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4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NT-proBNP、超敏C反应蛋白及心肌酶学相关研究 被引量:46
1
作者 李艳 于海初 王其新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1年第1期50-52,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血清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及心肌肌钙蛋白I(cTnI)水平及意义。方法选择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136例,其中不稳定心绞痛(UAP...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血清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及心肌肌钙蛋白I(cTnI)水平及意义。方法选择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136例,其中不稳定心绞痛(UAP)31例、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STEMI)71例及非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NSTEMI)34例;同期冠状动脉造影(CAG)阴性患者27例作为对照组。所有入选对象均检测NT-proBNP、hs-CRP、CK-MB及cTnI并进行分析。结果 ACS综合征组血浆NT-proBNP、hs-CRP、CK-MB和cTnI水平均较对照组增高,且由对照组、UAP组、NSTEMI组及STEMI组依次呈现增高趋势,各组均数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均<0.01)。NT-proBNP与hs-CRP存在正相关(r=0.553,P<0.01)。结论 ACS患者血浆NT-proBNP、hs-CRP联合检测可作为传统的心肌酶谱检测的补充,对评价ACS严重程度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N端脑钠肽前体 超敏c反应蛋白 肌酸激酶同工酶 心肌肌钙蛋白Ⅰ
下载PDF
血清CysC、HCY联合BNP、hs-CRP检测对早期糖尿病肾损害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5
2
作者 曹俊娟 许香梅 +1 位作者 卢彩平 王薇 《河北医药》 CAS 2015年第22期3385-3388,共4页
目的探讨胱抑素C(Cys C)、同型半胱氨酸(HCY)、B型钠尿肽(BNP)、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对早期糖尿病患者肾损害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根据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将150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分为3组,分别为单纯糖尿病组(SDM组,n=53)、早... 目的探讨胱抑素C(Cys C)、同型半胱氨酸(HCY)、B型钠尿肽(BNP)、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对早期糖尿病患者肾损害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根据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将150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分为3组,分别为单纯糖尿病组(SDM组,n=53)、早期糖尿病肾病组(EDN组,n=49)、临床糖尿病肾病组(CDN组,n=48)。另设100例健康体检者为正常对照组(NC组)。分别检测血清Cys C、HCY、BNP、hs-CRP、尿素氮(BUN)及肌酐(Cr),并比较各指标的组间差异,分析其相关性。结果糖尿病肾病组Cys C、HCY、BNP、hs-CRP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DM组、EDN组、CDN组的Cys C、HCY、BNP、hs-CRP、UAER逐渐递增,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四项指标与UAER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623、0.518、0.571、0.683,P<0.05)。结论血清Cys C、HCY和BNP、hs-CRP含量随糖尿病肾病的发生以及严重程度逐渐增高,可作为早期诊断糖尿病肾病较敏感的指标,其联合检测对糖尿病肾病的预防、延缓或减慢疾病的进展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胱抑素c 同型半胱氨酸 B型钠尿肽 超敏c-反应蛋白
下载PDF
稳心颗粒联合西药治疗老年阵发性心房颤动的疗效及对心功能和血清hs-CRP、BNP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22
3
作者 王军 郭向东 +2 位作者 赵玉洁 宋强 张松林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8年第4期389-393,共5页
目的探讨稳心颗粒联合西药治疗老年阵发性心房颤动(PAF)的疗效及对病人心功能和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B型尿钠肽(BN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162例老年PAF病人,采用随机数字表... 目的探讨稳心颗粒联合西药治疗老年阵发性心房颤动(PAF)的疗效及对病人心功能和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B型尿钠肽(BN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162例老年PAF病人,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81例。对照组采用盐酸胺碘酮片与马来酸依那普利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稳心颗粒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AF发作次数、AF持续时间、心功能指标及血清hs-CRP、BNP水平变化,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6个月后AF发作次数显著降低(P<0.01),AF持续时间缩短(P<0.01),且观察组改善较对照组更显著(P<0.01)。