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制冷机直接冷却的超导磁体系统 被引量:7
1
作者 宋乃浩 林良真 +5 位作者 张亮 徐向东 王天成 蔡玉荣 付宝全 冯勇 《低温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296-301,共6页
研制了制冷机直接冷却的5 T, Nb Ti超导磁体系统。使用国产4 K级制冷量有05 W 的 G M 制冷机, 国产 Bi2223 高温超导体电流引线和国产 Nb Ti超导线。针对传导冷却超导磁体系统的特性, 在磁体结构、环... 研制了制冷机直接冷却的5 T, Nb Ti超导磁体系统。使用国产4 K级制冷量有05 W 的 G M 制冷机, 国产 Bi2223 高温超导体电流引线和国产 Nb Ti超导线。针对传导冷却超导磁体系统的特性, 在磁体结构、环氧浸渍、电流引线与制冷机联结结构等做了特殊设计。为了尽量缩短整个系统的冷却时间和解决制冷机的一级制冷量不足, 使用了液氮冷却的辐射屏和用液氮预冷磁体的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导磁体系统 制冷机 超导体电流引线
下载PDF
6kA高温超导电流引线研制 被引量:6
2
作者 刘承连 丁开忠 +6 位作者 周挺志 冯汉升 刘翔 许昌军 经凯明 陆坤 宋云涛 《低温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8-22,共5页
6 k A电流引线的运行电流为6 k A,最大电流为8 k A,其换热器段采用液氮冷却设计,运行温区为77 K—室温,高温超导段为传导冷却,运行温区为5—77 K。介绍6 k A电流引线的结构设计、性能分析,以及相关低温实验。实验结果表明,6 k A电流引... 6 k A电流引线的运行电流为6 k A,最大电流为8 k A,其换热器段采用液氮冷却设计,运行温区为77 K—室温,高温超导段为传导冷却,运行温区为5—77 K。介绍6 k A电流引线的结构设计、性能分析,以及相关低温实验。实验结果表明,6 k A电流引线的零电流下液氮需求低于0.46 g/s,5 K冷端漏热小于2.5 W,过流能力8 k 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2223 高温超导电流引线 液氮冷却 漏热
下载PDF
液氮传导冷却型高温超导电流引线研制 被引量:6
3
作者 刘承连 丁开忠 +3 位作者 周挺志 冯汉升 陆坤 宋云涛 《低温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59-63,共5页
80 A和200 A液氮传导冷却型高温超导(HTS)电流引线由铜引线段、中间过渡段和高温超导段组成,HTS热端采用液氮传导冷却,HTS冷端采用液氦传导冷却。铜引线段工作在室温到中间温度(~80 K),高温超导段工作温区6—80 K。介绍该传导冷却... 80 A和200 A液氮传导冷却型高温超导(HTS)电流引线由铜引线段、中间过渡段和高温超导段组成,HTS热端采用液氮传导冷却,HTS冷端采用液氦传导冷却。铜引线段工作在室温到中间温度(~80 K),高温超导段工作温区6—80 K。介绍该传导冷却型电流引线的结构设计和低温性能测试。实验结果表明,中间过渡段温度~78 K,高温超导热端温度77 K;80 A、200 A电流引线液氦下稳态测试电流分别为100 A和250 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2223 高温超导电流引线 液氮冷却 漏热
下载PDF
ITER PF高温超导电流引线原型件分流器漏热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韩全 陆坤 +4 位作者 刘承连 周挺志 丁开忠 刘辰 宋云涛 《低温与超导》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42-46,共5页
为了满足ITER(国际热核聚变反应堆计划) PF(极向场)高温超导电流引线运行所需要的5K端能量损耗,根据IO(ITER国际组织)的设计要求,对分流器进行了优化设计。为检验分流器漏热性能,对分流器的材料参数进行了研究,建立了分流器物理模型,并... 为了满足ITER(国际热核聚变反应堆计划) PF(极向场)高温超导电流引线运行所需要的5K端能量损耗,根据IO(ITER国际组织)的设计要求,对分流器进行了优化设计。为检验分流器漏热性能,对分流器的材料参数进行了研究,建立了分流器物理模型,并进行了理论漏热值计算,同时运用焓差法对漏热值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理论值与试验值基本吻合,均满足IO的设计要求。该型高温超导电流引线分流器的成功应用将会为未来CFETR高温超导电流引线分流器的设计、制造及测试提供技术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TER高温超导电流引线 分流器 漏热理论计算 漏热测试
原文传递
超导Wiggler磁体用高温超导电流引线的设计与实验
5
作者 张海峰 丁怀况 +4 位作者 章学华 匡光力 李为民 杨士葛 曾环 《低温与超导》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5-30,共6页
