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78篇文章
< 1 2 14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骨髓间质干细胞降低大鼠移植物抗宿主反应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6
1
作者 田莹 邓宇斌 +2 位作者 王亚柱 王晔 朱文标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9-33,共5页
目的探讨MSCs对GVHD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建立大鼠同种异体骨髓移植模型,同时输入供者的T淋巴细胞诱导出移植物抗宿主反应,联合或不联合移植供体来源的MSCs,观察受鼠的生存时间,同时利用RT-PCR法研究Th1/Th2淋巴细胞亚群的比例,用ELISA... 目的探讨MSCs对GVHD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建立大鼠同种异体骨髓移植模型,同时输入供者的T淋巴细胞诱导出移植物抗宿主反应,联合或不联合移植供体来源的MSCs,观察受鼠的生存时间,同时利用RT-PCR法研究Th1/Th2淋巴细胞亚群的比例,用ELISA法检测移植后体内IL-4细胞因子的浓度。结果GVHD组的平均生存时间为(17.30±2.33)天,实验组的平均生存时间为(24.10±2.36)天,与单独移植HSCs相比,MSCs与HSCs共移植明显延长的受鼠的生存时间。同时,GVHD组Th1/Th2细胞比值为1.29±0.06,IL-4因子的浓度平均为(14.84±2.59)pg/mL,实验组Th1/Th2细胞比值为(0.77±0.14),IL-4因子的浓度平均为(40.09±13.99)pg/mL。MSCs与HSCs共移植降低了体内Th1/Th2淋巴细胞亚群的比例,提高了体内IL-4细胞因子的浓度。结论MSCs与HSCs共移植能有效抑制HSCs移植后致死性GVHD的发生,延长生存时间,同时MSCs可能通过作用于体内Th1/Th2淋巴细胞亚群的比例,促进体内IL-4细胞因子的分泌从而间接发挥了抑制GVHD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质干细胞 造血干细胞移植 同种异体移植 移植物抗宿主病
下载PDF
造血干细胞移植联合中医中药治疗恶性血液病12例 被引量:21
2
作者 虞荣喜 周郁鸿 +7 位作者 朱宁希 沈建平 胡致平 罗秀素 林圣云 沈一平 陈均法 孙洁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90-93,共4页
目的 :评价造血干细胞移植联合中医中药治疗恶性血液病的疗效。方法 :采用异基因骨髓和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慢性粒细胞 (慢粒 )白血病 4例 (慢性期 3期 ,加速期 1例 )和急非淋白血病 1例 ;用自体骨髓和外周血干细胞移植 7例 ,包括急非... 目的 :评价造血干细胞移植联合中医中药治疗恶性血液病的疗效。方法 :采用异基因骨髓和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慢性粒细胞 (慢粒 )白血病 4例 (慢性期 3期 ,加速期 1例 )和急非淋白血病 1例 ;用自体骨髓和外周血干细胞移植 7例 ,包括急非淋白血病 5例 (CR13例 ,CR2 2例 )和恶性淋巴瘤 2例 (初发 1例 ,复发 1例 )。预处理方案 :异基因者采用全身60 Co照射加环磷酰胺 (TBI加Cy)或马利兰加环磷酰胺 (Bu+Cy) ,自体移植者采用MAC(马法兰 +阿糖胞苷 +环磷酰胺 )或MAC +乙叉鬼臼甙 (VP16)。移植后根据患者辨证论治 ,给予中药口服。结果 :12例移植均获成功 ,重建造血 ,中位随访时间 18( 4~ 70 )个月 ,移植相关死亡率 8 3% ( 1/12例 ) ,移植后复发和慢粒急变率 2 5% ( 3/12例 ) ,无病长期生存率 66 7% ( 8/12例 )。按急性白血病CR1和慢粒白血病慢性期计算总有效率 88 8% ( 8/9例 )。结论 :急性白血病患者如无相配的骨髓供者 ,在CR1期进行自体骨髓或外周血干细胞移植可降低急性白血病的复发率 ;慢粒白血病在慢性期进行异基因骨髓或外周血干细胞移植 ,可以达到长期存活 ;恶性血液病在移植后服用中药有可能降低并发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淋巴瘤 造血干细胞移植 中医药疗法 治疗
下载PDF
兔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内复合移植的成骨研究 被引量:16
3
作者 张文志 孔荣 +3 位作者 方诗元 朱六龙 童元 汪健 《临床骨科杂志》 2002年第2期81-85,共5页
