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6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aS∶Eu^(2+)的性质与合成方法的关系 被引量:8
1
作者 丁立稳 廉世勋 +1 位作者 尹笃林 李承志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48-50,78,共4页
分别用高温固相反应法和微波辐射法合成了CaS∶Eu2+.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激光衍射粒度分析仪和荧光光谱对样品的物相组成、形貌、粒径大小及分布和发光性能进行了表征.发现用微波辐射法制得的样品粒度小,粒径分布窄... 分别用高温固相反应法和微波辐射法合成了CaS∶Eu2+.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激光衍射粒度分析仪和荧光光谱对样品的物相组成、形貌、粒径大小及分布和发光性能进行了表征.发现用微波辐射法制得的样品粒度小,粒径分布窄,发光强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固相反应法 微波辐射法 合成方法 硫化钙 转光膜 农用转光剂 农用塑料薄膜
下载PDF
层状锰酸锂衍生物的阳离子价态与锂电池的电化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12
2
作者 唐爱东 黄可龙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3期1210-1214,i003,共6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通过锂盐、镍盐、钴盐与锰盐生成锂镍钴锰氧化合物的前驱体,随后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了Li(Mn1/3Co1/3Ni1/3)O2.借助于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X射线衍射(XRD)、循环伏安(CV)及充放电测试等现代测试手段研究了材料的晶型... 采用溶胶-凝胶法,通过锂盐、镍盐、钴盐与锰盐生成锂镍钴锰氧化合物的前驱体,随后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了Li(Mn1/3Co1/3Ni1/3)O2.借助于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X射线衍射(XRD)、循环伏安(CV)及充放电测试等现代测试手段研究了材料的晶型结构、离子价态及电化学性能.前驱体经950℃煅烧可获得晶体结构完整、晶胞参数为a=0.2864nm,c=1.4235nm的六方层状Li(Mn1/3Co1/3Ni1/3)O2化合物;XPS结果表明Li(Mn1/3Co1/3Ni1/3)O2化合物表面上的Mn,Ni和Co分别以Mn4+,Ni2+和Co3+存在;材料的高温放电比容量比室温要高,在55℃下,在2.5~4.6V电压范围内,电流密度为28mA/g时材料首次放电容量195mAh/g,循环10次后容量保持在170mAh/g;循环伏安曲线上3.7V和4.4V的氧化还原过程对应于Ni2+/4+和Co3+/4+氧化还原电对的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状锰酸锂衍生物 阳离子价态 锂电池 电化学性能 高温固相合成 晶体结构 正极材料
下载PDF
白光二极管用荧光粉LiBaPO_4:Tb^(3+)的制备及发光性质 被引量:10
3
作者 杨志平 王凤和 +3 位作者 郭颖楠 杨艳民 马欣 李旭 《硅酸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107-1111,共5页
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白光发光二极管用绿色荧光粉LiBaPO4:Tb3+,并研究荧光粉的发光性质。测定荧光粉的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发射峰由位于436nm(5D3→7F4)、490nm(5D4→7F6)、544nm(5D4→7F5)、587nm(5D4→7F4)及621nm(5D4→7F3)的五组线... 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白光发光二极管用绿色荧光粉LiBaPO4:Tb3+,并研究荧光粉的发光性质。测定荧光粉的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发射峰由位于436nm(5D3→7F4)、490nm(5D4→7F6)、544nm(5D4→7F5)、587nm(5D4→7F4)及621nm(5D4→7F3)的五组线状峰构成,对应Tb3+的特征跃迁,其中544nm处的最强,样品呈现绿色发光。