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1%,高于对照组的8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6个月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P波离散度(Pd)值均显著改善(P<0.01),且观察组改善更显著(P<0.01)。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6个月后血清hs-CRP、BNP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且观察组降低更显著(P<0.01)。对照组和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17%和3.70%,P>0.05)。结论老年PAF应用稳心颗粒联合西药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病人心功能,降低血清hs-CRP、BNP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阵发性心房颤动 稳心颗粒 心功能 超敏c-反应蛋白 B型尿钠肽
下载PDF
PCT、Hs-CRP水平联合PCIS评分在儿童脓毒症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1
4
作者 于航 朝鲁门其其格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9期1101-1104,共4页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超敏C蛋白(Hs-CRP)水平及小儿危重病例评分法(PCIS)对儿童脓毒症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59例脓毒症患儿(脓毒症组)及同期住院的68例非脓毒症患儿(非脓毒症组)为研究对象,两组患儿在入院24 h内进行PCIS评分;脓毒...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超敏C蛋白(Hs-CRP)水平及小儿危重病例评分法(PCIS)对儿童脓毒症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59例脓毒症患儿(脓毒症组)及同期住院的68例非脓毒症患儿(非脓毒症组)为研究对象,两组患儿在入院24 h内进行PCIS评分;脓毒症组患儿根据PCIS评分分为非危重组(> 80分)、危重组(80~71分)和极危重组(≤70分),检测各组患儿血清PCT、Hs-CRP水平,比较脓毒症和非脓毒症患儿、脓毒症各组患儿血清PCT、Hs-CRP水平,并分析PCT、Hs-CRP与PCIS的相关性。结果:脓毒症组患儿血清PCT、HsCRP水平高于非脓毒症组,PCIS评分低于非脓毒症组(P <0. 05);脓毒症危重组和极危重组患儿血清PCT、HsCRP水平高于非危重组,极危重组患儿血清PCT、Hs-CRP水平高于危重组(P <0. 05);脓毒症组患儿PCIS评分与血清PCT、Hs-CRP水平均呈负相关(r分别为-0. 527、-0. 351,P <0. 05)。结论:PCT、Hs-CRP联合PCIS对儿童脓毒症的诊断和病情判断中具有一定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脓毒症 急性期 降钙素原 超敏c反应蛋白 PcIS评分 诊断价值
下载PDF
超敏C-反应蛋白、脂蛋白(a)及D-二聚体检测在冠心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0
5
作者 张健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0年第9期25-26,共2页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脂蛋白(a)[LP(a)]、D-二聚体(DD)在冠心病中的早期应用价值。方法:检测82例冠心病患者血清hs-CRP、LP(a)和血浆DD浓度,另外选择50例健康人作为健康对照组。结果:冠心病患者hs-CRP、LP(a)和DD浓度显著...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脂蛋白(a)[LP(a)]、D-二聚体(DD)在冠心病中的早期应用价值。方法:检测82例冠心病患者血清hs-CRP、LP(a)和血浆DD浓度,另外选择50例健康人作为健康对照组。结果:冠心病患者hs-CRP、LP(a)和DD浓度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结论:hs-CRP、LP(a)和DD联合检测有助于了解冠心病的发生和病情变化,hs-CRP及LP(a)作为独立的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对冠心病的预防和早期诊断有着积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超敏c-反应蛋白 脂蛋白(a) D-二聚体
下载PDF
阿托伐他汀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性肺动脉高压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9
6
作者 曹维锷 王伟 +2 位作者 曹佳齐 马欣 顾水明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1年第26期3261-3263,共3页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性肺动脉高压的临床疗效及对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 50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性肺动脉高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5例、对照组25例。治疗组采用基础治疗+阿托伐他汀治疗,对照组采用基础治...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性肺动脉高压的临床疗效及对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 50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性肺动脉高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5例、对照组25例。治疗组采用基础治疗+阿托伐他汀治疗,对照组采用基础治疗+地尔硫治疗,2组治疗前、治疗6周后行血气分析测定,观察治疗后呼吸困难症状改善的有效率和肺动脉压及hs-CRP的测定。结果治疗后,2组较治疗前p(O2)均明显提高,p(CO2)明显降低(P均<0.01),但2组治疗后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呼吸困难症状改善有效率(68%)高于对照组(36%),有显著性差异(P<0.01)。2组平均肺动脉压和hs-CRP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1或0.05),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明显(P<0.01或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能有效降低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性肺动脉高压,并使hs-CRP含量下降,阿托伐他汀降低肺动脉高压可能与抑制肺血管炎性反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托伐他汀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肺动脉高压 高敏c反应蛋白
