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2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溃疡性结肠炎和肠易激综合征结肠黏膜HBD-2、NF-κB、IL-6和IL-23的表达 被引量:16
1
作者 唐巧珍 刘玉兰 《中国现代医生》 2013年第22期42-44,共3页
目的探讨溃疡性结肠炎和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结肠黏膜HBD-2、NF-κB、IL-6和IL-23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溃疡性结肠炎(UC组)和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腹泻型IBS组)各40例,另选择正常对照组20例,取结肠黏膜标本采用免疫组化SP法进行HBD-2... 目的探讨溃疡性结肠炎和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结肠黏膜HBD-2、NF-κB、IL-6和IL-23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溃疡性结肠炎(UC组)和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腹泻型IBS组)各40例,另选择正常对照组20例,取结肠黏膜标本采用免疫组化SP法进行HBD-2、NF-κB、IL-6和IL-23染色。结果 UC组HBD-2、NF-κB、IL-6和IL-23阳性率及表达均显著高于腹泻型IBS组和对照组(P<0.05),UC组不同病情程度之间HBD-2、NF-κB、IL-6和IL-23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D-2、NF-κB、IL-6和IL-23表达均与病情程度呈正相关(P<0.05),而腹泻型IBSIL-6和IL-23阳性率及表达与轻度U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UC患者黏膜HBD-2、NF-κB、IL-6和IL-23表达之间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 HBD-2、NF-κB、IL-6和IL-23在UC结肠黏膜中高表达,参与UC的发生发展过程,而IL-6和IL-23在IBS结肠黏膜中高表达,IBS黏膜炎症改变与轻度UC相似,IBS与UC之间存在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肠易激综合征 hbd-2 NF-ΚB 细胞因子
下载PDF
白介素-1与β2防御素对胎膜早破合并羊膜腔感染预测的意义 被引量:13
2
作者 杨丽娜 王凡 +2 位作者 于海燕 金海鸿 逯庆玲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5年第3期412-414,共3页
目的通过测定外周血白介素-1(IL-1)及β2防御素(HBD-2)水平,探讨他们在胎膜早破中的作用,分析其与羊膜腔感染的相关性,为临床的诊断与治疗提供新的思路。方法 42例胎膜早破患者分别测定外周血IL-1及HBD-2水平,与20例对照组进行比较,根... 目的通过测定外周血白介素-1(IL-1)及β2防御素(HBD-2)水平,探讨他们在胎膜早破中的作用,分析其与羊膜腔感染的相关性,为临床的诊断与治疗提供新的思路。方法 42例胎膜早破患者分别测定外周血IL-1及HBD-2水平,与20例对照组进行比较,根据胎膜病理诊断结果,实验组进一步分出组织学绒毛膜炎组(HCA)和非组织学绒毛膜炎组(非HCA组),比较两组间HBD-2及IL-1水平。结果 42名胎膜早破患者中,病理证实胎膜早破无感染者(非HCA)24例,感染者(HCA)18例。HCA组IL-1水平与非HCA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HCA组IL-1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非HCA组的IL-1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HCA组HBD水平与非HCA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HCA组HBD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非HCA组的HBD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从均数直观图观察到,随着胎膜早破的出现,感染的发生,IL-1、HBD水平均有升高的趋势。通过ROC曲线观察,当IL-1以80.22pg/ml为分界点时,诊断HCA的敏感性为0.78,特异性为0.75;当HBD以474.79ng/L为分界点时,诊断HCA的敏感性为0.67,特异性为0.79。结论胎膜早破患者外周血IL-1、HBD-2水平有预测和诊断HCA的可能,其升高在HCA患者中有统计学意义,为临床HCA的诊断提供新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2防御素 白介素-1 绒毛膜羊膜炎 胎膜早破
