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6篇文章
< 1 2 2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丹参及丹参注射液指纹图谱的HPLC-MS研究 被引量:37
1
作者 张尊建 李茜 +2 位作者 王伟 邹巧根 赵陆华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1074-1076,共3页
目的 采用 HPL C- U V- MS法对丹参药材、丹参注射液中间体及丹参注射液进行指纹图谱的研究。方法 采用 Alltim a C1 8分析柱 ,甲醇 -水 -冰醋酸梯度洗脱系统 ,流速 :1m L / m in,检测波长 :2 81nm ,MS同时记录总离子流(TIC)色谱图。... 目的 采用 HPL C- U V- MS法对丹参药材、丹参注射液中间体及丹参注射液进行指纹图谱的研究。方法 采用 Alltim a C1 8分析柱 ,甲醇 -水 -冰醋酸梯度洗脱系统 ,流速 :1m L / m in,检测波长 :2 81nm ,MS同时记录总离子流(TIC)色谱图。结果 得到分离度较好的丹参药材、中间体及注射液的 HPL C- UV及 HPL C- MS指纹图谱。结论 为丹参药材、中间体及注射液的质量控制提供全面、可靠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 丹参注射液 指纹图谱 hplc-uv hplc-MS
下载PDF
蝙蝠葛碱大鼠体内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39
2
作者 陈淑娟 杨毅梅 +3 位作者 刘奕明 张斌 庞雪冰 曾繁典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225-229,共5页
目的研究不同给药途径后蝙蝠葛碱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特征。方法以大鼠为实验对象,经灌胃及静脉注射两种途径给药,采用RP-HPLC法测定各组织及体液中药物浓度。结果静注蝙蝠葛碱在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为二室开放模型,符合一... 目的研究不同给药途径后蝙蝠葛碱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特征。方法以大鼠为实验对象,经灌胃及静脉注射两种途径给药,采用RP-HPLC法测定各组织及体液中药物浓度。结果静注蝙蝠葛碱在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为二室开放模型,符合一级动力学线性消除过程。灌胃给药后大鼠血药浓度低,峰浓度小于1mg·L-1,且血药浓度-时间曲线呈明显双峰现象。其绝对生物利用度约为16.6%。蝙蝠葛碱经两种给药途径后药物在各组织器官中均有分布,且在同一时间内各组织含量明显高于血药浓度。静注后以肺组织含量最高,而灌胃给药后以胃、肠、肝组织含量最高。48h尿粪累积排泄31.22%。给药后不同时间点胃肠道各段药物残余量研究结果提示胃肠循环的存在。结论蝙蝠葛碱口服用药生物利用度较低,血药浓度一时间曲线呈双峰现象,该药在生物体内分布广泛,可由尿液及粪便排泄,也可从胆汁分泌,初步实验结果提示胃肠循环可能是药时曲线双峰现象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蝙蝠葛碱 药代动力学 hplc-uv 抗心率失常药
下载PDF
多壁碳纳米管固相萃取净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猪肉和鸡肉中的磺胺多残留 被引量:40
3
作者 赵海香 刘海萍 闫早婴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94-298,共5页
建立了多壁碳纳米管为吸附剂的固相萃取净化-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测定猪肉和鸡肉中多种磺胺类药物多残留的方法。样品采用乙腈提取,多壁碳纳米管固相萃取净化,NaH2PO4缓冲溶液(pH5.5~6.0)溶解上样,5%(v/v)丙酮-正己烷淋洗,... 建立了多壁碳纳米管为吸附剂的固相萃取净化-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测定猪肉和鸡肉中多种磺胺类药物多残留的方法。样品采用乙腈提取,多壁碳纳米管固相萃取净化,NaH2PO4缓冲溶液(pH5.5~6.0)溶解上样,5%(v/v)丙酮-正己烷淋洗,丙酮-二氯甲烷(1:1,v/v)洗脱。色谱分离以50mmol/LNaH2PO4-乙腈(7:3,v/v)为流动相,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01~1.00mg/L,线性相关系数大于0.998,检出限(LOD)为0.003mg/L,定量限(LOQ)为0.01mg/L。