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4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联合噻托溴铵粉吸入剂治疗ACOS的疗效及其对患者血清hs-CRP、EOS的影响 被引量:86
1
作者 李研 佟飞 米香 《海南医学》 CAS 2017年第18期2997-3000,共4页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联合噻托溴铵粉吸入剂治疗哮喘慢阻肺重叠综合征(ACOS)的效果及其对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嗜酸性粒细胞计数(EOS)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北京市东城区北京市和平里医...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联合噻托溴铵粉吸入剂治疗哮喘慢阻肺重叠综合征(ACOS)的效果及其对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嗜酸性粒细胞计数(EOS)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北京市东城区北京市和平里医院和北京京煤集团总医院收治的100例ACOS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中使用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治疗的48例患者作为对照组,联合使用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与噻托溴铵粉吸入剂治疗的52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哮喘控制试验(ACT)、慢性阻塞性肺病评估测试(CAT)评分,急性加重次数与生活质量评分、多导睡眠检测(PSG)指标[SLT90%:静脉饱和度(Sa O2)低于90%的时间占总睡眠时间百分比、TDB:总暂停时间占总睡眠时间百分比、SEF:总睡眠总时间占总监测时间百分比]、血清hs-CRP、EOS水平、治疗有效率等。结果 (1)治疗前,两组患者的ACT评分、CAT评分、急性加重次数与生活质量评分、PSG检测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CAT评分[(15.32±3.21)分vs(20.26±4.32)分]、急性加重次数[(0.33±0.12)次vs(0.52±0.28)次]、SLT90%[(40.56±4.65)vs(44.74±3.48)]及TDB[(28.76±3.65)%vs(34.57±4.12)%]水平比较,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ACT评分[(23.43±4.54)vs(19.21±3.75)分]、生活质量评分[(92.67±10.65)分vs(74.45±9.87)分]、SEF水平[(51.36±4.64)%vs(45.64±3.63)%]比较,观察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0.3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清hs-CRP和EOS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hs-CRP[(3.43±1.13)mg/L vs(5.65±1.58)mg/L]和EOS[(1.76±0.65)%vs(4.53±1.78)%]比较,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布地奈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 噻托溴铵粉吸入剂 哮喘慢阻肺重叠综合征 超敏c-反应蛋白 嗜酸性粒细胞计数
下载PDF
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PCT、IL-6和hs-CRP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42
2
作者 范永熙 单海滨 李兆然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46-49,共4页
目的观察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和超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在病程中的变化,探讨PCT、IL-6及hs-CRP在急性胰腺炎诊治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目的观察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和超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在病程中的变化,探讨PCT、IL-6及hs-CRP在急性胰腺炎诊治中的临床意义。方法轻症急性胰腺炎(MAP)患者5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20例,动态检测入院后第1、4和7天血清PCT、IL-6及hs-CRP的水平,并与30例正常健康人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急性胰腺炎患者各个检测时间点PCT、IL-6及hs-CRP结果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PCT在SAP组和MAP组入院后第4天出现峰值。MAP组7 d左右逐渐恢复至接近正常高限水平,SAP组则下降不明显;IL-6在入院后第4天出现峰值,随后逐渐降低,第7天时MAP组就恢复到接近正常水平,而SAP组仍维持在较高水平,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hs-CRP两组均在入院后第1天达到峰值,随后逐渐降低,余各检测时间点结果与第1天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第4天后MAP组恢复到正常水平附近,而SAP组仍维持较高水平,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血清PCT、IL-6和hs-CRP指标联合动态检测对AP的诊断、治疗、严重程度分级、病情发展及预后评估具有重要临床价值,并对探讨AP患者发病机制具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钙素原 白细胞介素-6 超敏c反应蛋白 急性胰腺炎
下载PDF
阿托伐他汀联合拜阿司匹林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部动脉斑块及血清OxLDL、hs-CRP的影响 被引量:39
3
作者 何苏 黄莺莺 隆世宇 《海南医学》 CAS 2016年第1期30-31,共2页
