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河西灌区持续林业测度指标体系 被引量:6
1
作者 张继义 陈玉琪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24-28,共5页
根据河西灌区持续林业在绿洲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生态功能、社会功能、经济功能几个方面的作用以及持续林业发展的政策保障能力和技术保障能力 ,构建了持续林业测度的指标体系。对河西走廊中部张掖地区的验证结果表明 ,该地区持续林业的... 根据河西灌区持续林业在绿洲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生态功能、社会功能、经济功能几个方面的作用以及持续林业发展的政策保障能力和技术保障能力 ,构建了持续林业测度的指标体系。对河西走廊中部张掖地区的验证结果表明 ,该地区持续林业的发展力指数A =0 .6 5 5 ,为弱可持续发展。测度结果符合当地林业的发展状况 ,表明该指标体系的建立从总体上反映了河西灌区的社会经济特点和林业发展的实际情况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西灌区 持续林业 指标体系 多指标测度体系 干旱荒漠绿洲
下载PDF
河西灌区施钾对啤酒大麦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7
2
作者 赖丽芳 郭天文 +3 位作者 胡志桥 王成宝 王卓 杨文玉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08年第1期276-279,共4页
采用土壤养分状况系统研究法(ASI),又称土壤养分状况综合评价法,研究河西灌区施钾对啤酒大麦产量、品质的影响,并确定甘肃河西灌区合理经济的施钾量。结果表明固定N、P及微量元素等养分后,与不施钾比较,施钾的啤酒大麦的产量增加279~13... 采用土壤养分状况系统研究法(ASI),又称土壤养分状况综合评价法,研究河西灌区施钾对啤酒大麦产量、品质的影响,并确定甘肃河西灌区合理经济的施钾量。结果表明固定N、P及微量元素等养分后,与不施钾比较,施钾的啤酒大麦的产量增加279~1325kg/hm2,增幅5.9%~27.9%,千粒重提高0.1~2.8g;钾水平在0~150kg/hm2范围内,随着施钾量的增加,产量、经济效益、千粒重也随之增加,籽粒粗蛋白含量降低。说明施钾提高了啤酒大麦的产量与经济效益,改善并保证了啤酒大麦的品质,合理经济的钾用量为150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西灌区 啤酒大麦 产量 品质
下载PDF
河西灌区马铃薯茎基腐病的发生规律与防治技术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雷玉明 张建朝 +2 位作者 费永祥 邢会琴 张建文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24-127,共4页
本文首次报道马铃薯茎基腐病在田间表现为立枯型、萎蔫型、根腐型、黄化型4种症状类型,一般在苗期至现蕾期、开花期至结薯期为发病高峰期;明确了河西灌区种植的大多数品种对茎基腐病无明显抗性;发病程度与多种因素有关,灰钙土发病... 本文首次报道马铃薯茎基腐病在田间表现为立枯型、萎蔫型、根腐型、黄化型4种症状类型,一般在苗期至现蕾期、开花期至结薯期为发病高峰期;明确了河西灌区种植的大多数品种对茎基腐病无明显抗性;发病程度与多种因素有关,灰钙土发病较重,其次为壤土,沙土发病较轻;土壤pH与含水量较高发病重;植株密度较高发病重;连作年限越长发病越重;与油菜、茄科蔬菜连作发病较重;高温有利于该病发生;经药剂种薯、土壤、灌根处理表明:以代森锰锌、菌核净和敌磺钠种薯和土壤处理,代森锰锌、井·1亿活枯草芽孢菌、菌核净灌根处理,防效达50.3%~65.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茎基腐病 发生规律 药剂防治 河西灌区
下载PDF
河西灌区甜叶菊产业影响因素及发展措施综述 被引量:3
4
作者 陈秀香 《中国甜菜糖业》 2018年第3期38-40,共3页
