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再生稻产量形成的生理生态特性与关键栽培技术的研究与展望 被引量:105
1
作者 林文雄 陈鸿飞 +4 位作者 张志兴 徐倩华 屠乃美 方长旬 任万军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92-401,共10页
本文介绍了目前我国再生稻的发展现状,从发育遗传和生理生态角度综述了近年来再生稻产量形成的研究进展,提出采用人工收割高留桩栽培再生稻时,选择头季分蘖力相对较弱、再生季再生力强的重穗型杂交籼稻品种(组合)易获高产;而采用机械化... 本文介绍了目前我国再生稻的发展现状,从发育遗传和生理生态角度综述了近年来再生稻产量形成的研究进展,提出采用人工收割高留桩栽培再生稻时,选择头季分蘖力相对较弱、再生季再生力强的重穗型杂交籼稻品种(组合)易获高产;而采用机械化收割低留桩栽培再生稻时,选择具强低位芽再生力的杂交籼稻品种或感光性弱的重穗型杂交粳稻品种(组合)、籼粳交水稻品种(组合)易获高产。头季成熟期至再生季齐穗期根系活力的强弱,直接影响再生季产量的高低,再生季稻高产的前提是健壮的头季根系和一定数量新生根系的有效结合,这有利于促进腋芽的萌发成苗、增加每平方米穗数,是再生稻高产增产的关键。在此基础上,提出适时早播、畦栽沟灌、二次烤田、重施促芽肥、适高留桩的人工收割高留桩再生稻栽培技术,并从品种选择、再生季施肥、留桩高度等方面探讨了机械化收割低留桩蓄留再生稻的关键栽培技术及生理生态机制。最后提出了我国再生稻发展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认为当前轻简化的机收低留桩再生稻是我国再生稻发展的方向,并对机收低留桩再生稻的进一步研究作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稻 产量形成 发育遗传特性 人工收割 机械化收割 栽培技术
下载PDF
基于统计分析的机采棉与手采棉品质比较 被引量:10
2
作者 张立杰 王志坚 彭利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89-94,共6页
发展机采棉是降低中国棉花生产成本,提升中国棉花国际竞争力的主要措施之一。由于种植、采摘、加工方式不同,机采棉与手采棉可能会有一些品质差异。作者随机抽取了1 200组国家纤维检验局发布的相同数量、相同年份、相同地区、相同加工... 发展机采棉是降低中国棉花生产成本,提升中国棉花国际竞争力的主要措施之一。由于种植、采摘、加工方式不同,机采棉与手采棉可能会有一些品质差异。作者随机抽取了1 200组国家纤维检验局发布的相同数量、相同年份、相同地区、相同加工企业的手采棉与机采棉样本,利用统计学方法,通过大样本检验,判断机采棉与手采棉的主要品质指标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统计结果显示,机采棉与手采棉在各项品质指标上均存在显著性差异,但不超过一个级距。利用直方图详细分析了两组样本在上半部平均长度、长度整齐度指数、反射率、黄度、马克隆值、断裂比强度等主要品质指标的异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采棉 手采棉 品质 统计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