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评估回热加热器热经济性的正确指标 被引量:12
1
作者 范仲元 《江苏电机工程》 2002年第4期11-13,共3页
在火电厂中 ,工程技术人员习惯用加热器的端差来评价回热加热器的热经济性。现今在大容量高参数机组的再热回热循环系统中 ,当装有独立的抽汽蒸汽冷却器的加热器或加热器具有内置式过热段时 ,该加热器的端差可能会出现负值。用热力学第... 在火电厂中 ,工程技术人员习惯用加热器的端差来评价回热加热器的热经济性。现今在大容量高参数机组的再热回热循环系统中 ,当装有独立的抽汽蒸汽冷却器的加热器或加热器具有内置式过热段时 ,该加热器的端差可能会出现负值。用热力学第二定律分析加热器的负值端差 ,将得到抽汽是被加热介质而给水是加热介质的错误结论。为此 ,对装有独立抽汽蒸汽冷却器或具有内置式过热段的回热加热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评估 回热加热器 热经济性 指标 传热温度 传热系数 火力发电厂 热力系统
下载PDF
降膜蒸发过程的传热性能研究 被引量:12
2
作者 腊栋 李茂德 +2 位作者 秦伟 李伟江 李玉东 《应用能源技术》 2006年第5期6-10,共5页
对圆管和平壁的降膜蒸发过程的传热机理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对已有的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已有的实验研究主要是围绕圆管或平壁来进行,不利于找出最佳加热元件;提出在平壁表面加圆管型肋的复合加热元件,对其进行研究有利于找出最佳... 对圆管和平壁的降膜蒸发过程的传热机理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对已有的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已有的实验研究主要是围绕圆管或平壁来进行,不利于找出最佳加热元件;提出在平壁表面加圆管型肋的复合加热元件,对其进行研究有利于找出最佳加热元件,对提高降膜蒸发传热效率极具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膜蒸发 加热元件 喷淋密度 传热温差
下载PDF
高温填充床蓄热过程中流固传热温差分析 被引量:13
3
作者 杨小平 杨晓西 +3 位作者 左远志 徐勇军 杨敏林 陈佰满 《工程热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825-828,共4页
单罐填充床蓄热是一种重要的高温蓄热方式,填充材料的物性和边界条件对传热性能具有重要的影响。本文利用局部非热平衡能量控制方程对单罐斜温层蓄热系统进行了数值计算分析,对换热过程中熔盐和蓄热材料之间的传热温差进行了重点研究,... 单罐填充床蓄热是一种重要的高温蓄热方式,填充材料的物性和边界条件对传热性能具有重要的影响。本文利用局部非热平衡能量控制方程对单罐斜温层蓄热系统进行了数值计算分析,对换热过程中熔盐和蓄热材料之间的传热温差进行了重点研究,得到了蓄热过程中传热温差随蓄热时间、蓄热材料的密度、导热系数和熔盐的速度等参数的变化规律,为进一步分析传热性能随时间和空间的变化规律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填充床 熔盐 蓄热 传热温差
原文传递
影响凝汽器传热效果的因素及分析 被引量:10
4
作者 陈功 《节能》 2007年第3期19-21,共3页
介绍了影响凝汽器排汽温度ts各因素之间的关系,指出机组日常运行中影响ts的主要因素是凝汽器传热端差,并对降低凝汽器传热端差的各项措施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关键词 凝汽器 排汽温度 循环水入口温度 循环水温升 传热端差 传热系数
下载PDF
非共沸混合工质蒸发过程中的传热温差探讨 被引量:7
5
作者 赵力 刘惠 《暖通空调》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18-121,共4页
