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工业与经济发展:计划经济时代再考察 被引量:67
1
作者 姚洋 郑东雅 《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6-40,共15页
改革开放初期,学术界和政策界对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几乎彻底否定。本文的出发点是,由于投入要素的迂回生产提高轻工业的效率,重工业的发展具有正的外部性,因此必要的补贴有利于整个经济的发展。在一个动态一般均衡模型的基础上,本文研... 改革开放初期,学术界和政策界对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几乎彻底否定。本文的出发点是,由于投入要素的迂回生产提高轻工业的效率,重工业的发展具有正的外部性,因此必要的补贴有利于整个经济的发展。在一个动态一般均衡模型的基础上,本文研究了重工业优先发展的最优补贴期限和补贴率。本文对中国的数据进行了校准,然后做了两个政策实验,一是中国实行平衡发展战略,二是中国实行适当重工业优先发展的赶超战略,并将其和实际结果进行比较。我们发现,实际结果下居民的效用贴现和低于平衡战略下的效用贴现和;但是,如果我们实行最优赶超战略,那么,实行补贴的时间短于实际发生的情形,而且补贴率低于实际水平,同时,居民的效用贴现和比平衡战略下的还要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 转型 两阶段最优控制法 校准
原文传递
外部性与重工业优先发展 被引量:21
2
作者 姚洋 郑东雅 《南开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3-19,共17页
本文建立了一个最终品种类和中间品种类均为内生决定的动态模型,同时考虑重工业投资和轻工业投资的外部性,通过比较分散经济下和社会计划者经济下对重工业和轻工业的投资,分析私人对重工业投资是否不足,以此来考察实行重工业优先发展战... 本文建立了一个最终品种类和中间品种类均为内生决定的动态模型,同时考虑重工业投资和轻工业投资的外部性,通过比较分散经济下和社会计划者经济下对重工业和轻工业的投资,分析私人对重工业投资是否不足,以此来考察实行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是否合理。由于生产方式越迂回,生产效率越高,重工业投资具有正的技术外部性和正的金融外部性;由于消费者偏好多样性,轻工业投资具有正的金融外部性。重工业投资的外部性始终超过轻工业投资的外部性,所以私人对重工业投资不足。如果不考虑补贴造成的扭曲效应,需要一直对重工业投资进行补贴,实行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但随着经济的发展,轻工业投资的外部性和重工业投资的外部性的差距越来越小,所以对重工业投资的补贴应该越来越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外部性 金融外部性 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
下载PDF
山西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难点
3
作者 马飞宇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1997年第3期5-7,共3页
论述了山西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过程中存在的难点,这些难点主要表现在:战略指导思想与内容的调整、经济体制的改革、现行经济结构的制约。
关键词 经济增长方式 经济发展战略 经济结构 山西
下载PDF
重化工业阶段贵州工业发展的战略选择 被引量:2
4
作者 张晓阳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2005年第2期66-69,共4页
贵州经济发展的落后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种结构性落后。当前,我国的工业发展已经开始进入重化工业阶段,这一阶段对贵州而言是一次结构调整的重大战略机遇期。及时抓住机遇,制订科学合理的战略规划,采取正确的产业政策和所有制优化调整政策... 贵州经济发展的落后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种结构性落后。当前,我国的工业发展已经开始进入重化工业阶段,这一阶段对贵州而言是一次结构调整的重大战略机遇期。及时抓住机遇,制订科学合理的战略规划,采取正确的产业政策和所有制优化调整政策,在结构调整中做大做强贵州的支柱产业,对贵州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具有极为重大的战略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经济 重化工业阶段 工业发展 抓住机遇 结构调整 战略选择 所有制 重大 科学 机遇期
下载PDF
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形成历程及其对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启示 被引量:3
5
作者 黄志钢 郭冠清 《上海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99-114,共16页
探讨为何要实施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是现代史研究绕不开的议题。尽管众多学者给出了诸多原因,但却总有模糊笼统、不够透彻之感。究其缘由主要在于未能结合“一边倒”政策之时空背景。此外,对于“先重后轻”与“先轻后重”两种战略和重... 探讨为何要实施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是现代史研究绕不开的议题。尽管众多学者给出了诸多原因,但却总有模糊笼统、不够透彻之感。究其缘由主要在于未能结合“一边倒”政策之时空背景。此外,对于“先重后轻”与“先轻后重”两种战略和重工业发展的民用军用方向的比较研究也略显不足。为此,本文将从“一边倒”历程的阶段性探究出发,来解读该战略的阶段性内涵,并在比较研究中评析相关理由,力图从历史逻辑上展现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原因、意义与本质所在,并就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对于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时代价值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边倒” 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 156项工程 新发展格局
原文传递
对建国初期我国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的再认识 被引量:1
6
作者 王卫东 《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1年第1期47-49,共3页
建国初期我国实行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是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的,不能以单纯的经济因素来评价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战略。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在当时、现在和将来都对中国的社会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建国初期 重工业 优先发展战略 经济因素 政治因素 军事因素 国际环境
下载PDF
重工业偏向型发展战略影响收入不平等的传导机制——基于城市化和金融发展角度的再检验 被引量:4
7
作者 赵秋运 马晶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8-29,共12页
基于城市化和金融发展的双重视角,试图借助新结构经济学理论研究政府实施重工业偏向型发展战略导致收入不平等的渐趋扩大的机制。研究发现重工业偏向型发展战略与收入不平等之间不仅存在长期的正向协整关系,还存在短期的负向协整关系,... 基于城市化和金融发展的双重视角,试图借助新结构经济学理论研究政府实施重工业偏向型发展战略导致收入不平等的渐趋扩大的机制。研究发现重工业偏向型发展战略与收入不平等之间不仅存在长期的正向协整关系,还存在短期的负向协整关系,这表明重工业偏向型发展战略在长期会扩大收入不平等,而在短期则会缩小收入不平等。其源于重工业偏向型发展战略长期具有两种效应:既可以降低城市化水平而扩大收入不平等,又能通过降低金融发展水平而缩小收入不平等,前者的效应更强。而短期内,重工业偏向型发展战略仅能通过降低金融发展水平而减缓收入不平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工业偏向型发展战略 收入不平等 新结构经济学
下载PDF
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对经济发展的长期影响——基于历史投入产出表的理论和实证研究 被引量:11
8
作者 林晨 陈斌开 《经济学(季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825-846,共22页
基于古典多部门分析框架,本文在新编制的中国1957—1973年历史投入产出表的基础上,从理论和经验两方面研究了重工业基础对轻工业技术选择的影响。研究发现,重工业基础没有改变轻工业技术演进的方向,但对轻工业技术效率产生了正面影响。... 基于古典多部门分析框架,本文在新编制的中国1957—1973年历史投入产出表的基础上,从理论和经验两方面研究了重工业基础对轻工业技术选择的影响。研究发现,重工业基础没有改变轻工业技术演进的方向,但对轻工业技术效率产生了正面影响。分解结果表明,1957—1992年的技术效率变化中,1957—1973年重工业技术系数变化贡献了34.3%,1973—1987年重工业技术系数变化贡献了-14.1%,而1973—1987年轻工业技术系数变化贡献了55.8%。对于发展中国家,尽管优先发展重工业对技术效率提升有一定作用,但符合比较优势的轻工业技术的发展才是经济增长的核心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 投入产出表 长期影响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