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肝血管瘤外科治疗进展 被引量:20
1
作者 窦科峰 金成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3-15,共3页
肝血管瘤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治疗上以手术为主的多种方法并存。由于相关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较少,目前肝血管瘤手术指征、时机和术式的选择存在较多争论。本文结合我们的临床经验,主要介绍肝血管瘤的诊断、治... 肝血管瘤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治疗上以手术为主的多种方法并存。由于相关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较少,目前肝血管瘤手术指征、时机和术式的选择存在较多争论。本文结合我们的临床经验,主要介绍肝血管瘤的诊断、治疗现状和进展,旨在为肝血管瘤的诊断和治疗的规范化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肝血管瘤 治疗
原文传递
动脉栓塞治疗肝血管瘤28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张斗元 金龙 李吉燮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8年第33期30-31,共2页
目的:评价平阳霉素碘油乳剂(PLE)肝动脉栓塞治疗对肝血管瘤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肝血管瘤28例,采用Seldinger技术股动脉插管,导管超选择插至肝血管瘤供血动脉后,灌注平阳霉素碘化油乳剂。所有病例术后随访3~18个月。结果:肝动脉栓塞... 目的:评价平阳霉素碘油乳剂(PLE)肝动脉栓塞治疗对肝血管瘤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肝血管瘤28例,采用Seldinger技术股动脉插管,导管超选择插至肝血管瘤供血动脉后,灌注平阳霉素碘化油乳剂。所有病例术后随访3~18个月。结果:肝动脉栓塞后肝血管瘤瘤体内碘油沉积良好,22例(78.6%)血管瘤瘤体直径缩小>50%,4例(14.3%)瘤体直径缩小<50%,2例无明显变化,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PLE肝动脉栓塞治疗肝血管瘤疗效及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血管瘤 栓塞治疗 碘油 平阳霉素 介入放射学
下载PDF
超声造影在低回声非典型肝血管瘤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4
3
作者 胡琳 周平 +2 位作者 李瑞珍 朱文晖 罗卓琼 《实用预防医学》 CAS 2007年第5期1514-1516,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对低回声非典型肝血管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49例58个低回声肝血管瘤进行超声造影检查,并与常规超声进行比较,同时对低回声肝血管瘤的超声造影表现进行分析。结果超声造影对低回声肝血管瘤正确诊断率(86.2%)明显高于常...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对低回声非典型肝血管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49例58个低回声肝血管瘤进行超声造影检查,并与常规超声进行比较,同时对低回声肝血管瘤的超声造影表现进行分析。结果超声造影对低回声肝血管瘤正确诊断率(86.2%)明显高于常规超声(20.7%)(P<0.05),低回声肝血管瘤造影后增强表现可分为四种模式:模式Ⅰ:环状结节状增强,向心性充填;模式Ⅱ:薄环状增强,向心性充填;模式Ⅲ:动脉期快速整体高增强,门脉期高增强,延迟期高回声或等增强;模式Ⅳ:环状增强,内部无充填。低回声肝血管瘤增强方式与肿瘤大小有关:<3cm的血管瘤多见于增强方式Ⅱ,Ⅲ;>3cm的血管瘤多见于增强方式Ⅰ,Ⅳ。结论超声造影可明显提高低回声不典型肝血管瘤的诊断正确率,造影模式与血管瘤的大小和病理特点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肝血管瘤 超声造影
下载PDF
肝血管瘤切除术围手术期的临床护理体会 被引量:3
4
