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8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手先天性并指畸形的治疗 被引量:38
1
作者 关德宏 焦尔康 +6 位作者 韩竹 李贵东 王新涛 吕松岑 王冬艳 刘锋 张建权 《中华手外科杂志》 CSCD 2003年第3期173-175,共3页
目的 介绍手先天性并指畸形的治疗。方法  42例先天性并指畸形患者中 ,2指并指 3 6例 ,多指并指 6例 ;软组织并指 3 0例 ,远节指骨骨性并指 12例。均采用并指间背侧矩形皮瓣形成指蹼 ,指间掌背侧锯齿状皮瓣进行分指。皮瓣移位后指部... 目的 介绍手先天性并指畸形的治疗。方法  42例先天性并指畸形患者中 ,2指并指 3 6例 ,多指并指 6例 ;软组织并指 3 0例 ,远节指骨骨性并指 12例。均采用并指间背侧矩形皮瓣形成指蹼 ,指间掌背侧锯齿状皮瓣进行分指。皮瓣移位后指部外露创面用游离植皮覆盖 ,指端骨外露者用局部皮瓣覆盖。结果  3例的游离植皮部分坏死 ,创面经换药后愈合 ;3 9例的创面均Ⅰ期愈合。术后 1年 12例失访 ,3 0例的指蹼坡度良好 ,指尖部软组织饱满 ,手术指的外展良好。 12例术毕因指间关节侧弯 ,术后用支架纠正畸形 ,效果满意。结论 并指畸形的治疗关键是指蹼的形成 ,指间关节侧弯术后使用支架纠正为一良好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先天性并指畸形 外科治疗 手术方法 功能锻炼
原文传递
先天性复合性并指畸形 被引量:31
2
作者 田文 赵俊会 +5 位作者 田光磊 李淳 侯春梅 李忠哲 薛云皓 刘春玲 《中华手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82-84,共3页
目的探讨先天性复合性并指畸形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总结近10年先天性复合性并指畸形47例,其中短指并指19例,短指交叉并指7例,多指并指6例,Poland综合征4例,铲状手2例,Apert综合征2例,缺指并指2例,分裂手多指并指1例,其他类... 目的探讨先天性复合性并指畸形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总结近10年先天性复合性并指畸形47例,其中短指并指19例,短指交叉并指7例,多指并指6例,Poland综合征4例,铲状手2例,Apert综合征2例,缺指并指2例,分裂手多指并指1例,其他类型4例。一次手术完成分指21例,一次以上手术完成分指26例,同时对部分伴发畸形进行手术治疗。结果术后随访时间平均16个月,患者家长对术后手功能总的主观满意率为83%(39/47),对手部外形总的主观满意率为60%(28/47)。实施分指的234个手指中,有34个手指术后残留瘢痕挛缩、指蹼瘢痕粘连或侧偏畸形,需进一步手术治疗。结论复合性并指畸形病理表现复杂,畸形以多手指受累、多种手畸形混合、外形及功能损害严重为主要临床特点,手术分指可以获得满意的功能改善,对外形的改善有待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畸形 先天性 显微外科手术 治疗结果 复合性并指
原文传递
先天性并指畸形的分类与治疗 被引量:24
3
作者 于胜吉 王集锷 +2 位作者 王志勇 王熙前 陈雨历 《中华手外科杂志》 CSCD 2002年第1期31-32,共2页
目的 探讨先天性并指畸形的分类与治疗方法。方法  1988年 1月至 1999年 3月共手术治疗先天性并指畸形 2 4例。结合并连的组织和程度分为 :(1)单纯性完全性并指 4例 ,2指并指一次手术 ,3指并指分二次手术。 (2 )单纯性不完全并指 9例 ... 目的 探讨先天性并指畸形的分类与治疗方法。方法  1988年 1月至 1999年 3月共手术治疗先天性并指畸形 2 4例。结合并连的组织和程度分为 :(1)单纯性完全性并指 4例 ,2指并指一次手术 ,3指并指分二次手术。 (2 )单纯性不完全并指 9例 ,一次手术。 (3 )复杂性完全并指 4例 ,分期手术。(4 )复杂性不完全并指 0例。 (5 )复合性并指 7例 ,单纯行并指分指术。手术主要采用锯齿形切开并指间皮肤 ,皮瓣修复指根部、指蹼 ,皮肤缺损区用全厚皮片植皮的方法。结果 术后随访 6个月~ 10年 ,按Swanson评定方法评价 :优 19例 ,良 4例 ,差 1例。结论 该病根据并连的组织及程度分型后决定治疗方法疗效较好。单纯性完全并指超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手畸形 并指 显微外科手术 临床分型
