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2007--2016年59岁以下普通人群HBsAg阳性率的Meta分析 被引量:30
1
作者 张维璐 吉兆华 +3 位作者 付婷 张磊 苏海霞 闫永平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278-1284,共7页
目的 采用Meta分析方法系统评价2007-2016年中国59岁以下普通人群HBsAg阳性率的变化趋势。方法 通过中国知网(CNKI)、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及PubMed,系统检索2007年1月至2016年8月中国59岁以下普通人群HBsAg阳性率的文... 目的 采用Meta分析方法系统评价2007-2016年中国59岁以下普通人群HBsAg阳性率的变化趋势。方法 通过中国知网(CNKI)、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及PubMed,系统检索2007年1月至2016年8月中国59岁以下普通人群HBsAg阳性率的文献,采用comprehensive Meta-analysis 2.2软件,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和随机效应模型合并分析59岁以下普通人群HBsAg阳性率。结果 共纳入文献46篇,总样本量625 053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中国59岁以下普通人群HBsAg阳性率为5.7%(95%CI:4.8%~6.6%)。中西部地区59岁以下普通人群HBsAg阳性率为6.3%(95%CI:4.9%~8.0%),高于东部地区的5.5%(95%CI:4.4%~6.8%)。59岁以下男性人群HBsAg阳性率为6.1%(95%CI:5.3%~7.0%),高于女性人群的4.8%(95%CI:4.2%~5.5%)。2007-2009年的59岁以下普通人群HBsAg阳性率为6.3%(95%CI:5.5%~7.2%),2010-2012年为5.9%(95%CI:4.4%~8.0%),2013-2016年为3.5%(95%CI:2.0%~6.1%)。结论 2007-2016年中国59岁以下普通人群HBsAg阳性率呈现下降趋势,已经从乙型肝炎高流行区转变为乙型肝炎中流行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阳性率 META分析
原文传递
学龄前儿童乙型肝炎疫苗无应答者HBV感染风险的前瞻性队列研究 被引量:12
2
作者 黄荟森 韦娜 +5 位作者 蓝梅丹 岑祚洁 蒙婞婞 蒋金泰 杨路 谢志春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5-18,共4页
目的评估学龄前儿童乙肝疫苗无应答者未来感染乙肝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的风险。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的方法,选取南宁市江南区64家幼儿园内、已经按照0、1、6程序全程接种了三针乙肝疫苗的2~5岁儿童,在2015年3~5月期间抽血... 目的评估学龄前儿童乙肝疫苗无应答者未来感染乙肝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的风险。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的方法,选取南宁市江南区64家幼儿园内、已经按照0、1、6程序全程接种了三针乙肝疫苗的2~5岁儿童,在2015年3~5月期间抽血检测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HBs Ag)和乙肝病毒表面抗体(hepatitis B surface antibody,抗-HBs),HBs Ag阴性儿童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儿童抗-HBs是否阳性,分成暴露组(抗-HBs阴性)和对照组(抗-HBs阳性)。研究开始于2015年6月1日,结束于2016年6月1日,在2016年6月1~30日对儿童进行随访检测血清HBs Ag阳性率,比较两个组的HBs Ag阳性率。结果纳入队列的无应答组人数1 907名,排除随访期间再次接种乙肝疫苗的83人,该队列人数实际为1 824,研究结束时失访151人,实际随访到的人数是1 673人,期间共有5名小孩HBs Ag转成阳性,感染率为0. 30%(5/1673);纳入队列的应答组人数2 054名,研究结束时失访140人,随访到人数为1914,他们均未检测出HBs Ag;研究结束时无应答组HBs Ag阳性率高于应答组(P=0. 023)。结论乙肝疫苗无应答者未来存在感染HBV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肝疫苗 免疫无应答者 前瞻性队列研究 hbsag阳性率
原文传递
ELISA试剂检测HBsAg不合格标本的假阳性率调查 被引量:12
3
作者 张巧琳 王露楠 +9 位作者 谢晓艳 尹丹 魏兰 葛红卫 韩卫 潘彤 方建华 释艳华 魏超 李维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18年第2期110-113,共4页