为了解在空调工况的蒸发温度下,非共沸混合工质在蒸发器中的沿程温度分布变化以及这些变化导致传热不可逆熵增的改变状况,建立了蒸发器稳态模型,并以混合工质R401A和R409A为例进行了理论计算及结果分析,得到这两种混合工质在换热器中最... 为了解在空调工况的蒸发温度下,非共沸混合工质在蒸发器中的沿程温度分布变化以及这些变化导致传热不可逆熵增的改变状况,建立了蒸发器稳态模型,并以混合工质R401A和R409A为例进行了理论计算及结果分析,得到这两种混合工质在换热器中最小和最大传热温差的位置,以及由于温差改变导致的不可逆熵增的变化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共沸混合工质 传热温差 蒸发过程 蒸发温度 空调工况 分布变化 稳态模型 理论计算 变化情况 不可逆 蒸发器 换热器 熵增
下载PDF
泡沫铜/石蜡复合相变材料融化过程的换热特性 被引量:9
6
作者 于航 刘芳 +1 位作者 孟二林 姚新玲 《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12-116,共5页
为了研究强化相变蓄热器的换热情况,搭建了矩形腔体内填充泡沫金属/石蜡的实验台,在恒壁温条件下,进行了泡沫金属/石蜡复合相变材料的融化蓄热实验。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不同加热温度下石蜡内部温度随时间变化曲线,分析了腔体内自然对流... 为了研究强化相变蓄热器的换热情况,搭建了矩形腔体内填充泡沫金属/石蜡的实验台,在恒壁温条件下,进行了泡沫金属/石蜡复合相变材料的融化蓄热实验。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不同加热温度下石蜡内部温度随时间变化曲线,分析了腔体内自然对流对温度分布的影响、传热温差对蓄热时间的影响。结果表明,泡沫金属的高导热性能强化了石蜡在腔体内的融化过程,距离加热面较近的石蜡融化后产生的自然对流加速了剩余固态石蜡的融化;而且传热温差越大,自然对流越明显,蓄热时间越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沫金属 石蜡 自然对流 传热温差
下载PDF
地下水温数值模拟在水源热泵工程设计中的应用 被引量:6
7
作者 潘俊 臧海洋 +1 位作者 高维春 左悦 《暖通空调》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67-70,共4页
为分析沈阳市某小区地下水地源热泵项目复合井结构的合理性和地下水热贯通程度,建立了地下水流与温度耦合数值模型,对不同换热温差下的地下水温变化趋势进行了模拟预测。模拟结果表明,采用复合井结构可以满足水源热泵工程取回水要求,且... 为分析沈阳市某小区地下水地源热泵项目复合井结构的合理性和地下水热贯通程度,建立了地下水流与温度耦合数值模型,对不同换热温差下的地下水温变化趋势进行了模拟预测。模拟结果表明,采用复合井结构可以满足水源热泵工程取回水要求,且5℃换热温差比7℃更合理、安全。经过一个供暖期运行和对地下水温的实际监测,证明了模拟结果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地源热泵 地下水温 数值模拟 复合井 热贯通 换热温差
下载PDF
流速及传热温差对换热器传热系数的影响 被引量:6
8
作者 王芳 田宇 +1 位作者 张新宇 崔璐璐 《哈尔滨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9-33,共5页
针对换热器热交换不充分的问题,研究给定结构壳管式换热器热空气流速以及传热温差对其传热系数的影响,把不同的传热温差,不同的气体流速下的实验数据进行分组,采用控制变量法,分别对以上两个因素的单独进行分析,做出k-ΔT,k-v的拟合曲线... 针对换热器热交换不充分的问题,研究给定结构壳管式换热器热空气流速以及传热温差对其传热系数的影响,把不同的传热温差,不同的气体流速下的实验数据进行分组,采用控制变量法,分别对以上两个因素的单独进行分析,做出k-ΔT,k-v的拟合曲线,得到经验函数。取整个换热器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运用多孔介质,k-ε模型,采用二阶迎风模式,压力速度耦合运用SIMPLE算法,给出整个换热器的温度场以及传热系数的分布规律,最终给出以上两个因素对传热系数的影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换热器 传热系数 流速 传热温差
下载PDF
