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70篇文章
< 1 2 16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颈源性头痛诊断及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71
1
作者 何亮亮 倪家骧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392-1395,共4页
本文归纳了颈源性头痛的发病机制、诊断标准和治疗方案,介绍了颈源性头痛的研究热点,并分析了颈源性头痛诊疗过程中的问题,旨在为颈源性头痛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具有指导价值的参考信息,同时为建立完善颈源性头痛诊疗规范提出新的研究方向... 本文归纳了颈源性头痛的发病机制、诊断标准和治疗方案,介绍了颈源性头痛的研究热点,并分析了颈源性头痛诊疗过程中的问题,旨在为颈源性头痛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具有指导价值的参考信息,同时为建立完善颈源性头痛诊疗规范提出新的研究方向和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痛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颈源性头痛临床诊疗:中国疼痛科专家共识解读 被引量:56
2
作者 肖红 刘慧 《实用疼痛学杂志》 2019年第2期83-87,共5页
2018年由中华医学会疼痛学分会牵头,组织国内疼痛学科相关专家进行深入研讨,并广泛征求意见后形成了《颈源性头痛临床诊疗:中国疼痛科专家共识》,为提高颈源性头痛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了可信赖的依据。本文结合近年对颈源性头痛的研究... 2018年由中华医学会疼痛学分会牵头,组织国内疼痛学科相关专家进行深入研讨,并广泛征求意见后形成了《颈源性头痛临床诊疗:中国疼痛科专家共识》,为提高颈源性头痛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了可信赖的依据。本文结合近年对颈源性头痛的研究新进展,对共识进行解读。主要阐述颈源性头痛的定义、诊断标准、病因及发病机制、临床特征与治疗手段,为临床医师提供更加清晰的诊疗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痛 诊断 治疗学 专家共识 中国 解读
原文传递
《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头痛》指南更新与解读 被引量:44
3
作者 任泳燕 李慧 +1 位作者 王洋洋 陈耀龙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643-650,共8页
2019年1月30日,中华中医药学会正式发布《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头痛》(T/CACM 1271-2019)。该指南涵盖了头痛的临床诊断、治疗、预防与调护方面,共计27条推荐意见。本文介绍该指南的制订更新背景和方法学,并对其临床诊断、治疗和预... 2019年1月30日,中华中医药学会正式发布《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头痛》(T/CACM 1271-2019)。该指南涵盖了头痛的临床诊断、治疗、预防与调护方面,共计27条推荐意见。本文介绍该指南的制订更新背景和方法学,并对其临床诊断、治疗和预防等内容进行解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痛 中医 临床实践指南 指南解读
原文传递
含白芷方剂组方规律及核心药对“白芷-川芎”分子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37
4
作者 苏瑾 唐仕欢 +4 位作者 郭非非 李德凤 张毅 许海玉 杨洪军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331-1337,共7页