下载PDF
老年糖尿病肾病与血清胱抑素C、同型半胱氨酸、B型脑钠肽的关系 被引量:16
7
作者 欧阳漪 程洁 +1 位作者 王平芳 徐玉芬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2年第3期28-33,共6页
目的:探讨胱抑素C(CytC)、同型半胱氨酸(t-Hcy)、B型脑钠肽(BNP)、C反应蛋白(hs-CRP)、β2-微球蛋白(β2-MG)与老年2型糖尿病肾病(DN)的关系。方法:测定单纯2型糖尿病组(NDN)、糖尿病肾病组(DN)和对照组以及不同尿蛋白排泄率(UAER)组患... 目的:探讨胱抑素C(CytC)、同型半胱氨酸(t-Hcy)、B型脑钠肽(BNP)、C反应蛋白(hs-CRP)、β2-微球蛋白(β2-MG)与老年2型糖尿病肾病(DN)的关系。方法:测定单纯2型糖尿病组(NDN)、糖尿病肾病组(DN)和对照组以及不同尿蛋白排泄率(UAER)组患者血清中CytC、t-Hcy、BNP、hs-CRP、β2-MG水平并收集其他危险因素资料。结果:DN组中Scr、UAER、CytC、t-Hcy、BNP、hs-CRP、β2-MG、SBP、LDL-C、2hPG水平显著高于单纯糖尿病组(NDN)和对照组。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表明β2-MG、CytC、hs-CRP、tHcy、BNP是影响UAER的重要因素。UAER、β2-MG、tHcy、CytC、hs-CRP、BNP等指标在DN早期肾病时即有明显变化,并且随着病情加重各因子水平不断升高。结论:血CytC、t-Hcy、BNP、hs-CRP、β2-MG是早期诊断老年DN和评价预后的敏感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糖尿病肾病 胱抑素c 同型半胱氨酸 B型脑钠肽 c反应蛋白 Β2-微球蛋白
原文传递
妊娠糖尿病合并妊娠高血压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和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变化 被引量:14
8
作者 孙亚惠 《西部医学》 2014年第5期585-586,590,共3页
目的 探讨妊娠糖尿病(GDM)合并妊娠高血压(PIH)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变化与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1年1月-2012年12月期间就诊于产科门诊的妊娠糖尿病合并妊娠高血压患者46例为病例组,同期单纯... 目的 探讨妊娠糖尿病(GDM)合并妊娠高血压(PIH)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变化与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1年1月-2012年12月期间就诊于产科门诊的妊娠糖尿病合并妊娠高血压患者46例为病例组,同期单纯妊娠糖尿病患者46例作为对照组,分析比较两组间hsCRP和Hcy水平.结果 病例组与对照组比较,hsCRP(14.3±2.1)mg/L vs(9.1±3.0)mg/L、Hcy(18.6±3.7)μmol/L vs(11.5±3.6)μmol/L,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校正影响因素后,hsCRP和Hcy与GDM合并PIH风险相关.结论 hsCRP、Hcy是影响GDM合并PIH的可能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糖尿病 妊娠高血压 高敏c反应蛋白 同型半胱氨酸
下载PDF
HBV感染致肝损伤患者CRP,hsCRP和SAA临床价值的探讨 被引量:13
9
作者 黄允 李艳 +1 位作者 彭锐 戴雯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7年第2期49-52,共4页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引起肝损伤的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水平对肝脏受损程度的诊断价值。方法纳入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感染科乙型肝炎病毒型肝损伤患者127例,并分组,其中临床诊断为急...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引起肝损伤的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水平对肝脏受损程度的诊断价值。方法纳入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感染科乙型肝炎病毒型肝损伤患者127例,并分组,其中临床诊断为急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轻度组)47例,乙肝后肝硬化患者(中度组)35例,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重度组)45例。同时纳入健康体检者50例。检测上述人群血清CRP,hsCRP和SAA水平,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病例组与对照组血清CRP和hsCRP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ann-Whitney U检验,Z=-2.792,-8.458;P<0.01)。②病例组间血清h8CRP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Kru8kal-Wallis H检验,x^2=11.625,P<0.01)。③中度组和重度组血清hsCRP水平与轻度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ann-Whitney U检验,Z=-2.849,-2.902;P<0.01)。④各组间血清SAA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⑤hsCRP在乙型肝炎病毒致肝损伤患者总体中阳性率为76.29%,高于CRP(11.34%),SAA(26.80%)。结论①乙型肝炎病毒致肝损伤患者血清CRP水平的临床价值优于SAA;②hsCRP水平(免疫比浊法)的临床价值优于CRP(免疫荧光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病毒性肝损伤 c反应蛋白 超敏c反应蛋白 血清淀粉样蛋白A