目的观察拜阿司匹林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颈部彩超证实存在颈部动脉斑块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86例,采用数字表随机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3例在基础治疗的同时给予拜阿司匹林... 目的观察拜阿司匹林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颈部彩超证实存在颈部动脉斑块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86例,采用数字表随机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3例在基础治疗的同时给予拜阿司匹林口服,观察组43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阿托伐他汀口服,比较治疗前、治疗12个月后两组患者的血清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 LDL)、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颈部动脉中膜厚度(IMT)的变化,记录用药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12个月后观察组Ox LDL、hs-CRP、IMT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Ox LDL、hs-CRP、IMT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拜阿司匹林联合阿托伐他汀可降低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Ox LDL和hs-CRP水平,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逆转具有积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拜阿司匹林 阿托伐他汀 缺血性脑血管病 氧化低密度脂蛋白 超敏c反应蛋白 颈部动脉中膜厚度 影响
下载PDF
PCT与hs-CRP在新生儿炎症性疾病中的比较 被引量:35
4
作者 陈平 刘健 +3 位作者 李海珠 谭尚华 莫燕芳 梁梅芳 《实验与检验医学》 CAS 2012年第6期601-603,共3页
目的评价血清降钙素原(PCT)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在新生儿全身细菌感染与病毒感染等疾病中的诊断价值,及在临床监测的应用。方法120例新生儿患者分为细菌感染组、病毒感染组和非感染性疾病组,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测定血清中的PCT... 目的评价血清降钙素原(PCT)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在新生儿全身细菌感染与病毒感染等疾病中的诊断价值,及在临床监测的应用。方法120例新生儿患者分为细菌感染组、病毒感染组和非感染性疾病组,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测定血清中的PCT,微粒增强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hs-CRP;细菌感染组治疗后两天再次检测PCT。结果以血清PCT>0.5ng/ml为阳性标准,细菌感染组阳性率为98%,病毒感染组为10%,非感染性疾病组为10%,细菌感染组与其他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以hs-CRP>10mg/L为阳性标准,细菌感染组阳性率为58%,病毒感染组为48%,非感染性疾病组为35%,细菌感染组与病毒感染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细菌感染组治疗后PCT显著下降(P<0.05)。结论血清PCT检测可用于新生儿细菌感染诊断与鉴别诊断,对于细菌感染的疗效监测也非常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钙素原 超敏c反应蛋白 新生儿感染性疾病 细菌感染 病毒感染
下载PDF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的水平变化与脑血栓形成的关系 被引量:30
5
作者 高路 李旭东 +1 位作者 南佳彦 徐秀丽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466-468,共3页
目的 观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TIA)患者高敏 -C反应蛋白 (hs -CRP)的水平 ,并探讨hs -CRP与其他危险因子的关系以及预测TIA发展为脑梗死的关系。方法  83例TIA患者按照病程发展划分为 3组 ,即TIA在 6 0min内完全缓解者为A组。TIA持续 6... 目的 观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TIA)患者高敏 -C反应蛋白 (hs -CRP)的水平 ,并探讨hs -CRP与其他危险因子的关系以及预测TIA发展为脑梗死的关系。方法  83例TIA患者按照病程发展划分为 3组 ,即TIA在 6 0min内完全缓解者为A组。TIA持续 6 0min以上但最后完全恢复者为B组。TIA起病后发展为脑梗死为C组。所有病例在起病 2 4h内首次测定血清hs-CRP ,同时测血压 (BP) ,血糖 (BS) ,血小板 (PTL) ,血小板体积 (MPV) ,纤维蛋白原 (FIB) ,血脂参数如总胆固醇 (TC)、甘油三酯 (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 -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 -C)、载脂蛋白A -I(ApoA -I)、载脂蛋白B 10 0(ApoB 10 0 ) ,并观察 72h内头颅CT或MRI后进行相关性分析研究。结果 ①B、C组hs -CRP高于A组 (P <0 0 1) ,而B、C组之间也有明显差异 (P <0 0 5 )。②B、C组的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hs -CRP与SBP、BS、TC、LDL -C、LP(a)显著性相关。③纠正年龄后 ,血清hs-CRP与SBP、BS、TC、LP(a)的相关性仍存在 ,与其他变量的相关性消失。结论 ①hs -CRP水平的升高与脑组织受损有关。②SBP、BS、TC、Lp(a)是CRP升高的主要相关因素。③hs-CRP升高对治疗及估计预后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脑梗死 高敏-c反应蛋白
下载PDF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hs-CRP/ALB变化对预后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32
6
作者 郭红玲 欧阳艳红 +2 位作者 王圣 苏健玲 吴曾繁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02-107,共6页