该研究先借助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对含白芷方剂的组方规律进行分析,获得核心组合药对"白芷-川芎",并对"白芷-川芎"的临床用药规律进行系统分析,然后运用整合药理学思维对核心组合药对"白芷-川芎"治疗头痛的分子机制进行探讨,旨在发... 该研究先借助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对含白芷方剂的组方规律进行分析,获得核心组合药对"白芷-川芎",并对"白芷-川芎"的临床用药规律进行系统分析,然后运用整合药理学思维对核心组合药对"白芷-川芎"治疗头痛的分子机制进行探讨,旨在发现白芷的配伍规律及其干预头痛的分子机制,为白芷及其组方的后续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及参考。《中医方剂大词典》共收录含白芷方剂3 887种,涉及中药2 534味,将支持度设置为20%进行分析,共得到常用配伍组合16个,主治疾病15种,白芷常应用于治疗头痛,核心组合"白芷-川芎"在头痛的治疗中亦较为常用,与古籍记载相吻合。在整合药理学平台中建立"白芷-川芎"化学数据库,检索并添加头痛、偏头痛相关疾病靶标,构建"成分-靶标-通路"核心网络图,对"白芷-川芎"治疗头痛的分子机制进行研究。结果发现,"白芷-川芎"核心组合有37个化学成分与头痛治疗密切相关,这些成分可通过调节5-羟色胺,或作用于炎症相关靶标及嘌呤代谢、丙酮酸代谢、脂肪酸降解、碳代谢、糖异生等多条能量代谢有关通路来达到治疗头痛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芷 配伍规律 整合药理学 分子机制 头痛
原文传递
疏肝调神针刺法对紧张型头痛患者伴随焦虑和抑郁症状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2
5
作者 杨佃会 朱蓬燕 +4 位作者 韩晶 张永臣 赵树玲 贾红玲 单秋华 《上海针灸杂志》 2011年第2期87-89,共3页
目的观察疏肝调神针刺法对紧张型头痛患者伴有焦虑和抑郁症状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RCT)的研究方法,将120例紧张型头痛伴有焦虑和/或抑郁症状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疏肝调神针刺组、常规针刺组,2个疗程结束后进行对比观... 目的观察疏肝调神针刺法对紧张型头痛患者伴有焦虑和抑郁症状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RCT)的研究方法,将120例紧张型头痛伴有焦虑和/或抑郁症状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疏肝调神针刺组、常规针刺组,2个疗程结束后进行对比观察。结果两组治疗后SAS、SDS分值均显著降低,与治疗前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疏肝调神针刺组疗效优于常规针刺组(P<0.01);随访结果表明疏肝调神针刺法对于改善焦虑、抑郁症状有较好的远期效果,优于常规针刺法(P<0.05)。结论疏肝调神针刺法可显著改善紧张型头痛患者伴随的焦虑和抑郁症状,远期治疗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痛 针刺 焦虑症 抑郁症 疏肝调神
下载PDF
蛛网膜下腔出血炎性抑制与头痛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0
6
作者 李彤 袁彬 张永恒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2002年第11期678-680,共3页
目的 :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 (SAH)头痛的发生机制是否与 SAH时炎性改变有关 ,同时观察地塞米松的免疫抑制作用对头痛的疗效。方法 :选择意识清醒能主诉头痛者 ,凡病情严重伴有意识障碍以及继发大面积脑梗死伴有痴呆不能主诉头痛者除外。... 目的 :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 (SAH)头痛的发生机制是否与 SAH时炎性改变有关 ,同时观察地塞米松的免疫抑制作用对头痛的疗效。方法 :选择意识清醒能主诉头痛者 ,凡病情严重伴有意识障碍以及继发大面积脑梗死伴有痴呆不能主诉头痛者除外。将患者随机分为 4组治疗 :单独应用甘露醇治疗头痛 (甘露醇组 )及在甘露醇应用的基础上行脑脊液置换 (置换组 )、地塞米松鞘内注射 (鞘内组 )和静脉注射 (静脉组 ) ,对比观察 4个组的止痛效果。结果 :根据疗效判定标准 ,各组总有效率分别是 :甘露醇组 2 7.2 7%、置换组 6 6 .6 7%、鞘内组92 .36 %、静脉组 30 .0 0 % ,鞘内组与其它组比较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P均 <0 .0 1) ,其头痛缓解时间显著延长。结论 :鞘内注射地塞米松治疗 SAH头痛效果显著 ,表明发生质变的血性脑脊液引起蛛网膜下腔广泛的免疫炎性反应是导致头痛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蛛网膜下腔出血 头痛 脑脊液置换 地塞米松 SAH