下载PDF
降钙素原联合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在儿童脓毒症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10
作者 闫立志 朱梦仔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20年第6期556-559,共4页
目的通过对血清降钙素原(PCT)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进行动态监测,以评估脓毒症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9年4月安徽省太和县人民医院诊治的脓毒症住院患儿75例为脓毒症组,选择同期健康体检儿童75例为正常对照组... 目的通过对血清降钙素原(PCT)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进行动态监测,以评估脓毒症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9年4月安徽省太和县人民医院诊治的脓毒症住院患儿75例为脓毒症组,选择同期健康体检儿童75例为正常对照组。分别采用化学发光法及免疫比浊法检测两组的PCT和hs-CRP值,比较两组血清PCT、hs-CRP水平差异。脓毒症组治疗72 h后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Ⅱ评分(APACHEⅡ评分)<27分者为疗效较好组(50例),≥27分者为疗效欠佳组(25例),监测两组入院时、治疗24 h后、治疗72 h后的PCT、hs-CRP值及APACHEⅡ评分的变化。结果脓毒症组患儿血清PCT、hs-CRP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5.37±1.56)μg/L比(0.32±0.10)μg/L、(64.6±9.5)mg/L比(4.2±1.2)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疗效较好组治疗后1、3、5 d的PCT、hs-CRP值及APACHEⅡ评分逐渐降低,而疗效欠佳组PCT、hs-CRP值及APACHEⅡ评分降低不明显甚至继续升高,两组各时间点PCT、hs-CRP值及APACHEⅡ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入院时脓毒症患儿血清PCT与hs-CRP、APACHEⅡ评分之间存在正相关性(r=0.846、0.531,P<0.05)。hs-CRP与APACHEⅡ评分之间也存在正相关性(r=0.558,P<0.05)。PCT联合hs-CRP检测脓毒症的灵敏度和特异度为98.7%和93.5%。结论PCT联合hs-CRP检测有助于儿童脓毒症的早期诊断,并通过对PCT及hs-CRP值的动态监测,能对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降钙素原 超敏c-反应蛋白 诊断 治疗 儿童
原文传递
血清炎症因子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关系 被引量:11
11
作者 陈莉 柯元南 +2 位作者 程文立 彭文华 王志军 《中日友好医院学报》 2007年第1期9-11,共3页
目的:研究血清炎症因子水平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以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45例(其中急性心肌梗死23例,不稳定型心绞痛22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22例为研究对象,同时以健康者为对照,测定其高敏C反应蛋白(hs-CRP... 目的:研究血清炎症因子水平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以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45例(其中急性心肌梗死23例,不稳定型心绞痛22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22例为研究对象,同时以健康者为对照,测定其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40配体(sCD40L)、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结果: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血清hs-CRPs、CD40L、MMP-9水平显著高于稳定型冠心病者,均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三个炎症因子相互之间均显著相关(均P<0.05)。结论: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明显升高,其升高有助于临床对动脉粥样硬化不稳定斑块的检测和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脉综合征 不稳定斑块 高敏c反应蛋白 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40配体 基质金属蛋白酶-9
下载PDF
重症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发作期患者血清PCT,hs-CRP及D-D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2
12
作者 于珊玲 刘菲菲 +2 位作者 徐淑凤 赵靖 刘丰遂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7年第18期3557-3560,3578,共5页