激发光谱由4f75d1宽带吸收(200~280nm)和4f–4f电子跃迁吸收(330~390nm)组成,其中以380nm处的激发峰最强,可被紫外发光二极管(ultraviolet-light-emittingdiode,UV-LED)有效激发。研究Tb3+掺量(摩尔分数,下同)对发光亮度的影响,结果显示:当Tb3+掺量为9%时,荧光粉的亮度最高,之后出现浓度淬灭现象。Na+、K+和Cl–作为电荷补偿剂均能提高发光亮度,以Cl–作为电荷补偿剂的效果最好。Ce3+对Tb3+具有明显的敏化作用。结果表明:LiBaPO4:Tb3+是一种适用于白光发光二极管用的绿色荧光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荧光粉 发光特性 白光发光二极管 高温固相法
原文传递
固相反应法合成Sr_3Al_2O_6:Eu^(3+)红色荧光材料 被引量:5
4
作者 马郡键 金应荣 +3 位作者 贺毅 卫万强 邱春丽 顾庭瑞 《西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7年第2期83-84,共2页
稀土离子激活的铝酸盐发光材料具有优良的性能和较低的成本,但目前还缺少红色发光材料。文章利用高温固相反应法在1200℃合成了Sr3Al2O6:Eu3+红色荧光材料,该材料有两个位于250nm和295nm附近的宽谱激发峰,能高效率吸收紫外光,发射出590n... 稀土离子激活的铝酸盐发光材料具有优良的性能和较低的成本,但目前还缺少红色发光材料。文章利用高温固相反应法在1200℃合成了Sr3Al2O6:Eu3+红色荧光材料,该材料有两个位于250nm和295nm附近的宽谱激发峰,能高效率吸收紫外光,发射出590nm、620nm、655nm、703nm的红色荧光,是一种发光强度较高的红色荧光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r3Al2O6:Eu^3+ 红色荧光粉 高温固相合成
下载PDF
合成温度与时间对尖晶石LiMn_2O_4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5
作者 姚耀春 戴永年 +2 位作者 任海伦 李伟宏 崔萌佳 《有色金属》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32-34,共3页
采用高温固相合成法制备尖晶石LiMn2O4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研究合成温度与合成时间对尖晶石LiMn2O4晶体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尖晶石LiMn2O4晶体结构和电化学性能随合成温度和时间的增加而提高,但合成时间超过24h后对材料... 采用高温固相合成法制备尖晶石LiMn2O4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研究合成温度与合成时间对尖晶石LiMn2O4晶体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尖晶石LiMn2O4晶体结构和电化学性能随合成温度和时间的增加而提高,但合成时间超过24h后对材料结构与性能的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晶石LIMN2O4 合成温度 高温固相合成法 电化学性能 晶体结构 合成时间 锂离子电池 结构与性能 正极材料
下载PDF
Dy^(3+)离子掺杂的全色荧光粉Ca_9La(PO_4)_7的制备及发光特性 被引量:10
6
作者 胡正发 孟涛 +3 位作者 张伟 崔跃鹏 罗莉 王银海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2271-2275,共5页
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了Ca9La(PO4)7:Dy3+发光材料.荧光粉的晶体结构和微观尺寸由X射线粉末衍射(XRD)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测定.光致激发和发射光谱发光揭示了材料的光学特性.实验结果显示:Ca9La(PO4)7:Dy3+能够有效吸收紫外-可见光(30... 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了Ca9La(PO4)7:Dy3+发光材料.荧光粉的晶体结构和微观尺寸由X射线粉末衍射(XRD)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测定.光致激发和发射光谱发光揭示了材料的光学特性.实验结果显示:Ca9La(PO4)7:Dy3+能够有效吸收紫外-可见光(300 460 nm)而被激发,呈现一系列的吸收峰.样品在350 nm近紫外光激发下,有较强的蓝光(481 nm)和黄光(573 nm)两个窄带发射,混合成优质的白光发射,该白光色坐标在国际照明委员会(CIE)色品图中分布在无色点D65(0.313,0.329)周围.随着掺杂Dy3+离子的摩尔分数的增加,两种发射均发生浓度猝灭现象,Dy3+离子的最佳掺杂为0.05(摩尔分数),电偶极电偶极相互作用是主要的猝灭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9La(PO4)7 Dy3+ 荧光粉 高温固相反应 发光特性 浓度猝灭
