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医正骨手法联合骨伤膏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观察 被引量:10
1
作者 唐绍基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4期177-179,共3页
目的:观察中医正骨手法联合骨伤膏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2月在暨南大学附属黄埔中医院骨科门诊诊治的神经根型颈椎病100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50例,治疗组采用中医正骨手法联合院内制剂骨伤膏治疗... 目的:观察中医正骨手法联合骨伤膏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2月在暨南大学附属黄埔中医院骨科门诊诊治的神经根型颈椎病100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50例,治疗组采用中医正骨手法联合院内制剂骨伤膏治疗,对照组采用塞来昔布胶囊(西乐葆)口服治疗,连续治疗2个疗程,观察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痊愈32例、显效10例、好转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痊愈13例、显效8例、好转15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为72%,两组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两组治疗后MPQ疼痛评分及症状体征量化评分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中医正骨手法配合骨伤膏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显著,能有效地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根型颈椎病 中医正骨手法 骨伤膏
下载PDF
定向透药离子导入联合骨伤膏对骨折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冉仁国 罗政 +2 位作者 张岱阳 刘俊 黄谨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5年第11期1512-1515,1538,共5页
目的探讨定向透药离子导入联合骨伤膏对骨折愈合的影响,明确该项联用技术是否有加强骨折愈合的作用及可能的机制。方法将雄性健康新西兰兔80只随机等分为定向透药离子导入联合骨伤膏给药组(给药组)和仅给予骨伤膏治疗的骨伤膏对照组(对... 目的探讨定向透药离子导入联合骨伤膏对骨折愈合的影响,明确该项联用技术是否有加强骨折愈合的作用及可能的机制。方法将雄性健康新西兰兔80只随机等分为定向透药离子导入联合骨伤膏给药组(给药组)和仅给予骨伤膏治疗的骨伤膏对照组(对照组),每组40只,均建立右侧桡骨骨折模型,以第2、4、6、8周4个时间点将每组动物随机等分成4组,每组10只。给药组所有动物右侧骨折部位给予定向透药离子导入联合骨伤膏治疗,对照组右侧骨折部位单纯给予骨伤膏治疗。术后两大组动物在治疗后的第2、4、6、8周4个时间点进行血清碱性磷酸酶(AKP)活性及骨钙素(BGP)含量测定,骨密度和骨矿物质含量,X线影像学检查,组织切片和形态学检测。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给药组治疗的第2周,血清AKP活性水平及BGP含量较对照组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时间的推移,第4、6、8周,与对照组比较,给药组变化愈加明显,其中第6、8周尤为突出(P<0.01)。另外,与对照组比较,骨密度、骨矿物质含量、X线影像学半定量,组织切片和形态学检测亦显示给药组骨折愈合明显提前,各时间点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定向透药离子导入联合骨伤膏通过对骨折愈合的整个过程施加影响从而加速了骨折的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伤膏 定向透药离子导入 骨折愈合
下载PDF
超声电导仪联合骨伤膏治疗对骨折愈合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冉仁国 罗政 +1 位作者 张岱阳 刘俊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779-1781,I0002,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电导仪联合骨伤膏对骨折愈合的影响,明确该项联用技术是否有加强骨折愈合的作用及可能的机制。方法:将雄性健康新西兰兔80只随机等分为超声电导仪联合骨伤膏给药组(简称给药组)和骨伤膏对照组(仅给予骨伤膏)(简称对照组)两... 目的:探讨超声电导仪联合骨伤膏对骨折愈合的影响,明确该项联用技术是否有加强骨折愈合的作用及可能的机制。方法:将雄性健康新西兰兔80只随机等分为超声电导仪联合骨伤膏给药组(简称给药组)和骨伤膏对照组(仅给予骨伤膏)(简称对照组)两组,每组40只,均建立右侧桡骨骨折模型,以第2、4、6、8周4个时间点将每组动物随机等分成4小组,10只/每组,给药组所有动物右侧骨折部位给予超声电导仪联合骨伤膏治疗,对照组右侧骨折部位单纯给予骨伤膏治疗。术后两大组动物在治疗后的第2、4、6、8周4个时间组(每组10只)进行血清碱性磷酸酶(AKP)活性及钙、磷水平测定,X线影像学检查,组织切片和形态学检测。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给药组治疗的第2周,血清AKP活性水平及血钙和血磷含量较对照组显著升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随着时间的推移,第4、6、8周,与对照组比较,给药组上述指标水平变化愈加明显,其中,第6和第8周,两组间上述指标间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另外,与对照组比较,X线影像学半定量,组织切片和形态学检测亦显示使用该项联用技术的给药组骨折愈合明显提前,各时间点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超声电导仪联合骨伤膏通过对骨折愈合的整个过程施加影响从而加速了骨折的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伤膏 超声电导仪 骨折愈合 血清碱性磷酸酶 骨组织形态计量学
下载PDF
骨伤膏离子导入治疗下肢骨折临床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吴玲秀 吴建平 《新中医》 CAS 2020年第6期82-84,共3页
目的:观察骨伤膏离子导入治疗下肢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下肢胫腓骨骨折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5例。所有患者均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骨伤膏外敷治疗,治疗组应用骨伤膏离子导入治疗;12天为1... 目的:观察骨伤膏离子导入治疗下肢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下肢胫腓骨骨折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5例。所有患者均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骨伤膏外敷治疗,治疗组应用骨伤膏离子导入治疗;12天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并随访至术后3个月;观察比较2组患者X线检查评分和双侧跟骨骨密度[以骨质量指数(BQI)进行评价],并统计2组临床疗效。结果:愈合率治疗组为91.11%;对照组为73.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1、2、3个月,治疗组患者X线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所有患者双侧BQI值均有所下降;治疗后第1、2、3个月,治疗组患肢BQI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伤膏离子导入可促进下肢骨折愈合,改善患肢骨质疏松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骨折 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骨伤膏 中药离子导入 影像学
原文传递
自制骨伤一号膏联合小夹板外固定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观察
5
作者 周龙清 招仕富 朱一文 《中华养生保健》 2022年第17期11-14,共4页
目的评估并系统分析在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治疗中联合应用自制骨伤一号膏与小夹板外固定的实际效果,以指导临床实践。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湛江市第二中医院收治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84例,采用随机奇数偶数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 目的评估并系统分析在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治疗中联合应用自制骨伤一号膏与小夹板外固定的实际效果,以指导临床实践。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湛江市第二中医院收治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84例,采用随机奇数偶数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对照组患者治疗模式为常规正骨复位,观察组另外采用外敷自制骨伤一号膏与小夹板外固定相结合的治疗方法。对比两组治疗疗效、并发症、骨折复位情况等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观察组尺桡骨高度差、桡骨尺偏角高于对照组,桡骨掌倾角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较对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观察组血小板计数、凝血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桡骨骨密度、骨源性碱性磷酸酶、Ⅰ型前胶原羟基端前胎、骨钙素指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老年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自制骨伤一号膏联合小夹板外固定可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改善尺桡骨高度差、桡骨尺偏角、桡骨掌倾角及血小板计数、凝血酶时间等相关治疗指标,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远端骨折 自制骨伤一号膏 小夹板外固定 临床效果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