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荔枝核黄酮类化合物对HepG2.2.15细胞系HBsAg与HBeAg表达及HBVDNA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50
1
作者 徐庆 宋芸娟 +1 位作者 陈全斌 义祥辉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0期1862-1866,共5页
目的 :研究荔枝核提取物 黄酮类化合物 (IL)对乙肝病毒的抑制作用 .方法 :应用光密度测定法和细胞培养及定量PCR技术研究荔枝核提取物IL对HepG2 .2 .15细胞系HBsAg与HBeAg表达及HBV DNA含量的影响 .结果 :96孔板试验 :实验第 3,6日 ,IL... 目的 :研究荔枝核提取物 黄酮类化合物 (IL)对乙肝病毒的抑制作用 .方法 :应用光密度测定法和细胞培养及定量PCR技术研究荔枝核提取物IL对HepG2 .2 .15细胞系HBsAg与HBeAg表达及HBV DNA含量的影响 .结果 :96孔板试验 :实验第 3,6日 ,IL对HBsAg和HBeAg表达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与对照组比较P <0 .0 1) .2 4孔板试验 :实验第 3,6 ,9日IL对HBsAg表达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与对照组比较P<0 .0 1) ;实验第 6 ,9日IL对HBeAg表达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与对照组比较P <0 .0 1) ;同时采用定量PCR方法检测 ,IL(4 0 0mg/L )可使培养基中的HBV DNA转阴 .结论 :IL体外实验 (培养细胞 )有较强的抗乙肝病毒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荔枝核 黄酮类 hepg2.2.15细胞 肝炎表面抗原 乙型 肝炎e抗原 乙型 肝炎病毒 乙型 DNA
下载PDF
苦参碱与氧化苦参碱体外抗乙肝病毒的比较 被引量:24
2
作者 聂红明 陈建杰 +2 位作者 高月求 金树根 王灵台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6期4046-4050,共5页
目的:观察苦参碱与氧化苦参碱对HepG2.2.15细胞分泌HBsAg,HBeAg和Pre-S1的影响,探讨其体外抗乙型肝炎病毒作用.方法:采用HepG2.2.15细胞模型进行体外培养,给予不同浓度苦参碱与氧化苦参碱,作用9d后收集上清液,用MTT法观察药物对HepG2.2... 目的:观察苦参碱与氧化苦参碱对HepG2.2.15细胞分泌HBsAg,HBeAg和Pre-S1的影响,探讨其体外抗乙型肝炎病毒作用.方法:采用HepG2.2.15细胞模型进行体外培养,给予不同浓度苦参碱与氧化苦参碱,作用9d后收集上清液,用MTT法观察药物对HepG2.2.15细胞的抑制作用,用ELISA法检测上清夜中HBsAg,HBeAg和Pre-S1的分泌.结果:苦参碱与氧化苦参碱在浓度为0.001mol/L以下时对HepG2.2.15的生长抑制作用较小(低于25%).在浓度为1000μmol/L到0.1μmol/L之间,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对HepG2.2.15细胞分泌HBsAg的抑制率均高于50%,而对HBeAg的抑制率均低于50%;浓度为0.001mol/L时对Pre-S1的抑制率分别为53.58%、59.33%.结论:苦参碱与氧化苦参碱均具有一定的抗HBV作用,两者无显著差别,且对HBsAg和Pre-S1的抑制效果优于拉米夫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参碱 氧化苦参碱 hepg2.2.15细胞 乙肝病毒S抗原 乙肝病毒E抗原 前S1抗原
下载PDF
Effect of IL-18 on 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 of chronic hepatitis B and hepatitis B virus DNA released by HepG2.2.15 cell lines 被引量:19
3
作者 Ying Sun, Huan-Yong Chen and Shao-Jie Xin Harbin, China Department of Infectious Diseases, First Clinical Col- lege, Harbin Medical University, Harbin 150001 , China 《Hepatobiliary & Pancreatic Diseases International》 SCIE CAS 2004年第2期230-234,共5页