作者 王立珠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7年第15期257-259,共3页
目的本文就肝血管瘤切除术围手术期的临床护理方法及效果进行研究,并总结护理体会。方法选取我院在2016年1—12月收治的84例肝血管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每组各42例患者... 目的本文就肝血管瘤切除术围手术期的临床护理方法及效果进行研究,并总结护理体会。方法选取我院在2016年1—12月收治的84例肝血管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每组各42例患者。实验组患者围术期予以综合护理干预,参照组患者围术期予以常规护理,对比不同护理模式下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与住院时间。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7.14%(3/42),参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8.57%(12/42),实验组低于参照组,实验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为(10.5±2.1)d,短于参照组的(14.6±4.2)d,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肝血管瘤切除术患者的围术期,对患者施以综合护理干预具有理想效果,可减少并发症,促进病情康复,有效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可将综合护理模式作为肝血管瘤切除患者的首选护理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血管瘤 切除术 围手术期 临床护理
下载PDF
肝海绵状血管瘤合并动静脉短路的介入治疗 被引量:1
5
作者 项敏 邱广平 范华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4年第6期451-454,共4页
目的 :评价平阳霉素碘化油乳剂合用PVA微粒肝动脉双重栓塞治疗合并有门静脉短路的肝海绵状血管瘤的可行性和临床疗效。方法 :对 6例肝海绵状血管瘤合并门静脉短路 ,应用微导管行肝动脉超选择插管 ,局部平阳霉素碘化油乳剂合用PVA微粒双... 目的 :评价平阳霉素碘化油乳剂合用PVA微粒肝动脉双重栓塞治疗合并有门静脉短路的肝海绵状血管瘤的可行性和临床疗效。方法 :对 6例肝海绵状血管瘤合并门静脉短路 ,应用微导管行肝动脉超选择插管 ,局部平阳霉素碘化油乳剂合用PVA微粒双重栓塞 ,观察动静脉短路闭塞情况肿瘤染色变化情况、术后患者临床症状的缓解和并发症及随访瘤体缩小程度。结果 :6例肝血管瘤患者行平阳霉素碘化油合用PVA微粒肝动脉超选择双重栓塞后 ,动静脉短路均闭塞 ,肿瘤染色消失 ,术后随访瘤体直径明显缩小 (P <0 .0 5 ) ,临床症状基本缓解 ,无严重并发症出现。结论 :平阳霉素碘化油乳剂合用PVA微粒肝动脉双重栓塞治疗 ,合并门静脉短路的肝海绵状血管瘤疗效及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海绵状血管瘤 动静脉短路 放射学 介入性
下载PDF
肝海绵状血管瘤组织来源的研究 被引量:20
6
作者 李国威 王志亮 +2 位作者 杨少毅 孙晓力 陈明霞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20-21,共2页
为研究肝海绵状血管瘤(CHL)的组织来源,通过对10例组织块进行Ⅷ因子相关抗原免疫组化研究,对8例切除CHL组织进行电镜超微结构观察。结果发现:10例FⅧRAg阳性表达。电镜发现血窦壁厚25nm左右,血窦腔大小为30~300μm。血窦壁有完整内皮细... 为研究肝海绵状血管瘤(CHL)的组织来源,通过对10例组织块进行Ⅷ因子相关抗原免疫组化研究,对8例切除CHL组织进行电镜超微结构观察。结果发现:10例FⅧRAg阳性表达。电镜发现血窦壁厚25nm左右,血窦腔大小为30~300μm。血窦壁有完整内皮细胞,其下有丰富弹力纤维,中膜层有成纤维细胞、平滑肌细胞,间质中有极丰富和广泛分布的胶原纤维,造成内、中、外膜层界限不清及弹力纤维排列紊乱,胶原纤维可填充血窦腔,内皮细胞程度不等肿胀,甚至半脱落、脱落状;红细胞可大量渗出至间质中。从而证实了CHL为肝动脉末梢的微动脉畸形病变,胶原纤维大量增生是CHL纤维化病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组织 海绵状血管瘤 第Ⅷ因子 超微结构
原文传递
平阳霉素碘油乳剂治疗肝血管瘤 被引量:14
