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天然产物中的HIV-1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 被引量:7
1
作者 王茜 杨柳萌 郑永唐1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81-382,U001,U002,共4页
综述了天然产物中对 HIV- 1逆转录酶具有抑制活性的化合物的来源和分类。重点介绍了几种 HIV - 1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 ( NNRTIs)的性质、特点、抗 HIV- 1活性及其构效关系。从天然资源和传统中草药发现具有新结构、新作用机制的天然 ... 综述了天然产物中对 HIV- 1逆转录酶具有抑制活性的化合物的来源和分类。重点介绍了几种 HIV - 1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 ( NNRTIs)的性质、特点、抗 HIV- 1活性及其构效关系。从天然资源和传统中草药发现具有新结构、新作用机制的天然 NNRTIs是开发研制抗 HIV- 1药物的一条极有希望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产物 hiv-1 非核昔类逆转录酶抑制剂 化合物 逆转录酶
下载PDF
临床试验阶段的抗人免疫缺陷病毒化学药物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
作者 张宏梁 肖宏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388-392,共5页
综述和分析了目前国内外正在进行的抗HIV化学药物临床试验的进展情况,这些药物包括进入抑制剂、逆转录酶抑制剂、整合酶抑制剂、蛋白酶抑制剂、成熟抑制剂、锌指抑制剂等。
关键词 hiv hiv 逆转录酶抑制剂 整合酶抑制剂 蛋白酶抑制药 进入抑制利
下载PDF
抗艾滋病药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3
作者 毕毅 徐进宜 吴晓明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61-465,共5页
目的了解目前世界上最新上市的抗艾滋病新药以及正在研究中的新化合物。方法通过对大量有代表性的文献进行归纳,介绍了2000年以来上市的抗艾滋病新药以及各类处于临床和临床前研究的化合物。结果发现抗艾滋病药物在近年来有突破性进展,... 目的了解目前世界上最新上市的抗艾滋病新药以及正在研究中的新化合物。方法通过对大量有代表性的文献进行归纳,介绍了2000年以来上市的抗艾滋病新药以及各类处于临床和临床前研究的化合物。结果发现抗艾滋病药物在近年来有突破性进展,除了传统的蛋白酶抑制剂,逆转录酶抑制剂外,最新发展的融合抑制剂类药物已上市,并且还有很多具有新型作用机制的化合物以及具有抗H IV-1活性的先导天然化合物正处于研究阶段。结论抗艾滋病药物的发展前景广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抗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蛋白酶抑制剂 逆转录酶抑制剂 融合抑制剂
下载PDF
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耐药相关突变对HIV-1适应性的影响研究进展 被引量:7
4
作者 周茜 廖玲洁 黄汉菊 《病毒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91-296,共6页
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Nucleoside reverse transcriptase inhibitors,NRTIs)作为高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的重要组成成分,广泛应用于艾滋病治疗中。而耐药是影响其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许多耐药性突变的出现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病毒复制能... 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Nucleoside reverse transcriptase inhibitors,NRTIs)作为高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的重要组成成分,广泛应用于艾滋病治疗中。而耐药是影响其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许多耐药性突变的出现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病毒复制能力的下降,但所造成的复制适应性的损失,又可以通过产生补偿性突变以及其他分子机制的调节得以部分恢复。本文主要介绍了在使用NRTIs治疗中出现的耐药相关突变位点对HIV-1适应性的影响以及位点之间的相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1 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 耐药相关突变 适应性
原文传递