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的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蛋白(ALB)变化对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7月至2018年7月收治的80例急性STEMI患者,收集患者一般资料、高危因素、相关检查结果和实验室指标.所有患者均予... 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的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蛋白(ALB)变化对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7月至2018年7月收治的80例急性STEMI患者,收集患者一般资料、高危因素、相关检查结果和实验室指标.所有患者均予以介入治疗并术后随访,截至2019年7月,记录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发生情况.根据患者随访结果,将患者分为MACE组(16例)与非MACE组(64例),比较两组一般资料、高危因素和实验室指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明确MACE的危险因素.绘制hs-CRP/ALB预测MACE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hs-CRP/ALB对MACE的预测价值.并以最佳截断值将患者分为两组,绘制Kaplan-Meier生存曲线,比较两组生存情况.结果80例患者随访结束后,MACE发生率20%(16/80).MACE组与非MACE组性别、体质量指数、心率、收缩压、舒张压、高血压史、冠心病史、吸烟史、甘油三脂(TG)、总胆固醇(TC)、血白细胞计数(WBC)、B型利钠肽(BNP)、D-二聚体(DD)及ALB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ACE组年龄、糖尿病史占比、血清BNP、hs-CRP及hs-CRP/ALB高于非MACE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低于非MAC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年龄、糖尿病、BNP、hs-CRP及hs-CRP/ALB是MACE的危险因素,LVEF是MACE的保护因素(P<0.05).hs-CRP/ALB预测急性STEMI患者介入术后MACE的ROC曲线下面积(AUC)0.918(95%CI0.855~0.978),hs-CRP的AUC 0.741(95%CI0.697~0.845),hs-CRP/ALB对MACE的预测价值更高.当hs-CRP/ALB=0.58时的预测价值最高,此时敏感度为87.5%,特异度为79.7%.根据ROC曲线分析结果,将患者分为hs-CRP/ALB≥0.58组(31例)与hs-CRP/ALB<0.58组(49例).截至2019年7月,hs-CRP/ALB<0.58组的生存率为95.92%(47/49),较hs-CRP/ALB≥0.58组的80.65%(25/31)相对更高,且生存时间更长,Kaplan-Meier生存曲线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rank P=0.039).结论年龄、糖尿病史、BNP、hs-CRP/ALB是急性SIEMI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 高敏c-反应蛋白(hs-crp) 白蛋白(ALB) 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 预后 预测价值
下载PDF
小儿支原体肺炎体液免疫功能与hs-CRP检验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30
7
作者 王朝燕 禹露 《海南医学》 CAS 2016年第8期1257-1259,共3页
目的分析免疫功能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检验对小儿支原体肺炎(MPP)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我院儿科2012年2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152例MPP住院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其中重症72例(重症组)和轻症80例(轻症组),另选40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对照... 目的分析免疫功能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检验对小儿支原体肺炎(MPP)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我院儿科2012年2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152例MPP住院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其中重症72例(重症组)和轻症80例(轻症组),另选40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于治疗前均采用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血清中免疫球蛋白与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的水平,统计分析三组儿童血清中的各项指标。结果 1重症组与轻症组患儿的血浆Ig G、Ig M水平高于对照组儿童[(11.85±3.02)g/L、(9.42±2.54)g/L vs(7.13±2.22)g/L;(2.61±0.85)g/L、(1.35±0.53)g/L vs(1.02±0.48)g/L],而Ig A水平低于对照组[(1.17±0.80)g/L、(1.42±0.68)g/L vs(1.55±0.75)g/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重症组患儿血浆Ig G、Ig M水平高于轻症组患儿,而Ig A水平低于轻症组,差异具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重症组与轻症组患儿的血浆hs-CRP、TNF-α、IL-6水平高于对照组儿童[(43.30±22.10)mg/L、(21.20±16.40)mg/L vs(7.42±3.21)mg/L;(25.17±20.18)pg/m L、(16.99±15.37)pg/m L vs(10.24±3.37)pg/m L;(48.12±18.27)pg/m L、(34.98±10.38)pg/m L vs(13.47±4.38)pg/m 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重症组患儿血浆hs-CRP、TNF-α、IL-6水平高于轻症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 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MPP患儿血清hs-CRP与TNF-α及IL-6水平呈正相关(r=0.527,P=0.018;r=0.482,P=0.022)。结论体液免疫功能与hs-CRP检验对MPP的诊断具有良好的预判作用,有利于协助医师进一步了解患儿的病情,进而制定更为合理的治疗方案,值得临床应用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支原体肺炎 免疫功能 超敏c反应蛋白 临床意义