下载PDF
吸入激素治疗哮喘对患者咽部黏膜分泌sIgA和防御素-2,3及血T细胞亚群的影响 被引量:9
3
作者 张慧琪 朱振刚 +4 位作者 李翀 刘永华 陈化禹 谯凤英 丁彬彬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8期1470-1475,共6页
目的:探讨吸入激素治疗哮喘对患者咽部黏膜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和防御素(HBD)-2,3及血T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选择慢性持续期哮喘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非激素疗法,治疗组采用规范吸入激素疗法,... 目的:探讨吸入激素治疗哮喘对患者咽部黏膜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和防御素(HBD)-2,3及血T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选择慢性持续期哮喘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非激素疗法,治疗组采用规范吸入激素疗法,2组均可按需使用万托林气雾剂或根据病情增减非激素类药物,治疗3个月无论哮喘是否完全控制即中止观察。治疗前后分别采集2组患者咽部黏膜分泌物标本和静脉血标本,用相应的ELISA试剂盒检测其黏膜sIgA和HBD-2及HBD-3的含量,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血T细胞亚群。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sIgA、HBD-2、HBD-3的含量均较低(均P<0.05),而T细胞亚群CD3^+、CD4^+、CD4^+/CD8^+数值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吸入激素制剂治疗哮喘对患者局部黏膜免疫功可能有一定的不良影响,而对外周血T细胞亚群数值变化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 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 防御素-2 防御素-3 T细胞亚群
原文传递
阴道局部免疫状态与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发病的关系 被引量:9
4
作者 刘红芳 黄进梅 +3 位作者 薛汝增 谷梅 陈永锋 杨斌 《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 2011年第6期369-372,共4页
目的:检测人β防御素-2(HBD-2)、白细胞介素-4(IL-4)、干扰素-γ(IFN-γ)在健康女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VVC)及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RVVC)患者阴道灌洗液中的表达水平,探讨阴道局部免疫状态与RVVC发病的关系。方法:选取对照组20例,VV... 目的:检测人β防御素-2(HBD-2)、白细胞介素-4(IL-4)、干扰素-γ(IFN-γ)在健康女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VVC)及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RVVC)患者阴道灌洗液中的表达水平,探讨阴道局部免疫状态与RVVC发病的关系。方法:选取对照组20例,VVC组患者22例及RVVC组患者26例,分别测定三组人群阴道pH值,并用ELISA法测定阴道灌洗液中HBD-2、IL-4、IFN-γ的表达水平。结果:①VVC组及RVVC组阴道pH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间阴道pH值之间无统计学差异;②VVC组和RVVC组HBD-2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RVVC组较VVC组的HBD-2的表达水平升高(P<0.05);③VVC组和RVVC组IL-4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RVVC组较VVC组的IL-4表达水平升高(P<0.05);④IFN-γ表达水平在三组中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阴道局部免疫状态紊乱可能与念珠菌性阴道炎发病和复发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阴阴道念珠菌病 人Β防御素-2 白细胞介素-4 干扰素-Γ
下载PDF
LPS及IL-1β对组织工程化口腔黏膜中HBD-2和HBD-3表达的影响
5
