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生态足迹的哈-大-齐区域土地承载力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曹帅 宁静 《安徽农学通报》 2016年第2期73-76,共4页
该文以哈-大-齐区域为研究区,基于生态足迹理论,计算并分析了哈尔滨、大庆、齐齐哈尔3个地区2005-2012年的生态足迹、土地承载力,并且通过对哈-大-齐区域生态赤字及生态压力指数的计算,对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和问题作出了评价。结果表明:... 该文以哈-大-齐区域为研究区,基于生态足迹理论,计算并分析了哈尔滨、大庆、齐齐哈尔3个地区2005-2012年的生态足迹、土地承载力,并且通过对哈-大-齐区域生态赤字及生态压力指数的计算,对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和问题作出了评价。结果表明:(1)3个地区的生态足迹不断加大,虽然土地承载力每年也在提高,但是土地的承载力远小于人们对自然生态的索取,造成了严重的生态赤字,平均生态压力指数不断增大。(2)在2008年前大庆地区生态足迹上升情况要比哈尔滨、齐齐哈尔地区明显,但是在2008年后哈尔滨地区生态足迹上升明显,在2010年末超过了大庆市,齐齐哈尔地区总体增长较为平缓。综合分析,哈尔滨与大庆的生态赤字极差很大,生态破坏程度比齐齐哈尔地区要大的很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足迹法 土地承载力 生态指数 哈-大-齐区域
下载PDF
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实施以来哈大齐地区经济空间结构演变
2
作者 张守忠 牛晓婷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9期99-104,共6页
基于2003~2016年的县区人均GDP数据,利用变异系数、基尼系数、锡尔指数及ESDA,研究了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实施以来哈大齐地区的县区经济空间结构变化。结果表明:1)县区间人均GDP过分悬殊的局面明显改善,区域发展逐渐趋向均衡;2)区域... 基于2003~2016年的县区人均GDP数据,利用变异系数、基尼系数、锡尔指数及ESDA,研究了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实施以来哈大齐地区的县区经济空间结构变化。结果表明:1)县区间人均GDP过分悬殊的局面明显改善,区域发展逐渐趋向均衡;2)区域趋向均衡主要来源于组内差异的不断下降,而非区间差异。区域总差异的关键在于组间差异,且比重大幅提高,空间结构由2003年体现为3个规模不等的"核心-边缘"结构演变为2016年的中东部与西部之间对比明显的二元格局;3)县区人均GDP全局Moran’s I指数由-0.041转为0.274,分布类型由随机分布转变为集聚分布,HH类型县区扩展显著;4)局部空间自相关明显增强,且以正相关为主,西北部农业区的LL县区集聚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空间结构 人均GDP 演变 哈大齐地区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