BACKGROUND: Interleukin-18 (IL-18), a pro-inflamma- tory cytokine that induces interferon-γ (IFN-γ) production in T cells and natural killer cells, plays a critical role in the T-lymphocyte helper type 1 ( Th1) resp... BACKGROUND: Interleukin-18 (IL-18), a pro-inflamma- tory cytokine that induces interferon-γ (IFN-γ) production in T cells and natural killer cells, plays a critical role in the T-lymphocyte helper type 1 ( Th1) response. This study was designed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IL-18 on 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 ( PBMCs) derived from chronic hepatitis B (CHB) and on hepatitis B virus (HBV) DNA released by HepG2.2.15 cell lines, which were transfected with hepatitis B virus gene in vitro. METHODS: PBMCs isolated from 25 healthy people and 25 patients with CHB were stimulated with HBcAg and IL-18 of various concentrations for 72 hours. The levels of IFN-γ in the supernatants of cultured PBMCs were determined by ELISA. After the stimulation of IL-18 of various concentra- tions, PBMCs derived from one patient were co-cultured for 96 hours with HepG2. 2. 15 cells which had been cul- tured for 24 hours, and then the supernatants were collected by centrifugation and used for HBV DNA quantitative as- say. RESULTS: When PBMCs were stimulated by HBcAg and IL-18 at various concentrations, the levels of IFN-γ in the supernatants of CHB groups were much higher than those in normal control groups, at 0.2 ng/ml: t =11.70, P< 0.01; at 1.0 ng/ml: t =16.19, P<0.01; and at5.0 ng/ml: t =20.12, P <0.01. In the CHB groups, the levels of IFN-γ in the supernatants of PBMCs stimulated by HBcAg alone were lower than both those stimulated by HBcAg and EL-18 at various concentrations and those stimulated by HBcAg and EL-18 (5.0 ng/ml) together with EL-12 (mild: t = 2.20, P<0.05; moderate; t=2.97, P<0.05; severe; t = 0.66, P >0.05). The content of HBV DNA in the superna- tant of co-cultivation of HepG2. 2. 15 cells and PBMCs without stimulated materials was higher than that stimula-ted by HBcAg and EL-18 at various concentrations of HBc- Ag and IL-18 together with IL-12/IFN-α1lb. CONCLUSION: DL-18 can induce IFN-γ secretion and pro- bably play a key role in the modulation of both innate and adaptive immunity. It has implications in i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TERLEUKIN-18 chronic hepatitis B 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 hepg2.2.15 cells INTERFERON-Γ HBV DNA
下载PDF
苦参碱类生物碱联合胸腺肽抗HBV作用研究 被引量:17
4
作者 刘晓琼 沈宏辉 +3 位作者 陈佳欣 柏兆方 王伽伯 肖小河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275-1281,共7页