原文传递
指背五边形皮瓣重建先天性并指指蹼 被引量:21
4
作者 高伟阳 王安远 +8 位作者 蒋良福 闫合德 杨景全 周飞亚 宋永焕 丁健 虞庆 褚庭纲 张国佑 《中华手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93-194,共2页
目的介绍一种并指分指后不需植皮指蹼一期重建的方法。方法10例先天性并指患儿,在相邻两个并指的近节指背侧设计五边形皮瓣,皮瓣顶角在两指间正常指蹼掌侧缘平面,两个侧角在两指侧背缘正常指蹼背侧缘平面,两个底角在掌指关节背侧中... 目的介绍一种并指分指后不需植皮指蹼一期重建的方法。方法10例先天性并指患儿,在相邻两个并指的近节指背侧设计五边形皮瓣,皮瓣顶角在两指间正常指蹼掌侧缘平面,两个侧角在两指侧背缘正常指蹼背侧缘平面,两个底角在掌指关节背侧中心。并指分指后,用形成的五边形皮瓣一期重建指蹼,共重建17个指蹼。结果所有指蹼一期获得重建,指蹼区不需植皮,指背创面直接缝合。术后所有皮瓣均存活。随访4~25个月,平均15个月,指蹼外观和功能良好。结论采用指背五边形皮瓣能够达到一期重建指蹼不需植皮的目的,且损伤小,手术简单。对于多指并指患者,可同时重建两个指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皮瓣 手畸形 先天性 并指 重建
原文传递
Bilhaut-Cloquet术治疗复拇畸形的临床效果和常见并发症分析 被引量:21
5
作者 解学关 高伟阳 +6 位作者 陈星隆 李志杰 厉智 李晓阳 王安远 郑鑫 张义鹏 《中华手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7-29,共3页
目的评价Bilhaut-Cloquet术治疗先天性复拇指畸形的临床效果,探讨分析其常见并发症的原因。方法2006年至2009年,对15例先天性复拇指畸形患儿分别采用经典和改良Bilhaut-Cloquet术进行治疗,随访观察术后并发症并对疗效进行评价。结果... 目的评价Bilhaut-Cloquet术治疗先天性复拇指畸形的临床效果,探讨分析其常见并发症的原因。方法2006年至2009年,对15例先天性复拇指畸形患儿分别采用经典和改良Bilhaut-Cloquet术进行治疗,随访观察术后并发症并对疗效进行评价。结果术后15例获得1-20个月的随访,平均6个月。参照Kawabata评分标准:采用经典Bilhaut-Cloquet术者5例,优1例,良3例,差1例;采用改良Bilhaut-Cloquet术者10例,优6例,良3例,差1例。两组中指甲畸形明显者9例,瘢痕挛缩、增生者5例。结论Bilhaut—Cloquet术是治疗复拇指畸形的有效治疗术式,适合于Ⅰ型对等型多拇;Ⅱ型以上的多拇采用改良Bilhaut-Cloquet术更有利于指间关节(Ⅲ)关节活动度的恢复。除了重视关节活动度、稳定性和侧偏畸形的矫正外,指体外观尤其是指甲的精确重建应当得到进一步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畸形 先天性 外科手术 随访研究 治疗结果 手术后并发症
原文传递
手部先天性并指畸形的手术治疗进展 被引量:19
6
作者 钟文耀 田文 +2 位作者 李淳 赵俊会 孙丽颖 《中国骨与关节杂志》 CAS 2017年第4期305-308,共4页
先天性并指是最常见的手部先天畸形,通常是由指蹼间隙形成障碍和手指分化异常导致的。从手指远端至正常指蹼水平的指间细胞凋亡-细胞外基质降解和手指间组织分化,是正常指间空间形成的基础,以上两个过程的发生及进行出现异常都可能会导... 先天性并指是最常见的手部先天畸形,通常是由指蹼间隙形成障碍和手指分化异常导致的。从手指远端至正常指蹼水平的指间细胞凋亡-细胞外基质降解和手指间组织分化,是正常指间空间形成的基础,以上两个过程的发生及进行出现异常都可能会导致不同类型的并指畸形[1],如完全性并指和不完全性并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指(趾) 手畸形 先天性 手畸形 皮肤移植 综述