目的:探究重症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急性发作期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D-二聚体(D-D)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16年9月我院收治的146例CO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73例COPD急性发作期(AECOPD)患者纳... 目的:探究重症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急性发作期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D-二聚体(D-D)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16年9月我院收治的146例CO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73例COPD急性发作期(AECOPD)患者纳入急性期组,73例COPD缓解期患者纳入缓解期组,另选取同期来我院体检的4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三组研究对象的血清PCT、hs-CRP和D-D水平,同时比较急性期组细菌感染与无细菌感染患者、不同肺功能分级的患者血清PCT、hs-CRP和D-D水平的差异。结果:急性期组与缓解期组患者的血清PCT、hs-CRP和D-D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急性期组的血清PCT、hs-CRP和D-D水平较缓解期组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细菌感染组血清PCT、hs-CRP水平均显著高于无细菌感染组(P<0.05),而D-D水平则无统计学差异(P>0.05)。不同肺功能分级患者间的血清PCT、hs-CRP和D-D水平比较差异显著(P<0.05),且肺功能分级越高水平越高(P<0.05)。结论:AECOPD患者的血清PCT、hs-CRP和D-D水平均显著的升高,三者联合检测能够有效反映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并有利于诊断患者是否存在有细菌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病 急性加重期 血清降钙素原 超敏c反应蛋白 D-二聚体
原文传递
伴有颈动脉斑块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急性期血清学相关指标水平的研究 被引量:11
13
作者 梁志刚 孙旭文 +3 位作者 杨绍婉 刘竹丽 肖潇 李伟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2018年第6期425-428,共4页
目的探讨伴有颈动脉斑块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尿酸(UA)、血同型半胱氨酸(Hcy)、IL-6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水平的变化。方法选择201例伴有... 目的探讨伴有颈动脉斑块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尿酸(UA)、血同型半胱氨酸(Hcy)、IL-6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水平的变化。方法选择201例伴有颈动脉斑块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脑卒中组),分为中青年组(年龄<60岁) 100例和老年组(年龄≥60岁) 101例。同时选择100名健康体检者(对照组),分别检测其血脂、UA、Hcy、IL-6及hs-CRP水平,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急性缺血性卒中组TG、TC、HDL-C、LDL-C、UA、Hcy、IL-6、hs-CRP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 <0. 05)。中青年组UA水平明显高于老年组(P <0. 05)。不稳定斑块患者IL-6、hs-CRP、UA均明显高于稳定斑块患者(均P <0. 05)。结论伴有颈动脉斑块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血清学相关指标(UA、IL-6、hs-CRP)明显增高并可能与颈动脉斑块不稳定相关,高UA可能是青年脑卒中患者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斑块 急性缺血性卒中 血脂 尿酸 同型半胱氨酸 IL-6 高敏c反应蛋白
下载PDF
参松养心胶囊辅治心房颤动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1
14
作者 曹文斋 钟德超 +1 位作者 石兆云 余江恒 《疑难病杂志》 CAS 2015年第4期387-390,共4页
目的观察参松养心胶囊辅治心房颤动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纳入心房颤动患者220例,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111例予常规治疗,治疗组109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参松养心胶囊(每次4粒,每天3次)治疗。分别在治疗... 目的观察参松养心胶囊辅治心房颤动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纳入心房颤动患者220例,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111例予常规治疗,治疗组109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参松养心胶囊(每次4粒,每天3次)治疗。分别在治疗前与治疗4周后,行免疫比浊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IL-6)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浓度,记录2组患者临床症状的变化及血清炎性因子浓度、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0%(97/109)高于对照组的58.6%(65/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血清hs-CRP、IL-6、TNF-α浓度均降低,且治疗组降低更明显(t=7.123、6.181、9.112,P均<0.05)。治疗前治疗组与对照组房颤持续时间分别为(18.75±5.62)h和(17.68±6.05)h,治疗后分别为(10.26±4.58)h和(14.26±5.17)h,治疗后2组房颤持续时间均减少(t=20.572、11.890,P<0.05),且治疗组减少更明显(t=20.572、11.890、8.561,P<0.05)。治疗过程中,治疗组患者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参松养心胶囊治疗房颤疗效肯定,能明显降低心房颤动患者血清炎性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高敏c-反应蛋白 白细胞介素-6 肿瘤坏死因子-α 临床疗效
下载PDF
2型糖尿病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及hs-CRP的水平变化 被引量:11
15
作者 张素花 孙经武 《中国医刊》 CAS 2018年第3期330-334,共5页