该文主要研究4种苦参碱类生物碱分别联合胸腺肽在Hep G2.2.15细胞上的抗病毒效果。分别将氧化苦参碱、苦参碱、槐果碱、槐定碱(浓度均为0.2 mmol·L-1)联合胸腺肽(0.025,0.1 g·L-1)于Hep G2.2.15细胞作用48,72 h后收集细... 该文主要研究4种苦参碱类生物碱分别联合胸腺肽在Hep G2.2.15细胞上的抗病毒效果。分别将氧化苦参碱、苦参碱、槐果碱、槐定碱(浓度均为0.2 mmol·L-1)联合胸腺肽(0.025,0.1 g·L-1)于Hep G2.2.15细胞作用48,72 h后收集细胞及上清。采用CCK-8法测定各实验组细胞的(活性)来评价药物对Hep G2.2.15细胞的毒性作用;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实验组上清液中HBs Ag,HBe Ag的含量;采用荧光定量PCR法分别检测细胞上清和胞内HBV DNA水平;采用CBA方法检测上清液中细胞因子IFN-α的表达量。结果显示,单独胸腺肽0.025~0.4 g·L-1对细胞没有毒性,在此浓度范围内联合0.2 mmol·L-1苦参碱类生物碱对细胞没有毒性;苦参碱类生物碱联合胸腺肽抗HBV效果优于单独用碱或胸腺肽;单独0.025 g·L-1胸腺肽组对胞内HBV DNA的抑制效果优于单独0.1 g·L-1胸腺肽组,而对于上清HBe Ag的抑制效果则相反;0.1 g·L-1胸腺肽联合碱和0.025 g·L-1胸腺肽联合碱抗HBV效果相当,4个生物碱和胸腺肽联合抗HBV效果无统计学差异;总体来看,72 h抗HBV效果优于48 h(P〈0.05);联合用药之后IFN-α的分泌量升高,和其他4个指标的变化成正相关(P〈0.05)。结果表明,氧化苦参碱、苦参碱、槐果碱、槐定碱联合胸腺肽可通过促进IFN-α的表达来抑制Hep G2.2.15细胞HBs Ag,HBe Ag的分泌和HBV DNA的复制,进而促进抗病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腺肽 苦参碱类生物碱 hepg2.2.15细胞株 乙肝病毒
原文传递
毛鸡骨草含药血清体外抗乙型肝炎病毒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3
5
作者 陈晓白 王晓平 赵仕花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2期218-221,共4页
目的:观察毛鸡骨草(Abrus mollis)含药血清体外抗乙型肝炎病毒(HBV)的作用。方法:采取中药血清药理实验方法,以HepG2.2.15细胞为研究模型,将毛鸡骨草含药血清加入HepG2.2.15细胞培养液中培养,分别在72 h和144 h收集细胞培养上清液,采用... 目的:观察毛鸡骨草(Abrus mollis)含药血清体外抗乙型肝炎病毒(HBV)的作用。方法:采取中药血清药理实验方法,以HepG2.2.15细胞为研究模型,将毛鸡骨草含药血清加入HepG2.2.15细胞培养液中培养,分别在72 h和144 h收集细胞培养上清液,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法(ELISA法)和荧光定量PCR(FQ-PCR)法检测毛鸡骨草含药血清对HepG2.2.15细胞株表达的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和HBV DNA复制的影响。结果:毛鸡骨草含药血清对HepG2.2.15细胞上清液中HBsAg的表达和HBV DNA复制都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以给药剂量为30 g·kg-1·d-1的毛鸡骨草含药血清组作用144 h对HBsAg的抑制率和对HBV DNA复制的抑制率最明显,抑制率分别为34.4%和41.7%。结论:毛鸡骨草在体外有一定的抗HBV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鸡骨草含药血清 hepg2-2-15细胞 乙型肝炎病毒
原文传递
氧化苦参碱黄芩苷组合物抗乙型肝炎病毒和抗肝纤维化的体外实验 被引量:10
6
作者 平键 成扬 +2 位作者 许怀栋 付海军 周朝晖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07年第3期148-151,共4页
目的研究氧化苦参碱黄芩苷组合物(OB)体外抗乙型肝炎病毒和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方法培养HepG2.2.15细胞和大鼠HSC-T6细胞,分别使用OB或者氧化苦参碱处理。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中HBsAg、HBeAg含量。收集HSC-T6细胞抽提总R... 目的研究氧化苦参碱黄芩苷组合物(OB)体外抗乙型肝炎病毒和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方法培养HepG2.2.15细胞和大鼠HSC-T6细胞,分别使用OB或者氧化苦参碱处理。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中HBsAg、HBeAg含量。收集HSC-T6细胞抽提总RNA,使用半定量RT-PCR法检测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和Ⅰ型胶原基因表达量;抽提细胞总蛋白,10%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蛋白,使用Western blot检测α-SMA和Ⅰ型胶原蛋白表达量。结果OB对乙型肝炎病毒抗原分泌抑制作用显著优于单独使用氧化苦参碱(两者对HBsAg抑制率的比较为:P=0.043;HBeAg为:P=0.026)。OB处理组的α-SMA含量不仅在转录水平而且在翻译水平显著低于氧化苦参碱组(mRNA:P=0.013,蛋白:P=0.042);OB处理组的Ⅰ型胶原表达量同样显著低于氧化苦参碱组(mRNA:P<0.01;蛋白:P<0.01)。结论OB对HepG2.2.15细胞分泌乙型肝炎病毒抗原和HSC-T6细胞表达α-SMA和I型胶原有抑制作用,且显著优于氧化苦参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pg2.2.15细胞 HSC—T6细胞 氧化苦参碱 黄芩苷
