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黏土岩温度-渗流-应力耦合特性试验与本构模型研究进展 被引量:22
1
作者 陈卫忠 龚哲 +2 位作者 于洪丹 马永尚 田洪铭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217-1238,共22页
高放废物处置库、垃圾填埋场等工程中常常涉及到温度场(T)、渗流场(H)和应力场(M)的耦合作用的问题。从试验和理论模型两个角度综述国内外黏土岩温度-渗流-应力耦合特性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其传热特性、温度影响下的渗流特性、变形、强... 高放废物处置库、垃圾填埋场等工程中常常涉及到温度场(T)、渗流场(H)和应力场(M)的耦合作用的问题。从试验和理论模型两个角度综述国内外黏土岩温度-渗流-应力耦合特性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其传热特性、温度影响下的渗流特性、变形、强度、蠕变特性。在此基础上,重点分析了黏土岩水-热迁移模型以及热-力耦合本构模型的适应性。基于上述认识,通过试验研究了比利时Boom clay在温度作用下的强度、渗透性、蠕变性等特征。结果表明:随着温度升高,Boom clay的强度有所降低,渗透性显著增强,蠕变速率明显加快。提出了适用于Boom clay的THM耦合弹塑性损伤模型,计算结果验证了模型能合理反映温度的影响。最后,探讨了黏土岩THM耦合机理研究的不足和今后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土岩 温度-渗流-应力耦合 水热迁移 力学性质 本构模型
下载PDF
中间包内钢液流动、温度控制和夹杂物行为的数学模拟 被引量:9
2
作者 盛东源 倪满森 +3 位作者 邓开文 刘家奇 干勇 肖泽强 《金属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7期742-748,共7页
本文介绍连铸中间包内钢液流动、温度分布和夹杂物行为等三元传输过程的三维体系数学模型及其部分计算结果.中间包内流动状态的计算结果与前人实测结果作了对照.建立中间包内各种冶金过程的综合数学模型并通过计算机进行仿真是改善中... 本文介绍连铸中间包内钢液流动、温度分布和夹杂物行为等三元传输过程的三维体系数学模型及其部分计算结果.中间包内流动状态的计算结果与前人实测结果作了对照.建立中间包内各种冶金过程的综合数学模型并通过计算机进行仿真是改善中间包工作条件、提高连铸技术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铸 中间包 流动 传热 夹杂物 数学模拟 炼钢
下载PDF
电子束焊接深熔产生机理的研究现状与发展 被引量:6
3
作者 吴会强 冯吉才 何景山 《焊接》 2003年第8期5-7,16,共4页
综述了电子束焊接深熔产生机理的研究进展 ,从能量分配传热模型、空腔力学行为、熔深计算、电子束聚焦与深熔等方面简要归纳分析了电子束深熔过程产生机理的研究现状 ,解释了一些电子束焊接瞬态特征以及提出的各种有关电子束深熔焊接物... 综述了电子束焊接深熔产生机理的研究进展 ,从能量分配传热模型、空腔力学行为、熔深计算、电子束聚焦与深熔等方面简要归纳分析了电子束深熔过程产生机理的研究现状 ,解释了一些电子束焊接瞬态特征以及提出的各种有关电子束深熔焊接物理模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束焊接 深熔机理 空腔力学行为 能量分配 传热模型 物理模型
下载PDF
电场作用下气泡的行为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董伟 李瑞阳 郁鸿凌 《能源研究与信息》 2004年第2期110-115,共6页
为进一步揭示EHD强化沸腾换热机理,分析了电场作用下气泡的受力情况,综述了国内外对电场作用下气泡的行为研究成果,系统总结了电场对气泡行为及其动力学特性的彩响,并对该领域的进一步研究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电水动力学 沸腾换热 气泡行为
下载PDF
严寒地区建筑墙体湿迁移对其隔热性能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季杰 许文发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114-118,共5页
以A.B.Luikov热湿迁移理论为基础,根据严寒地区的气候特点,分析研究了建筑墙体的温湿度分布,并对其隔热性能的动态特性作了预测,利用建筑足尺构件热工实验台进行了实测研究,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比较一致.