作者 汪洋 宣静 +2 位作者 王海燕 黄艺 项美娟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6期536-540,共5页
目的:研究在大肠杆菌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和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interleukin-1,IL-1β)刺激下,组织工程化口腔黏膜替代品中的人β防御素2(Human-beta-defensin-2,HBD-2)和人β防御素3(Human-beta-defensin-3,HBD-3)的表达,评... 目的:研究在大肠杆菌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和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interleukin-1,IL-1β)刺激下,组织工程化口腔黏膜替代品中的人β防御素2(Human-beta-defensin-2,HBD-2)和人β防御素3(Human-beta-defensin-3,HBD-3)的表达,评估组织工程化口腔黏膜治疗感染性口腔疾病的可能性。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PCR(RT-qPCR)和免疫印迹试验(Western blot)评估在LPS和IL-1β刺激下,组织工程化口腔黏膜替代品中HBD-2和HBD-3基因及蛋白的表达情况。采用SPSS 26.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LPS和IL-1β均可刺激组织工程化口腔黏膜中HBD-2和HBD-3基因及蛋白的表达,培养24 h后呈现出剂量依赖性增加的趋势(P<0.05)。在100 ng/mL的LPS刺激下,HBD-2基因表达增加约2.7倍,而HBD-3基因表达增加约5倍;在20 ng/mL的IL-1β刺激下,HBD-2基因表达增加约1.6倍,而HBD-3基因表达增加约4.8倍。Western blot结果显示,LPS和IL-1β均可显著诱导HBD-2和HBD-3蛋白的分泌。结论:组织工程化口腔黏膜替代品在一定程度上具备抵御入侵微生物的防御功能,应用组织工程化口腔黏膜可为感染性口腔疾病提供新的治疗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工程化口腔黏膜 hbd-2 hbd-3 免疫防御
下载PDF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辅以外源性维生素D治疗的抗复发作用观察 被引量:6
6
作者 杨蓉 杨秀微 《结直肠肛门外科》 2017年第5期626-629,共4页
目的研究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患者辅以外源性维生素D治疗的抗复发作用。方法纳入80例U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维生素D。比较两组治疗效... 目的研究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患者辅以外源性维生素D治疗的抗复发作用。方法纳入80例U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维生素D。比较两组治疗效果,随访1年,记录两组复发情况,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炎症相关因子表达水平。结果两组治疗结束时总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完全缓解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随访1年,观察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复发中位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Log Rank值=7.140,P<0.05)。观察组治疗结束时和末次随访时白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和白介素-23(interleukin-23,IL-23)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防御素-2(human beta-defensin-2,HBD-2)阴性表达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外源性维生素D用于UC患者有助于降低复发率,这可能与维生素D抑制IL-17和IL-23水平,以及调控HBD-2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C 维生素D 复发 hbd-2
下载PDF
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皮损中HBD-2、IL-1β和NF-κBp65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孔一真 甄莉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1年第1期27-28,30,共3页
