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黑龙江省乙型肝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被引量:14
1
作者 马玉杰 薄芳 +3 位作者 安立志 张世婷 孙兆丹 黄鹤 《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 2009年第1期21-25,共5页
为了掌握黑龙江省乙型肝炎(乙肝)病毒(HBV)流行现状和人群免疫水平,评价我省儿童乙肝疫苗预防接种效果,为制订乙肝预防控制策略提供依据。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选择全省7个国家级疾病监测点,在每个监测点随机抽取2个乡级单位,1~59岁作... 为了掌握黑龙江省乙型肝炎(乙肝)病毒(HBV)流行现状和人群免疫水平,评价我省儿童乙肝疫苗预防接种效果,为制订乙肝预防控制策略提供依据。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选择全省7个国家级疾病监测点,在每个监测点随机抽取2个乡级单位,1~59岁作为目标人群共调查3337名人群。黑龙江省1~59岁人群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阳性率、乙肝病毒表面抗体(抗-HBs)阳性率和乙肝病毒核心抗体(抗-HBc)阳性率经标化后为5.65%、55.45%、30.50%,1~3岁人群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率明显低于15~59岁人群。1~3岁、4~10岁和11~14岁人群乙肝疫苗全程接种率为99.43%、89.40%和64.81%;首针及时接种率分别为86.64%、75.57%和49.87。城市和农村HbsAg阳性率分别为3.26%和5.04%。医院出生儿童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高于在家出生儿童。结果显示接种乙肝疫苗可明显提高抗-HBs阳性率,提高人群对HBV的免疫保护能力,降低HBsAg携带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病毒性肝炎 血清流行病学 乙型肝炎疫苗
下载PDF
乙肝母婴联合免疫与常规免疫效果的比较 被引量:9
2
作者 崔琨 范公忍 +6 位作者 韩聚强 姬胜杰 侯保全 龚新惠 李怡卓 高慧 秦萌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09年第1期50-51,54,共3页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孕妇其母婴联合免疫与婴儿单纯免疫两种方法的免疫效果。方法对112例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阳性孕妇于妊娠后期3个月(即妊娠28周后)给予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200U免疫阻断母婴传播作为治疗组,73例乙型肝炎病毒标...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孕妇其母婴联合免疫与婴儿单纯免疫两种方法的免疫效果。方法对112例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阳性孕妇于妊娠后期3个月(即妊娠28周后)给予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200U免疫阻断母婴传播作为治疗组,73例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阳性孕妇生产前不做任何免疫治疗作为对照组,两组新生儿均常规接受乙肝疫苗接种和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注射,12月龄时采集外周血检测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乙型肝炎病毒DNA及肝功能。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新生儿12个月龄时抗-HBs阳性率分别为95.5%和82.4%,两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X24.09,P〈0.05);治疗组孕妇HBVDNA高滴度者明显高于低滴度者所娩新生儿的感染率(X2=6.88,P〈0.05);剖宫产与自然分娩之间感染HBsAg比较无显著性差异(X2=1.98,P〉0.05)。结论对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孕妇采用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进行免疫阻断可降低宫内感染及母婴传播的发生率,提高新生儿免疫保护率,减少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断 乙型肝炎病毒 宫内感染 乙型肝炎疫苗 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