黑龙江省未经治疗的艾滋病患者蛋白酶和反转录酶基因型耐药性检测与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周慧 王福祥 +1 位作者 周海舟 马英骥 《中华传染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484-487,共4页
目的 对黑龙江省流行的HIV-1毒株的蛋白酶基因及反转录酶基因进行基因型耐药分析,为开展大规模临床抗病毒治疗提供本底数据.方法 采用套式-PCR法扩增黑龙江省内49例HIV-1感染者及AIDS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前病毒cDNA的部分蛋白酶和反... 目的 对黑龙江省流行的HIV-1毒株的蛋白酶基因及反转录酶基因进行基因型耐药分析,为开展大规模临床抗病毒治疗提供本底数据.方法 采用套式-PCR法扩增黑龙江省内49例HIV-1感染者及AIDS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前病毒cDNA的部分蛋白酶和反转录酶基因,分析基因序列,与国际耐药数据库比对,分析耐药变异.结果 49例患者HIV毒株亚型分析为B'亚型.在扩增出蛋白酶基因的47份标本中,未发现对蛋白酶抑制剂的原发突变,但发现大量对蛋白酶抑制剂的次要突变,V771占91.5%、L63P占76.6%、I93L占74.5%、E35D占61.7%、R57K占19.1%、R41K占10.6%、A71V占8.5%、M36I占8.5%、L10I占6.4%、D60E占6.4%、L89M占4.2%和G16E占2.1%.在扩增出反转录酶基因的44份标本中,1份有反转录酶抑制剂的原发突变M184I,占2.3%,均有反转录酶抑制剂的次要突变,I135L/T/R/V占81.8%、V106I占22.7%、V179D/E占11.4%、R211K占9.1%、L214F占4.5%、V189I占4.5%和V108I占2.3%.结论 目前在黑龙江省未接受抗反转录病毒治疗的患者中未发现对蛋白酶抑制剂耐药的原发突变,耐药突变处于低水平,但应及时进行耐药突变检测,防止多重耐药和交叉耐药的出现和流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1 反转录酶抑制剂 hiv蛋白酶抑制剂 突变 基因型 抗药性 病毒
原文传递
重组假病毒与活病毒法在评价抗HIV-1病毒药物中的比较 被引量:4
6
作者 种辉辉 许四宏 +1 位作者 李敬云 王佑春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73-75,共3页
目的对比重组假病毒法与活病毒法在评价抗HIV-1药物中的效果。方法将pSG3△env质粒和带有ENV基因的质粒B01共转染获得重组假病毒。用重组假病毒分别与不同稀释度的药物共孵育,根据相对荧光单位的不同分析计算EC50、ED50。在P3实验室用... 目的对比重组假病毒法与活病毒法在评价抗HIV-1药物中的效果。方法将pSG3△env质粒和带有ENV基因的质粒B01共转染获得重组假病毒。用重组假病毒分别与不同稀释度的药物共孵育,根据相对荧光单位的不同分析计算EC50、ED50。在P3实验室用活病毒分别与不同稀释度的药物共孵育,根据细胞病变程度的不同分析计算EC50。结果用重组假病毒法和活病毒法分别检测抗HIV-1药物奈维拉平(NVP),其EC50。分别是88.9nmol/L、89.5nmol/L,CV值分别是0和0.6%。用重组假病毒法和活病毒法分别检测抗HIV-1药物茚地那韦(IDV),其EC50。分别是0.36umol/L、0.23umol/L,CV值分别是0和60%。用重组假病毒法检测抗HIV-1药物可以定量计算出ED50,IDV和NVP的ED50分别是70.6nmol/L和0.62umol/L,CV值分别是14.3%和9.7%。结论重组假病毒法可以用于对抗HIV-1药物的评价。计算EC50时,重组假病毒法与活病毒法的结果相差不超过2倍,但活病毒具有生物危害,而重组假病毒法的重复性较好,并且还可以定量计算出药物的ED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 重组假病毒法 逆转录酶抑制剂 茚地那韦 奈维拉平
原文传递
高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相关性代谢并发症研究进展 被引量:2
7
作者 邓万俊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31-235,共5页
高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 (HAART)使人免疫缺陷病毒 (HIV)感染的发病率及病死率明显降低,但常引起代谢并发症,包括脂肪代谢障碍、血脂异常、高血糖、高乳酸血症及骨质疏松等,机制未完全阐明。有报道在接受HAART的HIV阳性病人,提前发生冠心... 高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 (HAART)使人免疫缺陷病毒 (HIV)感染的发病率及病死率明显降低,但常引起代谢并发症,包括脂肪代谢障碍、血脂异常、高血糖、高乳酸血症及骨质疏松等,机制未完全阐明。有报道在接受HAART的HIV阳性病人,提前发生冠心病及心肌梗死的危险性上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代谢疾病 逆转录酶抑制药 高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
下载PDF
司他夫定的合成 被引量:2
8
作者 刘世领 易飞 +1 位作者 陈艳 施小新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510-512,共3页
β-胸苷和对甲苯磺酰氯在吡啶中反应制得的3^+,5~■-二(对甲苯磺酰基)胸苷,在LiOH作用下醚化后,在KOH-t-BuOH体系中进行β-消除反应制得司他夫定,总收率69%。
