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8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鸣禽锡嘴雀(Coccothraustes coccothraustes)发声中枢的定位研究
被引量:
18
1
作者
蓝书成
左明雪
+2 位作者
李东风
曾庆华
迟先煊
《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348-355,共8页
用常规组织学,HRP 逆行示踪,电生理等方法确定了鸣禽锡嘴雀控制发声的神经核团及这些核团的定位坐标值。锡嘴雀控制发声的神经通路由四级神经核团组成。位于端脑上纹状体腹侧的尾部区域(HVc)是控制鸣禽发声的高位中枢,它发出的神经纤维...
用常规组织学,HRP 逆行示踪,电生理等方法确定了鸣禽锡嘴雀控制发声的神经核团及这些核团的定位坐标值。锡嘴雀控制发声的神经通路由四级神经核团组成。位于端脑上纹状体腹侧的尾部区域(HVc)是控制鸣禽发声的高位中枢,它发出的神经纤维投射到端脑原纹状体腹内侧的粗核(RA),由 RA 又发出两束纤维,分別投射到中脑丘间核(ICo)和延脑的中间核(IM)。左右侧发声控制神经通路并非严格单侧性,每侧气管鸣管肌群分別受双侧发声中枢的交叉控制。中脑 ICo 在控制发声行为中具有相对独立性。各级发声核团的定位坐标值为,HVc∶p1.3,L/R2.4,H0.8;RA∶1.4,L/R3.2,H6.0;ICo∶p0.3,L/R2.6,H8.5:IM∶P3.1,L/R1.0,H∶7.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锡嘴雀
发声中枢
发声
立体定位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锡嘴雀和家鸽中脑发声与听觉核团传入联系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
8
2
作者
李东风
蓝书成
姜秋波
《动物学报》
SCIE
CAS
CSCD
1991年第4期383-388,共6页
作者采用HRP神经轴突逆行标记的方法对鸣禽锡嘴雀(Coccothraustes coccothraustes)、非鸣禽家鸽(Columba livia domesticus)丘间核内发声与听觉核团的传入联系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丘间核内侧部的背内侧亚核接受来自前脑发声运动...
作者采用HRP神经轴突逆行标记的方法对鸣禽锡嘴雀(Coccothraustes coccothraustes)、非鸣禽家鸽(Columba livia domesticus)丘间核内发声与听觉核团的传入联系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丘间核内侧部的背内侧亚核接受来自前脑发声运动核团的传入;外侧部的背外侧亚核接受来自脑干听觉中继核的传人。鸣禽与非鸣禽的两亚核接受下行纤维投射的部位既有共同之处,亦存在着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锡嘴雀
家鸽
丘间核
发声
听觉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锡嘴雀、家鸽听觉通路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
1
3
作者
李东风
杨伟
蓝书成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266-270,共5页
用HRP追踪技术,对鸣禽锡嘴雀,非鸣禽家鸽的听觉通路及各级中继核团进行了比较,探明了听觉通路各级核团,确定了各核团间的纤维联系,并对两种鸣类听觉通路的差异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听觉通路
锡嘴雀
家鸽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燕雀亚科鸟类的贝叶斯系统发生:非洲鹂雀的分类地位及朱雀属的进化与异质起源(英文)
4
作者
Antonio ARNAIZ-VILLENA
Juan MOSCOSO
+4 位作者
Valentin RUIZ-DEL-VALLE
Javier GONZALEZ
Raquel REGUERA
Michael WINK
Juan I.SERRANO-VELA
《动物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826-834,共9页
鹂雀(Linurgus olivaceus)是非洲热带森林中一种独特的鸣禽,为鹂雀属(Linurgus)的惟一物种。在已有的研究中,通过对鹂雀和雀形目现存鸟类中每个科及亚科至少一个物种的线粒体DNA序列测定,分析了鹂雀与其它现存雀形目鸟类的系统发生关系...