目的:探讨HBD-2、IL-1β和NF-κBp65在寻常型银屑病皮损中的表达及其在银屑病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SP免疫组化法检测45例银屑病患者皮损区、非皮损区及15例正常人皮肤中HBD-2、IL-1β和NF-κBp65的表达,对其在皮损中的表达进行相关... 目的:探讨HBD-2、IL-1β和NF-κBp65在寻常型银屑病皮损中的表达及其在银屑病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SP免疫组化法检测45例银屑病患者皮损区、非皮损区及15例正常人皮肤中HBD-2、IL-1β和NF-κBp65的表达,对其在皮损中的表达进行相关性分析,并将结果与PASI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银屑病患者皮损区HBD-2、IL-1β、NF-κBp65的表达比非皮损区、正常人皮肤明显上调,非皮损区HBD-2、IL-1β的表达也高于正常人皮肤,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银屑病患者皮损中HBD-2、IL-1β和NF-κBp65的表达水平与PASI评分之间均存在正相关(r=0.867、0.865、0.821,均P<0.05)。银屑病患者皮损中HBD-2与IL-1β、HBD-2与NF-κBp65、IL-1β与NF-κBp65表达水平之间均存在正相关(r=0.869、0.740、0.814,均P<0.05)。结论:HBD-2、IL-1β、NF-κBp65在寻常型银屑病皮损中的表达均升高,可能共同参与银屑病的发病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寻常型银屑病 hbd-2 IL-1Β NF-ΚBP65
下载PDF
人β防御素2腺病毒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在大鼠真皮多能干细胞中的表达 被引量:3
8
作者 李楠 肖桃元 +5 位作者 粟永萍 宗兆文 徐辉 王军平 冉新泽 刘志君 《创伤外科杂志》 2006年第1期69-72,共4页
目的构建和鉴定人β防御素2(HBD2)的重组腺病毒表达载体,并观察其转染大鼠真皮多能干细胞(dMSCs)后的表达。方法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扩增HBD2全长cDNA,亚克隆至穿梭质粒(pAdTrack-CMV)中,然后转化含骨架质粒(pAdEasy-1)的大肠杆... 目的构建和鉴定人β防御素2(HBD2)的重组腺病毒表达载体,并观察其转染大鼠真皮多能干细胞(dMSCs)后的表达。方法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扩增HBD2全长cDNA,亚克隆至穿梭质粒(pAdTrack-CMV)中,然后转化含骨架质粒(pAdEasy-1)的大肠杆菌B J5183,通过同源重组产生腺病毒载体质粒。PacⅠ酶切阳性的重组质粒后转染293细胞,包装出重组病毒载体。用所得重组腺病毒感染dMSCs细胞,并采用RT-PCR和荧光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其在dMSCs中的表达情况。结果经测序、酶切及聚合酶链反应(PCR)鉴定,表明已成功地扩增到HBD2全长cDNA,并将其顺序克隆到穿梭质粒和骨架质粒中,进而组装出腺病毒表达载体。经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证实构建的病毒载体可感染dMSCs,并有效表达HBD2。结论本实验成功地构建了含HBD2基因的腺病毒表达载体,并证实其可在dMSCs中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Β防御素2 腺病毒载体 真皮多能干细胞
下载PDF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结肠黏膜HBD-2和NF-κB及IL-8的表达 被引量:6
9
作者 李慕然 姜葵 张庆瑜 《国际消化病杂志》 CAS 2008年第4期340-343,共4页
目的研究β-防御素2(HBD-2)、核因子-κB(NF-κB)、白细胞介素-8(IL-8)在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结肠黏膜中的表达,探讨HBD-2、NF-κB和IL-8在UC发病中的作用和相互关系。方法收集30例UC患者和10例正常结肠黏膜组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H... 目的研究β-防御素2(HBD-2)、核因子-κB(NF-κB)、白细胞介素-8(IL-8)在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结肠黏膜中的表达,探讨HBD-2、NF-κB和IL-8在UC发病中的作用和相互关系。方法收集30例UC患者和10例正常结肠黏膜组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HBD-2、NF-κB和IL-8蛋白表达。结果免疫组织化学分析显示,UC组HBD-2、NF-κB和IL-8表达阳性率和表达强度明显高于正常结肠黏膜组(P<0.01);UC轻中重度三组结肠黏膜中HBD-2、NF-κB和IL-8表达阳性率和表达强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BD-2、NF-κB和IL-8水平在UC结肠黏膜组织中明显升高,但与UC病情轻重关系不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防御素 核因子-ΚB 白细胞介素-8 溃疡性结肠炎