目的探索2型糖尿病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水平的变化及各临床指标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ntima-media th... 目的探索2型糖尿病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水平的变化及各临床指标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ntima-media thickness,IMT)的相关性,为心脑血管病的早期诊断及预防提供参考。方法纳入自2014年4月至2016年10月在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院区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327例。根据多导睡眠图(polysomnography,PSG)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pnea-hypopnea index,AHI)分为对照组(AHI<5,n=133)及OSAHS组(AHI≥5,n=219),并将OSAHS组分为3个亚组:即轻度OSAHS组(5≤AHI<15,n=41)、中度OSAHS组(15≤AHI<30,n=108)和重度OSAHS组(AHI≥30,n=45)。所有患者超声测量双侧IMT,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hs-CRP水平。分析2型糖尿病合并OSAHS患者的临床指标与IMT的相关性。结果 2型糖尿病合并中度及重度OSAHS组的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明显高于对照组及轻度组(P<0.05);对照组与轻度OSAHS组的BMI差异无显著性(P>0.05);中度与重度OSAHS组的BMI差异无显著性(P>0.05)。2型糖尿病合并OSAHS组的hs-CRP和颈动脉IMT均高于对照组(P<0.05)。进一步分析发现,重度OSAHS组的hs-CRP、颈动脉IMT均高于轻度及中度OSAHS组(P<0.05),中度OSAHS组的hs-CRP高于轻度OSAHS组(P<0.05),而轻、中度OSAHS组的IMT差异无显著性(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OSAHS患者的左、右颈动脉IMT与年龄、BMI、hs-CRP、AHI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夜间最低血氧饱和度呈显著负相关(P<0.05)。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显示,OSAHS患者的BMI、hs-CRP、AHI及夜间最低血氧饱和度与左、右颈动脉IMT独立相关。结论 2型糖尿病合并中、重度OSAHS患者的BMI明显增高,随OSAHS严重程度增加,炎症指标hsCRP逐渐升高,颈动脉IMT亦明显增厚。hs-CRP、AHI、夜间最低血氧饱和度、BMI是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 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动脉粥样硬化
下载PDF
联合检测血清炎症因子对急性冠脉综合征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0
16
作者 李如意 李秀芳 +1 位作者 刘永欣 齐晓勇 《江苏医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90-192,共3页
目的观察冠心病(CHD)患者血清炎症因子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关系。方法入选20例ACS患者(ACS组)、20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SAP组)及20例对照者(C组),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MMP抑制物1(TIMP-1)水平,免疫散射比浊法... 目的观察冠心病(CHD)患者血清炎症因子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关系。方法入选20例ACS患者(ACS组)、20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SAP组)及20例对照者(C组),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MMP抑制物1(TIMP-1)水平,免疫散射比浊法测定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结果 ACS组患者血清hs-CRP、MMP-9、TIMP-1水平显著高于SAP组及C组(P<0.05);血清MMP-9与TIMP-1及hs-CRP之间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在CHD患者,联合检测hs-CRP、MMP-9、TIMP-1有助于提高临床对ACS的预测和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脉综合征 高敏c反应蛋白 基质金属蛋白酶9 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物1
原文传递
超敏C-反应蛋白、脂蛋白(a)及D-二聚体检测在冠心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0
17
作者 魏丽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6年第19期133-134,共2页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脂蛋白(a)、D-二聚体在冠心病中的早期应用价值。方法检测100例冠心病患者血清hs-CRP、LP(a)和血浆DD浓度,另外选择50例健康人作为健康对照组。结果冠心病患者hs-CRP、LP(a)和D-二聚体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P<...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脂蛋白(a)、D-二聚体在冠心病中的早期应用价值。方法检测100例冠心病患者血清hs-CRP、LP(a)和血浆DD浓度,另外选择50例健康人作为健康对照组。结果冠心病患者hs-CRP、LP(a)和D-二聚体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三项指标联合检测阳性率高于单项检测阳性率(P<0.05)。结论 hs-CRP、LP(a)和D-二聚体联合检测有助于了解冠心病的发生和病情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超敏c-反应蛋白 脂蛋白(a) D-二聚体
下载PDF
非ST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术后氯吡格雷使用方法的探讨 被引量:9
18