下载PDF
鼻腔接触性头痛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30
7
作者 刘少峰 余良虎 +2 位作者 孙国华 范畴 沈昌德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50-252,共3页
目的研究鼻中隔与鼻腔外侧壁接触导致头痛患者的鼻腔解剖异常情况及鼻内镜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58例鼻腔接触性头痛患者,经鼻窦CT及鼻内镜检查评估鼻腔解剖异常情况,并通过鼻内镜手术纠正鼻腔解剖异常。术后3个月进行疗效评估... 目的研究鼻中隔与鼻腔外侧壁接触导致头痛患者的鼻腔解剖异常情况及鼻内镜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58例鼻腔接触性头痛患者,经鼻窦CT及鼻内镜检查评估鼻腔解剖异常情况,并通过鼻内镜手术纠正鼻腔解剖异常。术后3个月进行疗效评估。结果鼻腔解剖异常以鼻中隔高位偏曲、中鼻甲变异及其邻近结构的病变最明显。鼻内镜术后随访3~18个月,平均6个月。治愈32例,好转23例,无效3例。结论鼻中隔高位偏曲及其邻近结构病变产生的黏膜挤压是鼻腔接触性头痛的主要原因,鼻窦CT扫描和鼻内镜检查能较准确地发现引起鼻源性头痛病灶的确切部位,及时行鼻内镜手术治疗可获得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痛 病理状态 解剖学 鼻疾病 内窥镜检查
下载PDF
针刺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临床研究 被引量:29
8
作者 张颖新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7年第7期1513-1514,共2页
目的:探讨针刺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的疗效。方法:采用中医辨证和经络辨证相结合取穴的方法将80例血管神经性头痛患者随机分组,治疗组40例,用针刺治疗;对照组40例,用尼莫地平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优于对照组的55%(P(0.01)。并... 目的:探讨针刺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的疗效。方法:采用中医辨证和经络辨证相结合取穴的方法将80例血管神经性头痛患者随机分组,治疗组40例,用针刺治疗;对照组40例,用尼莫地平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优于对照组的55%(P(0.01)。并就针刺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的机理进行了探讨。结论:针刺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具有良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痛 中医辨证 经络辨证 针刺治疗
下载PDF
颈2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术治疗颈源性头痛的疗效 被引量:29
9
作者 廖翔 蒋劲 +7 位作者 熊东林 张强 肖礼祖 郑虎山 沙彤 梁豪文 罗裕辉 张德仁 《中华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29-431,共3页
本院2007年6月-2009年6月行颈2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术的颈源性头痛患者74例,年龄26~63岁,病程3个月~21年。术后随访18个月,行疼痛评分、生活质量参数(日常活动干扰参数、情绪干扰参数、睡眠干扰参数)评估,记录并发症发生情况和术... 本院2007年6月-2009年6月行颈2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术的颈源性头痛患者74例,年龄26~63岁,病程3个月~21年。术后随访18个月,行疼痛评分、生活质量参数(日常活动干扰参数、情绪干扰参数、睡眠干扰参数)评估,记录并发症发生情况和术后12、18月内头痛的复发情况。失访22例患者。与术前1d时比较,术后VAS评分、日常活动干扰参数、情绪干扰参数、睡眠干扰参数降低(P〈0.05或0.01)。部分患者在术后当晚出现一过性的枕神经支配区域不适,24h内缓解。无颈髓损伤、椎动脉损伤和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术后12、18月内头痛复发率分别为19%、3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节 头痛 脉冲射频