原文传递
重复拇指畸形的分型与治疗 被引量:15
7
作者 郜永斌 赵俊会 +2 位作者 田光磊 王澍寰 田文 《中华手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276-278,共3页
目的探讨重复拇指畸形的分型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103例患者112侧畸形手的临床资料,在Wassel分型基础上进行改良,根据桡侧和尺侧拇指发育的状况将Ⅲ型、Ⅳ型和Ⅴ型分为两个亚型:桡侧为主型(a型)和尺侧为主型(b型)。将Ⅵ型分为三个亚型:... 目的探讨重复拇指畸形的分型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103例患者112侧畸形手的临床资料,在Wassel分型基础上进行改良,根据桡侧和尺侧拇指发育的状况将Ⅲ型、Ⅳ型和Ⅴ型分为两个亚型:桡侧为主型(a型)和尺侧为主型(b型)。将Ⅵ型分为三个亚型:Ⅵa型为桡侧为主型,桡侧掌骨与大多角骨相关节;Ⅵb型为尺侧为主型,尺侧掌骨与大多角骨相关节;Ⅵc型为发育不均衡型,桡侧掌骨与大多角骨相关节,但远端发育以尺侧为主,或尺侧掌骨与大多角骨相关节,但远端发育以桡侧为主。本组中Ⅰ型16侧,Ⅱ型14侧,Ⅲb型18侧,Ⅳa型5侧,Ⅳb型2,4侧,Vb型2侧,Ⅵa型1侧,Ⅵc型17侧,Ⅶ型4侧,漂浮型2侧;患者因重复拇指术后畸形就诊,原始资料不全无法分型9侧。针对不同类型的患者实施相应的手术。结果本组术后患者及家属的主观评价满意67例,比较满意36例。术后23例出现并发症而需再次手术。结论重复拇指畸形手术时机及适应证选择得当,术后定期复查,手术治疗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畸形 先天性 治疗结果 分类法
原文传递
掌背侧菱形推进皮瓣在先天性并指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8
作者 刘育杰 丁小珩 +3 位作者 张宏勋 焦鸿生 屈志刚 姜凯 《中华手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11-213,共3页
目的报告应用掌背侧菱形推进皮瓣重建指蹼治疗先天性并指畸形的疗效。方法对5例先天性并指畸形患儿,分指后在患指掌背侧掌骨头间设计并切取掌背侧菱形推进皮瓣以重建指蹼。术后评价指标包括:手指功能情况,指蹼形态学观察和患儿家长... 目的报告应用掌背侧菱形推进皮瓣重建指蹼治疗先天性并指畸形的疗效。方法对5例先天性并指畸形患儿,分指后在患指掌背侧掌骨头间设计并切取掌背侧菱形推进皮瓣以重建指蹼。术后评价指标包括:手指功能情况,指蹼形态学观察和患儿家长的满意度。结果皮瓣切取面积最大为2.0cm×0.9cm,最小1.5cm×0.6cm。术后所有皮瓣愈合良好,未出现淤血、边缘坏死等现象。术后随访时间为6~12个月,平均8.5个月,患指屈伸功能良好,重建指蹼深度、宽度合适,并形成较好的指蹼坡度,患儿家长对指蹼形态及术后手指功能均感满意。结论在治疗先天性皮肤性并指分指术中,应用背侧菱形推进皮瓣重建指蹼,术式简单,外形美观,是一种理想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畸形 先天性 并指(趾) 外科皮瓣
原文传递
73例巨指(趾)畸形患者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12
9
作者 武竞衡 田光磊 +3 位作者 赵俊会 李淳 张友乐 潘勇卫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514-517,共4页
目的分析73例巨指(趾)畸形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965年至2006年收治的73例巨指(趾)畸形患者的资料,统计分析其发病情况、受累指(趾)的分布及特征、治疗方法、X线片及病理检查结果,对获得随访的28例患者的疗效进行分... 目的分析73例巨指(趾)畸形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965年至2006年收治的73例巨指(趾)畸形患者的资料,统计分析其发病情况、受累指(趾)的分布及特征、治疗方法、X线片及病理检查结果,对获得随访的28例患者的疗效进行分析。