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9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短命植物分布及其沙面稳定意义 被引量:133
1
作者 王雪芹 蒋进 +2 位作者 雷加强 张伟民 钱亦兵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598-605,共8页
从植被稳定沙面的角度出发,通过2002年对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部沙垄表面植物种类、高度和盖度等的系统监测,阐明短命植物在单个沙丘上的时空分布规律。并对气象资料和人类活动扰动沙面后短命植物的自然侵入等进行综合分析,探讨沙面稳定... 从植被稳定沙面的角度出发,通过2002年对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部沙垄表面植物种类、高度和盖度等的系统监测,阐明短命植物在单个沙丘上的时空分布规律。并对气象资料和人类活动扰动沙面后短命植物的自然侵入等进行综合分析,探讨沙面稳定中短命植物的重要作用。研究区总计有45种植物,其中短命植物29种。4月初短命植物萌动出土,在两个月左右的时间完成整个生长发育过程。4、5、6三个月正是北疆沙漠风沙活动强盛期,大部分沙垄表面乔灌木和长营养期草本植物盖度不足10%,而短命植物盖度则分别达到13.9%、40.2% 和14.1%,是古尔班通古特沙漠植被稳定沙面的主要贡献者。对工程行为扰动沙面后的植物恢复调查显示,短命植物是首先入侵的先锋植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命植物 时窄分布 沙面稳定意义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 系统监测
下载PDF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生物结皮的分布特征 被引量:92
2
作者 张元明 陈晋 +3 位作者 王雪芹 潘惠霞 辜智慧 潘伯荣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53-60,共8页
新疆古尔班通古特沙漠是我国最大的固定和半固定沙漠,其间广泛发育着以地衣植物为主的生物结皮,是除种子植物以外的固定沙面的重要生物因子。研究表明,选择适当的时段,应用遥感技术并结合地面调查来研究沙漠生物结皮的空间分布格局是可... 新疆古尔班通古特沙漠是我国最大的固定和半固定沙漠,其间广泛发育着以地衣植物为主的生物结皮,是除种子植物以外的固定沙面的重要生物因子。研究表明,选择适当的时段,应用遥感技术并结合地面调查来研究沙漠生物结皮的空间分布格局是可行的,遥感制图与地面调查的结果基本一致。该沙漠南部是生物结皮最为丰富的区域,各种类型的生物结皮均有充分发育,呈连续分布,但其分布模式向北、向西和向东变得破碎。通过统计生物结皮像元的面积,得到生物结皮覆盖率超过33%的像元面积占研究区总面积的28.7%。生物结皮的分布对地貌部位有较强的选择性,生物结皮的不同发育阶段种类组成亦有较大的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 生物结皮 分布特征 地貌部位 空间分布格局 遥感技术
下载PDF
生物结皮影响下的土壤有机质分异特征 被引量:85
3
作者 张元明 杨维康 +1 位作者 王雪芹 张道远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3420-3425,共6页
对新疆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生物结皮影响下的土壤有机质分异特征进行了定量研究.结果表明,该沙漠典型沙垄不同部位具有不同的土壤有机质特征,且土壤有机质含量具有明显的分层特征.无论是结皮覆盖区还是非覆盖区,土壤有机质的积累均以表层0... 对新疆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生物结皮影响下的土壤有机质分异特征进行了定量研究.结果表明,该沙漠典型沙垄不同部位具有不同的土壤有机质特征,且土壤有机质含量具有明显的分层特征.无论是结皮覆盖区还是非覆盖区,土壤有机质的积累均以表层0~5cm土层为主,由表及里呈递减趋势.这种地表有机质分布的规律在该沙漠地表普遍存在.虽然如此,生物结皮却强烈影响着地表0~5cm土层有机质的含量的积累,它的存在使得该层有机质含量极显著地高于无结皮覆盖区0~5cm土层的有机质含量(t检验,p<0.01),表明生物结皮能显著增加地表0~5cm土层的有机质含量;而无论结皮覆盖区还是非结皮覆盖区,两者5~10cm土层之间和10~30cm土层之间的有机质含量无显著差异(t检验,p>0.05),说明生物结皮对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影响范围仅限于表层0~5cm,对更深层次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则无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结皮 土壤有机质 积累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
下载PDF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不同地貌部位生物结皮的选择性分布 被引量:72
4
作者 张元明 潘惠霞 潘伯荣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61-64,共4页