在0.02~0.2mg/kg添加范围内,9种磺胺类药物的回收率高于70%,RSD低于8%,表明多壁碳纳米管对磺胺类药物具有较强的吸附富集能力。该方法简便、准确可用于动物组织及产品中磺胺药物残留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相萃取 高效液相色谱 磺胺 猪肉 鸡肉 多壁碳纳米管 solid-phase extraction(SPE)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ultraviolet detection( hplc-uv) sulfonamides( SAs) multi-walled carbon nanotubes (MWCNTs)
下载PDF
不同产地麦冬的指纹图谱比较研究 被引量:27
4
作者 林以宁 志田保夫 +3 位作者 袁博 程志红 余伯阳 朱丹妮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38-542,共5页
目的:建立麦冬两大主产区川麦冬、杭麦冬的正丁醇和乙醚部位的指纹图谱,比较川麦冬、杭麦冬皂苷和黄酮化学成分的异同。方法:分别采用HPLC-ELSD、ESI/TOF-MS方法建立正丁醇部位指纹图谱;以HPLC-UV法建立乙醚部位指纹图谱。结果:在对皂... 目的:建立麦冬两大主产区川麦冬、杭麦冬的正丁醇和乙醚部位的指纹图谱,比较川麦冬、杭麦冬皂苷和黄酮化学成分的异同。方法:分别采用HPLC-ELSD、ESI/TOF-MS方法建立正丁醇部位指纹图谱;以HPLC-UV法建立乙醚部位指纹图谱。结果:在对皂苷部位的检测分析中,HPLC-ELSD、ESI/TOF-MS两种方法分别从不同角度反映了样品的内在信息,川麦冬、杭麦冬的HPLC-ELSD的指纹图谱虽存在共有峰,但谱图整体存在一定的差异;ESI/TOF-MS显示两者在MS1m/z上重叠性较高,在皂苷化学成分“质”上具有较高相似性。HPLC-UV指纹分析表明两者在成分相对集中的谱图区域具有较高相似性。结论:川麦冬、杭麦冬的皂苷和黄酮化学成分具有较高的相似性,HPLC-ELSD、HPLC-UV指纹图谱可用以区别这两个产地的麦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冬 指纹图谱 皂苷 黄酮 hplc-ELSD ESI/TOF-MS hplc-uv 比较
下载PDF
Cloud point extraction coupled with HPLC-UV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phthalate esters in environmental water samples 被引量:23
5
作者 WANG Ling JIANG Gui-bin +3 位作者 CAI Ya-qi HE Bin WANG Ya-wei SHEN Da-zhong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07年第7期874-878,共5页
A method based on cloud point extraction was developed to determine phthalate esters including di-ethyl-phthalate (DEP), di- (2-ethylhexyl)-phthalate (DEHP) and di-cyclohexyl-phthalate (DCP) in environmental w... A method based on cloud point extraction was developed to determine phthalate esters including di-ethyl-phthalate (DEP), di- (2-ethylhexyl)-phthalate (DEHP) and di-cyclohexyl-phthalate (DCP) in environmental water samples using 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separation and ultraviolet detection (HPLC-UV). The non-ionic surfactant Triton X-114 was chosen as extraction solvent. The parameters affecting extraction efficiency, such as concentrations of Triton X-114 and Na2SO4, equilibration temperature, equilibration time and