下载PDF
尖晶石型LiMn_2O_4的制备及超级电容性能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薛云 陈野 张密林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09-112,共4页
采用高温固相法制备LiMn2O4。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800℃下得到尖晶石型LiMn2O4。利用恒流充放电、循环伏安和交流阻抗等研究了LiMn2O4电极材料在2mol·L-1(NH4)2SO4溶液中的超级电容性能。循环伏安测试结果表明LiMn2O4电极材料在0~1... 采用高温固相法制备LiMn2O4。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800℃下得到尖晶石型LiMn2O4。利用恒流充放电、循环伏安和交流阻抗等研究了LiMn2O4电极材料在2mol·L-1(NH4)2SO4溶液中的超级电容性能。循环伏安测试结果表明LiMn2O4电极材料在0~1V电位窗口范围内具有较好的方形特征;恒流充放电结果表明充放电曲线呈现出较规整的三角形对称分布,放电曲线呈直线关系,5mA·cm-2下的放电比容量为141F·g-1,具有较高的充放电效率,循环性能稳定;交流阻抗结果也显示LiMn2O4电极材料在2mol·L-1(NH4)2SO4中具有典型的电容阻抗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MN2O4 超级电容器:高温固相法
下载PDF
高温固相反应合成榍石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曾冲盛 滕元成 +1 位作者 齐晓敏 陈堃 《辐射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45-149,154,共6页
以CaCO3、TiO2、SiO2或H2SiO3为原料,通过高温固相反应,合成了A(H2SiO3、CaCO3、TiO2,摩尔数比为1∶1∶1)、B(SiO2、CaCO3、TiO2,摩尔数比为1∶1∶1)两种配方的榍石(CaTiSiO5)。借助热重-差热(TG-DSC)、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S... 以CaCO3、TiO2、SiO2或H2SiO3为原料,通过高温固相反应,合成了A(H2SiO3、CaCO3、TiO2,摩尔数比为1∶1∶1)、B(SiO2、CaCO3、TiO2,摩尔数比为1∶1∶1)两种配方的榍石(CaTiSiO5)。借助热重-差热(TG-DSC)、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SEM)等分析手段,对两种配方进行了比较,并探讨了煅烧温度、保温时间对榍石合成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配方均能够合成高纯度的榍石;与SiO2相比,H2SiO3是引入硅的较佳原料,A配方优于B配方;合成榍石的最低温度、最佳温度与硅原料的选择有关,两种配方合成榍石的最佳温度分别是1270℃和1320℃,最佳保温时间均为30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榍石 高温固相反应 合成
下载PDF
高热稳定性CaSrNb_(2)O_(7):Sm^(3+)橙红色荧光粉的合成及发光性能 被引量:1
9
作者 陆逸 许英朝 +4 位作者 孟宪国 鹿晨东 杨伟斌 吴盼盼 刘月 《中国稀土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16-225,I0001,共11页