下载PDF
紫丁香叶提取物对HepG2.2.15细胞中HBeAg及HBsAg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0
7
作者 高士奇 迟宝荣 +3 位作者 王峰 刘晓东 金镇勋 贺红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68-470,共3页
目的 :观察紫丁香叶提取物对 Hep G2 .2 .1 5细胞分泌 HBe Ag和 HBs Ag的影响。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 ELISA)检测培养上清中 HBe Ag和 HBs Ag表达的变化并以抑制率来表示。结果 :紫丁香叶提取物对 HBe Ag和 HBs Ag的分泌具有抑制... 目的 :观察紫丁香叶提取物对 Hep G2 .2 .1 5细胞分泌 HBe Ag和 HBs Ag的影响。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 ELISA)检测培养上清中 HBe Ag和 HBs Ag表达的变化并以抑制率来表示。结果 :紫丁香叶提取物对 HBe Ag和 HBs Ag的分泌具有抑制作用 ,该作用呈现剂量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结论 :紫丁香叶提取物对 HBe Ag和 HB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丁香叶提取物 HBEAG HBSAG hepg2.2.15细胞
下载PDF
丁香多总皂对HBV转染细胞表达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高士奇 迟宝荣 +3 位作者 王峰 刘晓东 金镇勋 贺红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3期1234-1235,共2页
目的 :观察丁香多总皂对HepG2 .2 .15细胞分泌HBeAg和HBsAg的影响 .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 (ELISA)法检测培养上清中HBeAg和HBsAg表达的变化并以抑制率来表示 .结果 :丁香多总皂对HBeAg和HBsAg的分泌具有抑制作用 ,该作用呈现剂量依赖... 目的 :观察丁香多总皂对HepG2 .2 .15细胞分泌HBeAg和HBsAg的影响 .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 (ELISA)法检测培养上清中HBeAg和HBsAg表达的变化并以抑制率来表示 .结果 :丁香多总皂对HBeAg和HBsAg的分泌具有抑制作用 ,该作用呈现剂量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 .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香多总皂 肝炎E抗原 乙型肝炎 表面抗原 hepg2.2.15细胞 HBV
下载PDF
雪灵芝提取物对HepG2.2.15细胞株HBsAg与HBeAg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9
9
作者 唐庆年 冯梅 +3 位作者 龚受基 戴支凯 周以智 徐庆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212-1216,共5页
目的:探讨雪灵芝提取物对HepG2.2.15细胞株HBsAg与HBeAg表达的影响。方法:应用HepG2.2.15细胞系培养系统检测雪灵芝提取物对HBsAg与HBeAg表达的影响。结果:雪灵芝醇提物和水提物各剂量组(50~400mg/L)孵育HepG2.2.15细胞株7... 目的:探讨雪灵芝提取物对HepG2.2.15细胞株HBsAg与HBeAg表达的影响。方法:应用HepG2.2.15细胞系培养系统检测雪灵芝提取物对HBsAg与HBeAg表达的影响。结果:雪灵芝醇提物和水提物各剂量组(50~400mg/L)孵育HepG2.2.15细胞株72、96h后抑制了HBsAg和HBeAg的表达(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0.01),并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其中雪灵芝醇提物在实验72、96h对HBeAg最大抑制率分别为63.2%和90.8%;雪灵芝水提取物在实验96h对HBsAg和HBeAg的最大抑制率分别为52.5%和72.8%。结论:雪灵芝醇提物和水提物体外均有咀显的抗乙肝病毒作用,但醇提物细胞毒性较大,而水提物作用确切且毒性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雪灵芝 hepg2.2.15 HBSAG HBEAG HBV
下载PDF
乙肝抗病毒药物苦参碱联合拉米夫定对乙肝病毒DNA聚合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7
10
作者 冯静 张萍 +1 位作者 邓菲 黄琰 《中药药理与临床》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89-92,共4页