关键词 热湿迁移 隔热性能 建筑 墙体
下载PDF
动车组碳陶(C/C-SiC)制动盘开发与特性研究
6
作者 钱飞飞 周华杉 +2 位作者 史耀君 孟永帅 张宁 《铁道机车车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6-43,共8页
采用化学气相渗透法和反应熔体浸渗法组合工艺制备了缩比碳陶制动盘,盘体材料抗拉强度106 MPa、抗压强度355 MPa、抗弯强度195 MPa,垂直和水平方向导热系数分别为41.1、38.8 W/(m·℃),导热性与强韧性协调关系较好。匹配粉末冶金闸... 采用化学气相渗透法和反应熔体浸渗法组合工艺制备了缩比碳陶制动盘,盘体材料抗拉强度106 MPa、抗压强度355 MPa、抗弯强度195 MPa,垂直和水平方向导热系数分别为41.1、38.8 W/(m·℃),导热性与强韧性协调关系较好。匹配粉末冶金闸片开展了碳陶制动盘摩擦磨耗缩比试验,基于试验结果建立并修正了制动盘传热过程的有限元仿真模型。试验与仿真分析结果表明:碳陶制动盘的耐磨性和耐热性均较好,且对偶闸片摩擦系数稳定、磨耗量满足行业标准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陶制动盘 摩擦磨耗试验 有限元仿真 传热行为
下载PDF
竖直U型地埋管传热性能数值模拟 被引量:6
7
作者 陈梅倩 万锐 +2 位作者 李正浩 王平 卢太金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61-66,共6页
对土壤源热泵系统在制冷季中垂直U型地埋管的传热性能进行数值模拟,揭示U型管入口水温、入口流速和回填材料导热系数对地埋管传热性能的影响规律.计算结果表明:在30~60°C的入口温度范围内,当雷诺数从3 000提高到11 000时,会使地... 对土壤源热泵系统在制冷季中垂直U型地埋管的传热性能进行数值模拟,揭示U型管入口水温、入口流速和回填材料导热系数对地埋管传热性能的影响规律.计算结果表明:在30~60°C的入口温度范围内,当雷诺数从3 000提高到11 000时,会使地埋管热流量增大10~23W,但会导致流体进出口温差降低0.2~1.34°C,在工程应用中流体进口流速要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水的入口温度和雷诺数分别为45°C和7 000时,回填材料导热系数从0.5 W/m·K增大至2.5 W/m·K,U型地埋管的热流量增大了将近2倍,也就是说在工程应用中,如果在回填土中掺混一定比例的保水材料将会增强埋管换热,并防止埋管长期运行时由于土壤本身保水性差使得土壤板结从而导致埋管失效.模拟结果与实验数据进行对比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源热泵 U型地埋管 传热性能 土壤 数值模拟
下载PDF
柱–孔复合微结构沸腾换热性能及强化机理的研究
8
作者 杨曦 孙雪振 +1 位作者 李庆 刘斌 《工程热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56-864,共9页
本实验研究了9种不同的柱–孔复合微结构表面在HFE-7100中的池沸腾性能。实验结果表明,柱–孔复合微结构表面核态沸腾起始点的壁面过热度均降至0 K左右,显著低于光滑表面(SS)与普通微柱表面(PF-30-60),其核态沸腾换热系数(HTC)相比于PF-... 本实验研究了9种不同的柱–孔复合微结构表面在HFE-7100中的池沸腾性能。实验结果表明,柱–孔复合微结构表面核态沸腾起始点的壁面过热度均降至0 K左右,显著低于光滑表面(SS)与普通微柱表面(PF-30-60),其核态沸腾换热系数(HTC)相比于PF-30-60和SS显著增加,且HTC的增幅随着微孔数量的增加而增大。柱–孔复合微结构表面的汽泡主要产生于微柱顶部的微孔,因此在高热流密度下,微通道中的汽泡堵塞得以缓解,使其临界热流密度(CHF)高于PF-30-60和SS。表面的HTC随着微柱高度(H)的增大而提高,但CHF却随着H的提高出现先提高后保持不变的趋势,这说明对于这种表面而言,柱高的提高不一定可以有效提升CH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沸腾传热 微结构 多尺度 气泡动力学行为
原文传递
固体热载体热解中传热行为的Fluent模拟和实验
9
作者 张鑫 全淑苗 《生物质化学工程》 2024年第1期49-55,共7页
固体热载体热解(SHC)和外热式普通热解(CP)由于传热方式和热解挥发物经历温度场的不同,其传热行为和热解行为存在较大差异。采用小型密闭固定床反应器,以核桃壳(WS)为原料、石英砂(QS)为固体热载体,在石英砂预热温度800℃、QS与WS质量比... 固体热载体热解(SHC)和外热式普通热解(CP)由于传热方式和热解挥发物经历温度场的不同,其传热行为和热解行为存在较大差异。采用小型密闭固定床反应器,以核桃壳(WS)为原料、石英砂(QS)为固体热载体,在石英砂预热温度800℃、QS与WS质量比9∶1条件下研究了传热行为和热解规律。采用实验和Fluent模拟两种方式研究了固体热载体热解过程的传热行为,并将温度场解耦为热解温度(T_(WS))和挥发物温度(T_(QS-h))。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于模拟所得的T_(WS)和T_(QS-h)最大值(490和612℃),实验数据(460和508℃)更小,实验过程存在散热现象。T_(WS)平均值(T_(WS))和T_(QS-h)平均值(T_(QS-h))的温差的实验值和模拟值分别为39和72℃,说明低温挥发物在逸出过程中经过高温石英砂层时发生剧烈的二次反应。相比于CP,SHC热解方式下的焦炭得率和气体得率更高,分别为67.42%和12.51%;油得率和水得率更低,分别为8.69%和11.38%。同时,SHC热解方式下的油中极轻馏分(VLO)、轻馏分(LO)和重馏分(HO)含量显著增多,残留分(CR)含量显著减小,油的品质得到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桃壳 固体热载体 热解温度 挥发物反应温度 传热行为 热解规律