下载PDF
不同佐剂对含S+PreS1融合抗原的乙型肝炎病毒颗粒疫苗免疫原性的影响 被引量:8
3
作者 陈红 邓瑶 +5 位作者 谭文杰 王文 殷霄 管洁 王文玲 阮力 《生物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74-78,共5页
本研究在前期工作基础上,用CHO细胞表达的含PreSI+S融合抗原的新型基因工程HBV颗粒疫苗(HBSS1)与AI(OH)3、CpG及CpG+Al(OH)3等佐剂配伍,在Balb/C小鼠模型上研究不同佐剂对HBV颗粒疫苗肌肉注射后免疫应答的影响,主要包括抗... 本研究在前期工作基础上,用CHO细胞表达的含PreSI+S融合抗原的新型基因工程HBV颗粒疫苗(HBSS1)与AI(OH)3、CpG及CpG+Al(OH)3等佐剂配伍,在Balb/C小鼠模型上研究不同佐剂对HBV颗粒疫苗肌肉注射后免疫应答的影响,主要包括抗体滴度、抗体亚型分类及特异性细胞免疫(Y.IFNELISpot检测。结果表明:CpG佐剂结合HBSS1颗粒疫苗可快速诱导(单针免疫)高水平的抗PreS1及S抗体,IgG2a/IgG1比率〉1,同时可诱导较高抗原特异的细胞免疫应答;Al(OH)3+CpG双佐剂组一次免疫后可诱导产生最高的抗S抗体滴度(1:105),其产生的抗体亚类包括IgG1、IgG2a与IgG2b;在S抗原N端(13~49aa)存在优势CTL表位。结论:CpG佐剂结合HBSS1颗粒疫苗应是发展新型治疗性乙肝疫苗的较佳选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病毒颗粒 疫苗 CpG佐剂
原文传递
乙肝疫苗联合乙肝免疫球蛋白对阻断母婴垂直传播乙型肝炎病毒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曾捷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4期352-354,共3页
目的探讨孕妇产前用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与乙型肝炎疫苗联合免疫阻断母婴传播的效果。方法将504例HBsAg(+)孕妇分为A(预防组),B(对照组)两组。A组:246名HBsAg阳性孕妇孕晚期每月分别注射基因重组型乙肝疫苗10μg、HBIG200IU(200IU/ml)... 目的探讨孕妇产前用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与乙型肝炎疫苗联合免疫阻断母婴传播的效果。方法将504例HBsAg(+)孕妇分为A(预防组),B(对照组)两组。A组:246名HBsAg阳性孕妇孕晚期每月分别注射基因重组型乙肝疫苗10μg、HBIG200IU(200IU/ml),新生儿出生后采股静脉血,同时在出生后24h内注射HBIG200IU,然后在0、1、6月龄接种基因重组型乙肝疫苗,每次10μg。B组:258例产前未注射HBIG和基因重组型乙肝疫苗的HBsAg阳性孕妇,其所生新生儿在0、1、6(30μg、30μg、30μg)月龄只用基因重组型乙肝疫苗免疫。A、B两组婴儿都分别在0、3、6、9、12、24月龄静脉采血,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HBV标志物,同时随访。结果A组的宫内感染率为3.25%,B组为4.1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43,P>0.05)。A组没有发生慢性HBV感染的婴儿,而B组中有7例婴儿发生慢性HBV感染,B组婴儿发生慢性HBV的感染率显著高于A组(χ2=4.41,P<0.05)。结论产前用HBIG和新生儿HBIG联合免疫可降低慢性HBV感染率,阻断宫内感染的慢性化,提高产程感染的阻断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宫内感染 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 乙型肝炎疫苗
下载PDF
乙肝疫苗接种是根除乙型肝炎的关键措施 被引量:5
5
作者 王清图 张益荣 王丽洁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09年第6期733-736,共4页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是全球性健康问题,据估计全世界至少有3.6亿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目前控制乙肝病毒感染最有效的方法是用安全的乙肝疫苗免疫所有易感人群,尤其是年幼儿童。通过疫苗接种、有效的抗病毒治疗及中断传播的联合措施可使...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是全球性健康问题,据估计全世界至少有3.6亿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目前控制乙肝病毒感染最有效的方法是用安全的乙肝疫苗免疫所有易感人群,尤其是年幼儿童。通过疫苗接种、有效的抗病毒治疗及中断传播的联合措施可使乙肝病毒感染得到控制,最终达到根除乙型肝炎的目的。该文综述了乙肝疫苗的研发过程,阐述了其在乙肝病毒暴露前和暴露后处置中的作用,以及乙肝疫苗接种后保护力持续时间和需要加强剂量等问题。儿童计划免疫接种乙肝疫苗减少了乙肝病毒携带者、急性和慢性感染性疾病(包括肝细胞癌)的发生。同时,该文也讨论了人体清除乙肝病毒和最终根除乙型肝炎的趋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乙型肝炎疫苗 普遍乙肝疫苗接种 根除乙型肝炎