结果巨指中,示指受累最多,其次为拇、中指;巨趾中,第2趾受累最多。静止型巨指(趾)12例,均为出生后即有;进展型巨指(趾)61例,发病时间不一:出生即有39例,2岁以内17例,2岁以上5例。巨指(趾)偏斜共37例;并指3例;巨拇合并大鱼际饱满16例;多指粗大合并手掌及前臂增粗8例。结论巨指多发生在正中神经支配区,主要累及示、拇及中指,并伴有正中神经脂肪浸润;巨趾多发生在足底内侧神经支配区,以第2趾多见。进展型巨指(趾)多于静止型,且指(趾)粗大可出生即有,并可合并并指、指(趾)偏斜、大鱼际饱满、手掌及前臂增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畸形 先天性 足畸形 先天性 巨指(趾) 指(趾)肥大
原文传递
Poland综合征手部畸形的临床分型及治疗策略 被引量:14
10
作者 田文 赵俊会 +8 位作者 田光磊 李淳 侯春梅 杨勇 刘波 朱瑾 王凌宇 薛云皓 刘春玲 《中华手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06-210,共5页
目的总结和探讨Poland综合征手部畸形的临床形态学特征及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总结2000年2月至2011年8月由我科诊治的Poland综合征患者63例,系统归纳其手部畸形的形态学特点,依据畸形手形态受影响的程度进行分型,分为典型型和其他型两... 目的总结和探讨Poland综合征手部畸形的临床形态学特征及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总结2000年2月至2011年8月由我科诊治的Poland综合征患者63例,系统归纳其手部畸形的形态学特点,依据畸形手形态受影响的程度进行分型,分为典型型和其他型两大类,典型型分为Ⅰ、Ⅱ、Ⅲ、Ⅳ、Ⅴ型,其他型分为Ⅰ、Ⅱ、Ⅲ型。并总结不同类型Poland综合征畸形手的生长发育、手指并连、X线片表现、合并畸形及功能损害等特点。根据上述分型,对其中56例进行外科治疗,并对各个类型的畸形手的治疗策略进行总结和归纳。结果术后对所有手术治疗患者进行随访,时间为6~18个月,平均10.5个月。分指成功率达100%,手术后主要残留指蹼粘连和瘢痕挛缩等问题。除并指外的其他畸形,如短指、缺指、肢体短小、乳房发育不良等,目前仍无法有效治疗手段。结论Poland综合征畸形手形态学改变复杂、多样化,本研究对Poland综合征手畸形的分型,基本反映了Poland综合征手部畸形的形态学改变特点,依据此分型对畸形手进行手术治疗,获得一定的临床效果,伴发畸形仍需进一步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LAND综合征 手畸形 先天性 并指(趾) 分型 治疗策略
原文传递
推移岛状复合组织瓣重建发育不良性复拇畸形指体 被引量:13
11
作者 高伟阳 Salman Fraooqi +4 位作者 石玮 丁健 王安远 王珑 周宗伟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321-327,共7页
目的 探讨对于指体发育不良的复拇畸形采用岛状推移皮瓣进行指体融合术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方法 2007年2月至2015年1月,对于存在指体发育不良的复拇畸形(指甲宽度和/或指体周径<健侧80%),同时伴有2个指体均存在桡偏畸形或桡侧指体短... 目的 探讨对于指体发育不良的复拇畸形采用岛状推移皮瓣进行指体融合术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方法 2007年2月至2015年1月,对于存在指体发育不良的复拇畸形(指甲宽度和/或指体周径<健侧80%),同时伴有2个指体均存在桡偏畸形或桡侧指体短于尺侧指体者,以桡侧指的指动脉神经为蒂,设计包括指甲、末节骨片和皮肤等在内的岛状复合组织瓣,组织瓣向前推移后,与切除部分桡侧面组织的尺侧指合并重建新的指体;对于仅表现为指体周径小的不全性发育不良者,仅设计岛状皮瓣进行指体的扩容.共26例29只手入组,术前常规进行复拇的彩色B超进行血管探测,观察复拇的拇主要动脉和指固有动脉的数量和走行.以我们制定的评价标准进行美学评价,以Tada评分评价重建指功能.