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980-2015年沈阳地区采暖期霾天气气候特征 被引量:7
1
作者 徐红 陈军庆 +5 位作者 何斗太 程攀 王文 朱玲 晁华 顾正强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7年第2期87-94,共8页
利用1980—2015年沈阳地区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对近36 a沈阳地区采暖期霾天气的年、日变化及气象要素的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980—2015年沈阳地区采暖期霾日数呈平稳增加的趋势,霾天气主要出现在上午的07—11时,夜间和午后霾天... 利用1980—2015年沈阳地区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对近36 a沈阳地区采暖期霾天气的年、日变化及气象要素的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980—2015年沈阳地区采暖期霾日数呈平稳增加的趋势,霾天气主要出现在上午的07—11时,夜间和午后霾天气较少出现;霾天气持续时间多为7 h以内。沈阳地区采暖期霾天气发生时,地面相对湿度较高,主要集中在70.0%—90.0%之间;地面风速主要为3.0 m·s^(-1)以下且以静风为主,风向以偏东风为主。利用地面气象观测资料计算的混合层高度对不同等级霾天气的指示效果较好:重度霾天气混合层高度主要集中在0—400 m高度层内,中度霾天气混合层高度主要集中在0—600 m高度层内,轻度霾天气混合层高度主要集中在200—600 m高度层内。加强天气条件监测和预测可以有效预测霾天气,并采取有效应对措施减轻霾天气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暖期 逆温 混合层高度
下载PDF
眉山市臭氧污染特征及相关气象因子分析
2
作者 罗静兰 彭学琴 +2 位作者 高艺珂 吕莲 许勇 《高原山地气象研究》 2023年第S01期132-137,共6页
利用2016—2021年眉山空气质量数据和同期气象观测数据、2022年6月27—30日无人机臭氧垂直观测数据,对眉山市臭氧污染特征、相关气象因子与臭氧污染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臭氧污染主要集中在39月,且5月和8月臭氧污染日数最多;夏季对... 利用2016—2021年眉山空气质量数据和同期气象观测数据、2022年6月27—30日无人机臭氧垂直观测数据,对眉山市臭氧污染特征、相关气象因子与臭氧污染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臭氧污染主要集中在39月,且5月和8月臭氧污染日数最多;夏季对流层低层0~1km臭氧浓度随高度的增加整体呈先略增后递减的趋势,峰值多出现在离地面100~300m处;日最高气温、平均气温、平均相对湿度、最大混合层高度和日照时数与臭氧浓度相关性最强、最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氧污染 垂直分布 气象因子 混合层高度 眉山
下载PDF
眉山市一次秋季持续大气污染过程气象条件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罗静兰 唐东民 +3 位作者 胡超 徐卫红 高艺珂 彭学琴 《四川环境》 2022年第6期116-122,共7页
为深入了解眉山市不同气象要素对大气污染过程的影响,基于空气质量数据、地面气象资料、探空数据和NCEP提供的再分析资料,利用时间序列分析法、相关性分析和Holzworth提出的干绝热法等,从不同气象条件对眉山市2020年11月9~18日这段污染... 为深入了解眉山市不同气象要素对大气污染过程的影响,基于空气质量数据、地面气象资料、探空数据和NCEP提供的再分析资料,利用时间序列分析法、相关性分析和Holzworth提出的干绝热法等,从不同气象条件对眉山市2020年11月9~18日这段污染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静稳的天气环流背景非常有利于污染物的积累和维持,过程中AQI与PM_(2.5)浓度变化表现为高度一致,8:00~12:00、19:00~23:00、0:00~2:00是污染易出现时段;ρ(PM_(2.5))与不同气象要素间的相关性有明显差异。研究结果为眉山市大气污染潜势预报提供了依据,也为大气污染治理和开展成都平原经济区区域联防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_(2.5) 气象要素 相关性分析 混合层高度
下载PDF
验证大气预测模式的实用性
4
作者 宋春娟 《河北工业科技》 CAS 1999年第2期74-77,共4页
 在对鹿泉市市区内的污染源进行调查的基础上,总结出污染物的排放源强。根据全市的气象资料和混合层高度,利用两种方法对鹿泉市市区的污染因子二氧化硫的长期浓度进行估算,并把计算浓度和常规监测浓度进行比较,做误差分析。