centrifugation time were evaluated and optimized. Under the optimum conditions, the method can achieve preconcentration factors of 35, 88, 111 and detection of limits of 2.0, 3.8, 1.0 ng/ml for DEP, DEHP and DCP in 10-ml water sample, respectively. The proposed method was successfully applied to the determination of trace amount of phathalate esters in effluent water of the wastewater treatment plant and the lixivium of plastic fragm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thalate esters cloud point extraction Triton X-114 non-ionic surfactant hplc-uv
下载PDF
部分中国野生葡萄果皮花色苷组分分析 被引量:26
6
作者 孙磊 樊秀彩 +3 位作者 张颖 姜建福 孙海生 刘崇怀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143-1151,共9页
【目的】中国具有丰富的野生葡萄资源,分析各野生种果皮花色苷的组分,对中国野生葡萄的鉴别、分类及综合开发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方法】以‘玫瑰香’‘普列文玫瑰’‘赤霞珠’和‘黑比诺’等4个欧亚种品种为对照,以刺葡萄、桑叶葡萄... 【目的】中国具有丰富的野生葡萄资源,分析各野生种果皮花色苷的组分,对中国野生葡萄的鉴别、分类及综合开发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方法】以‘玫瑰香’‘普列文玫瑰’‘赤霞珠’和‘黑比诺’等4个欧亚种品种为对照,以刺葡萄、桑叶葡萄、蘡薁、山葡萄、腺枝葡萄、华东葡萄和1个分类地位未知的野生葡萄等中国野生葡萄为材料,利用14个花色苷标准品,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器(HPLC-UV)法分析其果皮中花色苷的组分和含量。【结果】欧亚种葡萄果皮中花色苷以单糖花色苷为主,而除腺枝葡萄外,中国野生葡萄果皮中的花色苷多以双糖花色苷为主;欧亚种葡萄果皮花色苷以二甲基花翠素(Mv)类花色苷为主,花葵素(Pg)类花色苷含量较少,而中国野生葡萄果皮中含有较多Pg类花色苷;除刺葡萄个别株系外,中国野生葡萄果皮中花色苷的总量明显高于欧亚种;中国野生葡萄不同种间花色苷的组分和含量存在较大差异。【结论】中国野生葡萄果皮中花色苷的组分和含量与欧亚种存在显著差异,且各野生种类之间也存在差异,可为野生葡萄的鉴别、分类和利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野生葡萄 hplc-uv 果皮 花色苷 组分
下载PDF
HPLC定量分析冬虫夏草的主要核苷类有效成分 被引量:27
7
作者 梁洪卉 程舟 +5 位作者 杨晓伶 李珊 丁祖泉 周铜水 张文驹 陈家宽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58-60,共3页
目的:探讨冬虫夏草主要核苷类成分的定量分析方法。方法:采用微量提取及HPLC-UV分析法。结果:建立了冬虫夏草核苷类物质的微量提取方法,在优化的HPLC-UV色谱条件下,鸟嘌呤、胸腺嘧啶、腺嘌呤、腺苷和虫草素等5种冬虫夏草主要核苷类物质... 目的:探讨冬虫夏草主要核苷类成分的定量分析方法。方法:采用微量提取及HPLC-UV分析法。结果:建立了冬虫夏草核苷类物质的微量提取方法,在优化的HPLC-UV色谱条件下,鸟嘌呤、胸腺嘧啶、腺嘌呤、腺苷和虫草素等5种冬虫夏草主要核苷类物质的标准品分离完全。精密度、稳定性和回收率实验表明,用HPLC-UV方法即可定量分析冬虫夏草的核苷类有效成分。用该方法检测到这5种核苷类物质含量在冬虫夏草子座部分与其虫体部分之间以及冬虫夏草居群间存在显著差异。结论:冬虫夏草主要核苷类成分的有效定量分析方法的建立对冬虫夏草的品质评价及质量控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也为进一步研究影响冬虫夏草品质的因素并建立品质评价体系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虫夏草 核苷类物质 hplc-uv 定量分析
下载PDF
玄参中4种主要活性成分的HPLC定量分析 被引量:21
8