作者 杨军 程文伟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09年第2期83-85,共3页
目的探讨非ST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NSTACS)患者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术(PCI)后氯吡格雷用药的方法。方法选择我院符合标准的NSTACS患者75例,分成两组,A组42例服用氯吡格雷(波立维)75mg/d,12个月后停用,为直接停药组;B组33例服用氯吡格雷75mg/... 目的探讨非ST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NSTACS)患者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术(PCI)后氯吡格雷用药的方法。方法选择我院符合标准的NSTACS患者75例,分成两组,A组42例服用氯吡格雷(波立维)75mg/d,12个月后停用,为直接停药组;B组33例服用氯吡格雷75mg/d,12个月后改为37.5mg/d,2周后停药,为渐停药组。检测两组患者在停(减)药前、停(减)药后2周的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结果两组患者的hs-CRP水平停(减)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停(减)药2周后与停(减)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的hs-CRP水平停(减)药2周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PCI术后12个月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吡格雷长期与阿司匹林等合用能够持续降低炎症水平,渐停法优于直接停药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吡格雷 急性冠脉综合征 高敏c-反应蛋白
下载PDF
奥扎格雷钠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 被引量:7
19
作者 杜文华 何琳琳 李景春 《中国临床医学》 2012年第4期407-408,共2页
目的:观察奥扎格雷钠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方法:将13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奥扎格雷钠组(对照组,n=65),奥扎格雷钠联合依达拉奉治疗组(治疗组,n=65),共治疗2周。治疗前和治疗2周后分别采用美国国立卫... 目的:观察奥扎格雷钠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方法:将13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奥扎格雷钠组(对照组,n=65),奥扎格雷钠联合依达拉奉治疗组(治疗组,n=65),共治疗2周。治疗前和治疗2周后分别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脑卒中评分(United States 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定患者神经功能,同时采用免疫浊度法检测高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含量。结果:治疗2周后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5%(P<0.01);治疗前两组hs-CR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hs-CRP均降低,而且治疗组hs-CR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奥扎格雷钠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可显著提高显效率,改善神经功能,并且降低患者hs-CRP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奥扎格雷钠 依达拉奉 高敏c反应蛋白
下载PDF
阿托伐他汀联合缬沙坦对冠状动脉临界病变患者心血管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7
20
作者 赵季红 李玉明 +3 位作者 李学文 梁国庆 陈少伯 姜铁民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975-978,共4页
目的观察64层螺旋CT诊断为冠状动脉临界病变的患者给予阿托伐他汀联合缬沙坦治疗半年后冠状动脉斑块的变化,探讨他汀类联合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抑制炎性反应、稳定冠状动脉斑块的协同作用。方法经64层螺旋CT诊断为冠状动脉临界病变... 目的观察64层螺旋CT诊断为冠状动脉临界病变的患者给予阿托伐他汀联合缬沙坦治疗半年后冠状动脉斑块的变化,探讨他汀类联合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抑制炎性反应、稳定冠状动脉斑块的协同作用。方法经64层螺旋CT诊断为冠状动脉临界病变的患者116例,分为单纯治疗组(56例,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和联合治疗组(60例,给予阿托伐他汀和缬沙坦联合治疗),分别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浆高敏C反应蛋白和脑钠肽的水平,半年后复查冠状动脉64层螺旋CT,观察冠状动脉斑块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浆脑钠肽及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均降低,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且联合治疗组较单纯治疗组降低更显著(P<0.05);两组左心室射血分数与治疗前相比明显提高(P<0.01),且联合治疗组较单纯治疗组提高更明显(P<0.05);同时复查64层螺旋CT,脂质斑块明显减小,纤维斑块和混合斑块略有缩小,分别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相比较联合治疗组缩小幅度更明显(P<0.05),钙化斑块两组均无明显变化。结论应用他汀类降脂药联合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加强了抑制炎症反应、稳定冠状动脉斑块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阿托伐他汀 缬沙坦 脑钠肽 高敏c反应蛋白 64层螺旋cT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