关键词 污染源调查 气象资料 大气预测模式 大气污染
下载PDF
基于长时间序列的北京PM_(2.5)浓度日变化及气象条件影响分析 被引量:32
5
作者 苗蕾 廖晓农 王迎春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2836-2846,共11页
基于2005~2014年北京宝联(城区)和上甸子大气成分本底站(郊区)监测结果得到了PM_(2.5)质量浓度日变化特征,并且讨论了气象条件的影响.结果表明,北京城区PM_(2.5)质量浓度10年平均值的日变化呈双峰分布,对应早晚出行高峰.但是,该特征在2... 基于2005~2014年北京宝联(城区)和上甸子大气成分本底站(郊区)监测结果得到了PM_(2.5)质量浓度日变化特征,并且讨论了气象条件的影响.结果表明,北京城区PM_(2.5)质量浓度10年平均值的日变化呈双峰分布,对应早晚出行高峰.但是,该特征在2007年以后才比较明显.月际(季节)变化表现为单峰与双峰之间、日最大值在早高峰与晚高峰之间的转换.一年中早峰值浓度在5~8月最高,与地面风速小、相对湿度以及水汽压(空气绝对含水量)较高有关,该季节晚高峰期间浓度变化相对较小主要受混合层较厚、地面风速大、降雨天气发生频繁的影响.11~12月和1~2月的16:00以后浓度明显升高,混合层顶高度在14:00~17:00大幅度下降是重要的影响因素.此外,严重和重度污染日09:00以后污染加重,与年平均值和中度污染日不同.边界层偏南风对来自周边地区高架源的污染物输送是其重要的影响机制.PM_(2.5)质量浓度日变化幅度随污染加重而增大.日最大风速和相对湿度日变化对浓度日变化幅度有影响,而且午后地面出现4~6 m·s-1的偏南风也会加大日变化幅度.北京郊区PM_(2.5)质量浓度多年平均值日变化呈单峰分布,日最大值超前于城区.而且,昼间的浓度在5~7月高于冬季.本研究结果将有助于细化不利扩散条件下的污染减排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2.5质量浓度 中度以上污染日 日变化 混合层顶高度 水汽压 风速 南风输送
原文传递
天津市近地层PM_(2.5)的垂直分布特征 被引量:27
6
作者 韩素芹 李培彦 +1 位作者 李向津 孙玫玲 《生态环境》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975-979,共5页
大气细颗粒物PM2.5是导致城市能见度降低的重要原因之一,研究低层大气细颗粒物的垂直分布特征,利于了解边界层内污染物的大气物理化学反应机制,能为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决策提供新的科学数据。2006年8月16日—2007年8月31日期间以天津市255... 大气细颗粒物PM2.5是导致城市能见度降低的重要原因之一,研究低层大气细颗粒物的垂直分布特征,利于了解边界层内污染物的大气物理化学反应机制,能为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决策提供新的科学数据。2006年8月16日—2007年8月31日期间以天津市255m气象塔为观测平台,分别在40m、120m和220m3个不同高度进行大气污染物PM2.5质量浓度和气象要素的同步观测。对观测资料的分析表明:PM2.5质量浓度季节变化规律非常明显,冬季最高,春季最低。PM2.5日变化特征非常明显,呈明显的双峰变化规律:冬季峰值最大、春季最小。边界层内PM2.5质量浓度在各个高度存在明显差异,受逆温层影响,四个季节的早晨第一个峰值出现时间随高度增加均存在滞后现象,PM2.5从地面扩散到220m大约需要2h。各个观测高度PM2.5质量浓度随风向变化不大,得到天津市细粒子主要是由本地源生成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2.5 近地层 垂直分布 夜间混合层高度
下载PDF
2017年1月沈阳和松辽平原地区重污染过程气象条件影响机理分析 被引量:10
7
作者 杨元琴 王继志 +2 位作者 张小曳 车慧正 仲峻霆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8年第6期116-124,共9页
利用国家气象信息中心的地面和高空探测资料、自动气象站(Automatic Weather Station,AWS)观测资料及大气成分站监测资料等,研究污染气象条件即影响空气质量的气象条件参数(Parameters Linking Air-quality to Meteorological Condition... 利用国家气象信息中心的地面和高空探测资料、自动气象站(Automatic Weather Station,AWS)观测资料及大气成分站监测资料等,研究污染气象条件即影响空气质量的气象条件参数(Parameters Linking Air-quality to Meteorological Conditions,PLAM)指数对气溶胶污染贡献的诊断和预测,探讨2017年1月沈阳和松辽平原地区一次罕见的空气重污染过程中大气垂直结构及其对污染气溶胶浓度累积增长的影响,研究沈阳地区空气重污染天气形成的气象条件影响机理。结果表明:本文定义的污染混合层高度(Height of Pollution Mixing layer,H_PML)对空气污染的分析诊断具有显著的指示意义,污染混合层高度H_PM L的降低有利于PM2.5浓度累积升高,反之亦然;本文基于PLAM指数,通过大气等熵(等θe)过程分析计算揭示的大气层结对垂直扩散的抑制,反馈影响使污染混合层高度进一步降低;本文研究的污染输送气象条件指数(PLAM→沈阳)揭示了沈阳周边地区的双向污染输送带,对沈阳等地空气污染有显著的叠加影响,是导致沈阳地区空气污染加重和持续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向污染输送带 污染混合层高度 反馈机制 重污染机理