新疆古尔班通古特沙漠是我国最大的固定和半固定沙漠,其间广泛发育着以地衣植物为主的生物结皮,是除种子植物以外的固定沙面的重要生物因子。研究表明,生物结皮的分布对地貌部位有较强的选择性,生物结皮的不同发育阶段种类组成亦有较大... 新疆古尔班通古特沙漠是我国最大的固定和半固定沙漠,其间广泛发育着以地衣植物为主的生物结皮,是除种子植物以外的固定沙面的重要生物因子。研究表明,生物结皮的分布对地貌部位有较强的选择性,生物结皮的不同发育阶段种类组成亦有较大的差别。沙垄顶部为流动或半流动沙丘,主要以微生物种类分布为主。沿沙垄顶部向两侧坡间延伸,开始出现发育较弱的藻结皮,脆而极易破损。从坡上部至坡中部出现发育充分的藻结皮,具有一定的抗机械能力,并在局部微地形凸起部位有地衣植物出现。沿坡中部至坡下缘部,逐渐开始发育有良好的地衣结皮。同时,在蛇麻黄等低矮灌木群落下已经发育有苔藓结皮。丘间低地是生物结皮最为丰富的部位,苔藓植物除分布于低矮灌丛下外,还在灌丛间形成面积不等的纯群,与发育良好的地衣结皮镶嵌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 地貌部位 生物结皮 选择性分布
下载PDF
新疆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土壤结皮中苔藓植物的研究 被引量:59
5
作者 张元明 曹同 潘伯荣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1期18-23,共6页
对新疆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土壤结皮中苔藓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该地区参与土壤结皮的有 4种苔藓植物 ,即真藓 (Bryum argenteum)、细叶真藓 (Bryum capillare)、无齿紫萼藓 (Grimmia anodon)和垫状紫萼藓 (Grimmia pulvinata) ,并... 对新疆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土壤结皮中苔藓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该地区参与土壤结皮的有 4种苔藓植物 ,即真藓 (Bryum argenteum)、细叶真藓 (Bryum capillare)、无齿紫萼藓 (Grimmia anodon)和垫状紫萼藓 (Grimmia pulvinata) ,并分析了其耐旱特性和分布特征 ;研究发现该地区苔藓结皮呈层片分布规律 ,由表及里依次为苔藓植物层、无机沙砾层 、藻结皮层、无机沙砾层 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 苔藓植物 土壤结皮
下载PDF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4种荒漠草本植物不同生长期的生物量分配与叶片化学计量特征 被引量:61
6
作者 肖遥 陶冶 张元明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929-940,共12页
荒漠草本植物是荒漠生态系统物种多样性的主体,对其生物量分配及叶片化学计量特征随植物生长的变化规律的研究有助于深入了解荒漠草本植物生存策略和功能特征。该文选择古尔班通古特沙漠4种优势草本(2种短命植物,2种一年生长营养期植物... 荒漠草本植物是荒漠生态系统物种多样性的主体,对其生物量分配及叶片化学计量特征随植物生长的变化规律的研究有助于深入了解荒漠草本植物生存策略和功能特征。该文选择古尔班通古特沙漠4种优势草本(2种短命植物,2种一年生长营养期植物)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原位多时段取样,对比研究了四者生物量分配、叶片N-P化学计量学随植物生长的变化特征,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生物量累积过程中,4种植物根冠比逐渐减小,地上与地下生物量间的相关生长关系也发生变化,其中琉苞菊(Hyalea pulchella)和角果藜(Ceratocarpus arenarius)的相关生长指数先增加后减小,并趋于稳定,而尖喙牻牛儿苗(Erodium oxyrrhynchum)和沙蓬(Agriophyllum squarrosum)的相关生长指数由小到大并趋于等速生长。琉苞菊叶片N、P含量呈逐渐增长趋势,而另外3种植物呈下降趋势,表明所研究的荒漠植物在生长过程中,叶片N-P化学计量发生改变,叶片化学计量特征与生物量指标的相关性较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关生长关系 一年生植物 生物量分配 生态化学计量学 短命植物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
原文传递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固定与半固定沙丘成因初探 被引量:50
7
作者 季方 叶玮 魏文寿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32-36,共5页
处于干旱荒漠区的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因降水、冬季的积雪、悬湿砂层、丘间地和背风坡的植被、沙丘表层微弱的分化、砂物质粒度等因素的综合影响 ,以固定和半固定沙丘为主。由于沙丘的稳定性差 ,人类活动过程中应加强对它的保护。