过冷度对直热式空气源热泵热水器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张娟 张宝怀 《建筑热能通风空调》 2010年第1期13-15,63,共4页
本文以直热式空气源热泵热水器中的套管式冷凝器为研究对象,讨论了在设计工况下,由于过冷度变化而引起的冷凝器过热区、两相区和过冷区的传热温差、传热系数、换热量、换热面积以及COP相对值的变化,为研究不同过冷度下冷凝器的传热性能... 本文以直热式空气源热泵热水器中的套管式冷凝器为研究对象,讨论了在设计工况下,由于过冷度变化而引起的冷凝器过热区、两相区和过冷区的传热温差、传热系数、换热量、换热面积以及COP相对值的变化,为研究不同过冷度下冷凝器的传热性能提供了方便而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套管式冷凝器 过冷度 传热温差 换热量 换热面积
下载PDF
冰箱制冷循环的节能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张宣枞 李建周 李弢 《家电科技》 2013年第6期86-89,共4页
本文根据单级蒸气压缩制冷循环的冰箱制冷系统设计归纳出来常用循环类型,并对目前超级节能冰箱制冷系统汇总分析,提出了改变传统节能冰箱设计中单纯依靠增加发泡层厚度以及采用高COP值压缩机来降低能耗的一种技术即冷凝保压技术,同时从... 本文根据单级蒸气压缩制冷循环的冰箱制冷系统设计归纳出来常用循环类型,并对目前超级节能冰箱制冷系统汇总分析,提出了改变传统节能冰箱设计中单纯依靠增加发泡层厚度以及采用高COP值压缩机来降低能耗的一种技术即冷凝保压技术,同时从热力学角度对单级蒸气压缩系统采用冷凝保压技术的循环和未采用冷凝保压技术的回路循环做对比分析,归纳出目前超级节能冰箱此类制冷装置的设计和系统分析中的冷凝压力、蒸发压力、冷凝温度、蒸发温度、压缩机回气温度控制以及制冷剂灌注量的匹配关系,推导出来最佳状态的各个参数的优化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能冰箱 制冷循环 运行工况 传热温差
下载PDF
冰箱制冷循环的节能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宣枞 李建周 李弢 《安徽科技》 2013年第6期42-44,共3页
本文根据单级蒸气压缩制冷循环的冰箱制冷系统设计归纳出来常用循环类型,并对目前节能冰箱制冷系统汇总分析,提出了一种降低能耗的技术即冷凝保压技术,并对单级蒸气压缩系统采用冷凝保压技术的循环进行分析。
关键词 节能冰箱 制冷循环 运行工况 传热温差
下载PDF
间接式污水源热泵机组节能技术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刘春涛 田敬兴 +1 位作者 凌泓 马一太 《暖通空调》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07-110,共4页
分析了间接式污水源热泵机组节能技术,包括提高压缩机效率,改善压缩机工作条件,减小传热温差,引射回油/液等。理论计算结果表明,与普通污水源热泵机组相比,间接式污水源热泵机组夏季制冷工况下性能系数可提高20%左右,冬季制热工况下性... 分析了间接式污水源热泵机组节能技术,包括提高压缩机效率,改善压缩机工作条件,减小传热温差,引射回油/液等。理论计算结果表明,与普通污水源热泵机组相比,间接式污水源热泵机组夏季制冷工况下性能系数可提高20%左右,冬季制热工况下性能系数可提高17%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接式污水源热泵机组 节能技术 压缩机 传热温差 性能系数
下载PDF
重力再循环制冷系统与直接膨胀制冷系统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赫 臧润清 《流体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66-70,共5页