通过升级改造了合肥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超导Wiggler磁体的低温系统,将原先低温系统的铜电流引线升级为高温超导电流引线,同时采用GM制冷机对高温超导电流引线进行传导冷却。在完成设计和首次降温实验、通电实验后,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 通过升级改造了合肥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超导Wiggler磁体的低温系统,将原先低温系统的铜电流引线升级为高温超导电流引线,同时采用GM制冷机对高温超导电流引线进行传导冷却。在完成设计和首次降温实验、通电实验后,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对低温系统的制冷量进行分配调整,用于改善低温系统的安全运行裕度。调整后的实验结果证明,高温超导电流引线的降温时间缩短了0.7小时,高温超导段的最低温度降低了7 K,460 A电流引线的最大运行电流提升了19%,20 A电流引线的最大运行电流提升了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超导 电流引线 超导磁体 GM制冷机 传导冷却
原文传递
ITER 68kA高温超导特大电流引线的冷端漏热 被引量:3
6
作者 刘承连 丁开忠 +1 位作者 于璟泽 冯汉升 《低温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10,共4页
ITER高温超导电流引线载流能力最大要达到68 kA,其试验件于2008年底加工完成并进行了低温试验,在载流能力、接头电阻、漏热和安全性等关键参数上取得了重要进展。讨论了ITER高温超导电流引线超导段冷端(5 K)漏热的理论值计算,并用热导... ITER高温超导电流引线载流能力最大要达到68 kA,其试验件于2008年底加工完成并进行了低温试验,在载流能力、接头电阻、漏热和安全性等关键参数上取得了重要进展。讨论了ITER高温超导电流引线超导段冷端(5 K)漏热的理论值计算,并用热导率积分法进行了低温漏热测试,结果表明理论值与试验值基本吻合,试验件冷端漏热满足ITER国际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超导电流引线 高温超导组件 漏热
下载PDF
加速器磁体用6 kA高温超导电流引线性能测试 被引量:3
7
作者 王军 刘承连 +4 位作者 董育军 刘翔 经凯明 陆坤 宋云涛 《低温与超导》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24-27,38,共5页
6 kA电流引线为二元型,高温超导段的运行温区为4.5~77 K,为传导冷却;而换热器段的运行温度范围在77 K至室温,由液氮冷却。电流引线的额定运行电流为6 kA,最大电流为8 kA。本文主要介绍6 kA电流引线的结构设计及其稳态运行、失冷故障测试... 6 kA电流引线为二元型,高温超导段的运行温区为4.5~77 K,为传导冷却;而换热器段的运行温度范围在77 K至室温,由液氮冷却。电流引线的额定运行电流为6 kA,最大电流为8 kA。本文主要介绍6 kA电流引线的结构设计及其稳态运行、失冷故障测试(Loss of flow accident,LOFA)、8 kA过流能力、6 kA脉冲模式等测试,测试结果满足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2223 高温超导电流引线 液氮冷却 漏热
原文传递
高温超导直流电缆系统设计及漏热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高凌宇 蒋晓华 柴国林 《低温与超导》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41-45,共5页
近年来,高温超导技术研究在输配电领域取得了显著的进展,超导电缆应用技术成为其重点发展方向。其中,冷却系统的设计是保证超导电缆输配电系统稳定运行的关键技术。针对一套高温超导直流电缆系统中的终端恒温器、电流引线和超导电缆本... 近年来,高温超导技术研究在输配电领域取得了显著的进展,超导电缆应用技术成为其重点发展方向。其中,冷却系统的设计是保证超导电缆输配电系统稳定运行的关键技术。针对一套高温超导直流电缆系统中的终端恒温器、电流引线和超导电缆本体等关键部件进行了漏热分析,并通过理论计算和有限元仿真,对高温超导电缆系统的热负荷进行了评估,为该系统可靠运行提供了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超导直流电缆 漏热分析 低温恒温器 电流引线
原文传递
第二代高温超导电流引线交流损耗的测量与数值计算(英文) 被引量:2
9
作者 方进 申政 +2 位作者 张宏杰 诸嘉慧 丘明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48-53,共6页