下载PDF
硅基微柱簇阵列微通道流动沸腾实验研究
10
作者 曲玖哲 杨鹏 +4 位作者 杨绪飞 张伟 宇波 孙东亮 王晓东 《化工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840-2851,共12页
为实现硅基微通道流动沸腾换热强化,分别设计并加工了具有并联微通道、稀疏微柱簇和致密微柱簇结构的微通道换热器,以丙酮为工质开展热通量200~650 kW·m^(-2)的流动沸腾实验。结果表明,相较于并联微通道,稀疏微柱簇和致密微柱簇微... 为实现硅基微通道流动沸腾换热强化,分别设计并加工了具有并联微通道、稀疏微柱簇和致密微柱簇结构的微通道换热器,以丙酮为工质开展热通量200~650 kW·m^(-2)的流动沸腾实验。结果表明,相较于并联微通道,稀疏微柱簇和致密微柱簇微通道具有更强的两相换热性能;在质量流速43 kg·m^(-2)·s^(-1)的条件下,稀疏微柱簇微通道与致密微柱簇微通道的平均传热系数分别可达到18.6和17.8 kW·m^(-2)·K^(-1),稀疏微柱簇微通道PEC最大可达到1.49。微柱簇阵列随热通量的增加呈现出三种不同流型,可视化研究表明,稀疏微柱簇内产生的汽相更倾向发生微柱簇绕流,而致密微柱簇内产生的汽相更倾向包裹住微柱簇,这使得前者表现出更强的两相换热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通道 微柱簇阵列 相变 气液两相流 强化换热 气泡行为
下载PDF
LNG浸没燃烧式气化器的传热特性及运行优化 被引量:6
11
作者 王玉娟 李淑一 +4 位作者 陈文杰 唐建峰 李学涛 王冬旭 于笑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34-143,共10页
目前国内LNG接收站的大部分浸没燃烧式气化器(SCV)都依赖于进口,其核心技术尚未完全自主掌握,并且SCV传热机理复杂、受操作环境影响大,难以通过现场经验实现深层次的运行优化。为了满足近年来各LNG接收站扩容增产对气化系统设备运行降... 目前国内LNG接收站的大部分浸没燃烧式气化器(SCV)都依赖于进口,其核心技术尚未完全自主掌握,并且SCV传热机理复杂、受操作环境影响大,难以通过现场经验实现深层次的运行优化。为了满足近年来各LNG接收站扩容增产对气化系统设备运行降本增效所提出的需求,对国内某大型LNG接收站气化系统中SCV的传热特性及优化运行进行了研究,采用ANSYS软件建立了贴合实际的SCV模型,研究了不同LNG入口压力、LNG入口速度及水浴温度对SCV传热特性的影响,通过现场试验反馈提出了可行性较高的指导建议。研究结果表明:①LNG及超临界NG的热物性变化对气化传热具有重要的影响;②LNG入口压力越接近临界压力,SCV传热能力越强,建议SCV入口压力控制在7.2~8.0 MPa;③LNG入口速度增大会削弱流体的传热边界层,从而强化传热,建议根据实时外输量要求限制开启最少的SCV台数,增加单台SCV的LNG入口流量,同时限定单台SCV处理流量介于50~180 t/h;④水浴温度过高,对SCV的整体传热是不利的,建议限定单台SCV水浴温度控制在15~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NG接收站 浸没燃烧式气化器 传热特性 入口压力 入口速度 水浴温度 运行优化
下载PDF
Modeling and simulation of solvent behavior and temperature distribution within long stick propellants with large web thickness undergoing drying 被引量:2
12
作者 Enfa Fu Qianling Liu +3 位作者 Yu Luan Yao Zhu Weidong He Zhenggang Xiao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SCIE EI CAS CSCD 2023年第10期42-55,共14页
Drying is a complicated physical process which involves simultaneous heat and mass transfer in the removal of solvents inside propellants.Inappropriate drying techniques may result in the formation of a hard skin laye... Drying is a complicated physical process which involves simultaneous heat and mass transfer in the removal of solvents inside propellants.Inappropriate drying techniques may result in the formation of a hard skin layer near the surface to block the free access of most solvent through for long stick propellants with large web thickness,which lead to lower drying efficiency and worse drying quality.This study