目的:探讨苦参碱联合拉米夫定抗乙肝协同作用的研究及对乙肝病毒DNA聚合酶(HBV DNAP)活性的影响。方法:本文采用MTT法测定苦参碱和拉米夫定对转染人肝癌细胞株(Hep G2)的2.2.15细胞生长抑制能力,利用酶抑制动力学方法,研究了苦参碱和拉... 目的:探讨苦参碱联合拉米夫定抗乙肝协同作用的研究及对乙肝病毒DNA聚合酶(HBV DNAP)活性的影响。方法:本文采用MTT法测定苦参碱和拉米夫定对转染人肝癌细胞株(Hep G2)的2.2.15细胞生长抑制能力,利用酶抑制动力学方法,研究了苦参碱和拉米夫定对HBV DNAP的抑制作用、并进一步地分析了苦参碱对HBV DNAP的抑制动力学常数,最后对苦参碱联合拉米夫定对HepG2.2.15细胞生长抑制和HBV DNA合成的抑制是否具有协同效应进行了探讨。结果:苦参碱是一种可逆的竞争型HBV DNAP抑制剂(半抑制浓度IC50为11.24±2.06μmol/L,抑制常数Ki为0.34±0.05μmol/L),圆二色性谱分析表明苦参碱诱导HBV DNAP的构象发生部分改变,α-螺旋含量逐渐增加;且低浓度的拉米夫定与苦参碱联合使用对Hep G2.2.15细胞生长抑制和对HBV DNA合成的抑制都具有协同作用。结论:苦参碱能够通过结合到HBV DNAP的活性中心,并诱导酶的结构变得紧密,而不利于活性中心的形成,最终使HBV DNAP活性降低。而这种诱导酶的活性降低直接影响到乙肝病毒DNA的合成,加之拉米夫定的联合使用,起到了协同作用,增加了抗乙肝病毒的药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参碱 拉米夫定 hepg2.2.15细胞 乙肝病毒DNA聚合酶 协同作用
原文传递
miR-122靶向调控RhoA基因影响乙型肝炎病毒复制与表达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马红 李莉 周丽君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3年第6期677-682,共6页
目的探讨miR-122通过调控小G蛋白超家族成员RhoA基因对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HBV)复制与表达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实时荧光定量PCR测定HBV(+)与HBV(-)的肝癌患者组织、HepG2细胞与HepG2.2.15细胞中miR-122表达差异,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 目的探讨miR-122通过调控小G蛋白超家族成员RhoA基因对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HBV)复制与表达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实时荧光定量PCR测定HBV(+)与HBV(-)的肝癌患者组织、HepG2细胞与HepG2.2.15细胞中miR-122表达差异,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检测HBV(+)与HBV(-)的肝癌患者组织、HepG2细胞与HepG2.2.15细胞中RhoA mRNA和RhoA蛋白的表达差异;按照实验分组将pEGFP-C1-miR-122与pcDNA3.0-V14RhoA转染至HepG2.2.15细胞,实时荧光定量PCR测定miR-122与RhoA 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RhoA蛋白表达;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miR-122与RhoA基因的靶向结合位点,构建野生型RhoA 3′非翻译区(3′UTR)和突变型RhoA 3′UTR双荧光素酶表达载体,检测细胞荧光素酶活性变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细胞培养上清液中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与乙型肝炎e抗原(HBeAg)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HBV DNA水平,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内Rho相关蛋白激酶(ROCK)-1与ROCK-2相对表达水平。结果相较于HBV(-)肝癌患者组织,HBV(+)肝癌患者组织中miR-122表达下调,RhoA mRNA和RhoA蛋白相对表达水平上调(P<0.05);与HepG2细胞比较,HepG2.2.15细胞中miR-122表达也下调,RhoA mRNA和RhoA蛋白相对表达水平上调(P<0.05)。经预测发现RhoA mRNA 3′UTR与miR-122在特定区域存在碱基互补现象,miR-122 mimic和RhoA 3′UTR WT重组质粒共转染的细胞中相对荧光素酶活性降低(P<0.05)。此外,过表达miR-122的HepG2.2.15细胞中RhoA mRNA和RhoA蛋白相对表达水平下调(P<0.05)。与空白组比较,miR-122组HepG2.2.15细胞培养上清液HBsAg与HBeAg水平均降低,HBV DNA表达降低,ROCK-1与ROCK-2表达均上调(P<0.05);而V14RhoA组HBsAg与HBeAg水平则高于空白组,HBV DNA表达升高,ROCK-1与ROCK-2表达均上调(P<0.05)。结论miRNA-122可通过下调RhoA基因表达抑制HBV的复制和表达,其机制可能与抑制Rho/ROCK信号通路激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RHOA MIR-122 hepg2.2.15细胞
下载PDF