下载PDF
含乙型肝炎病毒S-PreS1基因的DNA疫苗与蛋白颗粒疫苗联合免疫可增强免疫应答 被引量:6
6
作者 陈红 邓瑶 +5 位作者 谭文杰 王文 管洁 文波 殷霄 阮力 《生物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95-100,共6页
为研制新型有效的HBV治疗性疫苗,构建了含PreS1与S融合基因的HBV DNA疫苗,即pVRC-HBSS1(PreS121–47 aa融合在S抗原1–223 aa的羧基端),并制备了CHO表达相同结构的蛋白颗粒亚单位疫苗HBSS1。在Balb/C小鼠中采用不同的DNA免疫方式(即肌... 为研制新型有效的HBV治疗性疫苗,构建了含PreS1与S融合基因的HBV DNA疫苗,即pVRC-HBSS1(PreS121–47 aa融合在S抗原1–223 aa的羧基端),并制备了CHO表达相同结构的蛋白颗粒亚单位疫苗HBSS1。在Balb/C小鼠中采用不同的DNA免疫方式(即肌肉注射、皮内注射加电转)初免3次,蛋白颗粒亚单位疫苗(不同佐剂)肌肉注射加强免疫1次,然后我们分析比较了各组疫苗所引起的免疫应答特点。抗体检测结果表明:皮内注射结合电转初免组产生的PreS1与S特异性抗体水平皆高于肌肉直接注射组。进一步还发现DNA疫苗与蛋白颗粒亚单位疫苗两种疫苗联合应用后S抗原特异的细胞免疫应答(IFN-γELISpot分析)明显高于DNA疫苗或蛋白颗粒亚单位单独应用,其中皮内注射+电转结合蛋白颗粒亚单位疫苗联合免疫组可产生最强的细胞免疫应答。这些研究为新型HBV治疗性疫苗的优化设计与合理应用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hbv) DNA疫苗 颗粒亚单位疫苗 电转 联合免疫
原文传递
深圳市宝安区乙肝联合免疫时间与乙肝母婴阻断效果
7
作者 罗雅丽 王利玲 +2 位作者 吕鼎言 陈佳虹 王维 《中国艾滋病性病》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856-860,共5页
目的分析2017-2021年深圳市宝安区乙肝暴露儿童接种首剂乙肝疫苗(HepB1)和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的执行情况,并探讨联合免疫执行时间对乙肝母婴传播阻断效果的影响。方法收集2017-2021年在宝安区18家助产医院分娩的HBV感染产妇及其... 目的分析2017-2021年深圳市宝安区乙肝暴露儿童接种首剂乙肝疫苗(HepB1)和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的执行情况,并探讨联合免疫执行时间对乙肝母婴传播阻断效果的影响。方法收集2017-2021年在宝安区18家助产医院分娩的HBV感染产妇及其所生儿童信息,获取乙肝暴露儿童免疫后血清学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7396对HBsAg阳性产妇-乙肝暴露儿童纳入研究,HepB1及时接种率由2017年的77.74%上升至2021年的99.69%;HBIG及时注射率由2017年的76.62%上升至2021年的98.77%。乙肝母婴传播率为0.31%,免疫成功率为98.42%。在0~<6 h执行联合免疫的情况下,相较于参照组(≥12 h),乙肝母婴传播的(OR=0.11,95%CI:0.02~0.53)。此外产妇HBeAg阳性也是发生母婴传播的危险因素(OR=28.50,95%CI:6.55~123.97)。结论及早执行联合免疫是预防母婴传播的保护因素,对于HBV DNA检测和抗病毒治疗条件不成熟的地区,可考虑对乙肝暴露儿童进行极早期联合免疫(出生后6 h内),以进一步降低乙肝母婴传播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乙肝疫苗 乙肝免疫球蛋白 联合免疫 母婴传播
原文传递
计划免疫后出生献血者乙肝无症状慢性感染血清学与分子生物学特征分析
8
作者 叶贤林 李彤 +3 位作者 王若楠 李然 刘衡 曾劲峰 《中国输血杂志》 2024年第1期26-31,共6页