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了一系列CaSrNb_(2)O_(7):xSm^(3+)(0.01≤x≤0.08)橙红色荧光粉。并对样品的晶体结构、微观形貌、发光性能、热稳定性等进行了系统地研究。结果表明,样品的激发光谱由一个宽吸收带和一系列尖锐激发峰组成,其中最强... 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了一系列CaSrNb_(2)O_(7):xSm^(3+)(0.01≤x≤0.08)橙红色荧光粉。并对样品的晶体结构、微观形貌、发光性能、热稳定性等进行了系统地研究。结果表明,样品的激发光谱由一个宽吸收带和一系列尖锐激发峰组成,其中最强激发峰位于406nm处。在406nm激发下,荧光粉最大发射峰位于645nm处,且呈现红光发射。当Sm^(3+)掺杂浓度达到2%时,样品可获得最佳的发射强度。根据Dexter理论分析,其猝灭机制为电偶极-电偶极相互作用。样品的荧光衰减曲线符合双指数衰减变化,且随Sm^(3+)浓度增加,荧光寿命逐渐缩短。在423K的温度下,样品发光强度约为室温下的93%,表明样品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通过CIE1931软件计算了样品的色坐标,均落在橙红色发光区域。并且荧光粉具有较低的色温和较高的色纯度。说明CaSrNb_(2)O_(7):Sm^(3+)橙红色荧光粉在白光LED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SrNb_(2)O_(7):Sm^(3+) 高温固相法 橙红色荧光粉 白光LED
原文传递
锰酸锂的制备及其在中性电解液中的电容性能 被引量:4
10
作者 薛云 陈野 张密林 《硅酸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528-1531,共4页
用高温固相法合成尖晶石型锰酸锂(LiMn2O4)电极材料。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800℃下得到纯的尖晶石型LiMn2O4样品。利用恒流充放电、循环伏安和交流阻抗等测试方法研究LiMn2O4在2mol/L(NH4)2SO4溶液中的电容性能。结果表明:LiMn2O4电极材... 用高温固相法合成尖晶石型锰酸锂(LiMn2O4)电极材料。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800℃下得到纯的尖晶石型LiMn2O4样品。利用恒流充放电、循环伏安和交流阻抗等测试方法研究LiMn2O4在2mol/L(NH4)2SO4溶液中的电容性能。结果表明:LiMn2O4电极材料在中性电解液中有较好的电容性能,电极的充放电曲线基本呈线性关系,比容量可达90F/g。电极经500次循环后容量并无衰减,具有极好稳定性。交流阻抗结果显示:LiMn2O4电极材料在2mol/L(NH4)2SO4溶液中内阻仅为0.3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锰酸锂 电容性能 高温固相反应 中性电解液
下载PDF
新型橙红色荧光粉Sr_(4)Nb_(2)O_(9):Sm^(3+)的光致发光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孟宪国 周琼 +4 位作者 许英朝 刘春辉 杨伟斌 林翔宇 王嘉伟 《中国稀土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72-278,共7页
采用高温固相法制备了一系列新型Sr_(4-x)Nb_(2)O_(9):xSm^(3+)橙红色荧光粉,对Sr_(4-x)Nb_(2)O_(9):xSm^(3+)的物相结构、光致发光性能、荧光衰减、热稳定性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Sr_(4-x)Nb_(2)O_(9):xSm^(3+)橙红色荧光粉能被近紫... 采用高温固相法制备了一系列新型Sr_(4-x)Nb_(2)O_(9):xSm^(3+)橙红色荧光粉,对Sr_(4-x)Nb_(2)O_(9):xSm^(3+)的物相结构、光致发光性能、荧光衰减、热稳定性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Sr_(4-x)Nb_(2)O_(9):xSm^(3+)橙红色荧光粉能被近紫外和蓝光有效激发,并在607 nm处呈现出较强的橙红光发射带。研究了样品的浓度猝灭机制,样品的最佳掺杂浓度为0.02,其浓度猝灭归因于Sm^(3+)离子间的电偶极间相互作用。此外,还探讨了Sr_(3.98)Nb_(2)O_(9):0.02Sm^(3+)样品的热稳定性,在453 K时的发光强度大约为室温下的89.6%。最后对样品的荧光寿命和CIE进行了测试,随着Sm^(3+)掺杂浓度提高,荧光寿命不断变短;所有样品的相关色温较低,具有较高的色纯度。上述结果表明,Sm^(3+)掺杂Sr_(4)Nb_(2)O_(9)的橙红色荧光粉在固态照明领域中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固相法 Sr_(4)Nb_(2)O_(9):Sm^(3+) 橙红色荧光粉 光致发光 白光LED 稀土
原文传递
Er^(3+)单掺、Er^(3+)/Yb^(3+)共掺杂Ca_(12)Al_(14)O_(32)F_2的制备及上转换发光性质 被引量:6