复方六月雪含药血清对HepG2.2.15细胞HBsAg和HBeAg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6
12
作者 张士军 林兴 +2 位作者 林军 蒋伟哲 黄仁彬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805-808,共4页
目的:观察复方六月雪(六月雪、白花蛇舌草、栀子根等)体外抗HBV的作用。方法:采用血清药理学法进行实验,复方六月雪含药血清作用于HepG2.2.15细胞,分别在第72h和144h收集细胞培养上清液,采用ELISA法测定上清液HBsAg和HBeAg的滴度。结果... 目的:观察复方六月雪(六月雪、白花蛇舌草、栀子根等)体外抗HBV的作用。方法:采用血清药理学法进行实验,复方六月雪含药血清作用于HepG2.2.15细胞,分别在第72h和144h收集细胞培养上清液,采用ELISA法测定上清液HBsAg和HBeAg的滴度。结果:复方六月雪含药血清在HepG2.2.15细胞培养中可有效地抑制细胞HBsAg和HBeAg的表达(P<0.05、P<0.01),抑制作用有明显的量效反应关系。结论:复方六月雪含药血清在体外具有显著的抗HBV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六月雪 hepg2.2.15细胞 HBSAG HBEAG 血清药理学
下载PDF
乙型肝炎病毒转染及脂多糖刺激对HepG2细胞Toll样受体2和4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13
作者 金生 张大志 +4 位作者 陈压西 郭晖 罗娅 刘杞 任红 《中华传染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30-234,共5页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转染对HepG2细胞表面Toll样受体(TLR)表达的影响及脂多糖(LPS)加重HBV转染致肝细胞损伤是否存在直接作用,进一步探讨乙型肝炎发病及重型化的发生机制。方法以不同浓度的LPS刺激HepG2细胞、HepG2.2.15细胞(转...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转染对HepG2细胞表面Toll样受体(TLR)表达的影响及脂多糖(LPS)加重HBV转染致肝细胞损伤是否存在直接作用,进一步探讨乙型肝炎发病及重型化的发生机制。方法以不同浓度的LPS刺激HepG2细胞、HepG2.2.15细胞(转染HBV全基因组的HepG2细胞),并以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HepG2细胞及HepG2.2.15细胞表面TLR 2、4蛋白质表达情况,以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TLR2、4 mRNA表达情况,用Abbot试剂检测HepG2.2.15细胞HgsAg和HgeAg表达情况,用流式细胞仪观察细胞生长周期及细胞凋亡情况。结果HepG2、HepG2.2.15细胞膜上均有TLR2、4蛋白质表达,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在未加LPS及各浓度LPS刺激细胞均可见细胞膜有棕褐色着色,且随着LPS浓度增加,其着色强度增加;对0mg/L及10mg/L LPS诱导HepG2、HepG2.2.15细胞RNA进行RT-PCR扩增,其产物行10g/L琼脂糖凝胶电泳均可见特异性条带,且10mg/L LPS诱导细胞TLR2和TLR4与分子量标准品的吸光度值比值明显高于0mg/L LPS诱导细胞扩增产物,分别为306.63±6.18对519.84±9.15和700.54±13.56对1116.62±37.67,F值分别为740.58和426.07,P值分别为0.01和0.02;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发现HepG2绌胞及未经LPS诱导的HepG2.2.15未发生凋亡,各浓度LPS诱导的HepG2.2.15细胞均有细胞凋亡发生,且细胞凋亡率随着LPS浓度增加上升。结论LPS可能通过其与肝细胞膜上的TLR结合,而参与HBV转染后肝细胞损害及肝脏炎症重型化的发病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oll样受体 肝炎病毒 乙型 hepg2细胞 hepg2.2.1 5细胞 内毒素类 脂多糖类
原文传递
芒果苷对HepG2.2.15细胞β-arrestins信号通路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邓家刚 邓静 +3 位作者 周文强 兰太进 运晨霞 杨柯 《中药药理与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2-24,共3页
目的:本研究以HepG2.2.15(2215)细胞为细胞模型,探讨芒果苷对2215细胞内β-arrestins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分别检测芒果苷对2215细胞中β-arrestins总蛋白含量、β-arrestins磷酸化(p-β-arrestins)... 目的:本研究以HepG2.2.15(2215)细胞为细胞模型,探讨芒果苷对2215细胞内β-arrestins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分别检测芒果苷对2215细胞中β-arrestins总蛋白含量、β-arrestins磷酸化(p-β-arrestins)水平以及EGF干预后芒果苷对2215细胞中p-β-arrestins水平的影响。结果:在无EGF干预时,芒果苷各剂量组对2215细胞中β-arrestins总蛋白含量及p-β-arrestins水平无影响;在EGF干预后,芒果苷100μg/ml能明显抑制2215细胞中p-β-arrestins水平;芒果苷50μg/ml、25μg/ml对β-arrestins磷酸化程度无影响。结论:抑制2215细胞中p-β-arrestins水平是芒果苷抗HBV和免疫调节作用的可能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芒果苷 hepg2.2.15细胞 β-arrestins 信号转导