下载PDF
阴道上皮细胞先天免疫对阴道假丝酵母菌病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黄学惠 刘朝晖 +1 位作者 廖翌 廖秦平 《昆明医学院学报》 2009年第3期116-119,共4页
目的通过用人阴道上皮细胞为模型,分析与阴道上皮细胞先天免疫有关的细胞因子在假丝酵母菌感染中的变化,探讨外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ulvovaginal candidiasis,VVC)的发病机制.方法用组织块法和含表皮生长因子的角化细胞无血清培养基体外... 目的通过用人阴道上皮细胞为模型,分析与阴道上皮细胞先天免疫有关的细胞因子在假丝酵母菌感染中的变化,探讨外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ulvovaginal candidiasis,VVC)的发病机制.方法用组织块法和含表皮生长因子的角化细胞无血清培养基体外培养人阴道上皮原代细胞,细胞传代后与白假丝酵母菌培养上清液共培养,设传代细胞加培养基培养为对照组,在0、3、6、12、24、48h收集各组的细胞上清液,用ELISA方法测定阴道上皮细胞分泌的人β防御素-1(human β defensin-1,HBD-1)、人β防御素-2(human β defensin-1,HBD-2)和白介素-10(IL-10)细胞因子的变化,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人阴道上皮细胞模型组中,上清液的HBD-1、HBD-2、IL-10与同一时间对照组相比较表达均增加,至48h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阴道上皮细胞有先天性抗白假丝酵母菌作用,在白假丝酵母菌感染人阴道上皮细胞时,上皮细胞能分泌HBD-1、HBD-2和IL-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 hbd-1 hbd-2 IL-10
下载PDF
HBD-1、HBD-2和NF-κBp65在红皮病银屑病皮损中的表达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淑艳 翟宁 +1 位作者 周鸿波 耿龙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2013年第4期208-210,共3页
目的研究HBD-1、HBD-2和NF-κBp65在银屑病红皮病皮损中的表达。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HBD-1、HBD-2和NF-κBp65在银屑病红皮病皮损中的表达,并与健康对照皮肤进行比较,分析HBD-1、HBD-2和NF-κBp65不同组间的表达差异,探讨HBD-2... 目的研究HBD-1、HBD-2和NF-κBp65在银屑病红皮病皮损中的表达。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HBD-1、HBD-2和NF-κBp65在银屑病红皮病皮损中的表达,并与健康对照皮肤进行比较,分析HBD-1、HBD-2和NF-κBp65不同组间的表达差异,探讨HBD-2和NF-κBp65共同表达在银屑病红皮病皮损形成中的意义。结果除HBD-1外,另两种因子在银屑病红皮病皮损中的表达均高于正常对照皮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HBD-1在正常皮肤组织和红皮病皮损组织中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证明其为固有表达,与疾病的发展程度无关。HBD-2,NF-κBp65与银屑病红皮病关系密切,高表达的HBD-2,NF-κBp65可能存在相互作用和影响,促进并共同参与银屑病红皮病的发病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 红皮病 hbd-1 hbd-2 NF-ΚBP65
下载PDF
尖锐湿疣皮损中人β防御素(HDB)-2,3及LL-37的表达 被引量:4
12
作者 王薇 肖敬川 王泉江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14年第5期286-288,共3页