下载PDF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及对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和炎性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30
8
作者 赵静琼 周春娟 《海南医学》 CAS 2020年第11期1369-1372,共4页
目的观察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并探讨其对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及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1月至2018年11月在西安医学院附属宝鸡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10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 目的观察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并探讨其对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及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1月至2018年11月在西安医学院附属宝鸡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10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胞二磷胆碱注射液等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14 d为一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2个疗程后的临床效果,以及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评分、Barthel指数(Barthel Index)评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 (IL-6)、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 (MMP-9)、总胆固醇(TC)和三酰甘油(TG)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Barthel指数评分均明显升高,且观察组为(46.28±5.18)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8.47±5.13)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为(6.12±1.02)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0.15±1.2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TNF-α、IL-6、hs-CRP、MMP-9水平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11.48±2.78) pg/mL、(11.92±3.02) pg/mL、(6.21±1.45) mg/L、(124.12±12.18) ng/mL]明显低于对照组[(15.48±3.02) pg/mL、(16.28±3.29) pg/mL、(9.88±1.52) mg/L、(143.56±11.98) n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TC、TG水平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2.88±0.56) mmol/L、(1.32±0.28) mmol/L]明显低于对照组[(3.68±0.88) mmol/L、(1.79±0.35) m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可改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降低炎性因子及血脂表达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 神经功能 血脂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细胞介素-6 高敏c反应蛋白
下载PDF
不同时点血浆脑钠肽及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与老年非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关系 被引量:25
9
作者 孙暴燕 刘永 +1 位作者 赵雅琳 富平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804-807,共4页
目的探讨血浆脑钠肽(BNP)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与老年非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NSTEMI)患者预后关系。方法人选102例老年NSTEMI患者,于入院后测定即刻、14d、30d血浆BNP和hs-CRP水平。所有患者入院后7d、6个月行超声心动... 目的探讨血浆脑钠肽(BNP)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与老年非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NSTEMI)患者预后关系。方法人选102例老年NSTEMI患者,于入院后测定即刻、14d、30d血浆BNP和hs-CRP水平。所有患者入院后7d、6个月行超声心动图检查,随访住院期间及出院12个月内不良心脏事件。结果左心室重塑组(△LVEDVI≥20%)的入院即刻BNP和hs-CRP的水平[(596.6±136.O)ng/L、(3.36±1.98)mg/L]与无左心室重塑组(ALVEDVI〈20%)比较[(222.3±118.0)ng/L、(1.82±1.23)mg/L]明显升高(P〈0.05),有心血管事件组的入院即刻BNP、hs-CRP水平[(563.9±181.0)ng/L、(3.93±3.01)mg/L]与无心血管事件组[(327.2±179.0)ng/L、(1.66±1.45)mg/L]比较明显升高(P〈0.05)。30dhs-CRP水平在左心室重塑组(ALVEDVI≥20%)与无左心室重塑组(ALVEDVI〈2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65±1.26)mg/LVS.(1.41±1.12)mg/L,P〉0.05]。结论早期血浆BNP和hs—CRP水平对老年NSTEMI患者预后的预测作用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钠肽(BNP) 超敏c-反应蛋白(hs-crp) 非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NSTEMI)