下载PDF
长江三角洲近3年秋冬季典型霾天气成因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邓欣柔 欧晔 +2 位作者 李云丹 李贤灏 康娜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9,共9页
针对2016-2018年3年长三角地区冬季的3次典型霾污染过程,利用颗粒物质量浓度资料、地面天气图、地面气象要素观测资料,结合逆温层、混合层资料以及后向轨迹进行分析研究,深入探讨霾的形成及发展机制。结果表明:2016年12月14-21日、2018... 针对2016-2018年3年长三角地区冬季的3次典型霾污染过程,利用颗粒物质量浓度资料、地面天气图、地面气象要素观测资料,结合逆温层、混合层资料以及后向轨迹进行分析研究,深入探讨霾的形成及发展机制。结果表明:2016年12月14-21日、2018年1月16-24日、2019年1月11-17日3个霾天气过程期间,长三角地区维持较稳定的地表温度、较高的相对湿度、较小的风速值。期间长三角地区混合层高度的降低压制大气长距离水平输送,且均出现逆温层。2016年12月霾过程主要受来自境外西北地区及国内北部地区的长距离输送气团的影响;2018年1月霾过程主要受国内西北地区以及长三角地区气团的影响;2019年1月霾污染过程主要受来自山东半岛的海洋性气团的影响,较前2次霾过程此次污染程度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霾污染 颗粒物PM2.5、PM10质量浓度 逆温层 混合层高度 HYSPLIT后向轨迹模式
下载PDF
咸阳市混合层高度变化特征及其与AQI指数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许玮 赵婧 窦辉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年第4期67-71,共5页
大气混合层高度是影响大气扩散的主要因子之一,其对大气质量评估和污染物的存储量及分布起着重要作用,也是空气污染数值模式实际应用中的重要参数.利用2014-2018年间逐日的气象资料,通过程水源等研究的公式计算得出咸阳市的混合层高度,... 大气混合层高度是影响大气扩散的主要因子之一,其对大气质量评估和污染物的存储量及分布起着重要作用,也是空气污染数值模式实际应用中的重要参数.利用2014-2018年间逐日的气象资料,通过程水源等研究的公式计算得出咸阳市的混合层高度,并研究其时间变化规律及其与AQI指数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2014-2018年间咸阳市年平均混合层高度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混合层高度在12月至次年7月间逐渐增大,在7月至11月逐渐减小.年平均混合层高度、月平均混合层高度与AQI指数之间整体上均呈现负相关关系,但是在不同时段内存在变化.在空气污染较重的时段,咸阳市的混合层高度与AQI指数呈对数负相关关系;而在空气质量较好的时段,咸阳市的混合层高度对空气污染没有明显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咸阳 混合层高度 大气污染
下载PDF
北方某城市冬季大气混合层高度对大气污染影响研究
10
作者 张玉萍 《广东化工》 CAS 2022年第13期152-155,142,共5页
本文应用罗氏法结合编程计算了北方某城市2020年11月1日至2021年3月31日(供暖期)不同时段混合层高度。结果表明,该城市供暖期大气混合层高度值平均在510 m左右,且混合层高度有明显的日变化,且在午后达到峰值。因大气湍流、太阳辐射、风... 本文应用罗氏法结合编程计算了北方某城市2020年11月1日至2021年3月31日(供暖期)不同时段混合层高度。结果表明,该城市供暖期大气混合层高度值平均在510 m左右,且混合层高度有明显的日变化,且在午后达到峰值。因大气湍流、太阳辐射、风速等影响2020至2021年冬季大气混合层高度与各大气污染物浓度间呈对数负相关,其中O_(3)和SO_(2)浓度与混合层高度呈正相关。通过趋势线相关性分析,得出该城市冬季能见度集中在0至15 km之间,有明显的日变化趋势。大气混合层高度与能见度之间呈明显的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混合层高度 北方某城市 大气污染物浓度 相关性 大气能见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