目的了解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试剂检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假阳性的情况。方法收集2015年4—9月来自全国16家采供血单位双试剂ELISA筛查HBsAg不合格标本888例,采用罗氏和雅培双试剂化学发光进行检测,2种化学发光试剂均为反... 目的了解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试剂检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假阳性的情况。方法收集2015年4—9月来自全国16家采供血单位双试剂ELISA筛查HBsAg不合格标本888例,采用罗氏和雅培双试剂化学发光进行检测,2种化学发光试剂均为反应性判为阳性,均为非反应性判为阴性,两者结果不统一时采用中和试验进行确认;多家采供血单位采用多种ELISA试剂对这批标本进行检测,本研究对其中6家实验室,每1种试剂对应3家实验室,3种试剂(试剂1、2、3)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888例ELISA筛查HBsAg不合格标本中罗氏和雅培双试剂化学发光均为非反应性的标本为301例,占33.9%;3种ELISA试剂在相应被用于检测的3家实验室之间的假阳性率均无明显差异(P〉0.05);同一实验室同时使用2种ELISA试剂有3家,其中2家实验室使用试剂1和试剂2的假阳性率有明显差异(P〈0.05);每种ELISA试剂在3家实验室检测同一标本,可能是1家、2家或3家同时出现假阳性,计算每1种的频率,其中3种试剂3家实验室同时出现假阳性的频率无明显差异(P〉0.05),1家或2家实验室出现假阳性的频率有明显差异(P〈0.05);分析3种试剂所对应实验室检测结果同时为假阳性时的S/Co分布,其中位数及内四分位间距存在差异。结论不同ELISA试剂检测HBsAg不合格标本的假阳性率存在差异,其假阳性检测结果的S/Co值分布不同,此数据可为献血者归队策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肝表面抗原 假阳性率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下载PDF
西安地区2001~2003年高中毕业生乙肝病毒感染分析 被引量:12
4
作者 唐小凤 赵芹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799-800,共2页
目的:了解西安地区2001~2003年应届高中毕业生HBsAg阳性状况.方法:采用ELISA法,对西安市部分城区和郊县农村应届高中毕业生19142名进行血清HBsAg检测.结果:总体阳性率3.76%.男生阳性率显著高于女生(4.16%vs3.29%,P<0.05);郊县农村... 目的:了解西安地区2001~2003年应届高中毕业生HBsAg阳性状况.方法:采用ELISA法,对西安市部分城区和郊县农村应届高中毕业生19142名进行血清HBsAg检测.结果:总体阳性率3.76%.男生阳性率显著高于女生(4.16%vs3.29%,P<0.05);郊县农村学生阳性率显著高于城区(5.40%vs1.61%,P<0.01);三个年度的阳性率依次分别为4.56%,3.70%和2.94%,差别非常显著(P<0.01),并且,各年度间的阳性率两两比较亦都有显著差别,2001年vs2002年(P<0.05),2001年vs2003年(P<0.01),2002年vs2003年(P<0.05),均有统计学差异.结论:西安地区2001~2003年应届高中毕业生HBsAg阳性率为3.76%,并呈逐年下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阳性率 乙肝病毒感染
下载PDF
乡村≤15岁人群乙型肝炎疫苗接种率及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阳性率调查 被引量:10
5
作者 郑凌云 《中国计划免疫》 2003年第6期335-336,共2页
为了解乡村≤ 15岁人群乙型肝炎 (乙肝 )疫苗接种率及乙肝病毒表面抗原 (HBsAg)阳性现状 ,于 2 0 0 2年采取整群抽样法 ,对全县 14个乡村 35 786名≤ 15岁人群 ,用胶体金试纸快速检测方法进行了乙肝疫苗接种率调查及HBsAg检测。结果显... 为了解乡村≤ 15岁人群乙型肝炎 (乙肝 )疫苗接种率及乙肝病毒表面抗原 (HBsAg)阳性现状 ,于 2 0 0 2年采取整群抽样法 ,对全县 14个乡村 35 786名≤ 15岁人群 ,用胶体金试纸快速检测方法进行了乙肝疫苗接种率调查及HBsAg检测。结果显示 :乡村≤ 15岁人群乙肝疫苗接种率为 5 1 6 0 % ,0~ 3岁、4~ 7岁、8~ 12岁、13~ 15岁人群接种率分别为 74 10 %、6 1 2 4 %、4 9 35 %、37 39% ,各年龄组人群接种率差异有非常显著的统计学意义 ;HBsAg阳性率为 17 93% ,0~ 3岁、4~ 7岁、8~ 12岁、13~ 15岁人群HBsAg阳性率分别为 7 94 %、10 93%、19 70 %、2 5 2 9% ,各年龄组人群HBsAg阳性率差异有非常显著的统计学意义 ;有接种史和无接种史人群HBsAg阳性率分别为 11 34%和 2 4 96 % ,差异有非常显著的统计学意义 ;0~ 3岁、4~ 7岁、8~ 12岁有接种史人群HBsAg阳性率分别为 1 75 %、4 73%、12 5 2 % ,均非常显著低于同年龄组无接种史人群 ,13~ 15岁人群有无接种史HBsAg阳性率差异无显著的统计学意义。提示需进一步提高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率 ,对大年龄组人群进行血清学检测 ,对适宜接种对象进行预防接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 乙型肝炎 疫苗 接种率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阳性率 调查