目的了解深圳地区计划免疫后出生献血者乙肝病毒无症状慢性感染情况,分析其血清学和分子生物学特征。方法将1992年之后出生的无偿献血者的HBsAg ELISA阳性血液标本进行乙肝两对半检测和核酸大容量提取,对其BCP/PC区及S区进行巢式PCR扩增... 目的了解深圳地区计划免疫后出生献血者乙肝病毒无症状慢性感染情况,分析其血清学和分子生物学特征。方法将1992年之后出生的无偿献血者的HBsAg ELISA阳性血液标本进行乙肝两对半检测和核酸大容量提取,对其BCP/PC区及S区进行巢式PCR扩增及qPCR定量检测,并对产物进行基因测序及序列分析。结果2020年12月—2022年1月共收集46632份计划免疫后出生无偿献血者标本,其中含男性31612份,女性15020份。通过常规筛查得到ELISA阳性标本99份,经化学发光、巢式PCR、实时荧光PCR等方法检测,61份确证HBsAg阳性,阳性率0.13%(61/46632)。其中男性49份,阳性率0.16%,女性12份,阳性率0.08%(P<0.05)。50/61份标本获得S序列,经系统进化树分析,其中B型46份[92%(46/50),男性38份,女性8份],C型4份[8%(4/50),男性3份,女性1份]。S区突变频率高的分别N40S(8/46,17.39%),G44E(7/46,15.22%),Q129H/R(6/46,13.04%),Y161F/S(7/46,15.22%),V179A(4/46,8.70%),S53L(2/4,50%),C69T(2/4,50%),I126S/T(2/4,50%)。其中免疫逃逸突变有Q129R和T/I126A/N/S/T。结论乙肝疫苗接种能大大降低献血者的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率,提高输血安全性。高频率的免疫逃逸突变也成为血液安全潜在风险,需要进一步探讨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献血者 乙肝疫苗 免疫逃逸突变
下载PDF
疫苗与癌症预防 被引量:5
9
作者 王少明 乔友林 《化学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583-1587,共5页
中国人群肿瘤死亡的29.7%由慢性感染引起,其中肝炎病毒(HBV)、幽门螺杆菌(HP)和人乳头瘤病毒(HPV)是最常见的感染致癌因子。目前已研发成功HBV预防性疫苗、HP预防性疫苗和HPV预防性疫苗,可有效预防上述感染因子引起的肝癌、胃癌和宫颈癌... 中国人群肿瘤死亡的29.7%由慢性感染引起,其中肝炎病毒(HBV)、幽门螺杆菌(HP)和人乳头瘤病毒(HPV)是最常见的感染致癌因子。目前已研发成功HBV预防性疫苗、HP预防性疫苗和HPV预防性疫苗,可有效预防上述感染因子引起的肝癌、胃癌和宫颈癌。2012年5月颁布的《中国慢性病防治工作规划(2012—2015年)》明确指出:我国在开发癌症高发地区重点癌症筛查适宜技术的同时,应结合国家免疫规划政策,加强对癌症高风险人群乙型肝炎、人乳头瘤病毒等疫苗的预防接种。因此,本文简要介绍上述三种癌症疫苗的最新研究进展,以期借鉴HBV疫苗在中国的推广历程和免疫成果,进一步推进和完善我国HBV疫苗的接种,加速HPV疫苗和HP疫苗的引入推广,让肿瘤一级预防的科研成果尽早惠及于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肝病毒疫苗 人乳头瘤病毒疫苗 幽门螺杆菌疫苗 癌症预防
原文传递
HBsAg阳性产妇分娩婴儿乙肝免疫接种低和无应答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5
10
作者 王明 边茜 朱云霞 《北京医学》 CAS 2016年第12期1279-1281,共3页
目的探讨可能导致HBsAg阳性产妇分娩的婴儿乙肝免疫接种后免疫低和无应答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2014年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收治的HBsAg阳性产妇分娩的832例新生儿的临床资料,新生儿出生后6 h内及21 d接种乙型肝炎免疫... 目的探讨可能导致HBsAg阳性产妇分娩的婴儿乙肝免疫接种后免疫低和无应答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2014年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收治的HBsAg阳性产妇分娩的832例新生儿的临床资料,新生儿出生后6 h内及21 d接种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200 IU,出生当天和出生后1、6个月注射乙型肝炎疫苗10μg。出生后6 h内、7月龄抽取股静脉血,检查HBV标志物和HBV DNA定量。按照产妇孕期是否接受抗病毒治疗、母乳喂养、父亲HBsAg情况、母亲HBeAg情况分组,评估上述因素对婴儿乙肝免疫接种应答情况的影响。结果产妇孕期接受抗病毒治疗组的婴儿低和无应答率为8.6%(25/290),未行抗病毒治疗组的婴儿低和无应答率为7.0%(38/54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0,P=0.44)。母乳喂养组婴儿的低和无应答率为8.8%(18/204),人工喂养组低和无应答率为7.2%(45/62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2,P=0.47)。