重力再循环制冷系统通过提高蒸发器内工质的流速来强化换热,通过热虹吸原理让工质实现再循环,使管内壁的润湿程度得到提高,有效降低了工质气体与管内壁的接触程度,从而提高工质侧的换热系数。通过在再循环系统试验装置上的改造,实现再... 重力再循环制冷系统通过提高蒸发器内工质的流速来强化换热,通过热虹吸原理让工质实现再循环,使管内壁的润湿程度得到提高,有效降低了工质气体与管内壁的接触程度,从而提高工质侧的换热系数。通过在再循环系统试验装置上的改造,实现再循环制冷系统与直接膨胀系统的切换。试验对比了2种系统的传热温差、传热系数、制冷量、COP等参数。结果表明,相比于直接膨胀制冷系统,再循环制冷系统蒸发压力得到明显的提高,因此,再循环制冷系统的库内空气能达到更低的温度;在库内温度为-5^-20℃的过程中,再循环制冷系统传热系数提高了57%~115%,制冷量提高了11%~26%,COP提高了8%~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力再循环制冷系统 直接膨胀制冷系统 传热温差 制冷量 COP
下载PDF
U形热管换热器对空调箱机组除湿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新梅 王克勇 《制冷与空调》 2011年第5期59-61,13,共4页
为分析U形热管换热器的工作性能,通过改变迎面风速和回风温度,测出U形热管换热器前后的参数,计算换热温差和换热效率,然后测试相同条件下无U形热管换热器的状况,分析得出增加热管换热器后空调箱机组除湿量可提高15%左右。
关键词 U形热管换热器 换热温差 换热效率 除湿量 空调箱
下载PDF
不同界面材料在VPX板卡散热中的应用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唐文辉 李南 +1 位作者 吴竞 李维忠 《雷达与对抗》 2019年第3期46-49,共4页
为降低电子设备液冷VPX机箱中VPX导热冷板与液冷板之间的接触面传热温差,提出了在VPX导热冷板与液冷板接触面间增加不同界面材料以减小接触热阻的设想,并设计了实验装置。在相同的试验条件下,对增加了界面材料的传热过程与无界面材料的... 为降低电子设备液冷VPX机箱中VPX导热冷板与液冷板之间的接触面传热温差,提出了在VPX导热冷板与液冷板接触面间增加不同界面材料以减小接触热阻的设想,并设计了实验装置。在相同的试验条件下,对增加了界面材料的传热过程与无界面材料的传热过程进行了对比试验分析,结果显示石墨烯材料具有良好的降低接触热阻能力,对VPX板卡散热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为液冷VPX机箱优化设计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设备 界面材料 VPX板卡 接触热阻 传热温差
下载PDF
耦合热泵的压缩超临界二氧化碳储能系统及其热力学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乔龙 谢立钢 +2 位作者 熊晨 宋南欣 蒲文灏 《综合智慧能源》 CAS 2023年第12期53-62,共10页
为解决压缩二氧化碳储能系统中低品位压缩热难回收问题,在无需外加热源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新型耦合热泵的超临界二氧化碳储能系统,并建立稳态分析模型。考虑热容量匹配以及间冷器和回热器传热温差的影响,研究系统蓄热水流量和压缩机入口... 为解决压缩二氧化碳储能系统中低品位压缩热难回收问题,在无需外加热源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新型耦合热泵的超临界二氧化碳储能系统,并建立稳态分析模型。考虑热容量匹配以及间冷器和回热器传热温差的影响,研究系统蓄热水流量和压缩机入口超临界二氧化碳温度、间冷器和回热器换热温差以及热泵蒸发温度和冷凝温度对系统性能的影响规律;同时为进一步研究间冷器和回热器换热温差的影响权重,在换热温差总和固定的情况下,以间冷器为首要目标,依据间冷器热端温差逐渐增加且考虑热端和冷端换热温差变化一致的原则,将换热温差占比分为4种模式。研究结果表明:在二氧化碳质量流量为50 kg/s保持不变的条件下,考虑到系统往返效率在78.2%~79.6%的情况,最佳水质量流量范围为19.5~23.5kg/s;同时,在间冷器热端和冷端温差一致且回热器冷端温差占比较小的模式3的换热温差分配权重下系统往返效率达到最高79.62%,且往返效率随压力变化的变化幅度仅为2.1%;在模式3下,系统达到最优效率79.62%时,性能系数为5.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缩储能 超临界二氧化碳 热容量匹配 换热温差 热泵
下载PDF