下载PDF
超敏C-反应蛋白在急性冠脉综合征病程中检测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24
10
作者 翟春玺 张风菊 王克俊 《放射免疫学杂志》 CAS 2005年第1期66-67,共2页
目的:观察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病程中水平的变化,以了解HS -CRP同ACS患者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进展的关系。方法:对35例临床确诊ACS住院患者进行检测,分别在 入院时、1周、1月进行检测HS-CRP,对照组是30例... 目的:观察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病程中水平的变化,以了解HS -CRP同ACS患者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进展的关系。方法:对35例临床确诊ACS住院患者进行检测,分别在 入院时、1周、1月进行检测HS-CRP,对照组是30例经确诊无ACS及近4周无感染史的健康体检者。结果: ACS患者组HS-CRP值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HS-CRP可能是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进展过程 中反应疾病演变的一个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s-crp AcS 超敏c-反应蛋白 急性冠脉综合征 病程 对照组 患者 水平 变化
下载PDF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外周血D-二聚体、hs-CRP及血小板参数在不同TOAST分型中的差异研究 被引量:21
11
作者 赵雅 陈会生 郑伟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9年第2期60-63,共4页
目的探讨D-二聚体(D-D)、超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及血小板相关参数在缺血性脑卒中不同TOAST分型中的差异。方法收集北部战区总医院2017年10月~2018年9月期间确诊的259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病例组... 目的探讨D-二聚体(D-D)、超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及血小板相关参数在缺血性脑卒中不同TOAST分型中的差异。方法收集北部战区总医院2017年10月~2018年9月期间确诊的259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病例组,按TOAST病因分型进行分类,同时收集同期健康体检者100例作为对照组,测定两组受试者的D-二聚体、超敏C反应蛋白、血小板计数(pletelet count,PLT)、血小板比积(thrombocytocrit,PCT)、血小板平均体积(mean platelet volume,MPV)以及血小板分布宽度(platelet distribution width,PDW)等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病例组按TOAST分型分为五类:大动脉粥样硬化(large-artery atherosclerosis,LAA)型81例,心源性栓塞(cardioembolism,CE)型17例,小动脉闭塞(small-artery occlusion,SAO)型103例,其他原因(stroke of determined etiology,SOE)型4例及不明原因(stroke of undetermined etiology,SUE)型54例。病例组患者D-D,hs-CRP,PLT,MPV,PDW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Z|=2.656~5.554,均P<0.05)。不同TOAST亚型与对照组相比,四组的D-D,hs-CRP,PDW水平、SAO型与CE型的PLT水平以及CE型的PCT,MPV水平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Z|=2.208~5.216,均P<0.05)。不同TOAST亚型之间比较,CE型的D-D,PLT,PCT与其余三型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3.078~4.186,均P<0.05);LAA型与SAO型的D-D和hs-CRP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2.286,P=0.022;|Z|=2.946,P=0.003)。结论缺血性脑卒中不同TOAST亚型D-D,hs-CRP和血小板参数水平存在显著差异。D-D,PLT和PCT指标可用于临床上早期预测CE亚型,D-D和hs-CRP可用于LAA与SAO亚型的早期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TOAST分型 D-二聚体 超敏c反应蛋白 血小板参数
下载PDF
阿托伐他汀联合左西孟旦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疗效 被引量:18
12
作者 罗锐 邱朝霞 林瑞慧 《西北药学杂志》 CAS 2022年第5期121-125,共5页
目的探究阿托伐他汀联合左西孟旦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心力衰竭(心衰)的临床效果。方法以56例AMI合并心衰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8例,2组患者均按照AMI治疗指南给予常规基础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左西孟... 目的探究阿托伐他汀联合左西孟旦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心力衰竭(心衰)的临床效果。方法以56例AMI合并心衰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8例,2组患者均按照AMI治疗指南给予常规基础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左西孟旦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连续治疗1周。