作者 刘承伟 毕志明 +1 位作者 祝艳斐 李萍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1期1614-1616,共3页
目的建立应用HPLC—uV同时测定玄参中4种主要活性成分——哈巴俄苷、肉桂酸、安格洛苷C和acteoside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Hypersil BDS—C18色谱柱(4、0mm×250mm,5μm),流动相为乙腈和1%醋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流速1mL·mi... 目的建立应用HPLC—uV同时测定玄参中4种主要活性成分——哈巴俄苷、肉桂酸、安格洛苷C和acteoside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Hypersil BDS—C18色谱柱(4、0mm×250mm,5μm),流动相为乙腈和1%醋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流速1mL·min^-1,检测波长278nm,柱温25℃。结果哈巴俄苷、肉桂酸、安格洛苷C和acteoside线性范围分别为15、12—302、4mg·L^-1,7、72—154.4mg·L^-1,24、84~496、8mg·L^-1,6.64—132.8mg·L^-1;平均回收率(n=5)分别为101、59%(RSD=2、40%),96.75%(1.32%),100.11%(3.95%),99、89%(2、08%)。结论本方法简单、快速、准确可靠,可作为玄参药材的质量控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玄参 活性成分 高效液相色谱法-紫外 质量控制
下载PDF
毒性中药狼毒质量标准研究 被引量:17
9
作者 粟晓黎 林瑞超 +5 位作者 王兆基 关锡耀 徐树棋 丁大伦 郑秀云 冯国培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98-503,共6页
目的:建立毒性中药狼毒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硅微、化学、液相色谱/质谱等方法进行定性鉴别,以液相色谱及液相/质谱法测定含量。结果:狼毒大戟中月腺大戟乙素含量为0.01%w/w,月腺大戟中月腺大戟乙素含量范围为0.01%-0.02... 目的:建立毒性中药狼毒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硅微、化学、液相色谱/质谱等方法进行定性鉴别,以液相色谱及液相/质谱法测定含量。结果:狼毒大戟中月腺大戟乙素含量为0.01%w/w,月腺大戟中月腺大戟乙素含量范围为0.01%-0.02%w/w,均末枪出瑞香内酯、狼毒色原酮和新狼毒素A。瑞香狼毒中瑞香内酯、狼毒色原酮及新狼毒素A等成分含量范围分别为0.57%~2.12%w/w、0.86%-1.6%w/w及0.45%-0.96%w/w,但未检出含月腺大戟乙素成分。结论:各法能用于常规榆测狼毒属植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狼毒 狼毒大戟 月腺大戟 瑞香狼毒 hplcuv LC—MS-MS
下载PDF
黄芪药材的HPLC-UV指纹图谱研究 被引量:20
10
作者 白焱晶 王智颖 +3 位作者 杜新刚 吕晓洁 赵玉英 张庆英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089-1092,共4页
目的建立黄芪药材的HPLC-UV指纹图谱。方法采用HPLC-UV方法。色谱柱为YMC-Pack ODS-A(250mm×4.60mm,5μm);流动相:乙腈-0.1%磷酸水线性梯度洗脱(0→60min,20∶80→40∶60);体积流量:1mL/min;检测波长:210nm;柱温:室温。结果建立了... 目的建立黄芪药材的HPLC-UV指纹图谱。方法采用HPLC-UV方法。色谱柱为YMC-Pack ODS-A(250mm×4.60mm,5μm);流动相:乙腈-0.1%磷酸水线性梯度洗脱(0→60min,20∶80→40∶60);体积流量:1mL/min;检测波长:210nm;柱温:室温。结果建立了黄芪药材的HPLC-UV指纹图谱,指定出16个共有指纹峰,标定了其中7个指纹峰的结构:3号峰为毛蕊异黄酮苷,5号峰为芒柄花苷,8号峰为9,10-二甲氧基紫檀烷-3-O-β-D-吡喃葡萄糖苷,10号峰为毛蕊异黄酮,14号峰为芒柄花素,15号峰为(6aR,11aR)-3-羟基-9,10-二甲氧基紫檀烷,16号峰为(3R)-8,2′-二羟基-7,4′-二甲氧基异黄烷。结论本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作为黄芪药材质量检测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 指纹图谱 hplcuv