目的 观察兔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MSCs)体内复合移植的成骨能力 ,以寻求理想的MSCs载体。方法 将 10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成A、B两组 ,从自体骨髓中分离出MSCs,体外培养并扩增后分别与相同大小的小牛脱钙骨 (DBCB)、自固化磷酸钙人... 目的 观察兔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MSCs)体内复合移植的成骨能力 ,以寻求理想的MSCs载体。方法 将 10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成A、B两组 ,从自体骨髓中分离出MSCs,体外培养并扩增后分别与相同大小的小牛脱钙骨 (DBCB)、自固化磷酸钙人工骨 (CPC)复合移植于两组大白兔左侧骶棘肌中 ,同时右侧骶棘肌分别植入相同大小的DBCB、CPC作空白对照 ;16周后取出标本 ,观察成骨情况并行组织学检查。结果 A组 5例 :MSCs+DBCB侧均发现有新骨组织形成 ,单纯DBCB侧3例被完全吸收、降解 ,2例大部分吸收、降解 ;B组 5例 :MSCs +CPC侧和单纯CPC侧均未见骨组织形成 ,植入物也无明显吸收。结论 自体骨髓MSCs在适合载体负载下可在体内自动分化成骨 ,DBCB是MSCs的良好载体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血干细胞移植 骨再生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自体移植
下载PDF
造血干细胞移植病人的心理反应及护理干预 被引量:14
4
作者 颜霞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05年第11期2261-2262,共2页
综述了造血干细胞移植病人的心理反应及其护理干预。
关键词 造血干细胞移植 心理反应 护理
下载PDF
ABO血型不合对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影响 被引量:14
5
作者 鲍立 黄晓军 +6 位作者 刘开彦 许兰平 陈欢 张耀臣 陈育红 韩伟 陆道培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26-129,共4页
目的:分析ABO血型不合对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 HSCT)的影响。方法: 对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血液病研究所 148例ABO血型不合的allo HSCT受者按不同的移植方式进行分析,并选用同期 85例ABO血型相合的受者作比较。结果:主要ABO血型不合骨... 目的:分析ABO血型不合对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 HSCT)的影响。方法: 对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血液病研究所 148例ABO血型不合的allo HSCT受者按不同的移植方式进行分析,并选用同期 85例ABO血型相合的受者作比较。结果:主要ABO血型不合骨髓移植(BMT)组红细胞输注量多,红系恢复时间长。ABO血型不合的BMT、外周血干细胞移植(PBSCT)以及BMT+PBSCT患者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 (aGVHD)的发生率、巨细胞病毒(CMV)发生率及 5年无病存活率与ABO血型相合患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ABO血型不合不影响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植活、主要合并症及预后。ABO血型不合的PBSCT与BMT相比,红细胞输注量少,红系恢复较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巨细胞病毒(CMV) ALLO-HSCT 主要ABO血型不合 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外周血干细胞移植 移植方式 骨髓移植 恢复时间 红细胞 BMT 发生率 研究所 血液病 统计学 存活率 合并症 受者
下载PDF
自体外周血及自体红骨髓干细胞与脱钙骨复合移植治疗骨缺损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吴成如 董英海 +2 位作者 高学纯 卜海富 丁晓云 《临床骨科杂志》 2001年第1期1-4,共4页
目的 对比观察自体外周血干细胞 (APBSC ) /脱钙骨 (DB)复合移植与自体红骨髓(ARBM ) /DB复合移植治疗骨缺损的疗效。方法  36只家兔双侧桡骨造成 1cm骨缺损 ,随机分为DB组、ARBM /DB组和APBSC/DB组 ,每组 1 2只 ,分别进行X线片、生... 目的 对比观察自体外周血干细胞 (APBSC ) /脱钙骨 (DB)复合移植与自体红骨髓(ARBM ) /DB复合移植治疗骨缺损的疗效。方法  36只家兔双侧桡骨造成 1cm骨缺损 ,随机分为DB组、ARBM /DB组和APBSC/DB组 ,每组 1 2只 ,分别进行X线片、生物力学和组织学检查 ,然后作对比研究。结果 术后第 2、4、8、1 4周 ,APBSC/DB组和ARBM /DB组X线片、改进的GaryX线评分和光镜观察结果 ,以及术后第 1 4周整骨破坏载荷和骨缺损修复形态学评分均明显优于DB组 ;但APBSC/DB组与ARBM /DB组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APBSC与ARBM都能在DB的骨形态蛋白诱导下促进成骨细胞的形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血干细胞移植 骨髓移植 脱钙骨 骨缺损 治疗