结果 29只手通过术前彩色多普勒血流探测仪探测和手术探查,发现发育不良的复拇畸形血管分布有2种基本形式:Ⅰ型,主指和副指均只有1条指动脉和指神经,共24只手(82.76%);Ⅱ型,桡侧指为1条指动脉和神经,尺侧指为2条指动脉和神经,共5只手(17.24%).所有病例均按术前设计,在桡侧指顺利形成岛状复合组织瓣.23例26只手获得6个月以上随访,其中22只手皮瓣成活顺利;2只手出现张力性水泡,未经特殊处理自行消退;2只手出现远端干性坏死,未经特殊处理,创口自行愈合.25只手创口一期愈合,1只创口发生感染,经换药后愈合.功能评价:优21指(80.77%),良4指(15.38%),可1指(3.85%).指甲美学评价:优13指(72.22%),良4指(22.22%),可1指(5.56%).结论 所有病例的桡侧指均存在1条发育良好的指动脉,可以满足岛状复合组织瓣的血供需求;切取的组织瓣纵向推移可以获得必要的推进距离以消除2指不等长带来的张力.绝大部分发育不良的尺侧指同样只有1条血管神经系统,采用带有完整血管神经系统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畸形 先天性 多指畸形 外科皮瓣
原文传递
先天性多指畸形X线表现与临床分型对照分析 被引量:13
12
作者 王亚军 李胜 余永桂 《放射学实践》 2013年第1期79-82,共4页
目的:探讨先天性多指畸形的X线表现及临床分型意义,总结经验并尝试性对分类方法进行完善。方法:以Wassel分类法和Stelling-Twrek分类法为依据,回顾性分析85例先天性多指畸形(91只病手)的X线表现及临床资料,主要观察先天性多指畸形的发... 目的:探讨先天性多指畸形的X线表现及临床分型意义,总结经验并尝试性对分类方法进行完善。方法:以Wassel分类法和Stelling-Twrek分类法为依据,回顾性分析85例先天性多指畸形(91只病手)的X线表现及临床资料,主要观察先天性多指畸形的发病性别、类型、部位、特点及X线表现,依据本组病例X线表现尝试性对分类方法进行完善。结果:术前X线全部诊断正确,先天性多指畸形多为单手发病(92.94%,79/85)且好发于右手(左、右手比例约为0.65∶1),男性多见,男女比例约为3.7∶1;轴前型较轴后型多见(轴前、轴后发病比例约为9.1∶1),Wassel和Stelling-Twrek分类法中以Ⅳ型最为常见,约占轴前型发病率的51.22%(42/82),但约4.88%(4/82)的多指畸形无法分类。结论:先天性多指畸形较为常见,术前X线检查不仅可以进行分类而且有助于临床制定手术方式,但临床分类方法亦有待改进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指畸形 手畸形 先天性 分类法 放射摄影术
下载PDF
先天性复拇畸形虎口形态特点及治疗策略 被引量:13
13
作者 孙丽颖 田文 +2 位作者 赵俊会 钟文耀 田光磊 《中华手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430-433,共4页
目的本研究以Wassel分型为基础,分析各型先天性复拇畸形虎口形态特点,以期对虎口狭窄者提出相应治疗策略。方法我科自2016年2月至6月收治60例68指复拇畸形患者,使用手功能评定专用游标卡尺及量角器分别测量虎口距离,第一、二掌骨头... 目的本研究以Wassel分型为基础,分析各型先天性复拇畸形虎口形态特点,以期对虎口狭窄者提出相应治疗策略。方法我科自2016年2月至6月收治60例68指复拇畸形患者,使用手功能评定专用游标卡尺及量角器分别测量虎口距离,第一、二掌骨头间距(IMD)和第一、二掌骨间夹角(DIMA),采用配对t检验,比较健、患侧差异,并重点分析WasselⅣ型中掌骨头尺偏者及WasseⅣ型、Ⅵ型、Ⅶ型健侧与患侧的虎口差异。结果Ⅰ型、Ⅱ型、Ⅲ型及Ⅳ型中掌骨头无明显尺偏者共计23指,虎口距离健、患侧分别为(2.56±0.46)cm和(2.32±0.39)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15,P=0.006);IMD及DIMA健、患侧分别为(3.32±0.27)cm、(3.24±0.28)cm和(41.84±3.22)°、(41.79±3.39)°,健、患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前者t=1.529,P=0.144;后者t=0.224,P=0.826)。