为了研究高温超导电流引线结构对交流损耗的影响,制作了2种不同结构的高温超导电流引线。基于Clem模型,把外部磁场对交流损耗的影响加以考虑。在电流引线截面上建立了坐标系统,通过采取坐标平移和坐标旋转,可以得到高温超导电流引线内... 为了研究高温超导电流引线结构对交流损耗的影响,制作了2种不同结构的高温超导电流引线。基于Clem模型,把外部磁场对交流损耗的影响加以考虑。在电流引线截面上建立了坐标系统,通过采取坐标平移和坐标旋转,可以得到高温超导电流引线内部磁场分布。在以上基础上,建立矩形骨架(RSCL)和十二边形骨架(DSCL)两种不同结构的高温超导电流引线的交流损耗计算模型。运用MATLAB编写计算模型,计算两种不同结构的高温超导电流引线的交流损耗。最后,在液氮环境中采用电气方法进行两种不同结构电流引线交流损耗的实验测量。在不同的电流和不同频率下测量两种不同结构的电流引线的交流损耗,将理论结果和测量数据进行比较,并就结构对交流损耗的影响进行了分析。交流损耗计算结果表明,坐标转换模型比Norris模型更准确,十二边形骨架(DSCL)的交流损耗比矩形骨架(RSCL)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超导电流引线 交流损耗 坐标变换 液氮环境
原文传递
EAST降温实验中HTS电流引线的降温操作与自动控制 被引量:1
10
作者 周芷伟 庄明 张启勇 《低温与超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8,共8页
EAST装置的8对铜电流引线于2007年升级改造为HTS电流引线。基于改造后的冷却回路和降温操作经验,在低温DCS中设计并实现了HTS电流引线降温操作的自动控制,包括降温流程的顺序控制和自动安全监控,以及液位和温度等关键过程参数的自动控... EAST装置的8对铜电流引线于2007年升级改造为HTS电流引线。基于改造后的冷却回路和降温操作经验,在低温DCS中设计并实现了HTS电流引线降温操作的自动控制,包括降温流程的顺序控制和自动安全监控,以及液位和温度等关键过程参数的自动控制回路。经过降温实验验证,以上自动控制策略完全满足HTS电流引线的降温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系统 hts电流引线 降温操作 DCS 自动控制
下载PDF
R&D on Resistive Heat Exchangers for HTS High Rated Current Leads
11
作者 毕延芳 《Plasm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IE EI CAS CSCD 2011年第6期757-764,共8页
The HTS current leads of superconducting magnets for large scale fusion devices and high energy particle colliders can reduce the power consumption for cooling by 2/3 compared with conventional leads. The resistive se... The HTS current leads of superconducting magnets for large scale fusion devices and high energy particle colliders can reduce the power consumption for cooling by 2/3 compared with conventional leads. The resistive sections of high-rated current leads are usually made of a heat exchanger cooled by gas flow. The supply of the cooling mass flow incurs more than 90% of the cooling cost for the HTS leads. The mass flow rate requirement depends not only on the length and material of the resistive heat exchanger, but also on the heat transfer coefficient and HEX surface, the joint resistance at the cold end of a sheet-stack HEX with a larger specific presented in the paper. The test results of efficiency can be achieved. and its cooling approach. The design and operation surface and a much smaller hydraulic diameter are an HTS lead optimized for 8 kA show that a 98.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rrent lead resistive heat exchanger heat exchanger efficiency hts
下载PDF
制冷机直接冷却高温超导磁体电流引线优化设计
12
作者 范宇峰 龚领会 +1 位作者 张亮 李来风 《低温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7-21,共5页
针对制冷机直接冷却高温超导磁体电流引线的传热特性进行理论分析,对其在不同结构模式下进行漏热计算和比较,找到了大通流(kA级)电流引线结构优化设计方法和电流引线漏热与通电电流的关系式。