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心功能指标、血流动力学指标、心肌损伤指标、血清脑钠肽(BNP)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并统计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有效率(92.86%)高于对照组(71.43%),χ^(2)=4.383,P=0.036;治疗后2组患者的心脏指数(CI)、每搏输出量(SV)、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中心静脉压(CVP)、平均肺动脉压(MPAP)和肺循环阻力(PVR)均显著改善(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上述指标改善更显著(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血清中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I(cTnI)、BNP和hs-CRP均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上述指标降低更显著(P<0.05);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7.14%)与观察组(9.6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22,P=0.727)。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左西孟旦治疗AMI合并心衰可显著改善其心功能,调节血流动力学,保护心脏,降低机体炎症水平,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托伐他汀 左西孟旦 急性心肌梗死(AMI) 心力衰竭 脑钠肽(BNP) 超敏c反应蛋白(hs-crp)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hs-CRP、DPP-4水平及其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 被引量:18
13
作者 孙春喜 任小鹏 +1 位作者 李建成 董喜梅 《海南医学》 CAS 2020年第11期1397-1400,共4页
目的分析冠心病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二肽基肽酶(DPP)-4水平变化及其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商洛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12例冠心病患者作为观察组,根据患者心脏外科与介入治疗狭窄冠脉研究(SYNTAX... 目的分析冠心病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二肽基肽酶(DPP)-4水平变化及其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商洛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12例冠心病患者作为观察组,根据患者心脏外科与介入治疗狭窄冠脉研究(SYNTAX)积分将患者分为高危组33例、中危组37例及低危组42例,另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60例为正常对照组。检测并比较所有受检者的hs-CRP、DPP-4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法分析hs-CRP、DPP-4与SYNTAX积分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患者的hs-CRP和DPP-4水平分别为(15.60±2.13) mg/L、(11.79±3.06) ng/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的(3.82±0.94) mg/L、(6.78±2.14) 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危组患者的hs-CRP和DPP-4水平分别为(16.64±2.25) mg/L、(14.81±4.42) ng/L,明显高于中危组的(12.38±1.57) mg/L、(11.23±3.75) ng/L及低危组的(8.25±0.89) mg/L、(7.96±2.31) ng/L,中危组的hs-CRP和DPP-4水平明显高于低危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冠状动脉病变支数患者中三支病变患者的hs-CRP和DPP-4水平分别为(16.57±1.62) mg/L、(13.96±3.78) ng/L,明显高于双支病变患者的(13.60±1.48) mg/L、(11.79±2.91) ng/L和单支病变患者的(8.62±1.09) mg/L、(9.04±2.32) ng/L,且双支病变患者的hs-CRP和DPP-4水平明显高于单支病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心血管事件的患者hs-CRP和DPP-4水平[(15.38±1.94) mg/L、(13.73±4.01) ng/L]明显高于未发生心血管事件的患者[(10.60±1.24) mg/L、(9.81±2.83) 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患者的hs-CRP、DPP-4水平均与SYNTAX积分呈正相关(r=0.53、0.61,P<0.05)。结论 hs-CRP和DPP-4水平与冠心病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呈正相关,可用于指导冠心病的病情诊断及预后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超敏c反应蛋白 二肽基肽酶-4 冠状动脉病变 预后
下载PDF
血清NT-proBNP和CRP水平对AMI后左室重构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7
14
作者 张捷 贾珂珂 +1 位作者 胡晓舟 崔丽艳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91-93,共3页