下载PDF
基于衰老大鼠模型的银杏叶提取物血清指纹图谱研究 被引量:15
11
作者 牟玲丽 陈丽 +4 位作者 李峰 艾芳芳 颜光华 王西佳 余鹏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90-693,共4页
目的研究银杏叶提取物用于衰老大鼠模型的血清指纹图谱,探讨其体内药效成分。方法建立D-半乳糖致衰老大鼠模型,同时ig给予银杏叶提取物,制备衰老大鼠的含药血清,采用HPLC-UV和HPLC-ESI-MS法,分别针对黄酮类成分和内酯类成分建立指纹图谱... 目的研究银杏叶提取物用于衰老大鼠模型的血清指纹图谱,探讨其体内药效成分。方法建立D-半乳糖致衰老大鼠模型,同时ig给予银杏叶提取物,制备衰老大鼠的含药血清,采用HPLC-UV和HPLC-ESI-MS法,分别针对黄酮类成分和内酯类成分建立指纹图谱,分析入血成分。结果 HPLC-UV指纹图谱显示了10个入血成分,大多为代谢成分;HPLC-MS指纹图谱标定了9个共有峰,其中7个为原型成分。结论首次进行了银杏叶提取物的血清药物成分图谱研究,可反映银杏叶提取物口服给药吸收入血药物成分的变化,为其体内药效物质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叶提取物 血清指纹图谱 hplc-uv hplc-MS 药效物质基础
原文传递
ESI-MS和HPLC-UV法研究大黄、黄柏、赤芍炮制前后化学成分变化 被引量:16
12
作者 周慧 宋凤瑞 +2 位作者 刘志强 郑毅男 刘淑莹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883-888,共6页
目的:考察大黄、黄柏、赤芍炮制前后化学成分在质和量方面的变化,以探讨中药的炮制机理。方法:利用电喷雾质谱法(ESI-MS)和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UV),对大黄、黄柏、赤芍炮制前后的化学成分进行详细研究。质谱:电喷雾电离源(ESI),加热毛... 目的:考察大黄、黄柏、赤芍炮制前后化学成分在质和量方面的变化,以探讨中药的炮制机理。方法:利用电喷雾质谱法(ESI-MS)和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UV),对大黄、黄柏、赤芍炮制前后的化学成分进行详细研究。质谱:电喷雾电离源(ESI),加热毛细管温度为200℃,喷雾电压为4.5kV;液相色谱:色谱柱为Agilent Zorbax C18柱(4.6mm×150mm,5μm),柱温均为28℃。结果:大黄经酒制和醋制后,其化学成分的含量变化较大;黄柏经酒制后巴马汀的含量略有增加,而小檗碱的含量呈下降趋势;盐制对于黄柏的化学成分几乎无影响;赤芍经酒制和炒制后,芍药苷的含量都呈下降趋势。结论:不同炮制方法对化学成分的影响不同,为进一步阐明中药材炮制入药的科学内涵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 黄柏 赤芍 炮制 ESI—MS hplcuv
原文传递
HPLC同时检测丹参提取物中5种水溶性和脂溶性成分含量 被引量:17
13
作者 张英丰 朱黎霞 梁东辉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76-79,共4页
目的:建立丹参提取物中丹酚酸A、丹酚酸B、紫草酸、丹参素及丹参酮ⅡA反相HPLC同步测定新方法。方法:选用Kromasil 100-5 C18(4.6 mm×250 mm,5μm)色谱柱,以乙腈-水(含0.1%甲酸)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 mL.min-1,检测波长285 nm。... 目的:建立丹参提取物中丹酚酸A、丹酚酸B、紫草酸、丹参素及丹参酮ⅡA反相HPLC同步测定新方法。方法:选用Kromasil 100-5 C18(4.6 mm×250 mm,5μm)色谱柱,以乙腈-水(含0.1%甲酸)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 mL.min-1,检测波长285 nm。结果:丹酚酸A、丹酚酸B、紫草酸、丹参素及丹参酮ⅡA分别在进样量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 5,仪器精密度和稳定性RSD均<2%,成分的回收率在97%~103%(n=3)。测定了其5批丹参提取物含量。结论:该方法快速、准确、重复性好,可同时定量丹参的5种水溶性及脂溶性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丹酚酸A 丹酚酸B 丹参素 紫草酸 丹参酮ⅡA 含量测定
原文传递
三七皂苷R_1在急性心肌缺血大鼠体内的药动学研究 被引量:15
14
作者 李丽明 刘若轩 +4 位作者 郭洁文 邓志军 任斌 李阿荣 齐耀群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908-1911,共4页