原文传递
330例颈源性头痛临床特征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27
10
作者 李石良 韩峰 张辰宇 《中国骨伤》 CAS 2010年第3期208-211,共4页
目的:通过颈源性头痛患者临床特征的总结,进一步完善诊断标准。方法:对2008年10月至2009年6月以头痛为第一主诉的448例患者按照改进的颈源性头痛诊断标准进行筛选,符合诊断标准者399例,其中330例资料完整,男97例,女233例;年龄14~76岁,... 目的:通过颈源性头痛患者临床特征的总结,进一步完善诊断标准。方法:对2008年10月至2009年6月以头痛为第一主诉的448例患者按照改进的颈源性头痛诊断标准进行筛选,符合诊断标准者399例,其中330例资料完整,男97例,女233例;年龄14~76岁,平均46.1岁;病程0.33~50年,平均13.4年。详细记录患者的年龄、性别、职业、头痛特点,查找压痛点位置及出现放散痛的范围等,并进行分析归纳。结果:颈源性头痛占头痛患者的比例为89.1%(399/448);男女之比为1∶2.4;78.8%(260例)的患者年龄在21~60岁,尤以41~50岁居多;97.3%(321例)的患者头痛呈阵发性,只有2.7%(9例)的患者呈持续性。多数患者的头痛性质呈胀痛(181例,占54.8%)或跳痛(135例,占40.9%),这两种性质的疼痛可能并存,其他类型的疼痛均为少数。多数患者的头痛部位为枕部、头顶、颞部,约1/3可波及到前额、眼眶、或眼球,极少数波及到耳、鼻翼及鼻梁等处。76.4%(252例)的患者为全头痛或双侧头痛,只有12.1%(40例)为单侧头痛。几乎所有患者均有枕神经卡压表现,其中73.3%(242例)为枕大、小神经混合受累;82.7%(273例)的患者枕部受到按压时出现向头部的放散痛。结论:①颈源性头痛占头痛患者比例较高;②现有诊断标准尚不完善,有必要改进;③按压颈枕部特定位置出现放散痛是其重要的诊断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痛 颈椎 诊断 疼痛测定
下载PDF
颈源性头痛诊断标准解读: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问题与认识 被引量:25
11
作者 刘志伟 谢瑞 +4 位作者 孙凯 李凯明 汪雄伟 展嘉文 朱立国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3期3746-3751,共6页
背景:颈源性头痛患病率在1.0%–4.1%,是一种常见的头痛类型,国际上多个权威组织发布了颈源性头痛诊断标准,但由于颈源性头痛与其他头痛类型存在重叠症状,这些诊断标准难以完全发挥鉴别效力。目的:解读相关诊断标准内容,梳理发展脉络,阐... 背景:颈源性头痛患病率在1.0%–4.1%,是一种常见的头痛类型,国际上多个权威组织发布了颈源性头痛诊断标准,但由于颈源性头痛与其他头痛类型存在重叠症状,这些诊断标准难以完全发挥鉴别效力。目的:解读相关诊断标准内容,梳理发展脉络,阐释颈源性头痛诊断与鉴别诊断中面临的困境与挑战,为进一步临床和科研工作提供线索。方法:以“cervicogenic headache”为关键词检索PubMed数据库;并以“颈源性头痛”为关键词检索CNKI数据库,检索与颈源性头痛诊断标准相关的文献,检索时间不限。通过解读相关诊断标准,结合相关文献报道,对存在争议的条目进行分析,总结导致诊断困境的问题,分析颈源性头痛与其他头痛存在的重叠症状及鉴别难点。结果与结论:①上颈节痛觉传入神经汇入三叉神经颈尾核为头痛和颈痛的频繁共存提供了解剖学基础;②原发性和继发性头痛可能同时出现在同一患者身上,只关注某一种头痛类型可能会导致误诊或漏诊,以致无效治疗;③单靠局部麻醉阻滞有效不能排除其他类型头痛的存在;④应由神经科医师和疼痛科医师协作鉴别同时出现头痛和颈部疼痛患者的病因,多学科综合治疗头痛;⑤简单诊断为单纯的颈源性头痛或其他某一种相似头痛都可能导致患者得不到充分合理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痛 颈源性头痛 诊断标准 鉴别诊断 综述
下载PDF
头痛专病门诊患者抑郁焦虑患病特点分析 被引量:22
12
作者 王璐 谢敬耽 +2 位作者 邸海 董钊 于生元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5年第8期587-590,共4页