关键词 司他夫定 hiv逆转录酶抑制剂 抗病毒药 合成
下载PDF
非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及其第二代制剂的耐药与疗效 被引量:2
9
作者 钱峰 朱传武 《传染病信息》 2011年第6期373-376,共4页
非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nonnucleoside reverse transcriptase inhibitors,NNRTIs)是目前首选的抗HIV-1感染的药物,临床应用人数已经超过蛋白酶抑制剂。然而,NNRTIs具有低耐药基因屏障和高交叉耐药的特性,很多HIV感染者有过NNRTIs治疗... 非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nonnucleoside reverse transcriptase inhibitors,NNRTIs)是目前首选的抗HIV-1感染的药物,临床应用人数已经超过蛋白酶抑制剂。然而,NNRTIs具有低耐药基因屏障和高交叉耐药的特性,很多HIV感染者有过NNRTIs治疗失败的经历。因此,交叉耐药使第一代NNRTIs失去疗效。依曲韦林和利匹韦林是第二代NNRTIs,交叉耐药性小,对现有的NNRTIs耐药毒株具有极强的抗病毒活性,是HIV感染者重要的治疗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核苷类 反转录酶抑制剂 嘧啶类 hiv 抗药性 治疗结果
下载PDF
抗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的药物治疗进展 被引量:1
10
作者 徐红蓉 李雪宁 陈伟力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558-561,共4页
近年来 ,抗HIV感染药物的研究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对艾磁病的控制和治疗具有重大意义。本文综述了国内外抗HIV感染的研究情况 ,从机制、应用与注意事项几个方面分别作介绍。
关键词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 艾滋病 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药 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药 蛋白酶抑制药 免疫调节剂
下载PDF
从β-胸苷出发的司他夫定的合成工艺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施小新 刘世领 +3 位作者 陈艳 易飞 吕霞 虞心红 《精细化工中间体》 CAS 2006年第2期14-17,共4页
首先β-胸苷与1.5mol的三苯基氯甲烷和1.5mol的吡啶在DMF中反应,生成5′-位羟基的醚化产物(2);化合物2再在三乙胺作用下与2mol的甲烷磺酰氯反应制成甲磺酸酯(3);然后,化合物3在乙醇中与等摩尔的氢氧化钠作用,制备成氧桥化合物(4);化合物... 首先β-胸苷与1.5mol的三苯基氯甲烷和1.5mol的吡啶在DMF中反应,生成5′-位羟基的醚化产物(2);化合物2再在三乙胺作用下与2mol的甲烷磺酰氯反应制成甲磺酸酯(3);然后,化合物3在乙醇中与等摩尔的氢氧化钠作用,制备成氧桥化合物(4);化合物4在DMSO中,在2mol的甲醇钠作用下,生成消除反应产物5;化合物3也可在DMSO中与4mol的甲醇钠作用,一步直接得到消除产物5;最后,化合物5脱保护制备得到司他夫定(d4T,1)。当合成采取“β-胸苷→2→3→4→5→1”路线时,五步反应总收率为74%。当合成采取“β-胸苷→2→3→5→1”路线时,四步反应总收率为7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他夫定 β-胸苷 hiv逆转录酶抑制剂 合成
下载PDF
儿童抗HIV治疗和线粒体毒性研究进展
12
作者 孙玉 陈德喜 《国际流行病学传染病学杂志》 CAS 2009年第1期46-48,共3页
HAART明显降低了儿童HIV相关疾病的发病率及病死率,在预防母婴传播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于HIV感染儿童将面临一生的抗病毒治疗,药物相关的线粒体毒性问题日益受到重视。此文对儿童抗病毒治疗所致线粒体毒性的临床表现、发病机... HAART明显降低了儿童HIV相关疾病的发病率及病死率,在预防母婴传播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于HIV感染儿童将面临一生的抗病毒治疗,药物相关的线粒体毒性问题日益受到重视。此文对儿童抗病毒治疗所致线粒体毒性的临床表现、发病机制及相关临床和实验室研究等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 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 线粒体 儿童
原文传递
HEPT类逆转录酶抑制剂的三维定量构效关系 被引量:14
13
作者 孟歌 何严萍 陈芬儿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1304-1308,共5页
