃薯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模型,即产投比高于1.69,纯收入高于4000元/hm2... 采用2次回归正交旋转结合设计方法,研究马铃薯白引1号生产成本、纯收益、产投比与密度、氮、磷、钾施用量间的优化数学模型。在分析模型的基础上,模拟试验提出两套马铃薯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模型,即产投比高于1.69,纯收入高于4000元/hm2,密度40312.5~42975kg/hm2,纯N45.045~52.5375kg/hm2,P2O5126.495~143.505kg/hm2,K2O147.015~160.99kg/hm2;产投比高于2,纯收入高于4500元/hm2,密度39697.5~43807.5kg/hm2,纯N42.323~51.57kg/hm2,P2O5124.695~145.305kg/hm2,K2O133.515~165.848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产 高效 数学模型 施肥方案 马铃薯
下载PDF
不同高产玉米品种干物质积累转运与产量形成的研究 被引量:62
20
作者 马赟花 薛吉全 +3 位作者 张仁和 张林春 郝扬 孙娟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6-40,共5页
选用3个具有高产潜力的玉米杂交种京单28、登海601与陕单8806,采用75000株/hm2的密度大田种植,测量不同生育期的叶面积与各器官的干物质积累量。结果表明:3个高产玉米杂交种京单28、登海601与陕单8806产量均可达到11200kg/hm2以上,成熟... 选用3个具有高产潜力的玉米杂交种京单28、登海601与陕单8806,采用75000株/hm2的密度大田种植,测量不同生育期的叶面积与各器官的干物质积累量。结果表明:3个高产玉米杂交种京单28、登海601与陕单8806产量均可达到11200kg/hm2以上,成熟时叶面积系数均在3.5以上,花后干物质再分配分别占籽粒产量的15.25%、14.67%和10.72%,是籽粒增产的主要来源。高产玉米品种的保绿性较好,叶片衰老缓慢,光合功能期长,花后干物质转移对籽粒增产的贡献较大,在高产栽培调控中如何促进花后干物质向籽粒的转移是进一步获得高产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品种 高产 物质积累与分配 贡献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