关键词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 沙丘 成因
下载PDF
全新世古尔班通古特沙漠演化和气候变化 被引量:46
8
作者 陈惠中 金炯 董光荣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33-339,共7页
通过位于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西南隅的莫索湾全新世地层剖面年代学、气候代用指标以及地层沉积相分析 ,认为全新世以来该沙区气候历经多次温湿 (凉湿 )和冷干变化 ,沙漠也相应地历经多次固定、缩小的逆过程和活化、扩大的正过程。与全球及... 通过位于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西南隅的莫索湾全新世地层剖面年代学、气候代用指标以及地层沉积相分析 ,认为全新世以来该沙区气候历经多次温湿 (凉湿 )和冷干变化 ,沙漠也相应地历经多次固定、缩小的逆过程和活化、扩大的正过程。与全球及区域对比结果表明 ,本区气候的温湿 (凉湿 )、冷干波动和沙漠的正、逆过程变化 ,与全球及我国东部季风区具有良好的一致性 ,但由于纬度较高、距海遥远以及深受西风环流影响 ,温度总的较低 ,降水总的较少 ,沙漠总的以半固定、固定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新世 沙漠演化 气候变化 莫索湾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 地层沉积相
下载PDF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植被与环境的关系 被引量:37
9
作者 钱亦兵 吴兆宁 +3 位作者 张立运 赵锐锋 王小燕 李有民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2802-2811,共10页
对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进行了纵向及横向的路线调查,植被测度和土壤理化性质分析。对比发现该沙漠地貌形态纵、横向上的显著差异,使沙漠植被分布格局存在着异质性,即植物群落的物种多样性、优势度及盖度在纵、横向上明显不同。CCA排序结果... 对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进行了纵向及横向的路线调查,植被测度和土壤理化性质分析。对比发现该沙漠地貌形态纵、横向上的显著差异,使沙漠植被分布格局存在着异质性,即植物群落的物种多样性、优势度及盖度在纵、横向上明显不同。CCA排序结果显示,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全盐含量、分选系数、含水量和pH值等微生境使植被沿其变化梯度以不甚耐盐碱的短命、类短命草本和小半灌木、半灌木为主的群落逐渐向耐盐碱的灌木、小乔木类群落转变。地形和土壤质地可使横向上相当数量的植物种产生空间分化,而这种分化在纵向上不明显。沙漠植被物种在各生境梯度作用下形成3类组合,其在横向上对应3个地段,但在纵向上没有清晰的对应空间(除南北边缘区外),原因是多数植物的生境处于沙漠纵向微生境梯度的中间序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格局 环境因子 关系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
下载PDF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的积雪及雪融水储存特征 被引量:44
10
作者 周宏飞 李彦 +2 位作者 汤英 周宝佳 徐宏伟 《干旱区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12-317,共6页
通过在中国科学院阜康荒漠生态站北沙窝试验区布置野外定位试验,对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地区积雪物理特征变化、沙垄坡地以及稀疏梭梭林地的积雪分布、融雪水分在土壤中的转化储存效率及其成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地区的... 通过在中国科学院阜康荒漠生态站北沙窝试验区布置野外定位试验,对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地区积雪物理特征变化、沙垄坡地以及稀疏梭梭林地的积雪分布、融雪水分在土壤中的转化储存效率及其成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地区的积雪属低密度的"干寒型"雪,平均雪密度在0.14-0.27 g/cm^3之间,积雪分布存在较大的空间分异特性;融雪水文过程以垂直入渗储存为主,没有明显的洼地积水和地表汇流过程;雪融水转化为土壤水分的比例高达78.8%-92%,为春季荒漠植被的生长提供了很好的水分条件。除了起伏的沙垄地形、冬季的低气温、多雾天气外,有限的积雪量、积雪融化前极低的土壤含水量以及高渗透率的沙地是古尔班通古特沙漠雪融水以垂直入渗为主并具有高的转化储存效率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 积雪分布 融雪水 水分储存效率
原文传递
干旱荒漠区生态环境质量遥感动态监测——以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为例 被引量:44