7
作者 李忱瑞 王涛 +3 位作者 畅俊平 郭彦军 姜文浩 史仲华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4年第2期274-276,共3页
目的 探讨平阳霉素碘油乳剂 (PLE)在肝海绵状血管瘤 (CHL)介入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2 8例肝CHL ,经肝动脉的PLE治疗 ,观察治疗前后肿瘤大小 ,碘油沉积情况 ,临床症状及并发症。结果 PLE治疗后 ,肿瘤直径明显缩小 ,碘油沉积良好 ... 目的 探讨平阳霉素碘油乳剂 (PLE)在肝海绵状血管瘤 (CHL)介入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2 8例肝CHL ,经肝动脉的PLE治疗 ,观察治疗前后肿瘤大小 ,碘油沉积情况 ,临床症状及并发症。结果 PLE治疗后 ,肿瘤直径明显缩小 ,碘油沉积良好 ,临床症状缓解 ,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PLE经肝动脉介入治疗CHL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海绵状血管瘤 平阳霉素 碘油 栓塞
下载PDF
平阳霉素碘油乳剂治疗肝血管瘤的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14
8
作者 郭元星 印建国 +4 位作者 汤建荣 杨炳飞 张亚琴 李铁林 李彦豪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3年第2期208-210,共3页
目的 评价和探讨平阳霉素碘油乳剂 (PLE)治疗肝血管瘤的临床应用和疗效。方法 治疗肝血管瘤 12例 ,瘤体最小 3 .3cm× 3 .0cm ,最大 12 .0cm× 13 .0cm ,采用Seldinger技术股动脉插管 ,将导管超选择至肿瘤供血动脉插管后 ,注... 目的 评价和探讨平阳霉素碘油乳剂 (PLE)治疗肝血管瘤的临床应用和疗效。方法 治疗肝血管瘤 12例 ,瘤体最小 3 .3cm× 3 .0cm ,最大 12 .0cm× 13 .0cm ,采用Seldinger技术股动脉插管 ,将导管超选择至肿瘤供血动脉插管后 ,注入平阳霉素碘油乳剂 ,并用明胶海绵颗粒栓塞供血动脉。术后定期复查。结果 介入治疗栓塞后碘油沉积良好 ,所有瘤体均有不同程度缩小 ,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平阳霉素碘油乳剂治疗肝血管瘤安全、有效 ,并发症少 ,可成为治疗肝血管瘤的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海绵状血管瘤 栓塞 平阳霉素碘油乳剂 介入放射学 临床应用 治疗 肝肿瘤
下载PDF
动脉栓塞术与微波消融术治疗肝海绵状血管瘤患者临床疗效对比研究 被引量:11
9
作者 李陆鹏 曹广劭 +2 位作者 曹会存 刘建文 刘玉岩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20年第2期276-279,共4页
目的对比研究动脉栓塞术(TAE)与微波消融治疗肝海绵状血管瘤(CHL)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2014年1月~2018年4月我院综合介入科就诊的74例CHL患者,其中37例接受微波消融治疗,另37例接受TAE治疗,随访6个月。结果两组疗效比较,无统计学差异(86... 目的对比研究动脉栓塞术(TAE)与微波消融治疗肝海绵状血管瘤(CHL)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2014年1月~2018年4月我院综合介入科就诊的74例CHL患者,其中37例接受微波消融治疗,另37例接受TAE治疗,随访6个月。结果两组疗效比较,无统计学差异(86.5%对75.7%,P>0.05);治疗后,微波消融组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分别为(47.9±5.7)U/L和(35.5±4.3)U/L,显著低于TAE组[分别为(93.5±11.2)U/L和(61.3±5.8)U/L,P<0.05];术后12 h、24 h和48 h时,微波消融组视觉模拟评分分别为(2.8±0.5)分、(1.7±0.2)分和(1.1±0.1)分,显著低于TAE组[分别为(4.7±0.9)分、(2.6±0.8)分和(1.8±0.3)分,P<0.05];治疗后,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AE和微波消融治疗CHL患者疗效类似,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临床可根据技术条件选择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海绵状血管瘤 动脉栓塞术 微波消融 视觉模拟评分 疗效