WasselⅣ型中掌骨头尺偏者及wasseⅣ型、Ⅵ型、Ⅶ型共计45指,虎口距离健、患侧分别为(2.62±0.34)cm、(2.21±0.44)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238,P=0.000);IMD及DIMA健、患侧分别为(3.38±0.36)cm、(3.03±0.53)cm和(43.32±3.87)°、(35.35±6.73)°,健、患侧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前者t=4.585,P=0.000;后者t=7.730,P=0.000)。结论复拇畸形中虎口狭窄者多见于WasselⅣ型中掌骨头尺偏者及wasseⅣ型、Ⅵ型、Ⅶ型患者;对于虎口狭窄软组织尚松弛者建议采用掌骨截骨矫形,软组织紧张者在掌骨截骨的基础上建议行虎口“Z”字成形或示指背侧转移皮瓣以开大虎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畸形 先天性 拇指 虎口 治疗策略
原文传递
岛状组织瓣重建发育不良多拇畸形及美学评价 被引量:13
14
作者 刘波 何百昌 +2 位作者 谢永廉 周静珊 黄詠仪 《中华手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78-180,共3页
目的介绍一种采用带部分指甲及指腹的神经血管岛状组织瓣转移对发育不良的多拇畸形进行指体重建的方法,并对重建拇指的美学效果进行评估。方法自2002年12月至2010年11月,我们采用改良Bilhaut—Cloquet术治疗8例单侧多拇畸形患儿,其中... 目的介绍一种采用带部分指甲及指腹的神经血管岛状组织瓣转移对发育不良的多拇畸形进行指体重建的方法,并对重建拇指的美学效果进行评估。方法自2002年12月至2010年11月,我们采用改良Bilhaut—Cloquet术治疗8例单侧多拇畸形患儿,其中WasselⅡ型1例、Ⅲ型1例、Ⅳ型6例,患侧两个拇指均存在明显的指腹和指甲发育低下。术中从拟切除的拇指切取指甲指腹岛状组织瓣转移至拟保留的拇指。术后随访对所有重建拇指按新的美学评分系统进行评价。结果术后所有组织瓣均存活。术后随访时间为25~120个月,平均80个月,重建拇指背侧无明显手术瘢痕,指腹和甲襞的不对称得以改善,指甲宽度和指腹周径与健侧接近。美学评分系统可以较好地评价术后手指外观优劣,评价结果与患者家长的满意度一致。结论对于多拇畸形拟保留拇指明显发育不良的患者,带部分指甲及指腹的神经血管岛状组织瓣转移修复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改善重建拇指外观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畸形 先天性 外科皮瓣 美学
原文传递
WasselⅠ、Ⅱ型复拇指畸形的手术治疗 被引量:12
15
作者 钱俊 芮永军 +2 位作者 张全荣 张志海 吴权 《中华手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249-251,共3页
目的 探讨WasselⅠ、Ⅱ型复拇指畸形的手术治疗及临床疗效.方法 2010年6月至2013年1月,对9例WasselⅠ、Ⅱ型复拇指畸形的患儿,采用切除两个复拇指中间的部分皮肤、软组织、指甲及多余指骨,保留一侧复拇指的指骨,形成主要侧带指骨及大部... 目的 探讨WasselⅠ、Ⅱ型复拇指畸形的手术治疗及临床疗效.方法 2010年6月至2013年1月,对9例WasselⅠ、Ⅱ型复拇指畸形的患儿,采用切除两个复拇指中间的部分皮肤、软组织、指甲及多余指骨,保留一侧复拇指的指骨,形成主要侧带指骨及大部分甲床,副侧带一侧甲沟、部分指骨及皮肤软组织复合瓣,两部分组合形成一个有完整指甲的拇指,并重建指间关节侧副韧带.术后拇指使用支具固定3周.结果 术后所有患儿切口均Ⅰ期愈合,随访时间为5~18个月,平均12.7个月,矫形拇指指甲生长正常,指甲中间无明显的裂隙形成,指腹饱满,外形与健侧拇指相似,拇指指间关节屈伸活动同健侧.结论 本手术方法简单易行,合并后的拇指指甲两侧甲沟完整,指体饱满,外形明显好于仅单纯切除一侧复拇指的方法,是一种有效的治疗复拇指畸形的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畸形 先天性 外科手术 复拇 治疗结果