鹂雀(Linurgus olivaceus)是非洲热带森林中一种独特的鸣禽,为鹂雀属(Linurgus)的惟一物种。在已有的研究中,通过对鹂雀和雀形目现存鸟类中每个科及亚科至少一个物种的线粒体DNA序列测定,分析了鹂雀与其它现存雀形目鸟类的系统发生关系;在遗传上,对鹂雀与金丝雀、金翅雀及燕雀亚科其它鸟类亦有比较研究。本研究共使用了燕雀亚科83种鸟类,重点对该亚科的系统发生进行了修订。使用贝叶斯法构建了系统发生树,结果表明:鹂雀属于燕雀亚科,系统发生树中聚在金翅雀族(Carduelini),与金丝雀属(Serinus)、金翅雀属(Carduelis)及交嘴雀属(Loxia)的种类形成一组;在系统发生中,鹂雀可能是一个基部物种,它同金丝雀属和金翅雀属鸟类一同进化并分歧出来。在本研究中未能涉及的一些已灭绝种类,可能与鹂雀有着较近的遗传学关系。另一方面,研究也表明锡嘴雀(Coccotharustes coccothraustes)肯定包括在欧亚蜡嘴雀(蜡嘴雀属Eophona和拟蜡嘴雀属Mycerobas)中,美洲的朱雀(Carpodacus)可能是从亚洲种类分歧出来并经过进化辐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雀
锡嘴雀
蜡嘴雀
家朱雀
鹂雀
雀形目
鸣禽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鸣禽锡嘴雀中脑与前脑发声控制核团的神经联系──HRP法研究
5
作者
李东风
蓝书成
迟先煊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4年第2期60-63,共4页
应用辣根过氧化物酶(HRP)示踪法对鸣禽锡嘴雀中脑与前脑发声控制核团的神经联系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中脑丘间核(IC_0)接受来自前脑古纹状体粗核(RA),脑干上橄榄核(OS)和外侧丘系腹核(VLV)的传入;前脑古纹...
应用辣根过氧化物酶(HRP)示踪法对鸣禽锡嘴雀中脑与前脑发声控制核团的神经联系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中脑丘间核(IC_0)接受来自前脑古纹状体粗核(RA),脑干上橄榄核(OS)和外侧丘系腹核(VLV)的传入;前脑古纹状体粗核(RA)接受上纹状体腹侧尾端(HVc)、带核(TN)及脑干蓝斑(LoC)、结合臂旁核(PBC)的投射。这些结果表明,中脑ICo兼有发声控制与听觉中继功能。而前脑RA涉及情绪性和植物性功能的发声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声控制核团
中脑
前脑
锡嘴雀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锡嘴雀消化道嗜银细胞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
10
6
作者
于保刚
侯永林
+1 位作者
曹业萍
任铁富
《防护林科技》
2011年第3期25-27,共3页
在肠卷石蜡切片上,应用Grimelius法对锡嘴雀消化道嗜银细胞的分布、密度、形态等方面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显示:在食管和腺胃等消化部位均未发现嗜银细胞,在肠段处遍及该种内分泌细胞,其分布密度整体呈上升趋势,在直肠处出现密度极值,...
在肠卷石蜡切片上,应用Grimelius法对锡嘴雀消化道嗜银细胞的分布、密度、形态等方面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显示:在食管和腺胃等消化部位均未发现嗜银细胞,在肠段处遍及该种内分泌细胞,其分布密度整体呈上升趋势,在直肠处出现密度极值,而在十二指肠处的分布密度最低。嗜银细胞主要分布于黏膜及腺泡上皮之间,有少量位于上皮细胞基部。嗜银细胞的形态具有多样性:主要有椭圆形、锥体形、梭形等。其中锥体形嗜银细胞突起伸向肠腔,以发挥其内分泌作用。根据其内分泌细胞的结构形态可以认为锡嘴雀消化道内的嗜银细胞兼具内分泌与外分泌2种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锡嘴雀
消化道
嗜银细胞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锡嘴雀(Coccothraustes coccothraustes)发声与听性结构向中脑丘间核的投射——HRP法研究
被引量:
5
7
作者
李东风
蓝书成
《神经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224-228,共5页
本实验向鸣禽锡嘴雀(Coccothraustes coccothraustes)中脑丘间核(ICo,Nucleus intercollicularis)注入辣根过氧化物酶(HRP),在端脑和脑干内,逆行标记细胞出现于下列区域:同侧端脑原纹状体粗核(RA,Nucleus robustus archistriatalis);对...
本实验向鸣禽锡嘴雀(Coccothraustes coccothraustes)中脑丘间核(ICo,Nucleus intercollicularis)注入辣根过氧化物酶(HRP),在端脑和脑干内,逆行标记细胞出现于下列区域:同侧端脑原纹状体粗核(RA,Nucleus robustus archistriatalis);对侧延髓上橄榄核(OS,Nucleus olivaris superior);双侧(对侧为主)外侧丘系腹核(VLV,Nucleus ventralis lemnisci lateralis)以及对侧丘间核。结果表明:丘间核兼有发声控制和听觉中继的双重功能,并有严格的亚核分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丘间核
发声
听觉
锡嘴雀
中脑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无尾两栖类蟾蜍和鸣禽锡嘴雀听觉中枢及其神经通赂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
3
8
作者
曾庆华
张君利
蓝书成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75-78,共4页
本研究采用HRP示踪技术对无尾两栖类蟾蜍(Bufogargarizans)和鸣禽锡嘴雀(Ooccothraustescoccothraustes)从外周到听觉中枢的通路逐级进行了追踪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无尾两栖类内耳囊听觉神经纤维上行投射到延髓同侧的背侧前庭核...