关键词 高温超导磁体 制冷机直接冷却 电流引线
下载PDF
EAST阻性换热器多物理场耦合模拟计算 被引量:1
13
作者 邓威 奚维斌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330-1337,共8页
阻性换热器是EAST高温超导(HTS)电流引线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有三头螺旋翅片和叠片两种结构形式,为了比较这两种阻性换热器的优劣,对它们的热工水力性能进行了多物理场耦合模拟计算,计算结果表明:两种阻性换热器在换热性能方面基本相当... 阻性换热器是EAST高温超导(HTS)电流引线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有三头螺旋翅片和叠片两种结构形式,为了比较这两种阻性换热器的优劣,对它们的热工水力性能进行了多物理场耦合模拟计算,计算结果表明:两种阻性换热器在换热性能方面基本相当,均可满足快速换热的要求,但叠片换热器的流动阻力远小于三头螺旋翅片换热器的。实际运行过程中,三头螺旋翅片换热器中氮冷却回路的压力控制较为困难,经常需人工调节控制阀阀门,而叠片换热器中氮冷却回路的压力控制则较为简单,不需经常调节。因此,叠片式结构较三头螺旋翅片式结构更适合应用在EAST阻性换热器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超导电流引线 阻性换热器 热工水力性能 多物理场耦合
下载PDF
68 kA高温超导电流引线关键参数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韩全 刘承连 +6 位作者 陆坤 郑金星 丁开忠 刘辰 黄雄一 杜庆庆 周挺志 《低温与超导》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20-24,共5页
主要研究68 kA高温超导电流引线的关键参数,首先,对盒式超导接头直流电阻、换热器优化和整体安全分析的方法进行研究,随后对引线进行低温性能实验,结果表明,接头直流电阻、换热器流量消耗、LOFA及Burnout时间等关键参数的计算结果与实... 主要研究68 kA高温超导电流引线的关键参数,首先,对盒式超导接头直流电阻、换热器优化和整体安全分析的方法进行研究,随后对引线进行低温性能实验,结果表明,接头直流电阻、换热器流量消耗、LOFA及Burnout时间等关键参数的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基本相符,本研究验证了关键参数计算及分析方法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超导电流引线 接头直流电阻 换热器 优化分析 失冷安全性
原文传递
10kA超导直流输电电缆系统损耗特性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滕玉平 戴少涛 +5 位作者 宋乃浩 张东 朱志芹 高智远 李继春 张立永 《低温与超导》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51-55,共5页
超导电力技术具有诸多优势和良好的应用前景,世界范围内已完成多个超导电力装置的研发和示范应用。一根360m/10kA高温超导直流输电电缆(10kA超导电缆)的研制已经完成并成功实现并网示范运行。文中介绍了10kA超导电缆主要结构参数,讨论... 超导电力技术具有诸多优势和良好的应用前景,世界范围内已完成多个超导电力装置的研发和示范应用。一根360m/10kA高温超导直流输电电缆(10kA超导电缆)的研制已经完成并成功实现并网示范运行。文中介绍了10kA超导电缆主要结构参数,讨论了超导电缆损耗源,重点分析了10kA超导电缆终端、低温杜瓦管和通电导体的损耗情况,终端电流引线是超导电缆热损耗最主要来源。10kA稳态运行条件下的损耗测试情况表明,低温液氮闭合循环系统满足10kA超导电缆冷却要求,其自身低温损耗为1600W左右,与分析结论基本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超导电缆 低温系统 低温杜瓦管 损耗 终端 电流引线
下载PDF
300kVA高温超导变压器电流引线漏热损耗的测量 被引量:1
16
作者 任丽 唐跃进 +3 位作者 司汉松 李敬东 雷海 程时杰 《低温与超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14-117,共4页
电流引线是高温超导变压器的主要外部漏热来源,它的漏热量直接影响了超导变压器的经济性能,因此,引线的设计与漏热测量一直备受关注。文中构建了一个实验方案,运用量热法测量低压引线的漏热,并将试验结果与仿真预期值进行了对比和分析,... 电流引线是高温超导变压器的主要外部漏热来源,它的漏热量直接影响了超导变压器的经济性能,因此,引线的设计与漏热测量一直备受关注。文中构建了一个实验方案,运用量热法测量低压引线的漏热,并将试验结果与仿真预期值进行了对比和分析,从而验证了仿真设计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超导变压器 引线 漏热 损耗
下载PDF
Pt1000温度计在HTS电流引线失冷实验中的应用研究
17