父亲HBsA g阳性组的婴儿低和无应答率为20.0%(5/25),父亲HBsAg阴性组的婴儿低和无应答率为27.2%(58/80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00,P=0.08)。母亲HBeAg阳性组的婴儿低和无应答率为9.9%(33/335),母亲HBeAg阴性的婴儿低和无应答率为6.0%(30/49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55,P=0.06)。结论 HBsAg阳性产妇分娩的婴儿中,母亲孕期采用抗病毒治疗、母乳喂养、父亲HBsAg阳性和母亲HBeAg阳性对婴儿乙肝免疫应答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 乙型肝炎病毒 乙型肝炎疫苗 乙肝免疫球蛋白 免疫应答
下载PDF
中山某医院2009-2014年住院孕妇人群乙型肝炎血清流行病学动态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侯枫林 汪为刚 +4 位作者 翟银生 高阳 江凯 张慧 马世武 《中国病毒病杂志》 CAS 2015年第4期258-262,共5页
目的了解流动人口密集的中山南朗医院住院孕妇人群乙型肝炎(乙肝)血清流行病学特点,评估乙肝预防措施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山市南朗医院2009-2014年住院的孕妇临床数据,用ELISA方法检测孕妇及相关新生儿的乙肝血清标记物,分层分析... 目的了解流动人口密集的中山南朗医院住院孕妇人群乙型肝炎(乙肝)血清流行病学特点,评估乙肝预防措施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山市南朗医院2009-2014年住院的孕妇临床数据,用ELISA方法检测孕妇及相关新生儿的乙肝血清标记物,分层分析不同地区和年龄的孕妇乙肝表面抗原(HBsAg)携带率。结果 2009-2014年中山市南朗医院住院孕妇主要为省外户籍孕妇66.3%(4 666/7 034),HBsAg携带率8.63%(607/7 034)。分层分析中山市户籍(9.09%)、省内市外户籍(10.79%)和省外户籍(7.97%)住院孕妇的HBsAg携带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省外户籍2014年孕妇HBsAg携带率较2009年明显升高(10.83%vs 5.53%,P=0.005)。HBsAg阳性孕妇的新生儿HBsAg携带率从2009-2011年的11.58%下降至2012-2014年的6.42%(P=0.033)。结论中山市南朗医院住院孕妇HBsAg总体携带率高,省内和省外孕妇之间HBsAg携带率均呈现地区不均衡,流动孕妇人群的HBV感染应该得到进一步监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孕妇 疫苗
原文传递
治疗性双质粒HBV DNA疫苗制剂的稳定性 被引量:3
12
作者 石燕飞 饶桂荣 +2 位作者 黄彬 杨富强 陈光明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CAS CSCD 2017年第1期43-48,共6页
目的考察治疗性双质粒HBV DNA疫苗制剂A、B的稳定性。方法按照《中国药典》三部(2010版)方法,对治疗性双质粒HBV DNA疫苗制剂A、B分别进行影响因素试验、加速试验、长期试验,在不同条件下考察样品的基本性状,特别检测质粒DNA的超螺旋比... 目的考察治疗性双质粒HBV DNA疫苗制剂A、B的稳定性。方法按照《中国药典》三部(2010版)方法,对治疗性双质粒HBV DNA疫苗制剂A、B分别进行影响因素试验、加速试验、长期试验,在不同条件下考察样品的基本性状,特别检测质粒DNA的超螺旋比例及进行细胞学转染试验和体内药效学试验。结果双质粒HBV DNA疫苗制剂在破坏性因素的影响下,于光照(4 500±500)Lx、高温(40和60℃)、反复冻融(-20℃←→4℃和-20℃←→RT)条件下5 d均不稳定;匀速振动(140和240 r/min)10 d不稳定;在(25±2)℃、相对湿度(60±10)%的条件下放置1个月不稳定;在温度2~8℃条件下放置2年保持稳定。结论双质粒HBV DNA疫苗制剂对光照、温度敏感,应避光低温保存,避免反复冻融,适合现代快速长途运输,长期保存应在2~8℃条件下,暂定二年有效期,为治疗性双质粒HBV DNA疫苗的临床用样品的运输和保存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质粒 乙型肝炎病毒 DNA疫苗 稳定性
原文传递
HBIG联合HBVac阻断HBV宫内感染的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银姬 岳亚飞 张树林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05年第6期67-69,共3页