12
作者 刘秀玲 郭艳艳 +1 位作者 米晓云 张希艳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89-594,共6页
利用高温固相法成功制备了Er^(3+)单掺、Er^(3+)/Yb^(3+)共掺杂Ca_(12)Al_(14)O_(32)F_2上转换发光样品。在980 nm激光激发下,Er^(3+)单掺和Er^(3+)/Yb^(3+)共掺杂样品均呈现出较强的绿光(528,549 nm)和较弱的红光(655 nm)发射,分别归因... 利用高温固相法成功制备了Er^(3+)单掺、Er^(3+)/Yb^(3+)共掺杂Ca_(12)Al_(14)O_(32)F_2上转换发光样品。在980 nm激光激发下,Er^(3+)单掺和Er^(3+)/Yb^(3+)共掺杂样品均呈现出较强的绿光(528,549 nm)和较弱的红光(655 nm)发射,分别归因于Er^(3+)离子的~2H_(11/2),~4S_(3/2)→~4I_(15/2)和~4F_(9/2)→~4I_(15/2)能级跃迁。随着Er离子浓度的增加,单掺杂样品上转换发光强度先增大后减小,最佳掺杂浓度为0.8%。共掺杂Yb^(3+)后,Er^(3+)的发光强度明显增大。还原气氛下合成的样品上转换发光强度增大约两倍,可能和笼中阴离子基团变化有关。发光强度和激发光功率的关系表明所得上转换发射为双光子吸收过程,借助Er^(3+)-Yb^(3+)体系能级结构详细讨论了上转换发射的跃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R^3+ Ca12Al14O32F2 高温固相法 上转换发光
下载PDF
红色荧光粉CaWO_(4)∶Eu^(3+),Bi^(3+)的制备和光学性能的研究
13
作者 蔡小勇 姜洪喜 《人工晶体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33-840,共8页
本文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了一系列红色荧光粉CaWO_(4)∶Eu^(3+),Bi^(3+)。通过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和荧光分光光度计等手段,对样品的晶体结构、微观形貌、光学性能、能量传递方式、荧光寿命和热稳定性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当Eu^... 本文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了一系列红色荧光粉CaWO_(4)∶Eu^(3+),Bi^(3+)。通过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和荧光分光光度计等手段,对样品的晶体结构、微观形貌、光学性能、能量传递方式、荧光寿命和热稳定性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当Eu^(3+)和Bi^(3+)的掺杂浓度分别为7%和2%时(摩尔分数),荧光粉红色发光(615 nm)最强,理论计算得到荧光粉的平均颗粒尺寸为50.27 nm,这与电子显微镜观察结果相符合。能量传递方式以电偶极-电四极相互作用为主,对CaWO_(4)∶7%Eu^(3+),yBi^(3+)(y=0~6%)系列荧光粉进行了荧光寿命测量,发现它们荧光寿命基本相同,都在0.56 ms左右。对CaWO_(4)∶7%Eu^(3+),2%Bi^(3+)荧光粉在不同温度下的光谱进行比较,并且计算相应的色度坐标,当温度升高时,色度坐标整体左移,发光强度有所变弱,但整体来说热稳定性较好。较好的热稳定性和明亮红光发射表明该荧光粉可以作为潜在商用红光荧光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WO_(4) 掺Eu^(3+) 掺Bi^(3+) 高温固相法 荧光粉 敏化剂 荧光寿命 热稳定性
下载PDF
Sr_(3)ZnNb_(2)O(9):0.3Eu^(3+),xNa^(+)荧光粉的合成和发光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崔瑞瑞 赵荣力 +3 位作者 袁高峰 凌易 邓朝勇 龚新勇 《人工晶体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32-138,共7页