原文传递
酶联免疫技术在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8
6
作者 严莉 彭宇生 +2 位作者 龙琴 朱波 曾英 《国际病毒学杂志》 2014年第4期191-192,F0003,共3页
目的 分析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在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检测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150例乙肝患者和50例健康体检者,分别采用ELISA法、胶体金试纸条法、电时间分辨免疫荧光法(TRFIA)检查血液样本HBsAg,比较三种检查方法... 目的 分析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在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检测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150例乙肝患者和50例健康体检者,分别采用ELISA法、胶体金试纸条法、电时间分辨免疫荧光法(TRFIA)检查血液样本HBsAg,比较三种检查方法检查结果的一致性.结果 三种方法在检测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HBsAg结果方面具有很高的一致性.结论 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是检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的有效方法,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可以用于检验科的常规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 阳性率
原文传递
菏泽市2003~2007年从业人员HBsAg阳性率调查分析 被引量:8
7
作者 刘兆山 侯凤英 李一苇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08年第8期1624-1624,1662,共2页
目的:了解我市从业人员近五年的HBsAg携带情况,为控制和预防乙肝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03~2007年从业人员48251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进行HBsAg检测。结果:从业人员阳性率为2.783%,HBsAg阳性者年龄分布以20~29岁组... 目的:了解我市从业人员近五年的HBsAg携带情况,为控制和预防乙肝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03~2007年从业人员48251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进行HBsAg检测。结果:从业人员阳性率为2.783%,HBsAg阳性者年龄分布以20~29岁组段为最高,男性HBsAg阳性者(2.05%)明显高于女性(0.73%)。结论:提示我们要做好乙肝的预防和宣教工作,提高人群的自我防护意识;加强从业人员的乙肝监测;对HBsAg阳性者应加强管理,进行跟踪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从业人员 hbsag 阳性率 ELISA
下载PDF
2004年全国计划免疫审评不同免疫覆盖率县的儿童乙型肝炎疫苗接种及乙型肝炎病毒血清学标志物的调查 被引量:7
8
作者 张宁静 王华庆 +1 位作者 陈园生 梁晓峰 《中国计划免疫》 2007年第4期324-327,共4页
目的了解2004年全国(未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计划免疫审评不同免疫覆盖率县的儿童乙型肝炎(乙肝)疫苗(HepB)接种及乙肝病毒(HBV)血清学标志物状况,为制定农村控制乙肝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对6个省(自治区)的6个县2 639名2... 目的了解2004年全国(未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计划免疫审评不同免疫覆盖率县的儿童乙型肝炎(乙肝)疫苗(HepB)接种及乙肝病毒(HBV)血清学标志物状况,为制定农村控制乙肝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对6个省(自治区)的6个县2 639名2~13岁常住儿童进行HepB接种状况调查,并采集静脉血,用固相放射免疫法检则HBV血清学标志物[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乙肝病毒表面抗体(抗-HBs)、乙肝病毒核心抗体]。结果新生儿出生后24h内HepB首针及时接种率为34.0%,全程接种率为51.8%,HBsAg阳性率为2.5%。有HepB接种史的儿童其HBsAg阳性率低于未免疫的儿童。随着年龄的推近,HBsAg阳性率逐渐降低,抗-HBs逐渐增高。结论农村地区HepB接种应着重提高新生儿HepB首针及时接种率和全程接种率,降低HBV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疫苗 接种率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 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 阳性率