目的:检测尖锐湿疣患者皮损中抗菌肽HBD-2、HBD-3及LL-37 mRNA的表达。方法:应用逆转录(RT-PCR)方法检测56例尖锐湿疣患者皮损和30名正常人皮肤组织中HBD-2、HBD-3及LL-37 mRNA的表达。结果:与正常人皮肤组织相比,尖锐湿疣患者皮损中HB... 目的:检测尖锐湿疣患者皮损中抗菌肽HBD-2、HBD-3及LL-37 mRNA的表达。方法:应用逆转录(RT-PCR)方法检测56例尖锐湿疣患者皮损和30名正常人皮肤组织中HBD-2、HBD-3及LL-37 mRNA的表达。结果:与正常人皮肤组织相比,尖锐湿疣患者皮损中HBD-2、HBD-3及LL-37 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结论:尖锐湿疣患者皮损中HBD-2、HBD-3及LL-37mRNA表达水平的上调可能与尖锐湿疣患者局部产生免疫防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锐湿疣 人乳头瘤病毒 hbd-2 hbd-3 LL-37
下载PDF
人β-防御素-2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4
13
作者 熊盛道 戴百章 +1 位作者 熊维宁 兰芬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10-112,共3页
目的探讨人β-防御素-2(hBD-2)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32例不同类型肺癌的标本,每份标本取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采用免疫组化及Western blot检测其hBD-2的表达,并作半定量分析。结果hBD-2在癌组织中的表达高于正常... 目的探讨人β-防御素-2(hBD-2)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32例不同类型肺癌的标本,每份标本取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采用免疫组化及Western blot检测其hBD-2的表达,并作半定量分析。结果hBD-2在癌组织中的表达高于正常组织,其表达在不同的临床分期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而在不同病理类型的癌症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同样,免疫组化显示hBD-2在肺癌组织表达较正常组织高。结论人β-防御素-2可能参与肺癌的发病机制,其表达水平可能与肺癌病情进展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防御素-2 肺癌 蛋白质印迹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口腔扁平苔藓患者黏膜脱落上皮中人β防御素-2和白色念珠菌的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赵雯雯 毕庆伟 +3 位作者 李岩 鲍莉 王君芳 崔丽华 《医学研究杂志》 2016年第7期92-95,共4页
目的研究口腔扁平苔藓(OLP)患者口腔黏膜脱落上皮中的人β防御素-2(HBD-2)及白色念珠菌的情况。方法运用RT-PCR和沙堡琼脂培养基细菌培养方法分析10例健康人、70例口腔扁平苔藓患者(35例充血糜烂型、35例斑纹型)口腔黏膜脱落上皮细胞中H... 目的研究口腔扁平苔藓(OLP)患者口腔黏膜脱落上皮中的人β防御素-2(HBD-2)及白色念珠菌的情况。方法运用RT-PCR和沙堡琼脂培养基细菌培养方法分析10例健康人、70例口腔扁平苔藓患者(35例充血糜烂型、35例斑纹型)口腔黏膜脱落上皮细胞中HBD-2、白色念珠菌的情况。结果 10例健康对照组中HBD-2和白色念珠菌的实验结果均为阴性;70例病例组患者中,HBD-2在充血糜烂型组阳性表达率为45.71%(16/35),在斑纹型组阳性表达率为22.86%(8/35),HBD-2在充血糜烂组与在斑纹组中的表达结果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HBD-2在病例组与在健康对照组的表达结果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白色念珠菌在充血糜烂型组阳性检测率为37.14%(13/35),在斑纹型组阳性检测率为14.29%(5/35),白色念珠菌在充血糜烂组与在斑纹组中的检测结果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白色念珠菌在病例组中阳性检测率为25.71%(18/70),与在正常组中的阳性检测结果(0/10)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中HBD-2与白色念珠菌的相关关系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腔扁平苔藓患者口腔黏膜脱落上皮中HBD-2的表达情况和白色念珠菌的检测情况与扁平苔藓的病变程度有密切的关系,并随病情的加重所得结果均有增高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扁平苔藓脱落上皮人β防御素-2 RT-PCR白色念珠菌