天然气脱轻烃系统混合制冷剂影响规律及优化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开宇 朱静东 +3 位作者 江伟平 郭戈 白江涛 刘桂莲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63-770,共8页
对天然气脱轻烃系统的主冷箱传热温差与混合制冷剂组成的关系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依据主冷箱冷热流股复合曲线及传热温差探讨了各制冷剂组分对不同温度区间传热温差的影响规律,确定了满足主冷箱温差要求的混合制冷剂组成调整策略。并采用A... 对天然气脱轻烃系统的主冷箱传热温差与混合制冷剂组成的关系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依据主冷箱冷热流股复合曲线及传热温差探讨了各制冷剂组分对不同温度区间传热温差的影响规律,确定了满足主冷箱温差要求的混合制冷剂组成调整策略。并采用Aspen Hysys(V10)流程模拟软件建立混合制冷剂循环制冷模型,对某公司天然气脱轻烃系统的混合制冷剂组成进行分析,确定了最佳的混合制冷剂组成和相关参数,优化后主冷箱最大传热温差降低3.4905℃,功耗降低23.1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制冷剂 冷箱 传热温差 功耗 模拟 优化
下载PDF
重力再循环蒸发器与直接膨胀蒸发器的实验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刘亚哲 臧润清 《低温与超导》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73-78,共6页
在不同工况下采用R404A作为制冷剂对重力再循环蒸发器和直接膨胀蒸发器进行了实验性能研究。搭建了兼具重力供液和直接膨胀供液制冷系统的试验台,在冷库温度为0℃、-5℃、-10℃、-15℃、-20℃五种工况下,利用热平衡法测得了不同供液形... 在不同工况下采用R404A作为制冷剂对重力再循环蒸发器和直接膨胀蒸发器进行了实验性能研究。搭建了兼具重力供液和直接膨胀供液制冷系统的试验台,在冷库温度为0℃、-5℃、-10℃、-15℃、-20℃五种工况下,利用热平衡法测得了不同供液形式制冷系统的制冷量以及蒸发管路上若干测点的温度。对实验数据进行了整理和理论分析,得到2种蒸发器在不同工况下制冷量的变化规律以及2种蒸发器在不同工况下传热温差和传热系数沿管长的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力再循环蒸发器 直接膨胀蒸发器 循环倍率 热虹吸原理 传热温差 实验研究
下载PDF
回热器对HAT循环影响的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邱超 宋华芬 《热能动力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84-586,共3页
目前对HAT循环中回热器的理论分析大多采用传热温差法和表征回热器特性的回热度分析的方法。针对这两种不同的分析方法分别进行了计算,比较分析了它们对HAT循环的影响,结果表明,传热温差法更加适合于对HAT循环进行理论分析,但应当注意... 目前对HAT循环中回热器的理论分析大多采用传热温差法和表征回热器特性的回热度分析的方法。针对这两种不同的分析方法分别进行了计算,比较分析了它们对HAT循环的影响,结果表明,传热温差法更加适合于对HAT循环进行理论分析,但应当注意传热温差的选取。而回热度法更多应用于回热器的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AT循环 回热器 回热度 传热温差
下载PDF
热泵热水器最高出水温度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桂秋静 《科技广场》 2010年第7期177-179,共3页
本文分析了制约热泵热水器最高出水温度的因素,进一步从理论上探讨了换热温差对出水温度的影响,并通过计算进行验证,其结果可为热泵热水器的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 热泵热水器 水温 换热温差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