下载PDF
肝海绵状血管瘤超声造影临床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王绮 杨龙 +3 位作者 吴刚 袁建军 郝远瑞 赵德正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08年第12期884-886,共3页
目的:探讨肝海绵状血管瘤在超声造影时的表现及产生机制。方法:对39例患者经左肘静脉团注造影剂SonoVue 2.4 mL,观察时间>5 min,重点观察强化形式、时相、有无消退。结果:39例肝海绵状血管瘤患者各型不同时相表现形式不同,肝血管瘤... 目的:探讨肝海绵状血管瘤在超声造影时的表现及产生机制。方法:对39例患者经左肘静脉团注造影剂SonoVue 2.4 mL,观察时间>5 min,重点观察强化形式、时相、有无消退。结果:39例肝海绵状血管瘤患者各型不同时相表现形式不同,肝血管瘤大小与强化形式亦不同。结论:结节状环形渐进性强化为典型肝海绵状血管瘤超声造影改变,任何强化形式均有病理基础。肝海绵状血管瘤窦腔的大小、是否均一、有无纤维化钙化等病理特点及由此产生的血流动力学改变,是超声造影不同强化形式产生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海绵状血管瘤 超声造影 病理
下载PDF
肝海绵状血管瘤的动脉造影分型 被引量:9
11
作者 曾庆乐 陈勇 +2 位作者 赵剑波 张克伟 李彦豪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88-691,共4页
目的探讨肝海绵状血管瘤(CHL)动脉造影表现分型及其临床意义。资料与方法102例CHL患者,男35例,女67例,年龄23~70岁,平均41.3岁。所有患者行肝动脉造影:导管位于肝固有动脉水平,对比剂注射流率5ml/s,DSA连续完整采集动脉期、实质期图像... 目的探讨肝海绵状血管瘤(CHL)动脉造影表现分型及其临床意义。资料与方法102例CHL患者,男35例,女67例,年龄23~70岁,平均41.3岁。所有患者行肝动脉造影:导管位于肝固有动脉水平,对比剂注射流率5ml/s,DSA连续完整采集动脉期、实质期图像。按照下述标准将动脉造影表现分为4型:富血型(Ⅰ型),乏血型(Ⅱ型),动静脉分流(AVS)型(Ⅲ型),门静脉供血型(Ⅳ型)。各型判定标准:富血型为供血动脉轻-中度增粗,动脉期可见较多异常血窦显影,实质期异常血窦充盈瘤体大部分区域。乏血型为供血动脉无增粗,动脉期可见数量不多的异常血窦在瘤体周边显影,实质期异常血窦充盈瘤体小部分区域。出现AVS则不论富、乏血与否直接判定为AVS型。门静脉供血型则为动脉期及实质期完全无瘤体染色,直接或回流性门静脉造影显示异常血窦充盈染色。分型确定后对Ⅰ~Ⅲ型患者行平阳霉素碘油乳剂(PLE)肝动脉栓塞。统计总体瘤体缩小率和各型瘤体缩小率并分析其差别。结果102例动脉造影全部成功。其中,富血型58例(56.8%),乏血型30例(29.4%),AVS型13例(12.7%),门静脉供血型1例(0.98%)。在AVS型患者中,肝动脉-门静脉分流11例,肝动脉-肝静脉分流2例。分流时相出现于动脉期10例,出现于实质期3例。总体瘤体缩小率为46.7%,富血型瘤体缩小率为56.3%,而乏血型为27.9%,AVS型46.6%。各型之间瘤体缩小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富血型和AVS型均较乏血型为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富血型和AVS型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肝动脉造影表现可将CHL分为富血、乏血、AVS、门静脉供血四种类型。其中富血、乏血及AVS型之间行PLE肝动脉栓塞时瘤体缩小率有显著差别。此分型可作为选择疗法和估计瘤体缩小程度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造影分型 肝海绵状血管瘤 平阳霉素 肝动脉栓塞
原文传递
PLE+GF栓塞治疗肝血管瘤 被引量:7
12
作者 钟粤明 胡沁松 +2 位作者 陈文忠 郭曼 向彪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05年第3期303-305,共3页