原文传递
某校13107名学生HBsAg携带状况分析 被引量:8
9
作者 黄东红 黄君红 《现代预防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660-1662,共3页
目的:了解HBsAg在中学流行状况,流行特征,为制定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调查1996~2003年在校学生13107名,取其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结果:HBsAg阳性率8年平均为14.91%,各年... 目的:了解HBsAg在中学流行状况,流行特征,为制定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调查1996~2003年在校学生13107名,取其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结果:HBsAg阳性率8年平均为14.91%,各年度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男女学生HBsAg阳性率分别是17.15%和10.16%,城乡学生FIBsAg阳性率分别是13.15%和16.0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ALT检测:男女生检出率分别是0.37%和0.23%,城乡学生检出率分别是0.27%和0.36%,均无明显差异。HBV感染标志物4项检测,“大三阳”占35.43%,“小三阳”占52.69%,HBsAg和HbcAb均阳性者,占11.91%。结论:加强对新生的体检,进行相关知识的教育,提高学生的自我保健意识,降低HBV的校内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阳性率 中学生
下载PDF
兰州市全人群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标志现状调查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王智永 刘家基 蒋永萍 《甘肃医药》 2009年第6期405-408,共4页
目的:了解兰州市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标志的分布情况。方法:在兰州市8个县区开展了1~50岁人群HBV感染标志分布的横断面调查。结果:兰州市乙肝疫苗纳入儿童计划免疫后效果显著,有效降低了人群HBsAg携带率和HBV感染率,从高流行地区进... 目的:了解兰州市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标志的分布情况。方法:在兰州市8个县区开展了1~50岁人群HBV感染标志分布的横断面调查。结果:兰州市乙肝疫苗纳入儿童计划免疫后效果显著,有效降低了人群HBsAg携带率和HBV感染率,从高流行地区进入中流行地区。结论:此次调查为进一步探讨乙肝疫苗扩大免疫策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血清流行病学 hbsag阳性率 HBV感染率
下载PDF
800名新生HBsAg阳性率调查 被引量:6
11
作者 李生花 张发斌 《青海医学院学报》 CAS 2002年第3期18-19,共2页
目的 了解青海医学院新生入校时HBsAg的阳性率 ,为预防和控制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对青海医学院 80 0名新生采用ELISA法测定HBV血清标记物。 结果 受检学生HBsAg阳性率为 5 5 % ,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农村学生HBsAg阳性率明显高于城... 目的 了解青海医学院新生入校时HBsAg的阳性率 ,为预防和控制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对青海医学院 80 0名新生采用ELISA法测定HBV血清标记物。 结果 受检学生HBsAg阳性率为 5 5 % ,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农村学生HBsAg阳性率明显高于城镇学生 (P <0 0 1) ;汉族、藏族学生HBsAg阳性率与其他民族之间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结论 总HBsAg阳性率低于全国水平与近年普及乙肝疫苗注射有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bsag 阳性率 调查 流行病学
下载PDF