目的:通过建立HPLC-UV法研究三七皂苷R1在正常和心肌缺血模型大鼠的体内药动学。方法:将48只雄性SD大鼠等分成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以垂体后叶素诱导急性心肌缺血模型,两组均分为三七皂苷R1高、中、低(200、100、50 mg/kg)剂量组,单... 目的:通过建立HPLC-UV法研究三七皂苷R1在正常和心肌缺血模型大鼠的体内药动学。方法:将48只雄性SD大鼠等分成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以垂体后叶素诱导急性心肌缺血模型,两组均分为三七皂苷R1高、中、低(200、100、50 mg/kg)剂量组,单次灌胃给药后于不同时间点采血,以淫羊藿苷为内标,流动相为乙腈-水,经Waters symmetry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分离,检测波长203 nm,采用DAS 2.0软件计算药动学变化参数。结果:三七皂苷R1在该方法下线性范围为0.2~125μg/m L,R2=0.9997,以信噪比1∶3计算最低检测限为0.053μg/m L,提取率、日间、日内精密度、专属性、准确度、精密度符合生物样品处理要求。与正常大鼠比较,模型大鼠AUC0-t和AUC0-∞显著增加(P〈0.01),消除半衰期显著延长(P〈0.01)。结论:该方法专属性强、灵敏度高、准确性好,操作简便,可用于三七皂苷R1的含量测定及药动学研究;模型组大鼠对三七皂苷R1生物利用度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表明三七皂苷R1在模型组大鼠体内更能发挥其药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七皂苷R1 心肌缺血 药代动力学 垂体后叶素 hplc-uv
下载PDF
盐酸莫西沙星片的人体药动学研究 被引量:16
15
作者 徐玉红 李玉珍 +5 位作者 李东 李杰 钟芬 杨蕾萍 阳宇 郑学庆 《中国药房》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898-901,共4页
目的:研究盐酸莫西沙星片在我国健康人体内的药动学。方法:12名健康受试者单剂量口服盐酸莫西沙星片400mg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紫外(HPLC-UV)法检测人血浆中莫西沙星的浓度,用DAS软件进行数据处理,采用非房室模型法评估药动学参数。结果... 目的:研究盐酸莫西沙星片在我国健康人体内的药动学。方法:12名健康受试者单剂量口服盐酸莫西沙星片400mg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紫外(HPLC-UV)法检测人血浆中莫西沙星的浓度,用DAS软件进行数据处理,采用非房室模型法评估药动学参数。结果:单剂量口服莫西沙星片400mg后,主要药动学参数分别为:AUC0~2(432.57±6.94)mg·h·L-1,AUC0~∞(40.55±8.71)mg·h·L-1,Cmax(3.06±0.42)mg·L-1,tmax(1.75±0.76)h,t1/(210.32±1.98)h,MRT0~2(48.55±0.30)h,MRT0~∞(14.59±2.32)h,V(d150.62±34.00)L,CLz/F(10.20±1.77)L·h-1。除2例有可耐受的胃肠道不适外,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建立的HPLC-UV法可用于莫西沙星药动学研究。我国健康志愿者口服莫西沙星具血药峰浓度高、半衰期长、耐受性好的特点,与国外人体药动学参数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法 莫西沙星 血药浓度 药动学
原文传递
左乙拉西坦片在健康人体的药代动力学 被引量:15
16
作者 刘文星 丁一 +6 位作者 贾艳艳 鹿成韬 丁莉坤 杨静 梁辉 杨林 文爱东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72-274,252,共4页