下载PDF
伏立康唑在造血干细胞移植所致真菌感染二级预防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7
作者 郭智 何学鹏 +6 位作者 刘晓东 刘丹 张媛 杨凯 陈鹏 刘兵 陈惠仁 《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电子版)》 CAS 2011年第2期36-39,共4页
目的探讨伏立康唑对造血干细胞移植所致真菌感染二级预防的作用。方法收集北京军区总医院血液科2007年1月以来收治的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160例,分为伏立康唑注射液组(治疗组)和氟康唑口服组(对照组),每组各80例,观察两组患者造血干细胞... 目的探讨伏立康唑对造血干细胞移植所致真菌感染二级预防的作用。方法收集北京军区总医院血液科2007年1月以来收治的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160例,分为伏立康唑注射液组(治疗组)和氟康唑口服组(对照组),每组各80例,观察两组患者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发生真菌感染的情况。结果治疗组经过伏立康唑注射液二级预防,移植后3个月内共发生真菌感染者6例,发生率为7.5%(6/80);对照组80例中发生真菌感染者16例,发生率为20%(16/80),治疗组移植后真菌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伏立康唑的二级预防能显著降低移植后真菌感染的发生率,疗效确切、应用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伏立康唑 造血干细胞移植 感染 真菌性 二级预防
原文传递
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儿童白血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周敦华 黄绍良 +4 位作者 方建培 黎阳 陈纯 吴燕峰 包蓉 《中山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433-437,共5页
【目的】评价造血干细胞移植 (HSCT)治疗儿童白血病的疗效及合并症。【方法】非血缘相关脐血移植 (UD UCBT)治疗儿童白血病 5例 (AML 4例 ,HR ALL 1例 ) ;同胞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 (allo PBSCT)治疗CML及HR ALL各 1例 ;自体外周血造血... 【目的】评价造血干细胞移植 (HSCT)治疗儿童白血病的疗效及合并症。【方法】非血缘相关脐血移植 (UD UCBT)治疗儿童白血病 5例 (AML 4例 ,HR ALL 1例 ) ;同胞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 (allo PBSCT)治疗CML及HR ALL各 1例 ;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 (auto PBSCT)治疗AML 2例。UD UCBT中 4例为HLA 5 / 6相合 ,1例为全相合。输入的脐血 (UCB)平均有核细胞数 (NC)为 6 2 9× 10 7/kg ,CFU GM为 0 17× 10 5/kg ,CD34+ 细胞数为 4 6× 10 5/kg。预处理主要以马利兰 (Bu)、环磷酰胺 (CY)、氟达拉宾 (Flu)和马法兰 (Mel)等组成的方案。【结果】 4例可评价的UD UCBT患儿中 3例完全植入 ,1例未植入者自体造血恢复 ,2例allo PBSCT患儿均完全植入。UCBT后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绝对计数 (ANC)≥ 0 5× 10 9/L的中位时间为 +2 1d ,血小板 (PLT)≥ 2 0× 10 9/L的中位时间为 +40d。 2例allo PBSCT患儿外周血ANC≥ 0 5× 10 9/L的中位时间分别为 +10d和 +12d ,PLT≥ 2 0× 10 9/L的中位时间为 +11d和 +14d。 3例植入的UCBT者 2例分别发生Ⅰ度和Ⅲ度aGVHD。 2例allo PBSCT患儿分别发生Ⅱ度和Ⅲ度aGVHD。随访 2 5个月 ,2例auto PBSCT患儿均复发。allo HSCT 7例中 2例复发 ,2例死于移植合并症 ,3例无病存活至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血干细胞移植 治疗 儿童 白血病 临床研究
下载PDF
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早期感染29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8