原文传递
琐琐葡萄多糖体外抗乙型肝炎病毒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刘涛 赵军 +1 位作者 李海波 马龙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47-148,共2页
琐琐葡萄(Vitis viniferal L)为葡萄科小无核红葡萄,药用果实,主产于我国新疆吐鲁番、和田、鄯善等地[1],具有健脾胃、理肺、生津、养血等功效;在维吾尔医临床主要应用于脾胃不和、神志不安以及小儿麻疹和肝炎等病症的治疗,收载于《... 琐琐葡萄(Vitis viniferal L)为葡萄科小无核红葡萄,药用果实,主产于我国新疆吐鲁番、和田、鄯善等地[1],具有健脾胃、理肺、生津、养血等功效;在维吾尔医临床主要应用于脾胃不和、神志不安以及小儿麻疹和肝炎等病症的治疗,收载于《神农本草经》、《本草纲目》和《维吾尔药志》等历代医药文献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琐琐葡萄 多糖 乙型肝炎病毒 hepg2.2.15细胞株 细胞培养 体外
下载PDF
紫花地丁水浸出物对HepG2.2.15细胞分泌HBsAg的影响 被引量:5
16
作者 王玉 吴中明 +1 位作者 敖弟书 周艳萌 《遵义医学院学报》 2009年第6期559-561,566,共4页
目的探讨紫花地丁水浸出物对HepG2.2.15细胞分泌HBsAg的影响。方法将加药培养液和HepG2.2.15细胞共同培养3、6、9天后,采用MTT和ELISA法分别测定紫花地丁对细胞的毒性作用和对上清液中HBsAg含量的影响。结果紫花地丁是一种低毒药物,可... 目的探讨紫花地丁水浸出物对HepG2.2.15细胞分泌HBsAg的影响。方法将加药培养液和HepG2.2.15细胞共同培养3、6、9天后,采用MTT和ELISA法分别测定紫花地丁对细胞的毒性作用和对上清液中HBsAg含量的影响。结果紫花地丁是一种低毒药物,可有效地抑制HepG2.2.15细胞分泌的HBsAg。结论紫花地丁水浸出物在体外有一定的抗HBV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花地丁水浸出物 HBSAG 乙型肝炎病毒 hepg2.2.15细胞
下载PDF
针对HBV preS1、preS2编码链的反基因锁核酸对HepG2.2.15细胞的抗病毒效果 被引量:4
17
作者 彭彬 许桂丹 +4 位作者 韦武均 农顺强 陈晓昊 肖树荣 邓益斌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0年第21期3106-3109,共4页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preS1、preS2 DNA同聚嘌呤区设计的锁核酸在体外对HBV复制和表达的抑制作用。方法设计并合成锁核酸,以Lipo3000作为载体转染至锁核酸-脂质体组,设空白对照组,运用荧光定量PCR、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等技术观察锁...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preS1、preS2 DNA同聚嘌呤区设计的锁核酸在体外对HBV复制和表达的抑制作用。方法设计并合成锁核酸,以Lipo3000作为载体转染至锁核酸-脂质体组,设空白对照组,运用荧光定量PCR、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等技术观察锁核酸对HBsAg表达、HBV DNA复制的抑制作用,采用CCK8比色法观察锁核酸对HepG2.2.15细胞基本代谢的影响。结果加入锁核酸后,HBsAg、HBV DNA表达量相对于空白对照组逐渐降低,并随时间呈递增趋势,其中,preS1的3023-3037nt位点在第9天对HBsAg表达的抑制率达(61.94±4.11)%,对HBV DNA复制的抑制率达(56.08±3.22)%;preS2的3305-3320nt位点在第9天对HBsAg表达的抑制率达(72.93±4.14)%,对HBV-DNA复制的抑制率达(61.79±3.40)%。结论HBV preS1编码链的3023-3037nt位点和preS2编码链的3305-3320nt位点的反基因锁核酸片段对HBsAg表达和HBV-DNA复制的抑制效果最为明显,两者均可以作为抗HBV治疗的有效靶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锁核酸 PRES1 PRES2 hepg2.2.15细胞
下载PDF
复方虎杖方体内外抗乙肝病毒的活性评价 被引量:4
18
作者 王云 鞠建明 +4 位作者 李振华 刘克冕 汪露露 彭蕴茹 刘超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62-66,共5页