目的探讨平阳霉素碘油乳剂(PLE)+明胶海绵(GF)颗粒栓塞治疗肝血管瘤的疗效和价值。方法采用Seldinger技术经股动脉穿剌插管,超选择至血管瘤供血动脉,对15例肝海绵状血管瘤(CHL)注入PLE至血管瘤体完全充填,并用GF颗粒栓塞供血动脉。定期... 目的探讨平阳霉素碘油乳剂(PLE)+明胶海绵(GF)颗粒栓塞治疗肝血管瘤的疗效和价值。方法采用Seldinger技术经股动脉穿剌插管,超选择至血管瘤供血动脉,对15例肝海绵状血管瘤(CHL)注入PLE至血管瘤体完全充填,并用GF颗粒栓塞供血动脉。定期观察瘤腔碘油充填情况、疗效和并发症。结果PLE+GF栓塞治疗后,碘油存积好,血管瘤体积明显缩小,无严重并发症。结论PLE+GF栓塞治疗肝血管瘤具有疗效好、创伤小、并发症少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血管瘤 栓塞治疗 SELDINGER技术 平阳霉素碘油乳剂 经股动脉穿刺插管 肝海绵状血管瘤 供血动脉 严重并发症 明胶海绵 充填情况 PLE 超选择 CHL 治疗后 疗效 颗粒
下载PDF
肝海绵状血管瘤的介入治疗 被引量:7
13
作者 郑小宁 余开湖 《当代医学》 2010年第5期66-67,共2页
目的评价使用平阳霉素利多卡因碘化油乳化剂经肝动脉栓塞治疗肝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疗效。方法29例CHL患者,其中男性13例,女性16例,年龄23~61岁;血管瘤位于肝右叶19例,左叶4例,左右叶同时受累6例;病变单发者21例,多发者8例;采用DSA设备,... 目的评价使用平阳霉素利多卡因碘化油乳化剂经肝动脉栓塞治疗肝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疗效。方法29例CHL患者,其中男性13例,女性16例,年龄23~61岁;血管瘤位于肝右叶19例,左叶4例,左右叶同时受累6例;病变单发者21例,多发者8例;采用DSA设备,以Seldinger技术经股动脉穿刺插管,行选择性肝动脉、肠系膜上动脉造影,通过导管超选择插管至CHL的供血动脉,使用平阳霉素利多卡因碘化油乳剂经肝动脉进行栓塞治疗。结果所有病例均成功实施了栓塞治疗,治疗后3个月~1年复查患者症状缓解,瘤体缩小或消失,无严重并发症。结论使用平阳霉素利多卡因碘化油乳剂经肝动脉栓塞治疗肝海绵状血管瘤疗效肯定,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海绵状血管瘤 平阳霉素利多卡因碘化油乳化剂 介入治疗
下载PDF
选择性肝动脉栓塞治疗肝海绵状血管瘤 被引量:4
14
作者 汪建成 胡道予 +3 位作者 洪永英 邹哓媚 陈建中 陈代明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05年第5期643-644,共2页
目的研究使用平阳霉素碘油乳剂经导管超选择插入肝动脉栓塞治疗肝海绵状血管瘤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对32例肝海绵状血管瘤进行平阳霉素碘油乳剂经肝动脉栓塞治疗,将导管超选择插入肝血管瘤的供血动脉,以平阳霉素碘油乳剂栓塞.男14例,女18例... 目的研究使用平阳霉素碘油乳剂经导管超选择插入肝动脉栓塞治疗肝海绵状血管瘤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对32例肝海绵状血管瘤进行平阳霉素碘油乳剂经肝动脉栓塞治疗,将导管超选择插入肝血管瘤的供血动脉,以平阳霉素碘油乳剂栓塞.男14例,女18例,年龄28~62岁,平均44岁,术前均经US、 CT、DSA检查确诊.结果所有病例均成功实施了栓塞治疗;32 例中有30例分别于术后1 ~24个月进行CT或B超随访;瘤体缩小>50%者25例,> 30%者5例,其中B超随访肿瘤完全消失1例;1例患者肿瘤缩小不明显.30例临床有症状患者中,临床症状消失28例,明显减轻1例,总有效率96.7 %(29/30).术中及术后无严重并发症.结论平阳霉素碘油乳剂经肝动栓塞是治疗肝海绵状血管瘤的安全、有效的首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海绵状血管瘤 血管造影 栓塞治疗 碘油 平阳霉素
下载PDF
肝动脉栓塞联合经皮瘤体内注药术治疗肝海绵状血管瘤 被引量:6
15
作者 李汉文 陈德基 +2 位作者 何明基 练辉 王广宇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07年第3期192-195,共4页