9
作者 黎阳 黄绍良 +2 位作者 方建培 周敦华 陈纯 《中华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520-524,共5页
目的 了解儿童脐血及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早期感染发生的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回顾性的临床统计 ,分析了造血干细胞移植早期感染的 2 9例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31例造血干细胞移植患儿移植后早期感染的发生率为 94 % (2 9... 目的 了解儿童脐血及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早期感染发生的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回顾性的临床统计 ,分析了造血干细胞移植早期感染的 2 9例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31例造血干细胞移植患儿移植后早期感染的发生率为 94 % (2 9例 )。首次发生移植早期感染的时间为 0~ +2 2d(移植后为“ +”) ,中位时间 +6 2d ,高峰时间为 +4~ +7d ;感染持续时间为 3~ 2 0d ,中位时间 8 9d。二次感染的 8例感染发生的时间为 +13~ +2 7d ,中位时间 +18 8d。所有 2 9例患儿首次感染均发生在中性粒细胞绝对计数 >0 5× 10 9 L之前 ,移植后的WBC数量的恢复情况与移植后早期感染的发生和持续时间密切相关。移植早期感染最常见为口腔炎、胃肠炎等消化道粘膜炎 ,其次为呼吸道感染 ;本组病例血培养以G革兰阴性杆菌阳性率最高。移植早期预防性使用泰能较对照 [(+4 7± 2 1)d]可推迟首次感染发生的时间 [(+8 6± 5 1)d]。结论 移植后早期感染发生的高峰时间为+4~ +7d ,感染持续时间为 3~ 2 0d ,中位时间 8 9d ;主要为消化道粘膜炎及呼吸道感染 ;血培养阳性细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移植前预防性使用亚胺培南 +西司他丁 (商品名泰能 )可以推迟移植后早期感染的发生时间 ,对移植早期感染的预防有一定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血干细胞移植 早期感染 临床分析 影响因素 儿童 治疗
原文传递
护理干预改善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术前焦虑的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王红新 马迎春 +1 位作者 唐菊英 董丽丽 《现代护理》 2008年第1期72-73,共2页
目的探索护理干预对缓解、减轻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术前焦虑的有效方法。方法将准备行造血干细胞移植的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n=25)和对照组(n=24),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除采用常规护理外并给予层流室参观、观看录像、音乐疗... 目的探索护理干预对缓解、减轻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术前焦虑的有效方法。方法将准备行造血干细胞移植的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n=25)和对照组(n=24),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除采用常规护理外并给予层流室参观、观看录像、音乐疗法等干预措施。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对两组患者焦虑状况进行测评。结果2组患者干预前均有不同程度的焦虑存在,SAS得分均值与常模总分均值比较,明显高于正常人常模(P〈0.01),干预后2组患者SAS得分均值之间的比较有明显差别(P〈0.01),干预组焦虑情绪术前1d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行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焦虑,采用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焦虑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血干细胞移植 焦虑 心理护理
下载PDF
造血干细胞移植预处理对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王景昌 白海 +2 位作者 吴涛 路继红 欧剑峰 《西北国防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4期256-258,F0002,共4页