目的研究复方虎杖方体内外抗乙肝病毒作用。方法体外实验采用CCK-8染色法检测复方虎杖方水提物、醇提物对HepG2.2.15细胞株的抗增殖活性,采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检测法测定HBsAg、HBeAg含量,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BV-DNA含量;体内... 目的研究复方虎杖方体内外抗乙肝病毒作用。方法体外实验采用CCK-8染色法检测复方虎杖方水提物、醇提物对HepG2.2.15细胞株的抗增殖活性,采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检测法测定HBsAg、HBeAg含量,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BV-DNA含量;体内实验采用血清斑点杂交法(Dot blot)测定给药5、10 d后及停药3 d后鸭血清中的DHBV-DNA含量。结果体外结果显示,复方虎杖方水提物、醇提物能有效抑制HepG2.2.15细胞增殖活性,IC 50分别为51.28 mg/mL和46.78 mg/mL;复方虎杖方能有效抑制HepG2.2.15细胞分泌HBsAg、HBeAg,具有明显的剂量依赖关系,醇提物对HBeAg分泌的抑制作用明显强于水提物;复方虎杖方醇提物能有效抑制HepG2.2.15细胞HBV-DNA复制,但水提物效果不明显。体内结果显示,复方虎杖方能有效抑制鸭血清中DHBV-DNA复制,且能显著抑制停药后的病毒反跳。结论复方虎杖方体内和体外均有一定的抗乙肝病毒作用,研究为该方的开发应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虎杖方 hepg2.2.15细胞 鸭乙型肝炎病毒 HBsAg HBEAG 抗乙肝病毒作用
下载PDF
HBV通过增强DNAJB4启动子活性调节其在HepG2.2.15细胞中的表达 被引量:4
19
作者 张小花 万涛 +3 位作者 张磊 田园园 黄婷婷 汤华 《医学分子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5期391-396,共6页
目的初步探讨HBV与DNAJB4基因的转录调节作用机制。方法用RT-PCR及Real—timePCR检测HepG2.2.15细胞和HepG2细胞中DNAJB4在mRNA水平上的表达差异。构建DNAJB4启动子虫荧光素酶报告质粒,分别与HBV、HBs、HBp、HBc、HBx表达质粒共转染H... 目的初步探讨HBV与DNAJB4基因的转录调节作用机制。方法用RT-PCR及Real—timePCR检测HepG2.2.15细胞和HepG2细胞中DNAJB4在mRNA水平上的表达差异。构建DNAJB4启动子虫荧光素酶报告质粒,分别与HBV、HBs、HBp、HBc、HBx表达质粒共转染HepG2细胞,比较虫荧光素酶活性。结果在mRNA水平上,DNAJB4在HepG2.2.15细胞中的表达量是其在HepG2细胞中表达量的2.59倍,且二者有显著性差异(P〈0.01)。DNAJB4启动子虫荧光素酶报告质粒与HBV表达质粒共转染组的相对荧光素酶活性是其对照组的2.28倍。转染HBs和HBc表达质粒组的相对荧光素酶活性分别是其对照组的2.11倍和1.77倍,而HBx、HBp表达质粒对荧光素酶活性没有影响。结论在HepG2.2.15细胞中,HBV能通过增强DNAJB4启动子活性增加DNAJB4转录水平的表达,其中HBs和HBc蛋白起主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DNAJB4启动子 hepg2.2.15细胞 基因表达与调控
原文传递
HepG2.2.15细胞模型功能的重新评价:分泌HBVDNA、cccDNA及血清学标志物的动态变化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韩建 王晓娟 +3 位作者 刘鹏 卜秋宁 朱永红 王玲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385-388,共4页
目的研究HepG2.2.15细胞分泌特点及动态变化,建立稳定的抗HBV药物筛选平台。方法采用微量细胞培养法培养HepG2.2.15细胞株,于第3、6、9、12、15d收集培养上清液,采用ELISA方法检测preS1、HBsAg和HbeAg,采用Abbot试剂盒定量检测HBVDNA,采... 目的研究HepG2.2.15细胞分泌特点及动态变化,建立稳定的抗HBV药物筛选平台。方法采用微量细胞培养法培养HepG2.2.15细胞株,于第3、6、9、12、15d收集培养上清液,采用ELISA方法检测preS1、HBsAg和HbeAg,采用Abbot试剂盒定量检测HBVDNA,采用Roche荧光定量PCR试剂盒检测HBVcccDNA。结果 HepG2.2.15细胞分泌preS1、HBsAg、HBeAg、HBVDNA的量随着细胞培养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加,其中HBsAg在第9d达到分泌高峰,其余均在第12d达到分泌高峰。HBVcccDNA在第9d检测值仍为0,第12d时检测值达24×103copies/ml。结论 HepG2.2.15细胞具有稳定的分泌HBV病毒及相关抗原的生物学功能,是比较理想的病毒复制及抗HBVDNA药物筛选的细胞模型。本研究所用细胞株及实验方法可靠、稳定且重复性好,适用于抗HBV药物筛选等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pg2 2 15细胞 前S1抗原 乙肝病毒表面抗原 乙肝病毒E抗原 乙肝病毒DNA 乙肝病毒cccDNA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