针对目前河西灌区大面积推广种植甜叶菊的现状,从品种选择、种植密度、栽培模式、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合理规划种植区域、加工销售等方面,初步探讨了甜叶菊产业的影响因素及发展措施,使本地区的甜叶菊产业得到稳定、可持续性发展。
关键词 河西灌区 甜叶菊 影响因素 发展措施
原文传递
径流量Z指数与Palmer指数对河西干旱的监测 被引量:41
5
作者 王劲松 黄玉霞 +1 位作者 冯建英 王宝鉴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71-477,共7页
利用河西内陆河水文代表站1959—2004年逐月径流量资料、内陆河流域灌溉区1949—2001年耕地面积及代表站1961—2005年的气象资料,通过对径流量进行正态化处理来确定径流量Z指数,并以径流量Z指数作为径流干旱指数,对旱涝等级进行划分;考... 利用河西内陆河水文代表站1959—2004年逐月径流量资料、内陆河流域灌溉区1949—2001年耕地面积及代表站1961—2005年的气象资料,通过对径流量进行正态化处理来确定径流量Z指数,并以径流量Z指数作为径流干旱指数,对旱涝等级进行划分;考虑径流量Z指数的旱涝等级与农业灌溉用水实际情况之间的关系,给出了径流量Z指数的灌溉指标。将径流量转化为降水量,改进Palmer旱度模式,且在作改进后,又将潜在蒸散量的计算法由利用桑斯威特公式改为利用彭曼公式。结果表明:将径流量考虑到Palmer干旱指数中并改变蒸散量的算法,使得该指数对河西灌溉区干旱情况的监测均有所改善。对照河西地区的干旱事件,径流量Z指数监测到的干旱情况,比Palmer干旱指数改进前、后监测到的干旱情况效果更佳。径流量Z指数能更真实地反映河西灌溉区干旱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西灌溉区 内陆河径流量 径流量Z指数 Palmer干旱指数
下载PDF
河西灌区枸杞根系空间分布特征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占玉芳 鲁延芳 +1 位作者 甄伟玲 达世彩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33-137,共5页
采用土钻法对河西灌区枸杞的根系分布特征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枸杞细根根系、粗根根系集中分布在20—40cm土层内;细根和粗根生物量水平分布随着距树干距离的增加呈指数性下降;根据枸杞根系分布特点,枸杞合理的施肥方法应采用沟施或环... 采用土钻法对河西灌区枸杞的根系分布特征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枸杞细根根系、粗根根系集中分布在20—40cm土层内;细根和粗根生物量水平分布随着距树干距离的增加呈指数性下降;根据枸杞根系分布特点,枸杞合理的施肥方法应采用沟施或环施,位置距枸杞树干30~90cm,深度30cm左右;结合树木根系消弱系数,从量化的角度对不同树龄枸杞根系分布特征的进一步分析,发现随着距树干距离的增加,3a生、8a生枸杞细根根系消弱系数β值随着水平距离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最大值在距树干60cm处,分别为0.960 3,0.984 0;而枸杞粗根根系的β值随着距树干距离的增大而增大,在距树干90cm处有较大范围的分布,对树木水分和养分的疏导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细根根系的β值大于粗根根系的β值,说明细根比粗根在垂直方向分布范围深,吸收利用深层土壤水分和养分的能力强,这种分布特征扩大了枸杞的吸收空间,有利于树木吸收深层的水分和养分,促进树木地上部分的生长和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枸杞 根系密度 根系消弱系数 河西灌区
下载PDF
新型生态保水剂对青贮玉米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邓超超 宿翠翠 +4 位作者 周琦 施志国 张靖 王振龙 周彦芳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96-102,108,共8页