本文通过高温固相反应成功制备了Sr_(3)ZnNb_(2)O(9)∶0.3Eu^(3+),xNa^(+)(x=0,0.1,0.2,0.3,0.4,0.5)系列荧光粉。X射线衍射分析和精修结果表明,Eu^(3+)和Na^(+)成功掺杂到Sr_(3)ZnNb_(2)O(9)基质中,并部分取代了Zn^(2+)。采用扫描电子... 本文通过高温固相反应成功制备了Sr_(3)ZnNb_(2)O(9)∶0.3Eu^(3+),xNa^(+)(x=0,0.1,0.2,0.3,0.4,0.5)系列荧光粉。X射线衍射分析和精修结果表明,Eu^(3+)和Na^(+)成功掺杂到Sr_(3)ZnNb_(2)O(9)基质中,并部分取代了Zn^(2+)。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测试了样品的微观形貌和元素分布。光谱特性和热稳定性研究表明,Na^(+)的最佳掺杂浓度为x=0.2,Na^(+)的引入提高了Sr_(3)ZnNb_(2)O(9)∶0.3Eu^(3+)荧光粉的热稳定性,活化能为0.163 eV。计算出Sr_(3)ZnNb_(2)O(9)∶0.3Eu^(3+),0.2Na^(+)样品的CIE色坐标为(0.618,0.376),相关色温和色纯度分别为1855 K和98.4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r_(3)ZnNb_(2)O(9)∶0.3Eu^(3+) xNa^(+) 高温固相反应 光致发光 热稳定性
下载PDF
Na2Ca2.92Si6O16:0.08Eu3+荧光粉的制备及其发光特性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高世杰 王华 +2 位作者 张珊珊 乔利 毛近隆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21-25,共5页
采用高温固相法制备了一系列Eu^3+掺杂的Na2Ca3Si6O16红色荧光粉.用X射线粉末衍射仪表征了荧光粉Na2Ca3-xSi6O16:xEu^3+的结构.研究显示,Eu^3+的掺入并未使Na2Ca3Si6O16晶体产生杂相.采用荧光分光光度计分析了Na2Ca3-xSi6O16:xEu^3+的... 采用高温固相法制备了一系列Eu^3+掺杂的Na2Ca3Si6O16红色荧光粉.用X射线粉末衍射仪表征了荧光粉Na2Ca3-xSi6O16:xEu^3+的结构.研究显示,Eu^3+的掺入并未使Na2Ca3Si6O16晶体产生杂相.采用荧光分光光度计分析了Na2Ca3-xSi6O16:xEu^3+的光学性质.Na2Ca3-xSi6O16:xEu^3+荧光粉发红光,其中以波长611 nm的发射峰强度最强.Eu^3+的掺杂对Na2Ca3-xSi6O16:xEu^3+荧光粉发射光谱的峰形和峰位置无明显影响,但发光强度与Eu^3+的掺杂量(摩尔分数)有关,当Eu^3+的掺杂量为0.08时,Na2Ca3-xSi6O16:xEu^3+荧光粉的发光强度达到最大值,掺杂量继续增大时会发生浓度淬灭现象,这可能是由多电子偶极相互作用引起的.结果表明:Na2Ca2.92Si6O16:0.08Eu^3+荧光粉是一种潜在的可用于白光LED的红色发光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酸盐 荧光粉 高温固相法 发光性能 EU^3+
下载PDF
尖晶石LiMn_2O_4的改性与性能 被引量:4
16
作者 卢世刚 李明勋 +1 位作者 黄松涛 刘人敏 《电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z1期34-35,共2页
将LiMn2O4分别与Li2CO3、Co3O4以及Li2CO3+Co3O4混合物在800℃高温处理,利用恒电流充放电法测量了材料的比容量,经处理后材料的比容量均低于LiMn2O4的放电容量,但循环性能比处理前好;通过XRD的分析.材料的结构仍保持了尖晶石的特征。
关键词 尖晶石LIMN2O4 高温固相反应 电化学性能
下载PDF
铝/氟比对改性尖晶石锰酸锂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7
作者 金维华 蔡振平 温力蓉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599-1602,共4页
采用草酸铝、氟化锂与尖晶石LiMn_2O_4进行高温固相反应,制备出改性尖晶石LiMn_2O_4材料。对材料进行了XRD、SEM分析及电性能测试,结果表明,改性材料均基本保持了尖晶石主体结构,晶格常数随n(Al)∶n(F)比例的增大而减小;Al^(3+)、F^-的... 采用草酸铝、氟化锂与尖晶石LiMn_2O_4进行高温固相反应,制备出改性尖晶石LiMn_2O_4材料。对材料进行了XRD、SEM分析及电性能测试,结果表明,改性材料均基本保持了尖晶石主体结构,晶格常数随n(Al)∶n(F)比例的增大而减小;Al^(3+)、F^-的引入可以引起材料颗粒表面形貌的变化,产生规则结晶,而颗粒表面结晶的大小受n(Al)∶n(F)比值的影响;改性材料的高温循环性能得到明显改善,改性前的LiMn_2O_450℃10周循环容量衰减率为24.4%,改性材料50℃10周循环容量衰减率可降低到2.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晶石LIMN2O4 锂离子电池 高温固相反应
下载PDF