2006年东阿县部分食品及公共场所从业人员HBsAg调查 被引量:4
12
作者 郭廷敏 刘萍 禚金花 《预防医学论坛》 2007年第8期715-716,共2页
[目的]了解东阿县食品和公共场所从业人员HBsAg阳性分布情况,为乙型肝炎防治工作提出相关对策。[方法]2006年采用酶联免疫法对东阿县5858名从业人员进行HBsAg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被检测的5858名从业人员中,HBsAg阳性9... [目的]了解东阿县食品和公共场所从业人员HBsAg阳性分布情况,为乙型肝炎防治工作提出相关对策。[方法]2006年采用酶联免疫法对东阿县5858名从业人员进行HBsAg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被检测的5858名从业人员中,HBsAg阳性99人,阳性率1.69%。其中,男性阳性率1.55%,女性阳性率1.8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县城从业人员阳性率3.47%,农村从业人员阳性率0.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食品从业人员阳性率2.14%,公共场所从业人员阳性率1.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东阿县食品及公共场所从业人员中总体HBsAg阳性率较低。建议加强对低年龄组从业人员乙肝疫苗预防接种,提高对乙肝病毒的免疫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bsag 从业人员 阳性率 调查
下载PDF
新城区一般人群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阳性率及乙肝疫苗接种率调查 被引量:4
13
作者 唐爱平 熊建芳 +3 位作者 赵蕊 平洁 李妍 贾西凤 《实用预防医学》 CAS 2007年第1期90-91,共2页
目的 为了解新城区一般人群乙型肝炎(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携带情况及乙肝疫苗接种状况,促进乙肝防制工作。方法 采取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全区3583名1~50岁人群进行了调查。结果 HBsAg阳性者97人,阳性率为2.7%,HB... 目的 为了解新城区一般人群乙型肝炎(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携带情况及乙肝疫苗接种状况,促进乙肝防制工作。方法 采取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全区3583名1~50岁人群进行了调查。结果 HBsAg阳性者97人,阳性率为2.7%,HBsAg阳性率在15~年龄组最高为4.7%。已婚者HBsAg阳性率高于未婚者1.6个百分点。有接种史者HBsAg阳性率低于无接种史者2.5个百分点。乙肝疫苗接种者844人,接种率为23.696,随着年龄的增加,乙肝疫苗接种率下降,但〈15岁人群接种率在90%以上。成人随着受教育程度的增加,乙肝疫苗接种率增高。男性乙肝疫苗接种率及HBsAg阳性率均高于女性。结论 加强宣传教育,从控制人群乙肝发病的高度全面考虑乙肝疫苗接种工作,在做好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的前提下扩大免疫接种人群,对适宜接种人群进行预防接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阳性率 乙肝疫苗接种率 调查
下载PDF
传染病疫情管理模式在乙肝疫苗成人接种中的防控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谭琪 陈颖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8年第10期42-44,共3页
目的评价传染病疫情管理模式对于乙肝表面抗体(HBsAb)阴性成人在接种乙肝疫苗环节对乙肝防控的作用。方法选择2014年7月—2017年7月来我院就诊的HBsAb阴性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n=530)和对照组(n=548)。对照组告知患者HBsA... 目的评价传染病疫情管理模式对于乙肝表面抗体(HBsAb)阴性成人在接种乙肝疫苗环节对乙肝防控的作用。方法选择2014年7月—2017年7月来我院就诊的HBsAb阴性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n=530)和对照组(n=548)。对照组告知患者HBsAb阴性,并建议其接种乙肝疫苗,观察组在就诊或查体后给予传染病疫情管理模式,每位研究对象随访9个月,比较两组患者主动接受疫苗接种的比率及HBsAb阳转率。结果观察组共有504例患者主动接种乙肝疫苗,占该组患者的95.1%,而对照组有413例患者主动接种乙肝疫苗,占该组患者的75.4%,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82.548,P<0.001);观察组HBsAb阳转率为73.4%(389例),高于对照组的59.2%(324例),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4.509,P<0.001)。结论传染病疫情管理模式有助于HBsAb阴性人群主动接受乙肝疫苗接种,提高HBsAb阳转率,对慢性乙肝的防控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肝表面抗体 乙肝疫苗 乙肝 乙肝表面抗原 成人 阳转率