针对河西灌青贮玉米发展面临的水资源紧缺、灌溉水利用率低等生产实际问题。以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研发的保水剂(新型生态保水剂)为材料,研究滴灌下新型生态保水剂施用量(CK:0 kg/hm^(2),B3:45 kg/hm^(2),B5:75 kg/hm^(2),B7:1... 针对河西灌青贮玉米发展面临的水资源紧缺、灌溉水利用率低等生产实际问题。以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研发的保水剂(新型生态保水剂)为材料,研究滴灌下新型生态保水剂施用量(CK:0 kg/hm^(2),B3:45 kg/hm^(2),B5:75 kg/hm^(2),B7:105 kg/hm^(2))对耕层土壤水分及青贮玉米光合特性、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①玉米整个生育期0~40 cm土层土壤体积含水量,随保水剂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B5和B7处理间差异不显著,B5和B7处理青贮玉米生育期土壤体积含水量较CK处理分别提高11.27%和12.15%;②施用保水剂能显著提高青贮玉米叶片光合性能,B5处理青贮玉米叶片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和叶片水分利用效率较CK处理分别提高7.67%、58.32%、32.94%、35.22%和17.63%;B5和B7处理间差异不显著;③施用保水剂能显著提高青贮玉米鲜草产量、经济效益和改善饲草品质,与CK处理相比,B5处理青贮玉米产量、粗蛋白、粗脂肪、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分别提高27.22%、19.16%、24.24%、24.22%,酸性洗涤纤维和中性洗涤纤维含量降低12.14%和、7.73%。因此,在河西地区青贮玉米覆膜滴灌种植中新型生态保水剂的最佳施用量为75 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西灌区 保水剂 土壤水分 滴灌 青贮玉米 光合特性 品质 产量
下载PDF
地膜残留量对河西绿洲灌区玉米田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7
8
作者 唐文雪 马忠明 +1 位作者 魏焘 连彩云 《甘肃农业科技》 2022年第6期82-87,共6页
为探究残留地膜对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以玉米品种沈单16为指示品种,在半膜覆盖平作栽培条件下,于2015年4月至2020年10月在河西绿洲灌区模拟设置5个地膜残留量水平(0、110、220、440、660 kg/hm^(2)),测定不同残膜水平下土壤容重、土壤... 为探究残留地膜对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以玉米品种沈单16为指示品种,在半膜覆盖平作栽培条件下,于2015年4月至2020年10月在河西绿洲灌区模拟设置5个地膜残留量水平(0、110、220、440、660 kg/hm^(2)),测定不同残膜水平下土壤容重、土壤紧实度、土壤水分、土壤养分含量等指标。结果表明,随地膜残留量增加,0~30 cm土层土壤容重呈逐渐增加趋势,且玉米拔节前0~10 cm土层土壤温度提高0.14、0.25、0.28、0.43℃。残膜的存在能够减少土壤表层水分蒸发,提高播前土壤含水量,但在玉米苗期由于残膜阻碍水分的下渗,导致30~4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分别比地膜残留量为0 kg/hm^(2)降低0.11%、1.89%、6.07%、5.93%。当地膜残留量为660 kg/hm^(2)时,土壤有机质、全氮、矿质氮、Olsen-P养分含量显均著低于地膜残留量为0 g/hm^(2),降幅分别为15.57%、10.53%、18.89%、36.32%。长期残膜作用使土壤容重增加、通透性降低,并会降低土壤有机质、全氮、矿质氮及Olsen-P含量,引起土壤质量退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膜残留量 玉米田 土壤容重 土壤紧实度 土壤水分 土壤养分 西绿洲灌区
下载PDF