aims to gain a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of drying process and clarify the mechanism of the blocked layer near the propellant surface.A new three-dimensional coupled heat and mass transfer(3D-CHMT)model was successfully developed under transient conditions.The drying experiment results show that the 3DCHMT model could be applied to describe the drying process well since the relative error of the content of solvent between simulation and experiment values is only 5.5%.The solvent behavior simulation demonstrates that the mass transfer process can be divided into super-fast(SF)and subsequent minorfast(MF)stages,and the SF stage is vital to the prevention of the blocked layer against the free access for solvent molecules inside propellant grains.The effective solv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Deff)of the propellant surface initially increases from 3.4×10^(-6)to 5.3×10^(-6)m^(2)/s as the temperature increases,and then decreases to 4.1×10^(-8)m^(2)/s at 60-100 min.The value of Deffof surface between 0-1.4 mm has a unique trend of change compared with other regions,and it is much lower than that of the internal at100 min under simulation conditions.Meanwhile,the temperature of the propellant surface increases rapidly at the SF stage(0-100 min)and then very slowly thereafter.Both the evolution of Deffand temperature distribution demonstrate that the blocked layer near the propellant surface has been formed in the time period of approximately 0-100 min and its thickness is about 1.4 mm.To mitigate the formation of blocked layer and improve its drying quality of finial propellant products effectively,it should be ini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ick propellants DRYING Large web thickness 3D numerical modeling heat transfer Solvent behavior
下载PDF
电弧增材制造传热传质数值模拟技术综述
13
作者 郭鑫鑫 魏正英 +1 位作者 张永恒 张帅锋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86-192,共7页
电弧增材制造过程涉及丝材的送入和熔化,熔融金属向熔池的过渡,熔池中液态金属的对流、凝固和成形。缺陷的形成与电弧增材制造过程中发生的复杂多物理场现象密切相关。因此,需要借助高保真数值模拟技术来深入理解这些物理现象,并将其作... 电弧增材制造过程涉及丝材的送入和熔化,熔融金属向熔池的过渡,熔池中液态金属的对流、凝固和成形。缺陷的形成与电弧增材制造过程中发生的复杂多物理场现象密切相关。因此,需要借助高保真数值模拟技术来深入理解这些物理现象,并将其作为优化工艺条件、制造高质量产品的理论依据。本文综述了电弧增材制造传热传质数值模拟涉及的关键技术,并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首先,介绍了几种典型的热源模型,鉴于电弧增材制造过程中熔池的形成与演变是多种驱动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分析了浮力、电磁力、表面张力、电弧压力、电弧剪应力模型对流体流动和熔池表面变形的影响;然后,总结了三种金属过渡模型,包括速度入口填充液态金属、指定位置添加球状质量源项以及直接建立固态金属焊丝;最后,介绍了常用的气液界面跟踪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弧增材制造 传热传质 数值模拟 熔池行为
下载PDF