目的探讨孕期多次联合注射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HBIG)和乙型肝炎疫苗(HBVac)阻断乙型肝炎病毒HBV)宫内感染效果。方法对30例HBsAg阳性孕妇从孕20周开始联合注射HBIG和HBVac,另23例未行注射的HBsAg阳性孕妇作对照。采用敏感特异的套式聚... 目的探讨孕期多次联合注射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HBIG)和乙型肝炎疫苗(HBVac)阻断乙型肝炎病毒HBV)宫内感染效果。方法对30例HBsAg阳性孕妇从孕20周开始联合注射HBIG和HBVac,另23例未行注射的HBsAg阳性孕妇作对照。采用敏感特异的套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孕妇及新生儿血清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HBVDNA。结果阻断组和对照组新生儿血清HBVDNA检出率分别为10%(3/30)和34.8%(8/23),二组差异显著,而PBMC中HBVDNA检出率二组无显著性差异;阻断组孕妇血清HBVDNA水平下降率38.5%(10/26),而对照组10.5%(2/19),差异显著,PBMC中HBVDNA水平二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孕期多次联合注射HBIG和HBVac可有效降低孕妇体内HBVDNA水平,从而降低HBV宫内感染率,但对孕妇PBMC中HBV影响不大,并不降低新生儿PBMC中HBVDNA的检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宫内感染 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 乙型肝炎疫苗 聚合酶链反应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下载PDF
乙型肝炎病毒疫苗逃逸株及其研究策略的初步探讨 被引量:2
14
作者 陈盼 吴星 梁争论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CAS CSCD 2015年第7期755-759,共5页
乙肝疫苗的接种为人类控制乙肝流行做出了巨大贡献,但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在疫苗、核苷类药物的筛选压力下易发生突变成为疫苗变异株,可能影响疫苗的保护效果。近期建立的HBV体外感染系统为研究疫苗逃逸株对乙肝疫苗保... 乙肝疫苗的接种为人类控制乙肝流行做出了巨大贡献,但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在疫苗、核苷类药物的筛选压力下易发生突变成为疫苗变异株,可能影响疫苗的保护效果。近期建立的HBV体外感染系统为研究疫苗逃逸株对乙肝疫苗保护人群的潜在威胁提供了工具。本文对HBV疫苗逃逸株及其研究策略进行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乙肝疫苗 突变株
原文传递
乙型肝炎病毒变异有关几个问题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5
作者 瞿祖一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05年第3期129-133,共5页
近年来, 人们发现乙型肝炎病毒(HBV)出现变异的情况十分多见,对此进行了大量研究,现就HBV变异与乙型肝炎(乙肝)诊断、治疗和预防有关几个问题的研究进展,作一简单介绍。主要涉及HBV血清标记物的意义、HBV感染的自然过程(潜伏期、症状期... 近年来, 人们发现乙型肝炎病毒(HBV)出现变异的情况十分多见,对此进行了大量研究,现就HBV变异与乙型肝炎(乙肝)诊断、治疗和预防有关几个问题的研究进展,作一简单介绍。主要涉及HBV血清标记物的意义、HBV感染的自然过程(潜伏期、症状期、清除期、免疫期)、HBV感染的诊断、HBV的基因分型、HBV变异、治疗性乙肝疫苗和HBV准种等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变异 基因分型 治疗性乙型肝炎疫苗 乙型肝炎病毒准种
下载PDF
HCV/HBV复合抗原基因的克隆、表达及免疫应答研究
16
作者 黄建生 许谆 +3 位作者 SaidA.SALEH 解咏梅 张明徽 任大明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6期881-884,共4页