不同种植模式对玉米光合特性、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9
作者 连晓荣 何海军 +6 位作者 李永生 周文期 王晓娟 杨彦忠 刘忠祥 张彦军 周玉乾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67-177,209,共12页
以6个不同熟期玉米品种为材料,于2020—2021年在河西走廊灌区不同地区开展试验,研究覆膜和露地两种种植模式对不同熟期玉米品种农艺性状、光合指标、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地区两年参试品种在覆膜条件下的株高较露地种植提高3... 以6个不同熟期玉米品种为材料,于2020—2021年在河西走廊灌区不同地区开展试验,研究覆膜和露地两种种植模式对不同熟期玉米品种农艺性状、光合指标、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地区两年参试品种在覆膜条件下的株高较露地种植提高3.96%,轴粗降低6.87%,其他农艺性状两种种植模式间差异不显著;品种间净光合速率(P n)、蒸腾速率(T r)、气孔导度(G s)和胞间CO 2浓度(C i)有所不同,但覆膜与露地种植模式间差异不显著;覆膜和露地种植处理的平均产量分别为16381.05 kg·hm^(-2)和16186.05 kg·hm^(-2),两模式间差异不显著;不同种植模式间的粗脂肪、粗蛋白、淀粉含量差异不显著。与露地种植模式相比,不同地区两个年份下早熟品种和中熟品种覆膜种植模式玉米产量分别平均降低5.30%和4.24%,晚熟品种玉米产量平均增加7.91%;与覆膜种植方式相比,露地种植早熟和中熟玉米品种的纯收入分别增加9.19%和6.99%,晚熟品种纯收入平均降低5.08%。综上所述,在河西走廊灌区,早熟和中熟玉米品种推荐选择露地种植,晚熟品种推荐采用覆膜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模式 玉米 光合特性 产量 品质 河西灌区
下载PDF
不同改良剂对河西灌区盐碱地土壤肥力状况的改良效应
10
作者 姜雪 郭丽琢 +8 位作者 牛济军 高玉红 剡斌 陈震 卢培娜 李晓瑾 马敬 陈文涛 何振邦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86-1098,共13页
【目的】旨在进一步提升盐碱地的生产能力,促进我国农业经济持续发展,探索不同类型改良剂对盐碱地土壤肥力改良效果。【方法】通过田间单因素随机区组试验,以不施改良剂为对照(CK),有机肥(T_(1))、粉煤灰(T_(2))、生物炭(T_(3))、糠醛渣... 【目的】旨在进一步提升盐碱地的生产能力,促进我国农业经济持续发展,探索不同类型改良剂对盐碱地土壤肥力改良效果。【方法】通过田间单因素随机区组试验,以不施改良剂为对照(CK),有机肥(T_(1))、粉煤灰(T_(2))、生物炭(T_(3))、糠醛渣(T_(4))、蚯蚓粪(T_(5))、腐殖酸(T_(6))、克碱王(T_(7))、粉煤灰+有机肥(T_(8))、粉煤灰+糠醛渣(T_(9))、生物炭+糠醛渣(T_(10))、蚯蚓粪+腐殖酸(T_(11))研究了11种土壤改良剂对河西走廊盐碱地土壤肥力的改良效果。【结果】不同方案改良剂均能不同程度提高土壤有机质及氮、磷、钾养分含量。与CK相比,各改良剂处理均显著增加了盐碱地0~30 cm和30~60 cm土层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幅分别达4.09%~26.44%和14.67%~28.38%,而生物炭+糠醛渣处理提高幅度最大,其次为生物炭和有机肥处理;与CK相比,有机肥处理显著增加了各土层土壤全氮、速效磷及速效钾含量,0~30 cm土层分别增加了591.15%、111.91%和242.01%,30~60 cm土层分别增加了148.16%、154.60%和93.08%。【结论】单施有机肥与生物炭配施糠醛渣均可有效提升盐碱地土壤养分含量,对该地区综合改良利用盐碱地具有明显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西灌区 盐碱地 改良剂 有机质 氮磷钾养分 土壤肥力
下载PDF
河西灌区适宜大豆品种引种筛选试验
11
作者 尹丽娟 陈军宏 《寒旱农业科学》 2024年第7期641-645,共5页