目的:研究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前的预处理对HSCT患者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原代MSCs克隆培养集落形成单位(CFU-F),对比检测14例正常人和12例恶性肿瘤(恶性淋巴瘤9例、乳腺癌2例、小细胞肺癌1例)HSCT前后骨... 目的:研究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前的预处理对HSCT患者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原代MSCs克隆培养集落形成单位(CFU-F),对比检测14例正常人和12例恶性肿瘤(恶性淋巴瘤9例、乳腺癌2例、小细胞肺癌1例)HSCT前后骨髓中的MSCs数量;传代培养测定细胞生长曲线,计算细胞倍增时间;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增殖周期和CD45、CD34、CD44表达。结果:骨髓CFU-F正常人为(29.7±14.1)/1×106MNCs;移植前为(29.3±16.2)/1×106MNCs,移植后为(8.4±3.7)/1×106MNCs,移植前与正常人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移植后明显少于正常人和移植前(P<0.01)。MSCs免疫表型为CD34-、CD45-、CD44+;指数增长期MSCs平均倍增时间均约为30h;细胞周期分析显示,正常人、移植前后MSCs的S+G2+M期细胞比例分别为18.2%、17.9%和18.7%,三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HSCT前预处理对骨髓MSCs有损伤作用,其机理可能是使MSCs细胞数量减少,但不影响其细胞增殖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血干细胞移植 预处理 间充质干细胞
下载PDF
骨髓腔输注间充质干细胞对骨髓移植后造血重建和移植物抗宿主病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黄科 黄绍良 +3 位作者 周敦华 蔡耘 张绪超 黎阳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87-92,共6页
目的比较骨髓腔内(IBM)及静脉内(IV)输注异基因间充质干细胞(MSC)对大鼠骨髓移植(BMT)模型的骨髓造血、MSC重建和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影响,优化MSC输注途径及探讨MSC促进造血的机制。方法①MSC体内动力学示踪。②建立大鼠... 目的比较骨髓腔内(IBM)及静脉内(IV)输注异基因间充质干细胞(MSC)对大鼠骨髓移植(BMT)模型的骨髓造血、MSC重建和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影响,优化MSC输注途径及探讨MSC促进造血的机制。方法①MSC体内动力学示踪。②建立大鼠BMT模型。③实验分组:IBM组[MSC(IBM)+骨髓有核细胞(IV)];IV组[MSC(IV)+骨髓有核细胞(IV)];骨髓移植(BMT)组;单纯MSC组;照射对照组;空白对照组。④移植后观察受体存活、外周血常规结果及植入证据、骨髓MSC、CFU-Mix恢复及GVHD。结果①IBM途径输注MSC主要分布于骨髓。②MSC与骨髓共移植可以提高大鼠存活率:照射对照组、单纯MSC输注组均在预处理后2周内全部死亡;BMT组2周内存活率为70%;IV存活率为80%;IBM组存活率为100%。③MSC可促进BMT大鼠外周血象恢复:移植后第14天(+14天)移植组白细胞计数均明显高于BMT组,IBM组又明显高于IV组,+21天IBM组三系均恢复,IV组+21天白细胞计数恢复,血红蛋白浓度和血小板计数至+30天恢复正常;BMT组三系恢复延迟约2周。④MSC促进BMT受体骨髓MSC恢复和造血重建:+21天和+30天共移植组CFU-Mix和MSC克隆生长恢复均较BMT组快(P<0.05);IBM组优于IV组(P<0.05)。⑤植入证据的检测:BMT及共移植组存活大鼠外周血均检测到F344大鼠供体抗原RT1A’阳性细胞,比例>90%。⑥GVHD发生率:BMT组GVHD发生率为42%;共移植组无明显GVHD表现。结论IBM输注MSC优先定位于骨髓、极少丢失于非造血器官;输注MSC可促进BMT后造血恢复及提高受体生存率;MSC促进BMT受体骨髓MSC及造血干细胞恢复,缩短骨髓抑制期,并降低GVHD;IBM输注途径效果优于IV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充质干细胞 造血干细胞移植 移植物抗宿主病
原文传递
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病 被引量:6
13
作者 钟美佐 陈方平 +2 位作者 舒毅刚 徐雅静 欧阳红兵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6期45-47,共3页