为探讨HCV/HBV 复合疫苗的可行性,将合成的丙型肝炎病毒(HCV)复合多表位抗原基因PCX与HBsAg 基因连接成PCXS基因,与β-半乳糖苷酶(GZ)基因融合后在大肠杆菌及减毒鼠伤寒沙门氏菌中获得表达.目的蛋白G... 为探讨HCV/HBV 复合疫苗的可行性,将合成的丙型肝炎病毒(HCV)复合多表位抗原基因PCX与HBsAg 基因连接成PCXS基因,与β-半乳糖苷酶(GZ)基因融合后在大肠杆菌及减毒鼠伤寒沙门氏菌中获得表达.目的蛋白GZ-PCXS可被抗-HBs 及抗-HCV 抗体所特异识别.GZ-PCXS抗原皮下注射免疫ICR小鼠后,诱发了较高水平的抗-GZ-PCXSIgG反应.构建的重组减毒鼠伤寒沙门氏菌SL3261(pWR/PCXS)口服免疫小鼠后,诱发了高水平的CD8+ T细胞增殖反应及抗GZ-PCXSIgG反应.所有免疫小鼠均未见明显的毒副作用.该研究揭示,HCV/HBV 复合抗原可诱发特异性体液免疫及细胞免疫应答,而活菌苗口服可能是理想的免疫途径,为HCV/HBV 双价疫苗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及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应答 口服法 双价疫苗 HCV hbv 基因克隆
下载PDF
钙调磷酸酶B亚单位(CnB)作为佐剂对新型乙型肝炎病毒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揣侠 陈红 +3 位作者 王文 邓瑶 阮力 谭文杰 《病毒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54-560,共7页
比较不同佐剂配伍的效果,探讨常规剂量(5μg)钙调磷酸酶B亚单位(Calcineurin subunit B,CnB)佐剂对含PreS1+S融合抗原的乙型肝炎病毒新型疫苗(HBSS1)免疫效果的影响。采用Al(OH)3、常规剂量(5μg)CnB及CnB+Al(OH)3等佐剂与HBV颗粒疫苗... 比较不同佐剂配伍的效果,探讨常规剂量(5μg)钙调磷酸酶B亚单位(Calcineurin subunit B,CnB)佐剂对含PreS1+S融合抗原的乙型肝炎病毒新型疫苗(HBSS1)免疫效果的影响。采用Al(OH)3、常规剂量(5μg)CnB及CnB+Al(OH)3等佐剂与HBV颗粒疫苗配伍初次免疫,重组腺病毒载体疫苗加强免疫的策略,在C57BL/6小鼠模型上研究不同佐剂对HBV颗粒疫苗肌肉注射后免疫应答的影响,主要包括抗体滴度、抗体亚型分类及特异性细胞免疫(γ-IFN ELISpot检测)。研究结果显示Al(OH)3佐剂存在明显免疫增强作用,而单独加入5μg CnB佐剂或CnB与Al(OH)3佐剂联合应用对Anti-PreS1抗体无明显的增强作用,但可显著降低anti-HBs抗体水平;各免疫组在重组腺病毒载体疫苗加强后,其抗体亚类包括IgG1、IgG2a和IgG2b;并可诱导高水平的细胞免疫应答反应。因而常规剂量(5μg)CnB单独或联合Al(OH)3佐剂对新型HBV疫苗无明显的免疫增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病毒颗粒 疫苗 钙调磷酸酶b亚单位
原文传递
成都市区健康体检人群乙型肝炎病毒血清学标志检测结果分析
18
作者 刘玉萍 王林 戴敏 《职业卫生与病伤》 2008年第5期300-302,共3页
目的分析成都市区健康体检人群中乙型肝炎病毒(HBV)血清学标志(HBVm)阳性结果、分布情况及可能的影响因素,增强人们对HBV感染的认知能力,合理干预,提高人们对乙型肝炎的自觉免疫意识。方法对2007-07-01/2008-06-30在四川省人民医院健康... 目的分析成都市区健康体检人群中乙型肝炎病毒(HBV)血清学标志(HBVm)阳性结果、分布情况及可能的影响因素,增强人们对HBV感染的认知能力,合理干预,提高人们对乙型肝炎的自觉免疫意识。方法对2007-07-01/2008-06-30在四川省人民医院健康体检中心体检的108685名成都市区人群进行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乙肝病毒表面抗体(HBsAb)、乙肝病毒e抗原(HBeAg)、乙肝病毒e抗体(HBeAb)、乙肝病毒核心抗体(HB-cAb)及肝功能进行检测,同时调查HBV感染过去史、家族史、乙肝疫苗预防接种史。结果HBVm阴性31063人,占28.58%;HBsAg、HBeAg、HBcAb均阳性者4637人,阳性率4.27%;HBsAg、HBeAb、HBcAb均阳性者5250人,阳性率4.83%;HBsAg、HBcAb均阳性者527人,阳性率0.48%;单纯HBsAb阳性51228人,阳性率47.13%;HB-sAb、HBeAb、HBcAb均阳性者1921人,阳性率1.77%;HBsAb、HBcAb均阳性者13200人,阳性率12.15%;其他(HBeAb、HBcAb阳性、单纯HBeAb、单纯HBcAb阳性)共859人,阳性率0.79%;肝功异常(单项转氨酶和/或两项转氨酶增高)共计896人,异常率为0.82%;乙肝疫苗预防接种33779人;接种率31.08%。结论成都市区乙肝表面抗原携带总人数或阳性率与全国水平接近,而乙肝疫苗接种率较低。加强乙肝保健知识健康教育,强化乙肝疫苗接种是进一步降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率的最有效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体检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乙肝疫苗
下载PDF
HBV阳性母亲不同剂量免疫接种对婴儿的免疫效应 被引量:1
19