利用比较分子力场分析 (Co MFA)方法对 3 2个 HEPT类 HIV-1逆转录酶抑制剂 (RTIs)的三维定量构效关系 (3 D-QSAR)进行了分析 ,建立了 HIV-1逆转录酶抑制剂的 3种 3 D-QSAR模型 ,发现影响其生物活性的主要因素为立体场因素 ,这与 HIV-1 R... 利用比较分子力场分析 (Co MFA)方法对 3 2个 HEPT类 HIV-1逆转录酶抑制剂 (RTIs)的三维定量构效关系 (3 D-QSAR)进行了分析 ,建立了 HIV-1逆转录酶抑制剂的 3种 3 D-QSAR模型 ,发现影响其生物活性的主要因素为立体场因素 ,这与 HIV-1 RT的非底物结合部位 (NNBS)的疏水性环境相吻合 .进一步分析表明 ,适当长度的 1 -位侧链对保持化合物的抗病毒活性致关重要 ;增大 5 -位取代基的体积可增强生物活性 ;在 1 -位苄氧甲基的对位引入大体积基团有利于提高活性 .同时考察立体场、静电场与生物活性的关系 ,表明 ,Co MFA模型 为最佳预测模型 ,其交叉验证系数 R2CV=0 .870 ,传统相关系数 R2 =0 .986,标准偏差SE=0 .1 46,F =2 94.5 46.用此模型预测了检验组 3个 HEPT类化合物的 -lg EC50 ,R2pred=0 .85 0 ,表明模型具有很好的预测能力 ,可为 HEPT类 HIV-1逆转录酶抑制剂的结构优化提供理论指导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PT类逆转录酶抑制剂 hiv-1逆转录酶抑制剂 比较分子力场分析 三维定量构效关系 抗艾滋病药物
下载PDF
非核苷类HIV-1逆转录酶抑制剂Ⅱ6-(1-萘甲基)胸腺嘧啶类化合物三维定量构效关系 被引量:8
14
作者 孟歌 陈芬儿 《中国药物化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5期254-259,共6页
目的进一步研究6-(1-萘甲基)取代胸腺嘧啶类(HEPT)HIV-1逆转录酶抑制剂的构效关系。方法利用比较分子力场分析方法(CoMFA)对14个新合成的6-(1-萘甲基)取代HEPT类似物进行三维定量构效关系研究;对化合物与HIV-1逆转录酶的非底物结合部分(... 目的进一步研究6-(1-萘甲基)取代胸腺嘧啶类(HEPT)HIV-1逆转录酶抑制剂的构效关系。方法利用比较分子力场分析方法(CoMFA)对14个新合成的6-(1-萘甲基)取代HEPT类似物进行三维定量构效关系研究;对化合物与HIV-1逆转录酶的非底物结合部分(NNBP)作用情况进行了对接(Dock)研究;并建立了回归方程。结果用模型预测了2个6-(1-萘甲基)取代HEPT类化合物的-logEC50值,结果得以验证。空间立体效应占85.7%,静电立场效应占14.3%。结论对接结果显示:在NNBP中,化合物以蝴蝶双翅形的构象伸展开来,并以芳环与结合腔表面的芳香性氨基酸残基产生疏水性相互作用。6-位引入(1-萘甲基)可显著提高化合物的生物活性,空间效应是影响活性的主要因素,此模型可为进一步的结构优化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化学 构效关系 比较分子力场分析 Dock分析 6-(1-萘甲基)取代HEPT类似物 hiv-1逆转录酶抑制剂
下载PDF
2015年广东省抗病毒治疗失败艾滋病患者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耐药相关基因突变分析 被引量:7
15
作者 兰芸 蔡卫平 +7 位作者 李凌华 蔡晓莉 何艳 唐小平 胡凤玉 李俊彬 陈伟烈 李丽雅 《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 2017年第1期14-19,共6页
目的 了解广东省2015年抗病毒治疗失败的艾滋病患者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NNRTIs)耐药相关基因突变的流行情况及特点.方法 连续收集2015年1月至12月广东省艾滋病诊疗控制中心收治的广东省(除深圳)抗病毒治疗1年以上且病毒载量〉1... 目的 了解广东省2015年抗病毒治疗失败的艾滋病患者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NNRTIs)耐药相关基因突变的流行情况及特点.方法 连续收集2015年1月至12月广东省艾滋病诊疗控制中心收治的广东省(除深圳)抗病毒治疗1年以上且病毒载量〉1000拷贝/mL患者的血浆样本.用实验室自建方法扩增获得612条HIV-1基因片段.构建系统进化树确定基因亚型,提交美国斯坦福大学HIV-1耐药数据库获得与NNRTIs耐药相关的突变位点,分析NNRTIs耐药情况,相关耐药突变与患者基线CD4+T淋巴细胞计数、传播途径、抗HIV治疗方案和病毒基因型之间的关系.采用SPSS17.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612例病毒抑制失败患者中,与NNRTs相关的耐药突变位点以K103(26.80%)、Y181(14.71%)、V179(13.73%)、G190(11.44%)和V106(10.62%)为主.310例(50.65%)患者对NNRTIs的敏感性发生变化,其中对奈韦拉平(NVP)的高度耐药率(49.51%)高于依非韦伦(EFV,43.14%)、依曲韦林(ETR,5.56%)和利匹韦林(RPV,12.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00、296.3和198.0,P值〈0.05);基线CD4+T淋巴细胞计数〉200个/μL的患者耐药发生率低于〈200个/μL患者(χ2=17.93,P〈0.01);静脉注射毒品患者耐药发生率低于性传播患者(χ2=44.21,P〈0.01);含NVP治疗方案的耐药发生率高于含EFV治疗方案人群(χ2=8.93,P〈0.01);CRF01_AE型患者耐药发生率高于CRF07_BC和CRF08_BC型患者(χ2=8.46和8.47,P〈0.01).结论 建议对基线CD4+T淋巴细胞计数较高及静脉注射毒品人群加强随访和依从性教育,合并肝脏疾病患者应避免使用含NVP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hiv-1 抗逆转录病毒治疗 高效 非核苷类逆转录酶 抑制剂 抗病毒药 突变
