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西黑颈长尾雉对夜宿地的选择 被引量:35
1
作者 蒋爱伍 周放 +3 位作者 陆舟 韩小静 孙仁杰 李相林 《Zoological Research》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49-254,共6页
2003年12月、2004年5月和12月、2005年4月,通过野外调查及设置样方的方法对广西金钟山鸟类保护区黑颈长尾雉的夜宿地选择进行了研究。共记录到12个夜宿地,以夜宿树为中心做一个10m×10m和5个1m×1m的样方,记录夜宿树特征(种类... 2003年12月、2004年5月和12月、2005年4月,通过野外调查及设置样方的方法对广西金钟山鸟类保护区黑颈长尾雉的夜宿地选择进行了研究。共记录到12个夜宿地,以夜宿树为中心做一个10m×10m和5个1m×1m的样方,记录夜宿树特征(种类、胸径、栖枝高度、栖枝直径、栖枝上方盖度),测量每个样方的11个生境因子(海拔、林型、坡向、坡度、乔木层盖度、灌木层盖度、草本层盖度、距水源距离、距林缘距离、距道路距离和乔木密度);并随机设10个对照点,测量相同的生境因子。结果表明,黑颈长尾雉夜宿地主要位于阔叶林中,一般,夜间在乔木上休息,一树栖息一只,也有2—3只同宿一树。黑颈长尾雉选择有一定坡度、林下灌木和草本较少以及在森林内部远离林缘并且乔木密度较大的地方作为夜宿地,其夜栖树主要为生境内的中等大小的阔叶树,栖枝直径约为2·5—4cm,栖处高度为2—5m,黑颈长尾雉夜宿地的选择与距水源距离的远近无关。影响黑颈长尾雉夜宿地选择的因素依次为:位置及林下植被、栖枝、天气。影响黑颈长尾雉夜宿地选择的最终原因可能是安全、舒适和栖息地转换的方便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颈长尾雉 夜宿地 生境因子 夜宿行为 广西
下载PDF
中型山区河流水电站下游的鱼类生态需水量计算 被引量:6
2
作者 卢红伟 李嘉 李永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05-514,共10页
为更好地对河流水电开发后的鱼类进行保护,探讨中型山区河流水电站下游的鱼类生态需水量计算。参照大型河流鱼类水力生境参数标准,根据中型山区河流的特点,得到中型山区河流鱼类水力生境参数的参考标准。选取有代表性的四川中型山区河... 为更好地对河流水电开发后的鱼类进行保护,探讨中型山区河流水电站下游的鱼类生态需水量计算。参照大型河流鱼类水力生境参数标准,根据中型山区河流的特点,得到中型山区河流鱼类水力生境参数的参考标准。选取有代表性的四川中型山区河流杂谷脑河进行鱼类生境原型观测,原型观测结果证实了该参考标准能够满足杂谷脑河鱼类对生境的实际需求。基于所得到的参考标准,应用生态水力学法对杂谷脑河红叶二级、理县以及甘堡3座电站减水河段的鱼类生态需水量进行计算分析,得到3座电站的生态需水量推荐值。通过分析可知,所得到的生态需水量推荐值占年均天然流量以及设计引用流量的比例都不高,在3座电站的运行实践中,具有可操作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型山区河流 鱼类 生态需水量 水力生境参数标准 生态水力学法 杂谷脑河
原文传递
基于Landsat8卫星数据的蝗虫遥感监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黄健熙 卓文 +3 位作者 杨春喜 李林 张超 刘佳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258-264,共7页
区域性的蝗虫灾害对农业生产形成了巨大的危害。实现对蝗虫的发生发展的实时监测对于治蝗防蝗具有重要意义。以内蒙古赤峰市北部三旗为研究区域,通过对Landsat8 OLI卫星数据蝗虫寄主植物分类,结合叠加先验蝗区分布图,判别出蝗虫适生地... 区域性的蝗虫灾害对农业生产形成了巨大的危害。实现对蝗虫的发生发展的实时监测对于治蝗防蝗具有重要意义。以内蒙古赤峰市北部三旗为研究区域,通过对Landsat8 OLI卫星数据蝗虫寄主植物分类,结合叠加先验蝗区分布图,判别出蝗虫适生地。然后,采用Landsat8卫星数据,反演叶面积指数、地表温度和土壤湿度等蝗虫生境参数,并结合外业同步调查蝗虫生境数据、地表覆盖数据、历史蝗灾数据等进行分析与建模。同时,利用逐步回归分析得到了蝗虫虫口密度与叶面积指数、地表温度和土壤湿度等生境参数的关系模型,验证结果表明,监测模型具有较高的精度,决定系数为0.50,均方根误差为3.1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蝗虫监测 Landsat8 遥感反演 生境参数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