目的通过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 I)患者在发病第3天血清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NT-proBNP)和C反应蛋白(CRP)的水平与AM I后3个月的左室舒张末期容积增加率之间的关系,寻找可用于预测AM I晚期左室重构的较理想指标。方法选择106例前壁、前间... 目的通过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 I)患者在发病第3天血清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NT-proBNP)和C反应蛋白(CRP)的水平与AM I后3个月的左室舒张末期容积增加率之间的关系,寻找可用于预测AM I晚期左室重构的较理想指标。方法选择106例前壁、前间壁及前侧壁AM I患者,分别在发病第3天和3个月做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室舒张末期容积的变化,将患者分为左室重构(LV remodeling,LVR)组及非左室重构组;采用电化学免疫发光法和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NT-proBNP和CRP水平。结果AM I后3个月左室舒张末期容积较基础值增加率与NT-proBNP水平的相关系数为0.706,P<0.001;与CRP的相关系数为0.596,P<0.05。血清NT-proBNP、CRP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92和0.825,二者曲线下面积无统计学差异。结论AM I患者血清NT-proBNP、CRP水平是预测晚期LVR的理想指标;AM I患者发病第3天的血清NT-proBNP水平与3个月时LVR呈正相关;血清NT-proBNP水平预测晚期LVR优于血清CRP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 c反应蛋白 急性心肌梗死 左室重构 ROc曲线
下载PDF
409例高血压病患者不同中医证型间心血管易损因子水平的变化 被引量:16
15
作者 符德玉 祖亮华 +6 位作者 辛效毅 何淑寅 张雪梅 王世红 赵彦功 周端 钱岳晟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09年第3期15-18,共4页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患者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及常见心血管易损因子水平的变化。方法:对409例高血压病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血压分级及危险分层;分别检测不同中医证型患者的高敏性C反应蛋白(hs-CRP)、高半胱氨酸(Hcy)、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患者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及常见心血管易损因子水平的变化。方法:对409例高血压病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血压分级及危险分层;分别检测不同中医证型患者的高敏性C反应蛋白(hs-CRP)、高半胱氨酸(Hcy)、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B型钠尿肽(BNP)的水平。结果:痰湿壅盛组血清Hcy、hs-CRP、BNP平均水平显著增高;夹痰瘀组血清Hcy、BNP水平显著高于夹瘀、夹风组;血浆vWF平均水平在阴阳两虚组最高;夹瘀组血浆vWF水平显著高于夹痰组。结论:阴阳两虚证、痰湿壅盛证及夹痰瘀患者易损因子水平较高,发生心血管事件的危险性相对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病 中医证型 心血管易损因子 高敏性c反应蛋白 高半胱氨酸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 B型钠尿肽
原文传递
心绞痛不同血瘀证型与Hs-CRP、IL-6、Lp-PLA_2的相关性 被引量:15
16
作者 王珊珊 纪文岩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2年第10期877-879,共3页
目的探讨血瘀型心绞痛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IL-6)、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水平不同血瘀证分型的相关性。方法将150例心绞痛血瘀证患者辨证分为气虚血瘀组(36例)、痰浊血瘀组(45例)、血虚血瘀组(30例)、气滞血瘀组... 目的探讨血瘀型心绞痛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IL-6)、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水平不同血瘀证分型的相关性。方法将150例心绞痛血瘀证患者辨证分为气虚血瘀组(36例)、痰浊血瘀组(45例)、血虚血瘀组(30例)、气滞血瘀组(18例)、热毒血瘀组(14例)、寒凝血瘀组(7例)。分别检测其Hs-CRP、IL-6、Lp-PLA2水平,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Lp-PLA2水平:气虚血瘀组明显高于痰浊血瘀组、气滞血瘀组、热毒血瘀组、寒凝血瘀组(P<0.05);血虚血瘀组明显高于热毒血瘀组、寒凝血瘀组(P<0.05)。IL-6水平:痰浊血瘀组明显高于其他各组(P<0.05)。Hs-CRP水平:痰浊血瘀组明显高于气虚血瘀组、气滞血瘀组、热毒血瘀组、寒凝血瘀组(P<0.05);血虚血瘀组高于气虚血瘀组(P<0.05)。结论不同血瘀证型炎症因子水平有一定的变化规律,Hs-CRP、IL-6、Lp-PLA2水平可能成为血瘀证分型的客观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敏c反应蛋白(hs-crp) 白介素6(IL-6) 脂蛋白相关磷脂酶2(Lp-PLA2) 冠心病心绞痛 血瘀证
下载PDF
降钙素原(PCT),hs—CRP及血培养在新生儿败血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5
17
作者 曹三成 祝撷英 +4 位作者 贾凯 梁西强 徐蓓 王娟 陈则莲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0年第3期82-83,共2页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血培养在新生儿败血症确定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免疫色谱法、免疫比浊法、血培养分别检测93例临床诊断为新生儿败血症血液中的PCT,hs—CRP,细菌阳性率。结果PCT阳性率9...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血培养在新生儿败血症确定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免疫色谱法、免疫比浊法、血培养分别检测93例临床诊断为新生儿败血症血液中的PCT,hs—CRP,细菌阳性率。结果PCT阳性率95.69%(正常参考值〈0.5ng/m1)。hs—CRP阳性率91.4%(正常参考值0~3mg/L),血培养阳性率60.22%。PCT阳性率高于血培养阳性率(Х^2=31.03,P〈0.05),hs-CRP阳性率高于血培养阳性率(Х^2=25.29,P〈0.05),PCT阳性卒与hs—CRP阳性率比较差畀无统计学意义(Х^2=1.5,P〉0.05)。结论血清PCT,hs—CRP可作为新生儿败血症确定诊断的检测指标,都具有比血培养更高的诊断价值,在做血培养的同时,应尽早开展PCT和hs—CRP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钙素原(PcT) 超敏c-反应蛋白(hscrp) 血培养 新生儿败血症
下载PDF