目的:评估头痛门诊原发性头痛患者的抑郁焦虑共病情况。方法:使用9条目患者健康问卷(patient health questionnaire-9,PHQ-9)和7条目广泛性焦虑量表(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7,GAD-7)对2012年10月8日至2012年12月29日就诊于解放... 目的:评估头痛门诊原发性头痛患者的抑郁焦虑共病情况。方法:使用9条目患者健康问卷(patient health questionnaire-9,PHQ-9)和7条目广泛性焦虑量表(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7,GAD-7)对2012年10月8日至2012年12月29日就诊于解放军总医院头痛门诊的原发性头痛患者进行评估。结果:在225例头痛患者中,偏头痛为58例(25.8%),紧张型头痛为97例(43.1%),丛集性头痛为14例(6.2%),慢性每日头痛为56例(24.9%);头痛患者的抑郁和广泛性焦虑的检出率分别为37.8%和34.2%。慢性每日头痛出现抑郁和广泛性焦虑共病的比例明显高于其他类型头痛(P<0.01,P=0.03)。结论:头痛专病门诊中原发性头痛的抑郁和广泛性焦虑患病比例高,和其他类型头痛相比,慢性每日头痛更容易出现抑郁焦虑共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痛 偏头痛 紧张型头痛 慢性每日头痛 抑郁 焦虑
下载PDF
川芎在治疗头痛中成药中的组方应用分析 被引量:25
13
作者 郑琴 魏韶锋 +5 位作者 熊文海 薛鑫 喻进 伍振峰 李颖萌 杨明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9期2777-2781,共5页
对《国家新编中成药》(第2版)中收载的已上市用于治疗头痛的520种中成药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含川芎的中成药制剂有100种,处方有62种。对这些处方进行分类统计分析,以期发现含川芎的中药处方的主治病症、配伍规律、剂型设计原则和用量的变... 对《国家新编中成药》(第2版)中收载的已上市用于治疗头痛的520种中成药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含川芎的中成药制剂有100种,处方有62种。对这些处方进行分类统计分析,以期发现含川芎的中药处方的主治病症、配伍规律、剂型设计原则和用量的变化规律,为深入研究川芎治疗头痛和脑部疾病的作用及其机制,以及治疗脑部疾病的组方和新药开发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成药 处方 川芎 头痛 新药开发
原文传递
颈源性头痛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4
14
作者 张宗峰 姚猛 滕立臣 《中国临床康复》 CAS CSCD 2003年第6期970-971,共2页
自从颈源性头痛1983年被提出后,对此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颈源性头痛是指由颈椎或颈部软组织病损所引起的以慢性、单侧头部疼痛为主要表现的综合征,其疼痛性质是一种牵涉痛,它的病理生理学机制是位于下行三叉神经脊束的传入纤维与高... 自从颈源性头痛1983年被提出后,对此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颈源性头痛是指由颈椎或颈部软组织病损所引起的以慢性、单侧头部疼痛为主要表现的综合征,其疼痛性质是一种牵涉痛,它的病理生理学机制是位于下行三叉神经脊束的传入纤维与高位颈神经的传入纤维在位于高位颈髓后角的三叉颈神经核发生会聚。目前其诸多诊断标准中以由国际头痛协会和颈源性头痛国际研究组提出的诊断标准最有影响力。主张采用包括麻醉药物、阻滞、外科治疗等治疗计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源性头痛 研究进展 颈椎病 并发症
下载PDF
小脑梗死52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5
15
作者 江汉秋 刘群 范佳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64-66,共3页
目的 深入探讨小脑梗死的病因、临床表现、影像学改变、诊断及治疗。方法 对 1997年 4月~ 2 0 0 2年 11月我院收治的 5 2例小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该病 5 1~ 6 0岁为高发年龄段 ,病因及危险因素主要为高血压... 目的 深入探讨小脑梗死的病因、临床表现、影像学改变、诊断及治疗。方法 对 1997年 4月~ 2 0 0 2年 11月我院收治的 5 2例小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该病 5 1~ 6 0岁为高发年龄段 ,病因及危险因素主要为高血压病及心脏病。最主要的临床表现为眩晕、小脑性共济失调。