本研究采用HRP示踪技术对无尾两栖类蟾蜍(Bufogargarizans)和鸣禽锡嘴雀(Ooccothraustescoccothraustes)从外周到听觉中枢的通路逐级进行了追踪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无尾两栖类内耳囊听觉神经纤维上行投射到延髓同侧的背侧前庭核,它是听觉上行通路的第一级中枢,由此核中继后再投射到上橄榄核.以对侧为主;上橄榄核再发出纤维投射到中脑同侧的半环隆枕,后者是第三级中枢,此结果说明:无尾两栖类从外周到中脑听觉中枢的神经通路已较完整地形成;(2)鸣禽锡嘴雀的耳蜗听神经上行投射到听觉通路的第一级中队即延脑同侧的前庭外则核和角核,角核又发出纤维通过外侧丘系直接投射到对侧的中脑背外侧核.说明鸣禽鸟除了具备两栖类的听觉中枢及神经通路外.已进化形成独特的听觉神经通路即延脑的角核至中脑的背外侧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觉中枢
神经通路
两栖类
蟾蜍
鸣禽
锡嘴雀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鸣禽锡嘴雀(Coccothraustes coccothraustes)发声中枢的定位研究
被引量:
18
1
作者
蓝书成
左明雪
李东风
曾庆华
迟先煊
机构
东北师范大学生物系神经生物学研究室
出处
《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348-355,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文摘
用常规组织学,HRP 逆行示踪,电生理等方法确定了鸣禽锡嘴雀控制发声的神经核团及这些核团的定位坐标值。锡嘴雀控制发声的神经通路由四级神经核团组成。位于端脑上纹状体腹侧的尾部区域(HVc)是控制鸣禽发声的高位中枢,它发出的神经纤维投射到端脑原纹状体腹内侧的粗核(RA),由 RA 又发出两束纤维,分別投射到中脑丘间核(ICo)和延脑的中间核(IM)。左右侧发声控制神经通路并非严格单侧性,每侧气管鸣管肌群分別受双侧发声中枢的交叉控制。中脑 ICo 在控制发声行为中具有相对独立性。各级发声核团的定位坐标值为,HVc∶p1.3,L/R2.4,H0.8;RA∶1.4,L/R3.2,H6.0;ICo∶p0.3,L/R2.6,H8.5:IM∶P3.1,L/R1.0,H∶7.8。
关键词
锡嘴雀
发声中枢
发声
立体定位
Keywords
vocalization
vocal centres
stereotaxic localization
hawfinch
分类号
Q959.705 [生物学—动物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锡嘴雀和家鸽中脑发声与听觉核团传入联系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
8
2
作者
李东风
蓝书成
姜秋波
机构
东北师范大学生物学系
白求恩医科大学基础部
出处
《动物学报》
SCIE
CAS
CSCD
1991年第4期383-388,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文摘
作者采用HRP神经轴突逆行标记的方法对鸣禽锡嘴雀(Coccothraustes coccothraustes)、非鸣禽家鸽(Columba livia domesticus)丘间核内发声与听觉核团的传入联系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丘间核内侧部的背内侧亚核接受来自前脑发声运动核团的传入;外侧部的背外侧亚核接受来自脑干听觉中继核的传人。鸣禽与非鸣禽的两亚核接受下行纤维投射的部位既有共同之处,亦存在着差异。
关键词
锡嘴雀
家鸽
丘间核
发声
听觉
Keywords
hawfinch
, Pigeon. Nucleus intercollicularis, Vocalization, Auditory.