11
作者 蒋超亮 吴玲 +1 位作者 刘丹 王绍明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877-883,共7页
利用遥感生态指数(RSEI)对区域生态变化进行评价,可以快速、高效、客观地获取研究区生态环境变化状况.本研究以两期Landsat数据为数据源,计算研究区绿度、湿度、热度、干度4个生态因子的遥感生态指数,并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确定其权重,对... 利用遥感生态指数(RSEI)对区域生态变化进行评价,可以快速、高效、客观地获取研究区生态环境变化状况.本研究以两期Landsat数据为数据源,计算研究区绿度、湿度、热度、干度4个生态因子的遥感生态指数,并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确定其权重,对古尔班通古特沙漠2006—2017年间的生态环境时空格局进行定性和定量评价.结果表明:湿度和绿度对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生态环境质量起正面作用,而热度和干度对生态环境质量起负面作用,其中代表绿度指标的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的贡献最大.2006—2017年间,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的RSEI有所下降,其均值从0.294下降至0.243,降幅达20.1%,研究区的生态环境状况呈现整体变差的趋势.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中部生态环境较为稳定,东北部植被覆盖密集区及南缘灌溉区生态环境质量变好,沙漠南部及西北部区域生态环境质量变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 遥感生态指数 主成分分析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
原文传递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典型灌木群落土壤化学计量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40
12
作者 陶冶 吴甘霖 +1 位作者 刘耀斌 张元明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05-314,共10页
对古尔班通古特沙漠3种典型灌木群落77个样地的0~10cm层土壤及环境因子进行调查取样,分析了土壤有机碳(C)、全氮(N)、全磷(P)及全钾(K)的化学计量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土壤C、N、P、K含量均值分别为1.057、0.133、0.319、14.11g&... 对古尔班通古特沙漠3种典型灌木群落77个样地的0~10cm层土壤及环境因子进行调查取样,分析了土壤有机碳(C)、全氮(N)、全磷(P)及全钾(K)的化学计量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土壤C、N、P、K含量均值分别为1.057、0.133、0.319、14.11g·kg^(-1),C∶N、C∶P、C∶K、N∶P、N∶K、P∶K值分别为8.124、3.486、0.099、0.434、0.013、0.034。本研究土壤C、N、P养分元素含量及其化学计量比均远低于全球及全国平均水平。C∶N和P含量具有较高的稳定性(CV=19.26%和22.46%),而K、C∶K、N∶K和P∶K变异性较强(CV=52.17%~80.30%)。土壤化学计量特征在不同群落类型间、不同结皮类型间均有一定差异。C-N、C-K、P-K之间以及土壤养分与其化学计量比之间具有显著的非线性耦合关系,可用二次函数、幂函数或指数函数等非线性函数表征。相关性分析和CCA排序分析表明,除C∶N不受所调查环境因子影响外,土壤化学计量特征主要受经度、纬度、年降水量、生物结皮发育等级、电导率及海拔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计量学 土壤养分 环境因子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 生物结皮
原文传递
工程行为对古尔班通古特沙漠植被的破损及恢复 被引量:35
13
作者 钱亦兵 张立运 吴兆宁 《干旱区研究》 CSCD 2001年第4期47-51,共5页
随着准噶尔盆地石油开发力度不断加大和工程建设相继上马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环境脆弱的生态平衡受人为活动影响日益严重。突出表现在工程行为造成沙漠植被的破损 ,如碾压、铲除、压埋、油污 ,以及对植物生长环境地表的扰动等。通过观察... 随着准噶尔盆地石油开发力度不断加大和工程建设相继上马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环境脆弱的生态平衡受人为活动影响日益严重。突出表现在工程行为造成沙漠植被的破损 ,如碾压、铲除、压埋、油污 ,以及对植物生长环境地表的扰动等。通过观察试验发现 ,当工程行为方式及强度对生态环境的干扰未使生态稳定性瓦解时 ,则沙漠植被具有自然恢复能力 ,但恢复过程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完成。若要加速和强化恢复过程 ,就要在工程中采取及时固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 工程行为 植被 恢复