此外 ,头痛重要又易被忽视 ,占本组患者的 32 .7%。头部 CT4 8h内阳性率 30 .8%。头部 MRI确诊率 10 0 %。 4 6例经内科保守治疗 ,6例行外科手术治疗 ,总治愈率 4 8.1% ,死亡率 5 .8% ,脑疝为主要死因。结论 中老年人持续出现眩晕、共济失调要注意小脑梗死的可能 ,头部 MRI确诊小脑梗死优于头部 CT,一般采用内科保守治疗 ,病情严重者应外科手术 ,防治脑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脑梗死 内科保守治疗 头部CT 眩晕 脑疝 患者 MRI 阳性率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的6种疼痛病方剂用药规律比较研究 被引量:24
16
作者 孙梅 闵丽 +2 位作者 孙瑶 方金阳 严斌俊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682-1688,共7页
该文以数据挖掘研究和比较腹痛、头痛、胃脘痛、胁痛、心痛、腰痛6种疼痛病方剂的用药规律,以期为相关中药配伍机制研究和中药新复方开发提供参考。通过收集、整理《中医方剂大辞典》中治疗6种疼痛病的方剂共2 443首,利用Apriori关联规... 该文以数据挖掘研究和比较腹痛、头痛、胃脘痛、胁痛、心痛、腰痛6种疼痛病方剂的用药规律,以期为相关中药配伍机制研究和中药新复方开发提供参考。通过收集、整理《中医方剂大辞典》中治疗6种疼痛病的方剂共2 443首,利用Apriori关联规则算法,以置信度、提升度、支持度为指标对方剂进行数据挖掘,研究治疗不同类型疼痛的核心中药及其配伍规律。研究结果显示,各类疼痛病治疗中常用补虚药(如甘草、当归)、理气药(如木香)和活血化瘀药(如川芎),但针对不同疼痛病的用药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如腹痛、胃脘痛中厚朴的使用频次较高,头痛中防风的使用频次较高。治疗腹痛提升度较大的潜在规则为红花→当归等,而头痛中则为黄芪→甘草等,胃脘痛中则为麦芽→陈皮等,胁痛中则为龙胆→柴胡等,腰痛中则为丁香→麝香等。研究结果显示,通过应用数据挖掘方法对6种疼痛病方剂组成进行对比研究,能有效地反映6种疼痛病用药规律的异同,并能发现潜在的中药配伍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痛 头痛 胃脘痛 胁痛 心痛 腰痛 数据挖掘 用药规律
原文传递
针刺治疗缺血性卒中恢复期头痛的疗效观察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24
17
作者 董桦 赵红义 +1 位作者 王建伍 韩景献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149-1153,共5页
目的:探讨针刺治疗缺血性卒中恢复期头痛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将97例缺血性卒中恢复期头痛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57例)和西药组(40例)。西药组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口服,5 mg/次,每日1次。针刺组给予针刺治疗,偏头痛穴取患侧丘墟、... 目的:探讨针刺治疗缺血性卒中恢复期头痛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将97例缺血性卒中恢复期头痛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57例)和西药组(40例)。西药组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口服,5 mg/次,每日1次。针刺组给予针刺治疗,偏头痛穴取患侧丘墟、足临泣、悬厘、率谷,风池、百会;前额痛穴取冲阳、内庭、解溪、足三里、合谷、攒竹、百会;后头痛穴取京骨、昆仑、天柱、风池、百会、四神聪;巅顶痛穴取太冲、涌泉、三阴交、风池、百会、四神聪,每次30 min,每日1次,每周治疗5 d。两组患者均治疗14 d。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VAS)、头痛积分变化及治疗后1个月复发率,并评定疗效;ELISA法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浆疼痛相关因子P物质(SP)、多巴胺(DA)、五羟色胺(5-HT)及内源性阿片肽α-内啡肽(α-EP)、β-内啡肽(β-EP)含量。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头痛积分,血浆SP、DA、5-HT含量均降低,α-EP和β-EP含量升高(均P<0.01);治疗后针刺组VAS评分、头痛积分、血浆疼痛相关因子含量及血浆内源性阿片肽含量变化幅度大于西药组(均P<0.05)。针刺组总有效率为84.2%(48/57),高于西药组的62.5%(25/40),复发率低于西药组(均P<0.01)。结论:针刺治疗缺血性卒中恢复期头痛疗效优于盐酸氟桂利嗪胶囊,其机制可能与降低患者血浆疼痛相关因子,升高内源性阿片肽含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痛 缺血性卒中 针刺 疼痛相关因子 内源性阿片肽