分类号
Q959.704 [生物学—动物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锡嘴雀、家鸽听觉通路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
1
3
作者
李东风
杨伟
蓝书成
机构
东北师范大学神经生物学研究室
出处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266-270,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文摘
用HRP追踪技术,对鸣禽锡嘴雀,非鸣禽家鸽的听觉通路及各级中继核团进行了比较,探明了听觉通路各级核团,确定了各核团间的纤维联系,并对两种鸣类听觉通路的差异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听觉通路
锡嘴雀
家鸽
Keywords
auditory pathway, HRP,
hawfinch
, pigeon
分类号
Q954.52 [生物学—动物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燕雀亚科鸟类的贝叶斯系统发生:非洲鹂雀的分类地位及朱雀属的进化与异质起源(英文)
4
作者
Antonio ARNAIZ-VILLENA
Juan MOSCOSO
Valentin RUIZ-DEL-VALLE
Javier GONZALEZ
Raquel REGUERA
Michael WINK
Juan I.SERRANO-VELA
机构
Department of Immunology
Institut für Pharmazie und Molekulare Biotechnologie-Abteilung Biologie
出处
《动物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826-834,共9页
基金
This research was funded by grants from the Spanish Ministeriode Ciencia(No.PM-1999-23 and BMC-2001-1299)
This research was funded by grants from Fundacion Mutua Madrilea Automovilista
文摘
鹂雀(Linurgus olivaceus)是非洲热带森林中一种独特的鸣禽,为鹂雀属(Linurgus)的惟一物种。在已有的研究中,通过对鹂雀和雀形目现存鸟类中每个科及亚科至少一个物种的线粒体DNA序列测定,分析了鹂雀与其它现存雀形目鸟类的系统发生关系;在遗传上,对鹂雀与金丝雀、金翅雀及燕雀亚科其它鸟类亦有比较研究。本研究共使用了燕雀亚科83种鸟类,重点对该亚科的系统发生进行了修订。使用贝叶斯法构建了系统发生树,结果表明:鹂雀属于燕雀亚科,系统发生树中聚在金翅雀族(Carduelini),与金丝雀属(Serinus)、金翅雀属(Carduelis)及交嘴雀属(Loxia)的种类形成一组;在系统发生中,鹂雀可能是一个基部物种,它同金丝雀属和金翅雀属鸟类一同进化并分歧出来。在本研究中未能涉及的一些已灭绝种类,可能与鹂雀有着较近的遗传学关系。另一方面,研究也表明锡嘴雀(Coccotharustes coccothraustes)肯定包括在欧亚蜡嘴雀(蜡嘴雀属Eophona和拟蜡嘴雀属Mycerobas)中,美洲的朱雀(Carpodacus)可能是从亚洲种类分歧出来并经过进化辐射形成。
关键词
朱雀
锡嘴雀
蜡嘴雀
家朱雀
鹂雀
雀形目
鸣禽
Keywords
Carpodacus
Coccothraustes
hawfinch
House finch
Linurgus olivaceus
Oriole finch
Passeriformes
Songbirds
分类号
Q959 [生物学—动物学]
Q95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鸣禽锡嘴雀中脑与前脑发声控制核团的神经联系──HRP法研究
5
作者
李东风
蓝书成
迟先煊
机构
东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院
出处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4年第2期60-63,共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文摘
应用辣根过氧化物酶(HRP)示踪法对鸣禽锡嘴雀中脑与前脑发声控制核团的神经联系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中脑丘间核(IC_0)接受来自前脑古纹状体粗核(RA),脑干上橄榄核(OS)和外侧丘系腹核(VLV)的传入;前脑古纹状体粗核(RA)接受上纹状体腹侧尾端(HVc)、带核(TN)及脑干蓝斑(LoC)、结合臂旁核(PBC)的投射。这些结果表明,中脑ICo兼有发声控制与听觉中继功能。而前脑RA涉及情绪性和植物性功能的发声调控。
关键词
发声控制核团
中脑
前脑
锡嘴雀
Keywords
vocal control nuclei
midbrain
forebrain
hawfinch
HRP tracing method
分类号
Q959.739 [生物学—动物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锡嘴雀消化道嗜银细胞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
10
6
作者
于保刚
侯永林
曹业萍
任铁富
机构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林业学校
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芦苇管理总站
黑龙江省桦川县横头山镇老平岗林场
出处
《防护林科技》
2011年第3期25-27,共3页
文摘