原文传递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原生梭梭树干液流及耗水量 被引量:38
14
作者 孙鹏飞 周宏飞 +1 位作者 李彦 李妙伶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4期6901-6909,共9页
梭梭广泛分布于我国西部干旱区,利用热脉冲技术对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生长期原生梭梭的树干液流耗水特征进行了研究。随着水分条件的不同,影响树干液流过程的主导因素有所不同。根区土壤体积含水量在8.7%—12.1%时,梭梭日树干液流量与土壤... 梭梭广泛分布于我国西部干旱区,利用热脉冲技术对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生长期原生梭梭的树干液流耗水特征进行了研究。随着水分条件的不同,影响树干液流过程的主导因素有所不同。根区土壤体积含水量在8.7%—12.1%时,梭梭日树干液流量与土壤水分显著相关;土壤含水量>12.1%时,液流更多的受到气象因素的影响;土壤含水量<8.7%,树干液流与气象要素之间没有相关性,液流更多的受植物生理特征影响。在土壤水分最丰富的4月份,随着土壤水分的降低,白天与夜间的液流变化趋同;4月份日平均液流量约是5—9月份的2倍。梭梭的液流通量从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原生林的0.156L·cm-2·d-1到塔中人工滴灌林的0.876L·cm-2·d-1,均处于正常生长状态,表明梭梭生态需水的可塑性范围较广。基径为7.8cm和9.0cm的梭梭在4月至9月份生长期的实际耗水量分别是95mm和117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 梭梭 树干液流 土壤含水量 气象因子
下载PDF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土壤酶活性和微生物量氮对模拟氮沉降的响应 被引量:37
15
作者 周晓兵 张元明 +1 位作者 陶冶 张丙昌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3340-3349,共10页
以新疆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为研究区,原位设定0(N0)、0.5(N0.5)、1.0(N1)、3.0(N3)、6.0(N6)和24.0(N24)g Nm-2a-16个模拟施氮浓度,研究氮沉降对土壤酶活性和微生物量N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氮增加未改变土壤酶活性和微生物量N原有... 以新疆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为研究区,原位设定0(N0)、0.5(N0.5)、1.0(N1)、3.0(N3)、6.0(N6)和24.0(N24)g Nm-2a-16个模拟施氮浓度,研究氮沉降对土壤酶活性和微生物量N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氮增加未改变土壤酶活性和微生物量N原有的垂直分布格局,0—5 cm土层土壤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分别比5—10 cm土层低14.3%—27.3%和1.4%—14.2%,而该土层的蔗糖酶、脲酶、碱性磷酸酶活性和微生物量N则分别比5—10 cm土层高18.0%—98.1%、45.3%—119.0%、76.1%—138.1%和77.5%—162.3%。氮增加后,0—5 cm土层的土壤酶活性和微生物量N比5—10 cm土层受影响更大。低氮和中氮(N0.5—N3)增加对0—5 cm土层氧化酶活性影响较小,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高氮(N6,N24)对该层氧化酶活性有明显抑制作用。与对照相比,N24处理下土壤多酚氧化物活性和过氧化物酶活性分别降低了22.4%和12.1%;5—10 cm土层氧化酶活性对氮增加响应不敏感,各施氮量之间差异不显著;两层土壤的蔗糖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随氮的增加具有先增加再减少的趋势,而两层土壤的脲酶活性和土壤微生物量N随着施氮量增加分别降低和增加;随着土壤酶活性变化,土壤有效氮和微生物量N增加,有效磷先增加后减少。这些响应表明,氮增加可以改变该荒漠土壤系统的土壤酶活性和微生物量并影响土壤相关营养元素循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酶 微生物量N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
下载PDF
生物结皮恢复过程中土壤生态因子分异特征 被引量:32
16
作者 吴楠 张元明 +3 位作者 张静 王红玲 聂华丽 陈荣毅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97-404,共8页