下载PDF
稽留流产患者绒毛组织中TLR4、NF-κB和HBD2的表达及其相关性 被引量:5
15
作者 赵先兰 李莎 《中华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864-866,共3页
稽留流产是常见的病理性妊娠之一,病因复杂,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生殖免疫学认为,稽留流产是母胎间免疫平衡失调,母体对胎儿产生免疫排斥的结果。Toll样受体4(Toll—likereceptor4,TLR4)是天然免疫系统中一类重要的模式识别受... 稽留流产是常见的病理性妊娠之一,病因复杂,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生殖免疫学认为,稽留流产是母胎间免疫平衡失调,母体对胎儿产生免疫排斥的结果。Toll样受体4(Toll—likereceptor4,TLR4)是天然免疫系统中一类重要的模式识别受体,研究发现,滋养细胞能够表达TLR4;TLR4通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LR4 稽留流产 NF-KB 绒毛组织 hbd2 相关性 Toll样受体 生殖免疫学
原文传递
NOD2在舌鳞癌中的表达特征及功能变化 被引量:3
16
作者 庄园 杨宏宇 +3 位作者 余术宜 沈时岳 王锋 杨辉俊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13年第3期215-220,共6页
目的:检测NOD2在舌鳞癌中的表达特征及功能变化。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RT-qPCR检测人舌鳞癌和正常舌黏膜组织中NOD2的表达;采用免疫荧光、RT-qPCR检测NOD2活化对人舌鳞癌细胞株Tca8113、正常舌黏膜上皮细胞分泌hBD-2的影响。应用SPSS... 目的:检测NOD2在舌鳞癌中的表达特征及功能变化。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RT-qPCR检测人舌鳞癌和正常舌黏膜组织中NOD2的表达;采用免疫荧光、RT-qPCR检测NOD2活化对人舌鳞癌细胞株Tca8113、正常舌黏膜上皮细胞分泌hBD-2的影响。应用SPSS 13.0软件包对各组mRNA的表达进行t检验及多个样本均数的方差分析。结果:①NOD2蛋白表达于细胞质,舌鳞癌组织中NOD2的蛋白表达率为64.0%(16/25),显著低于正常舌黏膜组织的表达率84.0%(21/25,P<0.05)。舌鳞癌组织NOD2 mRNA表达量为正常舌黏膜组织的(0.521±0.080)倍(P<0.05)。②hBD-2表达于细胞质,Tca8113细胞中hBD-2为低表达和阴性表达,MDP处理6 h、12 h后,Tca8113细胞中hBD-2mRNA的表达量较处理前显著上调(1.770±1.202)、(68.277±48.946)倍(P<0.05)。结论:舌鳞癌组织中NOD2 mRNA和蛋白表达显著低于正常舌黏膜组织,NOD2激动剂MDP能上调Tca8113细胞中hBD-2 mRNA和蛋白的表达。推测在舌黏膜中NOD2能调节hBD-2表达,可能影响舌鳞癌的免疫功能,与舌鳞癌进展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D2 舌鳞癌 原代培养 hbd-2
下载PDF
细菌性阴道病hBD-2 mRNA表达的变化及微生态制剂、中药对其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刘佳明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2期135-136,共2页
目的研究细菌性阴道病(BV)患者hBD-2 mRNA表达量的变化和微生态制剂、中药提取物对其的影响。方法将BV患者随机分为4组,即健康对照组(n=10)、BV组(n=10)、微生态制剂治疗组(n=8)和中药治疗组(n=7)。采用RT-PCR半定量法,检测阴道组织hBD-... 目的研究细菌性阴道病(BV)患者hBD-2 mRNA表达量的变化和微生态制剂、中药提取物对其的影响。方法将BV患者随机分为4组,即健康对照组(n=10)、BV组(n=10)、微生态制剂治疗组(n=8)和中药治疗组(n=7)。采用RT-PCR半定量法,检测阴道组织hBD-2 mRNA的水平。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BV组、微生态制剂治疗组和中药提取物治疗组hBD-2 mRNA的水平明显升高(P<0.05);微生态制剂治疗组和中药治疗组hBD-2 mRNA的水平平均分别较BV组增高(P<0.05)。结论微生态制剂和中药对BV患者治疗可以使hBD-2 mRNA表达水平上调,提示其在维系正常妇女生殖道内环境稳定、宿主天然抗感染机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道组织 hbd-2 益生菌 中药
下载PDF
人源肽抗生素hBD-2表达质粒的构建及其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被引量:3
18