原文传递
改良指背五边形皮瓣应用并指分指术分析 被引量:11
16
作者 吴弘强 高伟阳 +2 位作者 丁健 姜人豪 陈邵 《中华手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28-132,共5页
目的探讨改良指背五边形皮瓣应用于并指分指术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自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对20例单纯性皮肤性并指病例,采用改良的指背五边形皮瓣和指体的Zigzag皮瓣行23个并指分指,记录皮瓣修复的范围、是否发生皮瓣感染及坏死等早期... 目的探讨改良指背五边形皮瓣应用于并指分指术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自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对20例单纯性皮肤性并指病例,采用改良的指背五边形皮瓣和指体的Zigzag皮瓣行23个并指分指,记录皮瓣修复的范围、是否发生皮瓣感染及坏死等早期并发症,测量并与健侧对比指蹼深度和指体外展角度,对指蹼爬移以及指蹼瘢痕进行评分,并记录是否因上述并发症而再次手术矫形。利用调查问卷评估患儿家长满意度。结果20例均获得随访,时间30~75个月,平均38个月。术后未发生感染及皮瓣坏死等并发症。术后指蹼外形宽大,患侧指蹼深度(2.37±0.56)cm,指体外展角度(24.50±4.74)°,上述指标与健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因指蹼爬移、指蹼挛缩以及瘢痕屈曲挛缩导致的再手术率为0。家属对手术效果满意。结论改良指背五边形皮瓣与Zigzag皮瓣结合使皮瓣修复的范围达到近指间关节水平,降低术后指蹼爬移以及瘢痕挛缩等并发症,指蹼宽大有利于手指抓握大的物体,手术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畸形 先天性 并指(趾) 改良指背五边形皮瓣 指蹼重建 瘢痕挛缩
原文传递
先天性并指畸形手术并发症防治体会 被引量:11
17
作者 陶忠生 黄海涛 +4 位作者 赵伟超 霍飞 刘少华 冯亚高 姚新国 《解放军医药杂志》 CAS 2012年第3期35-36,共2页
目的探讨先天性并指术后常见并发症产生原因及防治方法。方法我科1998年6月~2011年5月收治先天性并指术后并发症21例,主要并发症为分指屈曲挛缩和指蹼粘连爬升。再次手术采用植皮或皮瓣松解瘢痕挛缩,重建加深指蹼成形。结果术后随访时... 目的探讨先天性并指术后常见并发症产生原因及防治方法。方法我科1998年6月~2011年5月收治先天性并指术后并发症21例,主要并发症为分指屈曲挛缩和指蹼粘连爬升。再次手术采用植皮或皮瓣松解瘢痕挛缩,重建加深指蹼成形。结果术后随访时间6~12个月,无感染和植皮坏死。患指外形和功能均有较大程度改善,未再出现明显屈曲挛缩和指蹼爬升粘连。手指功能优5例,良12例,可4例,优良率81.0%。结论掌握正确手术时机,进行适宜的指蹼和指端成形设计,术中精细操作,术后锻炼得当,会显著减少先天性并指的术后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畸形 先天性 并指(趾) 手术后并发症 再手术
下载PDF
皮肤紧张度评估在并指分离不植皮技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18
作者 张文莉 田晓菲 +6 位作者 邱林 傅跃先 刘燕 袁心刚 肖军 李天武 陈伟 《中华手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09-111,共3页
目的通过分析并指各节段皮肤的紧张度以探讨常见并指分离不植皮技术的适应证。方法采用并连皮肤紧张度分段评估法分析38例未植皮并指病例术前的皮肤紧张度以及与有无并发症的相关性,得出常见不植皮并指分离技术的适应证,并应用于10例... 目的通过分析并指各节段皮肤的紧张度以探讨常见并指分离不植皮技术的适应证。方法采用并连皮肤紧张度分段评估法分析38例未植皮并指病例术前的皮肤紧张度以及与有无并发症的相关性,得出常见不植皮并指分离技术的适应证,并应用于10例完全性并指畸形的手术,以验证该适应证的临床可行性。结果38例回顾眭分析病例,有2例出现末节皮肤部分坏死导致甲上皮歪斜,1例发生甲侧襞凹陷,这3例按并连皮肤紧张度分段评估法判断,其末节均不适合不植皮的设计。10例前瞻性应用病例,根据评估结果采取合适的设计,术后手指形态及功能均正常。结论术前采用并连皮肤紧张度的分段评估法可以预判不植皮的并指分离技术的适应证并指导手术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畸形 先天性 并指(趾) 皮肤紧张度评估