对新疆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生物结皮恢复过程中土壤因子的动态变化进行关联性测度、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相结合的定量研究,着重分析结皮恢复年限对土壤微生物数量、养分、盐分、土壤酶的影响,有机质与土壤盐分、pH值、土壤酶的线性关系及... 对新疆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生物结皮恢复过程中土壤因子的动态变化进行关联性测度、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相结合的定量研究,着重分析结皮恢复年限对土壤微生物数量、养分、盐分、土壤酶的影响,有机质与土壤盐分、pH值、土壤酶的线性关系及土壤生态因子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相对于土层深度,有机养分、土壤酶等生态因子与生物结皮恢复年限的联系更加紧密。结皮恢复年限对全P、全K、有机质、脲酶、真菌的影响极显著(P<0.01);对速效P、速效K、全N、总盐、中性碱性磷酸酶、蛋白酶的影响显著(P<0.05)。随结皮恢复年限的增加,结皮层和结皮以下土层中有机养分、土壤酶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逐步具备较高的生物学活性,沙土性状变化较快,渐渐形成抗风蚀、抗干扰能力较强的地衣苔藓结皮。结皮恢复过程中pH值与有机质呈显著线性负相关(R2=0.701,P<0.05),土壤盐分与有机质存在线性正相关(R2=0.653),但显著性不强(P>0.05)。电导率、脲酶、碱性磷酸酶、中性磷酸酶、蛋白酶与有机质存在极为显著的线性正相关(R2分别为0.888、0.993、0.958、0.948、0.911,P<0.01),土壤生态因子的协调发展和紧密配合促进了生物结皮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结皮 不同演替阶段 土壤生态因子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
下载PDF
Loess in the Tian Shan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Gurbantunggut Desert and drying of northern Xinjiang 被引量:33
17
作者 FANG Xiaomin SHI Zhentao +3 位作者 YANG Shengli YAN Maodu LI Jijun JIANG Ping’an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2002年第16期1381-1387,共7页
Eolian loess is widely distributed on the various geomorphic surfaces between 700-2400 m a.s.l. on the northern slope of the Tian Shan. It is formed in a synchronous manner with dust transported from the Gurbantunggut... Eolian loess is widely distributed on the various geomorphic surfaces between 700-2400 m a.s.l. on the northern slope of the Tian Shan. It is formed in a synchronous manner with dust transported from the Gurbantunggut Desert in the Junggar Basin. The thickest section of loess was found in the Shawan and Shihezi regions. Paleomagnetic and climatic proxy analyses of over 71 m of a loess-paleosol sequence on the highest terrace of the Qingshui He (River) in the Shawan show that the paleomagnetic Bruhues/Matuy-ama (B/M) boundary lies at the bottom of paleosol S8, at a depth of 69.5 m, and the bottom of the sequence was estimated to be -0.8 Ma. This implies that the extremely dry climatic conditions in the Junggar Basin and the initial Gurbantunggut Desert were present at least by 0.8 Ma. High-resolution grain size series demonstrate that this area and desert expansion experienced two dramatic periods of desert expansions that occurred at -0.65 Ma and 0.5 Ma, respectively; and the subsequent continuou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an Shan LOESS gurbantunggut desert ARIDIFICATION global change.