为筛选出适宜河西灌区种植的产量水平高、熟期适宜的大豆新品种,以中黄30为对照品种,对引进的9个大豆新品种在临泽县进行了引种筛选试验。结果表明,庆科豆6号表现最好,不仅较对照品种中黄30早成熟2 d,而且其单株粒数、单株粒重、百粒重... 为筛选出适宜河西灌区种植的产量水平高、熟期适宜的大豆新品种,以中黄30为对照品种,对引进的9个大豆新品种在临泽县进行了引种筛选试验。结果表明,庆科豆6号表现最好,不仅较对照品种中黄30早成熟2 d,而且其单株粒数、单株粒重、百粒重较对照品种中黄30分别增加4.72%、8.18%、7.44%;平均折合产量最高,为3703.9 kg/hm^(2),较对照品种中黄30增产8.11%。武豆15326表现较好,较对照品种中黄30晚熟8 d,平均折合产量为3592.8 kg/hm^(2),较对照品种中黄30增产4.86%。综合考虑认为,庆科豆6号、武豆15326可作为中黄30的替代品种在临泽县大豆生产中进行推广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品种 引种 产量 河西灌区
下载PDF
河西灌区全膜双垄沟播玉米的节灌增产效应 被引量:5
12
作者 王绍美 金胜利 王刚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0-45,共6页
对在半干旱雨养区大面积推广的全膜双垄沟播技术作为低成本节灌措施在河西灌区的玉米栽培中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民勤试验点上,全膜双垄沟播处理的增产效果明显,且灌水量减少.其中,生育期灌水量为对照1/2的处理,其灌水量减少2190m3&... 对在半干旱雨养区大面积推广的全膜双垄沟播技术作为低成本节灌措施在河西灌区的玉米栽培中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民勤试验点上,全膜双垄沟播处理的增产效果明显,且灌水量减少.其中,生育期灌水量为对照1/2的处理,其灌水量减少2190m3·hm-2,而玉米籽粒产量增加902kg·hm-2.在民乐辅助试验点上,玉米生育期不灌水,尚能获得10000kg·hm-2以上的籽粒产量;且与灌2次水比较,每公顷节水量可达4500m3.说明全膜双垄沟播技术可作为内陆河流域灌区农田的低成本节水措施,可在进一步试验研究的基础上予以示范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西灌区 玉米 全膜双垄沟播 节水 增产效益
下载PDF
全生物降解地膜覆盖对河西灌区马铃薯田耕层土温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程万莉 樊廷录 +6 位作者 王淑英 李尚中 赵刚 党翼 王磊 张建军 周刚 《寒旱农业科学》 2023年第9期815-821,共7页
全生物降解地膜可作为治理农用聚乙烯地膜残留污染的主要措施之一,但由于其生产工艺不同致使降解性能差异较大,导致使用区域范围和作物种类受限,推广使用时需做适合性试验。为明确全生物降解地膜在河西灌区马铃薯栽培应用中能否满足其... 全生物降解地膜可作为治理农用聚乙烯地膜残留污染的主要措施之一,但由于其生产工艺不同致使降解性能差异较大,导致使用区域范围和作物种类受限,推广使用时需做适合性试验。为明确全生物降解地膜在河西灌区马铃薯栽培应用中能否满足其生育期对热量的需求,为河西灌区马铃薯种植中全生物降解地膜替代聚乙烯地膜及区域农业生产绿色发展提供数据支撑和科学依据。以马铃薯品种大西洋为指示品种,选用聚乙烯地膜和全生物降解地膜进行垄上覆盖栽培,研究了在河西灌区全生物降解地膜覆盖对马铃薯田耕层土壤温度和马铃薯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覆盖聚乙烯地膜相比,采用全生物降解地膜覆盖时5、15、25 cm土层土壤日平均温度降低了1.10℃,马铃薯折合产量(39073.50 kg/hm^(2))增加了13.64%,这表明全生物降解地膜覆盖能够满足马铃薯生育期对热量的需求,可显著增加马铃薯产量。综上,在不改变当地田间管理措施的条件下,在河西灌区马铃薯栽培中可以使用符合或优于国标(GB 35795-2017)要求的全生物降解地膜替代聚乙烯地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生物降解地膜 河西灌区 土壤温度 马铃薯产量
下载PDF
河西绿洲灌区玉米产量对生物可降解地膜保水增温作用的响应 被引量:4
14