下载PDF
昭平县1~6岁儿童乙肝免疫效果调查 被引量:2
15
作者 陆春和 吴海源 叶锦英 《社区医学杂志》 2012年第24期20-21,共2页
目的了解昭平县1~6岁儿童乙肝疫苗免疫效果,为乙型肝炎的防控和乙肝疫苗接种提供科学理论依据。方法 2012年6月对昭平县150名儿童进行乙肝免疫效果调查,对所采集的血样采用美国雅培公司化学发光法定量检测HBsAg和HBsAb。结果共对150名... 目的了解昭平县1~6岁儿童乙肝疫苗免疫效果,为乙型肝炎的防控和乙肝疫苗接种提供科学理论依据。方法 2012年6月对昭平县150名儿童进行乙肝免疫效果调查,对所采集的血样采用美国雅培公司化学发光法定量检测HBsAg和HBsAb。结果共对150名儿童进行检测,HBsAg阳性率为0.67%(1/150),HBsAb阳性率为45.33%(68/150),性别之间HBsAb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年龄组之间HBsAb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昭平县1~6岁儿童HBsAg感染水平较低,HBsAb阳性率情况不容乐观,要加强乙肝防控知识的宣传,正确注射乙肝疫苗,加强抗体检测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肝 免疫 hbsag HBSAB 阳性率
原文传递
1992—2020年中国人群HBsAg阳性率变化的Meta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陈欣亦 杨光军 +1 位作者 惠宇 黄小玲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 2022年第4期522-525,536,共5页
目的通过分析1992—2020年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HBsAg)携带率变化趋势,评价我国乙型肝炎免疫规划策略的实施效果,为我国制定不同地区的乙型肝炎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 目的通过分析1992—2020年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HBsAg)携带率变化趋势,评价我国乙型肝炎免疫规划策略的实施效果,为我国制定不同地区的乙型肝炎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维普和Pubmed等数据库,收集1992—2020年有关HBsAg携带率的文献,采用STATA SE 12.0软件对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73篇文献、792411名研究对象。2005—2018年我国东中西部地区乙肝病毒携带率分别为0.073、0.060、0.064。2005—2018年我国南北方乙型肝炎病毒携带率分别为0.074、0.042。结论自1992年乙型肝炎疫苗普及以来,我国乙型肝炎病毒携带率总体呈逐年下降趋势,现属中度流行区。应继续贯彻落实乙型肝炎防疫政策。我国东部地区乙型肝炎病毒携带率高于中部和西部地区,南方乙型肝炎病毒携带率高于北方。因此,对不同的省份应实施有针对性的控制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TA分析 hbsag阳性率 乙型肝炎 中国
原文传递
肺结核住院患者186例HBsAg检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世立 唐柳生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13年第11期1094-1095,共2页
目的:了解该院2012年肺结核患者合并乙型肝炎病毒( HBV)的感染情况。方法对2012-01~2012-12在该院住院的186例肺结核患者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法)检测血清中的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HBsAg)。结果186例患者中,HBsAg阳性患... 目的:了解该院2012年肺结核患者合并乙型肝炎病毒( HBV)的感染情况。方法对2012-01~2012-12在该院住院的186例肺结核患者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法)检测血清中的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HBsAg)。结果186例患者中,HBsAg阳性患者38例,占19.89%。各年龄组、职业、民族及各型肺结核患者均有一定的阳性比例,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肺结核患者合并HBsAg感染占有一定比例,应加强肺结核患者HBsAg检测,制订合理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核 hbsag 阳性率
下载PDF
上海市奉贤区2009—2011年献血人群HBsAg阳性率调查 被引量:2
18