目的 :探讨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病的疗效。方法 :用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病 4例 ,预处理方案用TBI 8- 9Gy(分 2d) +CTX 12 0mg/kg。预防移植物抗缩主病 (GVHD)用CSA +短程MTX。结果 :全部患者移... 目的 :探讨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病的疗效。方法 :用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病 4例 ,预处理方案用TBI 8- 9Gy(分 2d) +CTX 12 0mg/kg。预防移植物抗缩主病 (GVHD)用CSA +短程MTX。结果 :全部患者移植后重建造血 ,DNA序列分析表明 1个月内移植物植入 ,4例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GVHD ,1例出现Ⅳ度aGVHD ,移植后 2个月死于颅内出血 ,其余 3例仍完全缓解 (CR) ,最长者达 16个月。结论 :ALLO -PBSCT是目前治疗恶性血液病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防治GVHD仍然是临床移植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血液病 造血干细胞移植 异基因 疗效 移植抗宿主病 植活证据
下载PDF
Sry监测体外扩增造血细胞植入效果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孔佩艳 陈幸华 +2 位作者 罗成基 胡川闽 郭朝华 《重庆医学》 CAS CSCD 2003年第10期1288-1291,共4页
目的 探讨Y染色体性别决定基因 (Sry)作为评价和追踪造血细胞移植后植入状态检测指标的可行性。方法 根据SryDNA序列设计引物及制备探针 ,然后进行PCR检测、斑点杂交和原位杂交 ,动态追踪经不同条件下体外扩增的纯系雄性小鼠BMMNC回... 目的 探讨Y染色体性别决定基因 (Sry)作为评价和追踪造血细胞移植后植入状态检测指标的可行性。方法 根据SryDNA序列设计引物及制备探针 ,然后进行PCR检测、斑点杂交和原位杂交 ,动态追踪经不同条件下体外扩增的纯系雄性小鼠BMMNC回输至雌性小鼠后的植入状态。结果 PCR结果显示在各移植组小鼠的骨髓有核细胞、脾细胞及外周血白细胞中均有Y染色体特异性序列的存在 ;斑点杂交结果显示在各回输组间并无明显差别 ,但用脾脏组织作原位杂交的结果则发现基质细胞支持扩增回输组的阳性颗粒数目与输注新鲜细胞组相似 ,但略少于雄性小鼠 ;而输注细胞因子扩增细胞实验组小鼠则明显少于雄性动物的阳性对照标本和基质细胞支持扩增回输组。结论  (1 )经重复检测表明上述方法的重复性好 ,结果可信 ,可作为检测性别不同时造血干细胞移植效果的一种检测手段 ;(2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染色体性别决定基因 造血干细胞移植 植入状态 体外扩增 基质细胞
下载PDF
实时定量PCR监测造血干细胞移植后BCR/ABL融合基因的表达 被引量:4
15
作者 汤宝林 程民 +3 位作者 刘会兰 耿良权 吴振添 孙自敏 《中华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24-228,共5页
目的监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患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BCR/ABL融合基因表达水平的动态变化,从而判断移植效果,指导临床治疗。方法应用Taqman实时定量RT-PCR方法,以B-actin作为内参照,检测10例初发CML患者及25... 目的监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患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BCR/ABL融合基因表达水平的动态变化,从而判断移植效果,指导临床治疗。方法应用Taqman实时定量RT-PCR方法,以B-actin作为内参照,检测10例初发CML患者及25例接受allo-HSCT治疗的CML患者在移植前、后不同时段外周血中BCR/ABL mRNA表达水平。结果15例接受移植的患者移植前、移植后1、2个月的NBCR/ABL(%)中位数分别为:6.57(0.14~38.83)、0.10(0~1.71)、0(0~0.52),3个月后全部为0。移植后早期检测BCR/ABL转录本较移植前逐渐下降,移植后1、2个月NBCR/ABL(%)均较移植前下降(x^2均为13.07,P〈O.01);移植后2个月较1个月下降(x^2=8.10,P〈0.01)。其余10例患者从移植后3~43个月不同时段起连续检测NBCR/ABL(%)也全部为0。结论实时定量RT-PCR方法检测CML患者的BCR/ABL融合基因的表达,操作迅速,灵敏度、特异性好,用于移植后微小残留病的检测对评估预后并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髓样 慢性 造血干细胞移植 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BCR/ABL融合基因
原文传递