目的研究中国健康志愿者口服不同剂量左乙拉西坦片(抗癫痫药)的药代动力学。方法 24名中国健康志愿者随机分为低,中,高3个剂量组,单次口服左乙拉西坦片(500,l000,1500 mg)。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药浓度,用DAS 2.1.1软件计算药代动力... 目的研究中国健康志愿者口服不同剂量左乙拉西坦片(抗癫痫药)的药代动力学。方法 24名中国健康志愿者随机分为低,中,高3个剂量组,单次口服左乙拉西坦片(500,l000,1500 mg)。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药浓度,用DAS 2.1.1软件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左乙拉西坦片低,中,高剂量组的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分别如下:Cmax为(14.42±3.51),(26.73±6.22),(38.44±8.75)μg.L-1;Tmax为(1.31±0.58),(1.44±0.61),(1.19±0.51)h;t1/2为(6.19±1.18),(5.75±1.22),(5.87±1.55)h;AUC0-t为(130.43±23.43),(220.63±42.82),(316.93±76.58)μg.h.L-1。结论血浆中左乙拉西坦的Cmax和AUC显示线性药代动力学特征。受试者服用左乙拉西坦片500,l000,1500 mg后,药代动力学参数经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无性别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乙拉西坦 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法 药代动力学
原文传递
HPLC-UV测定不同产地及不同采收期酸枣叶中芦丁的含量 被引量:15
17
作者 裴香萍 杜晨晖 +3 位作者 闫艳 沈佳兴 裴妙荣 白瑶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1期94-96,共3页
目的:考察不同产地及不同采收期酸枣叶中芦丁的含量,以确定其最佳采收期,为酸枣叶的资源开发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HPLC,Diamonsil(钻石)C18色谱柱(4.6 mm×200 mm,5μm),流动相甲醇-0.1%冰醋酸(34∶66),检测波长257nm,流速1.0 mL... 目的:考察不同产地及不同采收期酸枣叶中芦丁的含量,以确定其最佳采收期,为酸枣叶的资源开发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HPLC,Diamonsil(钻石)C18色谱柱(4.6 mm×200 mm,5μm),流动相甲醇-0.1%冰醋酸(34∶66),检测波长257nm,流速1.0 mL.min-1,柱温30℃。结果:芦丁在0.221 6~2.216μg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40%(RSD 2.42%,n=6);酸枣叶中芦丁含量一般以5~6月含量最高,7~8月芦丁含量有所下降,9~10月又有所升高。结论:酸枣叶中芦丁的含量整体上随时间变化基本呈U字形趋势,该方法准确、简便、稳定,为酸枣叶的质量标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枣叶 芦丁 高效液相色谱法-紫外检测器
原文传递
红花药材的质量评价 被引量:14
18
作者 王若菁 杨滨 付梅红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2期2642-2646,共5页
目的:对红花中色素类成分、腺苷及黄酮类化合物等成分进行分析,建立红花药材质量评价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检测技术,对和指纹图谱红花中羟基红花黄色素A的含量进行研究:Agilent ZORBAX Sb C18色谱柱(4.6mm×25... 目的:对红花中色素类成分、腺苷及黄酮类化合物等成分进行分析,建立红花药材质量评价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检测技术,对和指纹图谱红花中羟基红花黄色素A的含量进行研究:Agilent ZORBAX Sb C18色谱柱(4.6mm×250mm,5μm),以磷酸盐缓冲液-乙腈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1.0mL·min^-1,柱温35℃,参比电极ISAAC(in-situ Ag/AgCl),工作电极为玻碳电极;辅助电极为铂电极;检测电位+800mV。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技术,分析红花中腺苷的含量:Diamonsil C18色谱柱(4.6mln×250mm,5μm),流动相水-乙腈(95:5),流速1.0mL·min^-1,柱温40℃,检测波长260nm;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红花红色素的吸光度。结果:以21个共有峰为指标,建立了红花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鉴定出7个色谱峰。32个红花样品中羟基红花黄色素A的质量分数为0.35%-3.58%;腺苷的质量分数为0.03‰~0.49‰。结论:该方法可用于红花质量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花 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检测 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 含量测定 指纹图谱
