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湖北清江和尚洞石笋古环境研究的回顾和展望 被引量:7
1
作者 胡超涌 谢树成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7-64,共8页
从1997年开始对湖北清江和尚洞开展了系统的现代过程监测和地质记录的综合研究,以了解气候和生物信息的传输、转化和记录过程,并由此重建长江中游末次冰期以来的气候和生态环境。通过对和尚洞的大气、植被、土壤、围岩、滴水和沉积碳酸... 从1997年开始对湖北清江和尚洞开展了系统的现代过程监测和地质记录的综合研究,以了解气候和生物信息的传输、转化和记录过程,并由此重建长江中游末次冰期以来的气候和生态环境。通过对和尚洞的大气、植被、土壤、围岩、滴水和沉积碳酸盐开展年代学、水文学、地球化学、地球物理学、地球生物学等多学科的调查,已经积累了许多现代过程的基础资料,为进一步进行石笋记录的研究奠定了很好的基础。同时,研究发现该洞穴石笋具有年代准确、环境和生态信息丰富、分辨率高、记录时间长等众多优点,是重建过去气候和生态变化历史的优质载体。下一步研究应该充分利用这些特点,力争在季风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以及不同气候态下环境与生物的相互作用两个方向取得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尚洞 年层石笋 现代地质过程 季风 气候和生物相互作用
下载PDF
Stable isotope and trace element record of a stalagmite in Heshang Cave,Hubei and its palaeoclimatic significance 被引量:1
2
作者 黄俊华 胡超涌 +1 位作者 周群峰 林秀伦 《Science China(Technological Sciences)》 SCIE EI CAS 2001年第S1期123-128,共6页
Through a combined analysis of sedimentary characteristics, C and O isotopes, Mg and Sr trace elements of a stalagmite from Heshang Cave, Hubei, with uranium-series dating, alaeo-palaeoclimatic and palaeoenvironmental... Through a combined analysis of sedimentary characteristics, C and O isotopes, Mg and Sr trace elements of a stalagmite from Heshang Cave, Hubei, with uranium-series dating, alaeo-palaeoclimatic and palaeo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from 19.0ka to 6.9ka in the Hubei area is obtained. The Average resolution is 17a, and the local resolution is 7a. The following results are obtained: (1) from 19.0-16.6 kaBP: C and O isotope is lighter, the climate is cold and wet;(2) 16.6-11.1 kaBP: C, O isotope is a little heavy, temperature rises, rainfall is inclined to be little;(3) 11.1-10.3 kaBP: an excursion during dry and hot period responds to Younger Dryas Event;(4) 10.3-6.9 kaBP: C, O Isotope is lighter, but Mg/Sr value is bigger, which shows temperature is continuing rising and rainfall is greater. These reflect the variation tends from wet-cold climate, to dry-hot climate, and to wet-warm climate in history, and some climatic variation trends of thousand years and hundred years cycle are go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rbon and oxygen ISOTOPE trace element stalagmite PALAEOCLIMATE HUBEI heshang cave.
原文传递
近千年东亚季风变化统计动力反演与驱动机制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侯立春 林振山 +1 位作者 何亮 罗虎明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67-79,共13页
利用观测数据和非线性统计-动力学方法,构建了东亚季风变化的动力方程。量化了单因子强迫及各因子间相互作用在东亚季风演化中的相对贡献率,为东亚季风驱动机制研究提供了量化参考。研究发现:(1)过去千年东亚季风是多种因子共同作用下... 利用观测数据和非线性统计-动力学方法,构建了东亚季风变化的动力方程。量化了单因子强迫及各因子间相互作用在东亚季风演化中的相对贡献率,为东亚季风驱动机制研究提供了量化参考。研究发现:(1)过去千年东亚季风是多种因子共同作用下的复杂非线性动力系统。有些因子以起驱动作用为主,则有些以反馈调节作用为主,因子间交互作用与东亚季风演化存在耦合效应机制。(2)季风的驱动力主要来源于副热带太平洋海表温度、青藏高原动力热力强迫、CO_2和N_2O交叉项、太阳辐射和N_2O交叉项、CO_2与CH_4交叉项等的耦合作用机制;调节作用主要是石笋δ^(18)О指代的地理位置、单因子CO_2浓度、太阳辐射变化、CH_4与N_2O交叉项、太阳辐射与ENSO交叉项等的耦合作用机制。温室气体(CO_2、CH_4与N_2O)浓度对东亚季风演化的驱动与调节作用贡献较大。(3)通过动力反演机制推论副热带太平洋和热带西太平洋对东亚季风均有驱动作用,但主要驱动力来自副热带太平洋,即驱动东亚季风变化的主源地在副热带太平洋海区,次源地在热带西太平洋海区。(4)由海-陆温差对季风演变贡献大小推测石笋δ^(18)О指代的也主要是夏季风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亚季风 统计动力学反演 驱动机制 过去千年 和尚洞石笋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