作者 阮玉琦 苏志华 刘宇宁 《上海预防医学》 CAS 2013年第5期232-233,共2页
[目的]了解上海市奉贤区献血人群的HBsAg感染情况及特点,为预防乙型肝炎病毒经输血传播提供依据。[方法]对"上海市采供血信息系统"中2009—2011年的团体预约献血人群HBsAg感染率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 019名团体预约... [目的]了解上海市奉贤区献血人群的HBsAg感染情况及特点,为预防乙型肝炎病毒经输血传播提供依据。[方法]对"上海市采供血信息系统"中2009—2011年的团体预约献血人群HBsAg感染率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 019名团体预约无偿献血者中,HBsAg检测呈阳性者437名,阳性率为2.18%,其中男性阳性率为2.79%,女性阳性率为1.32%,男性高于女性。HBsAg阳性率以18~20岁年龄段的人群最高(3.06%),51~60岁年龄段人群最低(0.71%),阳性率随年龄增长而呈下降趋势。[结论]男性献血者HBsAg阳性率高于女性,献血前的献血者挑选等干预措施能降低献血人群的HBsAg阳性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偿献血 hbsag 阳性率
原文传递
防城港市2007年中小学生HBsAg携带状况 被引量:2
19
作者 龙海艺 吴科明 陈德初 《职业与健康》 CAS 2009年第1期68-69,共2页
目的了解广西防城港市中小学生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感染状况,为乙型肝炎的预防控制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全市10162名中、小学生进行HBsAg检测,并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该市中、小学生HBsAg阳性率为6.9... 目的了解广西防城港市中小学生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感染状况,为乙型肝炎的预防控制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全市10162名中、小学生进行HBsAg检测,并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该市中、小学生HBsAg阳性率为6.98%;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阳性率分别为2.78%、8.17%、12.07%。小学与初中、小学与高中、初中与高中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06.60、252.58、23.83,P<0.01);男女生HBsAg阳性率分别为8.54%、5.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39,P<0.01);城区学生检出率为5.16%,农村学生检出率为9.92%,城乡学生HBsAg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3.67,P<0.01)。结论防城港市中小学生的乙型肝炎防治工作仍有待加强,要加大乙型肝炎防治知识的宣传,做好中小学生乙肝疫苗接种和加强免疫工作,提高学生免疫水平,降低乙型肝炎感染及发病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学生 hbsag 阳性率
下载PDF
乐都县高中学生HBsAg阳性检出率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桂梅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08年第11期2358-2358,2372,共2页
目的:了解我县高中学生HBsAg携带状况。方法:抽取4所中学6190名学生静脉血,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HBsAg。结果:HBsAg阳性率为2.49%。性别之间有显著性差异,男性高于女性(男占2.95%、女占1.97%);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有显著性差异,... 目的:了解我县高中学生HBsAg携带状况。方法:抽取4所中学6190名学生静脉血,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HBsAg。结果:HBsAg阳性率为2.49%。性别之间有显著性差异,男性高于女性(男占2.95%、女占1.97%);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有显著性差异,少数民族高于汉族(少数民族占3.42%、汉族占2.28%);藏族和其他少数民族之间亦有显著性差异,藏族高于其他少数民族(藏族占5.5%、其他少数民族占1.2%)。结论:在校园内加强对乙肝病毒预防知识的宣传,抗-HBs阴性者尽早接种乙肝疫苗,以防止新的HBV感染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中生 hbsag阳性检出率 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