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超敏C反应蛋白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关系 被引量:15
18
作者 马姣荣 刘成云 《海南医学》 CAS 2019年第15期1959-1961,共3页
目的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血清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PAPP-A)、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榆林市中医医院妇产科收治的84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纳入观察组,其中40例妊娠期高血... 目的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血清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PAPP-A)、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榆林市中医医院妇产科收治的84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纳入观察组,其中40例妊娠期高血压纳入高血压组,30例子痫前期轻度患者纳入轻度组,14例子痫前期重度患者纳入重度组,以同期在我院门诊随诊的40例健康孕妇纳入对照组。检测并比较四组受检者的血清PAPP-A、hs-CRP水平,并分析两者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清hs-CRP、PAPP-A水平分别为(7.74±2.73)mg/L、(12.13±4.78)mU/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83±1.05)mg/L、(7.25±2.39)mU/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血清hs-CRP、PAPP-A水平均随着病情的加重而逐级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血清hs-CRP与PAPP-A间存在显著正相关性(r=0.452,P<0.05)。结论血清hs-CRP、PAPP-A水平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临床上检测孕妇血清hs-CRP、PAPP-A水平的变化对预测、诊断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子痫 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 超敏c反应蛋白 相关性
下载PDF
超敏C反应蛋白和免疫球蛋白在小儿手足口病中的临床检测 被引量:15
19
作者 黄秋贤 汤晓崔 《临床医学工程》 2017年第2期187-188,共2页
目的探讨免疫球蛋白与超敏C反应蛋白在小儿手足口病中的水平变化及其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我区2014年8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手足口病患儿180例为观察组,并以同期180例健康小儿为对照组进行对照研究,检测并比较两组儿童的超敏C反应蛋白(Hs-C... 目的探讨免疫球蛋白与超敏C反应蛋白在小儿手足口病中的水平变化及其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我区2014年8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手足口病患儿180例为观察组,并以同期180例健康小儿为对照组进行对照研究,检测并比较两组儿童的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免疫球蛋白指标(IgA、IgM、IgG)水平。结果观察组的Hs-CR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IgM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IgA、IgG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足口病患儿与健康小儿的超敏C反应蛋白与免疫球蛋白水平存在显著差异,可作为小儿手足口病的诊断与鉴别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敏c反应蛋白 免疫球蛋白 小儿手足口病:检验
下载PDF
血清hs-CRP、Hcy与妊娠期糖尿病及妊娠结局的关系 被引量:15
20
作者 徐旭赟 黄美英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5年第3期592-594,共3页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在妊娠期糖尿病(GDM)诊断及对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4年3月在安吉县第三人民医院门诊接受检查的GDM患者35例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经临床排除GDM的正...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在妊娠期糖尿病(GDM)诊断及对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4年3月在安吉县第三人民医院门诊接受检查的GDM患者35例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经临床排除GDM的正常孕产妇35例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患者的hs-CRP和Hcy、空腹血糖和胰岛素水平,并跟踪两组妊娠结局。结果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胰岛素、hs-CRP和Hcy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均有显著性差异(t值分别为13.07、12.02、3.65和12.02,均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4.3%(12/35),对照组为11.4%(4/35),具有显著性差异(x^2=5.19,P<0.05)。有16例发生不良妊娠结局,其与54例正常妊娠者的hs-CRP和Hcy水平比较均明显增高,并有显著性差异(t值分别为7.88、14.17,均P<0.05)。结论妊娠女性的hs-CRP和Hcy水平与GDM发生具有密切联系,且高水平hs-CRP和Hcy对不良妊娠结局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应该引起产科注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敏c反应蛋白 同型半胱氨酸 妊娠期糖尿病 空腹血糖 胰岛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