在肠卷石蜡切片上,应用Grimelius法对锡嘴雀消化道嗜银细胞的分布、密度、形态等方面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显示:在食管和腺胃等消化部位均未发现嗜银细胞,在肠段处遍及该种内分泌细胞,其分布密度整体呈上升趋势,在直肠处出现密度极值,而在十二指肠处的分布密度最低。嗜银细胞主要分布于黏膜及腺泡上皮之间,有少量位于上皮细胞基部。嗜银细胞的形态具有多样性:主要有椭圆形、锥体形、梭形等。其中锥体形嗜银细胞突起伸向肠腔,以发挥其内分泌作用。根据其内分泌细胞的结构形态可以认为锡嘴雀消化道内的嗜银细胞兼具内分泌与外分泌2种功能。
关键词
锡嘴雀
消化道
嗜银细胞
Keywords
hawfinch
(Coccothraustes coccothraustes)
digestive tract
argentaffine cells
分类号
Q952 [生物学—动物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锡嘴雀(Coccothraustes coccothraustes)发声与听性结构向中脑丘间核的投射——HRP法研究
被引量:
5
7
作者
李东风
蓝书成
机构
东北师范大学生物学系
出处
《神经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224-228,共5页
文摘
本实验向鸣禽锡嘴雀(Coccothraustes coccothraustes)中脑丘间核(ICo,Nucleus intercollicularis)注入辣根过氧化物酶(HRP),在端脑和脑干内,逆行标记细胞出现于下列区域:同侧端脑原纹状体粗核(RA,Nucleus robustus archistriatalis);对侧延髓上橄榄核(OS,Nucleus olivaris superior);双侧(对侧为主)外侧丘系腹核(VLV,Nucleus ventralis lemnisci lateralis)以及对侧丘间核。结果表明:丘间核兼有发声控制和听觉中继的双重功能,并有严格的亚核分工。
关键词
丘间核
发声
听觉
锡嘴雀
中脑
Keywords
Nucleus intercollicularis
Vocal and auditorial afferent
hawfinch
HRP
分类号
Q954.52 [生物学—动物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无尾两栖类蟾蜍和鸣禽锡嘴雀听觉中枢及其神经通赂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
3
8
作者
曾庆华
张君利
蓝书成
机构
东北师范大学生物学系
出处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75-78,共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81030219
文摘
本研究采用HRP示踪技术对无尾两栖类蟾蜍(Bufogargarizans)和鸣禽锡嘴雀(Ooccothraustescoccothraustes)从外周到听觉中枢的通路逐级进行了追踪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无尾两栖类内耳囊听觉神经纤维上行投射到延髓同侧的背侧前庭核,它是听觉上行通路的第一级中枢,由此核中继后再投射到上橄榄核.以对侧为主;上橄榄核再发出纤维投射到中脑同侧的半环隆枕,后者是第三级中枢,此结果说明:无尾两栖类从外周到中脑听觉中枢的神经通路已较完整地形成;(2)鸣禽锡嘴雀的耳蜗听神经上行投射到听觉通路的第一级中队即延脑同侧的前庭外则核和角核,角核又发出纤维通过外侧丘系直接投射到对侧的中脑背外侧核.说明鸣禽鸟除了具备两栖类的听觉中枢及神经通路外.已进化形成独特的听觉神经通路即延脑的角核至中脑的背外侧核。
关键词
听觉中枢
神经通路
两栖类
蟾蜍
鸣禽
锡嘴雀
Keywords
HRP
auditory centre
pathway
anura amphibia bufo gargarizans
songbird
hawfinch
分类号
Q959.530.5 [生物学—动物学]
Q959.739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鸣禽锡嘴雀(Coccothraustes coccothraustes)发声中枢的定位研究
蓝书成
左明雪
李东风
曾庆华
迟先煊
《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
18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锡嘴雀和家鸽中脑发声与听觉核团传入联系的比较研究
李东风
蓝书成
姜秋波
《动物学报》
SCIE
CAS
CSCD
1991
8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锡嘴雀、家鸽听觉通路的比较研究
李东风
杨伟
蓝书成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燕雀亚科鸟类的贝叶斯系统发生:非洲鹂雀的分类地位及朱雀属的进化与异质起源(英文)
Antonio ARNAIZ-VILLENA
Juan MOSCOSO
Valentin RUIZ-DEL-VALLE
Javier GONZALEZ
Raquel REGUERA
Michael WINK
Juan I.SERRANO-VELA
《动物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鸣禽锡嘴雀中脑与前脑发声控制核团的神经联系──HRP法研究
李东风
蓝书成
迟先煊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锡嘴雀消化道嗜银细胞的比较研究
于保刚
侯永林
曹业萍
任铁富
《防护林科技》
2011
1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锡嘴雀(Coccothraustes coccothraustes)发声与听性结构向中脑丘间核的投射——HRP法研究
李东风
蓝书成
《神经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89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无尾两栖类蟾蜍和鸣禽锡嘴雀听觉中枢及其神经通赂的比较研究
曾庆华
张君利
蓝书成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