目的探讨经肝动脉栓塞结合经皮瘤体内直接注射治疗肝血管瘤的疗效和价值。方法采用Seldinger技术行肝动脉插管至血管瘤供血动脉,对32例肝海绵状血管瘤注入PLE至血管瘤体大部分充填,用明胶海绵颗粒栓塞供血动脉;对碘油空虚区域再行经皮... 目的探讨经肝动脉栓塞结合经皮瘤体内直接注射治疗肝血管瘤的疗效和价值。方法采用Seldinger技术行肝动脉插管至血管瘤供血动脉,对32例肝海绵状血管瘤注入PLE至血管瘤体大部分充填,用明胶海绵颗粒栓塞供血动脉;对碘油空虚区域再行经皮瘤体内直接注射PLE。定期观察瘤体碘油充填情况,瘤体大小和并发症。结果经肝动脉栓塞结合经皮瘤体内直接注射治疗肝血管瘤后,碘油存积好,血管瘤体积明显缩小,无严重并发症。结论经肝动脉栓塞结合经皮瘤体内直接注射治疗肝血管瘤具有疗效好,并发症少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海绵状血管瘤 平阳霉素碘油乳剂 栓塞 介入性
下载PDF
平阳霉素加碘化油经肝动脉栓塞治疗肝血管瘤42例临床体会 被引量:5
16
作者 郭曦 王家平 +3 位作者 孔鹏 孙寅 童玉云 姜华 《昆明医学院学报》 2012年第2期74-76,共3页
目的分析经肝动脉插管平阳霉素碘油乳化剂(pingyangmycin lipiodolemulsion,PLE)栓塞治疗肝海绵状血管瘤(CHL)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总结经肝动脉灌注PLE治疗42例肝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资料,并随访6~18个月观察疗效及并发症.结果 42... 目的分析经肝动脉插管平阳霉素碘油乳化剂(pingyangmycin lipiodolemulsion,PLE)栓塞治疗肝海绵状血管瘤(CHL)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总结经肝动脉灌注PLE治疗42例肝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资料,并随访6~18个月观察疗效及并发症.结果 42例患者肝动脉插管直接进入CHL供血血管17例,其余均为进入血管瘤所在的肝段或联合肝段动脉.血管瘤直径5~10 cm者栓塞(1.3±1.1)次/人,10~20 cm者栓塞(2.8±2.2)次/人、21~30 cm者栓塞(3.3±2.3)次/人.术后访问6~18个月,4例瘤体缩小>50%,31例缩小25%~50%,6例缩小≤25%,无明显变化1例.全组患者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平阳霉素加碘化油经肝动脉栓塞治疗海绵状血管瘤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海绵状血管瘤 肝动脉栓塞 介入治疗
下载PDF
CT联合动脉造影对肝海绵状血管瘤诊断分型及介入栓塞治疗的意义 被引量:5
17
作者 陈彤 姚建军 +3 位作者 王维明 姜荣兴 周攀 王鹤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13年第12期1183-1185,I0003,共4页
目的评价螺旋CT增强联合动脉造影对肝海绵状血管瘤(CHL)介入治疗术前方法选择、术后疗效评价的指导意义。方法确诊CAL患者36例,共83个病灶纳入研究。对比不同分型肝血管瘤介入治疗后瘤体缩小率差异,探讨两种分型方法与栓塞治疗疗效间的... 目的评价螺旋CT增强联合动脉造影对肝海绵状血管瘤(CHL)介入治疗术前方法选择、术后疗效评价的指导意义。方法确诊CAL患者36例,共83个病灶纳入研究。对比不同分型肝血管瘤介入治疗后瘤体缩小率差异,探讨两种分型方法与栓塞治疗疗效间的关系,总结其应用价值。结果 CT强化特点符合高流量的18例(50%),中等流量15例(41.7%),低流量3例(0.08%)。动脉造影符合富血型20例(55.6%),乏血型11例(31%),动静脉分流型(AVS)5例(13.9%),无门静脉供血型。36例患者经栓塞治疗后平均瘤体缩小率54.8%,其中富血型瘤体缩小率63.3%,而乏血型21.4%,AVS型57.6%。高流量瘤体缩小率76.2%,中等流量瘤体缩小率53.2%,低流量20.1%,各型间瘤体缩小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富血型和AVS型均较乏血型为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流量和中等流量均较低流量为高(P<0.05)。结论 CHL的CT多期扫描联合动脉造影术前准确分型,对治疗方法的选择和术后疗效评估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海绵状血管瘤 动脉造影分型 肝动脉栓塞 CT
下载PDF
经导管动脉栓塞治疗肝海绵状血管瘤 被引量:5
18
作者 鲁东 吕维富 +4 位作者 王伟昱 侯昌龙 张行明 张正峰 高宗根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07年第6期384-388,共5页