Effect of different processing parameters on interfacial heat-transfer behavior in high-pressure die-casting process 被引量:6
14
作者 Hong-mei YANG Wen-bo YU +3 位作者 Yong-you CAO Xiao-bo LI Zhi-peng GUO Shou-mei XIONG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SCIE EI CAS CSCD 2018年第12期2599-2606,共8页
Vacuum die casting can reduce the'air entrapment'phenomenon during casting process.Based on the temperature measurements at metal-die interface with different processing parameters,such as slow shot speed(VL),... Vacuum die casting can reduce the'air entrapment'phenomenon during casting process.Based on the temperature measurements at metal-die interface with different processing parameters,such as slow shot speed(VL),high shot speed(VH),pouring temperature(Tp)and initial die temperature(Tm),inverse method was developed to determine the interfacial heat transfer coefficient(IHTC).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a closer contact between the casting and die could be achieved when the vacuum system is used.It is found that the vacuum could strongly increase the values of IHTC and decrease the grain size in castings.The IHTC could have a higher peak value with increasing the Tp from680to720℃or the VL from0.1to0.4m/s.In addition,the influence of the VH and Tm on IHTC could be negligib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acuum die casting interfacial heat transfer behavior metal-die interface externally solidified crystals
下载PDF
CMT电弧增材制造铝合金传热传质与熔池行为数值模拟
15
作者 王瑞超 朱国崇 +1 位作者 李会军 李润华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92-100,108,共10页
为研究冷金属过渡(cold metal transition,CMT)电弧增材制造铝合金传热传质与熔池流动特性,基于Fluent软件建立了三维CMT电弧增材制造数值模型.模型中,采用动网格技术模拟焊丝竖直方向上的往复运动,利用流体体积法捕获气/液界面,焓-孔... 为研究冷金属过渡(cold metal transition,CMT)电弧增材制造铝合金传热传质与熔池流动特性,基于Fluent软件建立了三维CMT电弧增材制造数值模型.模型中,采用动网格技术模拟焊丝竖直方向上的往复运动,利用流体体积法捕获气/液界面,焓-孔隙率法追踪固/液界面,并施加周期热量输入和阶段电弧力作用来等效电弧放电行为,研究分析了焊道成形传热传质过程与熔池动态行为.结果表明,焊道成形初期,熔池余高和坡度较大,形貌犹如半个球体,成形后期热量积累造成焊道余高后方较前方略小,而后端熔宽较前端略宽;单滴过渡周期内,焊丝机械回抽对熔池表面流动影响最为明显,液桥断裂产生较大反冲作用于熔池;熔池内部则是电磁力作为主导驱动力产生一股顺时针环流,环流随燃弧阶段周期切换而不断加强与减弱,并基本贯穿整个过渡周期,使得熔池内部热对流更加充分.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显示吻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金属过渡 电弧增材 传热传质 熔池行为 数值模拟
下载PDF
膨胀石墨/石蜡/高密度聚乙烯导热复合定形相变材料传热行为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5
16
作者 罗李娟 张凯 +2 位作者 杨文彬 范敬辉 吴菊英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99-104,共6页