下载PDF
淫羊藿次苷Ⅰ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和组织分布研究 被引量:14
19
作者 刘子琛 徐英 陈世忠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848-851,共4页
目的研究淫羊藿次苷Ⅰ在血液和各组织中的HPLC检测方法及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和组织分布。方法采用Dikma-C18色谱柱(4·6mm×250mm,5μm),流动相甲醇-0·2%磷酸(73:27),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270nm,柱温20℃。... 目的研究淫羊藿次苷Ⅰ在血液和各组织中的HPLC检测方法及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和组织分布。方法采用Dikma-C18色谱柱(4·6mm×250mm,5μm),流动相甲醇-0·2%磷酸(73:27),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270nm,柱温20℃。大鼠按淫羊藿次苷Ⅰ单剂量10mg·kg-1尾静脉注射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给药后不同时间的淫羊藿次苷Ⅰ血药浓度和各组织浓度,用3P97程序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淫羊藿次苷Ⅰ的血药浓度-时间曲线符合二室模型,并在心脏和肌肉组织有一定程度的蓄积。结论此方法简便、准确、稳定,可用于淫羊藿次苷Ⅰ的药动学和组织分布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淫羊藿次苷 淫羊藿 高效液相色谱 药动学
下载PDF
HPLC结合紫外光谱法快速定性定量分析四种竹叶黄酮碳苷 被引量:13
20
作者 张春娟 孟志芬 +4 位作者 郭雪峰 岳永德 汤锋 喻谨 陈超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2568-2572,共5页
采用HPLC结合紫外光谱法,同时测定四种竹叶黄酮碳苷(荭草苷、异荭草苷、牡荆苷和异牡荆苷)。采用Waters XTerra MS C18色谱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乙腈和0.5%甲酸水溶液,等梯度洗脱,流速1mL·min-1,柱温30℃,检测波长36... 采用HPLC结合紫外光谱法,同时测定四种竹叶黄酮碳苷(荭草苷、异荭草苷、牡荆苷和异牡荆苷)。采用Waters XTerra MS C18色谱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乙腈和0.5%甲酸水溶液,等梯度洗脱,流速1mL·min-1,柱温30℃,检测波长360nm。建立各个组分在0.1~10.0mg·L-1范围内系列浓度的混合标准工作曲线,其相关系数R2均优于0.999,且在22min内得到较好分离。方法检出限介于0.03~0.07mg·L-1,定量限介于0.04~0.08mg·L-1。分别将标准品与样品中四种黄酮碳苷的紫外光谱(240~400nm)进行比对,荭草苷、异荭草苷、牡荆苷和异牡荆苷相应的光谱曲线形状以及特征吸收波长都表现出高吻合度。取竹叶样品经热回流提取,石油醚萃取及AB-8大孔树脂纯化后,再采用HPLC结合紫外光谱法检测得荭草苷、异荭草苷、牡荆苷和异牡荆苷四种黄酮碳苷相对于竹叶黄酮粉的百分含量分别为13.73,49.68,7.85和30.70mg·g-1,平均回收率为34.90%~87.64%,相对标准偏差为0.41%~10.83%。本方法实现了在较短时间内快速分析竹叶中四种黄酮碳苷,样品稳定,重现性好,为市售竹叶黄酮碳苷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酮碳苷 hplc 紫外光谱 荭草苷 异荭草苷 牡荆苷 异牡荆苷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