原文传递
“风药”在治疗头痛中的作用 被引量:23
18
作者 赵永烈 胡坤 +1 位作者 王永丽 史海霞 《中医学报》 CAS 2017年第9期1654-1657,共4页
在头痛的治疗中,历代医家均重视"风"在本病中的作用,"风药"禀赋"风"的特性,具有"升散、透、窜、通、燥、动"的特点,因此"风药"在治疗头痛中为必要之药。"风药"治疗头痛的... 在头痛的治疗中,历代医家均重视"风"在本病中的作用,"风药"禀赋"风"的特性,具有"升散、透、窜、通、燥、动"的特点,因此"风药"在治疗头痛中为必要之药。"风药"治疗头痛的作用有祛除外风、平熄内风、引经、增效、开通玄府等,但"风药"味辛性燥,走窜力强,不宜久服,用量不宜大,且要注意配伍佐制,应用风药太过时,可以补益脾土,以防木旺克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药” 头痛 中医理论
下载PDF
排针平刺法治疗头痛 被引量:19
19
作者 林祺 周文珠 +7 位作者 王悦 杨春滟 罗妮莎 范香瀛 寇任重 王琳 侯腾 范刚启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193-1197,共5页
介绍排针平刺法治疗头痛的手法及操作要点。排针平刺法治疗头痛以局部取穴为主,包括枕穴组、颞穴组、额穴组、顶穴组;针法为排针浅刺、平刺,针刺朝向病灶或头痛部位;留针时间长(6h)。临床常用于治疗偏头痛、颈源性头痛、紧张型头痛,操... 介绍排针平刺法治疗头痛的手法及操作要点。排针平刺法治疗头痛以局部取穴为主,包括枕穴组、颞穴组、额穴组、顶穴组;针法为排针浅刺、平刺,针刺朝向病灶或头痛部位;留针时间长(6h)。临床常用于治疗偏头痛、颈源性头痛、紧张型头痛,操作规范,具有较强的可重复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痛 针刺 排针平刺 偏头痛 颈源性头痛 紧张型头痛
原文传递
前庭型偏头痛102例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21
20
作者 任同力 戴春富 王武庆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2014年第3期146-150,共5页
目的总结前庭型偏头痛的临床表现、检查和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12月~2013年9月确诊为前庭型偏头痛的10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年龄7~71岁,平均42.2岁。结果男女比例为1∶4.1,30~60岁是发病高峰。33.3%(34/102)有家族发病史。眩晕... 目的总结前庭型偏头痛的临床表现、检查和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12月~2013年9月确诊为前庭型偏头痛的10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年龄7~71岁,平均42.2岁。结果男女比例为1∶4.1,30~60岁是发病高峰。33.3%(34/102)有家族发病史。眩晕多数为数月发作1次,眩晕持续时间多为数分钟到数日。76.5%(78/102)能提供可能的诱因,14例主诉怕冷。只有9.8%患者主诉头痛。14例变动体位诱发眩晕,28例有晕车史。79例听力正常;28例完成平衡台检查,前庭功能17例正常、11例异常。随访中5例为继发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10例完成颈性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检查,结果均正常。84.3%患者曾误诊,多为梅尼埃病。35例仅采取饮食和生活方式改变,避免触发因素控制症状,67例采用药物治疗。结论前庭型偏头痛患者常不主诉头痛,容易漏诊、误诊,认识偏头痛伴随症状有助诊断。改变饮食和生活方式,结合药物治疗,眩晕和头痛都可迅速得到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庭型偏头痛 眩晕 头痛 梅尼埃病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