不同浓度聚维酮碘溶液预防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肛周感染的效果研究
16
作者 胡伟 郭秀娟 +4 位作者 张蓓蓓 宋岩 徐晓东 王蕾 王佳婷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24年第12期889-893,共5页
目的明确不同浓度聚维酮碘溶液预防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肛周感染的效果,为临床开展聚维酮碘坐浴的配制浓度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行类实验研究,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血液科无菌层流病房行异基因造... 目的明确不同浓度聚维酮碘溶液预防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肛周感染的效果,为临床开展聚维酮碘坐浴的配制浓度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行类实验研究,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血液科无菌层流病房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727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时间分组,2019年1—12月的患者为对照组358例,2020年1—12月的患者为试验组369例,对照组采用0.0005%聚维酮碘溶液进行坐浴,试验组采用0.005%聚维酮碘溶液进行坐浴,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肛周感染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男222例,女136例,年龄32.0(23.0,44.0)岁,试验组男219例,女150例,年龄31.0(21.0,44.0)岁。试验组肛周感染发生率为16.3%(60/369),低于对照组的23.2%(83/3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1,P<0.05)。2组肛周感染严重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坐浴时提高聚维酮碘溶液浓度可降低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肛周感染的发生率,护理人员可在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中应用该方法,以预防患者肛周感染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血干细胞移植 聚维酮碘溶液 无菌层流病房 肛周感染 坐浴
原文传递
造血干细胞移植用于治疗淋巴系统恶性血液病 被引量:4
17
作者 宋慧慧 陈宝安 +6 位作者 丁家华 孙雪梅 高冲 孙耘玉 王骏 程坚 赵刚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5期945-948,共4页
本研究探讨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对恶性淋巴系统血液病的疗效。通过8例非霍奇金淋巴瘤(NHL)及3例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在前期化疗基础上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分别观察造血重建、并发症及生存期等指标,以了解造血干细胞移植对该类疾病的疗... 本研究探讨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对恶性淋巴系统血液病的疗效。通过8例非霍奇金淋巴瘤(NHL)及3例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在前期化疗基础上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分别观察造血重建、并发症及生存期等指标,以了解造血干细胞移植对该类疾病的疗效。结果表明:HSCT后11例患者(其中自体移植7例,异基因移植4例)造血顺利恢复,均能达到完全缓解(CR)。随访3年,5例NHL患者无病生存,1例NHL患者于移植后2个月死亡,1例自杀;4例接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患者中,1例非霍奇金淋巴瘤(NK细胞型)移植后79天死亡,1例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无病生存,2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分别于移植后第54天、第17个月死亡。结论: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治疗恶性淋巴系统血液疾病的一个有效手段,但自体HSCT的患者尚有一定的复发率,而异基因HSCT患者有可能因严重的移植相关并发症而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血干细胞移植 淋巴瘤 淋巴细胞白血病