作者 李强 王琦 +1 位作者 张恩和 刘青林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27-31,50,共6页
通过连续2 a田间定位试验,研究不同覆盖处理(普通地膜覆盖、生物可降解地膜覆盖、秸秆覆盖和无覆盖)对玉米种植增温、保湿作用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覆盖处理增温次序为普通地膜覆盖>生物可降解地膜覆盖>无覆盖>秸秆覆盖... 通过连续2 a田间定位试验,研究不同覆盖处理(普通地膜覆盖、生物可降解地膜覆盖、秸秆覆盖和无覆盖)对玉米种植增温、保湿作用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覆盖处理增温次序为普通地膜覆盖>生物可降解地膜覆盖>无覆盖>秸秆覆盖;普通地膜覆盖、生物可降解地膜覆盖和秸秆覆盖的2 a玉米各生育时期土壤贮水量平均比无覆盖高24.7mm、19.9mm和13.1 mm;与无覆盖相比,普通地膜覆盖、生物可降解地膜覆盖和秸秆覆盖的2a平均玉米籽粒产量分别提高11.55%、9.53%和4.70%,WUE分别提高17.35%、14.11%和8.22%,经济效益分别提高11.81%、8.60%和5.05%。综合考虑产量和水分利用,生物可降解地膜的增温保湿和增产效果低于普通地膜,但是生物可降解地膜有利于农业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从长远生态效益考虑,今后应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可降解地膜 玉米 增温保水 产量 经济效益 生态效益 河西绿洲灌区
下载PDF
河西灌区糖料作物甜叶菊地无公害膜覆盖生产技术规程 被引量:4
15
作者 罗彩虹 乔昌萍 庄志扬 《中国甜菜糖业》 2017年第1期16-19,共4页
本规程规定了河西灌区地膜覆盖甜叶菊无公害生产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选地整地、繁殖方法、田间管理、主要病虫害防治、采收和初加工等技术要求。为河西灌区无公害糖料作物甜叶菊生产及甜菊糖产业的发展提供指导。
关键词 河西灌区 无公害 甜叶菊 地膜覆盖 技术规程
原文传递
基于层次建模的河西灌区乡镇尺度甜叶菊种植适宜性评价
16
作者 徐喜俊 王品山 《中国糖料》 2018年第3期43-45,共3页
选取武威市永昌镇为研究区域,运用GIS软件,挂接永昌镇的甜叶菊种植相关因子数据,通过选取评价因子,建立层次模型,拟合隶属函数,采用累加法计算研究区甜叶菊的适宜性区域面积。结果表明:研究区域的甜叶菊生产适宜性的影响程度因子从大到... 选取武威市永昌镇为研究区域,运用GIS软件,挂接永昌镇的甜叶菊种植相关因子数据,通过选取评价因子,建立层次模型,拟合隶属函数,采用累加法计算研究区甜叶菊的适宜性区域面积。结果表明:研究区域的甜叶菊生产适宜性的影响程度因子从大到小依次为灌溉保证率、精准施肥覆盖率、剖面构型、全氮、地块平整度、障碍层厚度、有效磷、海拔;永昌镇甜叶菊种植不存在不适宜区域,适宜性为3个等级,适宜性综合指数(IFI)区间分别为>0.5569、0.5569~0.2369和<0.2369,高度适宜等级区域面积为2338.25hm2,占全镇总耕地面积的65.93%,适宜等级区域面积为923.05 hm2,占全镇总耕地面积的26.03%,勉强适宜等级区域面积为285.32 hm2,占全镇总耕地面积的8.0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叶菊种植 适宜性预测 乡镇尺度 河西灌区
下载PDF
河西灌区糖用甜菜品种试验研究
17
作者 李小庆 宁虎学 段生福 《中国甜菜糖业》 2021年第4期9-14,共6页
为了客观公正地评价甜菜品种的使用价值和适宜种植区域,推动河西灌区甜菜糖业健康、持续发展,引进德国育成的糖用甜菜品种进行比较试验,同时筛选出适应本省种植的甜菜品种,以满足种植农户及制糖行业原料的需求.结果表明:从综合指标如生... 为了客观公正地评价甜菜品种的使用价值和适宜种植区域,推动河西灌区甜菜糖业健康、持续发展,引进德国育成的糖用甜菜品种进行比较试验,同时筛选出适应本省种植的甜菜品种,以满足种植农户及制糖行业原料的需求.结果表明:从综合指标如生长势、抗病性、抗抽苔、抗逆性、产质量结果来看,表现突出的甜菜品种有KWS3928、KWS1231、KWS23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西灌区 糖用甜菜 比较试验