作者 陈红 刘向梅 杨海珊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09年第1期61-62,共2页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对母亲为乙型肝炎(乙肝)病毒携带者婴儿的免疫效应。方法将423例生后均为乙肝表面抗原和乙肝e抗原定性检测阴性的婴儿,随机分为10μg乙肝疫苗(A)组、小荆量(〈10μg)乙肝疫苗(B)组、1...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对母亲为乙型肝炎(乙肝)病毒携带者婴儿的免疫效应。方法将423例生后均为乙肝表面抗原和乙肝e抗原定性检测阴性的婴儿,随机分为10μg乙肝疫苗(A)组、小荆量(〈10μg)乙肝疫苗(B)组、100U乙肝免疫球蛋白(C)组、200U乙肝免疫球蛋白(D)组、E组为C组加D组。除B组外,其他4组婴儿生后均按0、1、6个月方案各接种乙肝疫苗10μg。C组和D组婴儿生后第1天各用乙肝免疫球蛋白100U和200U肌肉注射,15~30天后按原量重复1次。观察婴儿生后1岁时乙肝保护性抗体——乙肝表面抗体定量检测、乙肝表面抗原和乙肝e抗原定性检测。结果423例婴儿生后1岁时乙肝表面抗原和乙肝e抗原定性检测均为阴性。在A组131例婴儿中,有84例乙肝表面抗体〉100mU/mL,占64.1%;在B组41例婴儿中,有14例乙肝表面抗体〉100mU/mL,占34.1%,两组比较,=11.446,P=0.001。C组136例婴儿中,有74例乙肝表面抗体〉100mU/mL,占54.4%,与A组比较r=2.604,P=0.107。D组115例婴儿中,有55例乙肝表面抗体〉100mU/mL,占47.8%,与A组比较,=6.617,P=0.010。E组251例婴儿中,有129例乙肝表面抗体〉100mU/mL,占51.4%,与A组比较X2=5.653,P=0.010。结论乙肝疫苗10μg注射3次的免疫效应显著优于小剂量乙肝疫苗注射3次的免疫效应。100U乙肝免疫球蛋白组1岁时乙肝表面抗体高值率低于10μg乙肝疫苗组,但经比较无显著性差异,200U乙肝免疫球蛋白组1岁时乙肝表面抗体高值率明显低于10μg乙肝疫苗组,经比较有显著性差异。说明乙肝免疫球蛋白剂量越大对乙肝疫苗产生抗体抑制越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疫苗 免疫球蛋白 不同剂量 免疫 抗体
下载PDF
2020—2022年北京市通州区乙型肝炎病毒暴露儿童免疫后血清学检测影响因素分析
20
作者 王荣环 鲍筝 胡月 《上海预防医学》 CAS 2024年第5期423-428,共6页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暴露儿童免疫后血清学检测(PVST)的重要性,并分析影响PVST进展的因素。【方法】以2020年1月1日—2022年3月31日在北京市各助产机构分娩且居住在北京市通州区的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产妇及其所生活...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暴露儿童免疫后血清学检测(PVST)的重要性,并分析影响PVST进展的因素。【方法】以2020年1月1日—2022年3月31日在北京市各助产机构分娩且居住在北京市通州区的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产妇及其所生活产儿为研究对象,由助产机构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于儿童接种完3针乙型肝炎疫苗(HepB)后1~2个月进行随访。【结果】北京市通州区新生儿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HBIg)接种率为100.00%(800/800),PVST成功随访率为85.88%(687/800),初次免疫无应答率为0.29%(2/687),但重新免疫后均成功。乙型肝炎母婴传播率为0。未进行PVST的儿童占14.13%(113/800),主要原因有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疫情影响推迟检测;家长觉得幼儿年龄过小,拒绝静脉采血;幼儿跟随父母迁回原籍导致失访。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危儿(OR=30.009,P=0.001)、家庭居住北京(OR=2.218,P=0.002)和母亲<35岁(OR=1.687,P=0.020)的HBV暴露儿童PVST比例更高。【结论】PVST对于评估新生儿接种HepB后的HBV免疫应答状态是必要的。COVID⁃19疫情下,HBV暴露儿童PVST受影响。加强非高危儿、居住北京外、母亲≥35岁HBV暴露儿童管理,可能会提高通州区PVST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暴露儿童 免疫后血清学检测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 乙肝疫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