原文传递
增加降水对荒漠短命植物当年牧草生长及群落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34
18
作者 孙羽 张涛 +2 位作者 田长彦 李晓林 冯固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859-1868,共10页
通过模拟降水增加试验研究了古尔班通古特荒漠常见短命植物盖度、密度及产量对水分输入量增加的响应。结果表明:尖喙=牛儿苗、弯果胡卢巴、角果藜、琉苞菊、条叶庭芥及囊果苔草6种牧草生物量总和占总生物量的60%以上,是荒漠草原的优势... 通过模拟降水增加试验研究了古尔班通古特荒漠常见短命植物盖度、密度及产量对水分输入量增加的响应。结果表明:尖喙=牛儿苗、弯果胡卢巴、角果藜、琉苞菊、条叶庭芥及囊果苔草6种牧草生物量总和占总生物量的60%以上,是荒漠草原的优势牧草植物;供水量增加显著促进了角果藜、尖喙=牛儿苗、弯果胡卢巴、条叶庭芥和琉苞菊5种牧草植物的个体生长;在自然降水的基础上,增加40mm和80mm供水使这5种植物生物产量比对照增加86%~230%。供水增加后,6种重要牧草对整个群落的生物贡献比例发生很大变化,只有角果藜和尖喙=牛儿苗的贡献比例规律性增加,分别比对照增加了58%和11%,表明2种植物对供水增加的环境变化适应能力强;供水量增加促进了弯果胡芦巴、尖喙=牛儿苗和角果藜3种植物N、P和K养分的吸收量;与此同时,供水量增加也显著提高了荒漠短命植物的密度和盖度。在降水增加的背景下,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荒漠短命植物群落结构发生改变,植被盖度和群落净初级生产力提高,这对于防风固沙、稳定沙面,增加荒漠草原载畜能力有着积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 短命植物 降水 牧草 生长
下载PDF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生物结皮中土壤微生物垂直分布特征 被引量:24
19
作者 吴楠 潘伯荣 +3 位作者 张元明 王红玲 梁少民 聂华丽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49-353,共5页
对新疆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主要沙丘类型--沙垄的不同部位、不同类型生物结皮中土壤微生物数量变化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微生物总数从垄顶至垄间低地呈递增趋势,在沙垄不同部位0~20 cm土层中的垂直分布有差异.(2)土壤微生物各类群数... 对新疆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主要沙丘类型--沙垄的不同部位、不同类型生物结皮中土壤微生物数量变化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微生物总数从垄顶至垄间低地呈递增趋势,在沙垄不同部位0~20 cm土层中的垂直分布有差异.(2)土壤微生物各类群数量垂直变化规律为:细菌数量在垄顶0~10 cm土层中递减,到10~20 cm有所回升;在迎风坡和背风坡的0~10 cm土层中递增,到10~20 cm有所下降;在垄间低地0~20 cm土层中呈递增趋势.放线菌数量在各部位均随土层加深而递减.真菌数量在垄顶和迎风坡0~20 cm土层中的垂直变化与细菌在垄顶的垂直变化一致,在垄间低地和背风坡,真菌数量均在2~5 cm土层中出现峰值,然后随土层加深递减.(3)微生物类群的组成表现为:细菌数量>放线菌数量>真菌数量.在垄间低地细菌所占微生物总数比例相对垄顶有所增加,而放线菌和真菌相应减少.(4)土壤微生物的数量变化特征与生物结皮的类型、分布以及土壤有机质含量等因子有一定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微生物数量 生物结皮 垂直分布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
下载PDF
生物结皮影响下沙漠土壤表面凝结水的形成与变化特征 被引量:34
20
作者 张静 张元明 +2 位作者 周晓兵 张丙昌 魏美丽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6600-6608,共9页
在水资源匮乏的沙漠生境,凝结水是植物、生物结皮、无脊椎和脊椎小动物的重要水分来源之一。采用微渗计法对比研究3种生物结皮类型(藻结皮、地衣结皮和苔藓结皮)和自然裸沙对地表凝结水量及凝结水蒸散过程的影响。微渗计的规格为内径6cm... 在水资源匮乏的沙漠生境,凝结水是植物、生物结皮、无脊椎和脊椎小动物的重要水分来源之一。采用微渗计法对比研究3种生物结皮类型(藻结皮、地衣结皮和苔藓结皮)和自然裸沙对地表凝结水量及凝结水蒸散过程的影响。微渗计的规格为内径6cm,高3.5cm的PVC管。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类型地表的总凝结水量之间存在极显著的差异(P<0.01),总凝结水量随生物结皮发育水平呈显著增加的趋势,依次为:裸沙<藻结皮<地衣结皮<苔藓结皮,即生物结皮的存在有利于沙漠地表凝结水的形成。不同类型地表凝结水量的日均值有所差异。对于同一地表类型,凝结水量的最大值为最小值的数倍。黎明时,苔藓结皮的凝结水量最大,而裸沙的凝结水量最小,地衣结皮和藻结皮居中。凝结现象自20:00~22:00,次日8:00~9:00结束。大多数日出后凝结现象仍继续发生。不同类型地表的凝结及蒸散过程经历2个阶段:日出前凝结水量呈缓慢增加的趋势,日出后随温度的升高凝结水量快速减少,其中以苔藓结皮凝结水量下降最为迅速。凝结水量主要受温度、大气湿度、凝结面类型、气象条件和生境等方面因素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结水 藻结皮 地衣结皮 苔藓结皮 裸沙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