目的评价经导管肝动脉栓塞术治疗肝海绵状血管瘤的疗效。方法经导管注入碘油和平阳霉素混合乳剂,再用适量明胶海绵颗粒加强栓塞治疗肝海绵状血管瘤28例(34次),术后随访12~24月,观察栓塞前、后瘤体的变化及临床症状缓解情况。结果所有... 目的评价经导管肝动脉栓塞术治疗肝海绵状血管瘤的疗效。方法经导管注入碘油和平阳霉素混合乳剂,再用适量明胶海绵颗粒加强栓塞治疗肝海绵状血管瘤28例(34次),术后随访12~24月,观察栓塞前、后瘤体的变化及临床症状缓解情况。结果所有患者经1~3次栓塞治疗后临床症状完全消失,瘤体均有不同程度的缩小,部分缓解者(瘤体缩小大于50%)19例(67.9%,19/28),好转者(瘤体缩小25%~50%)7例(25%,7/28),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碘油和平阳霉素混合乳剂加适量明胶海绵颗粒联合栓塞是治疗肝海绵状血管瘤较为理想的方法,临床观察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海绵状血管瘤 碘油 平阳霉素 介入栓塞治疗
下载PDF
肝海绵状血管瘤CT“血池匹配”临床意义 被引量:4
19
作者 周春山 张金坤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7年第11期2147-2149,共3页
目的探讨肝脏海绵状血管瘤(cavernous hemangioma of liver,CHL)CT多期动态增强扫描中瘤体各期强化密度与血池(腹主动脉、门静脉及肝静脉)密度匹配的诊断价值。方法经炫速双源CT多期动态增强扫描,并经手术、病理(12例)或随访2年以上(43... 目的探讨肝脏海绵状血管瘤(cavernous hemangioma of liver,CHL)CT多期动态增强扫描中瘤体各期强化密度与血池(腹主动脉、门静脉及肝静脉)密度匹配的诊断价值。方法经炫速双源CT多期动态增强扫描,并经手术、病理(12例)或随访2年以上(43例)证实的肝血管瘤55例共60个瘤体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按瘤体最大横径﹤15mm、15~50mm、﹥50mm将60个瘤体分为小(16个)、中(35个)、大(9个)三种。目测平扫CHL密度除少数有钙化、脂肪变、出血、血栓及纤维化引起的高或低密度区外,都与血池密度匹配。目测60个CHL的动脉期仅部分强化灶与腹主动脉匹配,而且瘤体越大,匹配的强化灶越少;门脉期强化密度都与门静脉匹配,但有少数大的瘤体内的少数强化密度停留在动脉期密度;延迟期瘤体强化密度皆与血池密度匹配。结论肝血管瘤CT"血池匹配"现象反映了CHL由大小不等血管腔(血窦)组成,并由肝动脉、门静脉共同承担血供的病理特性,对肝血管瘤的CT诊断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海绵状血管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血池匹配
下载PDF
肝海绵状血管瘤磁共振与彩色超声诊断对比分析(附58例报告) 被引量:4
20
作者 栾智勇 徐卫东 王家中 《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 2006年第6期274-276,共3页
目的探讨彩色声超和MRI在肝脏海绵状血管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用彩超和MRI分别对58例肝海绵状血管瘤进行检查,并对两种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58例肝脏海绵状血管瘤彩超表现高回声36例,混合回声14例,等回声和低回声8例。MRI表现SE序... 目的探讨彩色声超和MRI在肝脏海绵状血管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用彩超和MRI分别对58例肝海绵状血管瘤进行检查,并对两种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58例肝脏海绵状血管瘤彩超表现高回声36例,混合回声14例,等回声和低回声8例。MRI表现SE序列T1WI为低信号或稍低信号T2WI为高信号或较高信号;GRE序列重T2WI均显示为明亮的高信号。MRI增强扫描快速充盈25例,周边呈结节型强化19例,中心扩散型14例,延时扫描为均匀明显强化。结论随着血管瘤直径的增大,彩超显示高回声占的比例逐渐减少,而混合回声和低回声占的比例逐渐增多;MRI增强扫描显示周边呈结节型强化占的比例越来越大,而快速充填型占的比例越来越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海绵状血管瘤 彩色超声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