采用FLUENT软件,对膨胀石墨(EG)/石蜡/高密度聚乙烯(HDPE)导热增强型复合定形相变材料(PCM)的熔化凝固过程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相变材料在熔化过程中的传热方式以自然对流为主,凝固过程以热传导为主,凝固过程长于熔化过程;EG能够提... 采用FLUENT软件,对膨胀石墨(EG)/石蜡/高密度聚乙烯(HDPE)导热增强型复合定形相变材料(PCM)的熔化凝固过程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相变材料在熔化过程中的传热方式以自然对流为主,凝固过程以热传导为主,凝固过程长于熔化过程;EG能够提高熔化和凝固速率,并分别提高了545%,554%,弥补了石蜡热导率低的缺陷。为了验证模型的有效性,通过实验获得了石蜡/HDPE随时间变化的液相体积分数,模拟数据与实验结果基本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形相变材料 数值模拟 传热行为
下载PDF
煤的灰污特性对受热面传热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樊泉桂 樊增权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54-56,共3页
根据几台锅炉的实测数据推算不同煤质对不同受热面的实际灰污系数和各种受热面的实际传热系数。推算结果表明,不同煤质对受热面灰污特性的影响程度相差较大,其对锅炉运行特性的影响比较明显。所列举煤质对受热面灰污系数的影响与国外某... 根据几台锅炉的实测数据推算不同煤质对不同受热面的实际灰污系数和各种受热面的实际传热系数。推算结果表明,不同煤质对受热面灰污特性的影响程度相差较大,其对锅炉运行特性的影响比较明显。所列举煤质对受热面灰污系数的影响与国外某些现行标准的推荐值有时相差较大,需要锅炉试验、设计、运行中积累数据对其进行修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站锅炉 煤质 受热面 灰污系数 传热特性
下载PDF
可重复使用运载火箭返回段低温流体行为特性 被引量:1
18
作者 容易 刘辉 +3 位作者 于子文 朱平平 彭越 于佳晖 《航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3期98-109,共12页
可重复使用运载火箭在返回段复杂干扰作用下,贮箱内低温推进剂与高温气枕剧烈掺混,造成贮箱压力下降、推进剂温度升高等问题。针对垂直起降(VTVL)运载火箭返回段推进剂掺混及重定位过程开展研究,首次建立了液氧掺混后行为特性仿真模型... 可重复使用运载火箭在返回段复杂干扰作用下,贮箱内低温推进剂与高温气枕剧烈掺混,造成贮箱压力下降、推进剂温度升高等问题。针对垂直起降(VTVL)运载火箭返回段推进剂掺混及重定位过程开展研究,首次建立了液氧掺混后行为特性仿真模型并通过加速落塔试验进行验证,研究垂直起降运载火箭返回段复杂干扰作用下低温流体行为特性,获得推进剂形态、贮箱压力、推进剂温度及蒸发量等变化规律,为推进剂管理系统及增补压方案设计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重复使用 返回段 液氧 传热传质 流体行为特性
原文传递
缸盖鼻梁区水腔内沸腾气泡演化行为试验 被引量:4
19
作者 董非 张朝烛 +3 位作者 龚伟 蒋亮 侯刘闻迪 胥振龙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52-257,共6页
针对内燃机缸盖鼻梁区严重的热负荷问题,以一款高强化增压水冷式柴油机为研究对象,借助内窥式高速摄像技术,搭建了缸盖水腔内鼻梁区沸腾换热试验系统.在不同柴油机运行工况下分别获得了不同进口过冷度及进口流速下沸腾气泡演化行为图像... 针对内燃机缸盖鼻梁区严重的热负荷问题,以一款高强化增压水冷式柴油机为研究对象,借助内窥式高速摄像技术,搭建了缸盖水腔内鼻梁区沸腾换热试验系统.在不同柴油机运行工况下分别获得了不同进口过冷度及进口流速下沸腾气泡演化行为图像.图像分析结果表明:在标定工况下,随着冷却液过冷度的下降,沸腾气泡数量增多,尺寸增长加快,气泡滑移速度增加;在最大转矩工况下,沸腾气泡当量直径比低速大负荷工况时增大20%,左右,气泡滑移速度比低速大负荷工况时提高近2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机 沸腾换热 可视化 气泡 演化行为
下载PDF
蜂窝夹套结构热力性能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范琦 尹侠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20-24,1,共5页
现有文献对蜂窝夹套传热性能的研究大多是采用试验或解析方法,给出的传热关系式只能得到估算值,在准确性和应用普遍性上存在欠缺。为此,采用正交设计和因素分析的方法,对具有不同结构参数的蜂窝夹套内部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模拟结果表... 现有文献对蜂窝夹套传热性能的研究大多是采用试验或解析方法,给出的传热关系式只能得到估算值,在准确性和应用普遍性上存在欠缺。为此,采用正交设计和因素分析的方法,对具有不同结构参数的蜂窝夹套内部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模拟结果表明:(1)正方形排列的蜂窝夹套比三角形排列的蜂窝夹套综合传热系数高,因此采取正方形排列方式更可取;(2)蜂窝高度h是蜂窝夹套传热性能和压力降的主要影响因素,参数L/D是第2显著的影响因素,蜂窝锥角α不是重要影响因素。各因素的最佳水平组合为h1,L/D1和α3,此时蜂窝夹套的综合传热性能最好,从模拟的结果看第1号模型的传热性能最好,说明所选出的最优结构基本符合实际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蜂窝夹套 排列方式 数值模拟 传热性能 压力降 影响因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