作者 饶贤才 胡晓梅 +5 位作者 张克斌 金晓琳 朱军民 刘启富 张光明 胡福泉 《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 2001年第3期1-5,共5页
为了构建人源肽抗生素hBD 2的表达质粒并在大肠杆菌中表达 ,将化学合成的hBD 2全基因插入原核融合蛋白表达质粒 pinpointXa 3的多克隆位点构建成表达质粒 ,按常规方法转化大肠杆菌JM10 9,筛选阳性重组子并诱导融合蛋白的表达。结果经酶... 为了构建人源肽抗生素hBD 2的表达质粒并在大肠杆菌中表达 ,将化学合成的hBD 2全基因插入原核融合蛋白表达质粒 pinpointXa 3的多克隆位点构建成表达质粒 ,按常规方法转化大肠杆菌JM10 9,筛选阳性重组子并诱导融合蛋白的表达。结果经酶切鉴定获得 7个阳性克隆 ,序列分析表明其中 4个克隆的插入序列与hBD 2基因完全一致 ,另 3个克隆插入序列的 39位由C突变为T ,89位多了一个G。正确的阳性克隆子在大肠杆菌中产生了约 18kD的特异性诱导蛋白。hBD 2的成功表达为进一步研究hBD 2的抗菌活性、抗菌机理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肽抗生素 hbd-2 原核表达 质粒
下载PDF
人抗菌肽HBD-2的原核表达及其多克隆抗体的制备与鉴定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国兴 冯云 +4 位作者 吴琦 阎蓉华 李洵 王伯瑶 黄宁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575-579,共5页
制备人β-防御素2(HBD-2)多克隆抗体,以用于HBD-2蛋白水平表达的检测。提取人肠腺上皮细胞株Caco-2总RNA,设计引物,应用RT-PCR从其总RNA中扩增HBD-2成熟肽cDNA片段,以pGEX-1λT为载体,构建原核表达质粒pGEX-1λT-HBD-2。大肠杆菌裂解物... 制备人β-防御素2(HBD-2)多克隆抗体,以用于HBD-2蛋白水平表达的检测。提取人肠腺上皮细胞株Caco-2总RNA,设计引物,应用RT-PCR从其总RNA中扩增HBD-2成熟肽cDNA片段,以pGEX-1λT为载体,构建原核表达质粒pGEX-1λT-HBD-2。大肠杆菌裂解物经亲合层析纯化后获得分子量约30kDa的融合蛋白,将此融合蛋白免疫新西兰兔,并用正辛酸-硫酸铵分步沉淀法初步纯化抗血清,ELISA法显示抗血清对HBD-2的效价为1∶12800,Western印迹显示抗血清可识别HBD-2。本实验结果证明应用重组融合小肽代替白蛋白或甲状腺-肽偶联免疫可获得其高效价的识别HBD-2的多克隆抗体,为今后从蛋白质水平研究HBD-2基因的诱导表达,包括组织分布和基因表达调控等研究打下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抗菌肽 hbd-2 原核表达 多克隆抗体 制备工艺 Β-防御素2 天然免疫
下载PDF
TLR4、SIRT6、HBD2在胎膜早破患者胎膜组织中的表达变化及其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李凯霞 薛秀平 周晓燕 《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89-90,共2页
目的探讨胎膜早破患者胎膜组织中TLR4、SIRT6、HBD2的表达特点,分析TLR4、SIRT6、HBD2的相关性。方法以2015年2月至2017年10月江苏省淮安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38例胎膜早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胎膜早破时间及是否发生组织学绒毛膜羊膜... 目的探讨胎膜早破患者胎膜组织中TLR4、SIRT6、HBD2的表达特点,分析TLR4、SIRT6、HBD2的相关性。方法以2015年2月至2017年10月江苏省淮安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38例胎膜早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胎膜早破时间及是否发生组织学绒毛膜羊膜炎(HCA)分组,并以同期50例正常足月妊娠孕妇为对照组,免疫组化法检测研究对象胎膜组织中TLR4、SIRT6、HBD2表达及其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胎膜早破组TLR4、HBD2表达增高SIRT6表达水平下降(P<0.05)。与非HCA组相比,HCA组TLR4、HBD2表达增高、SIRT6表达下降(P<0.05)。TLR4、HBD2与SIRT6呈负相关(r=-0.301、-0.296,P<0.05),TLR4与HBD2呈正相关(r=0.435,P<0.05)。结论胎膜早破患者胎膜组织TLR4、HBD2表达上调,SIRT6表达下调,TLR4、SIRT6、HBD2与胎膜早破的发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LR4 SIRT6 hbd2 胎膜早破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