原文传递
气候变暖对河西走廊绿洲灌区玉米产量影响及对策研究 被引量:27
18
作者 曹玲 邓振镛 +1 位作者 窦永祥 杨晓玲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043-1048,共6页
利用河西走廊绿洲灌区西(酒泉)、中(张掖)、东部(武威)代表站25年的气温和玉米产量资料,计算出各区域玉米生育期内≥0℃、5℃、10℃、15℃、20℃活动积温,用正交多项式拟合分离出玉米气候产量。采用多项式法、线性倾向、累积距平等统计... 利用河西走廊绿洲灌区西(酒泉)、中(张掖)、东部(武威)代表站25年的气温和玉米产量资料,计算出各区域玉米生育期内≥0℃、5℃、10℃、15℃、20℃活动积温,用正交多项式拟合分离出玉米气候产量。采用多项式法、线性倾向、累积距平等统计学方法分析积温和玉米气候产量的变化特征,以及气候变暖对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河西走廊灌区不同区域积温变化均呈明显上升趋势;玉米生育期内≥10℃的活动积温与产量关系最为密切,是影响当地玉米产量的关键气象因子,玉米产量随≥10℃积温的增加而提高;灌区气候变暖后玉米气候产量比变暖前明显增加,自西向东分别增加124%、186%和301%。气候变暖、热量资源增加有利于提高喜温作物玉米产量,表明河西走廊绿洲灌区可以进一步扩大玉米种植面积,建立玉米种植基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暖 河西走廊绿洲灌区 积温 玉米产量 对策
下载PDF
不同草田轮作模式土壤养分及细菌群落组成特征 被引量:25
19
作者 尹国丽 李亚娟 +3 位作者 张振粉 李小龙 张晓燕 师尚礼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542-1550,共9页
为研究不同草田轮作模式下土壤养分及细菌群落的组成特征,以5年紫花苜蓿-1年小麦(A5W1)、5年紫花苜蓿-1年玉米(A5C1)、5年紫花苜蓿-2年小麦(A5W2)和5年紫花苜蓿-2年玉米(A5C2)草田轮作模式为对象,测定了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 为研究不同草田轮作模式下土壤养分及细菌群落的组成特征,以5年紫花苜蓿-1年小麦(A5W1)、5年紫花苜蓿-1年玉米(A5C1)、5年紫花苜蓿-2年小麦(A5W2)和5年紫花苜蓿-2年玉米(A5C2)草田轮作模式为对象,测定了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在此基础上,基于16S rRNA基因序列扩增子测序研究了4种轮作模式下耕层土壤细菌群落组成特征。结果表明:轮作第2年各土壤养分含量较第1年显著下降。细菌组成研究结果显示,4种轮作模式下占优势的菌门为变形菌门、放线菌门和厚壁菌门。土壤细菌群落优势属以丙酸杆菌属(Propionibacterium)、芽孢杆菌属(Bacillus)、链球菌属(Streptococcus)以及奈瑟氏球菌属(Neisseria)为主。土壤细菌多样性以A5C2轮作处理最高,A5C1最低;聚类分析显示A5W1和A5C1的组成最接近,其次是A5C2,A5W2的组成与前两者相差较大。土壤养分含量与几种优势属之间呈显著相关性(P<0.05 or P<0.01)。研究结果揭示了河西走廊灌溉区种植紫花苜蓿多年后轮作小麦和玉米改善土壤肥力和防治某些土传植物病害微生物的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作(紫花苜蓿-小麦/玉米) 土壤微生物 土壤养分 细菌群落组成 河西走廊灌溉区
下载PDF
河西绿洲灌区甜高粱栽培技术 被引量:18
20
作者 王致和 张肖凌 +3 位作者 张秀华 刘保林 谢忠清 李保全 《中国糖料》 2015年第5期60-62,共3页
依据历年试验结果总结出了甜高粱栽培技术,内容包括甜高粱生产的基础条件、种植方法、田间管理及收获技术,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和可操作性,可在河西绿洲灌区甜高粱适种区推广应用。
关键词 甜高粱 栽培技术 河西绿洲灌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