作者 杨长春 《低温与超导》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5-28,共4页
首先对Pt1000温度计在20K到室温范围的温度进行校准,进而应用在ITER高温超导电流引线超导模件分流器安全性能实验研究中,实现低温到室温的测量和控制。实验和测量结果表明:Pt1000温度计在20K^70K的误差一般小于1K,完全可以代替Cernox温... 首先对Pt1000温度计在20K到室温范围的温度进行校准,进而应用在ITER高温超导电流引线超导模件分流器安全性能实验研究中,实现低温到室温的测量和控制。实验和测量结果表明:Pt1000温度计在20K^70K的误差一般小于1K,完全可以代替Cernox温度计用于ITER高温超导电流引线超导模件分流器的安全性研究中,能够大大降低其实验测试费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T1000 高温超导 电流引线 失冷
下载PDF
35-110kV高温超导电缆终端低温恒温器热负荷分析 被引量:10
18
作者 李素燕 刘孝坤 王莉 《低温与超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21-25,共5页
高温超导电缆终端是运行在低温的超导电缆芯向常温的高压母线过渡和制冷剂进出口的汇集组件,为了获得有效的超导电缆运行的低温环境,设计了一套电缆与终端可拆卸的恒温器,系统采用过冷液氮循环,液氮既是冷却介质,又是高电压绝缘介质。... 高温超导电缆终端是运行在低温的超导电缆芯向常温的高压母线过渡和制冷剂进出口的汇集组件,为了获得有效的超导电缆运行的低温环境,设计了一套电缆与终端可拆卸的恒温器,系统采用过冷液氮循环,液氮既是冷却介质,又是高电压绝缘介质。通过传热理论对恒温器的热负荷进行了计算,得到了用于35-110kV电压等级、额定电流交流2 000A的高温超导电缆低温恒温器主要漏热,尤其对终端交流电流引线进行了优化计算。计算结果表明,在现有设计结构下,恒温器的漏热量小于300W;从热负荷分布分析,电流引线漏热为主要漏热,支撑及传输管线的传导漏热占系统总漏热的22%左右。计算结果为该高温超导电缆终端低温系统的设计和进一步优化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超导电缆终端 低温恒温器 热负荷 电流引线
下载PDF
高温超导变压器关键技术 被引量:7
19
作者 王银顺 戴少涛 +1 位作者 滕玉平 朱志芹 《南方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80-86,共7页
由于超导材料的无阻载流特性,其在超导电缆、超导限流器、超导变压器、超导储能、超导电机等超导电力装置中的应用引起人们极大兴趣。其中超导变压器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损耗低、无火灾隐患、无环境污染和低漏抗等特点。简要介绍了高... 由于超导材料的无阻载流特性,其在超导电缆、超导限流器、超导变压器、超导储能、超导电机等超导电力装置中的应用引起人们极大兴趣。其中超导变压器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损耗低、无火灾隐患、无环境污染和低漏抗等特点。简要介绍了高温超导变压器基本结构,重点介绍了变压器研发过程中的关键技术问题,包括液氮和气氮低温绝缘特性、超导绕组损耗分析、电流引线设计、非金属低温容器设计等,为高温超导变压器的研发提供有用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超导变压器 非金属低温容器 电流引线 交流损耗 绕组
下载PDF
220kV/3kA冷绝缘高温超导电缆电流引线设计 被引量:6
20
作者 程远 王银顺 +3 位作者 郑志强 张肖杰 薛驰 赵连岐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96-102,共7页
电流引线的最小漏热优化和电气绝缘设计是220kV/3kA冷绝缘高温超导电缆终端设计的重要方面。为此,根据Weidemann-Franz定律分析了传导冷却方式下铜、铝材料电流引线的漏热情况,应用平均值法计算了最小漏热时铜、铝引线的长度、截面积、... 电流引线的最小漏热优化和电气绝缘设计是220kV/3kA冷绝缘高温超导电缆终端设计的重要方面。为此,根据Weidemann-Franz定律分析了传导冷却方式下铜、铝材料电流引线的漏热情况,应用平均值法计算了最小漏热时铜、铝引线的长度、截面积、半径。结果表明,通过3kA电流时,截面积240mm2、长309.6mm铜引线和截面积400mm2、长308.0mm铝引线均满足最小漏热要求,单根引线每kA电流漏热分别为42.7 W和43.1 W。选用环氧树脂DW-3作为导体层电流引线的外部绝缘,制作样品进行了液氮环境下的工频击穿试验,得到了其击穿场强13kV/mm,推导了绝缘厚度和低温终端内半径的关系。结果表明,220kV低温终端内半径140mm,铜引线DW-3绝缘厚度22.0mm、铝引线DW-3绝缘厚度21.5mm均能够满足绝缘强度要求,并可与常规220kV室温终端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超导(hts)电缆 电流引线 漏热 低温绝缘 击穿场强 终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