原文传递
S-DABO类非核苷类HIV-1逆转录抑制剂HQSAR 被引量:6
16
作者 王月平 闫婉露 +1 位作者 郭琼 何严萍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916-921,共6页
采用分子全息定量构效关系(HQSAR)方法,研究了34个HIV-1逆转录酶抑制剂S-DABOs类化合物的结构与活性之间的关系.讨论了分子碎片大小、碎片区分参数以及分子全息长度对模型的影响.以26个化合物构成的训练集所建最优模型的交叉验证相关系... 采用分子全息定量构效关系(HQSAR)方法,研究了34个HIV-1逆转录酶抑制剂S-DABOs类化合物的结构与活性之间的关系.讨论了分子碎片大小、碎片区分参数以及分子全息长度对模型的影响.以26个化合物构成的训练集所建最优模型的交叉验证相关系数q2为0.755,相关系数r2为0.949.对8个化合物构成的测试集进行了预测,其预测相关系数r2pred为0.95,表明所建模型不仅有较高的拟合能力,还有良好的预测能力.最后,利用HQSAR模型的色码表示,探讨了对S-DABOs类似物的活性起重要作用的结构与片段,为此类化合物的进一步结构改造与优化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DABO类似物 hiv-1逆转录酶抑制剂 分子全息定量构效关系 色码
原文传递
3,4-二取代香豆素类衍生物的合成及其对HIV-1逆转录酶的抑制活性 被引量:4
17
作者 黎文海 侯金明 尤启冬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8-34,共7页
苯并六元杂环类化合物是重要的逆转录酶抑制剂,目前报道的活性较好的化合物在结构上都有一个疏水的苯环和与苯环相连的酰胺部分。通过对酰胺部分进行结构改造,探索其对HIV-1逆转录酶活性的影响。合成了一系列未见文献报道的3,4-二取代... 苯并六元杂环类化合物是重要的逆转录酶抑制剂,目前报道的活性较好的化合物在结构上都有一个疏水的苯环和与苯环相连的酰胺部分。通过对酰胺部分进行结构改造,探索其对HIV-1逆转录酶活性的影响。合成了一系列未见文献报道的3,4-二取代香豆素类化合物,其结构经IR,1H NMR,MS及元素分析确证。初步的药理活性实验表明,23个化合物中有7个化合物具有一定的HIV-1逆转录酶抑制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 4-二取代香豆素 hiv-1逆转录酶抑制剂 合成 抑制活性
下载PDF
Characterization of Genotypic Mutations and Antiretroviral Resistance among Viremic HIV-Infected Patients in a High HIV Prevalence Area: Treatment Challenge and Transmission Risk
18
作者 AliAsad Arastu Virginia Kan 《World Journal of AIDS》 2011年第3期70-77,共8页
There have been few reports evaluating the prevalence of genotypic mutations and antiretroviral resistance among chronic HIV-infected Veterans within the United States. This retrospective cross-sectional study charact... There have been few reports evaluating the prevalence of genotypic mutations and antiretroviral resistance among chronic HIV-infected Veterans within the United States. This retrospective cross-sectional study characterizes the rates and changes in HIV genotypic mutations and antiretroviral resistance among viremic patients from 2001 to 2006 at the VA Medical Center located in Washington, DC. The District of Columbia is the metropolitan area with the highest HIV prevalence within the United States. De-identified, linked HIV RNA, genotypic reverse transcriptase (RT) and protease (Pr) mutations and antiretroviral resistance results were assessed for changes during the 6-year period. Aggregated clinic and antiretroviral utilization, and HIV acquisition risk data were evaluated for patients in care during this time. Among 990 viremic samples, the rate of any detected RT or Pr mutation fell from 100% in 2001 to 95% in 2006. This was primarily attributable to the 