Ca_3(PO_4)_2:RE^(3+) (RE=Eu,Dy,Ce,Tb)荧光粉的制备及其发光特性 被引量:5
18
作者 孟涛 胡正发 +6 位作者 张伟 王雄庭 叶定华 王银海 罗莉 王伟 杜姬芳 《量子电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03-309,共7页
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了Ca_3(PO_4)_2:RE^(3+)(RE=Eu,Dy,Ce,Tb)系列发光材料,研究了其发光性质。研究表明Ca_3(PO_4)_2:RE^(3+)在紫外区域均能有效被激发,有很强的荧光发射,且发光范围覆盖蓝到红光波段,是一类可以紫外激发实现白光LED用... 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了Ca_3(PO_4)_2:RE^(3+)(RE=Eu,Dy,Ce,Tb)系列发光材料,研究了其发光性质。研究表明Ca_3(PO_4)_2:RE^(3+)在紫外区域均能有效被激发,有很强的荧光发射,且发光范围覆盖蓝到红光波段,是一类可以紫外激发实现白光LED用的潜在荧光粉。在0.005~0.03 mol浓度范围内,Eu,Dy和Ce掺杂的荧光粉的发光都发生了浓度淬灭,分别对应于0.025 mol,0.025 mol和0.02 mol,而Tb^(3+)掺杂样品表现出高的发光淬灭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 荧光粉 高温固相法 磷酸盐基质 白光LED
下载PDF
KNaCa_2(PO_4)_2中Eu^(2+)的发光及Eu^(2+)对Mn^(2+)的能量传递 被引量:4
19
作者 丁振瑞 王凤和 +2 位作者 杨志平 宋兆丰 李立虎 《中国稀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66-269,共4页
高温固相法合成了KNaCa2(PO4)2:Eu2+,Mn2+荧光粉,并探讨其发光性质和Eu2+-Mn2+间的能量传递。Eu2+的470 nm发射峰源于Eu2+的5d-4 f跃迁,最佳掺杂浓度为0.01 mol,Eu2+的激发峰位于400 nm,与UV-LED管芯的发射光谱(350~410 nm)匹配。Mn2+的... 高温固相法合成了KNaCa2(PO4)2:Eu2+,Mn2+荧光粉,并探讨其发光性质和Eu2+-Mn2+间的能量传递。Eu2+的470 nm发射峰源于Eu2+的5d-4 f跃迁,最佳掺杂浓度为0.01 mol,Eu2+的激发峰位于400 nm,与UV-LED管芯的发射光谱(350~410 nm)匹配。Mn2+的565和618 nm的发射来自Mn2+的4T1(4G)-6A1(6S)跃迁。KNaCa2(PO4)2:0.01Eu2+,nMn2+系列样品中,随着Mn2+浓度的增加,Eu2+的发射峰逐渐降低,Mn2+的发射峰逐渐增强,Eu2+对Mn2+的发光有明显的敏化作用。根据D exter电多极相互作用能量传递公式,可得出Eu2+与Mn2+之间的能量传递归因于电偶极-电四极相互作用引起的共振能量传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粉 发光特性 能量传递 高温固相法 稀土
原文传递
Cr^(3+)激活的La_(2)MgTiO_(6)红光荧光粉的合成及发光性能探究
20
作者 张海杰 王延惠 +4 位作者 罗嘉诚 曾少良 杜泳琪 林思航 邓家强 《广州化工》 CAS 2023年第8期56-58,共3页
采用高温固相法成功合成了Cr^(3+)激活的La_(2)MgTi_(1-x)O_(6):xCr^(3+)红光荧光粉,利用X射线衍射、荧光光谱等表征手段对荧光粉的物相结构与发光性能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Cr^(3+)成功进入到了La_(2)MgTiO_(6)的晶体结构;荧光粉... 采用高温固相法成功合成了Cr^(3+)激活的La_(2)MgTi_(1-x)O_(6):xCr^(3+)红光荧光粉,利用X射线衍射、荧光光谱等表征手段对荧光粉的物相结构与发光性能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Cr^(3+)成功进入到了La_(2)MgTiO_(6)的晶体结构;荧光粉的激发光谱在280~500 nm之间存在较强的吸收,在650~850 nm处有较强烈的红光发射,其发光中心为760 nm,归属于Cr^(3+)的^(2)E→^(4)A_(2)能级跃迁,当Cr^(3+)掺杂浓度为0.05时,发光强度最大;La_(2)MgTi_(1-x)O_(6):xCr^(3+)红光荧光粉可以作为一种有潜力的红光荧光粉应用于植物照明LED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光荧光粉 双钙钛矿 Cr^(3+) 高温固相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