下载PDF
造血干细胞移植患儿伏立康唑治疗药物浓度监测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陈娟 何岳林 +2 位作者 冯晓勤 任玉琼 刘世霆 《今日药学》 CAS 2021年第10期769-773,共5页
目的探讨CYP2C19基因多态性和非遗传因素对造血干细胞移植患儿伏立康唑血药浓度的影响并分析治疗药物浓度监测结果,为个体化给药提供参考。方法纳入60例造血干细胞移植患儿伏立康唑稳态谷浓度492例,利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检测患儿CYP2C1... 目的探讨CYP2C19基因多态性和非遗传因素对造血干细胞移植患儿伏立康唑血药浓度的影响并分析治疗药物浓度监测结果,为个体化给药提供参考。方法纳入60例造血干细胞移植患儿伏立康唑稳态谷浓度492例,利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检测患儿CYP2C19*2、CYP2C19*3、CYP2C19*17基因型。采用非参数检验、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相关遗传因素与非遗传因素对伏立康唑浓度的影响。结果492例谷浓度中62.8%达到治疗窗范围。在小于6岁、6~12岁、大于12岁3组年龄段患儿中日剂量/体质量、达到伏立康唑治疗窗时所需日剂量/体质量、谷浓度水平、谷浓度不同水平分布频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伏立康唑日剂量、CYP2C19正常代谢型、慢代谢型、是否使用质子泵抑制剂可解释13.7%的伏立康唑浓度个体差异。结论CYP2C19基因多态性、伏立康唑日剂量及是否使用质子泵抑制剂显著影响伏立康唑浓度,可结合治疗药物浓度监测指导个体化给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伏立康唑 造血干细胞移植 血药浓度 基因多态性
原文传递
2012年美国血液病学会会议热点:再生障碍性贫血进展 被引量:3
19
作者 何广胜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869-871,共3页
部分儿童再生障碍性贫血(AA)存在人白细胞抗原(HLA)-B61高表达,部分AA发现有基因STAT3,GATA-2,SLIT1突变,可能涉及AA的免疫发病机制。过氧化物酶体活化受体-g信号途径可能与AA的T细胞活化及骨髓脂肪化有关。中小剂量环磷酰胺经美国国立... 部分儿童再生障碍性贫血(AA)存在人白细胞抗原(HLA)-B61高表达,部分AA发现有基因STAT3,GATA-2,SLIT1突变,可能涉及AA的免疫发病机制。过氧化物酶体活化受体-g信号途径可能与AA的T细胞活化及骨髓脂肪化有关。中小剂量环磷酰胺经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验证显示骨髓抑制及感染严重,且不能提高有效率、降低复发和克隆转化。儿童急性AA使用强化免疫抑制治疗生存率可能优于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而能够做为一线治疗。对于无关供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重型AA,氟达拉滨(Flu)、环磷酰胺(CTX)和抗胸腺细胞免疫球蛋白(ATG)联用预处理的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障碍性贫血 免疫发病机制 免疫抑制治疗 造血干细胞移植
原文传递
造血干细胞移植相关口腔并发症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0
作者 李玉香 余丽梅 《遵义医学院学报》 2017年第4期453-456,462,共5页
造血干细胞移植(hematopoietic stem cells transplantation,HSCT)后可伴发各种口腔内并发症,主要包括口腔黏膜炎、口腔内移植物抗宿主病(graft versus host disease,GVHD)、口腔感染和味觉障碍等。HSCT后相关口腔并发症因发生率高、病... 造血干细胞移植(hematopoietic stem cells transplantation,HSCT)后可伴发各种口腔内并发症,主要包括口腔黏膜炎、口腔内移植物抗宿主病(graft versus host disease,GVHD)、口腔感染和味觉障碍等。HSCT后相关口腔并发症因发生率高、病情严重、病程较长、难治愈等特点,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且在继发全身感染等情况下与受者死亡率增加有直接关系。本文主要综述了异基因HSCT后口腔内常见并发症的临床表现和初步探明的发病机制,并简要介绍了临床常用处理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血干细胞移植 口腔 并发症 炎症 移植物抗宿主病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