15% - 20% decrease seen for RT gene mutations against nucleoside/nucleotide class and non-nucleoside class during this period. Resistance to didanosine, stavudine, zidovudine, nevirapine and efavirenz decreased, and tenofovir resistance increased. Despite stable rates of Pr gene mutations, atazanavir resistance increased by 22% from 2003 to 2006. Some but not all changes in genotypic mutations and resistance patterns reflected our patients’ antiretroviral drug utilization. As sexual contacts (77%) and injection drug use (22%) were the leading acquisition risks disclosed by our HIV-infected patients, the high prevalence and changing patterns of HIV genotypic mutations and drug resistance among these patients have had pivotal impacts not only on HIV treatment but potential transmission into our commun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 Viremia ANTIRETROVIRAL Resistance GENOTYPIC ANTIRETROVIRAL MUTATIONS Transmission Nucleoside/Nucleotide reverse transcriptase inhibitors NON-NUCLEOSIDE reverse transcriptase inhibitors Protease inhibitors
下载PDF
依非韦伦致男性乳房发育1例分析
19
作者 唐炯 刘颖 《中国药物警戒》 2023年第11期1306-1308,共3页
目的 探讨非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依非韦伦致男性乳房发育病例,为临床预防及处理其不良反应提供参考。方法 分析1例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男性患者服用依非韦伦导致乳房发育的治疗过程,探讨依非韦伦致乳腺增生的机理并排除其他药物... 目的 探讨非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依非韦伦致男性乳房发育病例,为临床预防及处理其不良反应提供参考。方法 分析1例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男性患者服用依非韦伦导致乳房发育的治疗过程,探讨依非韦伦致乳腺增生的机理并排除其他药物的可能性。结果 患者服用依非韦伦后单侧乳房发育,停用该药并予以手术治疗2个月后,乳房不适减轻。结论 依非韦伦致男性乳房发育或与影响雌激素/雄激素的作用有关,用药期间应定期做乳房检查,做到早识别、早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非韦伦 男性乳房发育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药品不良反应 抗逆转录病毒治疗 非核苷逆转录酶抑制剂
下载PDF
核苷酸类逆转录酶抑制剂的进展与评价 被引量:4
20
作者 张石革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05年第5期270-273,共4页
目的:回顾核苷酸类逆转录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并评价其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以期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近期国内、外文献综述方法。结果与结论:自20世纪60年代相继发现了病毒的逆转录酶、蛋白酶、整合酶,启迪着医药学者为对抗... 目的:回顾核苷酸类逆转录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并评价其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以期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近期国内、外文献综述方法。结果与结论:自20世纪60年代相继发现了病毒的逆转录酶、蛋白酶、整合酶,启迪着医药学者为对抗病毒而择选新的切入靶位,也标志着药物联合治疗(鸡尾酒疗法)治疗获得性免疫缺乏综合征(艾滋病)的开始。逆转录酶抑制剂可抑制人体免疫缺陷病毒的感染,为治疗获得性免疫缺乏综合征提供了全新效果,受得临床医师和患者的青睐,成为维系艾滋病患者生命的纽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体免疫缺陷病毒 获得性免疫缺乏综合征(艾滋病) 核苷酸逆转录酶抑制剂 研究进展 应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