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两种手法手转胎头术在头位难产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
作者 贺艳辉 《中国医药指南》 2012年第17期26-28,共3页
目的探讨两种手法手转胎头术纠正枕横位、枕后位的临床观察。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0月1日至2011年10月1日住院总分娩3513例,其中阴道分娩2178例,活跃期异常中出现枕横位、枕后位379例,患者知情同意后选择238例随机以两种方法手转胎头... 目的探讨两种手法手转胎头术纠正枕横位、枕后位的临床观察。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0月1日至2011年10月1日住院总分娩3513例,其中阴道分娩2178例,活跃期异常中出现枕横位、枕后位379例,患者知情同意后选择238例随机以两种方法手转胎头成枕前位,帮助产妇阴道分娩。结果最终178例成功阴道分娩(其中38例产钳或胎吸助娩),失败60例,成功率74.79%,无胎儿头皮损伤、新生儿重度窒息、颅内出血,无胎盘早剥、脐带脱垂及严重软产道损伤等并发症。结论徒手旋转胎头术是处理胎头位置异常的有效方法,可以使头位难产转为阴道顺产,降低剖宫产率,缩短产程,减少产妇痛苦,降低母婴并发症,值得中青年医师熟练掌握及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转胎头 枕横位 枕后位 难产
下载PDF
手转胎头及徒手扩张宫颈在第一产程活跃期中的作用(附109例) 被引量:2
2
作者 王丽荣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11年第6期654-655,共2页
目的:通过加强宫缩下的徒手扩张宫颈及手转胎头以加速第一产程进展,达到顺利经阴道分娩。方法:对我院妇产科109例第一产程活跃期延长甚至停滞以及胎方位不正(如枕横位或枕后位)者采用徒手扩张宫颈口、旋转胎头等适宜技术干预。结果:第... 目的:通过加强宫缩下的徒手扩张宫颈及手转胎头以加速第一产程进展,达到顺利经阴道分娩。方法:对我院妇产科109例第一产程活跃期延长甚至停滞以及胎方位不正(如枕横位或枕后位)者采用徒手扩张宫颈口、旋转胎头等适宜技术干预。结果:第一产程活跃期大大缩短,先露迅速下降,最终顺利经阴道分娩。结论:徒手扩张宫颈口、手转胎头等产科技术缩短第一产程活跃期作用明显,效果确实有效,可缩短产程,加速分娩从而大大降低剖宫产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一产程 手转胎头 活跃期 徒手 扩张宫颈口
下载PDF
手转胎头适宜时机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6
3
作者 易翠兰 种翠宁 郭剑影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863-865,共3页
目的:探讨头位难产时,选择适宜时机进行手转胎头,以加速产程进展,提高自然分娩率。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共192例单胎头位,持续性枕横位、枕后位,无严重并发症及合并症的产妇,分为观察组96例,对产妇选择适宜时机(宫口开大6~10... 目的:探讨头位难产时,选择适宜时机进行手转胎头,以加速产程进展,提高自然分娩率。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共192例单胎头位,持续性枕横位、枕后位,无严重并发症及合并症的产妇,分为观察组96例,对产妇选择适宜时机(宫口开大6~10cm,胎先露在坐骨棘平或坐骨棘下1~2cm)进行手转胎头;对照A组53例,对产妇选择宫口开大<6cm,胎先露在坐骨棘上进行手转胎头;对照B组43例,选择宫口开全后,胎先露在坐骨棘下≥2cm进行手转胎头。结果:观察组手转胎头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阴道分娩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剖宫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产程进展时间、分娩方式、产后出血、新生儿1分钟阿普加评分等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新生儿窒息率明显降低。结论:手转胎头是处理头位难产的重要方法,选择适宜的时机进行手转胎头,使难产变为顺产,可缩短产程,提高自然分娩率,有效降低阴道助产及剖宫产率,减少母婴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转胎头 适宜时机 自然分娩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