原文传递
小儿复拇畸形术后指体侧偏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9
19
作者 印飞 沈小芳 +1 位作者 王军 林伟枫 《中华手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63-165,共3页
目的探讨小儿复拇畸形术后指体侧偏的相关因素。方法对我院自2013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复拇畸形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末次随访保留拇指轴线成角是否大于20°为结局指标,以性别、手术年龄、Wassel分型、手术切口设计、肌腱韧带处... 目的探讨小儿复拇畸形术后指体侧偏的相关因素。方法对我院自2013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复拇畸形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末次随访保留拇指轴线成角是否大于20°为结局指标,以性别、手术年龄、Wassel分型、手术切口设计、肌腱韧带处理情况、骨组织矫形情况、关节固定时间为自变量,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本研究共纳入442例患儿,术后随访时间为16个月至7年(平均49.8个月),术后53例拇指轴线成角≥20°。Wassel分型、关节固定时间、肌腱韧带处理情况、骨组织矫形情况是小儿复拇畸形术后指体侧偏的主要因素(P<0.05)。结论复拇畸形术后指体侧偏与Wassel分型有关,其中DI型和IV-D型侧偏率最高。术中注重对肌腱韧带平衡的重建、根据X线片选择骨与关节的处理方式、术后个性化制定关节固定时间能避免术后指体侧偏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畸形 先天性 外科手术 复拇 相关因素
原文传递
蟹脚样多拇指畸形的解剖改变和治疗对策 被引量:9
20
作者 高伟阳 李志杰 +1 位作者 陈星隆 李晓阳 《中华手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329-333,共5页
目的通过对蟹脚样多拇指畸形的病理解剖进行观察,分析可能存在的力学机制,并结合不同术式的临床效果提出外科治疗的对策。方法通过对36例蟹脚样多拇指畸形的术中观察和x线片形态分析,并根据此类畸形普遍存在的病理改变采用改良Bilhau... 目的通过对蟹脚样多拇指畸形的病理解剖进行观察,分析可能存在的力学机制,并结合不同术式的临床效果提出外科治疗的对策。方法通过对36例蟹脚样多拇指畸形的术中观察和x线片形态分析,并根据此类畸形普遍存在的病理改变采用改良Bilhaut—Cloquet术进行指体重建,采用截骨+腱止点重建进行轴线的纠正。结果蟹脚样多拇指畸形在外观上呈特有的“S”形和反“S”形,指关节和掌指关节均存在不同程度的侧向成角,其中掌指关节还存在旋转畸形。两指的伸、屈肌腱共干,并分别从掌指关节和指关节平面分叉并形成腱联合,最后止点于末节基底的侧面。鱼际肌均止于桡侧指近节基底的桡侧面。采用改良Bilhaut—Cloquet术进行矫正,30例效果满意,5例由于轴线偏移再次手术矫形,1例由于双指甲畸形再次矫形。结论蟹脚样多拇指畸形的指体普遍偏小,改良Bilhaut—Cloquet术应成为重建指体的主要手术方式;腱止点异常和骨关节畸形是导致此类多拇指轴线偏移的两大因素,截骨矫形和腱止点重建应常规采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畸形 先天性 外科手术 治疗结果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